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3月,上海当地疫情比较严重,连日新增本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上海当地也就此展开了疫情防控措施。很多地区实行了封闭管理。
在2022年3月13日晚上,上海一名女性外卖骑手在浦东小区进行送餐。谁知道这名外卖骑手刚进小区,这个小区就实行了封控管理。根据上海当地防疫规定要求她需要就地隔离14天,当地社区安排了一个房间给她。这名外卖骑手想着在在隔离区躺14天,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刚好他看到社区在招志愿者。于是这名外卖骑手踊跃的报名成为了一名小区志愿者。
这名外卖骑手在隔离封控区每天上门挨家挨户通知大家做核算,并且负责维护核酸现场的秩序。
在上海当地我们发现不仅仅只有这一名外卖骑手在当防疫志愿者。有很多外卖骑手都做起了防疫志愿者。他们这样的事迹非常温暖人心。
其实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人,在疫情的严峻形势下,还选择去帮助他人。
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也有疫情,很多人就自愿的成为了志愿者。在大街小巷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这些志愿者中有一些是头一次做志愿者,也有从事志愿者工作许多年的好心人。他们帮助许多医护人员展开现场的防疫工作,很多人一做就是几个月。
我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给一些老人家提供服务。很多老人并不熟悉疫情的规定,从而生活上产生了诸多不便。这些志愿者们耐心和这些老人解释,并且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很多腿脚不便的老人,都得到了他们的帮助。这些防疫志愿者不怕危险,勇敢的奋斗在第一线,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行为也让我们非常暖心。在这里我向奋斗在第一线的志愿者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一位支援上海的护士ICU日记让人感动,这位护士在抗疫过程中经历了高强度工作,也被迫和孩子分开。孩子只有4岁,但是也像她一样坚强,护士在外出工作过程中,孩子在家里玩耍时不小心摔伤,脖子位置还缝针。在缝针过程中,孩子一滴眼泪也没有掉,可能是知道自己的母亲也在从事医疗工作,不想要让母亲担心。护士也能够安心在外工作,表示一定要待到最后一刻,让是看到疫区病情能够得到缓解,才会回到自己家乡,那么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支援上海的护士ICU日记让人感动
这位护士看起来穿着十分时髦,在录视频时,背景的环境比较差。视频开头就表示了当时的环境艰苦,让大家不要太过介意,其实越是这样的环境越让人觉得护士不容易。离开自己的家乡只是为了让上海越来越好,在视频中主要说出了两件让人感动的事情。很多网友听到了之后,都感觉到这个故事十分伟大,人们已在她身上看到了担当和勇敢。
二,护士在抗疫中经历了什么?
这位护士表示由于icu里面都是重症患者,他们身上有很多人都长了压疮,要不断的去为对方翻身体,表示也不感到害怕,觉得自己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极其自豪。孩子平时也很想念她,经常发视频,可是由于工作忙碌,完全没有时间去和孩子视频,只好拒绝了孩子通话。在孩子生病时也没有陪伴在孩子左右,只是通过视频里看孩子状况,孩子还一直不停的去鼓励妈妈。总之,这位护士的行为也算是一种言传身教。为这个社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到妈妈是护士而特别骄傲。
疫情期间我觉得最温暖瞬就是志愿者给我带来的!他们是平凡角落里的英雄!
