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109101/answer/52196212
一般说来,以下和弦进行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被大众认可的:(此部分有我的个人补充)
一、大调(以C大调为例):
1、1645,C-Am-F-G,这是80-90年代老歌喜欢用的和弦进行
6451为其变体,常用于副歌,是个蛮伤感的和弦,比如《只是太在意》
2516,或者4516,可以理解为1625的变体
2、1564,C-G-Am-F,国外歌曲较常用,美国人称其为「流行朋克进行」,中国歌曲较少用;
6415算是其变体,Am-F-C-G,典型如《晴天》的主歌和导歌。
3、15634125,C-G-Am-(G,Em,C/G)-F-(C,Em)-(F,Dm)-G,卡农和弦;
4、4536251,F-G-Em-Am-(F,Dm)-G-C-(C,C7),副歌最常用和弦
在《红尘客栈》中,该和弦被变化为F-Fm-Em-Am,也就是用Fm替换G做了离调,非常好听且有小调感
5、1563451,C-G-Am-Em-F-G-C-C,卡农进行的变体,把终止式提前了
6、1415,C-F-C-G,三骨架和弦
7、1345,一个很幸福的和弦
二、小调(以a小调为例):
1、63412673,Am-Em-F-C-Dm-Am-(Bdim,Dm,F)-(E,G),卡农和弦进行的小调版
2、62514736,(Am-)Dm-G-C-F-Bdim-E-Am(-A7),小调歌曲最常用和弦,非常伤感
2514736为其变体
3、6341236,Am-Em-F-C-Dm-E-Am-Am,小调卡农和弦提前终止式
4、65432123,Am-G-F-(Em,E)-Dm-C-(Bdim,Dm,F)-E,根音连续下行
5、6145,Am-C-F-G,虽然是小调,但用的大调和弦比较多,有一种调性模糊的感觉。国外音乐用这种比较多。
6、6263,Am-Dm-Am-E,三骨架和弦的小调版。
7、1563456,C-G-Am-Em-F-G-Am-Am,其实就是把大调第5种的最后一个和弦换成六级,这样调性就模糊了。这种进行叫「周传雄进行」,顾名思义就是周传雄最喜欢用这种进行,以致于成为了一种标志。
附录、变体:
以上只是常用和弦进行里面的一些套路。要想有创新,不妨在一些地方用一些变体。常用的如用调外和弦来代替普通和弦,或者用七、九等和弦代替三和弦。
1、七和弦代替三和弦。可以保持根音不变,增加一个七音,如Am->Am7。也可以在原根音下方三度增加一个音构成下方三度的七和弦,如Am->Fmaj7。一般说来,七和弦有以下功用:
(1)小七和弦:有模糊调性的作用,一般常用于中国风。以C调为例,如果把歌曲里面大部分C、Am用Am7及其转位代替,F、Dm用Dm7,G、Em用Em7,那就会别有一番风味。
(2)大七和弦:大七度有扩张的感觉,加上了三音和五音其不协和感会降低。这种和弦也有模糊调性的感觉,更多的会有一种舒适、放松的听觉效果。
(3)大小七和弦(如G7):这个和弦的三音和七音是减五度,有极为强烈地向内解决倾向!也就是说这个和弦一般用来作副属和弦使用,其下一个和弦一般只能是其上方四度(或下方五度)的三和弦,如G7-C,D7-G,E7-Am等等。如果不是为了这种效果,请慎用。不建议初学者把副属七和弦用于阻碍进行。
(4)小大七和弦:不常用。主要为了营造一种奇幻的效果,其七音可以看作和弦外音点缀。
(5)半减七和弦:主要是为了缓冲减三和弦的强烈冲击感而增加了一个七音,听起来会稍微缓和一点。毕竟在连续四度进行中,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减三和弦。
2、修改三音,即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互相转化,或者变成挂留和弦。对于一个「正常」的三和弦,其根音和五音就是纯五度,所以唯一能改的就是三音。这种方法用得比较普遍,以下以C大调为例。
(1)四级小和弦(Fm):一般来说,把一个大三和弦变成小三和弦会有一种柔和的作用,但是一般主和弦C不会变成小三和弦(否则会改变调性)。属和弦G也基本上不会这么改,否则其三音就构不成导音,没有向主和弦进行的倾向了。所以这么改的一般只有下属和弦F,即变成Fm。这个和弦实际上是和声大调的和弦,不仅仅会将下属和弦的色彩改变,而且其三音为降六级音有强烈地向属音进行的倾向,所以Fm后面一般接的是主和弦C。变格终止式中的四级和弦常为小和弦,如《蒲公英的约定》、《一生有你》。如果用大和弦来变格终止反正没有终止的感觉。注意,旋律里面如果有六级音(La)的话不要这么改,否则将会造成增一度的极大的不和谐。
(2)副属和弦(B、E、A、D):而将小三和弦变成大三和弦的话,其离调的三音反而会有强烈趋向于其上方小二度音,即和弦根音的上方四度。所以,这种和弦多数置于其上方四度和弦之前作为副属和弦使用。根据以上关于大小七和弦的分析,这种副属和弦加个七音未尝不可。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和弦进行中有一对连续的和弦,后者的根音是前者根音的上方四度或者下方五度(如Em-Am)的话,你就可以把前一个和弦的改成大三和弦或者大小七和弦。但是,这种技巧切忌连续使用!连续使用调性就乱了,就不是离调了!至于导大三和弦B,已经不属于「只修改三音」的范畴了,但是由于其情况与其他三个相同,故在此并列。
(3)小三和弦变成大三和弦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在小调中把乐曲结尾的终止式的主和弦改成大三和弦,如a小调以A而不是Am结尾。本来小调是有阴暗、忧郁的特性的,但是最后这么改会给人一种变成大调的感觉,也就是说,忧郁到最后,就豁然开朗了,有一种「风雨过后终于见彩虹」的感觉。——现在我才知道这种情况叫「辟卡迪三度」。
