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想要做情感咨询,要不就是去当地比较有名的地方,问问那里的老师,第二就是跟身边的朋友说一说吧。
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情感咨询比较靠谱。第一就是老师一定要持证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是基本要求,二级最好,其他的证不要信,而且咨询一定要严格遵守心理咨询的技术和设置。第二就是收费,一定得遵循自愿单次购买原则。
情感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分支,所以也是要按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进行,阶段性咨询费会相对划算,这不仅是为了促销,实际上是为了让很多来访者在咨询遇到自己内心阻抗时候能够坚持下来的一种鼓励。
而且那些套餐往往都贵的离谱!现在国际上比较统一的咨询收费是单小时300元到800之间,如果又更高的咨询收费 ,那么这个老师从业必须超过20年,并且拥有国内外临床心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大家遇到情感问题,首先要学会从自己入手,先要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这关乎于一个重要的心理特性,延迟满足能力,大部分人因为缺乏延迟满足能力,一遇到困扰,立即想着,我花钱请个神仙帮助我呀,快呀,我就要结果,别跟我说过程,至于提升自我,那些是非常表层的努力真正的情感咨询是通过专业操作 。
让你看到自己从前根本就想不到的自己和对方之间的问题,那个问题可能是最根源的,然后才能够评估感情如何挽救。
如果你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找父母进行情感沟通,肯定是免费的。如果有什么顾忌的话,身边要好的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说,网上友善的陌生人也可以成为情感导师。
主要看你如果定义“情感导师”,如果是专业的,收费是肯定的。但如果你是指能够开导你情绪,舒缓你情感的人,身边的人成为一时的“情感导师”也是可以的。
地方劳动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情感导师是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7年4月批准的职业,一般情况下,大专以上学历即有婚姻家庭咨询师报名资格。
相关专业学生,及相关从业者可以直接报名考试。(注:相关专业指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女性学、性医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非此类学员需报名参加学习培训。
<body> 想和前女友复合吗?想请“情感挽回大师”帮你打捞爱情?
这背后可能是一个骗局。近日,上海警方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旗号,利用话术诱骗受害者购买“情感挽回服务”,以此骗取钱财的案件。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缴获作案手机180余部,初步查实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700余万元。
其实,所谓“情感挽回大师”不仅没有相应的心理咨询师资质,甚至也没有联系过当事人的“前女友”,就是编了一套话术来骗取受害者。
近年来,一些情感类业务快速商业化,形成了众多的“三百六十一行“,有的是“小三劝退师”,有的是“婚姻挽回师”,有的是“情感导师”,这些生意共同的特点就是全凭一张嘴向感情受到伤害的当事人夸下海口,但是,却没有提供可以验证的服务。
小三有没有劝退,婚姻有没有挽回,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动用了什么样的手段?相关的服务,本身的成本有多高?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收费?都是一笔糊涂账,这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公司一方简直是予取予夺,只要话术足够高明,能够PUA消费者,那就完成了商业闭环。
也正是因为相关情感咨询服务的这种不透明性,才成为藏污纳垢的所在。之前媒体曝光过,一些正襟危坐满口爱情道德的“情感导师”,很可能只是花钱办证、只接受过短短一周培训的“菜鸟”,“情感心理咨询”的职业大热,结果“办证”的上游产业也在疯狂蔓延。其实,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中就取消了婚姻家庭咨询师。此后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也没有这个认证。
至于这次警方抓捕的所谓“情感挽回大师”,更是把整个情感咨询服务变成了赤裸裸的骗局,单方面的对消费者做出种种不切实际的承诺,而且根本就不会去联系当事人,只是用各种话术,让消费者出更多的钱。这就让所谓的情感服务,从原来的灰色地带彻底走向了黑色地带,变成了刑事犯罪,满足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
应该看到,这样的“情感挽回大师”的骗局有相当大的隐蔽性。一方面消费者处于“无知之幕”下,根本就不知道公司有没有提供了相应的情感服务。另外一方面,消费者因为涉及到个人情感,碍于情面也未必会报警追究,这就给了骗子更大的胆子。
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也的确面临着很多情感困扰,需要得到相应的咨询、帮助。但是,关键是怎么让这个感情扶持市场真正规范起来,不让它处于灰色地带,要把骗子从这个市场中赶出去。一方面,需要司法机关对这个新兴市场主动亮剑,以儆效尤者。也需要情感咨询市场主体,能够通过行业规范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构建合理的收费标准,构建有公信力的服务质量标准,扎紧行业的篱笆。
对于普通人来说,“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真正的小三劝退师、婚姻捍卫师、情感挽回师,还是自己,自己要拿出真心、真意来对待眼前人。
原题:沪上首起“情感挽回大师”诈骗案宣判!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妻子的出走,他在网上疯狂地搜索挽回妻子的办法。这时,“情感挽回大师”的出现给他带来希望。原以为是救赎之光,却不知一场“围猎”的开始。2021年12月30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宣判“情感挽回大师”诈骗案,对被告人肖某某、王某某等55名被告人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至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至二千元不等。
