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我知道》的主题是什么

汪国真《我知道》的主题是什么,第1张

《我知道》这首诗是关于友情的。

诗歌的立意是写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

文中说“我知道,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你会灿然一笑,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走吧你看,槐花正香月色正明”。汪国真认为,这是作为朋友在别人受到挫折,应该做出的态度。

原文:

我知道,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当你心绪沉重的时候,

最好的礼物,是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

你会迷惘,也会清醒。

当夜幕低落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有一双温暖的眼睛,

我知道,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你会灿然一笑,

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

走吧你看,槐花正香月色正明。

扩展资料:

创作特色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人物评价

在当代从诗人华丽转身成为书画家、作曲家,在诗歌、书画甚至还有音乐作曲等各个领域均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并创出自己风格和特色,汪国真是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成功的。汪国真是现在的诗歌有点被边缘化,而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创作更多优秀的诗歌,他还寄语年轻诗歌创作者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汪国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成熟男人必看的10部

  1<阿甘正传>课程:执着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奔跑,人们都会止不住的伤感,还有振奋你相信一个智障儿的成功吗你相信这世上收获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计得失的人吗阿甘不懂得他不能总跟着一个女人帮她打架,也不懂得一个成年人不该总把"我爱你"的话挂在嘴边阿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得跑,并且最终他跑到了终点

  另外,<阿甘正传>还会教给你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身处困境中的幽默感

  2<东方不败>课程:才华

  男人不应该不看武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侠**,你会选择什么应该是<东方不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剑客的身姿随着剑在空气中的游走而起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金庸的<笑傲江湖>讲的是对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东,张叔平,李连杰等演员天才的用**再现了金庸笔下的这个瑰丽无比的武侠世界<沧海一声笑>的曲子传唱至今,成为我们一个幻想的凭借,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

  3<美国往事>课程:人生

  <美国往事>包含了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爱情,幻想,责任,冲突它更像是一场让人不愿醒来的梦,当男主人公躺上床上,在温暖的灯光和迷离的电话铃声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岁月,这场梦便开始了,直到最后男主人公终于露出笑容,我们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继续那些不尽的故事什么帮派,什么仇杀,原来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个毛燥的少年,偷看一个美丽女孩儿跳舞;只有一个负罪的兄弟,每天早早的上床睡觉;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背叛了的友谊,语调平和,不动声色,<美国往事>带你作了一次3小时45分的人生之旅

  4<罗马假日>课程:爱情

  也许<罗马假日>有点瞎浪漫的嫌疑,但奥黛丽赫本的出现使它真的成了一部童话她就像是游历人间的天使,美丽非凡记者吻过湿淋淋的公主,然后看着她慢慢的走向自己官邸那一刻,你是否会在心里默默的说"别走"在罗马的宫殿里,两个人站得那样近,也离得那样远乔只能说:"你的朋友绝不会让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这样回答:"罗马,当然是罗马"在人的一生里,即使只有这样的一刻心灵的相通,也会少却多少的遗憾!

  5<勇敢的心>课程:勇气

  也许英雄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当你站在霓虹闪烁的街头,当你面对卑鄙讨好的笑脸,你又想起了那个让你汗颜的华莱士,这时你收起脸上惯带的笑容,默默的向梅尔吉布森致敬,从来没有这么庄重因为他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自由)!"华莱士临死的一声呐喊,把你的血也点燃了

  6<辛德勒的名单>课程:责任

  所谓责任,就是未必做得成但必须去做对于辛德勒来说,救助落难的犹太人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责任而把那段历史搬上银幕,则是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犹太艺术家的责任<辛德勒的名单>包含着对受难者的祭奠,对拯救者的敬意,和对光明一定到来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后的一片赞誉声中,斯皮尔伯格平静的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给了美国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

  7<肖申克的救赎>课程:信念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毛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一个人能够在15年痛苦的牢狱生活里,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的夺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体制化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多大的一部分被体制化了?

  8<E.T>课程:童心

  如果看<E.T>时你流泪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惭愧,不管你有多大的年纪.实际上,能够和孩子们一起为E.T的遭遇而悲喜,是一件多么让人庆幸的事,这表明我们还有一点童心未曾泯灭,我们有一些梦想还藏在心底.当长着一双孩子的眼睛的E.T用超能力让孩子人的自行车飞上夜空并穿过那轮明月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了震憾?是否对自已一些已经习惯了的东西产生了怀疑?

  9<现代启示录>课程:痛苦

  战争是一种秩序的破坏,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战争,最痛苦的战争**莫过于<现代启示录>.<现代启示录>讲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坏,但文明的进程却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住.

  10<第七封印>课程:哲思

  也许不是人人都能看懂<第七封印>,但如果一个男人在告别人世之前看一部**的话,那么最好选择<第七封印>.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后哲思:一个男人怎样做到虽死犹生.

