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让你体验到沙漠的自然美景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撒哈拉的故事》让你体验到沙漠的自然美景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第1张

撒哈拉故事》描写的是三毛在撒哈拉沙漠中的见闻与遭遇,以及与荷西的生活琐事。

这部散文既描写了沙漠的自然景观,荒野与壮观并存:

又描写了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当地人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娃娃新娘》中当地幼女结婚的风俗,看了让人心疼和惋惜,痛心当地人的愚昧与麻木!

还有作者洗澡的冒险遭遇,描写到她无意中看到当地女人灌肠式洗浴的“壮观”景象,惊奇的要掉了下巴,被发现后狼狈逃窜的情况。这不是三毛和荷西低俗,而是文明与愚昧的碰撞,现代与落后的见证,但是他们有改变不了什么,只是落荒而逃,看到这里,感到超 搞笑 ,三毛和荷西像是两个淘气的孩子,被人发现后拼命逃跑的情形!

"洗浴”这个故事非常 搞笑 ,也充满了惊险!也佩服三毛的勇敢与机智!

全文读后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过得很艰苦,生活条件很差,荷西也经常不在家,但她却内心充盈踏实,很幸福,很充实!因为有爱她的荷西在陪伴着守护她!正如她说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这本书很薄,感情却很沉重!荷西去世之后,三毛鼓起生活的勇气,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体裁是游记散文,共18篇。虽然三毛和旅伴走了一路中南美洲,书中叙写了墨西哥之行、洪都拉斯之行、巴拿马之行的所见所闻,但是字里行间渗透着无法排遣的蚀骨的孤独与相思!

正如李清照的一首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描绘的那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读了让人伤感,但你不得不佩服她的文采与章法和内容!

可以说三毛开创了这种游历式散文的先河,有的称是"流浪"式散文!而我认为更厚重的是作者 "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心头,却上眉头" 的 情感 寄托或排遣!

通过这两本书我认识了三毛,认识了三毛的才情,不矫情不藻饰,是用心血写出的,独与无二!你可以看看《千年一叹》,对比一下,文笔与 情感 ,谁上谁下,你会更佩服三毛这个奇女子,同情她的遭遇,喜爱她的才情,却不喜欢她不羁的性格!

三毛,三毛是中国70至80年代的著名作家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中学 辍学的她一度自闭、叛逆,后来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 。后来认识荷西,在荷西的执着追求下,于1973年在撒哈拉沙漠与荷西结婚。荷西去世后,对三毛打击非常大,1981年回台,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 自杀身亡(一说为意外) ,年仅四十八岁。

作家白先勇评价三毛“创造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瑰丽的浪漫世界;里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不可思议的异国情调,非洲沙漠的驰骋,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经验三毛是写给年轻人看的,难怪三毛变成了海峡两岸的青春偶像。”

三毛在“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活动中文学类排名第十,总人气榜排名第三十五。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她不完美的性格,造就了她不完整的人生和冲破世俗的爱情,以及大胆的旅行,成就了她的飞扬的文采,厚重的 情感 ,旷世奇恋,和失去爱人后的苦情煎熬。

我喜欢三毛的作品,如果三毛一直与荷西幸福的生活有多好!

阅读如旅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您只有亲自阅读了《 撒哈拉的故事》 ,才能与他们一起看到撒哈拉的沙漠景观与当地风情。

我是紫红的乡村史,码字不易,荐书用心,赏读长智,欢迎你关注,点赞,留言[作揖][作揖][玫瑰][玫瑰]

(引文内容来自《撒哈拉的故事》)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飘落一粒沙,从此便形成了撒哈拉是作家三毛的话。

三毛的原名叫做陈懋(mào)平,后来又改名为陈平,她是受很多年轻人喜爱的中国现代作家, 1943年出生在重庆,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来又去了德国、美国等国家。1973年三毛和她此生挚爱荷西结果并定居撒哈拉沙漠的西班牙属地。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这是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写下的,直到现在都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当我读完这句话,再回想起她和荷西之间的故事,其实真的还是会有一种悲伤的感觉,相信很多朋友应该也会有所触动。

扩展资料:

原句: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间烟火中寻找情感的寄托。三毛选择了荷西,选择了她最能伸手触摸的幸福。这是三毛作为一个女人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她内心的深处,和荷西的爱恋,甚至愿意用童话般的思维去净化和升华。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

文集:《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我的快乐天堂》《高原的百合花》《亲爱的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三毛的书信札与私相簿》

读了三毛的著作后,被她的诙谐幽默的文风所吸引,合上书本,能让我们感受到三毛对生活的强烈热爱,这种情感充斥字里行间,读起来满满的温度。所以,我打算每一篇都认真品读。那么,先从这篇“爱的寻求”开始吧。

“爱的寻求”讲的是一位非洲男孩沙仑的故事,具体来说,就是沙仑在一次远行中爱上了女孩沙伊达,并为此倾尽所有。但其实这个女孩是个拆白党,沙仑的苦等自然无果。然而沙仑太朴实,太天真,相信了沙伊达的甜言蜜语,宁愿被骗也不愿醒来。最终选择盗窃哥哥的财物去追寻自己的“真爱”。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追寻爱的故事。可惜这个故事并不圆满。非洲男孩沙仑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但他有追求爱的权利,这一点无可否认。恰恰与爱相反的是,这世上还存在欺骗。我们衷心的祝愿沙仑能找到真爱,但是世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

该怎样去评价这个男孩呢?愚昧?无知?不,这些粗浅的词语不能概括这个男孩的内涵。或许答案就像三毛所说的,飞蛾扑火,即使结局是毁灭,但飞蛾的心里应该是极度快乐的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7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