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湘南之旅·九疑山·虞舜长眠处
九疑山山势雄浑,龙蟠虎踞,控荆湘,临百粤,气象万千。据说虞舜就长眠在这崇山峻岭的苍松翠柏间。虞舜,这位古史传说中被神化了的人间帝王,南巡时不幸“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于是,“天下万山朝九疑”,而九疑山中九峰,亦以舜源峰为主,其余诸峰皆以二妃及舜的王公大臣命名、排列。真可谓“山山朝帝寝,树树带春晖”。九疑山以舜帝陵寝的光彩而名冠三湘。
舜陵,相传在女英峰下,亦说在三峰石上。其具 置已不可考。上古时帝王死了,以山为陵,不设坟冢。今舜源峰下有舜帝庙、二妃祠等古建筑。舜帝庙一侧的山麓岩壁中嵌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附近还有历代祭祀舜陵的石碑。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文字已无法辨认。
女英峰上丛生斑竹,相传是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闻噩耗,相思恸哭,涕泪洒落竹上,留下泪痕点点成斑。它通体苍褐,斑痕累累,有的像指纹,有的像泪痕,竹节稀疏而匀称。尤其是指纹烙印呈雪白色的“白泪竹”和指纹烙印呈鲜红色的“血泪竹”,更是独具特色。
舜源峰上有两株石枞树,高大雄伟,矗立霄汉,一丛九叶,一叶三棱,斗霜傲雪,四季长青。据说舜功德无量,不仅福庇民生,且泽及草木,故石枞长青不凋。这石枞与斑竹,合称为“九疑二奇”。
二妃祠在舜庙左侧不远处。四周竹篁摇曳,松涛阵阵,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此抒怀咏叹,表达对二妃的同情和赞美。明代俞琰的诗云:“情恨万劫点难消,帝女余悲寄碧条。亦有怀人千滴泪,盈盈滴滴海棠娇。”
舜死苍悟,长眠九疑。相传常有鸟从海滨衔来珠砂,日积月累,年年增益,遂成小阜,人称珠丘。珠细如尘,又有珠尘之名。九疑山还有天灯之说,相传舜死以后,陵前古老的十五株杉树,每株高约百米,每当月夜,树梢晶晶闪亮,人不知故,取名天灯。这些古杉,至今枝叶葱翠。
九峰身世
九疑山区有一首民谣:“提起九疑山,两眼泪汪汪。”何以至此这里一段悲伤的故事,关涉到九峰的身世。
相传很久以前,九疑山到处是高大的梧桐树,所以人们又叫它“苍梧岭”。苍梧岭上凤凰多,引来了百鸟朝拜。
妮山头住着一户人家,老爹名魁,老妈名秀,人称魁爹秀妈。他们有六位女儿,名叫朱明、石城、石楼、萧韶、杞林、桂林,个个长得像花一样美丽。她们心灵手巧,织出的布赛过天上的白云,绣出的花赛过天边的彩霞,唱起歌来比画眉还动听。人们都说:青山沟里出美女,妮山头飞起了金凤凰。
不料,这六位姑娘被部落酋长看中了。不管她们都已有了婆家,派人送来六份大彩礼,前来提亲。魁爹秀妈不答应,一家八口都被抓到部落府中,关在山后石洞里。半夜,在部落府当兵的五位女婿潜入洞中,将他们救出。酋长发现后,急忙派人追赶,五个女婿被抓回点了天灯。六位姑娘也被抓住,被巫师作法惨死在山头。魁爹秀妈哭得死去活来。正在这时,舜帝微服私访,来到山里。听说此事后,舜帝表示一定要在三年内铲除恶政。他从此住进苍梧山,帮助山民耕作,射杀毒蛇猛兽。修治三年以后,派了三百精兵潜入部落府,消灭了坏头人。从此,这里安居乐业。不幸的是,舜帝过度劳累,中了瘴疠之毒,死在苍梧。
舜帝的两个妃子——尧之二女娥皇、女英,万里寻夫,来到湘水河边,听说丈夫已死在三峰石下,便双双殉情,投入湘江,成了湘水女神。魂魄飞到九疑山,其所依附的山峰,很快长成两座高大山峰,和朱明、石城、石楼、萧韶、杞林、桂林六位姑娘所化山峰一起,环绕在舜源峰周围,远远望去,像九位美人一样亭亭玉立,秀丽非常。更为奇异的是这九峰山形极为相似,让人疑惑难分。所以,人称之“九疑山”。
红白杜鹃
舜源峰下舜陵前是舜庙,在舜庙的前面有一条河,名叫母河。母河两岸风光美,每到清明时节,杜鹃鸟唱起歌来的时候,两岸山坡上的杜鹃花盛开怒放,但是,两岸的鲜花颜色不同,一边全是红色,一边全是白色,原因何在
相传很久以前,舜帝南巡,来到九疑山。他听说山里的姑娘很美丽,个个赛过杜鹃花。可是,姑娘的美貌带给她们许多的灾难。舜帝决心查个明白。这一天,舜帝沿着母河左岸上山,看见满山遍野的杜鹃花迎风怒放,如同姑娘青春的笑脸,两腮红润。他高兴地笑了。因此,这边的杜鹃花是红色的。
过了凉伞坳,来到一个小村庄,乡民很贫穷,吃糠咽菜,衣不遮体。舜走进一位老爹家,见家里只有老爹老阿妈,老阿妈已经双目失明。舜关心地问眼睛是怎么失明的老阿妈伤心地讲了他们的遭遇。三年前,他们有六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丽,六个女儿都有了婆家,快要出阁了。没想到,酋长看中了这些姑娘,强迫她们嫁给他。六位姑娘宁死不从,被酋长送上了六个山头喂了老虎。老阿妈哭了七天七夜,眼泪哭干了,眼睛哭瞎了。终于感动了山神,六个山头变成高大秀美的山峰,宛如六位姑娘生前的姿容。老母亲一一叫着她们的名字。后来,这六座山峰总是云遮雾罩,青烟缭绕。原来是六姐妹不忍看母亲悲惨、凄凉的情状。六座山峰上总是响着呼呼的风声,这是六姐妹在愤怒地斥责酋长的暴行。舜帝听完这段事,心如刀绞,泪如雨下。眼泪洒在杜鹃花上,杜鹃花全变成了白色。后来,当地的百姓称这里的杜鹃花为“哭笑花”。
凉伞坳·马蹄泉
在九疑山九疑营村北3里处有个红土坳子,两边都是陡岭,东边是娥皇峰的后脉,西边是梳子山的石坡。坳子中有两口井泉,一口是四方水井,一口是马蹄泉井。这就是“凉伞坳”。
相传当年舜南巡之时,听说九疑山很美,决定步行,好欣赏一下山里的风光。当他走到这山坳里的时候,满身大汗,口干舌燥,就想找个地方歇歇凉喝口水。可是,这里没有大树也没有水。他坐在石头上,心里想,要是有棵大树该多好啊!忽然,他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两棵小楮树苗苗,他跑过去用手把树苗抠出来,捧到坳子中,又用手挖了两个坑把它们栽好。然后,开始找水。他大声地说:“土地山神听着,你们不把泉水送上这坳子,我就把你们发配到西天流沙河去!”这天值日山神是马元帅,他慌忙请湘江小龙王来帮忙,把天河水引到了坳子上,从石缝中渗出来。马元帅想尝尝水甜不甜,没想到,他的马一下子踏进石缝,泉水一下子冒了出来。所以取名“马蹄泉”。
后来,舜帝栽的树长到十几丈高,枝繁叶茂,树荫占地四亩,远远望去像把大凉伞撑在坳中。因此,人们把这里叫“凉伞坳”。
三分石·舜王碑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宁远县城南百里处,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相传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