  我只看了5部,不过我一定会看其他的

  成熟女人必看10部

  1坚强:《乱世佳人》(1939)(又译:飘)

  文学名著改编,得到很多女性读者的喜爱。而影片则同该书一样出色,曾荣获第1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接等七项大奖,这些奖项得任何一个都足以引起人们观看得欲望。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在片中演对手戏,就算你不在乎这些导演技巧,艺术指导什么的,光是这两个大明星的表演和耳熟能祥的经典配乐就能够使这近4个小时的影片变的不那么冗长。片中突出的郝思嘉的坚强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

  2、沟通:《钢琴课》(The Piano 1993)

  获第46届戛纳**节金棕榈大奖,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最佳剧本奖。影片导演简.坎皮恩(Campion Jane)也是女性,用女性思维和感受去拍一部女性题材影片,应该更符合女性观众口味。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演霍利.亨特(Hunter Holly)饰演的哑女,只靠动作和表情就能获得奥斯卡女主角奖。最后艾达在船上把钢琴推入海中,她也由于绳子缠绕被拉入海中,在深蓝的海水中下沉,下沉……把她的沉寂带入海底,也把痛苦的记忆沉入海中,给人以很强的震撼。》》**中另类爱情瞬间—钢琴课

  3、虚荣:《蒂凡尼的早餐》(1961)

  最初知道这部片子还是源于片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插曲《moon river》(《月亮河》)这首歌前不久还入选为“二十世纪最经典歌曲”。奥黛丽赫本塑造的霍莉性格饱满可信,鲁莽,稚气而又脆弱,开创了60年代**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男人没有不喜欢奥黛丽赫本的,而该片的摄影师是弗兰茨·普兰纳—— 这是奥黛丽最喜欢的摄影师,他把奥黛丽拍得十分漂亮。奥黛丽赫本在片中边弹边唱《moon river》的形象被评为是她最令人心动的形象。作为女性观众,是不是更应该看看,以便使自己更动人呢?而把本片作为必看的影片还并不只因为此,虽然该片不是一部女性题材影片,但片中突出的主题--反对“虚荣”和“金钱至上”使其绝对应该被列入女人必看的影片之中,从1961年至今以及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该片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4、尊严:《简爱》(琼·芳登主演)

  她说:“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听到这个声音,并且看到时光流逝当中它在如此众多的心灵中泛起的回响的波纹。虽然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但经典名著并不会因岁月流逝而变的黯淡,当初该片影响了一大批知识女性,如今,它还是拥有大量喜欢简爱的观众(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不美的人也可以有很美的爱情,如果她象简·爱一样,爱情会使她变美。》》男人爱《红与黑》,女人爱《简爱》

  5、才华:《白领丽人》(又名《上班女郎》)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又一个女性就业热潮的出现,好莱坞表现职业女性遭遇和经历的影片也进入了多产期,由迈克·尼科尔斯导演的《打工女郎》就诞生在这一时期,该片以喜剧的方式为职业女性制造了一个美妙的梦幻。这是典型的上班题材影片,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上班一族,而该片正是一部反映职业女性工作生活的影片。有才华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借以此片激励众多有才华的白领丽人,通过努力,必将获得成功。

  6、亲情:《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

  孀居的中年妇女奥罗拉·格林威溺爱女儿艾玛,但又有些主观、专横,对女儿的事干涉过多。女儿渴望过独立生活,与英语教师汤姆斯·霍顿结婚后,搬到另一个城市居住。后来,奥罗拉与住在隔壁的退休宇航员加勒特·布列德洛弗产生了感情,身心变得年轻起来,可以和女儿象姐妹一样互相沟通,但不久女儿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本片获第56届(1983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女主演,最佳男配角奖,并被认为是80年代最感人肺腑的影片之一----看时自备手绢……

  7、苦难:《紫色》(Color Purple, The)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胡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在片中饰西莉,恐怕当初所有看过该片的人谁也不会想到饰演如此悲剧性人物的胡比戈德堡日后会出演搞笑的喜剧**《修女也疯狂》系列,并以搞笑风格主持奥斯卡颁奖典礼!不过可惜的是该片获11项奖的提名,最终却一无所获,有评论说该片过于情。不过由此也可以吸取一些教训,那就是--不要试图包揽奥斯卡所有奖项而兼顾影片的方方面面,还不如只搞几样突出的,这样更容易获奖。

  8、女权:《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 1991)

  美国1991年夏季10大卖座片之一,这部影片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成功地描写了女主角作为普通妇女,在男性的压迫下,被迫走向极端……女权主义者和准备成为女权主义者的女性观众必看!先看这部影片苏珊·萨兰登(Susan Sarandon)的表演,再看她在《漫步死亡线》中饰演的修女,怎么也 看不出是一个人。

