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已经由过去的饱受争议发展到现在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爱情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进而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便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关键大学生;正确;恋爱观;教育
在人一生的社会生活中,“爱情”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方式的改变,“爱情”也自然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同过去不同的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比较强。在此情况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增强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正确的恋爱观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目前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近年来,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现状的调查分析,和与恋爱大学生的交流,目前恋爱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大学生恋爱人数众多且恋爱开始时间较早。
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恋爱经历,人数较多,占有一定比例,甚至有些学生在初中时就有过恋爱史。在这些有恋爱关系的学生情侣中,有些学生的恋爱关系也得到了双方家长的认同。
(二)大学生恋爱关系公开化且恋爱关系自由化。
如今大学生恋爱已由过去的躲躲藏藏转为现状的光明正大,更多的是公开化、自由化。教室、食堂、操场、小路上等都可见男女学生表达爱意的情景,这也俨然成为众多高校里一道“风景线”。所谓自由化,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得到家长的认同,恋爱自由观念已经在大学生心中形成。
(三)大学生的恋爱观过于简单化且责任意识淡化。
当前大学生对于恋爱观缺乏正确的引导,有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有的受身边朋友的调侃、讥讽下产生恋爱关系;有的是与朋友打赌追友与异性产生恋爱关系。这些在大学生眼里是“轰轰烈烈的恋爱”,是大学里的“必修课”,还有的学生对于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持有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从这些大学生对恋爱观过于简单化的想法中可知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比较淡化的。恋爱责任由恋爱关系产生,责任对象是多方的、直观的,这种责任意识的淡化无论是对大学生的身心还是其他方面都会照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四)大学生恋爱持续短且毕业后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较少。
大学生的恋爱时间往往较短,这些时间基本都是在校读书阶段,而毕业后能够继续保持恋爱关系的情侣并不多,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大学生欠缺社会阅历,思想单一,缺少人生奋斗目标,这促使很多大学生产生对待恋爱问题的简单、幼稚和不成熟态度,再加上大学生活经济上的限制、心理不成熟所产生的虚荣心理、就业的压力,这些都成为毕业后大学生携手走进婚姻殿堂较少的原因。
二、大学生恋爱观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受环境的影响。
现代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影响,爱情剧、言情小说无处不在的伴随着学生成长。无可厚非,二十几岁的年龄充满着对爱情的幻想、对世界的认知,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在众多的影视剧、爱情小说中,更多的出现“三角恋”、“多角恋”,有多少在不经意间扭曲了大学生的思想及恋爱的态度。
(二)传统道德淡化,性观念开放。
由于当今社会极度开放,人们的思想早就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当代大学生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习以为常。大学时期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很多大学生迫切渴望他们眼中的“爱情”,但是不能正确理解恋爱的含义,错把“性”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三)个人虚荣心攀比影响。
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成双成对,自己的虚荣心深受打击,再加上许多学生是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心灵空虚,认为恋爱可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也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观,做好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与培养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不得不说,恋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必然会产生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恋爱任何一方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为对方、对社会负责,达到道德情感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一旦双方有了爱,就应担当起恋爱的道德责任,要知道 “爱情”不是建立在对彼此的占有之上,而是建立在为对方谋求幸福的基础之上,尊重恋人的人格和感情,平等履行道德义务。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相互间的交往,可以对双方起到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活动中互激的作用,对自我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二)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的关系,制定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在很多学生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过去的经验证明在大学生中,存在着爱情与事业“双赢”的例子,但是很少,原因是很多恋爱的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不能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往往是顾此即彼,最后的结果不是双赢,却是两者都失去。
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认知时期,个人的想法过于简单,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只是把两人简单的爱情包裹在一个温室里,一旦毕业,彼此迈向社会大潮中时,会因为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而重新审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爱情故事,进而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少一些虚荣心和孤僻感,多一些满足感和集体感。
