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 (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语)

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 (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语),第1张

全球最流行的语言你知道吗?联合国工作语言是指在联合国的所有会议、官方文件,以及有关记录、事务中可以使用的语言称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就有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的产生,汉语联合国设立之初就是官方语言。

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

1汉语

2英语

3法语

4俄语

5西班牙语

6阿拉伯语

1汉语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约占全球人口的20%,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联合国设立之初的官方语言,就把汉语纳入。确立工作语言,是在1973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各国集体表决,获得早前四种初始正式语言同等地位。于2010年联合国首届中文语言日举行,对于汉语的国际性有重大意义。

2英语

五个常任理事国,有两个使用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还有一些英联邦国家和殖民国家都在使用,在使用的人口达到32亿左右,而且全球还有超过75个国家都在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说句题外话,英语和西班牙语就是依靠殖民化,来推行他的语言的,他认为他强大,就会认为你野蛮,强迫你学习他的文明,就这样全球不知有多少语言在流失,那是一种文明的丧失。

3法语

在欧洲很流行,然后在非洲、美洲等地也在使用,这种语言就全球来看有点下降的趋势,1999年数据是7千万人在使用,更早以前是15亿人在使用(找不到是哪一年的数据)。不过原因应该很多,人口的老龄化等,都会造成使用该语言的人数减少。

4俄语

前苏联大部分成员国,还有东欧部分国家,都在使用俄语作为官方语言,从最近的使用人数统计来看,有17亿人在使用俄语。

5西班牙语

早前西班牙强盛时期,到处实行殖民地,现在欧洲、美洲等国家还在使用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现在的欧盟主要官方语言也有西班牙语,联合国的前身,国联时期西班牙语就作为工作语言

西班牙语是联合国、欧盟的官方语言。主要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地域。

6阿拉伯语

这个是确立最晚的联合国工作语言,于1973年确立,考虑到中东和北非地区,都在使用,最近的使用人数统计来看,有174亿人在阿拉伯语。亚非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将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

世界上最难学的十大语言排行(联合国公布) 

1汉语(中国) 

2希腊语(希腊) 

3阿拉伯语(阿拉伯) 

4冰岛语(冰岛) 

5日语(日本) 

6芬兰语(芬兰) 

7德语(德国) 

8挪威语(挪威) 

9丹麦语(丹麦) 

10法语(法国) 

1、原因就是在沙俄独立成国之初,伊凡三世为沙俄立起了一面旗帜,那就是罗马帝国继承人。

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了第二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娅,就敬拜占庭的双头鹰为国徽,从此,开始名正言顺地以“第二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也就是说从此沙俄有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并始终为之不懈奋斗。

2、事实上,伊凡三世的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深刻影响着沙俄,以至于逐渐形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成为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让俄罗斯民族特别是贵族们倍感自豪与荣耀。这也是沙俄一直不屈不挠对外扩张的理由和精神支柱。而冥冥之中,他们只有占领土地,扩大版图,没有建立殖民地的概念。

3、沙俄是个缺少出海口的陆地大国,跟英国、法国的海洋强国没法比。沙俄地处东欧,除了北极圈气候极其寒冷的北冰洋,几乎没有什么不冻的出海口,所以,没有条件跟欧洲列强们瓜分殖民地。

但沙俄也不甘心,它也想像英法那样出海远洋,于是对外征战扩张,找寻温暖出海口。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北海强国瑞典,占领波罗的海东岸,以及芬兰湾等大片土地,终于获得了出海口。彼得大帝还在这里建立经营新城圣彼得堡,迁都于此,试图从此进军海洋。可惜的是波罗的海是个内海,离大西洋遥远不说,中间还要经过多个国家的海峡。所以,彼得大帝理想只能是梦想了。

此后,沙俄虽然又向西、南、东征战扩张,占有了领土,寻求出海口,但遗憾的是彼得大帝走向四大洋的目标始终未能实现。

3、在伊凡三世罗马帝国继承人旗帜鼓励下,为了彼得大帝的遗愿,沙俄成为噬土成性的国家,在瑞典之后,波兰、奥斯曼帝国、波斯以及大清帝国,都成为沙俄扩张的对象。野心勃勃的沙俄吞噬世界举动,令欧洲老牌列强们感到不安和不满,它们放下前嫌联手对付这个庞然大物。

