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死和烛影斧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一晚上赵匡胤和弟弟赵匡义觥筹交错之时,史书记载房间内出现烛影斧声,赵匡胤第二天就暴毙身亡,紧接着就是弟弟赵匡义登基称帝。这一切并不是无意的巧合,更像是有意的人为。
赵匡胤本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大将,但是他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成为了皇帝。凭借着自己的雄才大略,他结束了自唐朝以后动乱的中原地区,建立了强盛一时的大宋王朝。在赵匡胤南征北战之时,弟弟赵匡义尽力辅佐,兄弟二人勠力同心,共同开创了不世基业。当天下初定之后,赵匡胤又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自己部下谋反的威胁。
但是谁都没想到,这样的一代英主,在一次和弟弟喝酒之后,第二天突然暴毙而亡。那一晚是大雪纷飞的一晚,赵匡胤和赵匡义二人在房间内饮酒,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没想到房间内出现了斧头砍击的声音。不一会赵匡胤摔门而出。
这一晚过后,赵匡胤再也没有醒来,第二天太监发现其暴毙而亡。当赵匡胤死后,赵匡义第一个赶到了宫中,他随即登基称帝。此时赵匡胤的儿子都年纪尚小,也都知道自己父亲的死,与自己的叔叔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他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就此认命。我们可以试想一下,那一晚赵匡胤为何如此生气,以至于出现了史书中记载的烛影斧声?究其原因还是赵匡义向自己的哥哥提出了过分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是赵匡胤所不能接受的。此时对于赵匡胤来说,对于弟弟的要求恐怕只有皇位不能给予,而赵匡义也知道哥哥不会让自己继承他的位置,于是就选择了治其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因为赵匡胤过于信任赵光义,而赵光义又是图谋已久,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所以赵匡胤暴毙而死。
赵光义做皇帝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所有赵匡胤拥有继承权嫡系成年子孙,全部非正常死亡,而且赵匡胤的皇后,王皇后受到赵光义的非前皇后礼遇,生活凄凉,更不给任何照顾。
时代背景
当时赵匡胤刚刚50岁,可谓还是壮年,身体各方面都还不错,所以赵匡胤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这件事情。而赵光义毕竟是他的同胞兄弟,他不忍心采用残忍的手段来对付他,所以准备用温和的手段慢慢来。
当时赵匡胤已经调整了赵匡胤的开封府尹的职务,准备让其他人接替。如果赵光义没有动作的话,他的权势就会慢慢的消亡,最终让赵匡胤的儿子成功登上皇位。
关于“烛影斧声”在宋代时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孟昶死后,花蕊夫人被太祖纳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别宠爱,当时赵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时赵光义胆大妄为,以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机调戏花蕊夫人,没想到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很快病重的赵匡胤就被气死了。
关于这一说法很有疑点,深更半夜,没有宣召,赵光义能私自进入宫内?
另一种说法是:兄弟两人在室内自酌自饮,喝到深夜时,两人突然起了争执,赵光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玉斧劈杀了太祖。
关于玉斧,它是一种玉器,不是利器,赵匡胤比较喜欢,经常爱不释手。玉都易碎,说用玉斧杀人,好像有点勉为其难。
还有一种传说是:“金匮之盟”实际上并不是杜太后的旨意,只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因为太祖死得不明不白,太宗为了显示其继位的合法性,便抛出“金匮之盟”,以达到稳定人心的目的。
“金匮之盟”我们也多说两句。
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一直在身旁侍奉汤药。杜太后不断的追问太祖:“你为什么能够当上天子?”太祖左顾言他不回答。最后杜太后直接点明主题说:“全是因为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国君太过年幼,如果当时是一位成年人即位的话,你哪有机会当上天子啊?如果将来你不行了,你应该传位于光义(他本名叫赵匡义,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为光义)。光义再传位给小弟廷美,这样宋室的江山都会掌握在成年人的手里,赵氏子孙也就能长久富贵了。”
后来太祖也同意了母亲的这个建议。就叫来赵普把这一传位次序写成盟誓,并藏在一个金制的小箱内,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当时在场的有三个人:赵普、杜太后、赵匡胤。两个当事人都死掉了,只有赵普成为孤证,到底怎么来证明呢?历史好会开玩笑。