(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1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学风、校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高低,教学水平的优劣。良好校风一旦形成,将对学生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积极营造学校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2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时间,消除大学生孤独感,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学生之间成为彼此的知已、朋友,使学生从心理上明白恋爱不再是他们精神寄托的唯一方式。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使学生思想觉悟有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理论阵地,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课堂话题讨论来倾述自己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看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方式,探索辅导员老师工作模式。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这需要辅导员老师探索自己的工作思路,了解一定的思想教育理论,同时采用学生易接受的工作方法,来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恋爱观。
许多高校在引导和矫正大学生婚恋情感行为方面,教育方式一般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反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却以其鲜明的强制色彩发挥着主导作用。现在国家高等教育强调人性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因此,在使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的同时,增设大学生权益部门,更加明确了大学生的主题地位。
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对大学生情感的引导和修正,需改变过去单纯的管理方式,更要让教育发挥持久、重要、灵活的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经常很被动。因此,高校必须在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制度健全、教育模式创新等方面,切实提高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更新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踏实。
强化大学生情感教育,最基本的是观念更新,否则情感教育就不可能取得进步。因此,大学生情感教育须树立四个理念:①情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将情感教育看成是高等教育本身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应看成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手段。②教育主导理念。管理是有限的,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刚性管理,尤其是事后惩处为主的'被动做法,充分发挥教育在情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③全程教育理念。要使情感教育覆盖大学生情感发展全过程,使大学生情感的每一步都在教育的指引下。④教育对象与教育者应平等。情感教育是共同理念下的双向交流,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实现心灵的交汇,才能使教育从偶然走向必然。必须改变教育过程由教育者主宰,切实把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平等的地位统一,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意识、反思能力。
2、改进工作方法,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有些学校的辅导员工作还处在强调正面突破,进行大规模或随机性的面对面思想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应根据网络的特点,以采用信息发布、传递、筛选、过滤、整合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由过去的座谈式、批评教育式等较封闭的方式转变为开放性的信息处理方式。如利用QQ、博客、微博、飞信等工具,随时可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在多元方式教育下,能有效及时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还要深入研究新时期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应在以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把日常管理与大学生价值观融为一体,并集合学生特点进行教育,做到管理育人。最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大学生实践真正正确的价值观。
情感教育如何实施:
我国的情感教育目前还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大学生年龄都在20岁左右,这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但是我国高校重视对纯知识、纯智力的教育,忽视了情感教育,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实施情感教育是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
1、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学生是高校的教育对象,也是充满感情的自然人。因此,应兼顾情感教育和知识传授,只有将情感教育和知识相结合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本身成为完整的人,才能达到完美和谐。
2、教育管理相辅相成。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对异性和朋友存在大量情感,高校教师更应教育他们树立高远志向,让情感能得到更好地表达。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运用教育方式的同时,更应辅以适当的管理手段,使管理手段能够辅助教育、服务于教育,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3、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
教师本人应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以教师为榜样,做到和谐发展。
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如何解决好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如何让大学生在知识和情感问题上达到平衡,是目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今经济发展迅速,人的情感多轻浮,通过教育大学生好好把握自己的情感,沉下心来把情感和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人际关系的困扰、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经济的负担。