为此,想要靠着领土扩张,获取四大洋出海口的沙俄,扩张的势头受到了打压。西边有强势崛起的德意志,南边打了十次俄土战争后,终获黑海沿岸出海口,但却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老沙皇含恨自尽,不得不卖掉阿拉斯加,转而向东,虽然在大清帝国获益颇丰,但又在日俄战争中受挫。

虽然没有拿到君士坦丁堡、实现彼得大帝遗愿,但在争夺出海口过程中,沙俄不断吞占土地,最终成了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尽管跟英国打造的殖民帝国比起来有差距,但沙俄吞并的领土基本都纳入自己的版图,成为自己的地盘。而在殖民体系崩溃之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最终都缩回到原来的模样,而沙俄却没有。

4、大家知道,沙俄陆军强大,而海军却无法跟欧洲列强相比。问题是没有海洋条件、工业基础不如其它列强。虽然也组建了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但跟装备和技术上非常强的英法等列强比起来,确定还有较大差距。克里米亚战争黑海舰队几乎覆没,和后来日俄战争对马海战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的惨败,都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海军的建设是要有一定的科技技术作支撑的。当西方工业革命,开启大航海时代之时,沙俄忙于在陆地上四面侵略扩张。根本没有想发展工业,建立强大的海军工业,这样沙俄在海军建设就比欧洲英法等列强晚了不少,而没有强大的海军,就不可能像欧洲列强那样,四处占领殖民地,只有就近在陆地上扩张了。

从最后的结果看,虽然沙俄没有打造像英法那样庞大的殖民体系,但是经过二战后失去殖民地的英法基本回到了从前,而没有殖民地一直专注于领土扩张的俄国,最终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

