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的乌克兰伪军:为奥匈帝国作战的乌克兰人

一战中的乌克兰伪军:为奥匈帝国作战的乌克兰人,第1张

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夺取了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的夫妇的生命,“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彻底撕下了“和平的面具”,迅速的启动了战争机器。当奥匈帝国高举“复仇”的旗号向塞尔维亚人发出最后通牒后,以“斯拉夫人保护者”自居的沙皇俄国就迫不及待的就向奥匈帝国宣战。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数百万俄罗斯军人为了“拯救”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向奥匈帝国发起攻击时,与他们对阵厮杀的奥匈帝国军队中不仅有奥地利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和捷克人,还有鲁塞尼亚人。而所谓的鲁塞尼亚人(也称为罗辛人、卢森尼亚人),正是奥匈帝国对其境内乌克兰人的称呼。为什么乌克兰人会加入奥匈帝国的军队同根同源的东斯拉夫兄弟为什么会兵戎相见

奥匈帝国统治下的乌克兰人

公元1054年,基辅罗斯的一代雄主雅罗斯拉夫与世长辞。在他死后,这个差点一统的俄罗斯的基辅大公国就因为内讧而四分五裂。被第聂伯河滋润的乌克兰从此开始上演“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闹剧,在近千年的时间里蒙古人、土耳其人、波兰人轮流征服和统治这片土地。

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对乌克兰虽然也怀有觊觎之心,但是这个在欧洲纵横阖闾的帝国却没有像那些所谓的“蛮族”和沙俄一样,采用武力去抢夺这块沃土。先是利用联姻和继承权,将匈牙利王国统治的外喀尔巴阡地区变成自己的“财产”;接着伙同沙俄、普鲁士瓜分波兰,成功的攫取了以利沃夫为主要城市的加利西亚;然后面对早已衰败的奥斯曼土耳其,利用《君士坦丁堡协议》将布科维纳割划入自己的版图;最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成功的让欧洲其他列强承认了奥地利对加利西亚的“所有权”。通过一系列的利益交换和威逼利诱,奥地利获得了乌克兰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200多万乌克兰人。而奥地利这种温和的吞并方式,对于西乌克兰人似乎种“幸运”,没有在被征服过程中遭到杀戮,家园也没有在战火中损毁。其实,号称实行“开明君主”制的奥地利选择这种温和的征服方式,也许是一种无奈。为了统治拥有众多民族而且内部缺乏协调的脆弱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采取温和的民族的政策。但是奥地利帝国的“友善”,却在西部乌克兰人的心中已埋下了麻木不仁的“种子”,即便作为奥地利帝国统治下最贫穷的民族之一,他们也甘心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

当然相对于温和的征服,乌克兰人最大的“好运”则是在被纳入奥地利统治之后,经历了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二世的改革的成果。在19世纪80年代,奥地利开始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首先在1782年宣布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给予农民最基本的公民权;接着又在1786年规定农民为地州服劳役的时间,每周只需给地主工作三天;到了1787年将农民使用的土地和地主的土地,又禁止地主随意支配农民的土地;最后在1789年宣布用地租取代废除劳役制度,农民可以保留70%以上的收成。在奥地利境内的乌克兰人,90%生活在在农村,而且在改革之前他们遭受着来自波兰地主“奴隶”般的对待。所以,这次改革不仅帮他们摆脱了波兰地主的盘剥,更让他们比自己在俄罗斯境内的乌克兰兄弟们提早了近50年获得了“人身自由”。因为,与此同时叶卡捷琳娜女皇正在强化把奴隶般的统治强加给的俄罗斯统治下的乌克兰人,而他们的“解放还需要等到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

