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结果怎样

昭君出塞结果怎样,第1张

昭君出塞的背景

自周秦以来,匈奴一直是中原汉族的一支强敌。秦末汉初,当刘邦、项羽还在争夺霸业的时候,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武力空前强盛。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开始多次率兵进犯中原,于是汉高祖采纳了与匈奴和亲的建议,以宗室女嫁给冒顿为阏氏(汉代匈奴的正妻),并和匈奴结为兄弟,每年赠送大量絮、缯、酒、食物等等。经过文景之治,汉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于是汉武帝在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呼韩邪单于立。此后,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夺权斗争,形成5个单于纷争的局面。经过一场互相攻杀的复杂斗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呼韩邪单于取得胜利。但两年后,他又被自立为郅支单于的兄长左贤王击败,被迫出走龙庭。后来,呼韩邪单于采纳部下的建议,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韩邪入朝进朝觐见汉宣帝,汉宣帝以礼相待。从此扭转了自汉初以来约150年汉匈两族间的敌对局面,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呼韩邪单于第二次朝汉,宣帝礼赐如初,赏赐更加丰厚。汉元帝即位之初,呼韩邪身边大臣劝单于北归龙庭。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汉臣和呼韩邪单于、匈奴大臣俱登诺水东山,立下汉与匈奴世代友好的盟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诺水之盟”。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 ),匈奴全部土地复归呼韩邪统治,呼韩邪深知自己实力衰弱,因此只有与汉和好才能确保安全。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春正月,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觐见。在朝见期间,“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遂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就这样,昭君便随单于和亲出塞了。应当说,昭君出塞是当时两个民族要求和平友好的背景下产生的的一段佳话。

王昭君做出的历史贡献

现在还没有历史资料可以证明,当时王昭君是抱着为实现汉匈和好的愿望而出塞的,但是,史书也没有记载她有什么怨言,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伊屠智牙师。特别在呼韩邪死后,她忍受了汉族人不能接受的纲常伦理,按照匈奴习俗,做了株纍若鞮单于的阏氏,并且生两个女儿,由此可见,为了和平安宁,王昭君做出了很大牺牲,对巩固当时的和平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王昭君死后,一直到王莽执政期间,昭君的女儿、女婿、外孙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奔走。史载汉平帝时,王莽曾邀请王昭君的长女须卜居次云访问长安。王莽执政后,推行一种分化匈奴人的政策,使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到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以后,匈奴单于遂发兵进扰,王莽也准备以30万兵马进行反击。这时,昭君的长女云、女婿须卜当挺身而出,在二人的斡旋下,汉匈关系曾出现过一线光明。后来,汉朝封须卜当为后安公,其子须卜奢为后安侯。此后,为了再次争取汉匈关系的缓和,匈奴单于又派遣云、须卜当、须卜奢和王昭君次女的儿子醯椟王再度出使长安,王莽把他的庶女陆逮公主王捷嫁给了须卜奢。

从这段历史发展来看,汉匈双方都在利用王昭君的亲属,如女儿、女婿、外孙等充当政治交往的代表,可见昭君出塞在汉匈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深远的影响。

王昭君当时是出于无奈才入宫的,当时皇帝天下选妃选重王昭君的,家人不愿意但是皇命难违,最后王昭君为了家人才入宫的,以下是关于王昭君的详细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

一千九百多年来,生长在巴山楚水地区的一个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历代文人的心灵共鸣,把中国文坛搅得风雷激荡。这正是因为南方巴楚文化与北方华夏文化交汇的光环,投射在昭君这个创作本体上,反映出了夺目光彩。

新中国创建者之一的董必武,为王昭君题写了一首七绝,此诗对历史的昭君作了总结性的评价,也对昭君的思想、见识、行动作了赞颂。诗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愿望。

附昭君《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转嫁继子,服毒而死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侯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惜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

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关于“青冢”也另有解释:《筠廓偶笔》:“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青色,故云青冢。”《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冢。”

历来提到“青冢”的诗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见青家上,行人为浇酒。”杜牧的“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渐渐有“明妃”一说。

对昭君出塞历来评价颇多,评价各异,如: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寄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冢”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王昭君的儿子右逐日王一系后来日益强盛,与东汉交恶,被窦宪追击,一路西窜,越过葱岭进入欧洲,占领哥特人的地盘引起罗马帝国的崩溃,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国。

昭君出塞的故事迄今流传了两千年了。戏本《汉宫秋》里,昭君似乎脱离深宫苦海,以公主的名义远嫁嵇候珊后得到了幸福,但事实是在她第二个丈夫雕陶死后,她请求归汉未被允许,并被命嫁给前夫的儿子,多年的积怨太深,无法排遣,她服毒而死。昭君也有诗作传世:

“……

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乌呼哀哉。忧心恻伤。”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 有没搞错?昭君跟她的儿子结婚?还生了二女!