搜索

叶卡捷琳娜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的传奇一生

俄国殖民历史

近代历史上,同样扩张成性的日本和俄国在远东不断展开领土争夺,其中尤以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争夺最为激烈。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在第二轮争夺战中落败,库页岛南部和整个千岛群岛被当时的苏联夺取。 这两处战略要地有多重要?从上图可以看出,占领了日本「 ”头顶”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广袤的鄂霍次克海完全成了俄国的内海。不仅如此,作为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的分割线,从堪察加半岛南下的千岛群岛一路绵延到北海道,与库页岛和西边的海参崴遥相呼应,对日本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也就是说,俄国太平洋舰队在远东纵横驰骋时,日本自由出入北太平洋的通道则被堵死,从此被这头大熊压在身下难以动弹。 库页岛 库页岛,这座黑龙江口外的海中岛屿面积高达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岛再加上四个香港岛的总和。 01历史归属 库页岛一直为中国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只是没有实施有效的管辖。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均为中国领土,其中当然包括库页岛。 1709年,康熙帝派遣地形测量队陪同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测量队来到黑龙江下游,而后成功横渡鞑靼海峡到达库页岛,并在岛上竖立了刻有满语碑文的石碑和木碑。雍正十年,清廷正式设立三姓副都统衙门管理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及濒东海地区和库页岛辽阔疆域,统以吉林将军。 此后的乾隆年间到19世纪中叶的咸丰年间,库页岛在法理上归属中国没有任何争议,上图为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1760年清朝疆域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库页岛的归属。 02两强相争 清军在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暂时挡住了沙俄对外兴安岭以南和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此后,沙俄将扩张方向转向北太平洋地区,从黑龙江流域一路到达了堪察加半岛,而后登陆库页岛沿东海岸进行「 ”勘察探险”。同期,日本幕府也派遣人员「 ”勘察”库页岛,一边在岛南端设置「 ”直辖区”,一边派人与沙俄「 ”讨论”瓜分该岛。 此后,两国围绕库页岛展开旷日持久的争夺,一会儿沙皇宣布「 ”库页岛全归俄国所有”,一会儿德川幕府发布「 ”俄船驱逐令”,双方互不相让,寸土必争。1854年,沙俄身陷克里米亚战争,为避免英法海军在北太平洋对其攻击 ,俄军不得不从库页岛上撤退。 1855年,沙俄与日本签订了《日俄下田条约》,规定在库页岛问题上「 ”不划边界,维持原状”,库页岛暂时成了「 ”悬案”。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逐渐缓过劲来。趁英法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沙俄也加紧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领土,同时又出兵占领了库页岛。 1860年,沙俄把库页岛划归东西伯利亚总督直接管辖,俄军随后占领了库页岛南端,这令日俄争夺库页岛的矛盾更加尖锐。期间,日本提出以北纬50°线划分边界,沙俄则坚持以北纬48°线即宗谷海峡为界,双方谈判不欢而散。 1867年,日俄双方签订了《库页岛暂行规定》,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两国的国界线仍以宗谷海峡为界,继续保持「 ”杂居”状态。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随着国力日渐增强,日本人与俄国人在远东的较量才真正开始。 1875年,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 。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 ,全岛归沙俄管治。 后来的历史表明,日本人当时的做法不失为明智之举,库页岛成为「 ”悬案”已有二十年之久,在南库页岛和北千岛群岛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完全取得千岛群岛这一整条「 ”岛链”可有双重效果:一来避免被俄国封堵,二来借助这些基地和跳板,等以后具备实力了再伺机「 ”北进”。 03南北分治 日本国力发展果然神速,二十年后在甲午战争中一举击败大清,又过了十年,日俄争夺远东利益的第一轮大战爆发了。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挟战胜之余威,夺占了北纬50度线以南的库页岛领土,这令沙俄及后来的苏联耿耿于怀。 依据战后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正式将南库页岛割让给日本。1907年,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后升格为桦太厅。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立萨哈林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占领全岛,直到1925年才撤兵,除此之外,库页岛北部都牢牢控制在俄国人手中。 1925年,日苏在北京签订了《日苏基本条约》,规定「 ”朴茨茅斯条约仍有效”,双方进一步议定「 ”日军在1925年5月15日前从北库页岛撤退,俄国在40至50年内向日本提供北库页岛油田50%的开发权以及特定地区的煤矿开发权。 04仍是「 ”悬案” 就这样,日俄在库页岛维持了20年「 ”南北分治”,1945年8月,斯大林一声令下,苏联红军发起八月风暴行动。作为远东战役的「 ”重头戏”,夺取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战役也随即展开。 有罗斯福签字同意的雅尔塔「 ”密约”在手,苏联理直气壮占领了整个库页岛,把南部的日本人统统赶回北海道。1946年2月,苏联宣布废除「 ”桦太厅”,在库页岛南部建立南萨哈林州,次年又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改由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直接管辖。 