1、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 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际关系的困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4、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5、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高校扩大招生圆了很多青年学子的大学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就业的困难。就业的压力使很多大学生看不到现实的出路, 找不到理想的方向, 对前途深感迷茫。而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很多大学生在校时一心只读书,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缺乏真正的了解,这些情况导致大学生择业时出现一些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恐惧、自傲、怀疑等。
6、经济的负担
对于一些从偏远农村考人城市的大学生们来说,经济上的负担远比其他负担更为沉重。一些大学生在学期间为了缓解生活压力,找家教、打短工、做生意维持学业。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大,产生自卑心理、焦虑心理、狭隘心理、文饰心理等。
下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学时代,爱情有神奇的魔力,能使恋爱的双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与异性正确的相处,学会爱的能力,也能让我们了解自身价值。所以,我们要勇敢去爱,拥有这美好的感情。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记得珍惜自己,不要忘了我们该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情,要记得好好学习,记得做自己,不要有超友谊的行为,不要失恋后自暴自弃。关键词:校园爱情完善双方勇敢去爱珍惜自己浪漫的高校,浪漫的爱恋漫步在美丽的校园,常常可以看见在荫凉的树下,可爱的长椅,一对对的情侣窃窃私语;在校园的大道上,小路上也有一对对情侣或手牵手漫步或旁若无人的相拥而行,抑或是女生小鸟依人的紧靠着男生;在饭堂里,也有共餐的一对对,他们满含蜜意的边聊边吃„„尽管谈恋爱的只是少部分,但几乎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他们浪漫的身影和多情的足迹。让人好不羡慕!似乎没有他们这就不是个完整的校的确,爱情之美好总是让充满憧憬,忍不住去亲自体验那其中的美妙滋味。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过高中紧张又忙碌的学习和家长老师三令五申的不准早恋的警告之后来到这自由的大学校园,谁不向往一段美丽的恋爱呢?并且校园爱情对于大学生也的确很而恋爱中男女双方的责任心则显得更为重要。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大多都在父母和家庭的照料下成长,思想上的不独立性和生活的依赖性都极强,但当开始恋爱后,受其自主心理的影响会开始追求独立并逐渐摆脱家庭过多的束缚,有利于培养其正确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其次,恋爱有助于让大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特别是与异性相处。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不可避免的要与很多异性接触,而这些人和事的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所以,现在和自己恋人的交流接触就成为了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培养自己的表达,判断,选择等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处理好恋爱过程中,与恋人之外的其他异性的关系,无疑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怎样既能与恋人保持亲密关系,却不影响自己同其他异性的交往,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我们分清友谊与爱情的差别,对日后处理类似问题也提供了经验。再次,自我爱的能力的实现。凡高有句格言“会爱的人才会生活,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爱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爱或者不愿意恋爱那么他本身就是不完整的,他就缺乏这种能力。爱是一种奉献的能力,一种包容的能力,一种理解的能力,一种信任的能力。当开始恋爱后,在对恋人的关怀中大学生就可以学到这其中爱的真谛。最后,恋爱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实现,简单点说就是给恋爱双方带去自信。作为一种纯真的情感,恋爱包含着烈的尊重,接纳,认同的成分,彼此都体验到自己被尊重,被接纳,被认同。这比其他任何场合都要直接强烈的多。另外,当看到因为自己真诚的付出对方更加自信,快乐,积极,恋爱中的人可以看到自身的价值,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勇敢去爱一场。不要考虑外人的评价,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如果大学四年只是忙碌于学习,考研,社团活动,实践体验,而没有享受爱情,那真的是很遗憾的!可是我们不鼓励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
爱情虽然甜蜜,但也会带来复杂、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成为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扰的领域之
(一) 选择的困惑与调适
选择的困惑是大学生恋爱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中较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形。
1、不知道应不应该谈恋爱。这部分大学生应首先树立对爱情的正确态度。如果自己还不知道该不该谈恋爱,那说明在你的心里还没有自己喜欢的异性,只是因为看到许多同学都在谈恋爱,才产生了自己是否谈恋爱的想法。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此刻应有明确的态度。当真正的爱情还没有来到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去寻找爱情。寻找的爱情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
2、自己爱上了别人,但不知道对方是否也爱自己,想表白心迹,又怕遭到拒绝,左右为难。对于这样的困境,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对方对自己的情感。如果经过观察甚至巧妙的考验,发现对方根本就对自己没有那个“意思”,就没有必要向对方表白自己的心迹。因为你的表白不但得不到回报,而且会使对方为难;如果两人是同班同学,还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果经过观察,发现对方也对自己有一定的感情,就可以大胆的向对方表白自己的心迹了。
3、不知道如何拒绝对方的求爱。面对他人的求爱,当你不准备接受时,一般应当在不伤害对方自尊心的情况下,委婉的拒绝,如果对方进一步追求,而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对方的爱情,那就应该明确的拒绝。另外,大学生也应当注意,不要为了害怕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或者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在自己没有产生爱情的情况下,盲目接受对方的爱,因为这不但会伤害对方,而且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