王昭君是我国四大美人之一,有“落雁”之美名。汉元帝曾召集天下美女入宫做后妃,昭君也因此来到了汉宫。由于没有对画师毛延寿进行钱财贿赂,画师心怀不满,做画时刻意掩盖了昭君的美貌,未能入了君王法眼,只得做为宫女无人问津。直至被下令派去和亲,她的美貌才得以发现。除去这段,王昭君最被大众津津乐道的还是与匈奴和亲,换来国家和平稳定的事迹。虽然王昭君与单于十分恩爱,但她出塞后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是充满艰辛。

起初被视为不祥之人

王昭君与单于婚后不久,阴山与大漠南北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久旱不雨。大漠地区气候本就恶劣,持续的自然灾害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加之大漠总是刮起大风飞沙漫天。迷信的当地居民认为这些灾难都是王昭君带来的,要求拿她的血祭天,王昭君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丈夫早逝,与长子成婚

昭君和亲之时,呼韩耶单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两年后就去世了。按照匈奴当地的祖制,做父亲的死了之后,他儿子要娶母亲为妻。无奈之下,王昭君又被迫嫁给了呼韩耶单于的大儿子。这本是违背人伦。十几年后,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匈奴王室又要求王昭君嫁给自己的孙子。昭君不堪其辱,服毒而死。

回首王昭君这一生,总是充满了无奈与坎坷。史书记载王昭君是被迫出使匈奴,并未有自愿一说。她为匈奴带去了大汉的先进制度,促使部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明产生了向往。以一己之力,结束了匈奴部落的分裂与战乱,使汉朝有机会修养生息,从而走向强大。本是一介弱女子,命运如此坎坷曲折,令人惋惜。不由感叹,自古红颜多薄命!

汉朝在立国之初就和匈奴打的难解难分,有汉一朝,匈奴就如恶魔般的存在,常常令汉朝蒙羞。如汉高祖刘邦半生征战,率数十万大军出征仍有白登之围。

因汉初内患未平,百废待兴,所以不得不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遴选宗室女,携带厚礼出塞,以期与匈奴人和睦相处,争取发展缓冲时间。

但是匈奴人也实在豺狼本性,即使汉朝如此低声下气,仍是年年寇边,从未少过。汉文帝时期出于对匈奴侵略的愤怒,曾停止和亲,然而几次谋划,却仍然不是匈奴人的对手。文帝、景帝只能一边在上林苑驰骋奔射发泄怨气,一边默默继续实力。和亲的方式,断断续续,因为大多数是被迫的,所以史官写起来也深以为羞。好在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大破匈奴人,一雪六十年耻辱。

汉武帝之后,汉朝的和亲政策并未停止,不仅和匈奴,还和乌孙等国继续施行送公主和亲的政策。然而的和亲,和汉初被迫的和亲并不相同,实际是出于政治需要,谈不上什么屈辱。我们不妨以昭君出塞为例来分析一下。

昭君的故事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有沉鱼落雁之姿,喜欢历史的,哪个没悄悄搜索过她的的资料呢?

王昭君是于公元前33年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此时她已入宫三年,未得到皇帝宠幸,因此自愿出塞寻找另一条人生道路。此时的皇帝是汉元帝,而在汉宣帝时“匈奴甚弱”,中国北方边塞就很少有事。之后,匈奴出现了“五单于争立”的局面,再往后,匈奴有了南北之分,两相对峙。

而在王昭君入宫那一年,即公元前36年,名将陈汤出使西域,召集大汉屯田兵及各附属国兵马四万人讨伐北匈奴,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并写下那封闻名两千年的奏疏,其中那句“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更是令人热血沸腾,激励了华夏男儿。

