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理论界所开展的针对各种生理指标方面的“人工情感”方法,主要存在如下危机根本无法解决:
(1)要建立情感的识别系统和表达系统,就必须对情感的基本类型进行划分,以确立情感的基本模态。然而,情感的基本类型究竟应该根据什么原则和标准来划分,有何理论根据?
(2)对于同一类型情感,无论是情感感受强度,还是情感表达强度和情感生理唤醒程度,都可以采用不同的生理指标进行计算和测量,究竟应该选用哪一个生理指标为主要尺度呢?
(3)对于同一类型情感采用同一个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和计算时,由于受到许多环境因素、人体其它生理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其测量值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如何消除。
(4)不同的情感类型所产生的不同生理指标之间往往没有通约性,那么,不同类型的情感之间如何进行相互比较和统一度量?
(5)人的情感内容和感情方式是极为丰富的,各种情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往往有着相当复杂而且变化频繁的关系,那么对于情感的计算就需要真正天文数字般的情感数据资源库,还需要海量的计算模型与计算工作量,而人脑为何并不需要?
(6)有些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如怀疑、犹豫、迷茫、怜悯、尴尬、自我表现等,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往往极其微弱而且短暂,对于它们的计算和测量如何进行?
(7)有些情感(如“对敌人的仇恨”与“对亲人的生气”)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理指标,但两者所表达的价值内涵往往相差很大,如何进行区别?
(8)情感的感受强度和表达强度与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量度通常不是成线性函数关系,大部分都是呈非线性的、不连续的、模糊的、概率性的、波动的函数关系,因此采用生理指标的变化量来计算情感的感受强度和表达强度,如何消除其误差性和不确定性。
(9)假如能够计算出人的情感感受强度、表达强度和生理唤醒程度,这些计算值又代表了什么样的客观价值意义?如何使电脑或机器人具有和谐、友好、灵活的人机界面?总之,对于情感的感受强度、表达强度和生理唤醒指标的计算实际上只是对于情感的表面形式的计算,而不是对于情感的客观内容的计算,因此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人工情感”。 为了实现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情感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实现对情感的内部逻辑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与精确的数学运算。然而,针对情感能否进行精确计算和人工化,理论界存在激烈的争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情感如同人的智能一样是可以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情感的人工化或数字化。协同学领袖哈肯曾经预言,“从长远的观点看,有希望制造出以自组织方式执行程序的协同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智能”,他系统阐述了他的脑活动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情感具有不可计算性,人工情感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认为,有些问题是可计算的,即对于这些问题存在可解的算法;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不是可计算的,即对于这些问题不存在可解的算法。例如,停机问题是不可计算的,程序验证问题是不可计算的,检查一个图灵机是否接受一个给定的输入符号串是不可计算的,“波斯特对应问题”是不可计算的,等等。他们认为,认知的本质是计算,无论是人脑还是计算机,都是操作、处理符号的形式系统,而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处理的过程都是算法可计算的,因此认知和智能的任何活动都是图灵意义上的算法可计算的。与现代计算机不同,大脑不是一种通用图灵机,大脑的每一部分都是特异化的,并且是在相互作用中完成整体心智活动的,体现出一种内在的、依存性的、整体自涌现的形式,难以难以计算。哥德尔严格区分了心、脑和计算机的功能,他认为,心脑同一论是我们时代的偏见,心的可计算主义是应当批判的,假定存在超过人心的机器我们能证明吗?托尼·霍尔说:“大脑思维和计算机算法,乍一想这两者有相似性,但我们对大脑了解得非常少,基本结构都远远没有弄清楚。机器是不可能取代大脑的。”他说,比如编程,人的灵感机器没有,机器只能用来排错,机器只是助手。他们认为,欲望、情感和意志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类本身专有的,一旦它们脱离人就不存在了或者说变成假的了,情感只有是真时才能起作用,不可想象一台机器会自发地产生那些根本不属于它的特性;情感是不能制造的,模拟永远是假的;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求密切相关,电脑不具有任何社会性需求,因而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情感,具有人类情感的电脑就象永动机一样永远不会实现,除非它具有独立意志。