何为感动,从小到大,感动我的人或事说起来真的不少,但他们都是大人物,他们是英雄,要么见不到,要么活在电视剧上。而这次疫情,让我看见了我身边的英雄,他们虽然平凡,但真的打心底让我佩服,我想通过这篇问答讲讲让我感动的那个人。这个人很普通,但他的心境让他不再平凡,他不是公务员,却冲在了我们城市抗疫阻击战的最前方。他是一名志愿者,是我们西充阳光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他让我看到了什么是不求回报,全心全意的付出。
从我留意到他,他已经工作了很多天了,从病毒爆发开始,他就把这支志愿队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让成员们战斗在各个角落,这种责任担当,要比许多公务员都高出数倍。
虽然不是前线,但志愿者工作任然十分辛苦,在非常忙碌的时候,感觉他就算会分身也不够用,但他还是在坚持,因为他有着那种疫情不走我们不退的精神。告诉路口值班人手不够,会长永远第一个说我去。而他每一次在群里面的那句,"我去,都让我十分的感动。"小小的一瞬间,让我意识到了这次疫情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武汉的后面还有无数个像会长这样的人在坚守,让我看见了胜利的希望,在无数个无私奉献的人团结一致的力量下这场疫情终将被战胜。
我想我知道了,就是这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个个无私奉献的人呀!中国有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强大!社会有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和谐!他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向我的会长致敬,感谢他的无私付出。也让我看见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
最后感谢无数个向我们会长一样奋战在各个岗位的志愿者们,星星之火,终将会成燎原之势。
在这一次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世态炎凉,也看到了很多暖心的事情,例如此前有好心人给困在高速路上面的司机送食物、有河南洛阳居民给上海的老乡免费做家乡食物、很多小区的年轻人一起照顾孩子和老人、一个暖心的大白让宠物去其他地方逃生。
首先,此前上海市的部分“大白”消杀宠物的事情,让很多人都觉得非常残忍,但是很多大白其实也都是按照上面的指示来行事的,很多其实都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而不是真正的大白,有一名大白曾经就将小区下面的狗狗送到另一个区去生活,因为该大白所在的区要求消杀宠物。
而消杀宠物的事情发生以后,千千万万的养宠人都纷纷在网络上发声,大家都希望能够让上海本地的宠物能够度过这一次疫情,这一幕也是看得大家很感动。
其次,我们都知道上海本地的一些老年人其实都存在一些生活困难,但是所幸他们生活的地方有一群很善良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可能是二十多岁的上班族,也可能是三十多岁的新手父母,他们都主动给自己小区内的老人免费做饭,还有一个小区里有一个男孩被困在家里面,也是其他居民主动帮他做饭吃,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德,这些新闻才是真正的“阳间新闻”,只可惜这一类新闻并不多。
最后,此前上热搜的河南洛阳大叔,独自一个人在上海给老乡们做家乡的美食,而且是一分钱没有收,但还是因为担心疫情扩散而被劝退了,而这名大叔回乡的时候一边开车一边抹眼泪,他也是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可惜那个地方好像容不下他这样的好人。
面对突然卷土重来的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却有无数暖心又让人“鼻头一酸”的瞬间给我们深深的力量。
最近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人能驼起一栋楼的伙食,他们就是特殊时期依旧坚持给大家送粮食的送菜小哥。小区封闭后,大家都开始线上买菜,买菜的人很难买到菜,同样难的还有送菜小哥。他们的车上放着大堆的食材,他们不顾疫情的风险,靠着一辆助力车,穿梭在城市的各大小区、各个角落,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冒着风险,既要养家糊口,又要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份工作不论尊卑,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特别是疫情期间,这样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自己接触感染的风险,同时自己忙碌的身影与停滞的居民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鼻头一酸。默默地祝福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平平安安,注意休息。
疫情期间,有些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会在自己的防疫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方便同伴相认,还有的会写上自己的小愿望。在众多愿望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想回家”,看到这些奋战在一线,不分昼夜的白衣天使,再看到他们最简单真挚的愿望时,真的觉得鼻头一酸。他们因为工作,舍小家保大家,每一次出发都是将家庭抛在身后,家里有人等他,但是他们不得不放下家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雪中送碳,疫情送菜”。疫情隔离期间不好买菜,上海一对老夫妇,把自家菜园里的菜摘下来送给没买到菜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邻里间多了些好似亲人一般的感觉。
这些菜平常看来并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但是在疫情严重,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别人的慷慨相助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在疫情这样的考验中,通过这些细节来看到邻里之间的帮助和真心,觉得心里很温暖。
疫情封闭下,很多人坚守在岗位,为更多的人守护平安、提供帮助。唯有这些暖心的瞬间给人力量,这些暖心的善举让我们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近日,上海市新冠疫情的持续爆发与动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各省市与社会各界人士也为其及时送去了丰厚的物资援助!比如一向低调行事的艺人黄晓明最近默默为上海新冠防疫前线一次性捐赠了十万只医用防护口罩以及一辆电动消毒汽车,该举动获得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其实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许多温暖人心的瞬间都在时刻发生生着,那么在疫情之下我们都见证了哪些人间温暖呢?