三分石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峰间相距各5里。峰势险绝,直插云霄。古人有诗云:“一峰浮黛插云霄,石作三分结构牢,云外有人攀玉笋,山中何处觅仙桃。”《九疑山志》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迹石,又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
三分石是如何来的呢相传舜帝南巡之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头野餐,不觉醉酒。酒壶遗忘在峰头上。有一只大鹏恰巧飞临此山,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石壶分成三块,化作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这就是潇水之源。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喷涌,垂崖倾注如白练悬空,若烟若雾,水流激石,惊浪雷奔。当中一脉,为潇水之源泉,俗称“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
舜王碑,人称“舜王龙碑”,上刻七个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后迁至大阳溪边的舜庙之侧。迁移之因,也有一个传说。
相传帝舜时,九疑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距在“蟠龙洞”、“九疑岩”,危害百姓生灵。帝舜闻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岭三山,终于来到九疑山间。他带领百姓大战三年,斩杀了九疑岩里四条龙;接着大战三年,斩杀了蟠龙洞里的四条龙;又大战了三年,方斩杀了三峰石天湖池里的老蛟龙。帝舜连续苦战了九年,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临终之时,大臣皋陶问他有何吩咐,他说:“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选一黄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后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龙驾归天了。舜死后,人们刻了块3000斤重的龙碑立在三峰石下。
皋陶心想,此地太险恶,迁到大阳河边为好。启灵这天,碑太重,三十个壮汉都抬不动。这时,几只白鹤从天空飞临,两头大象从地上走来。大象用鼻子卷起墓碑就走,白鹤在前面引路。当走到熊家山黄龙洞前时,突然,从洞里出来一个白发老人,笑着说:“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白鹤来引路,大象来抬丧。”说完摇身变成一条黄龙,张牙舞爪,不让葬在这里。大象只好又向前走,过了马蹄坳,穿过大桑塘,来到一座大石岩前。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岩形状似龙,龙角龙眼龙须龙牙俱全。山下西边有两口龙泉。白马仙人还将峰顶用乱石堆了一顶王冠,一条玉带放在山上。这真是龙潜凤栖之地。大象将龙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间。于是,将帝舜龙体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鹤,从四面八方衔来紫蚌壳,放满瓦棺,这就是“瓦棺贝冢”的由来。
皋陶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前。死后化作一棵青松,长在墓边石岩上,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着长眠地下的舜帝。
望帝台·相思宫
在九疑山西边60里的九疑河边,有个太阳村。村后有座高高的石山,站在山上远望,可望见舜峰(三峰石),人称“望帝台”。山上有亭,名“相思宫”。
传说舜临九疑,在此带领百姓治理穷山恶水,中瘴疠而死。留在家中的二妃娥皇女英还不知道,她们正盼着舜帝回家!她们日思夜想,在河边洗衣时,也要唱起相思的歌儿:“清清水,流淌淌,手捧棒棰捶衣裳。河水流到东海去,问讯夫君在何方。”她们等啊等啊,檐下的燕子来了又去,篱边的花儿谢了又开。夫君他为什么还不回来二人等不了了,决心千里去寻夫。
她们坐上了宝马香车,一路上听到了许多传闻,有的说舜在南方病了,有的说崩于南岭了。她们更加着急,日夜兼程,飞奔南方。经过了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九疑河边。当听说舜帝果然驾崩时,二妃顿时昏了过去。太阳村的人们把她们放在“望岗石”上。月亮出来了,娥皇问月亮,舜的魂魄在何方清风吹来了,女英问清风,夫君的灵魂是否上了天堂姐妹俩悲痛欲绝,想跳岩殉情。幸好随帝南巡的五位大臣赶到了,请求她们驾临三峰石,以安慰舜帝的在天之灵。她们到了三峰石,见到了舜埋葬的地方,二人哭得天昏地暗,眼泪酒在竹子上,留下了点点斑痕。最后,她们双双跳崖,跟随舜帝而去!她们的忠贞之爱感人肺腑,于是,人们在望岗石上修了“相思宫”,还将望石岗改名为“望帝台”。
美女峰·梳子山
从前,女英峰下有个黄家大院村。黄老伯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美姑,一头长发又黑又亮,人称“美发姑”;二女儿叫蛮姑,脸被晒得黝黑,头发又黄又乱。美姑好吃懒做,一天里从早到晚就知道梳妆打扮,蛮姑却忙个不停。有一次,蛮姑到娥皇峰后的凉伞坳去挑水,路上遇到一个老婆婆,见那老婆婆病得厉害,路都走不动了。蛮姑把她背回家来,端水喂药,细心地照料她。美姑看到这个病婆婆,心里很讨厌,就恶言奚落她。老婆婆临走时,给蛮姑一个小梳妆箱。蛮姑用里面的小梳子梳头,头发一下子变得又黑又长,直拖到地,非常秀美。用小铜镜照脸,脸蛋儿也变得白里透红,像杜鹃花一般美丽。美姑心生妒意,夺过镜子一照,却变得又黑又丑;拿起梳子梳头,梳子变成石锯,沾在头上弄不下来。原来,老婆婆是舜母石神,梳妆箱是娥皇女英留下的宝贝。勤快好心的人用它,越用人越漂亮;懒惰妒心的人用它,越用人越丑。姐姐只好去干活了。才干了七天,就累得受不了,此时更嫉恨蛮姑,就拿起碧玉梳使劲地朝女英峰甩去,又拿起小铜镜摔到地下,把梳妆台扔到南山坡上,随着一片响声,那把碧玉梳长成一座大山,像一把大梳子,这就是“梳子山”;青铜镜嵌入地下,变成圆圆的“镜子塘”;南山坡也青石升起,变成一座大石“梳妆台”。美姑吓得连忙往家跑,可是,怎么也迈不开步,一会儿便变成了女英峰下的“美女峰”。
又传说,舜死之后,娥皇女英哭得死去活来,不施胭脂,不抹水粉,最后哭死在灵前,变作两座山峰。她们的使女婵娟亦悲痛欲绝,扔了梳妆用具,终日哭泣,最后也死在了二妃身边,化作了“美女峰”,侍立在娥皇女英二峰之侧。她的梳子、镜子、梳妆箱也都变作了大山。每当月朗星稀之夜,人们仿佛看见婵娟在给二妃梳头哩!