此时的汉朝与匈奴关系早已逆转,不是汉朝看匈奴眼色,而是匈奴看汉朝颜色。

沉鱼落雁成语故事_成语“沉鱼落雁”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沉鱼”,讲的是西施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下,装得十分老实忠诚。一次吴王肚子疼,请来郎中也没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践得知后就当着吴王夫差的面,亲口尝了他的粪便,说:“大王没什么病,是著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吴王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当时,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一看西施长得如此漂亮,对西施百依百顺,终日沉溺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耗费殆尽。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出兵攻打吴国,达到了复国报仇的目的,这里边有西施的很大功劳。

 至于“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关于昭君出塞的使命,有人说:“昭君当时处于,在汉朝方面,社会矛盾重重,农民起义已经开始,人民要求和平;在匈奴方面,五单于争立,内部不团结,加之灾害发生,各族的进攻,也是矛盾重重,人民也要求和平。因此,当时汉匈不能不和平,这次和平是通过和亲的方式实现的。”这样说法,容易使人发生误会,以为昭君出塞前,汉匈之间还没有实现和平,直到昭君出塞时和平才开始实现,因而好象昭君出塞的使命是去实现汉匈之间尚未实现的和平。还有人说:昭君出塞,“寄托在她身上的政治使命,是恢复中断了二百多年的汉与匈奴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也同样容易使人发生误会,以为昭君出塞前汉匈之间还没有友好,直到昭君出塞时才恢复了友好的关系。事实上,汉匈之间之由战争转为和平,由敌对转为友好,早在昭君出塞前十八年 (公元前51年)即已实现。及至昭君出塞时,连远走西方与汉敌对的匈奴贵族残余势力--郅支,也已经被消灭了。特别是呼韩邪与汉的关系,不仅早在昭君出塞前十八年已经和好无间,而且昭君出塞前十年还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史载公元前43年 (元帝永光元年),呼韩邪与汉使者韩昌、张猛俱登匈奴诺水东山,刑白马,共同盟誓,约定“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有盗窃者相报行其诛,偿其物,有寇,发兵相助。汉与匈奴敢先背约者,受天不祥。令其世世子孙尽如盟。这当然是十分团结友好的表现。因而昭君的出塞,就不能说是为了实现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或是为了恢复断了一百多年的汉与匈奴之间的友好关系”。因此,昭君出塞是汉匈两族已经敢得了和平、团结和友好的结晶(结果)。因而她出塞的政治使命,既不是去实现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也不是去恢复已经中断了的友好关系,而只是去把汉匈两族已有的和平、团结和友好的关系进一步予以巩固和加强而已。

昭君对于自己出塞的使命贯彻始终。她不仅在匈奴生儿育女,安心过着住穹庐 (即毡制帐幕)、被毡裘、食畜肉、饮酪(乳浆)的游牧生活,而且为了最后完成她的使命,不惜忍受一定的委屈,在呼韩邪单于死后,“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大阏氏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本来,匈奴人“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乃是原始群婚制度的遗留。这种风俗,比之汉人的伦常规范,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一种落后的现象,不值得赞扬。因此昭君曾上书成帝,要求归汉。但当这种风俗在匈奴社会仍很流行的时候,作为一个“和亲使者”,如果不能“从胡俗”,那就不仅给予一般的匈奴人一个不良的印象,而且将会给予汉匈关系以不良的影响。因为昭君与单于的婚姻关系,实际上就是汉匈两族的政治关系的反映。当时成帝接到昭君求归的上书以后,所以敕令昭君“从胡俗”,也就是表明汉朝尊重匈奴的凤俗习惯,珍借汉匈关系的友谊,这当然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现。昭君深深地体会到汉朝的这个旨意,故她接到成帝的敕令以后,便打消归汉的念头,以汉匈友谊为重,不借打破汉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忍受“子蒸其母”(虽然不是亲母)的委屈,继续履行她的使命,以成全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事业。从她这种行为的良好效果上,也可以。反映出她在初出塞时的纯正的动机来。

在汉代的女子看来,出塞原是一件不寻常的事。高帝刘邦时,为了争取汉匈关系的和平,曾依刘敬的建议,打算把他的女儿长公主鲁元嫁给冒顿单于以和亲。吕后日夜哭泣说,“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武帝时,为了联络乌孙共同抗击匈奴,曾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王昆莫。可是细君因为不惯于其他民族的生活,整日悲愁,愿当黄鹄,飞回故土。史载细君自作歌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今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今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情绪和表现,比起昭君那种慷慨和气魄来,真是有天壤之别了。

