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 从认知和护理角度谈双相情感障碍

文献 | 从认知和护理角度谈双相情感障碍,第1张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 神经多样性 ,我是 喵君姐姐~

上一周我们具体了解了双相情感障碍~

科普 | 状态太好?!可能得了这种病

2022-01-26

再次回顾一下它的定义:双相情感障碍,也叫躁郁症,顾名思义,这是一种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又有时陷入 抑郁 状态的精神疾病。

尽管情绪状态在一段时间内是存在一定的波动的,但是躁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明显超过了正常的幅度。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情绪障碍,以躁狂和抑郁交替或混合发作为特征,影响着世界上1%以上的人口,不分国籍、种族或社会经济地位,是造成 20 岁以下年轻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双相情感障碍一生都有复发的可能,复发率高达70%,而且病程可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可分为 I 型和 II 型,其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抑郁、躁狂混合发作。

今天,我们将从 认知和护理 二个角度带领大家走近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角度谈躁郁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会经历抑郁和躁狂的两级或交替发作。

与单纯的抑郁症不同的是,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发作通常比躁狂发作次数更多,时间更长,对患者的伤害也更大。

严重的抑郁发作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职业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还会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自杀。

由于抗抑郁药物的单药治疗可能引起患者从抑郁向躁狂转换,并且在随访研究中表明,持续使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出现快速循环和抑郁复发的概率大大增加。

不仅如此,截止到目前为止,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都不足以支持抗抑郁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抗抑郁药物是否应该被使用于双相情感障碍一直饱受争议。

根据近年的文献研究和综述文章,研究者对双相情感障碍中抗抑郁药的选择和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结果表明,在适用人群方面,抗抑郁药物应该尽量避免在混合抑郁患者、已有躁狂症患者和已经出现快速循环的患者中使用。

在药物的选择中,SSRIs和安非他酮应该优于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物,而三环类几乎不作选择;其中在 SSRIs 中,氟西汀单药治疗对II型双相情感障碍中的重度抑郁发作有较好的疗效,而与奥氮平联合用药适用于 I 型双相情感障碍。

总体来说,在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应用方面,抗抑郁药物还是以 新型的 SSRIs  和 安 非他酮类药物 为主,并且最好用于 II 型双相情感障碍中的病情稳定患者,特别是已经使用抗抑郁药物并且没有出现转躁的患者。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还是作为心境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辅助用药,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单药治疗引起的转躁。

冲动可能代表自身行为激活和抑制的失衡。

研究指出冲动是诊断躁狂发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躁狂发作期,冲动可增加诸多具有破坏性行为风险,说明冲动与躁狂症密切相关。

在急性躁狂发作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表现冲动行为增高,因此 冲动 是双相情感障碍发病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表现。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自身精神状态认识的一种能力,包括是否能够辨识或察觉自身有病、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能否指出自身现在和既往的表现及体验是否为病态等。

文献报道,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 自知力 损伤。

研究结果显示,冲动组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得分和总分均低于非冲动组,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发生冲动攻击行为患者各项认知力水平较低。

经相关检验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得分和总分与冲动攻击行为 MOAS、BIS-11评分呈负相关。

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力水平越低,冲动攻击行为 MOAS、BIS-11 评分越高。提示认知力下降可能诱发冲动攻击行为。

进一步经回归分析证实上述猜测,结果证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疾病、住院、服药、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低下均可能是诱发冲动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证实认知力下降参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

可见,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早期应关注其自知力水平,并对出现自知力水平下降的患者引起重视,给予合理干预,帮助其自知力水平提高,这可能对降低冲动攻击行为发生率、帮助双相情感障碍病情控制有积极意义。

由此,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密切相关 ,且自知力水平低下可能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性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可根据自知力水平变化,及时对其进行攻击性防御。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精神共病与躯体共病中,主要以双相情感障碍躯体共病的问题较为突出,共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较为困难的特点,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的风险,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明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有研究结合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国际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

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的精神共病率为33%, 共病焦虑障碍 是较为常见的,其共病率为24%(=4203,P< 005)。

双障碍患者的 躯体疾病共病 率为 16%,其中主要以头疼和偏头疼为主,共病率为 10%( =3458, P < 005)。

患者中出现共病的病例中,存在吸烟史、饮酒史和心理障碍家族史等因素,而且存在的共病的患者中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没有出现共病的患者组(P< 005),且性别同样会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共病率造成影响(P< 005)。

由此可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精神及躯体共病率影响因素较多,治疗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考虑药物质量,还需要重视导致共病的其他因素分析。

社会角度谈躁郁

年龄 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重要因素和高危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而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则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 。

提示在日常的临床护理中,应更加关注病程较长、年纪较大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年纪较小、起病时间较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倾向。