象鼻亭·白鹤观
相传舜帝的身边有三个活宝贝:两只白鹤和一头大象。白鹤,一只叫“皇皇”,一只叫“英英”;大象叫“均均”。
两只白鹤是舜帝救下来的。一次,白鹤被豺狗咬伤,掉在山上不能动。舜把它们抱回家去治伤饲养起来,白鹤伤好后,舜又把它们放归山林。可是,这两只白鹤感激舜的恩情又飞到了他的身边。一天,舜被毒蛇围攻,白鹤扑上去用长喙啄烂了蛇头,救出了舜。大象均均是舜驯养的。均均帮助舜耕田,和舜一起降龙伏虎,射豹杀蟒。舜死后,“均均”整天哀哀地叫,不吃也不喝。它用鼻子卷来紫兰、长尾竹,埋在舜墓周围。后来,它每天到舜耕过的田中去,用鼻子耕种,年年如此。乡民们将它耕过的田列为“祀田”。一百多年后,均均死时两眼还直直地盯着“祀田”。所以,人们在这里修了“象鼻亭”以示纪念。
两只白鹤在舜死后,也整天哀鸣不止,每天飞到紫荆河里,噙来无数紫贝,放在墓上,夜里则栖息在墓前岩石上,为舜帝守灵。一百多年间,舜墓全被紫贝盖满,变成一座1丈多高的珍珠大墓。皇皇、英英最后双双死在墓前岩石上。乡民深为感动,在岩石上修白鹤观以示纪念。
隐士许由
在九疑山深处,有个“许由村”,村边有一条“许由”河。这村这河为什么以许由来命名呢
传说尧年老时因儿子们不成器,便想找人继承他的王位。有人推荐了隐士许由。他就亲自到河南登封县箕山里去拜访,几次皆未遇。有一天,尧到嵩山巡视,忽听得山上的茅屋中有人在弹剑作歌:“叹彼唐尧啊,独自愁苦。劳心九州啊,忧勤后土。说我明德啊,禅让易祖。我快乐啊,不看不顾。”尧知是许由,寻声而去,找到了许由,请他出山辅政,并要把帝位让给他。许由当晚就逃回了箕山。尧又追到了箕山,许由仍不从,并逃到颍水边,用颍水洗耳。这时,巢父牵着小牛来河边饮水,见状问其原因。许由说,尧要让他当帝王,玷污了他的耳朵。巢父说:“这都是你的不是。你若诚心隐居,何不到高山深谷藏起来偏偏要到处浮游,高谈阔论,还用歌词去激尧帝。你在此洗耳,岂不把这清水河也洗污了!”许由自觉惭愧,就带着妻子儿女南下,来到了九疑山,在一奇峰下的小溪旁,结庐隐居。
三十年过去了,接替尧位的舜不幸在九疑山中驾崩了。许由闻讯,悲痛之极。将自家的田地、房屋、牛羊等财产全给了别人,把书全丢进了河里,钱全散到道路上,说书和钱财都是害人之物。然后,孤身一人带着一支竹箫,引了白鹤,骑着大象,入深山而去。
过了许久,有人见一白发老人坐在象背上,吹奏着“箫韶”之乐曲,那大象用鼻子卷着石棒有节奏地敲打着石壁,发出宏大的钟声,响彻山谷。老百姓说是天钟在为舜帝奏哀乐。此处取名叫舂陵国。又过了许久,有人看见九疑山的一座峰头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骑着大象,哀叫着“万岁爷”,百姓以为是天神来朝拜舜帝,便叫此山为“万岁山”。后来,人们知道是许由所为,便把他曾住过的茅屋后的山称为“箫韶峰”,他住过的村子叫“许由村”,村旁的小河叫“许由河”。
那头大象据说也登仙石化为山中的“象鼻石”。
大禹斩龙
鬼斧神工世所无,镌龙雕凤巧凿涂。移来蓬莱三仙岛,锁擒龙蛟入玉壶。禹伯成就千秋业,氤氲瑞气满陵都。
位于舜源峰附近的紫霞洞内的奇观颇有来历,千百年来流传着禹王斩蛟龙的故事。
相传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千里寻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帝墓前。舜帝墓后有个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样。二妃死后,她们的侍女捧着石匣回京交给了禹王。禹王打开石匣,拿出里面的遗书,上写着,三十年前,,禹凿龙门之时,有一条蛟龙东逃,潜入天湖池清水岩中,这条龙角尖直立,角上长有绿毛。舜曾等了三年没见它。这龙故意将肚子里的毒气慢慢吐出来,让舜帝不觉中吸入而中毒死去。舜嘱禹一定要除掉这条蛟龙。大禹看完遗书,气愤填膺。立即令火神伯益布下天罗地网,大力神应龙下天湖池去擒蛟。可恨那蛟龙就是不出洞。大禹急令用火烧。于是,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烧死了老蛟龙。青石岩也烧成了紫红色,在阳光下,如同西天彩霞一样美。激战过后,伯益想收回他的天罗地网,谁知绳子解不开了,那天河、北斗、游龙、飞凤、狮子、麒麟等都留在了洞壁上。所以,紫霞岩的石壁上,至今有金龙戏水、玉凤朝阳、七星布斗、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奇观,岩洞口的石壁上有条绿角龙头,龙口里倾泻出天河泉水。据说,这就是跑到洞口被烧死的老蛟龙。那蛟龙死后,皮肉化成了肥土,肠子掉到紫霞洞底,弯弯曲曲,盘旋九转,变成了一条阴河,河水哗哗奔流,清而不浊,这是因为龙喝的是天湖池里的天河水,人称为“九曲黄河”。那龙骨,碎成颗颗骨珠,被山风吹进洞底,滚进九曲黄河之中,被河水浸蚀打磨,变成了洁白晶莹、五棱六角的小石子,黑暗中,拿灯笼一照,像颗颗红透了的杨梅,故谓之为杨梅石。
紫霞岩·九曲黄河
紫霞岩,初名紫霞洞,亦名斜岩、紫虚洞、重华岩,当地人又叫它前岩。这岩洞分内岩外岩。外岩口有一巨石当门而立,高数十丈,下有石田,级级相承,水从石顶倾泻而下,冲入石田,激起无数水珠。抬头回望,只见数十丈高的紫色岩顶,苍穹般笼罩,阳光从岩口斜照进来,岩内紫气弥漫,人若置身仙境,故曰紫霞岩。
进入内岩,只见钟乳或垂或立,如梁如柱,呈现出千姿百态。里面有许多名目如“水打莲花”、“猴子把洞”,还有什么“无为洞”、“读书堂”、“三光洞”、“仙人田”。“风洞”、“雷洞”、“雨洞”,各个名符其景;金山、银山,闪烁明亮;八音石,扣之则叮咚作响,乐音悠扬。
内岩有溪水九渡,名“九曲黄河”。紫霞岩里何来黄河流淌呢相传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尧帝派鲧去治理洪水,鲧用筑堤堵截的办法,结果堤越筑越高,水越堵越多。鲧没办法,又到天上去偷玉帝的“息壤”,谁知被玉帝发现并处死。鲧死后,大禹决心继承父亲遗志,继续治理水患。他先从水患最严重的龙门山入手。这里尽是石头,坚硬无比。他就变成一只巨熊,牙如劈山斧,爪如开山耙,硬是扒开了一个大缺口,让黄河水乖乖地顺从人们的意志,弯弯曲曲地流进了大海。大禹治理了黄河,准备向南巡未归的舜帝去汇报。这时,王屋山上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笑着点拨禹说:“你不晓得把黄河搬给舜帝看看呀”禹心中一亮:对,做个黄河模型献给舜帝看。舜帝看到这模型高兴极了,看出大禹是个才能超众的人,就把帝位让给了他。九疑山的老百姓向舜帝请求留下这模型。舜帝就将其放进紫霞洞,这便是奔流至今的“九曲黄河”。
在上海,一位妻子在整理自家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秘密,自己的老公给一位神秘人多次转账,累计金额达到了3455万元,这位妻子觉得这笔钱应该是夫妻共有财产,丈夫没有这个权利私自转给这位陌生人,于是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把钱归还,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位陌生人李某和自己的老公黄某同为乡下知青。
黄老伯与李阿姨的感情非常的好,而且两人也逐步发展成恋爱关系,结果李阿姨为了男子未婚先孕,但是两个人的爱情却遭到了长辈的反对,两人最终选择分手,而李阿姨也把自己的孩子打掉,最终导致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而黄老伯下海经商,重新组织了家庭,但是对李阿姨一直有愧疚之感,在以后的日子里,经常为李阿姨打钱,而黄老伯的妻子对此事也并不知情。
谁又没有想到,在这件事情背后竟隐藏着一场恋爱悲剧,而法院审理之后认为这些钱有一半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于是要求李阿姨偿还一半,我觉得法院的判决是非常人性化的,毕竟丈夫有权利处置自己的另一半钱,同时也可以看出黄老伯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在自己发达之后并没有忘记以前犯过的错误,而是选择尽可能的去弥补。
夫妻之间对于共同财产一定要达成共识,而且在支配家庭财产的时候,夫妻两个人也要达成一致,避免以后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其实黄老伯对李阿姨非常的亏欠,于是想通过金钱来弥补以前的缺失,没有想到死后被妻子发现,从而引发了这一场争执,但是黄老伯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是不对的,但也希望这名妻子能理解丈夫的苦衷。
2016年7月10日晚,广西柳州市潭中中路黄村大楼居民房内发生液化气爆炸,经群众报警后柳州警方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查,发现男子谭某倒在房门前被送往医院就医,消防员救火后发现屋内还有一男一女,男子为业主黄老伯,女子为阿丽(化名)。
警方经现场勘查,发现屋内黄老伯和阿丽身亡,通过检验断定黄老伯在爆炸前被杀害并被肢解,阿丽因一氧化碳中毒身亡。通过大量走访调查,确系此爆炸案的元凶为谭某。最终,谭某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发缘由
