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秋天,是位化妆师,把世界装扮得格外迷人;秋天,是位魔术师,把田野染成了一片金黄;秋天,是位温柔的女子,迎面而来的秋风是如此的轻,如此的柔秋天,娇嫩的花儿都已凋谢,那谁才是秋天里的主角呢 那就是树叶
漫步在两旁皆是树木的小路上,满眼都是落叶我随手捡起一片树叶,仔细地观察着原来是枫叶瞧,她多美呀!那向周围伸展的叶片,多像我张开五指的手掌啊,边缘略呈锯齿状上面的叶脉清晰可见,很有条理地串联在一起她的颜色更是美伦美奂,就好比那正在熊熊燃烧的烈火,那么的鲜艳夺目悲哀的人看了,也会被感召,重新振作起来我知道,枫叶不仅有耀眼的红色,还有**,绿色等一系列迷人的颜色看着看着,我不禁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清一色的**落叶中,只有枫叶是红色的 难道是因为秋阳的熏染,还是因为离开了树妈妈 我边遐思,边把她轻轻地放在手心里,继续思索着……
不单是枫叶可爱,还有许多树叶也非常有趣瞧,我现在就找到了一个好东西,那就是冬青树叶别看他其貌不扬,身手可是非常"厉害"的边缘那锋利的刺,就是他的防身武器冬青树叶那冷冷的墨绿色,使满眼的**有了几屡生机比起娇嫩的花朵,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远处,又飘下了几片树叶我连忙跑过去,捡起它们有穿着"迷你裙"的银杏,有高贵典雅的梧桐,有……
我爱秋天,但我更爱秋天的树叶因为它们,世界才更加美丽;因为它们,生活才更加多彩
秋天的天空
秋天,是个风高气爽的季节,是个丰收、丹桂飘香的季节,当然,也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的天空最美。早上,天空静悄悄的,颜色像大海那么蔚蓝,一碧如洗,太阳这才“起床”,从东边升起,太阳光不太猛,照到人身上,让人感到十分温暖。到了正午,太阳光极其猛烈,像个发怒的大叔,照到人身上特别地热,但是空中还有几只小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不时发出“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声音,好像在说:“好热好热,好热好热!”一道下午,太阳光减弱了许多,在没有太多太阳光的照射下,人们可以模糊地看到天上的云,它们有的像兔子在进食,有的像豹子在奔跑,还有的像一只大龙在腾飞……虽然太阳光射着眼睛,看得不清楚,但是能看到,已经很满足了!傍晚时刻,太阳已经不像中午那么灿烂了,蓝色的天像喝醉酒似的,变成了淡红色,太阳逐渐地脱下了橙色的外衣,换上了红色的,周围一切也是那么红,它慢慢地回到西山的怀抱里,光芒微弱了,好像快要熄灭的火柴。它落山了,留下了一片红霞,好像仙女的衣裳从天上掉到凡间,周围非常安静。人们沐浴在霞光中,是那么的惬意呀!晚上,天空漆黑一片,就像玉帝写字时不小心翻倒了墨盒,天上闪烁着数不胜数的星星,好像天上的眼睛,又大又圆的月亮照亮黑夜,照亮了贪玩的孩子回家的路,像黑夜的照明灯。而我,躺在爷爷怀里,听着爷爷讲关于月亮的故事……
我爱秋天,爱它风高气爽的天气,爱它变化多端的天空
秋天
入秋,天特别地蓝,像蓝宝石似的,也特别的高。像要飞走似的。一群大雁从北边飞来,像无数奇妙的黑点, 一会儿排成‘‘一’’,一会儿排成“人”字。近了,近了,它们说笑着,嬉闹着,快活地向南飞去。
秋风,她像一位少女,穿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人间。你瞧,秋姑娘来到田野里把一朵朵棉球染的洁白如雪,玉米见了秋姑娘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然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地懂礼貌,俯着腰迎接久别的秋姑娘;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见了秋姑娘;还不好意思呢,脸都涨的红红的。
秋姑娘来到了庭院。你瞧 菊花争奇斗艳,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走进果园。看到了含多种营养的鸭梨;一串串珍珠似的葡萄由绿色变成暗红,长的又园又大晶莹透明,像玛瑙似的。葡萄摘下来,我挑了一个大的放进嘴里又甜又酸,果汁极多,真好吃。枣树上结满了一颗颗亮晶晶、红嘟嘟的小枣,咬一口 是那么的甘甜,那么的脆。
秋天,是一个将理想变成现实的季节,秋天,是给人们以生命的神圣天使。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秋天,是已成熟的一切食物蒂落的时候。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所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秋天的树叶
秋天到了,天气使我感到丝丝凉意,我向田野望去,金**的一片,树叶呢秋天的树叶是多彩的,秋天的树叶是独特的。
午后,我来到小公园,爬到山坡上,一眼就看到了银杏树。银杏树的树叶像把小扇子。秋风吹来,银杏叶就随风一起摇摆,像在为我们扇风。这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钻进了我的脑袋:秋天之所以那么冷,会不会是被它们扇成这样的呢?我看了看银杏树,它似乎在向我点头。银杏树的叶子是淡**,用力摇晃,树叶犹如一只只黄蝴蝶翩翩起舞。
小公园里还有一片竹林,现在它的叶子还是那么青翠。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挺直腰的绿士兵,保护着“大自然”这座城堡。怪不得诗人常以松竹梅“岁寒三友”来表达孤傲的品格。 在
众多树叶中,我最喜欢枫叶,一到秋天,它就脱去红衬衫,穿上红棉袄,像一个美丽的姑娘穿着华丽的衣裳,光彩照人,在众多树叶中脱颖而出。近看,火红的枫叶像一只只美丽的红蝴蝶在我身边飞舞,又像一面面小红旗为中国加油。远看,又是别有一番风景,枫叶像一团火,点燃了我们学习的热情,又像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胜利的旗帜。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枫树叶又让我想到了古人的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傍晚的树叶在夕阳映衬下像一幅宁静优美的国画,让人顿生爱怜
秋之通话
秋,就像一位作家用他那带着微微伤感的笔调,娓娓道来的一部拥有悲惨的结局的童话。总是喜欢用蓝色来描述秋天,总是感觉这是一个带着忧郁的季节,就像。。。。。。那一盆在窗台上搁置的,好久没有人注意却仍然固执地生长的兰草,还有在烈日下像往事一样在慢慢融化的掉的冰淇淋。
