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伤害真的可以很大。这里的原生家庭指的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家庭。
原生家庭对女孩子的伤害会更加大。提到原生家庭,我们都会想到《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她美丽、高情商、有着体面的工作,工作能力也强,但是唯一让人抓狂的就是她的家庭。
她有父母和一个哥哥,哥哥已经娶老婆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她的父母完全地偏心她的哥哥,本来女儿给父母养老也算天经地义,但是樊胜美的父母毫无下限,疯狂问女儿要钱补贴儿子,不顾女儿的死活。
樊胜美一个人养着她父母和她哥哥一家,全部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所以她拼命的想找个有钱人,能解决自己家庭缺钱的问题,能有人陪着她和她一起抗家庭的重担,但是这样的家庭谁也不想掺和,这相当于娶一个老婆还要负担老婆的父母和大舅子一家,任谁也会无法接受,所以尽管樊胜美很优秀,她还是单身,没有人敢走进她,只因为她的家庭。
农村的大多数女孩子都会被灌输要帮助兄弟的思想,这本身并没有错,亲人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无可厚非,但是帮与不帮都应该女孩儿自己决定,有能力了可以帮一把,不应该女儿无条件补贴儿子。
原生家庭的痛不仅仅是重男轻女,还有贫穷。有些家庭父母总会向孩子灌输家里没钱,要勤俭节约的思想。勤俭节约本身并没有错,还是值得称颂的优良品德,但是家长给孩子一味地灌输经济不如别人的思想,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怯懦,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让孩子变成一个斤斤计较、敏感扭捏的人,这样的孩子也很难成就大事。
所以父母应该好好反思,生下孩子只是一时,好好抚养、教育孩子更是一门学问。
“原生家庭”这个词这几年不断被提起,已然成为一个热词。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这大概就是指原生家庭的问题。
于是乎,很多个人生活不太顺的人,都开始有意无意的将原因归结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然而,很多人怪罪原生家庭的时候仅仅只是因为生活不如意,各种不顺遂,都认为是投错胎惹的祸。
当你抱怨辛苦工作赚不到钱是因为没出生于富裕家庭的时候,
当你埋怨婚姻不幸活得痛苦是因为从小父母吵架造成阴影的时候,
当你感到郁郁不得志人生没希望是因为父母重男轻女伤害了你的时候,
我想,你应该是没看到那些在娘胎就被贴了“贫困”标签的孩子们,这标签像一道符,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
我就职的企业内部有一个助学基金,从10年前就开始陆续资助一些贫困山区特困的孩子,希望能通过一点绵薄之力,助力他们完成学业,将来能用知识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也因为职责所在,自然成为了该项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这之前,我其实没有真正参与过这种持续性的公益活动。
以前我也经常因为一些生活不顺而怨天怨地,也归罪过“原生家庭”,觉得上天对我有诸多不公。
然而,自从牵头了这项公益活动,这几年下来,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不止一点点。
我们的助学并不是简单的汇款给予经济补助,而是每年寒暑假都会在企业内部组织一批志愿者,亲自到这些孩子的家中探访。
对于新增加的对象,探访是为了实地考察和了解家庭真实情况;
对于已经建立资助关系的对象,定期探访是为了跟踪和了解他们的近况,包括生活、学习和遇到的困难。
几年时间,眼看着这几个孩子有从初中到大学毕业的,也有中途辍学的。从每一个人身上,每一双眼睛里面,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境遇和挣扎。
这是一户早期就开始资助的家庭,一双姐妹,父母早亡,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刚接触那会儿,姐姐初中,妹妹还在上小学。三个人住在绕山公路要绕好多圈才能到达的山上,下了车还要再往上走老长一段坑洼的泥路。
破败的土建小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奶奶看到一行人来看望,两只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搁,最后慌张中抓了根放不平的长条凳,示意我们坐下聊。
姐姐生得较小,头发细黄,有种营养不良的迹象,说话也是细声细语,虽如此,笑容却灿烂,性格也大方,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自然有一种小家长的感觉,会跟我们介绍一些细碎的家常,浑身上下散发出单纯而开朗的气息。
妹妹那时候还没长开,但明显比姐姐圆润一些,但性格却和姐姐截然相反,怕生畏缩,喜欢躲在姐姐和奶奶的身后,看外人的眼神带着点好奇,又有着强烈的羞涩感,一言不发。
两姐妹虽在一个屋檐下,失去同样的父母,依靠同样的奶奶,但两种相去甚远的性格,现在看来,也确实因此造就了不一样的前途和命运。
姐姐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向上,刻苦学习,靠一己之力一路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每每与她交流,总是能被她所感染,从没听她有任何对命运和家庭遭遇的不满和抱怨。
同时她也不忘将这份爱心传播下去,利用假期无偿为邻家儿童补习英语,让自己所学发出光热。
去年毕业之后投身教育事业,目前她还就职于培训机构教授少儿英语,但她的目标是考上家乡的正式教师,立志培养更多的山区孩子成才!