对<35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投入更多的护理精力和给予更多的护理资源,定期进行自杀风险测试,动态关注其自杀风险的变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尚处于发病机制未获完全明确状态,遗传、社会、生物学及心理学等诸多因素均与之呈现相关性,以躁狂与抑郁交替反复出现为主症,抑郁发作次数可达躁狂发作次数数倍之多。

药物干预为该类情感障碍者首选疾病控制策略,但双相情感障碍者用药低依从性普遍存在且不易扭转。

特别是居家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者其用药低依从性问题尤为突出,成为该类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瓶颈所在,故向双相情感障碍者提供积极见效的院外用药指导督促支持具备重大的意义。

延续护理 指借助于系列化的护理行 动设计与实践,使护理对象自医院至家庭均有机会获得具备连续性特征的专业照护支持。

不同的延续护理策略可指向差异化的延续护理效果与结局。

常规式定期化电话延续护理干预,以健康疾病控制知识的传播与护理对象疾病控制现状的了解为主,将家庭照护者置于护理支持的从属地位,忽略了家庭照护者在家庭疾病控制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与职责,未能充分发挥家庭照护者特殊疾病控制功能。

有研究采用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者家庭施加干预,高度重视家庭照护者在情感障碍者家庭疾病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及家庭亲情支持在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过程中的独特效用。

将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同时纳为延续护理主体进行干预,关注家庭环境与氛围、家庭功能与关系在双相情感障碍者居致力于让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均充分参与家庭疾病控制过程之中,认知到遵医嘱用药与按时复查重要价值所在。

构建治疗协同化家庭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照护者治疗协作者与治疗督导者作用,形成高效和谐、互动通畅、支持充分的家庭疾病控制核心单元,使护理对象治疗行为与家庭照护者照护行为间和谐共振、共同进步,自源头控制与消弥双相情感障碍者用药与复查依从性负面影响因素,促成其按时足量用药行为与按时复查行为。

生活质量系个体生活状况的综合性反映指标,亦是对护理对象行全面健康评价与监测的重要手段。

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 在双相情感障碍者中的应用,扩大化了居家疾病控制管理队伍,引领家庭照护者深度有效参与双相情感障碍者疾病控制管理过程,家庭照护者与护理对象本人在疾病控制实践中同步成长。

双方发生情感碰撞,增进彼此理解与接纳度,修复家庭关系,重建与促升家庭功能,增进用药与复查依从度,使双相情感障碍者同时获得生理症状改善与心理情感有效支持,在和谐关爱家庭氛围中康复,促进心理与社会、环境与生理等各领域生活质量的提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主要是消极情绪,有许多不良心理,如悲观和绝望。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学中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躁狂症和抑郁症交替出现,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有必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研究表明,给予 合理的心理护理 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躁动情绪和抑郁情绪。

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在一项研究中,对照组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心理护理组双相情感障碍在常规护理同时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

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双相情感障碍改善的时间、双相情感障碍从就诊到病情稳定出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均更好,且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

综合文献以及研究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 减轻躁狂、焦虑和抑郁 。

认知药物以及社会角度对于躁郁的研究和进展,都更好推动了人类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问题解决,也更好地说明了人们在追逐美好的幸福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们了解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

参考文献:

[1]王嘉薇,尚靖,陈嘉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1, 36(03): 628-632

[2]徐丹,周广玉,夏海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相关性[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01):79-82

[3]沈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精神及躯体的共病率相关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9):109

[4]王维婷,李刚,张雪,赵艳丽,谭淑平,郭巍,李丽娜不同年龄阶段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及精神护理差异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21,19(07):448-451

[5]郑妙玲,郑桂珍,黄妮娜,郑桂彬,吕小霞,沈后荣,陈淑娴,钟志兰,王秀艳家庭核心化延续护理支持在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24):3395-3397

[6][1]张娟双相情感障碍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202-203

排版:华努力

校对:喵君姐姐、咩咩

现在社会,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长期情感障碍。长期情感障碍,也就是双向情感障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长期抑郁焦虑、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等。长期抑郁与长期焦虑和神经衰弱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抑郁是指长期处于一种无意识,或者无法意识到;长期焦虑是指长期处于焦虑抑郁之间。长期抑郁与长期焦虑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一方面,长期抑郁会导致长期情绪状态不稳定;另一方面,长期抑郁导致长期状态不稳定;而长期焦虑会导致长期情绪状态不稳定