奥地利的改革,让西部乌克兰人在经济上受益匪浅。哈布斯堡家族的“开明君主”制度,又让乌克兰人在宗教和文化上获得很大的独立性。奥地利的皇帝在罗马天主教和希腊天主教之间实行对等原则,让希腊的天主教士与罗马天主教士获得了平等地位,这一政策让信仰天主教的乌克兰人感激涕零。同时,为了让奥地利统治下的乌克兰人摆脱波兰文化的主导地位。奥地利人就开始对乌克兰大众进行文化改良,虽然他们的目的只是希望培养出一个听命与奥地利的精英阶层。但是,在奥地利人的默许下,乌克兰人成功的推广了乌克兰语言。在1893年已经成为奥匈帝国认可在乌克兰人居住的地区的学校使用乌克兰语,到了1914年加利西亚已经有了超过2500所使用乌克兰语的小学和16所高校。虽然奥地利统治下的乌克兰人事从俄罗斯文化中寻求来源,但是,与奥地利的统治相反,俄罗斯不仅禁止存在希腊天主教会,甚至在1900年的基辅还不允许出版乌克兰语言的书籍。在宗教和文化政策上的差异,无疑让奥地利统治下的乌克兰人对于哈勃斯堡家族感恩戴德,忠心不二,为此他们得到一个新的称为“东方的蒂罗尔人”(奥地利人)。

正是因为这种对奥地利的忠心,所以在19世纪中期席卷欧洲民族觉醒的运动中,乌克兰人的表现出少有的“反动”。在1848年加利西亚的波兰人想要谋取自治时,却因为乌克兰人领导的“总罗斯拉达”的反对而未获成功。在看到“总罗斯拉达”的作用后,奥地利人吝啬的“赐予”了乌克兰人选举权,他们可以选举加利西亚100名代表中的25个席位。但是,乌克兰人在奥地利统治下的政治权利似乎也就仅此而已,且不论匈牙利在1867年就迫使奥地利帝国改为“二元的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甚至波兰等民族也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自治权。或许是为了争取更多权益,或许是被奥地利的恩赐冲昏了头脑,“总罗斯拉达”试图组织武装力量去帮助奥地利政府镇压匈牙利的革命。这不是乌克兰人第一次提出组建武装力量(1846年就有乌克兰人提出在城市建立民族军,在农村建立自卫队),却是第一次提出为哈布斯堡家族作战。不知道什么原因,奥地利并没有同意这一建议,建立一支单独由乌克兰人组成的整建制武装力量的破灭了。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改名为奥匈帝国的奥地利才出现了第一支由乌克兰人单独组建的部队,此时已距离他们要求单独组建武装力量已经过去了近70年。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对于哈布斯堡家族忠心耿耿的乌克兰人,长时间无法实现组建武装力量的愿望,而其他民族却早已实现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实就是奥地利人对乌克兰人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在后来的一战中将给乌克兰人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加入奥匈帝国军队的乌克兰人

斐迪南大公的遇刺,以及德皇威廉二世的承诺,激发了原本谨小慎微而且已经年迈苍苍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罕见的雄心,决心要“打一场大仗”,虽然他很清楚“俄国不会接受”。但是“奥匈帝国拥有的辎重的各野战师的动员于第六至第八天完成,奥国后备师和匈牙利师的动员于第九至第十天完成”,短时间内,奥匈帝国军队就从1912年的18万多人扩编到1914的230万人。

在奥匈帝国秣兵历马,但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乌克兰人内部却出现了分裂,逃离加利西亚的乌克兰人希望自己的同胞把沙俄的军队当成“解放者”来欢迎;号称“乌克兰解放者同盟”的乌克兰人却希望依附于德国来实现乌克兰独立建国的梦想。而乌克兰总拉达则号召乌克兰人加入奥匈帝国军队,准备为“最伟大的朋友”奥地利反对自己“最凶恶的敌人”俄国而战。所以,在奥匈帝国人口中占据8%的乌克兰人,有25万人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人数在奥匈帝国的军队中占达到了10%左右。

可是,奥匈帝国从加利西亚等地征召了25万人的“炮灰”之后,还是拒绝了建立一支整建制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乌克兰军团”的请求,虽然为了建立这支军团乌克兰总拉达已经动员了3万乌克兰青年人。而且,奥匈帝国将征召入伍的25万乌克兰人全部被分散的编入了正规军的部队。虽然其中的加利西亚第15步兵团、加利西亚-布科文纳第24步兵团和加利西亚第30步兵团这三个步兵团的中的绝大多数士兵也是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但是乌克兰总拉达来说,这与希望建立一支独立的乌克兰人组成的部队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的。