不知道自己在固执什么,总是喜欢这么伤感的东西。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只是喜欢从悲观的角度对待一件事情。我喜欢预测一件还未结束的事情,因而发现一件事情只要我从乐观的角度预测,往往会是悲观的结局;如果我预测的结果是不祥的,往往这件事会有美好的结局。所以我常常以悲观的角度去对待一件事,心中保留着一丝忽明忽暗的希望之光,像星星眨呀眨呀的。就像在秋的田野中漫步,偶尔见到一枝仍然嫩绿的小草。
总是喜欢在秋的夜深人静时写作。点一支蜡烛,或是趴在透过月光的桌子上轻轻闭上眼。听不到任何声音,看不见任何东西,眼底只有一抹略微伤感的黑色,我喜欢这种感觉。什么都没有,思维却多了空间,情感似一股清泉,潺潺地往外涌着,笔尖就会不由自主地在纸上划动。偶尔一声蛐蛐儿的叫声,也会微微透着凄惨与悲凉。
不断在梦里出现的人鱼泡沫和青鸟飞过,也都能在一遍遍地诉说着秋的童话。可是,它却不是用来读的,而是要闭了眼用心聆听的。
秋天的田野
一天下午,我吃过晚饭,到田野里散步。这时已经是傍晚了,那奔波了一天的太阳,又红又大,像一个大火球,又仿佛是挂在天边的大红的灯笼。
一条田间小溪在田野里欢快的流淌,蜿蜒着流向远方,一些树叶落在上面,变成一只只金色小帆船,随着溪流向远处航行。余晖洒在了小溪上小溪上乏着金光,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还有许多各色各样的斑点,宛如洒在小溪里的宝石,把消息点缀的五彩斑斓。我向小溪扔了一颗石子,石子溅起珍珠般的水花,在阳光下构成层层幻影,太阳的一半已经沉到地平线下。这是的小溪一半红,一半绿。白居易的《暮江吟》中说得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小溪虽然不像什么大江大河,却有一番风味,即使技艺高超的画家也难以画出这样的风景。
田野里更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一个个稻穗骨折大肚皮,涨得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便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棉花小列了嘴,高粱笑弯了腰,苹果树上长满了张红了脸的红苹果,黄澄澄的梨压弯了枝头,橘子顶着绿叶,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一般。不远处有几位农民在收割庄稼,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夕阳收住了最后一丝余晖。天全黑了,只有月光静静地泻在路面上,寂静统治着这片田野,只有那一轮圆月陪着小溪还在不知疲倦地流着,流着……
秋天的田野,不仅是美丽的,也是富足的。
校园秋景
深秋到了,走进空旷的校园,一阵冷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凉意。
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宜人,树依旧是那么绿;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校园的花坛里落着从树上落下来的几片黄叶,人们的呼吸在的空气中凝成了乳白色的热气。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太阳仍旧天天上班,给予植物足够的光和热,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长得很好。
校园里的树时而随风摇摆;时而站立不动;时而从树枝上落下几片可怜的树叶。然而,这些并不影响绿树在深秋的魅力。校园里的花都照样开放,蜜蜂照样忙碌得采蜜,有许多蜜蜂在花的周围飞来飞去,在寻找哪一朵比较好。
深秋的天空异常肃穆而爽朗,在自习过后,天空一片漆黑,让人感到很神秘,高高的天空有几颗星星来点缀,让人猜测:别的星星都到哪里去了?
我爱深秋、爱这爽朗的天空、爱这有一丝凉意的季节!
秋景
你悄悄的走来,默默无声,一眨眼,大地披上了金色衣裳。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麦子香味四飘,那亩亩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 ;近看,麦子,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及了,"唱一曲呀收获的歌,收了麦子,收高梁啊,收了玉米,收大豆啊,收获完了送国家啊。"悠洋的歌声道出了农家秋收的喜悦。
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一见黄衣裳,一见红衣裳,瞧着边的山,象是渡上了一层金色。飘飘悠游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一伙在半空中盘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赫石,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鬼,瞧那边的山上,高梁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的像火焰似的燃烧。这一黄一红的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甚至都忘了在过几天,寒冬就要来临了。
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了美丽的秋光美景,带来了丰硕的果实,听,锣鼓喧天,好热闹,忙了一年的人们脸上露出了内心压仰不住的喜悦:"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我迷恋着秋!秋--绚丽多彩的时节, 果实收获的时节,欣欣向荣的时节。
、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最有力的不是老板,是大自然;最可怕的不是灾难,是灾后无援;最拿手的不是专业,是旁观;最可怕的不是失恋,是心身不全;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家;最难听的不是脏话,是无言;最宽广的不是大海,是心胸;最美好的不是未来,而是今天。
2、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刘墉《方向》
3、我们珍惜一个人,一定是感动过;我们放弃一个人,一定是失望过。人在落魄时才能看清,谁泼的是盆盆冷水,谁捧的是颗颗担心。陪你的人,因暖心而情义交换,才离不开;懂你的人因疼惜而无可取代,才不离开。其实幸福的人不是拿到了世上最好的东西,而是珍惜了手上已经拥有的人。
4、爱情根本不需要比较,既然曾经选择牵手,就不要轻易说放手。选择了TA就要给TA幸福,不要为了一点小事情,一句伤人的话,而放弃了曾经海誓山盟的誓言。人生有太多的遗憾,我们要努力让人生少一些遗憾。珍惜生活,珍惜身边人,让爱情不去比较。理解对方多一点,生活中快乐就会多一点!