1951年9月,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宣布「 ”全面放弃库页岛的 ”。然而,之后「 ”北方领土”纠纷起来时,「 ”聪明”的日本人又声称:日本自身放弃库页岛 ,但并未承认苏联对其拥有 ,况且苏联也没有缔结《旧金山和约》。也就是说,折腾了一百年,库页岛仍是「 ”悬案” 千岛群岛 千岛群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将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开,「 ”一串珠状岛屿所形成的美丽弧形岛群”。群岛全长近1300公里,由56个大小岛屿组成。 01暗中争夺 与库页岛情况近似,千岛群岛也得益于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阿伊努族是那里的原住民。从18世纪起,俄国人开始到此传教通商,日本也对其不断渗透。1721年,受沙皇彼得一世派遣,俄国一帮天文、航海学者前往千岛群岛勘察,而后绘制了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地图,称「 ”千岛为日本的岛屿”。 1788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 ”进行俄日贸易”,设法掌控千岛群岛。为此,沙俄 将抓获的三名「 ”日本漂流者”派往北海道根室,就俄日通商贸易与松前藩主进行商谈。 1801年,日本幕府在择捉岛设立守备衙门,同年,幕府派官吏前往得抚岛,严厉要求俄国人离开,禁止当地居民与俄国人贸易,并在岛上树立「 ”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标注。日俄在千岛群岛地区的接触交往越来越不「 ”愉快”,逐渐从暗斗发展为明争。 1813年,沙俄向日本提出划定两国边界及在边境开展贸易,而日本当时的德川幕府则表示「 ”不感兴趣”,日俄双方未能就划界问题进行联系与会谈。1828年,获得沙皇 给予专营权的俄美公司将约百名阿留申人移居得抚岛,之后又不断「 ”移民”。 1845年,俄国船只来到择捉岛,再次试图与日本进行通商贸易商谈,日本人仍态度消极,俄国人也无可奈何。 02南北分治 转机出现了,1853-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两次率舰「 ”敲开”了日本国门,随着美日签订「 ”不平等条约”,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蜂拥而上,沙俄当然不甘落后。 1855年2月,日本和俄国在下田签署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规定「 ”今后日本国和俄罗斯国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择捉全岛属于日本,得抚全岛及其以北的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在桦太岛,日本国和俄罗斯国之间不分界,维持以往之惯例。” 条约签订后,日本人认为「 ”多年来日俄两国间悬而来决的千岛群岛边界已经划定,两国纠纷遂告结束。”然而,事态的发展远没日本人想的乐观,与俄国人在领土问题上打交道,谁都别想占到一丝便宜。 与日本争夺千岛群岛的同时,沙俄暗中加紧侵占包括库页岛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自1856年起,沙俄不断对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地带的中国领土进行「 ”考察”,同时在库页岛建立殖民据点。 日本一直在库页岛南部扩展渔场,沙俄的不停「 ”蚕食”令日本人大为窝火,这种「 ”不划边界,维持原状”导致日俄在库页岛形成争夺对抗之势。 03舍车保帅 于是,1875年,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整个千岛群岛归日本;日本则宣布放弃库页岛的 ,整个库页岛归沙俄。「 ”出此下策”,日本也是迫不得已,但好在保全了千岛群岛,日本人自信:总有一天会「 ”收复”南库页岛。 30年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在美英支持下痛揍沙俄,不仅报了撬走辽东半岛的一箭之仇,还一举夺占了北纬50度线以南的库页岛领土,成功完成了对俄国的封堵。1918年,新生的苏俄遭遇「 ”十四国武装干涉”,日本积极出兵远东,差点连勘察加半岛都收入囊中。 二战后,战败的日本不得不吐出千岛群岛和库页岛,苏联通过一场远东战役获取了这些丰厚战利品。对于日本「 ”归还”南千岛群岛的要求,斯大林明确指出:千岛群岛是无数苏联军人用鲜血换来的,谁也无权拿走!” 04无解之争 的确,在历时半个多月的千岛群岛战役中,苏军伤亡一千多人,虽然与苏德战争的巨大伤亡不可同日而语,但也算付出了血的代价。至今,日本仍对北方四岛念念不忘,还专门设立了「 ”北方领土日”以表决心。 同库页岛的「 ” 未定论”一样,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归属也有一套说辞:当年与俄国签订《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前,南千岛群岛就是日本领土,交换得来的是北千岛群岛。日本虽在《旧金山和约》中宣布放弃千岛群岛 ,但并不包括隶属北海道的「 ”北方四岛”,《旧金山和约》中「 ”放弃《朴茨茅斯和约》后获取的领土”也从未包括南千岛群岛。 1945年8月18日,苏联在日本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发起侵略千岛群岛的战役,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况且,1951年缔结《旧金山和约》时,苏联并没有参加。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日本人其实很无奈,历史一再表明,日俄之间的争端最终都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1871年德意志获得新生后,便借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欧洲大陆均势,还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间灾难,整个世界政治格局被弄得破烂不堪,把老牌帝国英法拉下马,美国借势崛起,苏联浴火重生,全球独立民主风暴刮起,世界中心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一战前新生德国是怎样把英法俄逼成为自己对手的呢?俾斯麦的一手好牌又是如何被威廉二世打烂的呢?究竟是谁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又坑害了世界?这些问题,您看完就清楚了。