2013年,谭某与黄某确认男女朋友关系。两人在交往过程,谭某发现黄某有吸毒史,黄老伯一直觉得黄某是与谭某在一起后才染上毒品,为此事埋怨并反对两人在一起。后来,谭某与黄某因感情纠纷产生矛盾,由黄某向谭某提出分手。
案件经历
2016年7月9日上午,谭某联系不到黄某便来到其父亲家中,但是黄某不在,谭某非但没见着还被其父亲骂了一顿,于是谭某心生怨恨。当天下午,谭某购买了尖刀和绳子再次来到黄某父亲家中,企图通过绑架其父亲逼迫黄某回来,并要求黄老伯打电话给女儿遭到拒绝。
因被黄老伯拒绝,见不到黄某的谭某恼羞成怒并与黄老伯发生争执,持刀猛刺黄老伯头部、腰腹部等,致使其倒地身亡,之后又残忍地使用作案工具将黄老伯的尸体肢解分离。
案发当晚10时许,谭某外出并联系了年轻女子阿丽,并将其带回黄老伯家发生性关系。次日凌晨,阿丽发现了谭某杀害黄老伯并分尸的事实,为了避免阿丽走漏风声谭某将其强行留置,并胁迫其帮助清理案发现场。
7月10日晚,黄老伯的亲属前来发现房门紧锁,觉得事情不对劲报警求助。谭某在发现有人报警后起意自杀,先用刀捅刺胸部,后打开液化气罐阀门并点燃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导致屋内阿丽吸入大量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自杀的谭某在爆炸火灾中受伤,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治愈后向警方坦白犯罪事实,随后,谭某涉嫌故意杀人、放火案被警方拘捕。
案件结果
2017年6月19日,柳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谭某犯故意杀人罪、放火罪,向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宣判被告人谭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爆炸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写在最后
通过此案,小编又明白了。情侣两人在相处时难免会发生矛盾,两个人没必要互相撕,好聚好散尊重彼此的决定,就算想要挽回也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故意触碰法律底线,企图伤害他人换取自己的感情是可耻的,最终要为其付出惨痛的代价!
快递员的具体犯罪行径是这样子的,由于这位老人平常特别喜欢在网上和电视平台购物,所以就引起了这位快递员的注意。他每次给老人送快递的时候,发现老人购买的物品大都是具有纪念意义的钱币,并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但是该老人还是乐此不疲的购买这类商品。他就觉得这位老人肯定是一位非常好骗的“有钱人”,于是就对老人动起了歪心思,觉得这次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为了能够拉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每次送货上门的时候都会主动与老人交谈,还主动邀请加老人的微信。他深知老人有收藏的爱好,于是经常在老人面前提起自己也喜欢收藏纪念币,还不小心的透露自己有一套人民币同号钞珍藏册。善良的老人也一直对这名快递员深信不疑。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这名快递员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就对这名老人开始了诈骗。第一步他先将自己乔装成一位理财经理刘某,然后打电话告知老人最近会有一批新的人民币同号钞珍藏册出售,而且这本纪念册发行的数量非常少,收藏价值非常高。老人听闻之后,突然想起快递员曾经跟他提起过这本纪念册,于是就向他微信咨询。快递员知道老人上钩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第二步,他很积极的向老人表示自己可以购买到这批纪念币,为了增加老人的信任感,还主动说可以先交定金,货到之后再付余下的尾款。就这样老人第一次就被这位快递员骗走了三万多人民币。
最气人的是,这套纪念币还没到货的情况下快递员又开始了他的第二轮诈骗。他又再次化身理财经理打电话给这位老人,说近期还有一套故宫纪念币即将出售,信以为真的老人又继续微信咨询快递员,快递员也是满口答应帮助老人买到。直到在老人四处筹钱的时候,他的女儿才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在女儿的逼问下,老人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她。女儿知道后赶紧采取报警处理,没过几天,这名犯罪嫌疑人就被警方抓获了,他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也供认不讳。
父亲的东西从来不锁,除了那一个抽屉。 他不准人看,大家也不敢看。每个人都知道那里装的是什么,都希望父亲能把那东西遗忘。 直到有一天,父亲咳嗽的厉害,孩子们冲进卧室,扶起坐在地上满面泪痕的父亲,才看见开着的抽屉和那件整整齐齐的衬衫。 三十多年多前,父亲常出差,每次出门前,母亲都会为他熨平衬衫,再一件件折好,放进旅行箱。母亲折衣服很小心,不但沿着衣服的缝线折,而且把每个扣子都扣上。 “不要那么马马虎虎,乱拿乱塞。脏了的放一边,没穿的放一边。穿的时候,别急,慢慢把每一个扣子解下来,轻轻地抖一下,再穿,跟刚熨好的一样。”母亲总是一边为父亲装箱,一边唠叨:“别让外人以为你家里没老婆。”又嘟囔一句:“碰到年轻**,别太近了,小心口红弄到衣服上。不好洗,又惹我生气。” “你少啰嗦几句好不好?”父亲长笑道:“你是天底下最贴心、又最多心的老婆。你呀,连折衣服,都有阴谋。” “不错!你要是不小心弄脏了,偷偷洗干净,再让别的女人为你折,我啊,一眼就看得出来。” 不过,母亲总会算着父亲出差的日子,多装一件衬衫,说:“多一件,备用。不是叫你晚回来一天!” 那一天,父亲没晚回来。冲进家门,却晚了一步。父亲抱着母亲哭了一夜,有呆呆的坐了一天。然后起身,打开手提箱,捧出母亲多折的那件衬衫,放进抽屉,缓缓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准开,不准动!” 有一次小孙子伸手过去抓,老先生忽然大吼一声,把孩子吓哭了。为这事,儿子还跟媳妇吵了一架:“爸爸当然疼孙子,但是那件衣服不一样,谁都不准碰!” 可是,今天,父亲居然指指那个抽屉,又看看儿子,点了点头。儿子小心地把衣服捧出来,放在床边,把扣子一个个解开。 三十多年,白衬衫已经黄了,尤其折在下面的那一段。 儿子迟疑了一下。父亲忽然吹出一口气:“打开!穿上!”衣服打开了,儿子把父亲抱起来,坐直,由女儿撑起一只袖子,给老人套上。 “等等!”女儿的手停了一下,低头细看,小心地拈起一根乌黑乌黑的长发:“妈妈的!” 老人的眼睛睁大了,发出少有的光芒,居然举起已经紫黑的手,把头发接过。 当衬衫的扣子扣好时,儿子低声说:“爸已经去了!” 女儿把老人的两只手放到胸前,那手里紧握着的,是一根乌溜溜的长发。 在杂志上看见的故事,当时就哭了。脑子里忽的就蹦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来。老人没能和老婆“偕老”,但这段情却陪了他三十年,直到死。我想,老人手里握着孩子妈的长发死去,应该是幸福的了。 1 樱桃树下的母爱
吉姆四岁那年,他们一家搬到了马洛斯镇定居。马洛斯镇尽头有一个大型化工厂,工厂附近有许多美丽的樱桃树,吉姆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
吉姆在新的环境中生活得十分愉快。他喜欢拉小提琴,每天都带着心爱的小提琴到樱桃树下练习。两年过去了,他的琴技日渐提高,悠扬的乐声是他们生活中最美妙的音乐。
这时,不幸降临到了他们身上。化工厂发生了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距离化工厂最近的吉姆家受到影响。吉姆时常感到恶心、头痛,更可怕的是他的听力开始逐渐下降。医生遗憾地说吉姆的听觉神经已严重损坏,仅存有极其微弱的听力。
母亲狠下心把不满六岁的吉姆送到了聋哑学校,她知道,要想让儿子早日从阴影里走出来,就必须让她尽快地接受现实。医生说,由于年纪小,吉姆的语言能力会由于听力的丧失而日渐下降。从此,母亲逼着吉姆用手语和唇语同她交流。在母亲的帮助下,吉姆进步很快,没多久就能跟聋哑学校的孩子们交流自如了。樱桃树下又出现了吉姆歪着脑袋拉小提琴的身影。
看到儿子的变化,母亲很是欣慰。和以前一样,每次只要吉姆在樱桃树下拉小提琴,她都会端坐在一边欣赏。不同的是,演奏结束后母亲不再用语言赞美儿子,取而代之的是她也日渐熟练的手语和唇语,以及甜美的微笑和热情的拥抱。
吉姆很想听听那些美妙的旋律,但他听到的只有嗡嗡声。吉姆很沮丧,心情一天比一天坏。看到儿子如此痛苦,母亲也伤心地流下泪来。一天,母亲用手语对吉姆“说”道:“孩子,尽管你不能完全听清楚自己的琴声,但你可以用心去感觉啊!”
