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在他临死的时候,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据史料记载当时他是被“诛三族”,也就是:母族、夫族、妻族,上下几百口人,李斯跪在断头台上,旁边是他的儿子,后面是全家人。刽子手已经将大刀磨的雪亮的了,拔了自己的一根头发试着刀刃,想想,是腰斩呀,到要得多快。此时李斯侧头给他的儿子说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牵犬东门,岂可得乎”。意思是:儿子,记得不,想当年,我领着你们哥几个,牵着黄犬,在老家上蔡东门外的山冈上打猎的情景吗?唉,以后再也不会有了。李斯此时面对死亡不动声色、视死如归,而且还和即将和他一样赶去黄泉的儿子说笑。简直是黑色幽默。能说出这句话的李斯,就已经值得我们敬佩了。也可以说他是对他一生官宦的总结性发言,对一生进行了否定。
李斯一生不可谓不辉煌,这个河南汉子,大器晚成。
李斯曾经任上蔡的一个仓库管理员,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粮食局下属粮站的职工,撑死一股长。他的得道场所可是挺特别的,是在厕所。在厕所里大便的时候看见一只老鼠,探头探脑的,李先生咳嗽了一声,老鼠吓的乱窜,还碰着了尿罐。李先生嘿嘿笑了几声。然后对于这老鼠进行了一番“格物致知”,想起了自己单位公费养的那些老鼠,白胖白胖的,在粮仓里踱着步子,想吃便吃,想睡便睡,逍遥自在。起身以后几天就在琢磨这件事,后来的想法李斯不由得自己都害怕了:自己何尝不是一只厕中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李斯决定出去辞去工职,外出打工了。
他到了兰陵郡(楚国),拜在荀子的门下,人家可是孔孟的真传弟子。李斯无非是想混一个文凭,到时在楚国混个什么处座当当。他辛辛苦苦的巴结老师,无非就是想老师在毕业分配是起点作用。这时候有一个人彻底影响了他的一生----韩非子,这个贵公子竟然将老师的眼球勾引了去,从此荀子很少再叫李斯去他家里吃饭了。韩非比李斯强多了。起码有几处:
1 韩非是河北人,李斯是河南人,荀子经常在酒桌上也听过关于河南人的一些段子,本来就对河南人没好印象。虽然李斯曾送过老师一本《河南人惹谁了》。
2 韩非的普通话说的好,比李斯浓浓的豫东腔好听。
3 韩非是贵族,穿衣服整齐,对同学和老师舍得投资,李斯这时候已经结婚了,有几个孩子了,老婆写信说家里又没钱卖米了。他哪里有钱买时尚的衣服。
4 韩非在学堂里大讲政治形式,什么合纵连横,中间还夹杂几个黄段子,当然少不了河南人的。
李斯心里肯定不好受,据他说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所以离开楚国到秦国,据我考证是斗不过韩非,有嫉妒引起的。
西去秦地,李斯心里也没有底,到了长安城,这个来自基层的县级股长,难免有些心里发虚。很快混入了“长安飘一族”。此时的李斯是一个文学青年,绝对的。
我不得不解释一下长安城,也就我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当时是世界上不多的超级城市,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有高大的城墙,肥沃的土地,充沛的雨水,高大的阿房宫建立在湖面上,而且秦军耐苦战,英勇善战,其锐无比,有雄图天下的胸怀。秦王赢政更是一代英才。这是一个伟大的城市,蓬勃的城市。李斯寄居在这个伟大的城市,可能是租的民房,每天拜会一些老乡、凭借老师的名望认识一些不相干的人。吃着锅盔和羊肉泡,以助文思。但是事实上他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默默无闻,沉于下僚,甚至于连下僚都算不上。正如西安城现在的河南人一样,生活的很艰难,他可能是靠帮别人写点公文,出个主意混点阿堵物为生。李斯此时的心态有些灰色,甚至后悔当年停薪留职的举动。但他之所以成大器,就是因为他善于忍耐,等待时机。
别说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真还是砸在李斯的头上。
和现在的北京上海一样,长安此时也不间断的进行一些遣送外来人口的举动,没有暂住证的诸色人等全部以民工论处,遣送回老家。还好我们陕西人没有让他们去昌平挖沙子挣路费,每次只是押到渭南就让解散,自由活动了。李斯赶上了这样的时机,对别人而言,是苦事,但对李斯来说可是一件幸事。要没有这件事,我们一定不会知道李斯这个名字的,正如大家不知道知悔堂一样。
《古文观止》里面有李斯的成名之作--------《谏逐客书》,写的是妙笔生花,称的上是千古名篇,他随后的所有文章都不如这篇,因为渐渐有了公文的味道,人是文非了。越过千年的时空仍可以感动人,想想,赢政怎么能不被感动。李斯的运气来了。
后来他并没有和童话里的那些人物一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卷入了大秦帝国权利争夺的旋涡,几经洗牌,他转扶摇直上,成了大秦帝国的“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个中艰辛自不必多言。从他出线的几率来说他肯定不如城市贵族,但是他善于把握时机,有一种赌徒心理、投机心理,不会顾及太多的名望,他的成功也许还是可以接受的。