俾斯麦是近代德国乃至欧洲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对于德国俾斯麦有建筑师和领航员之称。可见他对德国的贡献之大。然而,一般都认为俾斯麦最伟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七零八落的德意志,往往忽视了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就是以他高超外交智慧为新生德国的崛起创造了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而且没有让欧洲老牌帝国对新生崛起的德国产生疑虑。

那么,在矛盾错综复杂的欧洲俾斯麦是怎样做到的呢?

德国一建立,俾斯麦为孤立打击法国,建起了三皇同盟,为此与俄国和奥匈帝国化敌为友,西班牙最起码不主动与德国为敌,而孤悬海外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在俾斯麦竭力鼓励下和自身外交需要,与意、奥订立《地中海同盟》,而使英国与德国友好。对死敌法国,虽然德国千方百计孤立它,但为不留死结,在法国获取殖民地上德国表示支持,也使法国心里舒坦一些。

这就是俾斯麦高超的外交艺术,不仅使新生的德国得以崛起,而且没有遭到欧洲大国的嫉妒。他保证了德国稳稳当当发展几十年,使德国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成为了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看似和平安稳环境的背后,也存在着惊涛骇浪,明争暗斗始终伴随其中。只不过是俾斯麦在自己亲手打造的三皇同盟框架下,操作得游刃有余罢了。

当时,寒冷帮助俄国打败了拿破仑,而名声大噪。但事实上俄国已经外强中干,地理上远离欧洲中心加上政治制度腐朽落后,国内矛盾此起彼伏,工业化也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尽管国家实力不济,但是在对外上还一直挺豪横、挺强势。

当时俄国的地缘环境并不好。在东边的东亚与新兴的日本有矛盾。在西边的中东伊朗甚至中亚与英有冲突。在南边因黑海和地中海,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不断。在西南方向俄国奉行“大斯拉夫主义”,插手巴尔干,跟奥匈帝国明争暗斗。

如此之俄国,岂能安分守已?就算是在俾斯麦的斡旋下能消停一时,但迟早还是要出手的。

从德国看,它的最大敌人是法国。尽管在普法战争后,抢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重要工业区,并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孤立了法国,但是德国仍顾虑俄法结成同盟。因为俄国不想在自已的西边有一个强大的德国。它的这个心思,在1875年的德法危机时暴露无遗。因为德国对法国想来个先下手为强,结果因俄国坚决反对而被迫停止。这也让德国看明白了,在法国问题上俄国的底线。

而站在英国的立场上,英国主要对手不是德、法,而是俄国。因为在中东、伊朗、黑海、地中海所有利益上英俄都有冲突。所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中,英国联手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起,搞了一个“反俄大合唱”,使俄国不得不放弃“俄土战争”大部分利益,东进占领黑海海峡的目标也落了空。

总之,弄明白了俄国、英国和自已,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和艺术才有了用武之地。这就是俾斯麦为新生德国布下的外交牌局。

到了1888年,好大喜功而自卑的威廉二世成功上位。他是一个被公认没有正确成熟心态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了一国之主。从此新生德国的梦魇开始了。

威廉二世先是在1890年把德国的建筑师、领航者75岁的俾斯麦赶回了家。其实这也预示着德国从此开始俾斯麦的牌局已经走到头了,往后的牌怎么打要由威廉二世来决定。此举当然也引起了欧洲国家警觉。

此时最不安的是俄国。因为当时俄国和德国先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快要到期了。而在东亚俄国和日本剑拔弩张,因此极想延长《再保险条约》六年,以解除后顾之忧。

但是威廉二世听了亲信的意见,认为俄法政体、意识形态迥异没有结盟的可能。这样,牵制法国就及不着俄国了。基于此,德国对俄国的示好并没放在心上,而去接近英国,想与英国结盟。即便如此,俄国仍未死心,最后建议恢复曾经的“三皇同盟”,并以让一个日耳曼王子任保加利亚国王为条件,示好德、奥匈,进而换取政治妥协。

然而,此时的威廉二世不但不顾俄国的示好,还居然在跟俄国没有彻底断绝关系的情况下,就告诉铁杆盟友奥匈帝国,德国已与俄国没有关系了,以后咱们要加强合作。这严重背离了俾斯麦当年跟奥匈帝国、俄国缔结“三皇同盟”的初衷。

当初俾斯麦设计的“三皇同盟”是有他盘算的。他清楚地明白,奥匈是德国用来牵制、压制俄国的,不是德国生死伙伴,而是德国外交上的筹码。德国不顾德俄关系,而去交好奥匈帝国,就意味着奥匈帝国将决定德国的命运。而奥匈和俄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样失去了与俄国关系的德国必将成为俄国的敌人,从而被奥匈帝国牵着走。

这些复杂的关联,俾斯麦早已看清清楚楚,而后来发生事情基本跟俾斯麦预测别无二致。

而重建“三皇同盟”,由于奥匈帝国的坚决反对而失败。德国从此失去了俄国,俄国继法国之后在欧洲也成为光杆一人。

这样一来,在欧洲英、德关系还行,奥匈与德国是铁哥们,奥斯曼土耳其和英德关系还算可以。这样都是光杆一人的俄法就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重启了外交关系。

