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爱国感想的文章

谁有爱国感想的文章,第1张

一段历史,风雷激荡,气壮山河。

一种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

65年前,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字投降为标志,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从此,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从战火中奋起,从废墟中挺立,从屈辱中新生。

岁月沧桑,历史不老。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战争留给人们的思考并没有停止;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早已完成,但血火淬炼的民族精神仍熠熠生辉。

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深远意义,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民族精神的弥足珍贵。如何从这份凝重的历史遗产中获得开创未来的警示与启迪,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吸取振兴中华的智慧与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历久而弥新的重大课题。

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畔的爆炸,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武装入侵中国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要自由还是当奴隶?

面对凶残的侵略者,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展开了一场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最壮烈的民族解放斗争。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年产钢580万吨,拥有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工业产值仅为136亿美元,年产钢4万吨,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时,3万多官兵只有1万多支枪,每支枪平均30发子弹,还有些战士拿着长矛。中国军民完全是以血肉之躯抵抗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这是一场让侵略者胆寒的战争。每一次战斗,都是以死相搏;每一处战场,都是血肉长城。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英勇无畏的“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困乌斯浑河,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台儿庄和徐州会战……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遍及敌后的游击战……中国***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使日本法西斯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无论是***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士,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从八路军“马石山十勇士”、新四军“刘老庄连”,到长城关口的大刀队、黄浦江畔的“八百壮士”……每一个英雄壮举,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壮歌。

国难当头,更见中流砥柱。是中国***率先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号角,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是中国***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提出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及时廓清了人们心头的迷雾。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抗战力量的不断发展,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全民族抗战的大潮让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言彻底破灭。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战线的重要内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是过去二十多年时间的经验总结,也是新形势下如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对世界紧急的影响明显增大。国内发展的资源、能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开放度的提高给国内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有的国家对本国紧急实行严格保护,结果保护了落后,延缓了发展。有的国家盲目扩大开放,过度倚重出口,依赖外债,丧失自主权,导致债务危机、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要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把我开放节奏,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求得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金及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大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以内需为主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由温饱向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潜力十分巨大,这是我国的优势所在,推动我国的重要优势。必须十分珍惜并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无论是克服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是今后的长远发展,都将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

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必须把立足国内、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必须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一切进步的东西,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把坚持弘扬我们民族得优秀传统文化统计及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把开拓国内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同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结合起来,,把对内搞活动同时外开放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99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