其实,奥匈帝国拒绝组建“乌克兰军团”,一则是担心拥有自己武装力量的乌克兰人会走上武装独立建国的道路,另外就是长期压迫乌克兰人的波兰贵族从中作梗不希望乌克兰人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不过,为了安抚一下乌克兰人近百年的忠诚,奥匈帝国还是准许乌克兰人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武装力量。虽然这支部队仅仅只有2500人,但是在乌克兰现代史上却是第一支由乌克兰人组建的武装力量。这支这支在编制上仅相当于奥匈帝国国防军一个团的部队,被称为“乌克兰塞契射击兵”。从这支部队名称上看,这很可能是奥匈帝国组建的一支要塞防御部队。因为,“塞契”在乌克兰语中的意思是“用伐倒的圆木构筑的营垒”。

也许,正是因为奥匈帝国原本赋予这支乌克兰部队的“使命”只不过是防守要塞,所以在武器装备上对这支部队也是极为“吝啬”。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到1914年9月,戍守喀尔巴阡山各隘口的部队,只能配给单发填装的步枪”。很不幸,“乌克兰塞契射击兵”在1914年9月25正好被派遣到喀尔巴阡山部防。或许,是因为奥匈帝国只把乌克兰人当成“炮灰”,或许是因为奥匈国羸弱的工业生产能力,其武器生产能力完全无法适应帝国的兵力扩张速度。当奥匈帝国的军队已扩充到230万人时,“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已经成为奥匈帝国军队的“奢侈品”,三分之二的部队装备只能使用装备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老式步枪。

不过,对于“乌克兰塞契射击兵”来说,步枪的先进与否似乎无关紧要。因为,作为防御部队,奥匈帝国的军官们一直认为,近距离的机枪火力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训练水平原本就不如其他国家的奥匈帝国,在射击方面的训练就更不被重视。更何况,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元帅编写的训练教材、制定的训练科目,都是纯粹以进攻为目地的。而在当时,各国军队都认为,“白刃突击才能迫使敌人放弃所占领的阵地”。对于装备低劣、射击训练低下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而言,他们在战场上似乎只有一种选择——在进攻的战斗中坚决执行只能用刺刀彻底歼灭敌人战术。

为奥匈帝国而战的乌克兰人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会变成一架吞噬生命的“绞肉机”,所有进入战场的年轻生命在经过血腥厮杀之后,只不过成为作证战争残酷的悲剧注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和其他25万加入奥匈帝国的军队乌克兰人的命运或许更为悲惨。

战争爆发后,在加利西亚战役损失了近40万军队的奥匈帝国,不得不将武器装备低劣、训练水平不佳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调到了喀尔巴阡山前线。这支2500人的武装力量,与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以及其他新组建的部队一同担负着守卫喀尔巴阡山脉隘口的任务。但是,奥匈帝国的前线指挥部并没派遣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进行阵地防御战,反而将他们全部化整整为零,以20人为一个小组,执行渗透俄军后方的任务。或许,奥匈帝国的前线指挥官们认为,乌克兰塞契射击兵的乌克兰族人的身份是最好的掩护,可以在沙俄统治区内获得大量的情报。只可惜,执行渗透任务的乌克兰塞契射击兵所面对的对手,正是沙俄精锐的库班哥萨克旅。结果,在这次作战奥匈帝国虽然在喀尔巴阡山脉成功的阻击了沙俄军队,但是乌克兰塞契射击兵也损失了数百人。初次作战,乌克兰塞契射击兵虽然完成了战略任务,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或许对于这些乌克兰族的战士来说来说,经受战争洗礼的只不过是他们悲剧命运的开始。在日后的战斗中,他们不仅与沙俄军队中的乌克兰人在阵前厮杀,上演着乌克兰人自相残杀的悲剧。更是因为得不到奥匈帝国的信任,所以他们一直在最危险的前线搏杀。

