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就是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孩子,为了那些山里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学习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支教 社会实践 活动 总结 简短,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简短1
大学第一个暑假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次三下乡的经历,收获满满,暑假的生活因此变得充实快乐。
13个人因为这一次三下乡联系在一起,一起经历欢乐担忧的日子,一起不顾形象的拉歌,男女对唱;一起夜倾情,畅谈理想;一起烧柴煮饭,烟雾缭绕;一起到菜市场跟那些阿姨砍价,蹩脚白话;一起上课,追赶打闹;一起玩谁是卧底,其乐无穷;一起 和你们在一起的感觉,简单开心,一点都不拘束。
我不看重能够在这一次的三下乡中得到什么,参加什么比赛抑或是为了那个实践证明,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宝贵的财富是在这么短短的七天中能够找到这么多可以这么聊得来的朋友,真心很难得,虽然开学大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我们感情长存,套用一句“夏日微笑,未完待续 ”。
这一次三下乡的主角是小朋友们,老实说,如果没有这一次去支教的经历,我也许不会深入去了解到底什么是留守 儿童 ,不会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一无数人眼中的弱势群体,不会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上网搜了一下“留守儿童”,原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顿时我才惊醒原来自己曾经也是个留守儿童,因为我的小学和初中,爸爸一直都是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回一次家,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很短暂,每一次的家长会都是我妈去开的。
在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情况下,孩子们有心事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当看到孩子们在qq签名上写的东西,“残缺的布偶,遗漏在街头”、“无谓的等待,无期盼的等待,等待的未来只能给我一片苍茫,要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我清楚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有多渴望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陪伴在自己身边。但对于孩子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何尝不想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边,但没有把他们带在身边确实是一个痛苦与无奈的现实选择,因为承受不起城市 教育 和住房高支出,即使父母把他们带在身边,也无法很好地照顾他们,让他们留在亲戚家或由爷爷奶奶照顾,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孩子们住在亲戚家里,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有时甚至受到亲戚冷漠对待,小小年纪的他们不仅要安排自己的一切,还要帮忙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因为我之前个人经历,所以在社会实践支教过程中,与孩子们接触的时候,我知道他们内心多渴望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每一次与爸爸妈妈的相聚,他们内心有多么期待,多么珍惜;每一次与爸爸妈妈的分离,他们内心是有多么不舍,多么伤痛!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得不到父母情感上的鼓励和关心,孩子们的心理会有点异常,有的孩子们性格有点孤僻,不喜欢开口,下课也只是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伙伴呆在座位,不愿接触其他小朋友。
孩子们平常接触最多的能给他们引导就是老师,所以老师们要多关心、多鼓励、多引导他们,通过支教的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可以走进他们,给他们带去正能量,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不要去重复他们父母的道路,靠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的发展不仅牵涉到他们个人的命运,也牵涉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简短2
一、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就是在这样绚烂的7月,我们遇见了,那群孩子,那群笑容透明地如同天空的孩子。没有轰轰烈烈的邂逅,只是这样在了一起,简单而又带着美好。他们腼腆的脸庞带着羞涩的红晕,那是只属于孩子的颜色,那么至纯至美。他们倚在小桌子上,轻轻地诉说着他们的名字,我们就这样相遇、相识。