必要性与不必要性
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已经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人工情感是人工智能必须面对的课题,是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人机界面的人性化、程序运行的自主化、智能资源的效率化等都需要立即解决情感的可计算问题,解决人工情感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和具体技术问题,人工情感已经具有了很迫切的社会需要。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情感是科学研究上一种多余的“奢侈”。人类思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基本的流程至今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很多内容甚至不能用语言表达,但肯定不会像二进制那样简单。人脑含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还有大约1万个连接,在如此复杂且高效的系统中,信息的处理远非人类想像得那么简单,情感型电脑对硬件和软件有着极为特殊的要求,人类在21世纪时的技术手段和思维高度远没有达到要求,对情感进行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部分做到,也将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人机交互技术水平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要求,指望某一种技术使得智能化或是交互形式在便捷性上有巨大的发展,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这种观点还认为,还没有形成对于情感计算机强烈的社会需求,如果技术的高度超过了社会的需求,其结果要么是技术本身被人们所遗弃,要么是技术的存在使人类的本性退化。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延伸人的控制力,但智能化似乎进入了绝对化的发展空间,大多数研究人员忽视了两个关键问题——智能化的效果和智能化的成本。技术的成本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智能化的成本在某一时刻超过了人力资本,那么还会有谁去用智能设备呢?”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情感是即将到来的现实。克里克认为:“现在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意识的时候了,人的意识和精神活动完全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和构成方式、以及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性质所决定,它们完全由物理化学规律支配”。生物计算机的出现,使人工情感变得越来越现实化,科学家发现了分子之间自发的组成具有计算能力的系统的方法,最可能成为生物计算机运算单元的是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另一观点认为,人工情感是件遥远的事情。计算技术发展到今天,对大脑结构和思维本质的无知成了人工智能的“音障”,它们的阻力像激波一样难以突破。21世纪初对于大脑如何工作还没有一个像样的理论基础,里克·雷斯特认为,大脑太复杂了,没有人知道它怎么活动,谈不上模拟大脑的算法,“假设有可以模拟大脑算法的机器,这样的机器有智能和意识吗”。 张亚勤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两位副院长张宏江、沈向洋在合写的文章中说,一些科学家提出,“人类思维的规则几乎是不可能被完全破译的,所以机器所能够接受的永远都只是残缺不全的‘人的智能’,再强大的机器也不可能再现人类思维的复杂机制。” 由于大脑结构的复杂性、意识的复杂性、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常识知识结构的复杂性等等,也由于意识最重要特征是它的意向性、自明性或自指性,彭罗斯认为这些特征显然是超越逻辑的,是超越算法的。人的情感思维与电脑的智能思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电脑的最基本构成是处理器、内存和总线结构,它们只能对电路的开关作出反应和发生作用,这就决定了电脑的“思维”方式的有限性;电脑不存在意识,没有心理平衡问题,无法建立主体价值观,不能自动对所有的感受进行过滤,以便处理有用和必要的事情;人脑绝不是单纯处理0和1的装置,它直接接受和处理模拟信号,它的记忆是经验块堆的建立、关联和组合,如果电脑实现人脑功能,它必须在结构和工作机理上彻底翻新;人不会制造完美,大自然则能,人脑是目前物质的最高实现形式,人类只能实现人脑与电脑的交互,根本不可能制造具有真正的人脑思维方式的电脑;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统一体,未来电脑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数字化,但我们却难以让它感性化。总之,电脑距我们人脑还有遥远的距离,中间似乎隔着许多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工情感包括三个方面:情感识别、情感表达与情感理解(或情感思维)。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情感识别与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显著,但在情感理解或情感思维方面却收获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真正了解情感的哲学本质及客观目的是什么,没有创立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数学化的情感理论,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情感数学模型。