母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吉姆心里,从此他更刻苦地练琴,因为他要用心去捕捉最美妙的声音。为了让吉姆的琴技更快地提高,母亲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镇上没有专业教师,母亲就用录音机录下吉姆的琴声,然后再乘火车到城市里请专家进行评点。为了避免有所遗漏,她还请专家把参考意见一条条地写下来,回家“说”给吉姆看。
可吉姆发现,每次自己演奏较长的乐曲,有时明明超过了50分钟,早到了该翻面的时候,母亲还是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己。吉姆提醒母亲,母亲忙说抱歉,笑称自己听得太入迷了。后来,只要录音,母亲都会戴上手表提醒自己,再也没出现过任何疏漏。
樱桃树又一次开花。在法国的一次儿童乐器演奏比赛上,吉姆以精湛的技艺和昂扬的激情震撼了所有的观众,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金奖。当人们得知他是一个双耳失聪的儿童时,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许多人把他称为音乐天才。更幸运的是,吉姆的听力问题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经过巴黎多位知名专家联合会诊,他们发现吉姆的听力神经没有完全萎缩,通过手术有恢复部分听力的可能。
手术很快实施了,术后的效果也很理想,医生说再配戴上人造耳蜗,吉姆的听觉基本上就能与常人无异了。那段时间,母亲一直陪伴在吉姆身边。
配戴人造耳蜗这天,吉姆特别兴奋,他用手语告诉母亲:“从现在起,我要学习用嘴说话,你再也不需要用手语和唇语同我说话了。”他激动地拉起了小提琴,结结巴巴地说:“妈妈,我能听见了,多么美妙的声音啊!妈妈,你最喜欢什么曲子,我现在就拉给你听,好吗?”
可奇怪的是,母亲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他的话,只是坐在那里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慈爱的微笑。吉姆又结结巴巴地问:“妈妈,你怎么不说话啊?”这时,护士**走了过来,她告诉吉姆,他的妈妈早已完全失聪。吉姆睁大了眼睛,直到这时他才知道真相:在那次毒气泄漏事故中被损坏了听觉神经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他的妈妈。为了不让吉姆完全绝望,他的妈妈才一直将这个痛苦的秘密隐藏到现在。
吉姆和母亲回到了家中,初春时节,在开满粉红花朵的樱桃树下,伴着柔柔的春风,吉姆再次拉起了小提琴。他相信,母亲一定听得到自己的琴声,因为她是用心去感受儿子的爱和梦想的。
2 我的妈妈
以前这村里住了两母子爸爸早逝两母子相衣为命
妈妈是单眼的两母子一直感情很好
随着时光流去儿子就一天一天高大开始去工作开始认识异性朋友不久儿子带女朋友回家吃饭
他女朋友见到他妈妈样子就吓坏了
就不敢再来他家不久两人分手
男孩就最问女孩原因女孩就说出来
回家后男孩一直闷闷不乐妈妈就去开解他安慰他
妈妈说;[孩子发生什么事这么烦恼啊]
儿子不理睬她
妈妈继续说;[是不是和女朋友吵架啊]
他听到这就回头登眼看着妈妈
妈妈也很慌然于他着眼神[怎么了]
孩子就生气勃勃的说;[是啊我们已经分手了全都是因为你啊因为我有你这个丑陋的妈妈]
妈妈的心好象给万针深刺一样眼红起来万痛无声妈妈也没出声
男孩说完就奔走了出去妈妈一边喊他的名字他就跑得越快
妈妈哭了
儿子走到池塘边他做下静想最后他看到一位老伯老伯一见到他就问候他妈妈叫他要孝顺妈妈他听到有点模糊
那位老伯就开始跟他讲起他妈妈来…老伯告诉他妈妈非常爱他,在他小时候父亲早逝妈妈为了养他一个人做几分工作
原本妈妈是这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自从爸爸死去也有很多人来向妈妈提亲,可是妈妈为了他她愿意放弃自己的幸福,
不幸的一天,妈妈在抱他玩的时候…他拿了妈妈头上支发钗……不小心刺伤了她的眼睛…,老伯此话还未说完,,
儿子就泪流满面…他知错了…他很后悔,,,,,,原来是他害妈妈的…可是妈妈从来没有向他埋怨
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谢谢老伯…然后飞快回家…他要向妈妈认错,,,,,,可是一切已经来得太迟了…妈妈已经自杀……
妈妈留了封遗书…
内容是:
儿子…妈妈离开你了…你要好好保重自己,
妈妈的离去…你不要哭,这不是你的错,只不过是妈妈觉得好累了,妈妈想去找你爸爸,
妈妈一生没有什么成就…觉得最幸福的就是嫁给了你爸爸生了你
妈妈没有什么留给你只有一点点钱…还有这条围巾…希望你会喜欢
儿子你一定要好好做人啊!…原谅妈妈的自私
………………,
信还未看完儿子已经痛哭无声,,,,,,,,他会内疚一声一生…………………………
潘云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卓越的地质科学大师黄汲清院士离开我们已整整15年了,但他的伟业丰功,永垂科学史册,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汲清先生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小地主家庭。少幼聪颖好学,成绩名列前茅。而且,他思想先进,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他在成都四川省立联合中学、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和北京大学地质系读书时,都积极参加了学生爱国进步活动。他在学习上极其刻苦努力。在天津和北京的7年大学生活中,他从未回过一次家,一方面由于他家远在四川,当时交通条件差,另一方面,他也全力以赴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黄汲清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期间,成绩特别优异,1927年,他上三年级时即在《中国地质学会志》(英文刊)上发表了《北京西山寒武奥陶纪层》一文,被授予“优秀论文奖金”(140块大洋)。1928年,他毕业前夕,与同班同学随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去热河省北票等地调查地质,他野外记录簿文图俱佳,显露基本功的绝活,深得翁的青睐。同年夏,他毕业后即考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当年夏,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占北平后,该所归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管辖)。翁文灏竟安排他这样一位还没转正的“练习生”在他的大办公室里与他的秘书并排办公。这简直是破天荒的礼遇。说明翁真是相中黄汲清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伯乐”他实在是当得太好了。黄汲清入地质调查所一两年间调查了东北煤田地质,特别是随丁文江从事了西南地质大调查,又在两年内撰写出版了6部关于古生物学、地层学、区域地质学的专著。他初出茅庐,锋芒毕露、业绩辉煌,深为丁文江、翁文灏所青睐和器重,并物色为接班人。1931年5月,翁文颢去南京出席中国地质学会第8届年会,特意带上黄汲清去经风雨、见世面。1932年翁又授意并推荐他去瑞士留学。1933年,丁文江去美国出席第16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后到欧洲游历,特别在日内瓦约见黄汲清,告诉他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二叠纪古生物地层学权威查尔斯·舒克特在16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讲述世界二叠系地层对比时,采用了黄的中国二叠系划分方案,使他也感到很光彩。临别时,丁更是语重心长地对黄说:“你还年轻,前程无量,我们对你的希望无穷,我的这架布朗屯罗盘,用了几十年,已经旧了,送给你作纪念吧!”令黄十分感动。
