文章分享了作者对于运营的界限、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够对你有些启发。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个领域的人才需求都呈现井喷状态。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面,一般有研发岗、产品岗、运营岗,从各个岗位的入门门槛来看,比较不需要门槛的岗位是产品岗和运营岗。千万别说产品岗必须懂开发有技术背景,这只是一个加分项,但不是必要条件,笔者的前领导就是前腾讯高级产品经理,文科背景出身的,但丝毫不影响她超强的产品策划能力。围绕着产品和运营,有以下三类问题来来去去被不断讨论,从来没停歇过,都堪称三大哲学性问题了。第一,如何定义产品和运营,二者分界线在哪里。第二,两个岗位的核心能力素质是什么。第三,两个岗位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笔者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也工作了四五年时间,现在也尝试从自己的观察和角度,回答上面那三个问题。如何区分定义产品和运营在这里我想套用一个叫“身体是1其它是0”的经典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去叠加无数的0,才是人生的正道活法。其实套用在互联网产品上也一样,一个好的产品就像一个好的基础身体构造,再通过各种运营手段和办法去叠加无数的0,最终才会给到用户的体验是用得爽。如上图所示,我们假设给一个公司的产品策划及产品运营评分,那么最终得分,是产品和运营两个模块各自的得分相乘出来的,而不是相加出来的。如果要细分下去,产品策划还可以细分成功能体验、交互体验、视觉体验三个板块,产品运营可以分为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三个板块。如果上述的每个板块都做得差强人意而不是出类拔萃,那就会相差很多个0,进而被拉开巨大的差距。因此,也不要埋怨为什么自家产品的用户量级比别人的差成千上万倍。产品和运营的核心能力素质是什么说实话,我觉得两者的核心能力素质是一样的,因为两者的思考方式是一致的,思考用户心理与用户需求,思考需求场景与场景内容,思考用户体验与交互逻辑等等等等。如果两者的思考方式都是一致的,那两者的能力要求又能相差到哪里去,两者的差异只是在最后具体执行的方向上和内容上而已,产品更关注的是需求与逻辑,运营更关注的是流程与细节。还记得,两三年前知乎还没有被“三无用户”占领的时候,我经常可以在上面看到以下类似的问题:作为一名产品/运营经理,你觉得什么样的能力最重要?那时候知乎不少大神纷纷答题,答案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用户、同理心、沟通协调能力、迭代试错思维、竞品分析能力等等。其实,这些答案都说得没错,再怎么反复去解释说明,基本都在这个射程范围内。但说实话,以上能力素质要求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都比较务虚。以我自己为例子,刚毕业时候的我比较懵懂,看到这些知乎答案后,往自己身上一套,认为这不就是在说我自己嘛。其实,以上能力素质要求并不是唯独产品经理或运营经理需要的,或者说不是唯独互联网行业人员需要的。可以说,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下,你想成为强者的话,每个行业每个职业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两个岗位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我当初的职业方向也是想做一名产品经理,无耐面试的时候,由于运营部恰好缺人而被老板忽悠了,答应我可以先从运营做起,再转行到产品岗位。哪知道这运营岗位一做下来就没换过了,一直从事相关工作近四五年时间了。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还是做运营的前途未必比做产品的差。不可否认,前几年的产品岗位非常火爆,因为在那个移动互联网爆发年代,往往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非常重要。那个时候各种新兴的用户体验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比如,Android桌面下拉框的设计一出,苹果iOS系统立马抄袭过来;苹果iOS4中先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Siri,安卓很快就在安卓41中用GoogleNow跟上步伐;苹果先在iOS7中先加入了指纹识别,而安卓则在安卓51中跟进。所以,在两年前,一个懂得抄袭的产品经理十分吃香。这个要求甚至会在很多招聘要求里体现,倒不会直接点明,会比较委婉地表达为:非常热爱体验和研究该领域的其它互联网产品。(这里对抄袭并没有贬义,如果市面上有好的解决方案,没必要去刻意创新)时至今日,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已经很难靠产品的体验去制胜了。打个比方,你去买一张**票,无论你是在大众点评买,还是在美团买,还是在淘票票买,购买的体验都几乎大同小异。那么决定以上三款产品输赢的因素是什么,比拼的是哪家公司在地推能力、产品运营能力、品牌宣传能力上更强,真正的壁垒是运营建立的,是需要运营去深入行业的。当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一个产品对运营的依赖在递增,一个出色的运营人才走到哪儿都抢手。一个懂行业的运营,一个知道怎么写好文案的运营,一个知道怎么策划一场精彩活动的运营,一个能将投入产出比发挥到极致的运营,一个知道如何服务好用户的运营,将会在职场上有着光明的前途。本质上,运营就是不断帮助公司节省产品的成本,提升产品的效率,并对交易额/用户量/活跃度等KPI指标直接负责。正因为需要对结果负责,很多运营也是项目经理的角色,从需求发起、需求评审,到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监管着整个流程。最后,留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给大家思考下,为什么各大互联网公司一般只设有CEO/CTO/CFO/COO,而没有专门下设CPO。
产品汪和程序猿
一、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最讨厌的三句话
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就像一对情人,若即若离,有时还会撕逼,和谐的时候一切都好,撕逼的时候两败俱伤。
你知道程序员最讨厌的三句话是什么吗?
1、这个需求很简单,改一下就好了
2、你先大概弄一个,我看看再说
3、我先下班了,加油啊
我想任何一个程序员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气炸了,不撕逼才怪,你作为程序员会如何回答这三句话?
1、这个需求很简单?你行你来啊!
2、大概先弄一个?请问先生(女士),什么叫大概?