辅助赢政的时候他不可不谓殆精竭虑,鞠躬尽瘁,秦王扫六合,他独分一半的功绩,远交近攻、合纵联合,心思用尽,换得天下统一。泰山勒石,显赫无比。治理天下的时候他不可不谓苦心经营,同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颁布《大秦律》,丰功伟绩。在长安数十载,他没有在回过上蔡,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乡。重读此段历史,我和当年一样不能理解为什么李斯如此精明,如此才智,在始皇沙丘驾崩以后,在宦官赵高----一个文化水平很底,只知道投机钻营的小人、胡亥------这个白痴的玩弄下,步步失算,节节败退,无法招架。虽然曾经纵横自如,兼并六国,三十年来,所向披靡的政治家、法家,何等原因竟如此落魄?
我想:他毁在自我否定和自己满足以后的空虚感上了。
李斯是个文人,他的欲望很强烈,欲望让他怕上权利的最高峰,但是作为文人,他时刻不能平息的是他的良知,他在争取权利的时候,可以忍受马王谷坑杀儒生的哭声,他不可能屏除内心向往安宁的冲动,越是他的权利越不容易被侵犯,他越来越感到内心的谴责。从人的本性来说,人是摇荡在欲望满足的渴望和满足以后的空虚之间,他已经到了帝国的最高位置,他的内心应该是寂寞的、无助的,他已经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他失望,一直已经绝望。作为一个文人,他已经死了,他的理想在空前强大的帝国安顿好以后已经死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存在,他忠诚的领袖------赢政死了,他也失去了效忠的目标。他自己已经在下面的斗争中失去了对手和兴趣。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李斯在赵高和胡亥这两个白痴的简单伎俩下就失败的理由。
他报着对一生清醒的反思上了断头台,魂魄已经飘到上蔡的故园,犬吠马啸中,一个汉子的死在自己定的《大秦律》的酷刑之下,呜呼哀哉!
浩瀚历史长河,王朝更替,英雄辈出,其中也不乏谋士穿梭,搅动风云。
在众多谋士中,李斯算是比较可惜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评道:“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周公、召公何许人?
周公,乃周文王第四子,姬旦,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是商末周初儒学的奠基人,司马迁将李斯与周公比,不是比学术,而是比建制,周公确立周王朝嫡长子继承制,把家族与国家相融合,政治与常理相融合,为周王朝奠定了六百多年的统治基础。其中最为人知的周公典故就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召公,乃西周宗室,与周公同辈,姬奭辅佐周成王、周康王两代君主,开创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的“成康之治”,为周朝打下延续八百多年的坚实基础。
而李斯此人重利,贪权,是一个极现实主义者。
李斯的一生,几乎涉及整个秦王朝的兴亡。 秦国在嬴政这代兴起,正是因李斯谏阻逐客,提出了不论国别、用人唯贤、变法图强的方针,嬴政接受了这个总方针,将流放中的李斯以及其余客卿全部召回来,共谋大业。而秦王朝的灭亡与大野心家赵高的阴谋作乱有直接关系,赵高的阴谋之所以能得逞,又和李斯贪图禄位、助纣为虐紧密相连。
李斯从小吏始被老鼠“启发”,得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到他与韩非师从荀子,拜别时说道:“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都是其对于权力、利益有着极强的渴望,都是李斯内心情感的真实显露。
李斯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位列三公,人臣极位,“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在家置酒,“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可谓富贵极矣。
正因为李斯权欲极强,在事业达到最顶峰的时候,他所害怕的就是得到的东西转眼即逝。所以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几言几语被击中李斯脆弱的内心,为了保住他的权位,与赵高同谋,废适立庶,秦二世本非明君,李斯却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到后期因与虎谋皮,身死咸阳,也是必然的了。
很多人对于李斯只着墨于其重利贪权一面,却往往忽略了李斯所在的时代背景。
在李斯跟随荀子学习到进秦国辅佐秦王嬴政一统天下之前,那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出现各种学说,造就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知识精英分子,差不多会站在诸子某一家的学说当中,自觉地用这一家学说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所以会有明显的学院化倾向。