黄汲清1935年在瑞士浓霞台大学获地质学博士,又游学欧美列国,于1936年1月满载收获和荣誉回到祖国,才知丁文江先生于月初病逝于长沙,不禁失声痛哭。他向当时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翁文灏汇报情况后,翁满心欢喜,当年即任命他为该所地质主任,一两年内就晋升为副所长、代所长、所长。翁1937年3月22日致胡适的信上说:“适之我兄……地质所事交黄汲清君代理,此即在君(即丁文江)与弟共同选定为继任所长者”道出了个中底细。当时翁文灏身边能人如云,不但有黄汲清在北大地质系的三四十岁的老学长,更有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的40多岁的“元老”,而翁却按照与丁久已内定的方案,逐步交班给刚留学回国,才三十二三岁年龄的黄汲清,这一惊人之举自然使整个地质界同仁衷心仰慕黄的天才,当然也许免不了有少数人忌妒。然而丁文江、翁文灏任人唯贤、不搞论资排辈、大胆提拔青年精锐的举措被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无比英明的。
黄汲清没有辜负恩师的信任、器重和全体同仁的期望,他尊老爱幼,上下一心,把地质调查所办得欣欣向荣,成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杰出的第二代***。后来,他辞去所长职务,潜心野外调查和科学研究,在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若干领域都有辉煌的建树。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方面,他建立了中国二叠系生物地层学划分对比的基础,有“黄二叠”的美誉。在区域地质学与构造地质学方面,他开拓了中国地质图类的编绘事业,20世纪40年代他主持编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的中国地质图》及整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60年代初他又领导编绘了国际分幅的1/100万全国整套地质图件(地质图、大地构造图、成矿规律图),他又是我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成为我国大地构造学五大学派之一的代表。在应用地质学如矿床地质学方面,他发展并运用了“陆相生油学说”及“多旋回成矿学说”指导了石油天然气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此外,他在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冰川学以及地质科学史等方面都有若干贡献。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西南地质局局长,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兼大地构造研究室主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
1948年,黄汲清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是地质学界6位院士中最年轻的(44岁)。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并长期担任中科院地学部副主任。他早年即担任过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他当选为该学会第32届理事长,再一次担当起全面领导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重任。他曾率团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第26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又出席了在莫斯科、华盛顿、东京举行的第27~29届国际地质学大会。
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优秀奖。在国际上,他曾获美洲地质学会名誉会员、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大学荣誉博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光荣称号。
我从中学时代就听说过黄汲清先生的大名,他当时作为西南地质局局长、也兼任重庆地质学校校长。我所在重庆市一中初中的高班同学有考到重庆地校的,回母校谈起他们的黄汲清校长是著名的大地质学家。我也听我第二位母亲(也是我的大姨)刘尊一(西南师范学院教授)所生的弟弟则信说,黄汲清先生和母亲是北京大学同学,还倡议过北大同学会的活动,而他与汲清先生的长子浩生还是儒英小学的同班同学和好友,他们一起玩时,浩生突发急性阑尾炎,还是则信背他回家,然后送医院治疗的。他还说姐姐则智在儒英小学与浩生的姐姐洁生也是同班同学、好友。
1957年我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就经常听说黄汲清先生了,最初的印象主要有两点:有人说他骄傲自大、趾高气扬,很不好接近;又有人说他差点被打成右派,后被保护过了关,但也受过批判和冲击,在那“政治挂帅”的年代,他虽是大科学家,也根本吃不开。而我本人在“红专辩论”中又被批判为“白专典型”,很受压抑。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想到去找黄汲清先生。
1963年,大学毕业前夕,我报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杨钟健院士(学部委员)的研究生,虽然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但杨老却从北大组织上和群众中听到关于我“白专典型”的很多微词,因而公开放出话来:“潘云唐尽管成绩考得最好,可惜我就是不要”。这对我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留北京工作的希望不免要落空了。我想作最后一搏,从其他地方寻找慰藉和补偿。我就在当年夏天一个下午。不揣冒昧,到百万庄卯区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宿舍去登门拜访黄汲清先生,自我介绍之后的由头是代表则智姐姐、则信弟弟问候洁生姐姐和浩生弟弟,并告知****。汲清先生和夫人陈传骏女士明白我的身份和关系后,对我十分热情亲切。并且留我一起吃晚饭,慢慢叙谈几十年两家的友谊,真是一见如故。
汲清先生深情地对我回忆与父母亲的友谊:“我和你妈妈20年代在北京大学同学,虽然不在一个系,但常常一起参加进步集会,又一起上街去示威游行,你妈妈不畏强暴,敢与军警搏斗,堪称女中豪杰……你爸爸抗日战争时期是我的老上司,他是经济部常务次长,我是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他虽然位高权重,但很平易近人,体恤下属。我按规定每两个星期一次去部机关汇报工作(述职)。你的爸爸见了我总是热情招呼,亲切握手,坐下来仔细听我陈述,然后认真研究工作,有时也轻松愉快地‘摆龙门阵’,拉家常。我偶尔遇到所里有急事,去到部机关,翁文灏部长不在时,找到你爸爸,他对地质业务不熟悉,完全尊重我们的意见,我们提出一些要求时,他也不跟我们斤斤计较,看我们说得头头是道,八九不离十,就大笔一挥,为我们签字,然后盖章,办各种手续,使我们能及时领到钱和东西,解决我们所里的问题……”陈传骏夫人说她也认识我的两位妈妈,并多次去过我们家。后来,他们又问了我个人的若干情况,特别是政治表现、业务功课,外文工具的掌握等,十分亲切周到,从那时起,我就称呼他们为“黄伯伯”、“黄伯母”。
这次突然造访的意外成功,对在极“左”形势下怀才不遇、穷愁潦倒、落魄失意的我真是极大的抚慰。我懊悔自己不了解地质科学事业发展历史的掌故,以至选错了专业,投错了人,在杨钟健先生那里遭到冷遇和厄运,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在汲清老伯伯这里却是“柳暗花明”,使我受宠若惊,实在有“相见恨晚”之感。我回到学校后,立即给汲清老伯伯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信上搬用了德国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一文中的话:“我以一个毫无阅历的、并且满怀知识饥渴的年轻人,能够有缘认识马克思并得到他的教诲这种好运,更是使我感到万分庆幸的,只不过把‘马克思’和‘他’改成‘先生’。”不几天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对我勉励有加,特别是提到最近与我的老师乐森 先生见面时谈起我的情况,更表明了他对我的关心。那时毕业以后不像今天这样自谋职业,有选择工作的自由,而是强迫命令,硬性分配。考研失败,我就被分配到四川成都地质部西南地质科学研究所,临行前又和弟弟一起去拜会黄伯伯,他说:“你学地质,研究古生物,西南区、四川是个好地方。你回老家去好好干,照样是很有前途的。”我到了成都之后,也给汲清老伯伯夫妇写过信,报告当时的情况。