5、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6、两个人那都是因爱情而在一起,因恩情而相守,又是因亲情而难分彼此。所以说,千万不要老是抓着爱情不放。要想想,爱情散场以后,那时你还剩下什么。陪伴到最后的,是爱人,但更是手足亲人。
7、没有人能取代你在我心里的存在,你那熟悉的影子,真正成为我唯一的灵魂。一起,山盟海誓;一起,默契人生;一起,忠贞不渝;一起,海阔天空。为你,赴汤蹈火;为你,情真意切;为你,遮风挡雨;为你,相约一世。
8、人生很漫长,漫长到这条路看似没有尽头,人生也很短暂,短暂到或许明日就是这条路的终点。不要因为心无所持,才被迫随遇而安,而是需要领悟,那些人和事,是你必须要经过的人生驿站。
9、有人说,回忆,是一种味道。无法释去,更无法追寻。我把思念写在风里,灵动的文字没有了时差,任眉眼打湿我的诗行,眸中是一波的微蓝轻漾。你在我老去的章节里行走,我愿终生眠在紫色的砚台中,用微笑,为你收割秋天的书卷气香。搁笔落字,素心微澜,试图在唐风宋雨的古韵里,寻你,寻那一条与你相逢的江南古巷。
10、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背影》
《背影》 是朱自清1925年的创作,事情要稍微复杂一些的。
那时候,朱自清虽然早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并发表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类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写作上,还已经有了《歌声》、《匆匆》、《温州踪迹》等精品;特别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出现于知名刊物《东方杂志》,“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都颇动人,流传甚速”(王统照语,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成了文坛的一桩佳话。然而,总体看来,那时候的朱自清毕竟还没成为后来那样著名的“品牌”;毋宁说,恰恰是《背影》刊揭后,给“朱自清”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码。
那么,《背影》为什么做得到这一点,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北京大学讲学道: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
需要补充的是,《背影》至迟从1935年起,不断地入选叶圣陶等先生编选的《国文百八课》、《初中国文教本》、《开明国文讲义》以及《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科书;并且,这种取向不曾因1949年而中断,在该年7、8月间面世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中,“编辑例言”的“本书选材的标准”已经新添了第一条“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而《背影》依然作为合适者入选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从此,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少不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也少不了他的《背影》。很显然,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无疑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了许多。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
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
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夹杂:
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
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
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在写法上,《背影》的主要特点是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
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 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
作者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
那父亲送行的一幕,是发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极为传神地把当时的动人情景再现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写技巧。这种笔墨,乍看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起笔似觉平淡,实际上却在平淡中显露新奇:
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不是父亲的音容笑貌,而竟是他的“背影”呢?这就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要追读下去,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追叙。“不相见”三个字也颇具深意,读到后面就会明白。
第一次流泪,是悲哀。
因为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一般而论,人若处在贫困潦倒和无可奈何之中,往往寄幻想于外力的恩赐,希望化险为夷,又重新踏上坦途。父亲被生活所逼迫,故怀着“天无绝人之路”的侥幸心理,要到南京去找差事。实际上,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又加上军阀的连年混战,使得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饿殍盈野、难民云集的时势下要想找个差事,比登天还难!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还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出外谋事,儿子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这些交代讲明了这次父子分别的背景,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哀愁的气氛。对深化主题起到了成功的铺垫作用。在文中这样的铺垫还很多。如描绘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之前,先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照看行李、拣定座位、嘱托茶房,写这些细心照料为下文具体描绘“背影”作了铺垫。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因此只一笔带过。
到了浦口车站,父亲忙着为“我”照看行李,又为“我”雇请脚夫,还亲自送“我”上车,并拣定一张座位。已经照顾得如此细微周详,父亲还有点牵肠挂肚,于是又不厌其烦地向“我”嘱咐一大堆像叮嘱从来未出过远门的稚童那样的话语,以致“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作者如此细针密线地描绘父亲的行动、语言、性格,突出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怀,把一个慈父的形象真真切切地树立起来了
对父亲爱子的至情,“我”当时竟未能领悟到,以为都是平凡琐事,“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省悟到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这才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自责,说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爱。表现一种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的内疚之
父亲已经送我上车,什么都关照到了,我也劝父亲“你走吧”,父亲又有要事,但还要去买几个橘子,父亲就是这样疼爱儿子。
买橘子为什么感人?