至此,协约国的雏形已现,只差英国了。德国与英国本来关系密切,那么后来为何势不两立了呢?其实这也是威廉二世的对外政策造成的。

俾斯麦当政时,德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大陆政策”,即立足欧洲,孤立法国,不在世界谋求扩张,说到底就是不与老牌帝国争夺殖民地,从而保持了对外关系稳定。

在俾斯麦看来,殖民地的弊端颇多,而国力才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他也对参与殖民地争夺会激化与欧洲列强矛盾心存顾虑。所以,主张专注国内经济发展,才使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使德国综合实力称雄欧洲。

威廉二世把俾斯麦赶回家,就是嫌他碍手碍脚,影响他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阻碍他“世界政策”的推行。所以,威廉二世主导的德国,不仅叫嚣要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而且气势咄咄逼人。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中“找寻世界市场”、“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建设强大的海军”等关键词,件件直戳当时世界霸主英国的心窝,件件都颠覆英国赖以称霸的基点基石。而这正是当年俾斯麦竭力避免的,但在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下冲突在所难免。

面对这样强势的德国,曾经的英俄矛盾也就可以放一放了。因为这个新生而又迅猛崛起的德国实力确实不一般,让这个世界霸主英国的内心着实产生恐慌和担忧。

19世纪末的德国工业发展超过了英国,国际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仅低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两国在全世界形成了直接竞争的局面。殖民地从一块没有到一战爆发前,德国硬是在被瓜分完的世界,抢占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且还声称按国家实力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

德国扬言要打造一个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赤道殖民帝国,而这正与英国当时要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殖民帝国相冲相碰。德国甚至还在背后搞英国。大家都知道的布尔战争,为什么英国人大动干戈而还打的那么艰难,就是因为德国在后面支持。

当时的德国在德兰士瓦共和国投资近五亿马克,还计划修建铁路,若此计划成功,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就被德国掌控,那么那里盛产的黄金、钻石就是德国的了,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

布尔战争是以英国付出巨大代价而惨胜,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国借此打劫了英国,把英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萨摩亚群岛抢夺过来,从此两国的梁子结下了。

之后,这样的争夺还在中国胶州湾、奥斯曼土耳其陆续上演,威廉二世还突发奇想要修建一条从君士坦丁堡直达波斯湾巴土拉的铁路,这简直就是要英国的命!一旦铁路建成,英国在中东、在波斯湾几乎无立足之地!所以英国恨坏了德国。

然而,最让英国闹心的是,德国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又在建设强大的海军。大家知道,海洋霸权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而德国为海军建设不遗余力,十年不到,德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惶恐的英国只有迎战,全力以赴进行海军装备建设。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开始了,德国下水一艘,英国就下水两艘,这样下去让两国都吃不消,之后两国进行了无数次谈判,但是都无果而终。

英国终于明白了,有勃勃野心的德国,不光要世界市场、殖民地,还要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德国的敌人不是俄国和法国,而是英国!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别无选择,只有加入俄法协约,于是,协约国铁三角就建立起来了。

英法俄这三个国家本来就矛盾重重,也曾被俾斯麦利用而玩弄于他的股掌之中,为新生德国的崛起提供了安稳的外部环境。然而,伟大的俾斯麦布下的牌局,被这个愣头青德皇威廉二世打得稀烂,最终把他们都逼成自己的对手、死敌。同时也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坑害了世界,但却直接促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当地时间3月31日,俄罗斯外交部就“伪造斯克里帕尔中毒案陷害俄罗斯”一事向英国提问,包括:解释拒绝俄罗斯领事合法探望斯克里帕利父女的原因、提供有关”斯克里帕利中毒案“解毒剂的详细信息并解释赶到事发现场的英国医生手中为什么恰好有这种解毒剂……共14个问题 。俄罗斯驻英使馆已经向英国外交部转达了上述问题。

同时,俄罗斯驻法使馆向法国外交部递交了照会,向法方提出了关于案件的10个问题 ,包括:就索尔兹伯里事件的调查进行技术合作一事,法国基于何种理由被邀请、法国是否正式通知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英国在技术合作框架下向法国转交了哪些证据等。

3月4日,受英国庇护的俄罗斯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尤利娅,在英国索尔兹伯里被发现失去意识。英国政府方面消息称,导致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的是A234毒剂,属于前苏联研制的“诺维乔克”类神经毒剂,并因此指责俄罗斯与此事有关。

