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樵夫为什么哭?

第一个樵夫为什么哭?,第1张

第一个樵夫在砍柴时一不小心把他的铁斧掉到了河里,樵夫便哭了起来。樵夫的哭声被河神听到了,河神就问他:“你为什么哭呀?”樵夫说:“我的斧头掉到河里了,我该怎么办呀,你能帮帮我吗?”河神很同情他,便帮他捞斧头,结果捞到了金斧银斧和铁斧。

问他哪把是他的,他说:“是铁斧。”结果河神看他诚实,把三把斧头都给了他。另外一个樵夫知道后决定去碰碰运气,就来到河边,把铁斧扔到河里,便大声哭起来。河神来了,捞起一把金斧子,问:“这把斧子是你的吗?”他连忙说:“是的是的!”河神知道他在说谎,便沉了下去,他一无所有。

扩展资料

寓言启示

《金斧银斧和铁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耍小聪明,不然失去的会更多,就像第二个樵夫一样,不仅金斧银斧没了,就连铁斧也没了,损失就更大了。

往往想占便宜的人总是占不到便宜的,可是反着想,往往不想占便宜的人总是占了很大便宜。第二个樵夫想占便宜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而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都丢失了。

生活贫苦的樵夫,看到赫尔墨斯捞上来的金斧,银斧都没有心动,只想找回自己的铁斧。这种诚实善良的品质,打动了神,最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相反,那一个心想靠说谎来骗取金斧,银斧的人,却最终连铁斧也没捞上来。所以,就让我们要做个诚实的人。

展开剩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注释: 

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 

伺:等候;

祠:庙 

逆:迎(上去) 

谓:说 

戒:告诫 

且:将 

觇(chān):悄悄地看。 

甫:刚。 

合:回合 

遁:逃走 

樵遂而杀之 遂:追上去 

劳:安慰 

高义:深厚的情义。 

盍:何不。 

既:已经;

诟:辱骂 

竟:最终 

然:是的 

因:于是

译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县有个外地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半夜,有只老虎来向山神跪拜,说着像人一样的话语,乞求山神赐给它食物。山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您姓邓吗?”樵夫回答说:“是的。”客人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砍柴维生,一天不打柴,母亲就会饿肚子。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有什么可怕的!”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随他偷偷地看。邓樵夫刚刚打上柴,老虎突然从竹林间窜出,邓樵夫徒手与它搏斗了几个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转了很久。老虎很愤怒,于是咆哮着高高跳起,忍痛逃跑。邓樵夫追上去将它杀了。客人上前慰劳他,邓樵夫说:“感谢你深厚的情义,何不带我到庙中去?”到了庙里,邓樵夫大骂死虎并斥责山神说:“现在怎么样呢?”于是就将泥塑的山神砸碎了。

启示: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角度。 

2、好心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基础上。 

3、个人是可以反抗的,要自己积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

伊索寓言故事精选

 伊索寓言故事是小朋友很喜欢的故事书,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篇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伊索寓言故事之狐狸与野猪

 狐狸刚逃过猎人的追捕,好不容易才敢停下来歇会儿,旁边却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  狐狸回头寻找,原来是野猪在路旁的树干上磨牙。狐狸惊跳起来:“猎人又来了吗”  野猪说:“没有呀。”  狐狸不明白:“这里没有猎人,也没危险,你为什么要磨牙快歇会儿吧。”  野猪摇摇头说:“我就是要趁现在多磨几下,一旦危险来临了,就没磨牙的工夫了,那时我就可以用这些磨好的利牙对付敌人啦。”  狐狸明白了,自己平时不做准备,见了猎人才这么惊慌的。  寓意:这则寓言是说,人们应当在危险和灾难来临之前,就有所准备,才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篇二:伊索寓言故事之金斧、银斧和铁斧

 在遥远的山那边,有位贫穷的樵夫,他家中有位年迈多病的老母亲。为了给母亲制病,他每日都要上山砍柴。  这天,他走过独木桥,来到水潭边茂密的森林里。砍了一大捆柴,看看天色不早了,他也累的满头大汉,饿的肚子直叫。于是樵夫就把斧头插在腰间坐下,拿出了几片面包吃了起来。可是面包太干了,于是他来到水潭边取水喝。哪知道腰间的铁斧噗嗵一下,掉进了水潭。  “哎呀,这可怎么办呢水潭这么深~我又不会游泳。斧头捞不上来就没法砍柴,没有柴卖就没钱给母亲买药了。”想着想着,他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他的哭声惊动了深潭里一位好心的老神仙,老神仙踏着水花浮到水面,他问樵夫“我可怜的小兄弟,你怎么了”  伤心的樵夫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他擦干眼泪,把烦恼告诉了老神仙。听完后,老神仙笑着说“看来你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孩子,我去帮你把斧头捞上来吧。”说完老神仙就消失了。不一会他拿着把金斧头出现在樵夫面前“拿走吧,这是你丢失的斧头”