因为父亲穿行铁道爬上爬下相当费劲。行文至此,在平实中又见曲折,把文章推向抒情的高潮。
“我”的第一“看”,从看中担心父亲的艰难,是预示着下一步的“看”。“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我”边看边想:走到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爬上,父亲是个胖子,自然费事。这样,既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又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以便烘托其困难辛苦。
父亲买桔子为什么费劲?作者先作了交代。句句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铁道?因为卖东西的是在那边月台的栅栏外。为什么穿过铁道费事?一则“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二则父亲是一个胖子。
重点描写,细致刻画。写看见的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 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样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的第三“看”,是饱含着热泪,热泪欲滴和热泪下落的“看”。“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泪眼模糊中的背影,这是爱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这里,对前面具体观察作了简要概括,是储积力量带有深厚感情的落笔点题。这里,用视觉中的背影和触动中的泪下,表现我的心理活动,以此烘托父亲买桔行为的特殊效果。
第二次流泪,因为感动。
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来回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
这个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正是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是十分动人的。用亲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这一笔特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写,只用眼泪烘托这感人的背影。
“怕”:怕父亲见了伤心;怕别人见了呢?难为情吧。
在写父亲返回时,对于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不再详述,代之以父亲“散放”、“抱起”橘子的动作,来表现上下月台的过程,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下,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把橘子放下又抱起,一点也不怕麻烦。这样写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重复。用“抱起”和“散放”,还表明所买橘子之多。
他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用几番辛苦买来的橘子,连一个也不品尝,全部留给儿子受用,并因此感到很轻松。在父亲的心目中,儿子就是一切了!这里,慈父爱子的至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这“衣上的泥土”又补充了前面爬上爬下时的形象。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为什么父亲不肯让我去偏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满足。同时,作者不是通过对话而是通过动作刻画人物心理、感情,表现父亲虽说心情沉重,但因为怕儿子难过,只得强抑离愁,“扑扑衣上的泥土”故意显出“心里很轻松似的”。
最后的告别主要用语言描写,写直到分手时,父亲又对儿子叮嘱:“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最后又几步一回头,嘱咐我:“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时还一直为儿子在旅途上的安全而分心。叮咛的话语,虽朴朴实实,但感情深沉。
“混入”,准确,因为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时候,作者当然潸然泪下了。
末了再提背影,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回的分别就感到特别的怜惜、怅惘、依恋,以“我的眼泪又来了”结束这一段,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
淡淡的哀愁,此处可见一斑。少年,即现在说的“青年”。
父亲外出谋生,东奔西走,结果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却如此颓唐!”据作者在《笑的历史》一文中说:当时家里负债累累,“连利钱也不能够按期付了,大家便都不肯借了;而且都来讨利钱、讨本钱了”。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在中外反动派压榨下的小有产者虽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这几句照应开头,父子俩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特别是父亲,不仅惦记着儿子,而且还惦记着孙子。
读到这里,我们才了解父亲百般爱“我”的全部用意。近两年来父亲之爱“我”,除了人的本性之外,社会给他无情的压力和磨难,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父亲在贫穷拮据之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坎坷历程,原来尚能“独立支持”的小康之家,随着时间的流逝,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至破产了,这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呀!痛定思痛,既不敢回首往事,又不敢瞻望前途。
希望在哪里?光明在哪里?饱尝人生痛苦与目睹世态炎凉的父亲,只得靠儿孙们出人头地,寄殷切希望于未来了。
儿子第三次落泪,是伤心之泪。
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文章开头回环呼应,进一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写得凄切动人。
收束全文,余音如缕,情长绵绵。
很平淡,甚至过于拙朴,但细细品味,却感到质朴中含着真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朱德熙先生说朱自清的散文,“于平淡中见神奇”,我们从《背影》的描写中可以得见。
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实际上,真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本质特点。现在分析散文,常常分析它的意境,这是不错的。但对《背影》却不能如此分析。在一九四七年,当《文艺知识》的编者向朱自清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文艺知识》连丛,第一集之三)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赏析
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小。好多种教材同时在全国各地试用,有些教材在内容调整上大动干戈,不少传统名篇纷纷落选。但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自岿然不动”,依然是每一种教材的必选课文。为什么?是否因为《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早已成为经典,就不敢造次了。
我想,之所以也许这样问,是因为:《背影》,1500来字,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要是有人讲,眼下中学生的好作文,不比它差了太多,会有相当多人信以为真的。——当然,现在,即使谁写出了《背影》的水准,也不可能成为朱自清、其作品也不会有《背影》级的礼遇。就此而言,甚至不妨说:《背影》是因为朱自清所写才如此著名、被讲得那样好,而经典化了的。
这并不奇怪。首先,有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有所谓“余生也晚”。其次,这般想法其实很符合现代的文学理论,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就曾用“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精深术语阐释过类似情形(参见《当代学术入门 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简单地说,因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所有的人都这样,《背影》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不过,应该考虑到《背影》 是朱自清1925年的创作,事情要稍微复杂一些的。
那时候,朱自清虽然早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并发表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类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写作上,还已经有了《歌声》、《匆匆》、《温州踪迹》等精品;特别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出现于知名刊物《东方杂志》,“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都颇动人,流传甚速”(王统照语,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成了文坛的一桩佳话。然而,总体看来,那时候的朱自清毕竟还没成为后来那样著名的“品牌”;毋宁说,恰恰是《背影》刊揭后,给“朱自清”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码。
那么,《背影》为什么做得到这一点,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他曾在北京大学讲学道: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