21世界初的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人工认知,它是狭义的人工智能。知、情、意是人类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那么广义的人工智能应该包括人工认知、人工情感和人工意志三个方面,因此要想由狭义的人工智能朝向广义的人工智能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一系列有关情感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情感?情感的客观目的是什么?认知与情感到底有何区别?等等,而这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是当今的哲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等没能真正解决的。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水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之后,如今已经接近了它的理论上的发展极限,显然,不解决上述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上的理论问题,不解决“人工智能”、“人工情感”和“情感计算”理论所存在的一系列严重的危机与哲学错误,要想研究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人工情感理论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
情感的哲学本质
情感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意识,它必然是人脑对于某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这种客观存在就是“价值”(或利益),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的思维实际上就是人脑对于“价值”的思维,对于情感的计算实际上就是对于价值的计算。而21世纪初所有人工情感的研究者们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测量和计算情感产生过程的各种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脑电波、呼吸、瞳孔直径、激素分泌、血液成份等)的变化数据来确定情感强度的变化情况,来研究情感的变化规律,其结果必然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在表面形式上打循环”。情感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征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更好地识别价值、消费价值、创造价值和表达价值,因此情感的识别实际上就是价值的识别,情感的表达实际上就是价值的表达,情感的计算实际上就是价值的计算。
情感的主要功能
21世纪初的人工情感研究者们只知道情感的功能作用在于使人或机器更具有“人情味”、更友好、更容易形成自然而亲切的人与机交互,营造真正和谐的人机环境。事实是,情感的功能远非如此!情感除了帮助建立机器人的人性化界面,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思维的效率与速度,而且,情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情感是人的行为灵活性、决策自主性和思维创造性的根本来源。智能机器人主要的缺陷在于:只能按照人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动作,不能自主地确立和调整价值目标,不能创造性地制订和修改总体规划及行为方案,不能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智能机器人一旦具有了情感,就能够以“达到既定的意志目标”为行为方向,以内设的“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为价值计算依据,以“实现最大价值率”为行为准则,建立一系列价值计算的函数关系式或约束方程式,再根据机器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确定若干个边界条件,选定情感和意志的动力特性参数,就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调整“整体规划、行为方案和具体动作”,然后对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以便及时地修正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达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目的。