4、在恋爱的过程中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而对方还依然爱自己,不知道如何提出分手才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明确爱情是不能强求的,如果一方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而准备结束恋爱关系,也无可厚非。当然,最好是让对方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比如,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表明两个人不合适。在对方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再提出分手,对方可能好受一些,感觉到的伤害也会少一些。
5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并缺乏对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中的科学认识。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审视、调整自己的择偶标准,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二) 单相思的苦恼及其调适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的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如果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
1、 形成单相思的原因
(1) 爱幻想。这是造成单相思的主观因素。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适应正常的恋爱生活,爱幻想者往往依据丰富的想象力,在幻想中得到异性爱的一切满足。
(2) 信念误区。单相思者往往以为爱仅仅是投入,不要承诺,不要回报,不顾一切的精神恋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恋爱。
(3) 认知偏差。有的单相思者是由于自己的认知偏差造成的,不能正确地对待被拒绝的事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其实是虚荣心),就强迫自己追求到底。
2、 单相思的调适方法主要是认知领悟和心理分析。在具体的心理调适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 如果是自己有意而对方并不知情,而且觉得对方有很大的可能也爱自己,就可以大胆地向对方表白自己的感情。当然,也应做好对方不接受自己的情感的心理准备。
(2) 如果觉得对方就没有可能爱自己,就没有必要表白自己的情感,因为这种表白既可能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也会使两个人的关系显得不自然。有些情况下,适当压抑一下自己的感情还是必要的。
持久的单相思会给个人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学会尽快地从单相思中解脱出来。
(三) 失恋的痛苦及其调适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失恋者可以尝试运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适当运用酸葡萄心理效应。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如果总是回想过去恋人的种种优点,就会越发怀念过去的恋人;同时也就越发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情绪越来越消沉,心理越来越压抑。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如果难以从失恋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不妨运用酸葡萄心理机制。所谓酸葡萄心理机制,就是对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降低好感和对自己的重要性,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可以尽量多想想过去恋人的缺点,少想或者不想过去恋人的优点,心理就容易平衡。
当然,一个人对酸葡萄心理机制的应用必须适当,酸葡萄心理机制毕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若过分运用酸葡萄心理,容易形成一种不符合实际的观念。久而久之,容易导致一些非理性思维方式,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一个人具有足够的心理强度,即使在失恋的时候,也能够客观的分析对方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通过在不贬低对方的优点的情况下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才是心理的强者。
(2)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当一个人失恋之后,如果总是责备自己,觉得自己不好才导致分手,就只会使自己越来越压抑。这时应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如用“幸亏他(她)现在提出分手,如果他(她)结婚后才提出分手,岂不更糟”;“他(她)不爱我,并不说明我不可爱,只是说明两人的性格和观念不合”以及“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3)转移注意力。失恋后如果总是想着失恋这个沉重的打击,那就很难尽快地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时,就应当设法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失恋这件事情转移到自己比较感兴趣、能够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事情上去。例如,听听音乐、看看**、跳跳舞、打打球等,以冲淡内心因失恋而造成的挫折感和压抑感。
(4)升华法。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恰恰是受到失恋的打击后而发奋追求事业,从而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大文豪歌德如果不是失恋,也许就写不出《少年维特之烦恼》。因此,把因失恋而产生的挫折感、压抑感升华为奋斗的动力是十分有益的。一旦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更有意义的事业中去的时候,你定会觉得因失恋而痛苦不堪的往事之好笑和不值一提。
(5)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命,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是一个大学生应当有的态度和人格,也是恋爱的重要原则。要做到:不报复、不打击、不伤害、不破坏对方的名誉和人格,不破坏对方重新建立生活的努力。失恋不失命,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非全部,因为失恋而毁掉自己的生命是愚蠢的行为。人生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美好的东西,爱情虽离你而去,事业却永远伴随着你,只要你有追求精神,爱情之花迟早还要为你开放。失恋不失志,不能因为失恋而丢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理想是个人进步的动力目标,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逐渐平复由失恋而造成的心理创伤,就会重新获得幸福的爱情。
2
(一) 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1普遍性。据北京性健康研究会新近完成的全国高校学生(包括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性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已考虑谈恋爱或已在谈恋爱,“从未考虑”或“对学习期间谈恋爱反感”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封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谈恋爱的经历。