正所谓灾难无情,人有情。比如最近小编身处的山西太原市新冠疫情就十分严峻,确诊病例也在逐日增加,但太原人民却始终心连心,也发生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瞬间!比如太原某一火烧店的老板就免费为防疫前线的工作人员送爱心火烧,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防疫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又比如太原小伙张文博为疫区人民捐菜,他本身是卖菜,但他却主动免费将自己所进购的1000多斤菠菜捐给了疫情居民,用自己微薄力量感动着每一个“疫情 ”中人!这些普通群众小小的善举却震撼无数人的心,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更多温暖与感动!
其实,不仅普通群众为疫情贡献浙自己的力量,防疫工作人员也为群众带来了许多的温暖瞬间,比如在核酸排队的时候,防疫人员会让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有地区防疫人员还为社区居民贴心送菜上门等等!尽管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举动,但在疫情之下却显得格外温暖!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着人间温暖的存在!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
疫情就是集结的号角,党员就是保卫家园的战士,千千万万党员干部,迅速投身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那你知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感人故事都有那些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一重症监护室新婚护士黄艳清:
缺医护人员 我义不容辞
“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
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我瞒着公公婆婆,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旅游的路线,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疫情发生后,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防护服。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
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我还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二华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
必须冲锋在第一线
“姑娘,是你吗感谢你送我的盒饭!我快康复了,来跟你道别!”那一瞬间,田洁的心里暖暖的。
田洁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主管护师,是最早奔赴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之一。一天晚饭时间,她注意到,远处一个年轻人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爹爹,两人手中没有吃的。于是她把还来不及吃的盒饭送给了他们:“这是干净的,我们的员工餐。”
没想到年轻小伙感动得连声道谢:“我和父亲感谢你,我们现在正缺吃的。”听到他们诚挚的话语,田洁之前所有的疲惫,在那一刻化为乌有。没想到,几天后,这位老人又通过防护服上的名字认出了正在为病人输液的田洁。
1月25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到通知,需改建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接收医院。医院25日连夜开始进行病人转运清空病区工作,26日开始通宵施工改建,27日晚上6点开始接收病人,28日成立临时党支部。“现在我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里面90%都是党员,还有许多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员,必须冲锋在第一线。”临时党支部书记祝文涛说。
赵利波医生年前值完普通病房的最后一个夜班后,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把刚6个月的孩子送回老家照顾,连夜返回武汉,2月1日来到病房。为了节约防护服,他每次都穿着一次性纸尿裤,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党员,虽然还在哺乳期,也第一时间报名,时刻准备上抗疫的最前线。
成为定点医院后,中法新城院区开通3个病区,接收的病人80%都是急危重症病人。截至2月5日,中法新城院区已收治700多例急危重症患者。2月5日,院区再扩充建设550张床位,目前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建,预计4天后开始收治重症病人。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三为了守护患者生命,他们与家人主动隔离
这些“白衣战士”,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时值春节,谁不盼望与家人团圆,共进一顿年夜饭
“亲人们勿念”“不畏惧不退缩”“我是医生”“我们坚守”……除夕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举这样的纸条,给亲人拜年。
1月31日晚,一张两鬓斑白的医生坐在楼道吃饭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令不少网友心疼不已。这位医生名叫朱少华,是江夏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每天“白+黑”连轴转,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31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烧了一桌饭菜,煲了汤,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吃顿饭。为了安抚家人,朱少华答应了。为避免交叉感染,朱少华到家后,坚持不肯进门,他让家人拿来一高一矮两把凳子,就坐在楼道里吃起饭来。吃完饭,朱少华没有停留片刻,马上离开了家。
“抗击疫情,保卫这座城市,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采访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这么说。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鄂医疗队,放弃本可以与亲人团圆的春节,不远千里来到这里。
43岁的李连香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就在几天前,她的父亲刚刚过世,忍着悲痛,她主动报名加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李连香说,对于自己的选择,家人虽然担心,却也支持,只是要瞒着年迈的母亲。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毅荣有个“贴心小棉袄”,他来武汉支援后,妻子给他发信息:“女儿每晚都哭着要爸爸,不肯睡觉。”一天晚上他终于抽空和女儿视频时,女儿一直哭着说:“爸爸你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卢毅荣告诉女儿:“爸爸和很多叔叔阿姨在打怪兽,打完怪兽很快就回来了!”女儿这才放心地去睡觉。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啊,这里有无数的爸爸妈妈在打怪兽,而且,很快就胜利了,真的,很快!”