在“四清”和“文革”初期,我都是“黑五类”挨整对象,与汲清老伯伯一家就中断了联系,我也听说汲清老伯伯在“文革”初期受到严重冲击,很为他担心。1971年林彪自我爆炸以后,形势有了好转,我们开始恢复业务工作。我也听说汲清老伯伯夫妇都从江西“五七”干校回到了北京,也很为他们高兴。
1974年,我为编撰《西南区古生物图册·四川分册》而出差北京地质科学研究院,去汲清老伯伯家中拜望,他们家从原来的一个套间被压缩到一个单间,十分拥挤。但他们仍十分坦然,随遇而安,汲清老伯伯刚恢复工作又一心扑在科学事业上。1975年,我出差南京,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听了汲清老伯伯给青年科技人员的报告,又特别到汲清老伯伯所住的宾馆去拜望,传骏老伯母也在。
“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中华大地。1978年研究生制度恢复,我投考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尹赞勋先生的研究生,并取得了初试第一名的好成绩,到北京来复试,复试结束后又在北京出差,为公家办一些事,并且与则智姐姐一同在友谊医院侍候患膀胱癌手术成功后康复过程中的母亲。听姐姐说,母亲刚住进友谊医院时,汲清老伯伯夫妇都到医院探视。汲清老伯伯还特别托他的老朋友、该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钟惠澜教授多多关照,再加上母亲的老友邓妈妈(邓颖超)又请曾任总理医疗组长的吴阶平教授(后为两院院士,曾任人大副委员长)参加会诊,所以母亲的手术和康复治疗才很顺利。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和则智姐姐、则仁哥哥去三里河南沙沟6幢1门2号汲清老伯伯新居拜望,见他们从局促的一间小屋迁到了一个豪华的大套间,还带后花园,深深为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而由衷高兴。
后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严济慈先生,在召开全院招生工作会议时说研究生院要成立师资班,把成绩合格者培养成为研究生院未来的教师,于是中科院地质所招办就高姿态将我划拨给研究生院师资班。1978年10月来京报到后,去汲清老伯伯家中拜望。从那时起直至他逝世,成了他们家的常客,过从甚密。
1979年初,汲清老伯伯对我说,他大半生发表了很多著作,“文革”中抄家都散失了,希望我有空到图书馆查文献时,逐渐把他的著作目录编出来。我欣然接受这个任务,我结合研究生课题运作,在图书馆、资料馆查文献时,也把汲清老伯伯的著作卡片作了三四百张,一篇著作一张,包括公开发表的和内部印刷的,我另抄了一套,连同一个卡片盒一起送到他家,他很高兴,审阅之后又提供新的线索,我再去查找,如此反复多次,终于编成了他的著作目录,以后在很多刊物、专著上发表。
当年有一天,汲清老伯伯打电话约我去他家,并告诉我,当时很多单位部门在争着出科学家的传记,让我抽时间听他口述,进行笔录然后整理,我们就在星期日花一整天做了这件事,我整理完了他的传稿后交他审阅修改,后来,最先发表在北京语言学院教授徐志春主编而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家辞典·第一分册》上。我从给他编传记中深深体会到他的优秀品质,高风亮节,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不久我送给他们一首旧体诗,全文如下:
七律:感事呈汲清公老世伯
伟矣高哉夫子黄,学坛薄海颂声扬。
煊煊大业如徐士,赫赫丰功比四光。
追念先君前共事,感怀家母旧同窗。
余侪晚进承霖雨,铭谢栽培恩义长。
落款是“卑职、不肖世侄、愚私淑弟子云唐拜奉”。
汲清老伯伯接过去反复吟诵,并说:“你的古典文学功底真是深厚,精通旧体诗词格律,写得很好。不过,你太客气了!你太客气了!”
当时我在家书中向母亲汇报了为汲清老伯伯做了一些事的情况,母亲很高兴,在回信中勉励我继续努力,多为黄伯伯服务,也在黄伯伯领导下多作出些成绩来。1979年,母亲在重庆因膀胱癌复发第二次手术失败而逝世,我得知噩耗后,请假回重庆奔丧,临行去到汲清老伯伯家中,他们二老及其他亲人也对母亲的逝世感到悲伤和惋惜,二老表示立即发唁电并嘱我转达对家乡亲人们的慰问,望我们节哀顺变。我从重庆回来后,又去汲清老伯伯家,向他们二老表达兄弟姐妹亲人们的感激和问候。我又对他们二老说:“我从小是爸爸和妈妈们最喜欢的儿子,黄伯伯、黄伯母是爸爸和妈妈们最好的朋友,我一定按他们生前的嘱咐,忠心耿耿、踏踏实实为黄伯伯效劳”。
1980年初,汲清老伯伯说他原来在中央大学地质系兼课时的高足许靖华教授是美籍华裔学者,当时在苏黎世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大学任教,为该校100周年校庆,打算授予世界著名科学家名誉博士学位,许先生特推荐了他的老恩师汲清老伯伯,因此,要他把有关材料寄过去。汲清老伯伯和我约好时间,去他家整理他的材料。到了约好的那天傍晚,朔风怒吼,大雪飞扬。我骑着自行车,到他家,在门外脱掉大衣,抖掉满身雪花,然后才进到屋内。汲清老伯伯夫妇和其他亲人很惊讶很感动地说:“下这么大的雪你还来了”我恳切地回答:“有约在先,诚信为重。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可以行之哉?答应了要为黄伯伯做这么重要的事,慢说下雪,下刀子也得来啊!”然后大家坐下来,忙了两三个小时,把有关材料,主要是汲清老伯伯生平业绩的中英文简介,主要学术著作目录等,都整理完毕了,他的著作目录涉及的文种很多,好在我为了学习和科研的需要,涉猎了多种文字,除英、俄文较熟练外,德、法文乃至日文也可勉强抱着字典查查专业文献。汲清老伯伯面对我为他整理好的材料大发一通感慨,也连带了几句牢骚话。他说:“我身边就缺你这样的人才,三下五除二,很好地把我预定的任务完成得干净利落。朱效成、孟继声简直不怎么样,1957年就要把我打成右派,报到部里以后,何长工、宋应等部领导保了我,他们还组织大会、小会批判我。文化大革命又整我,诬蔑我是丁文江、翁文灏的走狗,是美蒋经济特务,把我关进牛棚。‘文革’后期我都解放了,成了三结合对象,当上了地科院革委会副主任、副院长,身边竟然还没配助手,催得急一点,才派刚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跟我穷对付。这小伙子人很憨厚,很勤奋,我并不反感,但毕竟在‘文革’期间学到的东西有限,帮不了我太大的忙。要是多一些像你这样的人就好了”!传骏老伯母插了一句:“你能把云唐要到身边来吗”他回答:“可惜我官还小了一点,要副部长以上才有资格点名调人。”
1982年10月7~9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首届学术年会——“第一届全国地质学通史讨论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汲清老伯伯和另外几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春昱、高振西、张文佑及美籍华裔著名地质学家吴景桢等出席了开幕式。汲清老伯伯作为学会 理事长在会上致了贺词,开始就说:“近几年,地质学史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参加的同志越来越多。据我初步了解,夏湘蓉、吴凤鸣、孙荣圭、王根元、李鄂荣、王仰之、闻广、潘云唐等同志都做了研究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被地质科学大师点名表彰。两年后,我进了该 研究会第二届10人干事会班子,想来与汲清老伯伯及诸位师友的提携也是不无关系的。20多年来,我一直在这个班子里执行领导意图,与同仁们亲密共事,在我的诸多社会兼职中,这无疑是最令我无比执著和全身心投入的。
汲清老伯伯在很多地质学史研究与著述工作中都约我参加,1985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拟编辑出版《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系列中的《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由中南工业大学教授何绍勋等具体运作,何先生特请汲清老伯伯和他并列全书主编,汲清老伯伯向编委会推荐我写章鸿钊、丁文江、谭锡畴、田奇 、李春昱、计荣森、程裕淇七位老地质学家的传记篇目,我写完后,编入了该书第1集,总共52人,我写的篇幅大概占了1/7。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卷》编纂过程中,约汲清老伯伯写“赵亚曾”、“朱森”的简传条目,汲清老伯伯特写信给该卷编辑楼遂,推荐我来写。后来楼遂又让我写了其他地质学家的简传条目。我也帮他们做了相关的工作。1993年该书出版时,我被列入“特约编辑”名单。