二、我们的第一次家访
傍晚天空的红霞如同朦胧的轻纱笼罩着地球,也笼罩着我们,晚风轻轻挑过我们跟孩子的发梢,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美好。我们询问着孩子们的 兴趣 爱好 、了解着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家访。我们家访的对象是贺小芳。小芳妈妈看到我们来了,忙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把我们带进屋子里。屋子很黑,很闷热,一台小小的电风扇吱呀吱呀地似乎成了摆设。小芳妈妈热情地给我们搬凳子,还腼腆地说:“老师,家里没什么好喝的,就先吃点水果解解渴吧。”我们感动着、交流着,似乎此时的我们已没了大学生的稚嫩与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理解与成熟。父母对孩子们的爱都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他们的心里也许只是希望孩子们的成绩能够好点,只要这样,他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会让孩子继续去学习。也许我们曾经只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父母极力地争吵,但现在想来能否体会到父母当时的良苦用心在父母下班时递上一杯茶,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句祝福,在父母劳累的时候帮他们捶捶背。其实,父母要的真的很简单。 大
三、我的第一堂课
依稀记得小时候站在讲台还会害怕地躲到下面的经历,曾经胆小稚嫩的我现在已蜕变成了充满梦想和自信的女生。我知道,我没有给孩子们上过课的经历,所以,想要做到最好,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让这堂课变得更加完美。当我真正站在孩子们面前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听到孩子们那声“老师好”时我没有紧张,取而代之的是激动。我是一名老师了,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种无言的自豪。孩子们都很听话,当我让孩子们记下知识点时,大家都纷纷拿出了笔和纸,似乎是一瞬间的事,教室安静得似乎能听到笔尖触碰白纸的声音,孩子认真地拿着尺子抵在笔尖,工整细心地一笔一划写着,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努力,我的用心都是那么值得。
四、我的微博任务
其实,微博说大不大,但说小不小,学院里的重视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很重大,支教过程中很多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能让人有很大的感触,我用心观察着孩子,用微博诉说着他们的 故事 。有时候孩子会跑到我面前问我在干什么,我就告诉他们:老师在发微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你们,看到你们的坚强,看到你们的笑容。”孩子笑着跑开了,带着我的承诺。孩子们,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个社会,让这个世界看到我们的博远,看到我们的坚持。
谁在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拍着我肩膀
谁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我分享
日子那么长,我在你身旁
见证你成长让我感到充满力量
……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善良
一样为需要的人打造一个天堂
歌声是翅膀,唱出了希望
所有的付出只因爱的力量
和你一样
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我想我依然会怀念那些最灿烂的笑脸,依然会记得那歪歪扭扭但认真的字体,依然会想起离别时孩子们的泪珠,依然会回味那收到信时激动的心情……
我们因为同一个梦想走在一起,相遇、相知,携手支教助学,用真情播种希望。我们因为同一个梦想走在一起,相识、相亲,用心创造奇迹,用爱感动你我。
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简短3
“你说是我们相见恨晚,我说为爱你不够勇敢,在爱与不爱间,永远太遥远,我们陷入爱的边缘,我也不管。”——主题曲《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所有想对此次三下乡同行的志愿者说的话都凝聚成这样的四个字。十天的朝夕相处,留下的只有照片,丢掉的都是节操,热衷的还有走秀……回想起第一天 面试 刚看到大家的时候,那情景还清晰的留在脑海中,大家互不认识,还在担心能不能好好相处,可是,一转眼,十天就这样过去了,大家却成为了如此无节操,如此放得开,如此相惜的一个团队,一群朋友。或许会疑问,怎么能在十天成就这样的情谊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这十天里每天都生活在条件恶劣,什么都没有,要大家互相帮忙搞定,同甘苦的日子吧。这个暑假,这个夏天,因为有你们,而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难忘和如此精彩。