在武汉,在全国,许许多多“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直面疫情,英勇奋战。他们决心已定: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祝最美“白衣战士”们平安凯旋!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四与死神赛跑,他们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专科医院,观察区、隔离区、“红区”,这些名词,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但是,武汉市6万名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中坚守岗位,15万余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武汉市七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说,自1月22日开诊以来,医院开辟了6个诊室24小时接诊,安排9名医生同时为门诊患者服务,每天平均接诊患者在千人左右。
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王源媛,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她8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
随着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武汉部分医护人员得以暂下火线轮休。
1月28日,听说女儿奋战一个多月后“安全回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柴应兰的父亲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们的工作任务重,病房收治危重病人多,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长!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连轴工作!这是她们的常态。但是,她们没有胆怯、退缩,她们没有叫苦、叫累,她们时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她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紧急驰援的医护人员,来不及休整,就立刻冲入一线。
1月29日,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施娟美随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按照领队宋栩彬的叮嘱,为了不污染防护服,节省时间,护士们一下车,就立刻剪掉长发。
1月29日零点到4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刘亮协同医生医治4名危重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穿着足足5层厚的衣服,来完成抽血、血气分析、打针等各项护理措施。休息一段时间后,她紧接着上当天16点到20点的排班,“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如此困难,4个小时没有停歇,汗水早已经湿透衣服。”
到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才几天,江苏援鄂医疗队队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嗓音沙哑。连日来,她每天上午和本地医生们一起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下午2点才顾得上吃午饭,饭冷了便用开水泡一泡,对付一下。
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斗士倒下了,我们还有无数的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赶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护士黄艳清,看到一名武汉医生被感染后依然坚强的眼神,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热情抗击疫情,救治病患。连日来,武汉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新冠肺炎白衣天使感动事迹五疫情就是命令,他们勇敢逆行
“下一站,回武汉!”
1月22日9时许,已经踏上返乡旅程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收到医院发出的医疗支援号召后,立刻返回武汉,两个多小时后就出现在岗位上。“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回到战场,我才安心。”吴小艳说。
“我的‘战友’都在这里,越是危险的时候,越是要冲在最前面!”严丽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原本已向医院申请休假,1月22日,当全家准备外出旅行时,她却从机场回到了医院。
刚刚结束援藏,调至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任副院长的朱琥,1月22日被紧急调回工作多年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接到工作命令的那天,正是女儿从北京回武汉过春节的第二天。朱琥刚和女儿见了一面,就一头扎进了金银潭医院。因为怕感染家人,他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至今仍没时间见女儿。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万众一心,遏制疫情,我们可以!”“我们是***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疫情面前,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们,在“请战书”上写下一条条滚烫的话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600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从北京来了!从上海来了!从广东来了!从四川来了!从江苏来了!……他们主动请缨、勇敢“逆行”,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
“我们时刻准备着,随时奔赴一线!”除夕夜,接到自愿报名支援湖北的通知,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医生蔡海英立即报了名,一个小时后便带着4名感染性疾病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出发了。
广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的主管护士陈林叶,除夕刚回到广东揭阳老家,接到援鄂通知后,提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就踏上了去武汉的列车,“我妈妈哭着不让我去,把我的行李箱都藏了起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1月30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徐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通过远程连线“火线入党”。她大年三十接到出发指令,匆匆扒拉了几口饭,就背上了行囊。
“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这样援助四川,现在轮到我们了。”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组织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传涛说。他带着团队,在支援病区迅速搭建起了中西医结合病房。
病毒无情,他们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在使命的召唤下,他们义无反顾冲上战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