(4)挂留和弦:一般来说,挂四和弦(sus4)的四音是不稳定的,有向大三和弦的三音解决的倾向,故一般放在同根音大三和弦之前使用。如属挂留和弦(Gsus4)可以作为半终止式的倒数第二个和弦使用。同样,挂二和弦(sus2)的二音也有向小三和弦的三音解决的倾向。当然,这两种挂留和弦互为转位,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代替。
(5)上面提到的五级小和弦(Gm):虽然说它在主调中失去了功能,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会被用到。实际上,它是副调里面的和弦:上主副调(小调)的下属和弦,或者下属调的上主和弦。也就是说,这个和弦大多数会这么用:Gm-A7-Dm(上主副调的4-5-1)或者Gm-C7-F(下属调的2-5-1)。前者在《东风破》中出现过,用得很妙。
3、根音不在音阶中的离调和弦这种情况比较复杂,这里只挑几个有代表性的介绍。
(1)降七级和弦(C大调的♭B):a) 可以看作重下属和弦,即下属调的下属和弦,对应的用法是♭B-C7-F或者♭B-F。也可以在连续四度进行中作为Bdim的代替。这种情况下可以扩展成大七和弦。b) 可以代替二级和弦(C大调的Dm),你仔细听《记得》第七小节的地方就能发现。
(2)降六级和弦(C大调的♭A):这个和弦有极为明亮、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下属功能,可以用作♭A-♭B-C,在乐曲结尾使用有种高调圆满结束的感觉。而作为主功能,可以用来作为终止式中主和弦的替代,与G-Am的阻碍进行不一样,G-♭A的阻碍进行有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4、转调衔接和弦
有时候,离调和弦不一定只是为了离调,有时候是为了转调!一般来说,乐段之间的转调可以是上方/下方小三度的转调、上方/下方纯五度的转调、还有纯粹为了在高一点的音上面重现主题以示升华的上方大二度/小二度的转调。当然,也有其他不符合这些的转调,如《My heart will go on》是转到上方大三度的调。如果直接转调,未免生硬,使用一些和弦衔接会更自然。转调衔接和弦一般符合「阳奉阴违」原理:即表面上是原调的离调和弦,即原调的调内和弦的替代品,但暗地里其实是新调的重要功能和弦,当转到新调的时候听者才恍然大悟。前两者可以使用的和弦比较简单,小三度的可以直接用同主音大小调的和弦转调,如C变Cm之类的,甚至可以利用同主音大小调的属和弦完全相同来通过半终止式转调;而纯五度的更不需要离调和弦,纯粹将属/下属和弦当主和弦即可。下面来讲一下转到上方大二度和小二度用于衔接的和弦。
(1)上方大二度调:和原调只相差两个升降号,故较容易。常见的做法是把半终止的属和弦G当作新调的下属和弦,一般在G后面加一个看似阻碍进行的六级大三和弦A,然后再从新调主和弦D开始新的乐段。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离调和弦转到A和弦,然后再衔接新调。《一个人失忆》用的是前一种方法(后面又直接升高半音,总共升高了一个小三度)。《我的歌声里》的做法是,从原调♭G调先「离调」到上方大二度的♭a小调即♭C调(这样只需要动一个升降号),然后再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相同的属和弦♭E和弦转到♭A大调。
(2)上方小二度调:和原调相差五个升降号,也就是说要降低原调里面除了下属音和主音以外的其他五个音,故必须通过降号多的离调和弦衔接,如上面提到的降六级和弦。还是以C大调为例,通常是用降六级和弦♭A代替终止式的主和弦C造成明亮的感觉,然后又可以把它当作新调的「半终止式」(♭A和弦是♭D调的属和弦)然后开始新调。即-G-♭A-(开始♭D调)♭D-。《丝路》的做法是,从F调半终止式的C和弦开始,下一个和弦并不是预期中的主和弦F,而是同主音的小三和弦Fm作为Bridge乐段的开始,而Bridge乐段是♭D调(即下方大三度调),也就是说那个Fm是过渡调式的三级和弦;在Bridge乐段结束的终止式♭D和弦后,又转到其上方纯四度调♭G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迂回的转调过程:F调-♭D调-♭G调。(2016年1月3日更新:克罗地亚狂想曲是c小调,是直接属和弦G阻碍进行到了调内VI级的♭A,然后就当作新调属和弦顺势转入♯c误♭d小调了,不得不说,真的很突然)
5、用得出神入化的典范这里再提一下那首 我们的爱(FIR(飞儿乐队)演唱歌曲) ,它是离调和弦用得出神入化的一个典型。首先,它主歌的开头并没有使用f小调的主和弦Fm,而是转而用下中和弦♭D。并且主旋律与其相对应的却是和弦外音♭E——也就是说听起来像九和弦,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而那个地方对应的歌词是主角回忆小时候,这种飘渺的听觉会让人感觉到描述的场景「不在当前,只在遥远的回忆中」。当然,用得好可以这么用,用得不好是适得其反。主歌基本上都是♭D-♭E-Fm的循环,给人一种「最后才定下来」的感觉(类似的用法见《离歌》副歌第一句)。到了副歌,就是正常的主和弦开头的进行;但到了副歌的末尾处,♭D-♭E结束后连续出现了三个根音都是主音的和弦:Fm-Fsus4-F。看起来Fm已经结束了,但是后面为了形成一种「最后的温暖」的残留感觉,使用了一个大三和弦(参见第2(3)条),于是就用了一个挂四和弦来过渡(参见第2(4)条)。