根据史料记载,这支乌克兰人组成的部队曾经在1914年10月至11月、1915年4至5月和1916年8至9月的战斗中奋勇作战。而我们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发现,在这三个时间阶段内分别进行的三次著名战役:1914年的普米热尔要塞解围战、1915年与奥匈帝国与德国联合发起的果尔利策战役和1916年的“布鲁希洛夫突破”。在这三场动辄以百万人计的大会战中,2500人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他们先是在普米热尔解围战中同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一起用刺刀突破沙俄军队防线;然后,在果尔利策战役中与自己的盟友德国人一同歼灭了50余万俄军,收复了被沙俄占领的加利西亚;最后;在1916年的作战堵住了如潮水般进攻的沙俄军队,并将突出部直抵肃清。正是因为,这一次次战斗中英勇的表现,让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奥匈全军中一支最好的部队”。但是,这支被承认是“最好部队”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在经过了1916年秋季与俄国军队的鏖战后,被彻底的打垮了,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当然,奥匈帝国的军队中除了这支2500人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之外,还有多达25万人的乌克兰族士兵。虽然,他们在加利西亚战役中有过弃械逃跑的不良记录,也曾在普米热尔要塞围困战中消极避战。但是,在1915年春季看到侵占加利西亚的沙俄军队的暴行后,他们和波兰族士兵一起在守卫喀尔巴阡山隘口的战役中迸发出罕见的血性。他们利用喀尔巴阡山脉的天险,用步枪、刺刀甚至工兵铲与数倍于己的俄军鏖战5日,不仅大量杀伤了俄军的有生力量,并且为奥匈帝国和德国军队对俄军的反击争取到了足够时间。

但是,不论是奋勇作战的乌克兰契塞射击兵,还是知耻而后勇的其他乌克兰族士兵,都无法用战场上的汗马功劳换来奥匈帝国对乌克兰族群的信任。在加利亚西战役之后,惨败的奥匈帝国未经审判就逮捕和处决了数百名乌克兰人,理由是这些人向沙俄出卖了奥匈帝国的军事情报导致他们的惨败。除了处决所谓的亲俄分子外,还将数以千计的乌克兰人迁往了西部,以防止他们向沙俄提供情报,还将3万多乌克兰关进了设在奥地利境内的集中营,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元帅更是将乌克兰族群称为“不可信懒的人员”。或许,奥匈帝国之所以在战争中招募大量乌克兰族士兵,只不过是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另外更是希望在战争中用沙俄军队的刺刀去消耗乌克兰人的精英。

或许,奥匈帝国的“阴谋”得逞了,无数的乌克兰族士兵在战场上流干了他们的鲜血,而乌克兰族群的居住区由于是奥、德、俄三国的主要战场,也被战火无情的摧残。

奥匈帝国中乌克兰士兵的终结

乌克兰契塞射击兵的消亡,并不是奥匈帝国乌克兰族士兵的消失。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乌克兰士兵一直存在与奥匈帝国的军队中,并最终在为自己的祖国“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而战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1917年,沙俄帝国在革命的洪流中崩溃,乌克兰中央拉达希望借机促使乌克兰彻底脱离俄罗斯独立建国。但是,乌克兰中央拉达面临了来自各方的威胁,不仅彼得格勒俄罗斯临时政府以及后来的苏维埃政权不予承认,甚至乌克兰工人苏维埃也发出如果自治将得到“刺刀作出”的回答威胁。由于无法独自对抗强大俄罗斯苏维埃,乌克兰中央拉达彻底倒向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国集团,而德奥联军在1918年2月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对苏维埃俄国发动进攻,乌克兰中央拉达建立的武装也协助德奥联军向自己的同胞再次发起了进攻。

刚刚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无法阻挡德奥联军的进攻,联军很快占领乌克兰。乌克兰刚刚从沙皇俄国的统治下得到解脱,就成为德意志帝国羽翼下的“傀儡政权”,不过具有讽刺地位的是,向德奥两国“借师助剿”的乌克兰中央拉达被占领军罢黜,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也随之垮台。在德奥联军刺刀的保护下,成立了新的乌克兰傀儡政权。虽然这个政权也曾雄心勃勃的希望建立一直庞大的乌克兰人武装,但是得到的结果不仅是没有获得足够的武器和资金支持,反而是德国人将乌克兰拉达原有的三个步兵师和一个契塞射击兵团的武装给彻底解除。

