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在幼儿时期,当父母有争吵或过激行为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一种自责和不安全感,会觉得父母的争吵是因为自己不够听话。
等到乳牙长齐,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孩子会进入第一反抗期,同时对母亲有了保护意识。当他通过自己的行为无法缓解矛盾或者制止力行为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表现出惊恐以及愤怒,同时心里不断产生“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进入青春期。父母之间的家暴行为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会由过去隐性的反应逐渐变成显性的。在学校主要表现为自卑敏感,在家里可能会埋怨母亲的懦弱,有时候会攻父亲,甚至走向极端。
安全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他认为,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归属感,从而无法建立亲密感。而这个安全感其实就是最早需要建立的。
成年后,多数孩子会害怕进入婚姻,因为一直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快乐,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从而无法去寻找幸福。即便有的已经结婚,婚后也有可能会成为父母的“翻版”,从而再次影响到下一代人。
外伤尚且可以医治,但内心所受的创伤往往难以愈合。家暴不仅发生在夫妻之间,还多发于父母与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与年迈父母之间。家庭暴力对当事人以及家庭成员的伤害,除了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反复提及的一个话题就是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确实是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伤害,以及有些认知的障碍。有些时候在孩子小的时候不一定会体现出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越来越明显。
首先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就是直观的语言动作上,孩子并不能理解成年人世界的那些痛苦与矛盾。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是父母突然之间就开始大吵大闹,甚至有些父母还会在孩子面前动手。这样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造成一个长时间的恐慌心理。
孩子会带着这种情绪去上课,所以有些时候家中发生矛盾,老师会找家长谈话也是这个原因。在上课的时候,可能孩子会想父母因为什么吵架,或者如何才能让父母不再继续吵架。导致一个学习的下滑。
父母吵架还会导致孩子自信心缺乏,只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才能带给孩子强大的自信心,保护自己。因为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肯定属于弱势,这个时候无论孩子说什么,向着谁都会被骂,尤其是有一些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于是就不愿意回家了,放学之后经常留在校园周围,就是不肯按时间回家。这个时候如果有同学看见了之后,自己又没有办法说,是因为父母吵架。
时间长了,孩子与朋友的交际也会变少,会变得沉默寡言。也有一些孩子会有样学样,变得非常的暴躁,或者学习父母吵架时的方式,去处理以后他所碰到的问题。
其实父母吵架是难免的,毕竟谁的婚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孩子还小,并不懂这些,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父母还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或者说不要让孩子知道。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性格养成受父母影响很大。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各种因素有关,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孩子身上的性格。父母和孩子在很多时候会有说不清的“分歧”,如果他们总是互相“争执”,那么,父母所教孩子的一些观点就很可能成为孩子的“分歧”。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每个孩子的性格都难以完全像父母所认为的样子,所以当孩子总是争执不休时,父母也得学会找到孩子争执不休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人都是有利益冲突的,有时孩子在争吵时争得面红耳赤,其实是父母和孩子处于一种激烈的“分歧”。
父母争吵或者经常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有些孩子从小受到父母争吵的影响,性格易暴躁,有些父母常常为了一些小的事情争执不休,一吵架孩子就不行了,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很多时候不懂得如何处理争吵带给孩子的情绪问题,最终孩子在吵架的过程中性格暴躁。一位父母对此深有感触,他们经常教育自己的女儿要懂得分享、要懂得感恩,每次女儿听了他们的话,心情好了,他们就可以得到女儿的奖励。但一次家庭聚餐,他们的女儿听到父母有话没说,而是跑出去和邻座的小朋友发生争吵,这很容易影响到女儿的心情,从而影响了女儿的学习。
家长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养。在孩子的性格培养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模式也要得当,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站在孩子”这一边,也不能只站在自己这一边,父母应该学会平衡,让孩子既能听到自己的想法,又能听到孩子的想法。父母只有学会平衡并懂得“调和”孩子的脾气,孩子的脾气不会太过暴躁。一个常和孩子发生冲突的父母,他们的内心不知道是对孩子的不满或者怨恨,还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的担忧,这里面一定有着无穷无尽的矛盾和纠葛,甚至会产生分歧。父母不管孩子的脾气好不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不能够做到言传身教,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够和孩子的性格对着干,父母教育孩子要有平和的心态,千万不要动辄发脾气。
现在的时代在“飞速”发展,父母们身上的一些观念也在被人们逐渐接受,比如有些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管教是教育,孩子犯了错就是犯了错,和孩子的性格无关。当父母过分强调孩子的“性格”时,孩子很可能“受影响”,性格也会变得暴躁。其实父母们说的不无道理,当父母的身上很多观念已经被“他人接受”时,孩子就会被父母所影响,比如“好孩子一定要谦让”这样的想法被父母“接受”之后,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就会慢慢变成和父母一样的想法。
1、心理状态压抑。无论是父母吵架时,还是吵架后,家庭气氛都是可怕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敢撒娇、撒野,甚至不敢发声。但其实父母吵架后,孩子所承受的愤怒、恐惧等情绪,一点都不会比父母这两个当事人要少。可孩子不能发泄,不敢发泄,于是只能压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压抑的心理状态。
2、亲情的淡漠。亲情的冷暖是建立在和睦且温馨的家庭氛围中的,每到过年过节,家中脾气不好的亲属总是会被冷落或者不受欢迎,这是大家的共识。如果孩子总是看到家人不和谐的争执,那么孩子怎么能喜欢上这个生活的氛围?怎么能对亲情产生依恋?孩子自然就会对原生家庭过于冷漠,对亲情也会产生淡漠心。
3、会让孩子倍感孤独。吵架中的父母,眼睛只会死盯着对方,对身边的孩子是完全是忽视的,即使孩子哭、叫、拉着你们,争吵中的父母都能完全熟视无睹,这会让孩子产生被漠视后的孤独感。这样不好的感觉,经过父母多次吵架,多次重复体验,就很容易被固定下来。到孩子长大后,一点点刺激都会让他激发这样的孤独感。
4、缺乏安全感。爸爸妈妈经常吵吵闹闹,甚至大喊大叫大打出手,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害怕发生的事情。孩子对父母的爱患得患失,也时刻要担心父母是不是会随时分开,或者不要自己了。而且由于年纪小,很多孩子都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无形中加重了心理负担。由于长期被恐惧、不安和紧张折磨,孩子的安全感严重缺乏。
5、对人生充满悲观。如果家人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或者表露出憎恶、愤恨的情绪状态,势必会将负能量传达并在孩子的内心积攒,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对外界产生负面的看法,逐渐对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充满悲观,出现厌学、逃课等不良的行为。
6、社交恐惧。从小在争吵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都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惧,不喜和陌生人来往,也不善于和同学朋友深交,心理防线太深,导致很难向人敞开心扉。也许有些人外表看似乐观外向,在一堆人中也能侃侃而谈,可真正能够走入他内心的朋友寥寥无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