阅读《战国策》与战国诸子学书会比较明显的感觉到战国人物的思想内涵与春秋以前的大不相同,都各自有各自的价值追求与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用百家学说指导自身思想言行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止。在那个乱世用重典的时代,主张法治的法家人物,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是表现的刻薄寡恩,除却极少数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在战国秦汉时期,他们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将某一种学说化为各自的人格模式。所以,所处在这战国后期的李斯,正是看准这风云际会、布衣驰骛的历史机会,发愤图强要做一番解穷脱困、平步青云的伟大事业。
一、李斯之功
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建制。在这次帝国建制中,李斯发挥了无可替代,而且也是被司马迁拿来与周公、召公相比较的,便是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召集专门会议,就是要讨论这个问题,丞相王绾以及许多大臣都提议恢复周王朝所使用的分封制,只有一人坚决反对,便是当时任廷尉的李斯。李斯坚决反对开历史倒车,尖锐的指出:如果恢复分封制,则会重演春秋战国诸侯因国家赋税收属问题而导致关系疏远,形成互相讨伐的分裂局面,于国家统一不利。李斯的意见被秦始皇所接受,因为当时丞相王绾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而李斯则是站在秦始皇这边的。
自李斯意见被采取,秦始皇决定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中国的分封制度彻底瓦解,由此进入古代欧洲国家所没有的一种社会形态——中央集权制。
五四时期,陈独秀忽略中日、中欧历史差异,引入西欧及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反封建”命题,形成“封建=前近代=落后”的语用范式。20世纪20年代,为了与西欧的历史发展相对应,中国自秦朝至清朝的历史被称为“封建社会”,而中国真正的封建社会被冠为“奴隶社会”。不得不说,很可悲。但是为了给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制度正名,众多历史学家们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封建考论”便是一本对“封建”进行研究的专著,感谢这些努力为中国历史社会制度正名而努力的历史学者们。
二、李斯之过
在许多书籍中,都将李斯最大的过错归结于焚书令,导致秦朝二世而亡,但这并不是李斯最大的错误。
焚书令的出现,主要还是经过一统的秦王朝,以及文字统一,仍有许多所谓儒生,在废除分封、不设藩臣有看法,想借此尊孔反法,而李斯一贯重视“厚今薄古”,他建议秦始皇焚书,把这些异见全部归于书籍里面,虽然这次焚书事件里,李斯有着自身私心,但是对于秦王朝的灭亡,这不是主要原因。
秦王朝的灭亡,在苏轼的《东坡志林之赵高李斯》里说的比较好,主要是李斯谋和赵高,矫诏设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秦王朝才灭亡了。 杀扶苏、蒙恬、蒙毅,是李斯最大的过错。
蒙恬是秦王朝秦始皇得力的将领,与他的弟弟蒙毅,两人一武一文,深受秦始皇的尊宠,号称“忠信”。 蒙恬当时带领的秦兵负责的是秦始皇最看重北征匈奴,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也被派到蒙恬军中作监军,而蒙毅也同时做到上卿,并曾带兵,家族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他们祖父蒙骜在世时。正因为他们受秦始皇的重任,李斯担心扶苏的上位会导致自己的地位下降,富贵不再,所以被赵高挑拨,与赵高一起,矫旨赐死蒙恬,后面囚禁杀害蒙毅。
诛杀忠良,自毁长城,与虎谋皮的李斯后面还是被赵高所害,而秦王朝在胡亥和赵高的肆意妄为下,灭亡于反秦义军,不得不说,有因才有果,而杀了些方士、焚了一些经书,与秦王朝的灭亡关系不大。
追究根本,作为一位丞相,李斯对秦王朝建制的贡献是全方位的,获此结果,李斯也不算冤枉,都是由他们选择的不同道路决定的,怨不得别人。
李斯早年是楚国的一名看守粮食的小吏,升职加薪与他离得太远了。一件事,改变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这也是被他后来一直奉为准则的“老鼠哲学”。
李斯进入厕所,看到了受到惊吓而恐慌四处逃窜的老鼠,老鼠湿漉漉,瘦骨嶙峋。而当他回到自己看守的粮仓时,他却看到里面的老鼠一个个长得肥嘟嘟,圆滚滚,并且看到人来,一点都不惊慌,仿佛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认为,人贤与不贤就像这群老鼠一样,只不过是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李斯认为,只要是人所处的位置在那,富贵只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
