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鹦鹉鱼怎么分公母

迷你鹦鹉鱼怎么分公母,第1张

迷你鹦鹉鱼区分公母体现在体型区分、头瘤区分、背鳍拉丝。

1、体型区分:大多数情况下,公鱼体型都是大于母鱼的,大15倍—3倍都是正常的。且公鱼的体型更偏向长方形。母鱼体型偏小,更圆润一些,因为腹部是储存卵子的地方,所以整体母鱼体型圆润。

2、头瘤区分:雄性激素多,且非常强势的公鱼,会起头,繁殖期随着攻击性增强,头瘤更明显。一般说,缸里最强势的1条或者势均力敌的2—3条公鱼都有头瘤隆起的可能性。

3、背鳍拉丝:这个跟基因多少有关系,有些公鱼有相当长的拉丝,拉丝如针,会超过尾巴。形成漂亮的三鳍包尾。

迷你鹦鹉鱼饲养技巧

1、鱼缸的选择

迷你鹦鹉鱼的体型不大,所以需要的鱼缸也不需要太大,一般大小的鱼缸就可以了。为了增强观赏性,最好在开缸之前,布置一下鱼缸。造景可以选用陶罐、水草或者沉木这些,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布置就可以了。

2、养好水

虽然迷你鹦鹉鱼比较好养,但是也不能随意对待。布置好鱼缸以后,就可以开缸养水了。在养水期间,不要着急放鱼,空缸养一段时间,等水质稳定以后,再放鱼进去就可以了。

3、注意数量

迷你鹦鹉鱼的领地意识非常强,所以在饲养的数目上,要根据鱼缸的大小酌情考虑。建议大家饲养的密度在4-6只就可以了,不要过少也不要过多,密度小了不容易繁殖,密度大了容易打架。

本来我以为这个鱼缸的水体那么大,又有水草的庇护,这两条迷你鹦鹉鱼可以在这里安心地繁殖了,尽管它们和金鱼的体型相差巨大,我估计金鱼也追不上它们,不会对它们的繁殖有什么影响的,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它们可能会去啃咬金鱼,不过看它们的胆子很小,大水体下应该不至于吧?

入缸三天,迷你鹦鹉鱼就开始追着金鱼啃咬尾巴和鱼鳍

结果令我没想到的是,它们在进入鱼缸的第二天就完全恢复了状态,第三天就开始追逐金鱼,包括鎏金金鱼也只有挨咬的份了,被它们不断啃咬着尾巴和鱼鳍,一气之下我也只能把它们扔到那个陶瓷缸里暂时隔离了。

一开始我还曾经有过打算,把蝴蝶鲤也扔到这个金鱼缸里看看效果如何?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

再一个就是,我还发现孔雀鱼,个体比较大的,也会去欺负个体较小的金鱼苗,也是追着尾巴一顿撕咬,所以我才把个体较大的孔雀鱼苗给扔进了金鱼缸里,虽然个体相差悬殊,但是金鱼追不上这些孔雀鱼苗的,它们也不敢对金鱼动手。

那么,很多新鱼友一直总在询问,关于这些嘴巴较贱的小型观赏鱼,适合和哪些其他观赏鱼混养?

比如说小杂鲷、迷你鹦鹉鱼、虎皮鱼、蓝曼龙、红十字等等,因为最近迷你鹦鹉鱼比较流行,很多的新鱼友都在饲养,而且新鱼友们还都比较喜欢混养,这些嘴贱品种之间,可以混养吗?

慈鲷科观赏鱼由于其护幼习性,到了繁殖期最好还是单品种饲养

首先像迷你鹦鹉鱼和小杂鲷,这两个慈鲷科品种,它们本身的斗性很强,在幼鱼期还是可以和其他斗性较强的观赏鱼混养的,但是一旦成年之后,小杂鲷肯定要单养,在这几种观赏鱼中,小杂鲷的攻击力应该是最猛的,它们可不是嘴贱,而是名正言顺的,我就要干死你,因此不能和其他观赏鱼混养。