1987年,汲清老伯伯又约我编《翁文灏选集》,他运筹全局,负责选题,我做具体编辑工作,此书赶在翁文灏老伯伯诞辰100周年之前,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署名“黄汲清选、潘云唐编”。他在“序言”中说:“汲清应翁先生亲属和冶金工业出版社的请求,在潘云唐同志和其他同志帮助下,从事翁先生学术遗产整理工作……编成此书”。
1989年9月1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翁文灏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该书作为大会文件之一,发给了每一位与会者,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和翁老伯伯亲属的诚挚感谢。翁老伯伯的三女婿——幼娟三姐的夫君徐永盛兄(台湾“中国药学会”秘书长)特代表海外亲属来参加大会,见到我时说:“我在台北已经知道,我岳父的这次纪念活动中,很多世交友人都出了大力,其中有潘宜之先生的公子,原来就是您啊!”紧接着,汲清老伯伯又指导我和他的秘书谢广连编纂了《丁文江选集》,署名为黄汲清、潘云唐、谢广连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
我先后为汲清老伯伯写了很多宣传报道文章,他看了以后都高兴,不过,他也常提醒我,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所以我每次写完初稿都请他过目,反复修改,后来我把发表这些文章的报纸、刊物给他送去时,他很满意,特别是1994年我在大型人物半月刊《中华英才》总101期上发表了《黄汲清——数着地球的脉搏走》一文,他看后特用英文批上“Very good!TKHuang”。
1995年3月22日,汲清老伯伯不幸病逝。3月31日,我参加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上千人的队列中,向这位卓越的地质科学大师告别。
20世纪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亲任主编,策划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创新辉煌:科学大师的青年时代》一书,我是编委会成员,也写了其中的《杰出的地质科学大师——黄汲清》一文,该书于2001年出版,读者从中外大科学家们青年时代的努力奋斗中能够汲取不少开拓创新、铸造辉煌的动力。
2004年是汲清老伯伯百年诞辰,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事前筹划举行纪念活动,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要编撰《黄汲清年谱》一书,2003年我即在汲清老伯伯早年高足——任纪舜院士等领导下,具体运作此事,此书赶在2004年汲清老伯伯百年诞辰之前出版。当年6月7日,在京西宾馆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路甬祥副委员长、曾培炎副总理两位国家***、数十名院士及数百名专家学者等出席,此书也发给了每一位与会者,署名是“中国地质学会编,执笔人潘云唐”。当年的3月30日,是汲清老伯伯的百岁生日,他的家乡——四川仁寿县的领导特别邀请我去他的母校——仁寿县第一中学作报告,讲述他的生平业绩,受到师生员工热烈欢迎,副县长王利清、县政协主席李德全、副主席伍小鲁出席了大会,大会上我和他们还为“黄汲清奖学金”得奖者颁了奖。
回想我们两家三代人大半个世纪的情谊,不禁感慨万分。我有时想,如果我选对了专业,投对了人,也许我的人生、事业又是另一番情景。具体说,我如果早些利用上这个宝贵的世交关系,分专业时选学构造地质,做汲清老伯伯的研究生,以后做他的秘书、助手,加入他领导的科研团队,那就极有可能是院士了。因为他是翁文颢老伯伯和先君宜之先生的爱将,我如果到了他身边,他一定会把我带出来,尤其是他对我本人学识才华又是那么青睐,那么赞赏,那么器重。可惜我在极“左”形势的压抑之下耽误了宝贵的二三十岁的青春年华。“百年风水轮流转,三十河东四十西”。等我熬到了云开雾散的改革开放太平极乐盛世,重新考回北京,再到汲清老伯伯身边时,已是“不惑”之中年,跟他也只是横向的关系,只能帮他做做编写传记、年谱、著作目录这类打杂的事了。当然,历史是无情的,生活没有“假设”、“也许”,走过的路不能回去重走,只能面对现实,从零开始,向前看,不向后看,人永远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要知足常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也算满意了。
再过四年,将是汲清老伯伯110年的诞辰,我想,学术界也许会酝酿新的纪念活动,他的《年谱》可否扩编、再版?可否为他写出一本长传?这些问题都可以考虑考虑,让汲清老伯伯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更多地惠及国家民族和社会。
参考文献
[1]潘云唐黄汲清在地层古生物学上的卓越贡献化石,1983(1,总35):8~10
[2]黄汲清选,潘云唐编翁文灏选集见:中国现代自然科学家选集丛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1~359
[3]姜江大地构造学家、古生物地层学家、石油地质学家黄汲清(1904-),见:黄汲清,何绍勋主编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74~288
[4]姜春发,黄汲清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一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42~362
[5]黄汲清,潘云唐,谢广连编丁文江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47
[6]潘云唐,黄汲清数着地球的脉搏走中华英才1994(17,总101):42~43
[7]姜春发黄汲清(1904~1995)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刘东生本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地学卷·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444~460
[8]潘云唐诚挚的悼念深情的缅怀——黄汲清老世伯逝世三周年祭见:中国地质科学院编黄汲清纪念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15~118
[9]潘云唐杰出的地质科学大师——黄汲清,创新辉煌:科学大师的青年时代(路甬祥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83~803
[10]何起祥黄汲清先生荣膺ETH荣誉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634
[11]禹启仁设立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前前后后,见: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634
[12]潘云唐黄汲清与二叠纪——纪念著名地质科学大师黄汲清院士百年华诞,化石,2004(3):32~34
[13]潘云唐黄汲清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地球,2004(2,总136):7~8
[14]潘云唐参政议政的楷模——纪念黄汲清院士百年华诞民主与科学,2004(3,总58):51~52
[15]单卿(潘云唐)四川仁寿县隆重纪念黄汲清百年华诞中国地质学会会讯,2004(1,总94):57~58
[16]中国地质学会编黄汲清年谱,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341
[17]黄洁生黄汲清(1904~1995)见:钱伟长总主编,孙鸿烈本卷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地学卷·地质学分册(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87~396
湖边。
1、首先打开游戏《一梦江湖》登陆自己的游戏账号。
2、其次在地图中传送到望京路的传送点。
3、最后在西北方向的湖边就可以找到黄大伯,坐标为(957,84)。《一梦江湖》是由网易游戏研发的一款国民级武侠RPG手游,曾用名《楚留香》。沿用了古龙《楚留香传奇》系列小说故事背景。原作于2018年2月1日公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