这首歌的Bridge才是最亮的地方。从一个离调的♭G和弦开始,一直使用离调和弦,感觉换了一个调,并且一直向下大二度模进,于是甚至分不清它换的具体是什么调,反正是降号比原来多的调。歌词为「不要再问你是否爱我,现在我想要自由天空,要离开这被捆绑的世界,不再寂寞」,而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离原调越来越远的离调和弦群,正好可以表现这种幻想着无拘无束,忘记从前的一切的意象。Bridge的最后,又从离调「最远」的降下属和弦♭♭B开始连续二度上行,将之间离的调一步步拉回原调,暗示着从想象重新被拉到现实的悲伤中:♭♭B-♭C-♭D-♭E-Fm。总之,这首FIR的作品使用了各种离调和弦的技巧,将其所需要表现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远远胜过目前中国乐坛90%以上只使用六个调内和弦的各种平庸作品。
我实在不知道 莫扎特有写过《卡农》,但他确实在某些作品中用了Canon
卡农(Canon)复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pachelbel(帕切贝尔)的D大调CANON,
约翰·帕切贝尔(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德国管风琴家、作曲家。1653年9月1日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Nuremberg)。早年随施韦默尔(Schwemmer)学习音乐,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管风琴师克尔(Kerll)的学生和助手。 1677年至爱森纳赫(Eisenach),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爱森纳赫也是德国音乐的故乡,8年之后,JS巴赫 在这里诞生。1678年至爱尔福特(Erfurt)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 JC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JS巴赫的兄长,并在双亲去世后成为 JS巴赫的监护人)。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儿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后在斯图加特(Stuttgart)和哥达(Gotha)担任管风琴师。1695年回到家乡纽伦堡,担任圣泽巴尔德教堂(St Sebald's church)的管风琴师,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
帕切贝尔是巴赫之前伟大的管风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众赞歌前奏曲把北德宗教性较强的旋律移植到南德较为抒情的音乐气氛中去,自成一体。
帕切贝尔最有名的作品是约作于1680-1690年的《D大调卡农》,最初完成时是一首《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 in D),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乐器写成,但只有《卡农》广为流传,此曲注重对位、编排,如同自然、数学公式般以演绎的方式,纺织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给人以宁静、平和和鼓舞,被称为“人类理性在音乐上的代表作”。
帕切贝尔作品的体式和技法,对 JS巴赫有很大影响。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卡农乐曲中,帕切贝尔的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人生,即使是在平淡而单调的重复中,生命的和弦却奏出永恒的迷人曲调。虽然日复一日近乎规律性的重复,过着少起波澜的沉闷生活,但与他人的情感和心灵交会也能谱写出毫不单调的幸福人生。
如果你要找帕切贝尔的Canon,在baidu MP3中直接搜索"卡农"或者"Canon",就可以找到很多版本的
绝对原创的。
每个人听卡农,都能听出许多不同的感受。因为卡农里承载的东西太多。悲伤,欢喜,愉悦,关于生和死轮回的不可捉摸。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听卡农。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吧。乔治温斯顿的卡农,应该是比较接近原版的一个了。以轻柔的和弦起音,慢慢加重,回忆和往事会这样随着音乐慢慢的涌上心头。前一部分,是从容而温柔的低语,仿佛在询问自己,还记得那些时光么,还记得那些或者美好,或者忧伤的故事么?或者是和爱情有关,或者是和成长有关,而那些都已经成为了回忆。
而听到我们最为熟悉的那段往复的旋律时,我常常会沉浸在温暖和忧伤里。3分38秒有一段小音阶。每次听到这里,或者弹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总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音阶像是再也不可找回的过去,不可找回的爱情,不可找回的时光,惘然而惆怅。