但是,德奥联军在乌克兰的横征暴敛太不得人心,或者乌克兰的傀儡政权让乌克兰人深感耻辱,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们成立了执政内阁并决定发动起义。社会民主党人彼得留拉从联络了契塞步兵射手师,并在基辅的集中营中挑选出曾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役的乌克兰人,在短时间内组成了大约6万多人的武装力量。依靠这支队伍,乌克兰执政内阁击溃傀儡政权的部队。虽然,这次依然是乌克兰人之间的厮杀,相对于与当年为了奥匈帝国和沙俄帝国作战,这次他们是为了寻求乌克兰的独立而战。而且,由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垮台,乌克兰依靠这股武装推翻了傀儡政权,重新建立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或许由于胜利来得太快,或许恢复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之后乌克兰士兵认为“革命获得成功”,执政内阁的军队很快就分崩离析,从最高峰的10万人锐减到了2万多人作用。但此时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依然危机四伏。政权已经得到稳固的苏维埃俄国不愿意放弃乌克兰,刚刚独立的波兰也对乌克兰肥沃的土地怀有鲸吞之心。战火再度燃起,苏维埃俄国的军队很快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夺取了基辅以及乌克兰东部的大片土地。被赶出基辅的执政内阁希望利用协约国的实力来对抗苏维埃俄国,但是经历了太多异族统治和盘剥的乌克兰人对这种行径极为反感,在重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过程中立下战功的契塞步兵,不仅没有继续支持执政内阁,反而加入了红军开始为苏维埃俄国作战。倒向协约国的失败,不仅没有使乌克兰执政内阁清醒的认识形势,反而提出了反抗“波兰贵族地主”和“俄国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部队”的主张,如此两面树敌的举措,结果就死招致波兰军队的进攻。

在苏维埃红军和波兰军队的持续打击下,乌克兰执政内阁败退到了西乌克兰加利西亚。在这里,乌克兰执政内阁和西乌克兰人民共国的军队联合起来约有8万多人,而加利西亚的部队则有45万人左右,这是继帮助乌克兰执政内阁重新夺取基辅的奥匈帝国下属的乌克兰士兵后第二支为自己的乌克兰祖国二战的乌克兰军队。只可惜,合并后的乌克兰军队图有纸面上的强大,在1919年9月与邓尼金一战之后,5万加利西亚乌克兰军队就剩下4000多人还能作战。

这次作战之后,残存的乌克兰军队走向分裂,也走向了最后的消亡。一部分,加入了苏维埃红军,开始为保卫乌克兰苏维埃而战。而另一部分则投靠了自己的敌人——波兰人,他们甚至招募了15万人加入军队,协同波兰军队向基辅发动攻击。只不过,波兰人在获得足够的利益后就像丢垃圾一样抛弃了这支乌克兰军队,把他们丢给了从高加索地区赶来的布琼尼的骑兵。孤军作战的乌克兰军队,无法抵挡布琼尼骑兵的冲击一路溃逃入波兰。最后一支乌克兰人自己的军队,从此成为波兰人的阶下囚。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觉醒,也促进了各民族独立。只可惜,乌克兰人在自相残杀4年之后,虽然也曾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进行了血战,只可惜由于执政者在同盟国、协约国、苏俄和波兰之间摇摆不低,最终落得再次被“瓜分”的下场,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其实从拜登签署的美国援助乌克兰400亿美元的分配来看,真正到乌克兰手中的并不多,仅有60亿用于乌克兰的军事装备,有很大的一部份基本上都是美国自己援助自己用于本国的军工生产,大约占总援助的三分之一。

美国在俄乌开战以来,加上400亿援助计划未签署之前对乌克兰的援助达到五六百亿之多,虽然说这些钱都不是用在乌克兰军队上,但美国的确是对乌克兰援助最大的国家,可以说是巨资援助,美国在乌克兰战场上真可谓是下足了血本,为了削弱俄罗斯已经不惜一切。

美国和北约国家援助了乌克兰这么多武器,为什么仍出现乌克兰士兵在战场上“裸装”的现像,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因为乌克兰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致使大量武器装备落入俄军之手。