纠结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我为什么会去面试我也是因为偶然的机会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信息,说是兴宁市团委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办的一次三下乡支教活动。当时我还在复习考试,好好地计划着我的暑假要找个暑假工,赚些零用钱和赚点实践 经验 。但是,一条这样的微博稍稍影响到了我的计划,当时只想把它 收藏 起来,却从没想过真的要去参加。直到考完试,突然就决定发个 简历 过去试试,如果能进就去,不能就留在广州打暑假工。后来还是阴差阳错,突然决定回来参加这个面试。说实话,参加这个活动,对于我来说,一是我现在已经大二了,我在读大学之前就一直计划着总要参加一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但是大一时因为在学校支教队没面试成功,所以一直拖到大二。本以为没机会去或是已经放弃参加三下乡活动了,但是想到大三过后就更加不可能了。二是因为我看中的是实践证明,不管是冲着加学分还是为了以后能在简历上写点实践的东西,我的确一开始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这个而来。但是这次活动完了之后,才发现实践证明显得是多么的不堪一提。而我,也真的很庆幸我做了这个选择,不然,我的大学生活一定会有一个遗憾。对于面试,没什么准备就去了,但到现场才发现其实有挺多人去参加的,人才也有很多,只能希望自己表现好点,还好一起参加面试的有三个高二同班的同学,整场面试就我们四个是大二生(-_-特别老的感觉),庆幸,我们四个都进了,我还莫名其妙的竞选当了b班(四年级~六年级)的班主任。那时的我们二十几个人互不认识,对你们只有面试试讲时的印象,不知接下来的日子会怎样相处,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有一点担心。但不管怎么样,我开始期待。
十天,哭过笑过累过埋怨过但从未后悔过,乐在其中。
当每个人都带着期待的心情和收拾了一大堆行李和日常用品,一起坐着公车出发到柑子小学,一下车的那一刻,不得不承认,失望的表情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不知道我们该怎样在这样的条件下度过十天,特别是看到大家都是城里来的孩子,肯定会顶不顺或是中途想放弃,但是不然。虽然每个人在家里都没吃过苦,但是大家却都积极的干起活来,第一个晚上,大家齐心协力把教室打扫干净铺上席子,成为我们的男女生宿舍。办公室和厨房也基本打扫干净,但是环境也只能这样了。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厕所,刚开始的前几天我真的不想踏入厕所一步,但是却没办法,后来也就习惯了。(在此要特别感谢和辛苦_和_以及联合会的人通了中途堵塞的厕所,真的真的辛苦你们了!)第一天晚上和第二天开始到镇上宣传我们的义教活动,进行招生。那个晚上我们分组深入又暗又小的村庄房屋里,被狗吠,甚至有狗从家中冲出来,我们每个人都很怕狗,也被吓得半死,但是我们还是继续深入,这或许也体现了我们志愿者的另一种精神。宣传结束后,在那个学校分为a(一年级~三年级)、b(四年级~六年级)、c(初一~初三)班,我们开始为课程准备。
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简短4
在市郊的生活中,我总希望自己确实能做点什么,哪怕只影响到一个小孩,都会让我心境坦然、温暖、纯净。总之,希望自己在这个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感受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第一次支教心情很激动,有一种神圣的感觉,送人蜡烛,心存光明。一直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感觉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去过落后的农村,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听去过农村支教的同学说,有的地方确实很落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住宿吃饭都是问题,我不能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只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农村走走看看,长长见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农村孩子带去外面世界的信息,这就是我去支教的初衷。
带着一份执着的信念和一颗热忱的心,我们暑期实践小组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江西省泰和县实验小学,将在这里度过难忘的七天支教生活。
我们支教的小学和住宿的宾馆都在县城中心,这里给我第一印象挺好的,和我想象中的艰苦环境差远了。站在校门外远眺,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整洁的绿化,大家都感叹如此优越的条件根本不需要我们来支教。询问小店的阿姨,得知这是县城最好的小学,我想这次支教应该是一次愉快的夏令营之旅。
我们下榻在教育宾馆,尽管住宿条件有些不尽人意,但是教育局局长郭叔叔的热情让我们很温暖,少一些旅途的劳累。第二天我们去学校 拜访 校长并了解学校具体情况,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向我们交代了上课注意事项并留下了联系 方法 ,为了确保安全学校每天给我们安排了下班的老师。因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放假了,所以没有见到所谓的“学生”。
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简短5
一个雨天, 我们开始了这段难忘的旅程。