我的迷你鹦鹉鱼曾经就被小杂鲷和虎皮鱼攻击致死,还有清道夫的联手帮忙。

而在它们小时候,迷你鹦鹉鱼是可以和虎皮鱼、红十字、玫瑰扯旗、黑裙、彩裙之类的混养的,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上述的这些观赏鱼,大多数只是源于嘴巴较贱而已,最多也就是咬伤鱼鳍,再一个我们还是要看饲养密度、水体空间和各种观赏鱼之间数量的多寡等问题,去综合考虑。

我的迷你鹦鹉鱼在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和孔雀鱼成鱼混养,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并不是说完全不可以,那个时候它们并没有什么攻击力。

其他最贱的可以适当混养的,尤其是水体大、躲避物又多

再一个就是,我们去除了迷你鹦鹉鱼和小杂鲷以外,其他的那些嘴巴比较贱的小型鱼,比如说虎皮鱼、红十字、玫瑰扯旗、黑裙、彩裙之类的,它们在一起混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发生打架的概率并不大。

因为这些小型鱼就是天生的一个吃字当先,看到某些鱼儿的游速较慢、尾巴或者鱼鳍较长,它们就会追逐着当做食物来啃咬,而对于其他游速很快、尾巴和鱼鳍较小的观赏鱼,它们并不会有丝毫的兴趣,甚至于一些个体较大的灯科鱼也是可以和它们混养的,这个就要看观赏鱼的个体之间的差距了。

我们比如说我目前鱼缸里的斑马鱼,如果个体能在大点,和小型的虎皮鱼在一起,它们也会相安无事的,但是遇到迷你鹦鹉鱼和小杂鲷,尤其是成年的,估计很快就会拜拜了。

蓝曼龙鱼由于鱼鳍的缘故,很容易被上述的任何一种观赏鱼欺负

蓝曼龙、斗鱼、丽丽、珍珠马甲之类的这些观赏鱼,它们的嘴巴虽然也很贱,但是一般的也不太容易去攻击小鱼,但是它们会去攻击孔雀鱼,它们对于尾巴较大的观赏鱼也会有浓厚的兴趣,再者蓝曼龙也会去攻击斗鱼,个体较大的可能攻击燕鱼等。

但是我的珍珠马甲以前就和斑马鱼饲养在一起,它们也能相安无事,只是对于个体更小的红绿灯鱼,一条也没有放过,因此来说,这些东西,我们还是要看个体差异和个鱼脾气了。

不过,这些斗鱼科观赏鱼,由于它们的鱼须较长,就是它们的腹鳍已经演变成了两个长须,因此不能和任何斗性较强的其他小型观赏鱼混养,包括了上述的几乎所有品种。

迷你鹦鹉鱼亲嘴可能是为了争夺领地、配偶权或进行一种仪式。这种行为并不是真正的接吻,可能是由于其中一只鹦鹉鱼嘴上有食物、虫子、水藻等,另一只鱼想去吃,所以造成了这种接吻的假象。此外,当鹦鹉鱼发生争斗时,也可能出现这种类似接吻的现象。

一、鹦鹉鱼打架处理办法

1、更换鱼缸:鹦鹉鱼打架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空间不足。它们的领地意识比较强,如果它们生活的空间不足,就会出现打架的情况。如果它们频繁打架,饲养者就需要更换一个大鱼缸,让饲养的密度变小,这样就可以减少打架的情况。

2、食物充足:鹦鹉鱼打架还有可能是因为争夺食物,它们的食量比较大,如果饲养者投喂的食物不充足,就会导致它们出现抢夺食物的情况。饲养者要想避免打架的情况,就要多给它们投喂一些食物。平时可以定时定量的投喂,这样既可以保证食物充足,又可以给鹦鹉鱼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3、放入躲避屋:鹦鹉鱼打架比较严重的话,饲养者可以在鱼缸内放入一个躲避屋,这样受伤的鱼儿可以在里面短暂的躲避。如果放入躲避屋的效果不好,饲养者就需要将它们分开饲养。

二、鹦鹉鱼打架受伤的处理方式

如果鹦鹉鱼受伤的情况不严重,饲养者只需要在鱼缸内加入一些粗盐即可。因为盐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降低感染的情况。只要没有细菌感染,鹦鹉鱼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就可以痊愈。

如果鹦鹉鱼受伤的情况比较严重,饲养者就需要将它们捞出来单独养殖。并且使用土霉素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避免感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35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