  9、浪漫:《漂亮女人》(《风月俏佳人》(Pretty Woman)1990)

  朱丽娅·罗伯茨的成名作,90年美国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她成功地饰演了这位热情,聪明,漂亮,诚实富有个性的妓女形象而更多受到美国影评界赞扬。甚至认为这是继赫本《罗马假日》的表演以来最令人鼓舞的演出,这无疑奠定了她明星的地位,同时也为该片大增光彩。反映爱情浪漫史的**为数众多,其中就必然形成了一定套路。我们所熟知的有:古老的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传奇。《风月俏佳人》就是一部这种类型的成功之作,也许很多男人会嫌它“俗”,你觉得呢?

  10、性爱:《女人那话儿》

  黄真真执导,该片以纪录片形式拍摄。《女人那话儿》是一出全实录式的女性纪录片。导演同全女班制作组,花上六个月的时间和心思,去捕捉多个现代女性最豪、最傲及最真的一面,拍摄过程中全是谢绝男宾,以达到这群女性至情至性的境界。完完全全的女性题材**,如果说这个片子都不被列入“女人必看”,难道该片算是“男人必看”?不过男人也需要看看,以加深对女人思想的了解这是一部实录式的影片,超过63位不同的女性,透过银幕讲出女性最想讲的话,讲述性爱、爱情观等。究竟现代女性怎样看男人?怎样看性?怎样看……

  还有一部 <<亚马孙蝌蚪>> 相信你看了一定会震撼的!!!强烈的!!! 内容不说了,你自己看,这样体会会更深!!!!!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3],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曾任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是近代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其著作合编为《朱自清全集》。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这些文字在他辞世之前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清丽风格。

扩展资料:

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简朴平实,平淡自然,简练委婉含蓄,描写细致生动,细腻传神,绮丽纤细,善用比喻,有时则过于精细。朱自清善于言情,情感真挚动人,清新隽永,用活的口语。

他又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绚丽多彩,情调与音韵和谐。他曾经说过:我的兴趣本在诗,现在是偏向宋诗;我是一个做散文的人,所以也热爱散文化的诗。因此,在他的散文中,也流露出诗的美感。

朱自清早期作品,以擅长写景、抒情见长,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也有些作品着重于社会现状的批评。

-朱自清

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生于光绪年间,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杨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

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诗集《睡罢,小小的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了《欧游杂记》。并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来就是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为3种:1、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题的。2、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3、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作品。

朱自清和陈竹隐。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子”,“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纪实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

[编辑本段]名家论佩弦

毛泽东评价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北京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干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编辑的。

在当时,编印闻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谴责。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死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我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事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他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看出来。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死亡的命运,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发表。学报的编辑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学术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编辑委员,写信给主编,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从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这两句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时他也发了言,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

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朱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但是他却带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这一篇文字,只能算是重读《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所引起的一些回忆罢了。

[编辑本段]著作概论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和《春》等,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1]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朱鸿钧的感情之深让读者感到了一丝丝的怀念和感动。他在《论逼真和如画》、《论标语口号》、《钟明<呕心苦唇录>序》等文章里,强调“真”“就是自然”,强调“修辞立其诚”,强调“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至诚的态度”。正是这种“至诚的态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倾注在字里行间。而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悼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

《匆匆》被选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课本第2课,《春》被选入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课本,为11课,《背影》被选为初二第11课。

[编辑本段]作品集

《雪朝》(诗集)1922年出版 商务

《背影》(散文集)1928年出版 开明

《踪迹》(诗与散文集)1929年出版 亚东图书馆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出版 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年出版,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出版,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出版,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出版,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年出版,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出版,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出版,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出版,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出版,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出版,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出版,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出版,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出版,百花

《朱自清全集》1990年出版,江苏教育

19余本书

[编辑本段]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我爱的女人》

9 《<梅花>后记》

10《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怀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儿女》

14《哀韦杰三君》

15《旅行杂记》

16《飘零》

17《说梦》

18《白采》

19《一封信》

20《序》

21《春》

22《绿》

23 《海行杂记》

词语解释

读音:cōngcōng

释义

1急急忙忙的样子。

示例:

唐 牟融 《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元 萨都剌 《和王伯循题壁》:“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匆匆吃过看门老头端来的早饭,就一个人跑到海边去。”

2(古代用法)心不定貌;恍惚貌。

示例

宋 邹浩 《悼陈生》诗:“还家妻子久黄壤,单形只影反匆匆。”

清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唐 张籍 《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编辑本段]原文欣赏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生于光绪年间,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继承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年仅50岁)。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1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