情感的内在逻辑程序
21世纪初,人工情感的研究者们完全不了解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程序,只知道人在进行情感反应时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数据。事实上,人在进行情感表达、情感识别和情感思维过程中,遵循着特定的逻辑程序。情感表达的逻辑程序大致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刺激信号,大脑就会把以前存储在“价值观系统”中该事物的“主观价值率”提取出来,与自身的“中值价值率”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就会在大脑中的边缘系统(该组织决定着情感的正负)的“奖励区域”产生正向的情感反映(如满意、自豪);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就会在大脑中的边缘系统的“惩罚区域”产生负向的情感反映(如失望、惭愧)。大脑然后对价值的目标指向、变化方式、变化时态、对方的利益相关性等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和选择情感表达的基本模式。此外,情感识别、情感计算与情感调控也遵循着特定的逻辑程序。如果不了解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程序,就不可能研制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
情感的数学模型
21世纪初的心理学没有建立任何的情感数学模型,也不知道情感的数学变化规律。显然,要实现情感的数字化,就必须首先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事实上,人的情感可以通过情感矩阵来进行描述,并可以进行情感的交集运算与并集运算,情感强度的变化有着特定的数学规律。情感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主观反映,虽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情感强度,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感的强度并不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正比,而是一种特殊的指数函数关系。
正是上述的理论障碍,在根本上决定了情感机器人的发展局限性。但各国所声称拥有情感的机器人,最多只能模拟人的某些情感表达方式,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情感识别,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在情感思维。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Ξ
林艳艳1,李朝旭1、
2
(1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5)
摘 要: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界,研究人际吸引的
相关文章并不多见,专门探讨有关爱情方面的文章就更是少之又少。作为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它一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爱情”作为一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社会构念,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或涵义,这种涵义因文化、个体而异,不同的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外的相关爱情理论做了简单介绍。
一、爱情起源理论
许多理论家如弗洛伊德,Sullivan,Harlow都集中于把母子关系看作是爱情关系的原型。关于成年人的爱情起源问题,我们从人格缺陷、人格完整(超人格)、社会规范和生理唤醒这四方面,对有关理论加以介绍。
1人格缺陷说
有些研究者把爱的需求看成是人格缺陷(per2sonalityinadequacy)的标志。Casler认为“爱就是害怕失去获得满足的源泉”,
“一个不能独立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有缺陷”。[1]
他把爱的需求看作是人格缺陷的基本反应,但他并不认为爱是病理性的。Mar2tinson关心自己对结婚的需求,他认为这种需要是建立长久爱情关系的基础,Martinson总结道:“结婚
的人比独身的人表现出更大的自我缺失感。”[2]
弗洛伊德和Reik把爱情看作是在其伴侣中反映出个人未实现的理想概念,[3]但他们认为人格缺陷并非是病理性的,而是人类状态的内在的东西,因为我们
不能实现我们所有的理想。
有的人认为对爱情的成瘾就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把爱情理解为成瘾是Solomon和Corbit对抗过程(opponent-process)动机理论的一部分,但它被
解释为人类的自然反应。[4]
爱情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使一个人逐渐成瘾于其中,这是人的自然反应;但慢慢的就不会这样了,失去爱情会变得非常痛苦,以至于那些成瘾者会觉的比以前更需要它更沉迷于它。Peels认为“成瘾”存在于“当一个人对一种感觉、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着迷时,他就会把用来处理他周围的或个人其他事情的一切兴趣和能力集中起来,以至于他逐渐地把这种感觉当作是他获得满足的唯一