在这里,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的真诚和爱心。
有的人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孩子调皮,他们课上喊破了喉咙,课下又和孩子耐心地交谈。有的人负责画宣传海报,为了制作出一幅精致的画作,他们会花几天的时间来构思,纸张太大,要铺在地上,他们会连续几个小时跪着画画。
有的人特别喜欢孩子,一有时间就和孩子们玩耍,在课上是他们的老师,但在课下是孩子们亲切的哥哥姐姐。有的人会叠几十个纸鹤和纸玫瑰,作为小礼物送给孩子们。有的人,看到孩子摔倒磕破,会关切的将孩子带到办公室,为他们抹药。有的人,生病了,仍坚持上课,强忍着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可一下课,便累得坐在办公室里休息许久…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孩子是那么的单纯可爱。
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一个你提出的有意思的问题,他们会为没有被叫到朗读课文而沮丧失落;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会情不自禁地仰视你;当你在课上向他们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时,他们会好奇地问这问那;当你给他们画一幅漫画时,他们会高兴得不得了……
当然,在 乒乓球 比赛、奥运知识趣味比赛、绘画比赛,你可以看到了孩子们的活力和才华;活动课上的游戏和歌声,你可以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可爱。
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日子总是那么稍纵即逝。转眼到了离别的日子。在最后的几天,我知道我们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个给我们欢笑和感动的地方。可我不敢多想,不敢对离别有太多的思考,不敢与这些孩子有太多的接触。我怕我自己会依依不舍,我怕我自己会受不了这份沉甸甸的感动。
最后的文艺汇演,许多孩子都哭了。当孩子们唱起隐形的翅膀,当那稚嫩的歌声飘荡在操场,当孩子们伴着虫儿飞的音乐踉跄地跳起舞蹈,吹起一串串的小泡泡,我想我们每个人也哭了,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掉眼泪。
我们走了,孩子们排着队送我们。平常最调皮的两个男孩子哭红了鼻子和眼睛。
刚来的时候,我觉得二十天很漫长,可不知不觉中我已开始珍惜在这的每分每秒。那熟悉的旋律,那温馨的场景,那单纯的眼神,无不成为我美好的记忆。
支教就这样结束了,可永新给我的感动没有结束,给我的激励也远没有结束。
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
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简短5篇相关 文章 :
★ 暑假支教社会实践报告十篇
★ 教师支教工作总结范文10篇
★ 支教实习总结心得体会(2)
★ 支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模板
★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 支教心得体会优秀范文10篇(2)
★ 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 支教的心得感想与收获
★ 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报告3篇
★ 2017支教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图文/幸福
第一位在东乡县支教的老师,是一位外地来的大学生。
那是二十年前,我听一位临夏州妇联的女士给我讲起,当年她在东乡工作时经历的往事。有一位外地大学生到东乡县支教,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小学当老师,在东乡学校里任教几年时间里,她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到县城锁南坝。
她待在村校三顿饭菜,每天吃的都是洋芋。早饭吃昨天晚上剩的煮洋芋,午饭吃炒洋芋片,晚饭吃洋芋丁臊子面。在东乡,土豆既是主食也是副食,当地大多村民家吃跟老师一样的饭菜,一日三餐在饭碗里变化着的花样,总是离不开土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吃饱洋芋,也不是容易的事。山村居住比较分散,有的孩子上学路远,中午放学一个半小时,接着上下午的课,下午四五点钟放学,回家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男孩子赶羊到山上放羊,女孩子帮妈妈填火炕。村校每周作息时间,照顾那些家远的同学,要不然就不来上学了。有不少同学家庭困难,她在学校里支教时,看到孩子们书包里装着从家里带来的煮洋芋,那些离家远的孩子上学,有的要走几公路山路,中午放学不回家,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吃煮洋芋就是一顿午饭。口渴了,学校有水窖。有时她会跟孩子们一起吃午饭,冬天在教室的火炉上和孩子们烤洋芋,洋芋烤熟了,焦黄的洋芋在满教室,香味扑鼻。
有一天晚上,听说县上要放映**,她和几个老师相约,步行几公里山路去县城里,看了这一场**。这在当时的村里人看来,实在是了不起,那该是有多么奢侈的事,以至于同学们羡慕了很长时间:“老师到县城看了一场**”。