尽管俄罗斯坚决否认英方的指责,但英国14日还是宣布了一系列针对莫斯科的措施,其中包括驱逐23名俄外交官。事件迅速发酵,截至当前,共有20多个国家宣布驱逐15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 。其中,美国驱逐的俄外交人员数量最多,达60人,包括48名俄驻美外交代表机构工作人员和12名俄驻联合国工作人员。

俄外交官指责美滥用权利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向记者表示,美国在滥用其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国的权利,“俄常驻联合国代表处工作人员被派驻联合国,只在该组织框架内履行职责 。”

根据1946年《联合国特权和豁免公约》,以及1947年美国与联合国签订的《联合国总部协定》,“驱逐俄外交官,以及不久前禁止接近俄外交财产、不向代表团工作人员发放签证等等不友好的举动都可以被视作美国对其东道国权利义务的滥用 。”涅边贾推测,西方国家早在索尔兹伯里事件(英俄双面间谍中毒)以前就决定驱逐俄外交官。

调查结果尚未公布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事件发生后表示,期待在英国发生的神经毒剂事件能得到彻查。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出,俄方曾正式要求英国提供此案的相关资料和神经毒剂样本,但被拒绝。“我们仍然没有看到事实。缺乏事实使人想到,这只是一起挑衅,而且调查甚至还没有结束。”

俄驻美大使馆周一发表声明称:“没有任何事实证明,莫斯科主使了前英国特工谢尔盖∙斯克里帕利及其女-俄罗斯公民尤利娅的中毒事件。在专业国际组织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完成化验以前,我们便成了千夫所指。没有人对这样的荒谬之举感到警觉,何况,他们还提议要惩罚莫斯科。”

欧盟“团结”发声

3月22日至23日,欧盟召开欧洲理事会,会后发表声明称“欧盟***强烈谴责索尔兹伯里袭击和任何情况下使用化学武器。他们对生命受到威胁的所有人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并支持正在进行的调查,并强调其对英国的无条件声援。”声明同时强调,“欧洲理事会同意英国政府的评估,认为俄罗斯联邦极有可能负责任,并且没有给出其他合理的解释 。”并召回欧盟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我们不知道,英方引用了哪些所谓资料,什么时候与自己的欧洲伙伴们讨论了斯克里帕利案。我们也不知道,当欧盟国家的***称自己支持英国的时候,他们凭什么就同意这样做。很遗憾,因为俄罗斯不可能获得所谓斯克里帕利案的哪怕任何一手信息。 ”

图源:俄罗斯卫星网

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指出,“欧盟各国把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宣称为同伦敦的团结,是欧盟统一外交政策的需要。但英国却在脱离欧盟 。没有人取消脱欧事宜,‘离婚'进程仍在全速推进。也就是说,正在离开欧盟的国家利用团结因素把恶化同俄关系强加给其他国家。”

尽管宣布“团结”,但26日并不是所有欧盟国家,只有16个成员国宣布对俄采取行动。

奥地利指控英国施压他国驱逐俄外交官

外媒报道,奥地利外交部长卡茵⋅克莱瑟称,英国驻维也纳大使多次试图向奥地利政府施压,迫使奥地利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克莱瑟表示,英国大使试图说服奥地利政府与其他欧洲国家一道驱逐俄罗斯外交官 ,然而奥地利断然拒绝采取这些措施。

克莱瑟还回应了前奥地利驻欧安组织反激进化和暴力极端主义代表彼得⋅纽曼指责奥地利“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批评。克莱瑟回应称,奥地利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俄方有可能报复,而是因为必须支持开展对话 。

1854年03月28日英法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1854年3月28日 (农历二月三十),英法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克里米亚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后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也加入了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七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7月3日,俄军开入多瑙国家。1853年10月16日 奥斯曼帝国向俄罗斯宣战。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8月16日 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奥兰的一个要塞被占领。1853年12月2日 英国、法国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署反俄同盟。

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这个同盟。1853年9月14日奥地利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撤军,但并没有帮助英法围攻克里米亚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舰队。因此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它并没有主动参加这场战争。1855年9月8日塞瓦斯托波尔被围攻349天后英法联军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堡垒。

1856年3月30日: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萨丁尼亚、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放弃所有占领地区,奥斯曼帝国的领域被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40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