源泉”。[5]
他认为对一个人的成瘾能使一个人逃避自我,他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从而使其人际交往能力严重缺乏,最终导致人格的缺陷。但Peels并不认为爱情是对一个人的成瘾,他的爱情观将在后面加以表述。
2人格完美说
此理论所持的观点与人格缺陷说的观点截然相反,它认为爱是合乎正常的,人格缺陷的人是不能做到的。有的理论家认为爱的容纳力和爱的倾向性只来源于完美人格(personalityadequacy)。Winch认为缺乏爱的人对爱的需求能使那些能提供此需求的人更有吸引力,人是充满爱的,他们需要把这种爱去
表达给其他人或具体的某个人。
[6]
马斯洛和Lewis论述了缺失爱与存在爱之间的区别。缺失爱来源于人格缺陷的人,而存在爱来源
・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Ξ
林艳艳1,李朝旭1、
2
(1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5)
摘 要: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爱情;爱情理论;爱情起源;成瘾;依恋;人际吸引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6)01-0040-05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界,研究人际吸引的
相关文章并不多见,专门探讨有关爱情方面的文章就更是少之又少。作为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课题,它一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爱情”作为一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社会构念,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或涵义,这种涵义因文化、个体而异,不同的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外的相关爱情理论做了简单介绍。
一、爱情起源理论
许多理论家如弗洛伊德,Sullivan,Harlow都集中于把母子关系看作是爱情关系的原型。关于成年人的爱情起源问题,我们从人格缺陷、人格完整(超人格)、社会规范和生理唤醒这四方面,对有关理论加以介绍。
1人格缺陷说
有些研究者把爱的需求看成是人格缺陷(per2sonalityinadequacy)的标志。Casler认为“爱就是害怕失去获得满足的源泉”,
“一个不能独立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有缺陷”。[1]
他把爱的需求看作是人格缺陷的基本反应,但他并不认为爱是病理性的。Mar2tinson关心自己对结婚的需求,他认为这种需要是建立长久爱情关系的基础,Martinson总结道:“结婚
的人比独身的人表现出更大的自我缺失感。”[2]
弗洛伊德和Reik把爱情看作是在其伴侣中反映出个人未实现的理想概念,[3]但他们认为人格缺陷并非是病理性的,而是人类状态的内在的东西,因为我们
不能实现我们所有的理想。
有的人认为对爱情的成瘾就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把爱情理解为成瘾是Solomon和Corbit对抗过程(opponent-process)动机理论的一部分,但它被
解释为人类的自然反应。[4]
爱情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使一个人逐渐成瘾于其中,这是人的自然反应;但慢慢的就不会这样了,失去爱情会变得非常痛苦,以至于那些成瘾者会觉的比以前更需要它更沉迷于它。Peels认为“成瘾”存在于“当一个人对一种感觉、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着迷时,他就会把用来处理他周围的或个人其他事情的一切兴趣和能力集中起来,以至于他逐渐地把这种感觉当作是他获得满足的唯一
源泉”。[5]
他认为对一个人的成瘾能使一个人逃避自我,他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从而使其人际交往能力严重缺乏,最终导致人格的缺陷。但Peels并不认为爱情是对一个人的成瘾,他的爱情观将在后面加以表述。
2人格完美说
此理论所持的观点与人格缺陷说的观点截然相反,它认为爱是合乎正常的,人格缺陷的人是不能做到的。有的理论家认为爱的容纳力和爱的倾向性只来源于完美人格(personalityadequacy)。Winch认为缺乏爱的人对爱的需求能使那些能提供此需求的人更有吸引力,人是充满爱的,他们需要把这种爱去
表达给其他人或具体的某个人。
[6]
马斯洛和Lewis论述了缺失爱与存在爱之间的区别。缺失爱来源于人格缺陷的人,而存在爱来源
于完美人格的人。人格缺陷的人与人格完美的人都有爱的需求,但两者是不一样的,完美人格的人所具有爱的需求不是人们所理解的“没有它就寸步难行”,完美人格的人即使没有具体的爱人也能正常生活,这种需求应该被理解为“所喜欢的而不是所必需的”。当一个人的感情和性的需要在爱情中得到满足时,他看起来是最正常的。
3社会规范说此理论认为研究爱情的起源不应该只局限在人格的领域,爱情应该是一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中的爱会导致符合社会要求的婚姻。Greenfield认为浪漫的爱情是行为的复合物,它的功能是激发个人应
站在丈夫—父亲和妻子—母亲的位置上并形成核心
家庭,这有利于人类的繁衍和社会化。[7]