需要补充的是,《背影》至迟从1935年起,不断地入选叶圣陶等先生编选的《国文百八课》、《初中国文教本》、《开明国文讲义》以及《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科书;并且,这种取向不曾因1949年而中断,在该年7、8月间面世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中,“编辑例言”的“本书选材的标准”已经新添了第一条“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而《背影》依然作为合适者入选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从此,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少不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也少不了他的《背影》。很显然,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无疑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了许多。
一句话,《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文学外部、甚至文学之外的原因是重要的,而且确乎是根本的。
另一方面,正像卡勒所辩证指出,有些文本再赋予多少“超保护的合作原则”,仍然无法读出什么“文学性”:《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如果没有其内在的成为经典的质素作为前提,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类似的说法,我们更为耳熟能详。当年,叶圣陶先生将《背影》选入教科书,就有提示:“篇中的对话,看来很平常,可是都带着情感”;如今,各式各样的教材、参考书、教辅读物讲起《背影》总是强调:此文写出了、写尽了父子情深。
这些自然是不错的,《背影》的确“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见洪宗礼主编《语文》初中第四册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但在我看来,《背影》的讲读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
我们知道,《背影》是回忆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与"背影"故事之间相隔了整整八年,而八年的时间可以有多少事情或曰“{琐屑”发生!且不说有关传记材料里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那些龃龉与不欢(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把话说得简约、含蓄,需用心读才能破解罢了。--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暗示、交代得已经蛮清楚:父亲年事渐高之后,退化、颓唐得厉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朱自清他们的家庭琐屑也不少;父亲待“我”大不如从前。而“我”对父亲怎样呢?单看看父子“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却还是父亲主动地“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写了一信给我”,就不难想见:“我”对父亲的意见是多么大,又仿佛多么地理直气壮;很明显,“我”待父亲更是不好的。
既然如此,“我”怎么竟在那种情境中写下了《背影》这篇赞美父爱、赞美父亲的文章呢?《背影》问世22年后,朱自清对此的记忆还是非常清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转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初中第一册第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所谓"大去之期"其实就是一个“死”呀!你想想,父亲有两年未曾与儿子谋面,终于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了封信,别的未曾多说,就径直谈到了自己的死。这怎能不令朱自清顿时不胜羞愧、伤怀悲叹,念叨起父亲的好,而反省自己的不是:无论父亲有怎样的错,也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父亲永远是父亲;真是再也没有比自己这两年的表现更大的错误了;父亲还有没有时间与机会让儿子弥补过失……,只要是为人之子、为人之女,就应该理解作者这时候的心潮难平、激动不已。
而我要说,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朱自清在1947年的那番回忆以及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遗憾,迄今还是未曾见有人话讲到点子上:正是在这文章的收穴之处,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最大秘密,也蕴含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体会。第一,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会有摩擦,父子这样的亲情也会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都世俗复杂、并可能由此出错的客观现实。这样,“父子情深"的经典主题,格外增添了儿子的愧疚、忏悔之情,这在作品表现的诸多情感中也是极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么简单、浅显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纯情”,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
作者: 60220230 2005-10-11 13:12 回复此发言
--------------------------------------------------------------------------------
3 朱自清《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第二,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发现文末的深意,《背影》所抒发的浓情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的过分,文本里的不少着力点也多少显得做作;换言之,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真容的“豹尾”,才能发现《背影》在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其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对于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选择等多方面的控制,那种控制既强大有力,又收放有度,还自然天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不妨稍许细心琢磨一下:朱自清是在羞愧、伤悲、感恩等等复杂情感把自己激动得不行的情形下开始《背影》创作的,也就是说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然而,朱自清没有像个生手一样一起笔就大抒其情,而是千种波澜几乎不见地这样开了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仿佛很平静,既破了题,也设了疑,而一旦读懂了结尾后再重读,朱自清极力克制着的情感就很容易体会到了。更进一步而言,这个开头意味着,作者在那样的心潮澎湃下,还能自觉不自觉地考虑文章结构等技术上的问题,说明,朱自清作为一个散文家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这样一种成熟贯穿于《背影》文本的始终,比如,作者连用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以及交代“父亲是一个胖子”等充分的蓄势与铺垫;比如那著名的“背影”镜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你有没有发现,这,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特写镜头:着装的色彩十分明确,动作的方向十分清晰,画面感觉极强;而且,又实在是个太煽情的镜头,难怪作者很适时地写道,“这时候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多愁善感的读者,也多半会控制不住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朱自清在艺术性上的追求也就起到了效果,作为“文眼”的“戏剧动作”要么不发,一发便中,立竿见影。又比如,文章的末尾一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色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既注意了为文的起承转合,又嘎然而止、余音袅袅……
在这样的“字字珠玑”之后,是否就将《背影》的内在潜质发掘殆尽了?我看也未必,兹举一例。我们前面说到,《背影》是五四文学中最早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而已经有人发现,《背影》描写的父亲形象主要有“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等特点,这和父亲的经典形象“责任心强”、“坚毅”、“粗心”、“有力”差距甚远, “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这是个有趣的发现,而怎么解读它、由此出发又可以读出些什么?更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你可以联系朱自清创作的一贯风格,联系《绿》、《荷塘月色》、《给亡妇》,尤其是同在1925年创作的议论性散文《女人》,从朱自清文章的女性譬喻、女性化意识等方面下功夫,也可以联系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甚至适当运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去作为别的研究的引子。你也可以接着思考,《背影》是正面塑造父亲形象的作品,可为什么《背影》里的父亲还是更多地像个母亲形象?这和五四的社会语境、文学语境有怎样的关系?是否可以说五四时期存在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使得朱自清运思、命笔起来不由自主?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背影》解读的宽度就是你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悠长的生活、情感乃至思想的历史。文学阅读甚至“文学”本身都不怕、很需要这样的投射与移情,对此,现代文学理论是早就言明了的;而且,恰恰是那些经典化的作品,因为有"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惠顾,有无数读者的反复阅读,所以越读越精彩,越读越经典。换句话说,你我的参与也正是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的一大原因。
倘使话讲到这地步还不无道理,那么,非要厘清本文所说的哪些内容属于《背影》本来就有的,哪些又属于“超保护合作”来的,就既不可能,更没有必要了。《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让我们不很恰当地借用一位名人的妙喻来作结吧:你吃了一个味道很好的鸡蛋,只要知道味道好极了就行,又何必追问这个蛋是怎么来的呢?