二、是俄乌战争持续太久,在战场上人员伤亡过多,肯定也造成了武器装备的巨大损失,乌克兰在这方面损失过重。

三、是乌克兰国内的重要军工生产基地不是落入俄军之手,就是被俄军摧毁,乌克兰丧失了军工生产能力。

四、是俄罗斯有效地摧毁了乌克兰的武器弹药库,并对乌克兰的外援采取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迟缓了西方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

五、是乌克兰高层不重视单兵武器,着重要求西方支援大火力先进武器。

有人认为有可能是乌克兰军方有人将这些武器私吞做军火生意,但这不是乌克兰缺乏武器的根本原因,俄乌之战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天,在俄罗斯强大的攻势下乌克兰仍在顽强抵抗,抛开政治因素来说,乌克兰不畏强敌的这种精神还是可嘉的,虽然我不喜欢西方列强。

俄乌冲突期间,一群来自车臣的士兵在社交平台上格外活跃,他们个性彪悍,骁勇善战,还喜欢在战场上拍摄短视频,用来宣传自己和同伴的战绩。然而,这些短视频也存在泄露军事情报的风险。最近就有一支车臣部队因为沉迷拍摄短视频,而招来杀身之祸。这些士兵在赫尔松地区执行任务时,暂时驻扎在一栋大楼里。这次突袭令车臣部队损失惨重。士兵们所在的大楼被炸毁,40人死亡,60多人受伤。乌媒还骄傲地表示,乌军此次打击行动应“归功于车臣士兵对拍摄各种视频的热爱”。卡德罗夫作风强硬,对普京忠心耿耿,甚至自称“普京的步兵”,愿意“随时为普京而死”。

卡德罗夫发布车臣士兵作战画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乌军被揍出心理阴影!坦言:永远别和车臣人打仗,简直太可怕了

#车臣部队在乌克兰的表现##聚焦俄罗斯乌克兰局势##车臣#

文/君剑

普京一声令下,俄军就在乌克兰进行了几个月的军事行动,期间车臣人的存在,总是十分瞩目,甚至车臣人还被戏称为“战地网红”,仿佛他们去那里就是去拍视频的。不过事实并非如此,车臣士兵的战斗力,实际上是让乌军士兵闻风丧胆的。

车臣***卡德罗夫最近专门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里面一名战败的乌克兰士兵正在接受审讯,这名乌军战俘可能是因为受伤了,还处于躺着的状态,面对镜头和审讯的工作人员,该乌军战俘坦言车臣军队“太可怕了”,他建议其他乌克兰士兵,永远不要在战场上和车臣人打仗。据他介绍,他本人名为安东,来自乌克兰文尼察,对于现在的情况,他感到“十分后悔”。

从这名乌军战俘的表态,就可以看出车臣人在乌克兰绝不是“出工不出力”,他们的表现还是很让乌军产生心理阴影的。事实上,卡德罗夫之前也发布了不少车臣士兵在前线战场上作战的视频,可以看出,实际的战场是十分残酷的,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车臣人,他们也需要随时应对瞬息万变的局面。

而作为车臣***,卡德罗夫本人也敢于“身先士卒”,之前他甚至发视频宣称自己来到了基辅附近,这对于基辅方面无疑是巨大的震慑。而除了勇气过人之外,卡德罗夫还善于玩心理战术,他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会通过炫耀在战场上缴获的装备的方式,对乌军士气进行打击。由于乌军士兵在战场上丢弃了大量美械,卡德罗夫甚至会把这些美国装备晒出来,并公开嘲讽美国,这对于提振士气也有重要的意义。

卡德罗夫月初还发布了自己和俄防长绍伊古见面的照片,据他介绍,莫斯科已经决定改进俄军战术,并将确立在乌克兰的新军事行动目标。这也意味着这次军事行动尚未到结束的时候,至少俄军会争取夺取整个顿巴斯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这两地已经获得普京签字承认。