Greenfield认为社会所赋予的丈夫—父亲和妻子—母亲的角色不仅包括很多的责任而且社会利益有可能与他们个人利益相冲突,因此他们须认识到生活不能仅仅考虑物质方面的东西还有更多的东西,爱情能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它能使社会体系处于良好的工作秩序,并使其发展下去。
社会规范说看起来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经济大部分需要调节以适应婚姻、孩子的需求,而商品的生产也需要维持家庭。但Greenfield把因果混合起来了,人们如果完全倾心于爱情和婚姻中,是否就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这一点受到怀疑。4生理唤醒说Walster写了一本有关激情之爱的理论著作,他
认为当人们的感情在生理上被强烈的唤醒或在特定条件下这种唤醒发生时,他们都会经历激情的爱,爱
情(love)是这些感觉最恰当的表达词。
[8]
这个理论来源于Schachter和Singer(1962)著作并且以这样一种实验作为依据[9]
:在这个实验里,被试被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被注射了肾上腺素这样一种药物,被注射的被试会有手颤、心悸、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脸发热等反应,其中出现的害怕、焦虑、生气等情感方面的反应是最典型的;这组被试又被分成两小组:第一小组被告诉注射后所带来的实际反应,而另一小组被告诉会产生其他一些综合症,比如身上发痒发麻或者无感觉。第二组被试被注射的是安慰剂(食盐水),他们没有收到注射以后所产生反应的任何信息。所有的被试都被告诉他们被注射的是一种新的复合维生素suproxin。经观察,那些被注射肾上腺素而未被告知其所产生实际反应的被试比那些被注射肾上腺素但被告知其产生实际反应和被注射安慰剂的被试表现出更大的情绪反应。从这些数据中Walster总结分析出:当对某情景的认知评价能正确解释爱情时(如面对一个有吸引力的异性),那么唤醒(尽管其证据比较单薄)可以使一个人处于激情的爱中。生理唤醒说把爱情还原到生物层面上,这是十分荒谬的,因为生理唤醒的征兆(掌汗、手颤、心悸、呼吸急促等)可以是激情之爱的表现,也可以是恨、愤怒和攻击准备状态的反应,若把它视为爱情的起源,岂不是爱恨不分这种错误同弗洛伊德用性本能概念来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泛性论”如出一辙。
爱情虽然有它的生物属性和生理机制,但它的本质却是一种社会建构,带有社会的烙印。正是由于这个属性,多数社会学家都把爱情看作一种“不太真实”的东西或“假象”、“幻想”,甚至有极端者如李银河博士竟然认为爱情从古到今就没有存在过。但
是,从对个体行为与幸福感的影响来看,我们不同意她这种论调,反而觉得爱情不仅存在,而且是一种可能更适合于心理学家来研究的社会文化构念。二、爱情分类理论许多研究者通过对爱情的因素分析或聚类分析来决定现在有多少种爱情划分,研究者们在爱情的测量中集中研究其基础或组成部分。下面主要介绍李约翰(JohnLee)、戴维斯(Davis)和斯腾伯格
(Sternberg)等人的爱情分类理论。1李氏爱情风格理论加拿大社会学家李约翰(JohnLee)认为爱情的三原色是“激情”、“游戏”和“友谊”,这三种颜色的再组合便构成爱情的次级形式:占有型爱情包含激情和游戏的成分;利他型爱情包含激情和友谊;实用型
的爱情包含游戏和友谊的成分。于是他总结出爱情
的6种类型[10]:(1)Eros,即“激情型”,这种爱情风格是指一个人所追求的爱人在外表上酷似自己心目
中业已存在的偶像;(2)Ludus,即“游戏型”,是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式的爱情;(3)Storge,即“友谊型”,是一种缓慢地发展起来的情感与伴侣关
系;(4)Mania,即“占有型”,指那种以占有、忌妒、强烈情绪化为特征的爱情;(5)Agape,即“利他型”,或称之为无私的爱,在这种爱情之中,爱被视为他(她)的义务,并且是不图回报的;(6)Pragma,即“实用型”,是一种务实的或功利的风格,譬如把对方的出身以及其它客观情况都考虑在内。对一个特定的人,他(她)不一定在其所有的爱情关系之中都表现出同一种风格。也就是说,不同的关系会唤起不同风格的爱。即使在同一关系中,人们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从一种风格转向另一种风格。在这一理论研究基础上,Lasswell和Norman建
构了“爱情评定问卷”
(LoveScaleQuestionnare),CHendrick和SHendrick(1986)也使用自编的量具和因素分析法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结果有力地验证了其效度。
致你心中那个被忽视的小孩心理学中的情感忽视
经历了情感忽视的人,通常具有以下10种表现:1空虚感
2反依赖:认为自己不应该依赖他人3不符合现实的自我评价
4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却满怀同情5负罪感和羞耻感6对自己生气,自责7感到自己有很大的缺陷
8述情障碍: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不足9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10自我约束能力差
情感忽视是什么?
临床心理学博士乔尼丝·韦布(Jonice Webb)在临床执业多年后,总结出了情感忽视的概念。许多成年来访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认为自己的童年是健康快乐的,父母对自己也倾注了很多心血。然而,ta们长大后,却常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完满、自己与周围缺乏连接、生活没有意义。于是,ta们认为是这都是因为自己有什么问题而导致的。
