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表达作者怎样的情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表达作者怎样的情Ƅ,第1张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七个字,第二句五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坐断:占据、割据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一生为抗金收复地事业呕心沥血,词作中充满了抗金豪情和战斗精神,也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患和抗敌斗志遭压迫的苦闷由于胸怀民族大业,放眼千古兴亡,传达豪情义愤,他的词豪放磅礴,沉雄悲壮,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这首咏史词以三国旧事来抒发对时局的忧患,充分展示了辛词豪放的风格

上阕首先一问一答: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词人登上高高的北固楼,放眼望去是美好的神州风光,这牵发了他的联想,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想到了国家的盛衰,千古的兴亡,正好比悠悠东逝的长江水,滚滚流不尽,令人惘怅感喟不已这最后一句,化用了杜甫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上阕是落笔眼前引遐思,下阕则纵怀远古寄豪情,“年少万兜,坐断东南战未休”,“年少”指孙权,他继承孙策为吴国之主时年方十九,但已统率着数万军队,割据东南一方,连年抗击着敌人的进攻“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是用了《三国志》中的一个典故,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指只有号称天下英雄的曹刘才是孙权的对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仲谋”是孙权的字,这又用了一个典故,

《三国志》中曹操赞叹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象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惘怅

这首词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融典故入词,毫无斧凿印迹,寄情委婉深沉,与典故合而为一,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南乡子·舟中记梦》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舟行醉眠入梦,梦里笙歌花丛,翠袖盈盈,俱在眼前。下片转写别后情思,从对面着笔,倒叙梦中情境,“不管人愁独自圆”无理而妙,以月圆衬出人别之苦、相思之愁。全词就梦前、梦中、梦后三层依次写来,条理清晰,语言清丽,白描手法的运用使人物神态毕现,情痴意浓,感情缠绵,体现了辛词中婉约的一面。

南乡子 舟中记梦

之前听了辛弃疾传,就对辛弃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便买回来了一本辛弃疾诗词集。十几天了,也只翻开看过两页。今夜,突发奇想,随手翻开来,翻到的是哪一首便读哪一首。

南乡子· 舟中记梦作于赴任湖北转运副使途中,此时离辛弃疾上传调任没有半年,朝堂内小人作乱,使得辛弃疾被上头频繁调任,在一个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就被迫要去下一个凳子,一身本事无处施展拳脚,也与妻子范氏聚少离多。“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也大抵表达的是想念妻子以及事业踌躇不得志吧。

辛弃疾在我心里真的是铁汉柔情,又勇又正直,可惜正直坦率的人,自古以来,都难以在官场混下去。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曾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六十八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写作背景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主题思想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这当然不便明言,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妙就妙在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不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是十分巧妙的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呢!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拍案叫绝!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10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