一、什么是长期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一般分为原发性抑郁症和继发性抑郁两种。原发性抑郁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没有任何可以引起抑郁心态的诱因或不愉快的经历,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依然没有任何好转心态,也没有向周围人寻求帮助或者是释放自己情绪方面的困难和痛苦。而继发性抑郁,则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类似于抑郁心境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疾病完全治愈之后才会消失或者缓解甚至消失。原发性抑郁分为两种类型:慢性抑郁症和原发性抑郁症;慢性抑郁症是指症状持续存在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麻烦或者困扰时,患者就表现为长时间抑郁症。主要包括焦虑抑郁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以及自杀企图等形式;而原发性抑郁症在各种原因(如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影响下,患者会出现无意识地自我怀疑、自卑、痛苦、无助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习惯,且可能伴有焦虑或者躯体化症状。这两种长期抑郁症状与抑郁症有相似之处(1)前者仅表现为心境抑郁(2)后者仅表现为焦虑(3)在长期情绪不稳定下,患者将自身负面情绪不断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因此可持续存在2周以上;而在抑郁症患者中,出现了自杀念头等行为时所发生的时间更长。

二、什么原因会出现这种情况?

长期情感障碍的出现,和许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性格、生活环境、社会压力等因素。遗传:在我国,有超过30%以上的人存在家族性抑郁障碍。性格: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出现性格抑郁。在国外,大约有40%~60%左右的人存在精神或神经方面(不包括女性)的特殊异常情况。生活环境: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平时生活中看到了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对一个人造成影响,例如工作压力、经济负担、家庭关系等等。社会压力:有的人为了工作不想结婚;有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不想生孩子;甚至有一些人本身就患上了疾病,比如抑郁症等等。

三、治疗心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啊?

治疗心理问题的关键是把精神分析学应用到生活中去。就是要找到造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找出患者长期困扰自己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掉这样的根本原因,那么他的各种心理问题才会逐渐消失并好转起来。比如:双相情感障碍。这个患者属于抑郁症,因为他存在严重的抑郁症状,没有办法通过正常合理的生活方式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状态,长期发展下去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个患者就是双相情感障碍中抑郁症状最严重的一个例子。

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好,同时配合药物与心理咨询综合调理,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平日里家人也要督促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避免暴饮暴食以及熬夜,尽量生活规范一些,这样才能帮助早日的恢复健康,

双向情感障碍兼有抑郁与狂躁的表现叫做双向情感障碍,因此治疗就要针对抑郁和狂躁两方面来治愈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放松,严重的可去看心理医生。

静思想象方法可以消除负面情绪,敞开心扉,找到生命的本质。你将能够接受自己,接受社会,享受轻松和快乐。

在物理层面上,冥想可以修复身体机能和自主神经,甚至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实现其效果。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静想是不可或缺的方式。

其他的治疗办法:

适度的日光浴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至关重要。阳光可以使人体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使患者的身体组织处于灵活的运动状态,然后分泌各种快乐物质。

这不仅可以改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它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并去除有害物质。每天半小时的阳光将为患者的身心提供良好的润滑。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病人会有躁狂发作的症状,又有抑郁发作的症状,而发病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很多人以为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疾病,无法治愈,其实是错误的想法,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进行调整的。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应该先到医院进行诊断病情,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方法,还需要长期治疗,才能帮助最终治愈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情。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常常影响心绪,所以要懂得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或是困难,要敢于面对,坚强不屈,不能自暴自弃,要适当放松身心,可以改变现实的人只有自己,要少说多做,用实际行动去解决自己遇到的一切问题。

病人还应该懂得控制情绪,会控制情绪的人才是成熟的人,我们总会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不要轻易动怒或是暴跳如雷,要冷静,只有冷静才能解决问题,在遇到伤心事也不要一直压抑着情绪,适当发泄或是哭出来可以缓解心理的压力和难受。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应该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定期进行锻炼身体,运动有助于调整双相情感障碍,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多吃营养均衡的食物,不抽烟喝酒,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坐禅等方式帮助调整自己的心绪。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目前,双相障碍治疗仍以药物、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采取物理治疗、危机干预等措施。

双相障碍的治疗应坚持全程、综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原则。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为真正回归社会提供有利条件。

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稳定并控制症状,巩固期达到完全缓解,维持并预防复发则让患者维持在缓解状态。尽管多数轻躁狂患者可在门诊治疗,但严重的躁狂发作需住院。

除了药物,心理疏导的需求也远未得到满足。

一是因为不了解或不接受疾病,双相障碍患者往往存在拒绝就诊的现象。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缺乏自知力,尤其是在躁狂状态下,无法看到和理解自己的症状,否定自己生病。此外,由于病耻感,患者会害怕被歧视、疏远,而隐瞒病情,不敢就医。

二是双相障碍患者长期处于对复发、独处、及与配偶发生冲突的恐惧中,常常具有羞耻感、悲伤、对抚育子女和生活能力的自我怀疑、对发作的悔恨和自责感、过度敏感、孤独感、对伴侣痛苦的同情感、绝望感,以及对过去治疗不佳的挫败感。心理疏导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需要专业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细心的照料,帮助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态调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8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