返回山村小学的路上,深夜没有一点灯火,山路黑黝黝的,四周大山被夜色紧紧环抱,头顶上的星星低垂在天边,密密麻麻的星光,一闪一闪,晶莹剔透,仿佛用手就能够到。几个老师走在路上,他们说着**里的情节,借以打发山路上的寂寥,咚咚咚的脚步声回响在羊肠小道上,他们能听到呼心跳的声音。
在村校任教几年后,这位年轻的女教师,抽时间又去了一趟县城,她从邮局给家里打了一封挂号信,是头天晚上她在宿舍连夜写的。中午到了吃午饭时间,她饥肠辘辘,漫无目的地走在锁南街道上,在她眼前的县城比村里要热闹多了,穿城而过的街道,逛完县城也就一两公里,街面上平房商铺一家挨着一家。她上门市部买了一些笔记本,身上就剩下了三块多钱。路过一家饭馆时,饭馆里飘溢出羊肉的香气。她摸了摸衣服口袋里的钱,还可以吃一碗面片。站在饭馆门口,她想了半天,还是没舍得走进去。抿了抿嘴,咽了咽口水,润了一下皴裂的嘴唇,肚子里也没起先那么饿得叫唤了。
人们打量着这个外地姑娘,一个人来回走在街上。口干舌燥走到白家岭坡头,她看见一家卖菜铺,于是走进铺子,有一把水萝卜在地上搁着,她问铺子家秤了几个水萝卜,然后她到隔壁小饭馆,跟馆子家要了碗面汤。没有水洗,她拿着萝卜宝贵似的,舍不得剥掉萝卜皮,在衣服上蹭了几下,蹲在路边,大口吃了起来。初夏水萝卜刚上市,萝卜摆放了几天,失去了水分,有点蔫了,而且萝卜心也糠了,她却吃得津津有味,香甜无比。她说:“那天吃的水萝卜,是我吃到的最美味的水果。”
在东乡支教的日子,生活艰苦,可是她喜欢上了东乡,因为爱情而爱上了贫瘠的土地。后来返城,她离开东乡,离开了自己曾经支教生活了三年多的村校,她的情感融入了东乡,她说这里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人生中最美好的季节,留在了这片土地。三十多年过去了,她忘不了村校的孩子,还有那场露天**,在锁南街道吃的香甜的水萝卜。“那段经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她感慨地说道。
第二位在东乡县支教的老师,是美国青年志愿者丁大卫,东乡县很多人都知道他。那一年,我慕名前往东乡采访丁大卫,在县教育局丁大卫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里,放着募捐收到的各种各样的邮包,来自全国各地陌生人寄来的学习用品,以及一些孩子们穿的衣服等。在一张靠墙边的单人床上,有一面床铺上搁着的包裹,几乎全是给孩子们的课本、书包等物资。
丁大卫拿出自己曾经支教过村校的一摞照片,在那一张张东乡孩子天真的笑脸,孩子中间同样像孩子一样开心的,是丁大卫。有很多这样的欢乐时刻,留存在穷乡僻壤的村校,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幸福,印刻在四寸纸质版照片上。是一个人在俭朴甚至贫困后面的那一种富有,映照在质地纯净的高原上,那一抹在阳光下黄土般的光泽。
“有一次,从兰州回临夏的班车上,丁大卫和夫人韩诗蝶坐在我前排,丁大卫郑重其事地向年轻人要车票。那个正在收车费的年轻人,面对丁大卫要车票时,忽然愣住了。”临夏发往兰州的班车上,当地乘客没有哪个坐车时会要车票,他们知道民营班车。为此,较真的丁大卫说:“我坐车买票,乘客买了服务,买了保险,应该给票。”卖票的小伙子被他逗乐了,转身扯了两张车票,递到丁大卫手里。
富有与慷慨,是丁大卫留给人们的印象,可是对自己他总是这样斤斤计较。在东乡县支教期间,丁大卫接到的教育捐助物资经过他转手派送到最需要的学校,而他自己支教的生活却过得极其简朴。在东乡县支教时,丁大卫每天的伙食很简单,每天三顿饭基本都吃炒洋芋。在东乡县支教,“每个月伙食费只要二百四多块钱足够用了”,丁大卫说。
有一次在临夏滨河中路冷饮摊上,丁大卫坐着阳伞下面的休闲椅上,他手里一边看着书,一边吃炒葵花籽,对车来车往的身外,全然不觉。
第三位在东乡县支教的老师,是一位我熟悉的朋友。那一年,她被分配到一所离县城较远的村校支教。支教是好事,但她实在不想去乡下,因为年迈的面母亲身体有病,还有儿子刚满三岁。起初她托关系走路子,而效果不太好,她努力的结果是,去了乡村支教。她担任小学三年级班主任。一年过后,到了周末放学回家,孩子们非要帮她提挎包,从山底下把老师一直送到公路边,陪着她在路边等班车,直到坐上车时孩子们才肯回家。每个周末都是如此,后来她以班主任上课时的口气,假装板起面孔,命令同学们道:“放学了你们各回各家,谁都再不许送我了”,大家这么说好了,可出了校门,同学们还是尾随在她身后。
在那所村校支教一年过后,她恋恋不舍离开了村校。她说:“要是早知道这样,当初我怎么还不情愿接受这快乐的体验。”
动人的故事发生在支教之后,过去了一年多后,那一年夏天,她正在市里的医院陪护生病住院的母亲,忽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听着电话那头一个陌生的稚气未脱的男孩子的声音传来,她好奇地问道:“你是谁?”那个男孩说:“老师,你忘了我嘛,我是五年级的班长。”她猛然想了起来。“就是那个调皮的孩子,她想起了自己的这位学生,那年她还去过他们家,动员他父母让他上学,她连着去了三次走访,总算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了她。防止孩子中途辍学,尤其动员家长让女孩上学,让村里的孩子坚持读完学业。他现在已经上了五年级,而且还当了班长。他告诉老师,参加学校举办的作文演讲比赛时,他写的“我爱东乡”作文获了一等奖。
接下来,他在电话里对老师说:“我妈妈让我给你送苞谷棒子来了,是妈妈刚从地里摘的嫩苞谷。”赶紧挂断电话后,她匆匆地来到广场,“当我见到了那个同学,他满头大汗地站在我面前,不时地挥手擦去额头鬓角沁出的汗珠。”
“我一下被难住了。”这份支教时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由此改变了她对人生的态度。相信教育和爱的力量,能够改变你我,一个人的世界。她告诉我说,那年去支教前,她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几乎酝酿了一个晚上,脑海里只有四个字——“热爱家乡”。短短的一年里,她想着怎样去做好支教,不仅只是给孩子灌输的知识和灵感,而是怎么样用一个东乡孩子的眼界,听到从他们的口中真诚地道出:我爱东乡。