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 “金牌情感分析师” 的Y老师 主动电话联系 王洋,询问感情危机。王洋遂将长期压抑在心中的苦闷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Y老师听取王洋的情感困境,并作出“专业”的点评:“你妻子常年负面情绪累积无法释放”“你不懂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并进一步表示:“通过情感挽回会让你重获新生。”末了,Y老师提及自己的“辉煌”战绩:“我处理过8个类似的案例,成功挽回的几率在92%以上,你复合的希望是很大的。”Y老师表示,公司有专门的情感专家,都是有心理咨询师证件的, 会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个月的咨询费是3888元。
谈到费用,王洋有些犹豫了,Y老师遂立即通过微信发送公司资质、办公环境及相应的荣誉锦旗,以证明公司的正规合法,并进一步诱导:“挽回是有黄金时机的,你需要专业的指导,一段婚姻和一点学费之间孰轻孰重呢?”王洋考虑再三,听从了Y老师的建议,支付了3888元的咨询费, 双方签署了协议 。
付款后,Y老师为王洋组建了9人的微信群,他表示群内有分析师、咨询师、客服、客诉等,共同为王洋提供服务。
不久,“专业”的田老师作为“优选之人”上线了,他给王洋提出的“挽回方案”第一步是断联,“这段时间你们不要再主动联系了,等过几日,你送个花,买个小礼物,时不时给妻子制造点小惊喜。” 随后,田老师发送了一份爱情类型量表及学员信息表,要求王洋如实填写,并不定时地推送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
几日后,王洋向田老师叹气:“送礼这招效果不太明显,她还是不理我。”田老师建议道:“你可以尝试 升级服务 ,升级后,我们可以 采取‘双向辅导’的形式来促成挽回 。即我们会虚拟一个人物,通过微信对你的妻子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修复情感。”
在田老师的诱导下,王洋升级了服务,并支付了升级费10500元。签约时,田老师强调, “辅导”的内容将对所有人 包括王洋本人 保密 。几日过去后,王洋有些坐不住了,田老师让王洋耐心等待,并拒绝了王洋查看聊天记录的请求。
临近一个月时,田老师突然上线:“想要挽回的话需要 再次升级服务 。”他表示,可以采取“分离第三方”的手段,“即冒充虚拟人物与‘小三’联系,勾引他,实现他与王洋妻子的分手。”这一次,王洋还是选择相信田老师,他升级了服务,并支付了升级费20500元。
转眼一个月又快到了,捷报并未传来,田老师显得颇为为难:“你的这个 事情比较复杂,需要动用我们的金牌分离总监才行 。”一打听价格,要35000元,王洋沉默了,“我真的没钱了……”
冷静下来的王洋仔细想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收到些心灵鸡汤式的文章,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服务,也没有看到丝毫挽回效果,这更像是一场骗局。
被“围猎”的失恋者并非王洋一人,18岁的高中生小雨失恋后也将复合的希望寄托在“情感挽回大师”身上,因付不起2880元的咨询费,分析师建议她从花呗借钱。在后期咨询环节,小雨听从情感导师的意见,认真写反思、写总结,不过,最终换来的是男友对她的拉黑。
法院经审理后查明,上述系列诈骗案中的被告人通过成立心理咨询公司,招募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员工,包装成情感专家,以公司培训或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授“话术”,通过网络发布广告吸引被害人,先由员工以“分析师”的名义谎称公司具有专业团队和业务能力能够帮助被害人解决情感问题,许诺服务期限内可高概率挽回被害人的情感,在获取被害人信任后以服务费的名义收取费用。后再将被害人诱导至服务部,再由员工以“咨询师”名义进行在线聊天,“咨询师”再次以提高挽回率等为由,推出公司未实际开展亦无能力开展的相关业务,如通过第三方技术部门对客户需要挽回对象的微信等交友软件进行技术植入,了解挽回对象的相关动态;通过虚拟人物与挽回对象的现男友或现女友联系,勾引该第三方,实现被害人欲挽回对象与第三人分手;或以各种理由要求被害人延长服务期限,诱导被害人继续签约付款。其中,被告人王某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骗取3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200余万元;被告人肖某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骗取被害人钱款共计170余万元。
法官说法
随着人们对情感咨询、情感挽回诉求的增多,各式各样的情感挽回机构相继诞生,它们利用分手时一方急病乱投医的弱点,推销所谓的“分离小三”“情感挽回”等服务,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
本案中,涉案被害人因情感遭受创伤,试图通过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寻求解决之道,但却遭受二次伤害。心理咨询本是通过语言等交流媒介,通过询问者的述说、咨询者的询问、双方共同探讨等,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的解决办法。
然而,上述案例中涉案的55名被告人中23名仅有初中、高中学历,学历最高的为大学本科,且仅有3名,无任何从业经历和职业教育背景。员工招录后未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多以老员工带新员工的形式熟悉公司业务及“话术”流程。 公司 将相关人员包装为“情感导师”“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师”等身份对外进行宣传, 虚构专业能力开展情感挽回业务 ,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并无婚姻家庭咨询师的职业资格。 其行为的诈骗性质明显,危害性较为严重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遇到情感受挫时要保持理性,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被所谓的“情感挽回”咨询服务所迷惑,以免遭受二次伤害,一旦发现此类骗局,请保留相关证据并第一时间报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