然而,韦布博士提出,导致这个现象的“无形之力”正是情感忽视。情感忽视指的是:孩子在被养育成人的过程中,照顾者(如父母)没有很好地识别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导致孩子的情感被照顾者忽视,令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应该压抑的。这样长大的孩子成人后,也将忽视自己的情感需求。
许多经历了情感忽视的人成年后,表面看起来很正常,内心里却存在着很大的亏空。然而,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个亏空所在。
ta们倾向于把生活中的困难归咎于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别人比我快乐?为什么我和亲人不亲近?我有什么问题?我是否不配获得快乐?”这是因为,情感忽视不是由某个存在的事件导致的,而正是因为有一些事件缺席了,这些缺席的事件本该教会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处理情感。
从此,我们便能够释怀:原来我的问题不是因为我天生不好而导致的,而是因为我在童年时期经受了情感忽视。然而,学习情感忽视不是为了怪罪父母,毕竟情感教育的概念仅在近年才逐渐得到发展。学习情感忽视让我们理解父母为什么曾经会那样养育我们,更能让我们理解自己。下一期,我们一起来了解经历了情感忽视后该怎么做。
有人说,男人是先走性后走心,女人是先走心后走性。要我说都是有了性才去走心的,包括女人,你想说说女性,女性也有许多丧偶离婚的,然后他们在生活中肯定也会遇到生理和心理上的选择。如果他们去恋爱的话,他们肯定先从心理上面去接受别人,然后从而再去发生生理上的关系,从而也印证了上面话,男人和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是不同的相爱时,首先表达需求的是感情(心里需求产生爱意)上的互有好感,然后发展下去,自然而然是生理上的需求,除非人有生理缺陷而实现不了
理需求直观而又是一种触觉、嗅觉、视觉的给合物。而心理需求只是停留在意念、幻觉、感触的基础上形成的满足,这种满足容易一晃而去。需求比较大,因为女人的性要求也就二十多年的工夫,为什么现在女人出轨率多!就是老公从来不照顾自己老婆来不来性高潮的需求比较大,因为女人的性要求也就二十多年的工夫,为什么现在女人出轨率多!就是老公从来不照顾自己老婆来不来性高潮的
除非你心理变态不需要心理上都安慰,天生喜欢孤独。还有就是生理有毛病…这些你就可以排除写两个因素…下到七旬的老人,多少追求美色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帝王,大街上又有多少人戏靓丽的美女视而不见,我辈皆是凡人理需求更高一个层级。生理需求满足的同时才能满足心理需求。很多情况下,人的动力行动都是为了去满足心理需求的
心里需要就是心中在燃烧,生理需要就是身体在动荡,最终这两者就是心里在作怪。简单概述,心理需要是走心人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逐渐升高。而生理需求对应于相对底层次需求
INTJ类型的人在感情方面是不是有缺陷?
你好,,,intj对待感情方面没有缺陷,但是和普通人的感情方式(用感性思考的方式)不一致
intj几乎不会因为一时的感觉而喜欢上一个人,因为这种感情对于他们而言是不靠谱的,持续性不强的。
intj一般计划性和目的性会很强(te、ni),建立在此基础上,大多可能存在的感情都会被intj依据是否可以继续发展的感情而进行明确的归类,也就是说,intj对于感情的要求很高,他们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不符合自身预期的情感,intj都会用理性果断的拒绝,因为很清楚这段感情以后不会有结果,同时也不希望耽误别人。
intj对于自身以及他人都较为完美主义,这也就导致了,能够被intj喜欢上的人很少,Intj一般不会通过感觉,也即冲动而喜欢上一个人,而更需要的是符合的是对于感情需求的内在逻辑判断,也即两个人适合在一起,只有通过了intj的观察判断期(短则1-2月,长则半年到一年,大多数人都死在这个期间内,太漫长了),满足intj的各种评判标准的人,才可以划分到,可以产生感情的人的范围内,正是因此,所以intj的感情一般都很坚定也很纯粹,如果真的被intj所认可,就可以感受到intj内心的炙热,intj一般而言外冷内热。
(观察判断期大致内容即,通过对象的各种行为对其进行扣分处理,如果观察判断期结束分值依然高于可接受值,则可以成为好朋友,多半intj就愿意与其产生较为深厚的友谊或感情,这也是一种完美主义的体现,intj的要求真的很高~但一旦认可对方,则会全心全意的接纳对方)
一般而言,intj的fe都不是很高,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很少主动的表达感情,他们的感情是更加内倾化的,他们心里可以有你,但是他们很少主动说出来,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传达这种感情,热烈的,直接的,不会是他们的表达方式,intj的感情细水长流。
intj有点像回避型人格,会主动的抑制自身的情感,回避外界的情感,因为intj一般责任感都很强,对于他们而言,感情也是需要负责的,一旦产生了情感就会产生很多问题,intj也很难接受情绪波动大的自己,陷入纠结内耗偏执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
综上所述,对于intj而言,感情更像是通过理智去寻找满足自身要求的目标而产生的,而非通过一时冲动和感觉判断的行为而产生的。所以对于大多数通过感觉判断和感性思维的人而言,intj的感情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