近几日支教老师抓拍一个微笑的小女孩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背后有着暖心的事情,去年开始小女孩他们这个线就正式脱贫了,并且学生们有了新的学堂,新的学校也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新鲜事物,能够接触到更加优越的教学条件。
一、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前有一些偏远地区,孩子们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他们上课的环境特别的差,特别的艰苦,像四川大凉山那边,还有许多和爷爷奶奶在家生活的一些留守儿童,他们没有钱上学,即使是家里的大人,把他们送到学校去也是条件非常不优越的,老师们教给孩子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课。好在现在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昌盛,国家更加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现在家家户户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而且每家每户都有条件给孩子创造读书的机会,现在我们的国家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够珍惜上学的机会。
二、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我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也不算太差,因为考高中的时候我差十分没有考上,需要花钱买,当时因为家里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都在上学,爸爸妈妈的压力特别大,看到每天他们特别的辛苦,我非常的不忍心,我没告诉她花钱可以买分上学的事情,我毅然决然的辍学了,选择去外地打工挣钱,为家里分担压力,现在我特别后悔没有去上大学,所以我希望现在所有的学生都能好好学习,珍惜读书的机会,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三、相关资料。在人与人之间,它是一个表达方式,表示愉悦、欢乐、幸福,或乐趣。微笑是不分文化、种族或宗教,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它是国际通用的。跨文化研究表明,面带微笑是世界各地情感沟通的手段。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万分感谢。另外你觉的背后有怎样的暖心故事呢?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
回想中的往事已被抽去了当初的情绪,只剩下了外壳。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岁月匆匆,仿佛一恍惚之间,21年就过去了,我也从同事们口中的“小左”变成了“老左”;从当时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变成了年轻老师眼中的前辈。
这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里也经历许多的艰难困苦,酸甜苦辣,但我只要想起那段支教的生活,就会觉得什么都能过去。
那段经历把我骨子里的坚韧性格完全的挖掘了出来。
现在想想,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每一段生活都是无法预知的,但一定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当你熬过了那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后,总有一天,你会遇上生活的美好和小欢喜。
从教学点调回校本部,我又在那工作了三年,后来条件成熟之后,我调回了现在的乡镇学校,结婚生女,离父母也近了,工作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当年和我在一起的同事们也各有各的境遇:那年正年富力强的陈老师的和付老师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但现在仍然在一线的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
那个在泥巴路上也爱穿白球鞋、骑山地自行车的小高老师,后来调出大山,还改了行,却因在一次家族聚会上食物中毒 ,英年早逝,那年他才结婚,妻子怀胎六个月,他的遭遇令人嘘唏不已,感叹世事无常。
曾经和我亲密无隙的李老师也为了女儿能受到更好的教育,远调他乡,去一个四线小城当了小学老师。因为相距太远,我们长期没联系,处于失联状态。
随着交通条件和山区办学条件的改善,三个教学点都只办了两届初中,就停办了,学生们全部归到位于乡镇所在地的校本部,轮流派年轻教师到初中教学点支教已成为历史,当初办在大庙里的小学也早就搬迁到山脚平地上新建的水泥楼房里了,还有了教师和学生宿舍,食堂,条件好了好几倍。
后记:今年春天开学后的一个周末,在小区外遇见了一位以前熟悉的人,那段山里生活的经历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本来只想简单的记录一下那段历史,可一写起来就收不住,能想起的越来越多,是那么的清晰难忘,已经尘封了好几年的往事,就好像只是前两年才发生的一样。
一天写一点,不知不觉的就写了上万字,直到今天,仍有意犹未尽之感,但生活要继续,人只能朝前走,写到这,也算是对过去的那段生活有了交代,该打住了。
愿前程多是坦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