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的孩子玩会儿手机就会被父母打或狠揍?

为何现在的孩子玩会儿手机就会被父母打或狠揍?,第1张

这种行为是不应该的,打孩子或狠揍孩子是暴力教育的体现,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能解决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孩子而言,手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对于他们的认知、探索和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如视力下降、社交能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等。

当父母发现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孩子,而不是采用暴力手段。这些措施可以包括:

1 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原因,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使用习惯。

2 分配孩子的时间:父母应该指导孩子适当使用手机的时间,并让孩子了解其它可利用时间的活动。

3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提供各种家庭活动,如一起创造、体育锻炼等。

4 设立规矩:父母可以设立一个合理的规矩,关于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使用方式等,同时也要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

综上,父母需要重视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孩子。同时,采用打或狠揍等暴力手段是不可取的,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必须进行严厉谴责和打击。

比方说,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玩手机,我们不会生气,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玩手机却火冒三丈,为什么?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写作业时玩手机,我们不会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想象。

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会浮想联翩——孩子的成绩会不会一落千丈?孩子以后会不会考不上大学?孩子会不会从此放弃学业,自毁前程等等,于是越想越生气;所以,我们生气并非源自于事实,而是源自于我们对事实的想象。

就像以上案例中,尽管这个孩子暂时没有放弃学业,更没有自毁前程,但是,一旦这些画面出现在这个妈妈的脑海中时,她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和这一切真实发生后所带来的情绪体验几乎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妈妈才会气急败坏,焦虑不堪;

由此可见,想要真正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体验,并非要真的等到事实发生的那一刻,当我们在内心逼真地“看到”并相信某件事可能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神经系统就会赋予我们与之相吻合的感受与体验,并且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

当然,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甚至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一心理现象为我所用——用以改善以及重塑我们的意象目标,以促使我们由内而外地做出改变。

从这个角度讲,想象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行为,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在心里想象着我们正在使用某种方式做事情,也就几乎等于我们在实际上做着事情,大量研究表明:

“心理的想象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是做事的技巧不断完善。”

心理学家范戴尔在一个严密控制的实验中指出:让试验者每天坐在靶子面前想象着他正在投标射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心理的投标射靶练习的效果并不亚于实际性的练习,其精确确性几乎是一样的。

另外,某心理学刊物上也有过关于依靠心理练习以提高投篮命中率的报道: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实际练习20分钟投球,将第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与最后一天的成绩相比较。另一组学生也把第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与最后一天的成绩相比较,但是在20天内他们不做任何练习。

第三组学生也同样进行这种比较,然而在这20天中,他们必须每天花20分钟的时间,想象着自己在做投球练习,在球没有投进时,就在心里进行想象的矫正。

结果,第一组每天实际练习投球的学生,水平提高了24%。第二组什么练习也不做的学生,毫无进步。第三组从事心理想象的练习的学生,水平提高了23%。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青春期孩子的管教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想象的练习来驱散父母的愤怒或消极情绪、改善亲子关系与沟通、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等等。

别再胡乱找原因了,“目的论”比“原因论”更适合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昨天,婶子给我打电话说一会她闺女来我店里要手机,让我别理她就行。我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娘俩又因为手机开战了。

她这个闺女真是把她愁死了,刚上初中读了半年,说什么也不去学校了,说在学校像蹲大牢,就在家玩手机。

刚开始,为了阻止她看手机,她爸爸生气把她手机摔碎,这下更有理由闹了,死活不起床了,而且霸占妈妈的手机。

眼看着才14岁的女儿要废了,家人就和女儿达成协议保证,答应再给她买部手机,但她要先去学校好好学习,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俩小时。

这次女儿很配合,每天乖乖去学校,回家看手机到点就上交,可没坚持半个月,老毛病又犯了,看手机到凌晨,睡到上午12点不起,又不去学校了。

这次吵架就是她妈妈忍不了,把她手机藏起来,她把家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 就逼问妈妈,妈妈没办法就一下支到我家,说她女儿不敢给我闹,在家就像个大魔头,妈妈不敢硬管, 说自己打不过女儿!

真是悲哀,这养孩子养到这么卑微,竟害怕女儿动手。

难道她女儿不去上学,真是让手机给毁的吗?我们先用“原因论”分析一下。

孩子不去上学,就知道在家玩手机,根本原因就是手机把孩子迷恋住了,让孩子只知道玩手机而不愿去上学。

而用“目的论”来说,孩子就是以迷恋手机为不去上学找的理由。这看起来有点不和逻辑,甚至荒唐,但事情的本质确实是这样。

也就是说,女孩是先有了“不去上学”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恋上手机或恐惧上学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而女孩的妈妈却把一切都怪罪于手机,单纯以为把女儿手机藏起来救可以挽救她,这本身就把不上学转变成了手机之争。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而且女孩的妈妈还表示女儿不但不去上学,还不出门,如果不上学让她去打工,她也宁死不去,这就是 典型的闭居者心态了。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是这样描述闭居者心理的:

上面的女孩就是这样,她不去上学是因为在学校自己学不会,老师不喜欢,同学瞧不起,永远是班里最差的那个。如果出去打工,她怕自己也遭受同样的待遇,所以只能拿迷恋手机来达到哪儿也不去的目的。

也就是说,女孩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一切,自身有不足和缺点,却没有勇气去改变,只能缩在壳里。

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说:

可见,女孩逃避上学只是不愿意改变自己,她明知道自己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但她太害怕自己即使认真学也学不会,更会落下一个“真笨”的名声。

而现在她至少可以用玩手机来掩盖自己的不聪明,让人认为:我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因为我没用功,我把时间都用在了玩手机上,她不愿努力更不愿接受自己笨是事实,所以就拿“玩手机”来达到目的。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书中说:

所以,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 决定我们人生态度的是当事情来临时,你对待事情的态度和看法,只要你能用正确向前看的目光看问题,那么你就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可见,通过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分析问题,可以让我们很容易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特别是很多的 育儿 问题,通过目的论都可以找到孩子为何如此表现,这无疑是除了打骂外更有效的 育儿 方法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769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