3、你大爷的
你知道产品经理最讨厌的三句话是什么吗?
1、这个需求做不了
2、这个需求工作量太大了,估计要搞3个月
3、这个变更没时间做,往后排吧
产品经理在前端,有用户、有老板、有销售,版本发布的压力很大,听到这样的话估计心情也好不了哪去?
1、这个需求做不了?又不是我提的,还不是那个2B用户提的
2、要做这么长时间?养你们有什么用,还不如我自己来
3、变更没时间搞?随便,等老板来拍你吧。
二、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本质上的差异是什么
奶爸干过程序员,也干过项产品经理,深知这两类工作的差异,各有各的不易。
总体上来看,做产品更侧重于创造和方案能力,不需要精密的逻辑,所以试错成本相对比较低,大不了改改原型,改改方案,这个成本是可承受的。
程序员的工作是非常精密的逻辑,一个看似很小的变更有可能对代码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试错成本非常高,弄不好可能会因为需求的变化导致系统的重构,这时候程序员的挫败感是可想而知的。
三、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友好相处的清单
1、产品经理收集需求后,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把一些不合理的需求尽量和用户沟通去掉,避免不合理需求造成产品发布时间延迟和没有必要的成本浪费,当然这需要产品经理去说服用户,不能只做用户的传声筒。
2、需求分析时,产品经理应该根据经验,敏锐的发现一些在技术层面实现有困难的需求,及时让研发介入,评估技术可行性,避免后续出现需求定下来,研发说做不了的情况。
当然这需要我们的产品经理对软件技术架构有一定了解和预判能力,你不能所有的需求都要在需求分析阶段让研发介入,这个成本也是极高的,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度也是一项能力。
3、原型还是需求沟通的最好方式,这样是避免产品和研发在需求理解上有差异的最好手段,只靠写一些文字的需求说明书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但这里面要注意一点,产品经理绘制出来的原型一般是非高保真原型,是为了更好的沟通需要,所以不能完全按照原型做,需要基于我们自己的前台架构进行定制。
4、需求评审的时候,研发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意见,他们做了很多年的开发,会有很多好的经验,好的经验要虚心接受,不能觉得自己是产品就是老大,就是要按我说的做,这样很容易造成矛盾,求同存异,目标一致,这个是最好的结果。
5、研发说这个需求做不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觉得这个需求实现起来比较麻烦,故意骗你;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他的知识盲区,他可能确实不知道这个事能做。
产品经理需要有能力和研发进行谈判,比如采用类比法(类似的需求在其它项目上咱们就做过),比如去找架构师探讨技术可行性。
6、研发有时候评估的工作量会比较大,整个上线计划拉的比较长,产品经理可以要求研发出详细的资源配置清单,这样能清楚的看到一个需求被分解成了多少个研发任务,每个任务的起止时间,由谁负责完成。这样产品经理大概能看出任务的前后置关系是否合理?工作量是否合理等。
产品经理绝不能说,这么简单怎么要搞这么长时间,类似的话一出,绝对会激怒对方,还是要有理有据进行谈判。
如果实在无法压缩工作量,如果增加人力能解决问题的话,可以考虑找领导申请资源。如果还是不行就要砍需求或者改方案了。
7、在版本计划定好的情况,尽量不加需求,这样很容易打乱开发的节奏,如果一定要加进来,一定要和研发说清楚,这个是用户领导或者老板的强制要求,转移矛盾。如果可以的话,增加了需求尽量推迟上线计划。
8、开发过程中如果需求有改动,需要及时更新需求文档,同时发给我们的研发同学,否则只是靠嘴说一下,很可能研发的同事就不做了,所以一定要落到纸面上。
9、上线的时候要坚持和研发同事一起加班,这样大家才是一个团队,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
10、最后一点,就是要多交流,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大家关系好了,很多事情沟通起来自然容易,而且也会更信任对方,这样就万事OK了。
两个PM居然干起来了,在我看来这是一场职责界定不明确导致的冲突。
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方法来化解,我们首先来看这两个PM分别做什么事,为什么负责,背什么KPI。大目标定清楚后什么都好解决了。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负责挖掘用户需求,并提出能够同时满足用户需求和公司利益的产品方案。对产品本身负责,对用户负责,或者说对产品发布后是否受用户认可负责。与产品运营人员共背用户数、活跃度、留存率、营收等KPI指标。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负责管理整个产品开发过程的项目,负责协调产品开发中的一切资源,包含人、时间、资源、成本等。是整个项目的牵头人,对项目的开发过程和按时完成预期结果负责。也就是说,项目经理的KPI应该是项目的按时完成与完成质量。用户数、活跃度等指标一概与项目经理无关,更别说干涉需求,他懂个屁。
项目经理的职位在传统软件开发的公司里有,BAT等成熟互联网公司也会有,但中小型企业一般没有这个岗位,所以普及程度不高。之所以出现矛盾,就是因为很多公司里产品经理同时担任项目经理的职责,要知道这两个职位的出发点是存在利益冲突的。
产品经理:多做需求
对于大多数产品经理来说,用户是否喜欢新功能其实是未知的,不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了,免不了试错的过程。做5个新功能可能没有1个用户喜欢的,做50个呢?总能撞上几个让用户喜欢的吧。所以产品经理喜欢通过增加功能点来“碰运气”。
项目经理:少做需求
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很容易影响项目按时验收,以及项目结果质量。比如APP产品的开发,大家都知道修复完一个bug后,正常情况下会出9个新bug。所以项目经理是喜欢需求越少越好,这样项目复杂程度会低,工作量与风险程度都很容易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