至于下一步俄军行动,有可能将会指向敖德萨等地,因此战线可能还会很长,战况也会十分复杂。而从普京对卡德罗夫的重视来看,车臣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应该还是让俄军十分满意的。俄军有了车臣战斗力的加持,并且还有顿巴斯两地武装的配合,再加上火力上的压制,因此能够让乌军士兵闻风丧胆。虽然很多乌军部队也进行了殊死抵抗,但是实力差距悬殊,乌军在顿巴斯不断败退,正说明优势已经越来越倾向俄罗斯一边了。

车臣兵学卡德罗夫拍短视频,暴露阵地引来乌军,连累上百战友死伤

俄乌冲突期间,一群来自车臣的士兵在社交平台上格外活跃,他们个性彪悍,骁勇善战,还喜欢在战场上拍摄短视频,用来宣传自己和同伴的战绩。然而,这些短视频也存在泄露军事情报的风险。最近就有一支车臣部队因为沉迷拍摄短视频,而招来杀身之祸。

这些士兵在赫尔松地区执行任务时,暂时驻扎在一栋大楼里。有人趁休息时间掏出手机录视频,并发布到网上。乌军从视频中分析出他们的位置,于是向这栋大楼发射火箭弹。

这次突袭令车臣部队损失惨重。士兵们所在的大楼被炸毁,40人死亡,60多人受伤。幸存者从瓦砾下爬出来,个个灰头土脸。乌媒还骄傲地表示,乌军此次打击行动应“归功于车臣士兵对拍摄各种视频的热爱”。

车臣士兵喜欢拍短视频这一点,大概是跟他们的***卡德罗夫学的。卡德罗夫作风强硬,对普京忠心耿耿,甚至自称“普京的步兵”,愿意“随时为普京而死”。俄乌冲突刚开始不久,卡德罗夫就带领上万车臣士兵奔赴乌克兰前线,在马里乌波尔等地的战役中名声大噪。

卡德罗夫还是一位“网红”***。他善于使用多家社交平台,经常在上面发布动态,包括各种、录音、短视频。此举能帮助卡德罗夫在短时间内快速引导舆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还为他吸引了一大批支持者。

这与特朗普当年“推特治国”的操作非常相似,效果也相当不错。今年上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俄各联邦主体行政长官影响力排行榜中,卡德罗夫位居第二,影响力仅次于莫斯科市长。

战争时期,卡德罗夫在社交平台的活动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搞舆论战,以便震慑敌人,提振士气。他的视频经常出现这几种场景:大批俄军或车臣部队集结、士兵冲锋陷阵、占领城池、押送俘虏等。本月早些时候,卡德罗夫发布了一段为普京庆生的阅兵视频,现场2万车臣部队被他拍出“百万雄师”的既视感,战车密密麻麻排成排,极具震慑效果。

卡德罗夫在他的视频中一贯口无遮拦,频繁对乌克兰和西方国家放狠话,说“基辅应该接受条件”“欧洲已没有力量”,还要求俄军使用“低当量核弹头”。反正不管前线打得怎么样,卡德罗夫的气势一直很足,想要营造出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借此提升士兵和国内民众的士气。

偶尔卡德罗夫也会自导自演一些短剧,找来一个酷似泽连斯基的演员搭戏,借机对基辅当局冷嘲热讽。这种做法常常被批有失一方领袖的格调,但卡德罗夫根本不在意。

另外值得注意是,卡德罗夫在社交平台上不止怼乌方,俄方他也敢怼。他会在视频中批评俄军和相关将领,然后顺势表达他自己的军事主张和政治诉求。比如,赫尔松、顿涅茨克等四地“公投”之后,乌军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炮击,卡德罗夫则批评俄军的回击太“软弱”。他毫不掩饰对俄特别军事行动进程的不满,主张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以卡德罗夫“鹰派”将领的身份,这样激进的表态,符合他的政治利益。在俄乌冲突中谋求更高的政治地位,这是卡德罗夫的一大目标。他的“偶像”普京也确实没让他失望,才半年时间就把他从中将升为上将。

然而在前线局势渐渐不利的情况下,车臣部队的损失越来越多,这可都是卡德罗夫的嫡系部队。加官进爵对卡德罗夫有安抚的作用,但兵力的损失依然让他很着急,也就难怪他会公开批评俄军了。