虽然这过程可能还要面对很多困难,但我们一致认为姐姐积极的性格和满满的正能量一定会牵引她到达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妹妹身上。从小内向排他的性格,到了中学进入青春期后,性格叛逆乖戾,奶奶姐姐的话都听不进去。
不想读书,几次寻死觅活,跟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混在一起,还未成年大了肚子,15岁辍学,早早荒废了学业,毁了原本有可能光明的前途。
如果说,这就是命运,那是什么决定了相同成长环境的两姐妹不一样的命运走向?
没错,性格决定命运。而不是原生家庭。
这是一对让我心情很沉重的兄弟。
让我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庭。
当地的特困低保户。一家四口,母亲精神异常,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失去劳动能力。
父亲是一家之主,年逾花甲,一家人仅靠父亲做点农活,种点蔬菜维持生活。
两个孩子,刚资助的时候哥哥小学,弟弟还抱在怀里。
家,不能算是家。只是政府给的,借用别人家的一面墙用水泥砌成的一间边屋。
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方寸之地,各种衣物杂物随地堆放。起初连窗户都没有,因为没钱做。
也许穷人家的老大都比较懂事,哥哥不善言辞,腼腆安静,但一举一动很有分寸和礼貌。
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初中,正是长个的年龄,每次看望都能看到身高上的变化,感觉也没见几次,就已经长成一个瘦瘦高高的青少年了。
两兄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性格,弟弟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不受管束。和哥哥的内敛隐忍形成鲜明对比。
哥哥成绩一直也算中上水平,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因为家里供不起学费,不得已放弃学业,早早担负起为家庭减负的重任。
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当水电学徒,未满18岁跟着师傅到广东的建筑工地上做水电工,用汗水赚取微薄的收入,而此时同龄人正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然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对这个世界抱怨和失望,反而跟我说:
“姐姐,等我当上了包工头,我也和你们一样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那一刻,我真的是泪目了……
而弟弟,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娃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10岁不到的孩子,在别人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时候,他是那个放养在外的恣意撒欢的野孩子。
问他喜欢读书吗?回答是“不喜欢!”
虽然我们极力跟老父亲说,一定要让孩子读书,不然孩子今后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家庭也不会再有改善的机会。
但是,孩子在学习的路上还能坚持多久,让人忧心忡忡。
然而,命运对这个贫穷的家庭确实太不公!就在几天前,我从哥哥那里得知,老父亲急性脑出血,躺在了医院急诊室的病床上。
这个家里唯一的男人倒下了,还有2个多月才正式18周岁的哥哥,再一次被命运推到了前线,从外地赶回,一个人在医院里为父亲奔忙,急匆匆的想办法为老父亲筹集医药费……
这样一个曾经因为1000多补习费向人借款的家庭,如今面对这样雪上加霜的打击,是何等的残酷?
而我们身边那些未满十八岁在校园里恣意挥洒青春,不懂苦难为何物的孩子,如何能体会这个世界另一端那个同龄人的心境?
这样的原生家庭,才是真正的苦难,才是一个孩子一辈子都很难摆脱的沉重负担!
前面提到的是两家确实特别困难的家庭。但在后期的资助中,也许是随着公益的普及和农村山区整体条件的提升,我们在这一带很难再找到特别贫困的家庭和孩子了。
有一个孩子给我很深的印象。这是学校辅导员特别推荐我们资助的一个学生,因为他品学兼优,家里还住着土胚房,很符合我们助学的条件。
第一次去探访,我就从这个孩子的眼神中读到了超越他年龄的成熟和压抑。
墙上贴满的是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的奖状,不是“三好学生”,就是各种标兵。很礼貌的招呼沏茶,并认真的与我们交流攀谈,一言一行都显得格外“懂事”。
他是家里的弟弟,今年小学六年级了,哥哥已经上初中。两兄弟明显弟弟比哥哥沉稳优秀。
家里不论是父亲还是奶奶,都对他赞不绝口,也好几次当着我们的面让他好好努力,不要辜负家人和好心人的帮助期望。这个懂事的孩子总是顺从的点着头应和着。
我感受到这个孩子内心沉重的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他强大的自尊心。
他表现出来的顺从和懂事,仿佛是在压抑内心并不太想受助的抵触,以及被寄予过高家庭希望所带来的无形压力。
也许这样的家庭相比之下没有明显的“贫穷”特质,但我总隐隐觉得这个孩子的内心会存在一定的缺失和冲撞,这样的心理对今后的成长和成年后的发展也将会有一种冥冥中的影响。
上天并没有那么公平,当我们平日总是关注着老天对自己的不公,在自己画的圈圈里喜怒哀乐,怨天尤人的时候,可曾看到和我们同时空的平行世界里,还存在那么多连抱怨机会都没有的人。
做公益,真的有很多时候,有力不从心,有劲使不上的感觉。特别是看到那些反面例子之后。
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的一双双眼睛,或羞涩、或隐忍、或锋利、或成熟,中间夹杂着的丝丝微表情,都让我们叹息,小小年纪的他们,承受了远超过他们年龄的负担和生活的压力,而他们的人生之路才刚起步。
面对未来,保持欢喜。这样的话不是谁都能轻松说起。
但我仍然希望他们都能如两姐妹的“姐姐”那样积极乐观,如两兄弟的“哥哥”那样勇敢担当,即使命运诸多不公,也能如杂草一般顽强生长,奋力出头。
而芸芸众生如我们,又有何值得矫情和抱怨?