这应联系到昭君和细君的阶级出身。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载,昭君是“良家子”出身。所谓良家子,据《史记·李将军列传》“索隐”引如淳注,谓“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既非医、巫、商贾、百工,同时又非官宦人家女子 (史书上没有说昭君是出身于官宦人家),那末如果不是出身于农家,最少也是平民的子女,总之是自食其力的人家的子女吧!这样的出身,对于她的性格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关系。而细君的表现,也不能说与她出身于贵族家庭无关

王昭君的故事,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昭君字婧,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为掖庭。”作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我从小喜爱听她的故事,但对她的爱情了解不多。一个女人的爱情往往会令人着迷,一个公认美人的爱情更会让人心动。在历史书籍,古典著作中描述王昭君爱情不多。我看了部份资料,认为她的爱情是凄美的,与她漂亮美丽的美貌是不相匹配,她没有那种只教人生死相许的壮举,只有一个女人不安份的心,将爱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历史上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比较有名气的是文成公主,最被人传诵的是美丽的王昭君。文成公主的赞誉多是传播民主文化,而王昭君却多是为她的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倾倒天下男人。其实不然,王昭君是一位在封建社会争取爱情的化身,人们在赞美她的美丽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同时,还写了她主动嫁单于,并后来嫁给单于的儿子。

一个貌美天仙的女人,老单于和他儿子复株累怎会对她如此情有独衷。主要还是她的美征服了人们。总体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她的美是鬼斧神工,天地之灵秀结晶。更难能可贵的是昭君出塞和亲是出于自愿。自愿是自己对和亲心甘情愿,可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边塞哪?还有什么比爱情更会让一个女孩心动,然而,封建社会的好丈夫,树立的是夫贵妻荣爱情观,最好的丈夫也就是皇帝。王昭君的理想的丈夫是什么样的呢?从她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是嫁皇帝。

残酷的现实却不能让她如愿以偿,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在王昭君出塞时,有人评说: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王昭君以一个少女怀春的心,默默地想:我在这里只是等死,如何才见君王面,直教红颜伴枯灯。王昭君住在汉宫里的时候,每天都这样告诉自己。可是王昭君无计可施,直到听见皇帝要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消息。她那棵向往和追逐爱情的心被重新点燃,不嫁王候嫁君王,汉元帝你不是不选我吗?我要走出这片郁闷的天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王昭君凝视着铜镜里自己的面容,专心地抹上鲜艳的胭脂,灿烂如同汉宫中缤纷绽放的桃花,美若出水芙蓉。出塞前,精心打扮后的王昭君被带去见曾经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怀着一丝期望和祈祷。直到后来,当王昭君听到汉元帝驾崩的消息时,虽然很久以后才传到的,但王昭君的心情很奇特。她想那曾经是自己日思夜盼的男人啊,于是感到一点点感伤。面对汉使:“满面胡沙满鬃风,眉销殊熏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这也许是王昭君当时心情的表白。

“昭君拂玉鞭,上马啼多颊。近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这是真实的写照。既然王昭君出塞既是自愿,那就说明对出塞和亲有一定的认识,既然有认识,那就不会以远嫁为悲了。我认为她是诗人们“伶其远嫁”的思想,可能来源于安土重迁和对“红颜薄命”的同情。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故不应对它有过多的指责,但它究竟和历史上的王昭君的精神相去甚远,没有如实地反映了昭君的内在心情。我想王昭君只所以被人传颂,这与她追逐爱情和向往自由是分不开的,也与生活在贫困交加的封建社会里的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那时,人们生活“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的年代,爱情是由别人主栽的,自己渴望的爱情,大多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的。当王昭君挣脱绳索,过上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先嫁老单于,后嫁老单于儿子,这在华夏闻所未闻,罕见。人们把自己的幻想与王昭君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寄托。

书写王昭君的故事言语过多,我不想重叙,我只是想到那个年代的女子,压迫的爱情,甚至是扭曲的爱情,如何不动容。我非凭空捏造,据葛亮在2004年第5期《河北学刊》上说,在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有仇怨、相互战争的民族,彼此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和平时期的西汉竟宁元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本是巩固、强化汉与匈奴的政治整合,而非什么民族“和亲”,汉代史籍中也从未出现过“昭君和亲说”。“昭君和亲说”既无助于阐明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的真正历史意义,又会导致人们在释读汉代史料时思维混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124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