不过卡德罗夫干着急也没用,战事的推进还得看俄军高层如何决策。只是俄军换帅后依然面临很多麻烦,兵力、装备、打法上的问题也没能妥善解决,如今乌军继续大举反攻,欧美又要援助新武器,留给他们的时间怕是不多了。

当俄罗斯上月发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时,27岁的尼日利亚人阿布拉罕就在推特上发帖称自己想加入战斗。尤其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来与乌克兰人并肩作战”的呼吁后,阿布拉罕心动不已。

“在乌克兰战斗要比住在这里更好。”他以为这是他离开非洲的好机会,“如果战争结束,也许我会被允许留下来,甚至成为一个英雄。”但现实远不是他想象的那般。从兴奋到失望甚至恐惧,是不少赴乌克兰参战的外国人共同的心路历程。

三五天训练就上前线

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第三天,泽连斯基便宣布成立“外籍军团”,公开招募外国人参战。次日,他签署法令,免除所有想加入乌军作战的外国人的签证。25岁的普里迪心动了,他向学校请了三周假,告诉未婚妻自己要去乌克兰。他曾在英国军队服役6年,2018年退伍,在威尔士一所职业学校当老师,教学生制作止血带和处理伤口。

普里迪和其他15个外国人挤进了一辆开往乌克兰的汽车,两小时后来到一处乌军基地。休息了个把小时,吃过早餐后,一行人满怀期待等待着被分配合适的角色。普里迪本以为,考虑到许多来乌克兰的外国人都没有打仗的经验,乌军会评估他们的技能,然后合理分配工作,比如他可以去难民营帮助照顾伤员,并教授基本的急救知识。但前来分配任务的乌克兰士兵告诉他们:“你们应该在前线战斗。”

按照乌军士兵的说法,这些外国人将接受三到五天的培训:前两天学习看地图和基本医疗知识;第三天分发武器,在靶场练习射击;之后所有人,无论有没有打仗经验,都会被派到前线。对那些从未拿过枪杀过人的普通人来说,一周不到的训练根本不够。“不要以为你拿到一支步枪,瞬间就会变成‘美国队长’。因为你根本就不是,你可能会死。”

签了合同就别想离开

来到乌克兰西部亚沃里夫军事基地前,瑞典人索德并没有思考过太多关于“死亡”的事。但在基地待了一阵子,尤其是经历过俄军袭击后,他的态度变了。索德说,这个基地里尽是一些从未拿过枪的外国人,他们本以为会先接受系统性训练然后上战场,结果却发现分不到武器,没有防护装备,没有训练,甚至连语言都不通,还充斥着“大量虚假承诺和错误信息”。当炮灰,是他们的宿命。

俄军袭击了这处基地。“他们确切地知道要打什么,确切地知道武器仓库在哪,确切地知道行政大楼在哪。”索德说。这场袭击让这群散兵游勇知道怕了,索德离开乌克兰,逃到了波兰。但,不是每个想明白了的外籍雇佣兵都那么容易跑得了。

普里迪说,他和其他外国人被告知,要留在乌克兰参战需要签下一份“卖身契”。这份合同规定:外国雇佣兵的工资为每月7000格里夫纳(约合人民币1400元);在战争结束之前必须留在乌克兰外籍军团,不得离开;履行同所有18到60岁乌克兰男性一样的义务。而且这是份无限期合同,意味着不是你想退伍就能随时退。甚至,没有一个人在进入乌克兰之前被告知还有这些约束。

乌克兰国防部消息人士证实了这些条款的存在于是,在进入乌克兰不到十小时后,普里迪离开了基地,搭便车回到乌波边境。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米斯兰认为,充当外籍雇佣兵的通常是“寻求刺激的人”。对于这样的“刺激”,他建议人们三思而后行,或者更明确点说,“最好的建议是不要去”。“如果你是个没有任何技能的普通人。”

知情人士告诉时事通信社,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赴乌参战。而在冲突初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世界各地的人加入乌“国际军团”。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曾说,报道指出,日本政府呼吁日本公民不要前往乌克兰,已经在乌克兰的日本公民应该离开该国。而成为志愿者加入外国军队的日本公民,可能被指控触犯日本刑法规定的筹备或策划私人战争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709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