于是李斯便辞掉了工作工作,踏上了齐国,拜在了荀子的门下。李斯在荀子处学“帝王之术”,经过几年的学习,李斯感到学有所成。一个人有梦想,有目标,学习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当时秦国嬴政即位,他分析了天下大势,齐、楚、魏,燕,赵,韩,皆不能成事,顺势而为要比力挽狂澜简单的多。于是李斯果断辞别了荀子,“得时无怠”,李斯认为,秦国一统天下,自己建立工业的时机已然到来,机会出现了,再也不能等待了。
李斯顺利入秦,李斯依旧选择了秦朝里面权势最大的吕不韦的门下,成为了吕不韦的门客。李斯之才很快得到了吕不韦的认可,吕不韦推荐他成为了一名郎将。
李斯之才顺利得以显露,由此可以看出,方向要比选择更重要。李斯哪怕是再有才,仅仅将自己困在粮仓,皇帝又怎么能看得到。但当他出现在嬴政面前,出现在吕不韦面前时,一旦才华显现,便更容易得到重用,这更使得李斯更加认可自己总结的“老鼠哲学”。
李斯顺利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嬴政经过嫪毐之乱后,罢免吕不韦,任李斯为丞相,最终功成名就,而李斯也成为了千古一相。权势到达了极点,此时李斯也好,嬴政也好,悄然间心态发生了转变,而他的人生也在转变中开始走向低谷。
当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仗义执言,拼劲十足,当他拥有了权力与金钱,便开始时刻顾及君王的态度,担心一个不小心便会一无所有。嬴政追求长生不老,李斯等人也不加劝阻,就怕得罪了大王,丢掉了脑袋。
人终有一死,嬴政在沙丘,驾鹤西去,而李斯也在这一刻迎来了自己的风水岭。嬴政最后的口令是命长子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即位为王。
胡亥与赵高等人谋划篡位,赵高早就摸清了李斯的心理,他舍不得自己的权势。赵高举例,秦相先前都没有善终的人,李斯的地位不如蒙恬等人,晓以利弊,李斯犹豫了,李斯顺从了。
李斯加入赵高一伙,拥立胡亥即位。自此李斯就被赵高抓在了手中,他既怕得罪胡亥,又怕得罪赵高。李斯再也不是那个仗义执言的李斯了。赵高蛊惑胡亥,一手遮天。赵高依旧是一个对权力充满欲望的人,李斯作为丞相,又怎么能够独善其身。李斯被胡亥暴打,折磨,最终李斯不得不认罪伏诛。
李斯为何死得这么惨,很大一方面原因便是“老鼠哲学”的局限性,让他迷失了双眼,最终让他丢掉了底线,被赵高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坚持本心,不为赵高等人利用,扶苏宅心仁厚,李斯名垂千古也未尝不可。
李斯无疑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他善于相时而动,捕捉时机,更懂得治国之道。当然,他也毁于自己的“相时而动”,他为了保位,就不顾大义而一味迎合秦二世,即有害黎民,又把自己一步步送上了绝路,诚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人们所熟知的“焚书坑儒”也是李斯建议为打击儒生以古非今、诽谤朝政的倒行逆施,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非常措施。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无积极作用,但它毕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浩劫,对我国秦以前文化典籍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
在现实意义上来说,重视人才在事业成败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好人才及他们各自的才能另外的也说明要知人善任,坏的要驱逐,好的留下来就要完全让他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人才的选择上要把好关在人才的待遇上一定要"优质优价",以吸引更多的人围绕在你的周围,你身边的人才越多,你的竞争对手的实力也就相对降低了也就是李斯说的"逐客以资敌国",是国家将要灭亡的征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
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艺术特色
作者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如文中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
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行为,形象而具有说服力。
文章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
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不乏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有文采。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谏逐客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