按照这个金匮之盟的说法,赵光义继位是非常合法的。他好像没必要去杀哥哥。
据记载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的感情十分深厚,两人同在周世宗柴荣手下当差的时候,就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赵匡胤武艺超群,而赵光义则喜欢读书,偏向文人气质。陈桥兵变时赵光义出力不少。太祖亲征南唐时,把京城留守的重任都交给了光义,任命他为大内都点检。可见他对光义非常信任。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晋王赵光义的府邸,二人喝酒聊天非常欢畅,没想到回宫后太祖突然旧病复发,至此就卧床不起,朝廷上的一切政务都交给了赵光义料理。
到了10月19日夜开封,突然下起大雪,这一天太祖命人召晋王入宫。光义来后,太祖命左右内侍一起退出,独留下光义,两人一起喝酒,商讨国家大事。宫女和宦官远远地立在外面。
只听得宋太祖和光义两人的话语若断若续,听不清楚谈话的内容。不大一会儿,只见室内烛影摇晃,远远的看到光义的影子连连在窗上晃悠,好像在躲避什么,而宋太祖则手持玉斧戳地,发出很大的声响,接着内侍们就听到宋太祖发出非常惨烈的声音:“你好自为之……”这一声过后,光义快步走出寝门,唤来内侍,让他们速请皇后皇子等人到来,等这些人陆续赶到寝宫,发现太祖皇帝已僵卧御榻,早就归天了。
内侍捧出杜太后的遗诏,宣告传位晋王。皇子德昭等人知道争也无益,于是赵光义便在太祖灵前正式登上了皇位,史称宋太宗。
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又让人怀疑他继位的合法性。
一是他继位后的6年中,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相继死去。一个儿子赵德昭,他感受到了赵光义对他的猜忌之心,自刎而死。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也接着死去了,年仅25岁。史书说他是因病而死,却没有具体说明是得了什么病。
第二件,有人向太宗告发齐王赵廷美阴谋加害皇上,于是光义解除了他的官职,将他送到西京闲住,接着又有人告发廷美在西京时常怨愤不已,太宗又废除了他的王位,将其迁往房州安置。不久,廷美即病死,而告发他的人也很快就被太宗流放,死在了边远之地。
除掉廷美之后,太宗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廷美的位置,并立其子为太子。至此,“金匮之盟”完全被废弃,而太宗的这些所作所为,也更加让人猜疑“烛影斧声”的真正内容。
关于“烛影斧声”本来正史记载很少,大部分都是野史杜撰得比较多。本来就是一个千古历史疑案,后人也只能从点点滴滴中去做些猜测。
赵匡胤之所以斗不过赵光义,主要是由于内部矛盾、兵力不足和战术上的问题所导致的。
首先,赵光义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他在军事上的天赋非常突出。赵光义曾经在多个战役中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他的军队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相比之下,赵匡胤虽然也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但是他的军事才华比不上赵光义。
其次,赵光义的势力范围比赵匡胤大得多。赵光义在北方统治了一片土地,他的势力范围包括了很多重要的城池和战略要地。相比之下,赵匡胤的势力范围要小得多,他的军队在北方的战斗中处于劣势。
最后,赵光义的反叛是在北宋初年,当时赵匡胤的地位还不是很稳固。赵光义的反叛给了赵匡胤一个很大的压力,他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地位。相比之下,如果赵光义在后来反叛,赵匡胤可能会更有信心应对。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斗争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斗争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祖辈。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经是后梁的重要将领,但是后梁灭亡后,他被后周所俘虏。赵光义的父亲朱全忠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他在灭亡后逃往南方,成为南唐的皇帝。因此,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家族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竞争。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直接斗争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当时,赵匡胤在位,赵光义在北方统治了一片土地,他的势力日益壮大。赵光义认为自己应该是皇帝的合法继承人,而赵匡胤则不同意。于是,赵光义开始了反叛,他希望通过武力夺取皇位。
赵光义的反叛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赵匡胤的军队在几次大战中击败了赵光义的军队,最终将他抓捕并处决。赵光义的失败,使得赵匡胤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赵匡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