1窗外的雨
在炎热的夏季里偶尔也下几场纷纷细雨,这看来未必不是件好事,它没有黄梅雨那样的浪漫,也没有丁香般的愁怨,可它却给人留下了许多的感受。雨中来来往往的人们都有着一种让人无法琢磨的心情,有的静静地坐在那儿,似乎带着浓浓的心事;有的轻轻的跺着脚步,任柔和的雨丝轻抚自己的脸庞,这或许是他们正在寻找爱情故事里的雨中浪漫罢了;还有一些人在雨里穿梭,他们是那样的匆匆。
我不是雨中的人,而我却阁着玻璃拥有这幅眼前的美景,放飞心中的思绪,细细品位大自然的这一份恩赐。
记得年少的时候,每逢下雨,几个小伙伴就躲着大人,到雨里追打,直到传来大人们的吆喝声,才各自跑回家听候发落,这样图的无非不就是那份天真无暇的快乐心情。年纪逐增,换下童年的稚装自立门户,自己便装出一副很成熟的样子独立窗前,欣赏眼前这朦胧的雨景。如今离家许久的我,也只能独椅窗前,独个儿欣赏这眼前的一切,或喜、或悲、全然不是,有的只是无尽琐碎的烦闷和抑郁的心情。打开窗户,清风夹着点细雨迎面吹来,直浸心窝,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是的,这是在炎热夏季里打的寒颤,关上窗户,眼眶里已被刺得酸酸的,不知不觉中还滑落了几滴。离开屋内,让自己沉浸在潮湿的,又下着细雨的世界之中,让所有的一切都在雨中洗礼。
雨中来来往往的人,都在忙着他们应做的事儿,高大的树木在雨的洗礼下显得更加苍翠挺拔,花儿在人们面前炫耀着自己的娇艳与美丽,那任人踩踏的草坪,也绿得可爱;惟独我这份莫名的伤感和杂乱的脚印与这美景不相衬。彷徨、惆怅,让我不敢向前,促足雨中,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更加伤感,曾几何时,自己孤单一人到处奔波,可除了失去的岁月之外,我又拥有什么呢?
不知不觉中,雨把我淋了个落汤鸡,回到房里揽镜自照时才发现自己的凌乱,是该梳洗的时候了,就让一切在雨中消
2明月山之旅
我们登明月山的前一站,在温汤镇泡了天沐温泉。
温泉镇位于宜春市西南的明月山下。初来乍到,给人一种水气洇洇的感觉。随到一处,都能见到古井,蒸腾着热气,就连路边的水管都是滚烫的。据当地人说,这里的温泉是地底下470多米的花岗岩中涌出来的,四时不谢,千古不歇;喝了不拉肚子,用来洗脸还可美容。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呵!
天沐温泉,地处一个山坳。约一里远的距离,有池数十个。大者如塘,小者如盆。水深大约一米,温度一般控制在40度。正是早春二月,天气略冷,人们披着浴巾,才走几步,就跳进池子,泡上一阵。是日为“丽人节”,泡澡者骈阗,多为女流。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女人泡在水中,真如清水出芙蓉,百般娇羞,万般可爱。
从温汤镇,坐几十分钟的车,来到明月山。其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透过雨雾,但见一座大山拔地而起,犹如水墨画大师酒酣后,逸兴遄飞的一幅浓抹重彩的泼墨山水画轴。
从看景区门口的介绍得知,明月山,是由五个海拔上千米的山峰,构成半园明月,而得名。太平山为最高峰,海拔17365米。据《宜春市志》记载:“据传,昔定空禅师赴南岳,道经袁州,夜梦老人指山顶曰:天下太平山。适清朝定鼎,阴霾顿开,日星朗耀,名之曰太平,山名由此始。”
走过一段幽深的竹林小径,乘空中索道去主峰——太平山。缆车步步逼高,好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提着,直往云天。山中云来雾往,仿佛置身孙大圣的筋斗云中。眼底多茅竹,密匝匝。有许多竹子中枯死山中,也无人问津。竹林中有野樱桃开得烂慢,溢彩流光。
下缆车,已至身云雾中。凉风嗖嗖,泛人肌骨。山中或古木虬曲如龙,或怪石突兀如林,或枯藤如蟒。林涛阵阵。可惜登高不能望远,未见“庐山”之真面目。
逗留片刻,沿石级下山。一路溪流婉转,山石如天斧神功雕砌一般,美不胜收。有瀑共分五级,大有云河落九天之势,分别为:云谷飞瀑、玲珑瀑、鱼鳞瀑、玉龙瀑、飞龙瀑。
云谷飞瀑,因“瀑布常在烟霞中,水花总与云霓游”而得名。“彩虹晴日映瀑潭,迷雾雨天漫青山”,为此地的真实写照。
古人云:“山因水而活,水得山而媚”这里兼而有之。明月山不可不游!
