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传统广告时代,还是如今技术让人眼花缭乱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营销都是“走心”的。情感营销如同“水”一样,看似柔弱,却无处不流,无坚不摧。生活中,一个人可以忘记许许多多的事,而情感震荡的某一时刻却常常难以忘怀。那么接下来我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情感营销案例吧。
情感营销案例一
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菲佣的眼泪》 Coca-Cola 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OFW
在菲律宾,有超过1千1百万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只身到海外打拼,只为了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迫于现实因素,许多人长达数年不曾回家。可口可乐公司在菲律宾发起一项计划,资助这些长年在外的工作者回乡和家人团圆,整个过程被纪录下来,感动了许多人。
可口可乐资助3名海外劳工,在他们的家庭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他们付机票钱,为他们的家庭策划了团圆之旅。派出可口可乐的红色专车、专人接送,带给家人一个大惊喜。家人阔别多年后终于重聚的喜悦和激动,好多感人的画面,让镜头前的许多人流下眼泪。
影片中,离乡5年的Joe是X光检验师,这段期间得知父亲因生病逐渐失明,但舍不得把钱花在机票上回乡,宁可寄钱回家让父亲买药。
当看护的Leonie离乡9年,家里所有小孩仰赖她扶养,不论多想回家,都因为每个月的生活压力让她脱不了身。
当保姆的Joey离乡11年,离开时儿子才1岁,如今儿子已经12岁,异地打拼的孤独,哀戚神情全写在脸上。
细看可口可乐这场活动,预算不会太高,整篇故事只有4分钟27秒的影片。但却成了一则影响巨大的宣传影片!里面不必演员,不必假装,所有笑容,所有眼泪,都是真真实实的;这样的情感营销方式,与可口可乐全球推行的“打开幸福”活动完美应和。以单部影片的感染力就充分的传播了品牌理念,一个月内就吸引了76万人观赏。
可口可乐凭这一影片成功的在菲律宾社会掀起「新话题」,让菲律宾人开始思考「OFW」的处境,关注话题的同时,人们自然的联想到可口可乐的「温暖」。
情感营销案例二
味千拉面
“这一碗,让心里好满”
还记得那一年的父亲节,味千拉面审时度势的推出了一则温馨的广告。
以拉面馆为原型,讲述了拉面馆馆长与女儿之间动人的故事。把味千拉面“幸福味道”的品牌理念生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此后“爸爸做的一碗拉面”,就像“妈妈做的菜一样”,被受众所熟知和认同。
情感营销案例三
无私的互助:中国平安
请永远留一盏灯给别人。
晚归的女孩骑车在黑暗中独行,一位衣着朴素、面容慈祥的卖夜宵的老人,在一盏幽黄的灯光下收拾摊位。女孩打过招呼继续走进黑暗,老人却在她身后为她手持一盏微斜的灯,照她前行。
其实一盏灯的光亮照不了多远,但是人与人的关怀却可以永存人心;中国平安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牢牢的抓住了用户情感上的需求。因为只有无私的互助,大家才都会“平安”
情感营销案例四
可口可乐情感营销案例《一次快乐的邂逅》Coca-Cola Open Happiness!
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历史上的众多危机关头,可口可乐都会挺身而出传达乐观以及振奋人心的信息;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可口可乐开展主题“A genuine encounter with Happiness in times of crisis” (一次在困难年代的快乐“邂逅”)的活动 。
广告公司寻找到一个102岁高龄的老人Josep和一个即将出生的女婴Aitana;他们之间将进行一次最长生命与最年轻生命的对话;
老人的话:
Aitana(即将出生的小女孩)我叫josep mascaro ,我已经102岁了,我算是一个幸运儿了(活了一百多岁)。
你也是一个即将来到这个世间的幸运儿,你可以认识我,认识我的妻子,我的朋友,同样的你可以问你自己,为什么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会在我一出生就过来看我呢因为,现在有很多人都说,你选择了不好的年代来到这个世间;现在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所有的事情都处于危机当中;
但这样可以让你变得更加强壮哦!我就是一个例子,我出生的年代甚至比现在更糟糕,但到最后,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很美好的;不要浪费你的时间,也不要担心太多,在时间流逝前做一些能让你快乐的事情吧(可口可乐的主题)
我活了102年,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再多活几年
因为生活总是过得太快了,我还没享受够!