2低成功率。我们这里讲的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是以最终结合即结婚标准而言的。调查数据显示:希望毕业后结婚的仅占到03%,而在校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手的比例竟高达817%。大学生特别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压力时,一两个月间的分手率竟暴增至136%,这表明“大学恋情”的脆弱性,就像温室里的牡丹,放到显示环境中不堪一击。
3低年级化。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一份在南京高校中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在同年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40%、60%、80%。
4公开化。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教室、图书馆,还是马路上、田径场都有大学生谈恋爱的身影,一双双,一对对,随处可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接吻的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果说,以前的大学生谈恋爱是怕别人知道,那么,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
5世俗化。大学生谈恋爱的世俗化有俩种含义;一是大学生谈恋爱中的性冲动明显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倾向明显。所谓非责任化,就是不少大学生对谈恋爱更多地抱有游戏的态度,而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用大学生自己的话讲,就是“玩世不恭”而已。在这里,享乐主义和玩世不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是有明显影响的。玩物丧志,玩物丧德,对待恋爱游戏的态度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趋于低俗,客观上也使那些对恋爱抱有严肃态度的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伤害。
(二)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征
1恋爱心态健康,择偶标准个性当先。最近华师大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现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中,他们最看重的既不是经济能力,也不是社会地位,而是个性和能力经济在他(她)们心目中排名落后,大学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是什么样子?在他(她)们的眼中,学历、外貌、金钱、能力哪一点最重要?针对“选择男(女)朋友时的条件地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外表、个性、学历、经济、能力等多项条件中,不论男生女生,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个性”择偶的最重要标准,其次则是“能力”。“经济”和“学历”因素,反而并没有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经济排名最后。在个性要求中,女生对男生的性格要求,首选“专一”;而男生则最喜欢“温柔体贴”和“乐观”的女孩子。对南京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两情相悦”仍然是80%以上学生对爱情的选择。这表明金钱并非恋爱中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恋爱的心态基本是健康的。
2重视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首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爱恋只是获得经验”,这种观点或者在校园中还并非主导,但已开始被越来越多学生提及。为获得经验而爱,这份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是不是使纯洁的爱情变味了?“好聚好散”可以成为一段爱情的开场白,但分手时真的可以做到从容的说一声“谢谢你给予我的成长” 吗?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一些大学生则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还有极少数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璇,搞多角恋爱,但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3恋爱行为失范,恋爱承受力弱。大学生谈恋爱本来无可厚非,适当的亲近行为也并非不可,但现在的大学生相识没有几个月就进入热恋阶段,在校园里搂搂抱抱,甚至上课时也有亲昵行为;有的进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作出越轨的事,甚至认为结不结婚都无所谓,只要满足需要就行了。即使摒弃道德方面的考虑,这些行为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令人担忧:未婚先孕频频发生。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成眷属”者少,这样就产生了以支失恋大军。感情挫折后出现一个时期的心理阴暗是很正常的。失恋时,不少大学生对自己和对方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有少数学生因失恋甚至自杀等。因失恋而失志、失德者,虽属少数,但影响很大。
(三) 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
满足性冲动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大学生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性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萌生、疏远异性、向往异性到恋爱的过程。随着性意识的发展,性欲需求会日益强烈,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弥散化的性冲动会逐渐投射到选定的特殊对象上。出于性冲动的驱使,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这就是恋爱。由此可见,生理需要对恋爱中的青年十分重要。
2心理因素。
(1) 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的影响。性意识的发展要经过崇拜者的“牛犊恋”阶段。此阶段的青年常常把某个异性长者当作终生恋人并理想化、偶像化,只敢远远的看而不敢真正接近。此时的相思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向往,性成分被压抑。在恋爱的开始,许多青年不是追求性欲的满足而是着重于精神上的向往,这本来是一个正常阶段,但如果长久陷于这个阶段,致力于用精神压抑性冲动就不正常了。有些人在整个恋爱阶段坚持认为爱情是神圣纯洁的,从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对恋人的性要求,这是有害的。性冲动是生理现象,它不会随压抑而消除,只会在压抑中积蓄力量发动下一次冲锋。长久的压抑会造成剧烈的心理紧张、焦虑和抑郁。