 樵夫说“我的`斧头不是这样的”老神仙笑着点了点头又消失了,不一会他又拿着把银斧头出现在樵夫面前说“拿走吧,这是你的斧头了”  樵夫摇摇头说“恩~这也不是我的斧头”老神仙笑着点点头又消失了。  这次他再出现的时候,手里拿的正是樵夫丢失的那把铁斧头。樵夫见了连忙感激的对老神仙说“谢谢您,这正是我掉的那把斧头”  老神仙被樵夫的诚实感动了,他掏出那把金斧头和银斧头对樵夫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这两把斧头应该归你。”说完老神仙便沉入深潭了。  樵夫回家后,卖了金斧头和银斧头,为母亲制好了病,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件事,被一个贪心的樵夫知道了。  这天他也来到潭边,把自己的斧头扔进潭里,在潭边放声大哭起来。这时老神仙来到了贪心的樵夫面前,和蔼的问到“你~为什么哭呀有什么事我能帮你吗”  贪心的樵夫假模假样的皱起眉头说“我的斧头掉到潭里去了,我的母亲又病了,没了斧头我就不能砍柴卖钱,没钱我就不能为母亲买药制病了。”老神仙听完不见了。  很快他拿来一把金斧头问“这是你的斧头吗”  贪心的樵夫说“对对,还有一把银斧头呢”  老神仙就把银斧头也拿了出来,樵夫一把夺过银斧头飞快的跑了。可是在独木桥上两把斧头忽然奇重无比,他就这样掉进了深潭给淹死了。这就是贪心的樵夫拿了金银斧头后的下场。

篇三:伊索寓言故事之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篇四:伊索寓言故事之老鼠与青蛙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爱。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脚绑在自己的脚上。开始,他们在地面上行走,走了走,一切正常,还可吃着谷子。当来到池塘边时,青蛙把老鼠带到了水里,他自己在水里嬉戏玩耍,高兴得呱呱叫。可怜的老鼠却被水灌饱,淹死了。不久,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脚仍和青蛙绑在一起。鹞子飞过这里,看见了老鼠,冲向水中,把他抓了起来,青蛙跟着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鹞子的美食。  这是说,与别人关系太亲密,在灾难降临时,往往会受到牵连。

;

狐狸和樵夫的故事,这则寓言是用寓那些嘴里说要做好事,而行为上却作恶的人;以及心口不一,口腹蜜剑的人。

《狐狸和樵夫》出自于古希腊伊索所作《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樵夫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帮助人却不够真诚。

故事如下: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便请求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嘴里一边大声说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的地方。猎人们相信了他的话,并没留意他的手势。

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一命,一点谢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说:“本来我是应该感谢你的,可是我从门缝里都看到了,你嘴上说要帮我,可是实际上是要害我。”樵夫顿时哑口无言。

扩展资料: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大部分为动物寓言,除了狐狸外,还有以狼、老虎、狮子、乌龟、羊、兔子等为主角的故事。故事以极为讽刺,幽默的叙述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许多充满韵味的人生处世哲理,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其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通过把动物/植物/江河湖海/日月星辰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

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隐喻抽象的道理,或这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

其中的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豺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则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先秦:佚名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Qiáo)翘错薪,言刈(yì)其楚;之子于归,言秣(mò)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lóu);之子于归,言秣其驹(jū)。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世间有一种苦,叫做“爱而不得”。

三千年前,一个年轻人站在汉水边,痴痴地凝望着对岸,他爱上了对岸的一位姑娘。

那姑娘是如此美好,可是,她与他隔着广阔的汉水,他游不过去,也没有木筏可渡。

其实,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借口,他们之间真正的距离,是身份和地位,她是高贵的千金**,而他只是一介樵夫。

他永远都不可能接近她,更别说得到她的爱。

年轻的樵夫,站在汉水岸边,唱出了这首动人的单相思情歌。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广》开篇第一句,就将这份毫无希望的感情,直白地展示出来,毫不遮掩。

在炽热的太阳下,晒得人睁不开眼睛,眼前虽然有高大的乔木,却不能在它的下面歇息,汉水对岸那个令他心动的姑娘,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她,却不能够去追求她。