不管是含着金钥匙降生,还是平凡的普罗大众,亦或是如草芥般无人看到的存在,
人生的长跑,最后还是取决于自己是否足够强大!
是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一起度过的家庭环境。
以下是原生家庭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方面:
价值观和信念系统:原生家庭是孩子们接受价值观和信念的主要来源。父母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和信念可能会在孩子长大后继续对其性格产生影响。
情感和情绪发展: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情感和情绪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情感表达方式、情绪调节能力以及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会对孩子的情感健康和情绪调节能力产生影响。
亲密关系模式:原生家庭中的亲密关系模式可以影响一个人在日后的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例如,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质量和沟通方式可能会对孩子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产生影响。
自尊和自信:原生家庭对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赞扬、鼓励和支持可以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积极影响,而忽视、批评或否定则可能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负面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原生家庭对性格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也会发挥作用。此外,人们也可以在成年后通过个人发展、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努力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性格特质。
对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影响,都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有时不是因为这些影响,而是看不见的。
经过详细了解,我们以咨询师的案例为例。在一次咨询中,她认真思考了为什么在恋爱的时候会觉得对方不爱自己,直到我对静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她的性格中,除了担心过早发生关系,男朋友会不珍惜自己外,她还担心过多地维持亲密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静静地担心,如果我拒绝我的男朋友,我的男朋友就不会坠入爱河。如果男朋友不爱他,他会觉得被抛弃了。
家庭关系和成长过程经过详细了解,才发现父母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吵架。每次吵架,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在面对老公的时候静静地说。离婚吧,闺女我也不要了,总之你也不爱我,也不珍惜我。我为什么要继续和你在一起,为什么要抚养你的孩子等等。
这样争吵的场景,在静静地童年与青春期,甚至到了大学,父母仍在继续。两个人的婚姻早已有名无实,尽管父母最终没有离婚。所以,面对这样的家庭关系,学会静静的是自我建设,给自己安全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时听到一些女人说话。每次他出去喝酒,他都要喝到很晚才回来,这让我感到不安全。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了,他的工资一点也没有增加,不能给我更好的生活。让我没有安全感。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到非常不安全。
近年来被提及的安全感这三个字就像街车一样普遍。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那么安全感到底是什么?
安全感是他能够安神起这个家,能够对家庭负责。安全感就是在我无助的时候陪伴我,和他在一起很安心,很理解我,安慰我。安全感是有更多的钱,有自己喜欢的房子,男朋友或丈夫不会作弊,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似乎大多数女性的安全感都与男性有关。
如果我是这个男人,好像要说hold生活有安全感。根据你的意思,这个人有安全感。只要这个人在我的眼皮底下,我就放心了。如果对方不配合,就无法控制这种安全感。男人以后会有失控感。这种失控感除了失望之外,会再次让女人感受到不安全感。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会感到很累,更不安全。所以,女人应该给自己安全感。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对冷热不确定外部的自然不确定性。
这种确定性使用得很好,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你只能生活在自我内耗中,如果使用不好。同时,你还需要知道安全感是一个非常隐私和个人的项目。
最后,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事实上,真正的安全感只来自你心中的一个地方。你真正需要做的事,让自己行动起来,在感情之中做一个良好做一个有良好沟通得人。除了让自己在关系中有一定的控制感。学会确认和反馈行为也需要做。需要良好的反馈,除了找出问题的根源,从各个角度建立安全感
其实,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多值得被人爱。只是你自己没有发觉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