尽情享受快乐吧!
在中国,我能想到最相似的建筑就是火车站了,几乎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建造出来的。那是一种苏式建筑,车站大楼的颜色从灰到棕不等,楼顶上挂着“XX站”几个红色大字。大楼前会有一个广场,用来停放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大厅里总会有一排排蓝色或者白色的塑料凳子,以及出售特产食品或者各种小玩意的摊位。当然到了现在,一些大城市的火车站造型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火车站可以说是城市的窗口,其实一直以来觉得火车站都比较混乱,几天前路过了那里。刚下地铁,便能看到过道两边挤了不少还没买到车票的外来务工者,或席地而坐,或摊着报纸躺下休息的,瓶瓶罐罐堆满行李的……这里一簇,那里一团,三三两两逛荡兜售发票的,“发票发票发票发票发票……”声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直到分不清发票还是票发。
偶尔也会碰到几个黄牛,虽说车票实名制以后,对这个行业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物尽天择,剩下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你听,“不用排队,拿票就走。杭州、温州、广州,南京、天津、北京,马鞍山、平顶山、井冈山,齐齐哈尔、呼伦贝尔……”相声报菜名般的语言组织,浑厚的肺活量,熟练的嘴皮子功夫。即使我不买票,也真心想为他叫一声好。
出了地铁口,眼前更是蔚为壮观的场面,买票的`队伍排到了大厅外。假期的排队声势比起当年的世博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什么电话购票,网络购票,只是让更多不会用电脑的农民工买不到车票。我不在乎国家多么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亚运,哪天解决了春运,才是这个国家的进步。以前通宵排队至少还有买到票的希望,现在还没排到一半,就听说票已经没了。所以广场上四下游荡着背着行李的无助者,时不时还会从身边突然窜出一个乞丐。
广场上有着各种乞丐,拖家带口的,长跪不起磕头不止的,在纸上写满辛酸血泪史的……我知道,他们有些是组团要饭的,有的是被迫行骗的,真真假假,无从辨别。在一个拐角处,看到一个独腿老人靠着墙根,断断续续地用笛子吹着春天里。地上用粉笔写着“买不到车票回老家”,或许是对这个曲子还不熟练,走调的笛声,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找不到家乡的春天。我毫不犹豫地往他地上的搪瓷杯里丢了几块零钱。
回去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广场上熙熙攘攘还围着不少人。其实在车站如果不是几个人一起候车的话,那种无边的寂寞感更容易袭上心头。独自一人的场景,也许不会有这种感觉,可能正是因为陌生人太多太多,反倒把这种寂寞感平添了几分无助。况且还有那么多买不到车票的人,在这陌生的环境里,四下更是弥漫着思乡的情绪。记得自己小时候会把“归心似箭”错写成“归心四溅”,看着有点恐怖,现在看来这种归家的心情在这寂寞车站的周围都是能感受到的。
就在这时,突然看到刚才那个吹笛老人,在墙根的阴影下,脱去了宽大的裤子,解开裹着的蜷曲左腿,伸直两腿,跺跺脚,向着售票大厅慢悠悠地走去。在那一瞬间,比起上当的心情,我更希望这些残障的乞丐都是健全的,至少他眼中思乡的目光是真切的。对于乡愁或许可以这么写:“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明媚的阳光,泡上一杯咖啡,勺子不自觉的逆时针搅动,还是怀念起故乡的种种来。”这种写法或许被无数小资引用过,仿佛有了这铺垫以后,乡愁顿时也变得高雅起来。其实乡愁不是某一部分人的特权,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或多或少而已。
是的,在这种千万人口的大都市里,车站会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吗?人们从很远的地方驶来,驶向更远的地方。我们像浮尘,微不足道,或像浮萍,没有根。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农村还有不少停留在上个世纪,直到现在他们还觉得下了火车应该是让他们倍感亲切的灰色的大楼,嘈杂的大厅。然而下车看到的却是飞碟般的建筑,他们会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才是真正的寂寞和恐慌。
那个老人在售票大厅外,躺着安详地睡下了。我相信他肯定会在睡梦里看到自己乘上回家的列车,这列火车的轮子可能沾着一些北方的雪花,还被江南的细雨淋湿了,却一直朝南方开去,开到家乡的春天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