卡农并非只和爱情有关。循环往复的是时间,不可回来的也是时间。在时间的洪流里,宇宙的洪荒里,有些事,虽然已深深沉淀,但却有一道伤痕,不会磨灭。只是在细细回忆时,恐怕已是风烛残年。
1681年,帕赫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他们还有了孩子,是帕赫贝尔写给女儿和妻子的作品。
故事开始:巴哈贝尔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
1669年,年进入阿尔特多夫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
1677年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于1678年在爱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JC巴赫。
1681年,巴哈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
1683年,巴巴拉和他们唯一的孩子死于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离开了艾尔特,巴哈贝尔来到伍腾堡宫廷,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
1692年秋,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巴哈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
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巴哈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
1706年,约翰巴哈贝尔去世,享年52岁。
扩展资料:
卡农特点——
卡农,是一种曲式的名称,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 "规律"。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为另一声部所摹仿,即严格的摹仿对位。卡农出现于13、14世纪,后人常采用古典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D大调卡农",是帕赫贝尔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带有一丝意大利式的,甜蜜宁静的忧伤。在不到五分钟演奏长度里,其中的"顽固音型主题" 反复出现28次,可是听者却能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
参考资料:
“钢琴曲卡农”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意大利。卡农是一种声部对位的音乐形式,通常由一种主旋律和另一种或多种辅助旋律交错组成。卡农作品的主旋律很简单,但是往往会被反复变化、分解、重叠和交错,产生非常丰富的音乐色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作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中的卡农变奏曲。
关于卡农的故事,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传说中,一位叫做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德国作曲家为他的好友所写的一首卡农,在他去世后长期被遗忘。三百多年后,这首曲子被偶然发现,并因为它的优美旋律和唯美情感传达而风靡全球。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是比较有争议的,因为这首曲子在当时的音乐圈中并不是非常罕见,所以其是否真的是由帕赫贝尔所创作的还有待考究。
无论如何,卡农变奏曲确实是一首非常出色的作品,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它的曲调优美、旋律简洁、曲式工整,被广泛应用在**音乐、流行音乐等各种领域,成为了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乐曲之一。
以下就是卡农单手的曲谱。
《卡农》这首曲子是一种每个人听了都止不住思念和温暖的调,无限回忆起曾经记忆里的的各种画面,我对于你,你对于我,面对爱情,面对亲人,面对挚友,手足无措,情感就是这样让人又恨又爱,又欲罢不能的神奇吧。
这首曲子很容易让人想起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扩展资料: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一个神圣的意境。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复调音乐。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
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卡农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卡农(音乐谱曲技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