(2) 亲密关系的需要。处于青年前期的青年不再像儿童那样满足于血缘带来的亲近,而是有意识的街角一些个人密友。出于此阶段的青年正处于发展迅速的关口,有许多烦恼不能也不愿向长辈倾诉。于是大多数人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可相互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日子将会难过。道理青年中、晚期,亲密关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朋友已不仅仅是倾诉对象。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汇,对青年的交友影响很大。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多数人意味着脱离以前的群体进入新环境,必须重新建立各种关系。不过,由亲密关系导致情爱可能会出现一种危险:即把亲密关系需求与爱情混为一谈。青年(尤其是刚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很强烈。当他及其缺乏亲密关系时,某个异性与他交往便满足了他的愿望。这时的青年不一定能分清亲密关系与爱情的区别。友谊一类的亲密关系表现为亲近、信任和互惠,爱情亦是如此。混淆爱与友情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单相思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父母之外,青年人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间关系所比不上的。因此,对亲密关系的追求吧孤独的青年引向恋爱时极其自然的事。心理学家沙利文指出,亲密关系和性冲动最终结合成人类的情爱。
(3) 归属和服从的需要。归属和服从的需要是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之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人从属于社会,总要归属于某个群体,得到他人的承认。即使完全脱离社会,一段时间内不能与社会交流的人也会在自我认识中保持某种归属感。如鲁滨逊的十年荒岛生涯就是把自己看作拓荒的白人社会中的一位英雄而渡过的。他甚至在那儿建立起模拟白人社会的小天地。马斯洛把归属感和爱摆在一起,认为它是在人的安全需要之后的精神层面的高一层次需要。由此可知其重要性所在。
归属需要促使青年向群体认同。群体活动增加了男女青年的交往机会,对群体的共同归属(尤其是一些很小的群体)又增加了两人之间的人际吸引力,进一步的发展便可能导致爱情的产生。在恋爱中,恋人能感觉到自己属于另一个人或被另一个人爱抚关系的滋味。两人共同分享所有的东西,财产、感情、秘密。恋爱能直接满足归属和服从的需要。
有时候,对群体的归属需要也会对恋爱产生破坏作用。因为归属需要要求青年得到群体的认同,仅仅在恋爱的二人世界里是不能满足的,于是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还需要投入到各种群体活动之中。但恋爱具有排他性,恋人有求对方只属于自己。如果双方归属的群体不一样(这在男女之间很容易出现,两人的爱好不可能完全一致),就可能会产生矛盾,引起一方的不满而危害两人关系。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文学作品的影响。文学作品经常渲染爱情的纯洁神圣,加强了青年把爱情理想化的倾向。许多人投入恋爱的目的是为了尝试一下早已向往的被诗歌、小说吟诵的甜蜜爱情。他们从诗歌、小说中悟出,纯粹的精神追求比低级的肉欲重要百倍,于是追求高尚的精神,贬低肮脏的肉欲。
(2) 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方式的作用。禁欲主义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供精神力量,压抑肉欲。例如宗教提供的是原罪和上帝;哲学则提供理性;成人社会友总是向青年灌输性有罪的观念。这些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青年的恋爱。
如何处理好来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是大多数恋人的艰巨任务,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紧张和压力。此时求助于长辈和心理咨询医生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益处的。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不与人交往并非出于自愿,内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不然,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反而使自己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社交障碍是一种恐惧心理的自我加强过程。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恐惧愈演愈烈,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一些,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敢于抛头露面。
4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
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的旋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产生了恋情,要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既应珍视纯洁的感情,又不能任其发展,注意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于单相思和失恋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恋爱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一、情感问题
爱情是最娇艳也是最刺手的玫瑰花。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还不成熟,他们往往凭着自己青春期的冲动,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很美好,一旦遇到问题,往往没有准备,难以承受。另外,在大学里,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同学之间相互影响,比如同宿舍的人都有了男(女)朋友了,但是自己没有,于是形成心理落差,情绪不稳定。有的失恋后长时间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荒废了学业,整个人萎靡不振,甚至引发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 其它两项是情感困惑和学业问题)。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接近自己,成为自己的好朋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害羞、恐惧、自卑,交际能力不够,言辞表达较差,导致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交际,不愿与人沟通。
三、学业问题
大学是高中生向往、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放弃许多兴趣爱好甘于在题海中跋涉的精神支柱。进大学后部分学生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学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自己学- -些社会急需课程,再加上英语、计算机等各种证书的考试使他们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除了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由老师或家长强行代办之外,大学录取时进行专业调剂也让他们无法就读自己所喜欢的专业。一些学生们在原先所读中学都非常优秀,但是- -进大学就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普通人”,彼此实力相当,甚至发现自己的英语和计算机都不如其他同学,--贯优越感的丧失也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而与此同时,又有部分学生则感到考入大学如释重负,因而即使感到竞争的危机、就业的压力,也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学业受挫会使学生产生自卑、焦虑、沮丧等情绪,若不能适时解决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