3郴江幸自绕郴山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云?”少年时,读秦少游《踏莎行·郴州旅舍》,深深地把这两句词印在心版上。
今年秋天,我出差路过郴州,顺便来到苏仙岭景区旅游。当我伫立景区大门的郴河边,导游十分自豪地指着郴河及苏仙岭,说:“这就是秦观千古绝唱《踏莎行·郴州旅舍》里的郴江、郴山呵!”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经导游这么一说,我的精神为之一振,眼前的山水立刻变得有了诗意。
透过气宇轩昂的石牌坊,但见群山拱秀,万木葱茏。这里为湖南新“潇湘八景”之一,自古就有“湘南胜地”、“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郴的繁体字,由林、邑二字合成,意为林中之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来此,写下“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的赞语。
苏仙岭,原中牛脾山,因苏耽在此山修炼成仙故名。
相传,西汉文帝时,郴州城东一个叫潘家坪的村庄,有一个村姑,一次在郴河洗衣裳,被一条红丝线钻入肚中,因此受孕。为避乡试人耻笑,身在岭上一个石洞中,生下一个男孩,便是苏耽。苏耽出生后,有白鹤为其取暖,有白鹿为其喂奶。苏耽自小学道。一年,当地发生瘟疫,遂嘱母以井水熬橘叶解之。后来,苏耽跨鹤升天,百姓感其恩,在岭上苏仙观纪念他。
这个故事,蒲公《聊斋志异》中有记载。
走进景区,或栽竹为林,或叠泉为瀑,或垒石成山。时为假日,游人熙来攘往,很是热闹。
苏仙岭高海拔525米。上山,有索道可坐,有汽车可乘,有山道可行。我选择了登山古道,踽踽独行。山路寂寂,长满青苔,古木参天,庶天蔽日。时为晚秋,寒蝉凄切。
过遇仙桥,有一古朴的院落,黛瓦粉墙,门楼扁额云:“郴州旅舍”。庭院里有秀竹迎风,芭蕉滴翠,杨柳依依,幽趣逼人。室内,展示着秦少游当年的墨迹及生平事迹。
秦观,字少游,号北海居士。江苏高邮人。三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等职位。为苏门四弟子之一。在新旧党之争中,因为苏东坡关系密切,屡遭新党打击,先后到杭州、处州、郴州、横州、雷州,最后死于藤州,享年才五十一岁。
1096年冬,秦观流放到潇湘一隅的郴州。翌年暮春的一天,薄暮时分,他愁绪满怀地徘徊在苏仙岭下的郴河之干。起雾了,河边的亭台楼阁渐渐消失了,连天上的月亮也跺进云层里,不远处传来几声杜鹃呜的哀呜声,想起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朋友,无法抑制自己的哀思与伤感,回到寓所中,闭门谢客,写下了名传千古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词作词清句丽,文笔灵动,委婉曲折,如泣如歌。为写景、抒情、用典情景交融的千古绝唱。
距离郴州旅舍,行两华里,到“三绝碑”。
秦少府去世后,苏东坡十分悲痛,将《踏莎行·郴州旅舍》的最后两句,写在扇子上,寄托哀思,并附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米芾把少游的词,东坡的跋书写下来。到南宋年间,一个叫邹恭的郴州知州,附庸风雅,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于此绝壁之上,史称“三绝碑”。
碑下,塑有一蹲少游的侧卧铜像,一手支颐,目光炯炯,作深思状,似还在发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4一个人的陌生地带
很多时候,离开家之后,每一个人,都变成过客。所以经过的地方都成了牵肠挂肚的驿站。其他的一切仅被保存在记忆里。而如今,迈开脚步不停地跋涉,或独居心隅,所面对的都是mosheng地带,到来或者离去,那灯光,门扉,草色,花香,以及眉宇唇吻,欢笑悲喜,仿佛是为了一种不曾记得的约会而来,匆匆一刻,却往往会终身难忘。
站在晚春的校道上,风很凉,吹得星子们在天上用尽全部的劲头来振作精神。抽空来感受流动的空气,耳朵里却充满了虫声,啊,只有虫声才有乡音,那声调,竟和家中的虫声一模一样,碎碎的,短短的,隐隐的,随手一探,除却冰凉和空气,却没有什么可以带着的。
雨下了一天,傍晚的街道,湿透了。饱胀的情绪牵着在布鞋里的脚,走过店铺的橱窗,里面的布娃娃眨着调皮的眼睛看着雨幕中昏黄的路灯,许多人打伞而过。眼镜,口红,白发,书包,牛字裤。路面上溅起的水花掩住了匆匆忙忙的脚步,濡湿了不经意凝望的眼光。这时看到雨幕中的路灯,总会给人一些暖意,把旅途上的奔波暂时折叠起来,以一种安详的心境度过孤寂的夜晚。然而漫无目的地游走终不能在某个角落找到些许的安慰。远处亮着灯的窗口,让人情不自禁地去猜度里面平静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夜色渐浓,家乡只有一个,然而以抬脚就都隐退到了记忆中,目光所及到处都是陌生地带,所有路过的山水和草木,总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让人想起远在天外的一个叫家的地方。
5秋的精灵---巫山红叶
一提到秋天,人们就会觉得它总给人以萧瑟、悲凉之感,但我觉得它别有一番韵味,因为它代表着成熟。而红叶因为生长于秋天,因而也自然有一股成熟之气了,于是我便“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红叶。而巫山红叶听说是最美的,所以我自然就最喜欢它了。
我虽然是个北方人,既没去过巫山,也没见过巫山的红叶,但这并不能阻挡我对巫山红叶的向往之情。每当我读到一些关于巫山红叶的诗、散文、小说时,我的这种向往之情就像刘白羽先生所写的《长江三日》中的长江水一样一泻千里,一发不可收拾。有时我经常梦见自己徜徉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在其中游来游去,快活无比。这时候,我总希望梦不会醒,因为醒来就意味着美的失去。但是梦总有醒来的一天,打个不好的比方,就好比说一个人不管曾经怎样风光无限,都总有要“睡着”的那一天。可纵使如此,我依然固执地不想醒来,每次醒来也都免不了要叹息一番,感叹美好的东西总是难以把握,稍纵即逝,大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
我曾去香山游玩,因为听说那里的红叶很美,只可惜那一次很不凑巧,没有赶上好时候,没能一睹香山红叶的芳容。不过我在本溪的关门山见过红叶,虽然不见得有多好,但总算是弥补了我没见过红叶的缺憾,也算是聊以慰藉吧。就好比一个爱好文学的人自己写不出好文章,但是读到了别人的好文章,在赞赏之余还不忘聊以自慰地说“就把它当成我自己写的吧”。
我大学的一个同学是四川人,虽然那里很热,但是“天府之国”的子民告诉我他那里诗歌杂志遍地都是,就足够让我这个诗歌爱好者有“望洋兴叹”之感。要知道,在我们这里,想找到一本诗歌杂志,就算你跑断了腿也未必能成功。但这并不是我最关心的,以前有好几次我都想问他是否知道巫山以及红叶,是否去观赏过它们,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是总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想来真让人感觉有些失落。
不过,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几张关于巫山红叶的照片,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多少减弱了我没亲自去过的遗憾。我以前虽读过很多关于巫山红叶的文章,但那时我只能开动脑筋,靠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图画,可这毕竟与现实有差距。王蒙先生说得好,大自然是美丽的,而人的笔却不一定能全面地反映它。实地观察尚且如此,更何况凭空想象呢当我看到照片时,我一下子惊呆了,只见照片正中是在狭窄的航道中流淌的长江,两侧是绵延数里而不绝的巍峨高山,在山腰时而还会出现一两座亭子。站在亭子上,放眼望去,如果不看群山,一定以为自己是在中国的“四大名阁”中的一个呢。那么有人会问∶那红叶在哪里呀我告诉你,红叶就生长在山坡上。想想看,当你站在亭子上看着犹如一条玉带一般奔腾而过的长江水,与巍峨高峻活像一对忠实卫士的大山,以及娇艳欲滴犹如少女的节日盛装的红叶,那将是怎样美丽的图画啊!那绝对是任何人都无法表达的,因为大自然的美是与生俱来的,是用不着人们的评价的。这时候,人们才会觉得与大自然相比,自己是多么渺小,除了臣服于它并静静地欣赏它以外就别无选择。当然,这时候,你的一切烦恼、疲惫、伤心等等,肯定早已到了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一颗感受大自然的纯朴的心,也许你也就能达到“天人合一”了。
有时我总在想:只怕陶渊明的桃花源也不见得有这么美吧我多么想有一天能有机会登上巫山,去欣赏红叶------这秋的精灵,并体会我所描写的这番大气磅礴的景象啊!也许到那时我也会写出一篇如苏东坡的《赤壁赋》那样雄浑奔放的文章来呢!不知我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你说呢
6宁静的港弯
有一个地方,她远离城市的喧啸,置身其中与花鸟草虫为伴优雅致极,那是我宁静的港弯、可爱的家园!