《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说的就是这种折磨人的单相思。

年轻的樵夫只能叹息汉江的广阔,阻隔了他的爱:“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水是如此广阔,根本游不过去,长江也太长了,木筏也渡不过去。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是个樵夫,他这辈子都不能够接近她。

总之,她的人生,与他无关。

于是,他举起镰刀,去割杂树丛中的荆树枝条。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他割的是荆条,不是别的杂树丛。汉语中有个词叫“翘楚”,就是来自于这句诗,这里的“楚”可不是楚国,而是一种植物,又名荆,它的枝干很坚硬,古代的刑杖,就是用这种东西制成的,当年廉颇向蔺相如请罪,背上就背着一捆荆条,所以叫负荆请罪。

又因为这种荆树长得很高,在杂树丛中,很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所以后来杰出的人就被誉为“人中翘楚”。

可以看出,这位樵夫虽然地位卑微,却并非庸碌之辈,在众多杂乱的树丛中,他只收割其中长得最高的荆条。

他虽然在砍着荆树,然而心里还在想着她,奈何没有一个能配得上她的身份,又能怎么样?

终究,她只是他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她就要出嫁了,既然不能和她相爱,那就祝福她吧。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既然不能爱她,那就在她出嫁时,替她喂饱马儿,让她安心出嫁。

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真心的希望她得到幸福。

在浩渺的汉水前,樵夫的深情动人了三千年。

网上流传一首诗,叫《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据说为印度诗人泰戈尔所作,可以称为《汉广》的注释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求而不得,是古往今来人们共有的痛苦,张衡难过地说:“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李白仰天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王洛宾无奈地叹息“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古往今来,人们为“求而不得”这几个字哀怨不已。

在《汉广》里,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表明了樵夫对于心爱的姑娘也是“求不得”,即使他拼尽全力,他今生也无法靠近她。

所以,权衡之后,他放弃了。

这种放弃,是对现实命运的认可,更是自己内心的解脱。

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胸怀和智慧。

春秋时期,齐僖公看中了一表人才的郑国太子忽,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当时的齐国实力强大,远超弱小的郑国,可是面对齐国屈尊求亲,郑国太子却拒绝了。

为什么?难道这位弱国太子就不想少奋斗二十年吗?

他是这么说的:齐国虽然强大,齐女也很贤淑美好,但却不是属于我的良配,因为双方地位悬殊,高低难就。相比齐国,郑国地位卑微,如果接受齐国公主的强势下嫁,那么郑国就会受制于人。就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承受不住高大的苍松植入,如果非要勉强,最终会给自己带来灾祸。郑国太子明白自己的分量,知道自己承受不住齐国的强势,所以才说“齐大非偶”。

爱情必须势均力敌,分量相当,才能结成合力;如果双方高低失衡,即便勉强结合,也不会稳定。一个居高临下,一个匍匐在地,天长日久,总有崩掉的那一天。

《汉广》中的樵夫,很清楚地看明白了这一点,对岸那个美好的姑娘,是他今生永远都无法企及的一个梦,强求不来,所以他决定放弃。

这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所以虽为一介樵夫,身上却没有一丝草莽气息,反而有一种睿智的通达。

单相思令人沉醉,又令人身受百般折磨,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写的一个单恋少年的故事,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名花有主,维特小心翼翼地爱着绿蒂,却又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意,和《汉广》中的樵夫一样,“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但是维特却由于爱而不得陷入绝望,终于,他拿起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汉广》中的樵夫,同样陷入不能自拔的单恋,他却没有像维特那样陷入绝望,面对同样的“求而不得”,樵夫的境界是通达高远的,这就是《诗经》的高妙之处,《诗经》所传达的情感,是温和而美好的,从不毁伤人性,反而能给人以力量和温暖。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许多求而不得。然而,求不得并不等于无所获。

那位汉水边的樵夫,他无所获吗?当然不是,因为他永远会记得,有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娘,令他思慕至深。他爱过也梦过,他已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体验。虽然没能结出果实,经历了浇灌的土地,也与从未曾开垦的荒地有了本质的区别。

樵夫对游女的爱,就像对这滔滔的江水之爱,江水虽然没有回应,却在樵夫的生命里,波澜壮阔,奔流不息。

只要无怨无悔,就是值得的,哪怕没有结果的爱,也是一场修行。

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赫耳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赫耳墨斯很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樵夫带着三把斧子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其中有一个人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哭起来。赫耳墨斯来到在他面前,问明了他痛哭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赫耳墨斯的痛恨,不但没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22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