春天那一排排瓦房掩映在青草、绿树、花海丛中。那白得象雪的是李花、梨花、樱桃花,还有开得稍迟些的橙花。最惹人的是那粉红的桃花,让人总觉得它在笑春风!屋后有小山,屋前是一片片开阔的稻田,三三两两的农民在辛勤的劳作!清晨,听几声鸟叫,片片蛙声。你可以看见蝌蚪嬉戏,鱼儿畅游。鸡鸣鸭叫,猪儿、牛儿、羊儿、犬吠。这此起彼伏,这不是天然的乡村交响乐吗?
夏天天气炎热,这里有凉风习习。你可以品几口甘凉的井泉水,那水凉得透骨;热极的时候,你可以提两桶水冲冲澡,那才叫爽得不得了!看那稻田里、田埂上、山坡上到处青悠悠的,还有那翠柏、青竹扭动美妙的身姿在风中摇曳!尝几口红心的密桃、品几颗酸甜的葡萄,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才是不真的写照!听那知了也陶醉得不知疲倦地叫个不停!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金滔碧浪是成熟的稻子。这时有脆甜的李子、甜得如蜜的梨子、甜酸的橘子。收割机轰隆隆下了田,几天时间,稻田就完成了它一年的使命!
冬天来了,天气转冷,霜雪是不太常见的。最多的是漫天大雾。如果你见到久违的太阳,一定不要错过,到外面享受一下日光浴。蛙藏了、草枯了、树木落光了叶子蓄势待发,它在等等春天的到来!最热闹的是哪家接媳妇、闺女出嫁,吹吹打打、闹闹嚷嚷,在院坝里摆上几桌酒席、邀上亲朋好友一起庆贺庆贺。杀年猪也不差,三五百斤的猪儿,几个人摁倒,要不了半天功夫就上桌了!
转眼春节到来,春天又要开始了。人们放鞭炮、点烟花,欢歌笑语、辞旧迎新,个个喜气洋洋!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绝对放心的瓜果疏菜、绿色健康的鸡鸭鱼肉。如果你不放心或是闲得无聊的话,你还可以亲自下地里去感受一下农耕之乐!你绝听不到刺耳的汽笛、闻不到刺鼻的汽油味,空气是多么清爽洁净!你可以随心所欲和邻居们摆摆龙门阵或是看看电视、听听音乐!这里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直到参加工作成家之后,乃至现在的我,在苦了、累了、烦了的时候,我总喜欢回到这里,静静地呆上两天。在这里我总能心静则宁、宁静至远地思索,感受到心灵停泊的那宁静的港弯清静逸人美妙的感觉!呵!我那亲手缔造的可爱美丽的家园……
7河塘春色
河塘中的一朵荷叶在风中摇摆,在夕阳的衬托下,那样的孤独,几片残阳带来的红花飘飘洒洒的落在河塘中,也使池塘带有了一点点的血色,不知这是相思泪化的浓血,还是被脚下的红鱼咬断了胫骨,四周是静的出奇,有时来几阵轻风儿,也都是那样悄无声息的离去,叹!孤荷残日照,红血荡春波。
不知何时,几片落叶落在了河塘中,打破了死一般的宁静,带来了几圈小小的微波,可鱼儿爱这样的游戏,三五成群的露着背,拱着嘴游在波的四周,有时看见一只不小心落入河中的小虫,也会你争我赶好一会儿,叹!叶入水成波,鱼逐波成群
夏的夜慢慢的来了,影去了那河中的残阳,鱼儿也都安静了下去,沉在了河底深深的睡去,可这时在荷的下面小心翼翼的长出了一个花蕾,在月光的照射下,露出淡淡的红,他紧紧的收紧自己等着清早露水的沐浴,叹!静夜出生机,紧收紧,静等晨
早晨的一缕阳光还没有露出来,它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它轻轻的伸展了自己的身体,吸进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口新鲜空气,他全身的血液一下子全部流动起来,把脸冲的粉红粉红的,终于,太阳出来了,像孩儿一下子跳了出来,荷叶上这时已结了不少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叹!无法说出
荷叶、荷花、残阳、露珠,那样的普通,却透露出不一样的色彩,叹吧,叹到最后无处可叹!还是让我们进入自然,只要体会,不要感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