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此事一出,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网友认为这种熊孩子就是欠管教,孩子爸爸踹的对;
有的网友认为孩子还小,不知道轻重,两岁孩子爸爸不该踹孩子;
有的网友认为熊孩子妈妈意识不到自己孩子的错误,反而恶人告状……
其实想想,还不是谁的孩子谁心疼。作为父亲,亲眼看着自己儿子被人推下去,自然怒火中烧,出现过激行为也无可厚非。作为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成年男性脚踹,自然怒火中烧,所以去电视台举报。那么,究竟孰是孰非,谁做的才合理呢?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
事件评判:
1四岁孩子推人行为是谁的过错
其实我们经常去游乐场的人都知道,年幼孩子在游乐场玩,身边必须有监护人陪着,既是为了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也是为了避免自己孩子去伤害别人。所以,四岁孩子推人行为的首要责任人是他的父母,因其父母没有做到监督、教导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四岁孩子的身心特点,四岁孩子已经不再处于无意识行为时期,所以他们做什么动作都是有意的、是经过大脑的,但同时他们的规则意识、是非观念、情绪和动作控制能力也尚未形成。所以,四岁孩子推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头朝下所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这种错误既有父母教导不利,也有孩子自己的行为过失,应该受到父母的批评和教导。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两岁孩子的监护人是否有过错,具体的事件原委已不得而知,但通常一个两岁的孩子,父母一定是寸步不离的,如果游乐场的滑梯口不允许大人进入,那还是建议监护人少让孩子待在那里的好。因为孩子们玩起来经常忘乎所以,推搡也是在所难免,所以父母应有这个意识,不能让年幼的孩子独自待在一个区域。
2小孩爸爸怒踹四岁孩子是否有过
我认为两岁孩子爸爸的脚踹行为有时妥当,但同时四岁孩子的父母也有责任。因为孩子出现这种不当行为,首当其冲应该被问责的应该是父母,无论是道歉还是弥补,父母都该及时作出表率。在这个事件中,熊孩子对一个两岁孩子头朝下推下滑梯,如果当时父母在,应该立即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向对方道歉。
正是因为熊孩子父母的不到位,导致两岁孩子的爸爸在盛怒之下只能将气发到一个孩子身上,所以我认为首要责任是熊孩子的父母,次要责任才是两岁孩子的父亲。希望以后有类似事情,还是希望大家能冷静处理,可以先检查孩子是否受伤,然后找熊孩子父母讨说法,只要让熊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作出道歉即可,没必要飞脚踹人。
3四岁孩子妈妈去电视台举报是否合理
答案当然是不合理。因为首先是你的孩子将别人头朝下推下去了,而你当时没有尽到监护责任,所以就算当时两岁孩子的爸爸想讨回公道也没出讨去,所以孩子被踹,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妈妈,而非两岁孩子的爸爸。
这样想来,四岁孩子妈妈去电视台举报有恶人告状的嫌疑,正确的做法是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并对孩子的行为提出批评,如果孩子身上并没有什么伤,那还是自己认了,也算是给孩子一个教训吧。
通过孩子被打后痛哭一夜、孩子妈妈去电视举报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明显是被父母过度宠溺的,妈妈缺乏是非观,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希望妈妈能正确反思自己,不要让孩子一错再错吧!
妈妈要多安抚他,让他明白错在哪里,多用故事启发他,让他思考自己错在哪里,不能养成孩子唱反调的坏习惯,要跟孩子谈心,为什么要唱反调,是不是父母对他关心不够,所以才用唱反调来引起父母注意,是不是爸爸经常忙很凶的对待他,而且忽视他,要让他爸跟他谈心,看看孩子究竟想要什么,要看一些心理学育儿方面的书籍,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教导儿子。也不能总是靠打解决问题,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行,明白孩子唱反调调皮的根源。
18岁这个阶段是叛逆阶段,作为家长来讲,应该学会多引导多沟通。不要置之不理,要学会温和的和孩子进行讲话,才可能会达到效果。不要以高姿态去做,否则的话对孩子成长都没有好处。
怎样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1、尊重孩子,不作道德评价。做家长的不要过于严厉,一旦孩子叛逆就给孩子扣上“不听话”的 帽子,甚至对孩子“上纲上线”。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少用这样的话语,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2、多点理解多点包容。叛逆期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过程,换位思考一下,当爹当妈的自己以前也有过青春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处于叛逆期也是可以理解的。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宽容,这样有利于孩子情绪沉淀,减少不必要的言语冲撞。
3、停下来倾听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往往内心有许多感情无法诉说,家长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忽视孩子的情感诉求。实际上,通过诉说沟通才能使孩子和家长建立起更加信任的关系。家长通过平等地和孩子沟通,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孩子建议,能帮助孩子排解情绪。
4、找孩子信服的人来开导。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有乐于倾诉的对象。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如果无法很好地和父母沟通,那么可以换个方式,找孩子信任的人与他沟通。这样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比强迫孩子与家长沟通更好。
5、给孩子权利。很多严厉的家长或许在发现孩子叛逆的行为就开始进行教育,完全不给孩子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家长给孩子开出处罚单,“不允许看电视”、“不允许出去玩”,这样霸道的沟通方式是万万使不得啊!沟通过程中,家长切记要留给孩子权利去表达,去支配自己的时间,去决定自己的事情,去拥有自己的隐私。
6、心态平和切忌攀比。不少孩子最恨的是不是隔壁的小孩了?妈妈们整天都在表扬的那个学生代表,孩子们越听这个话题就越头疼了。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讨厌被比较,特别是比较对象比自己优秀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平和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也没有必要羡慕嫉妒恨别人家的小孩。在沟通过程中,家长要对孩子表示肯定,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之所以会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孩子学会了用攻击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父母无须过分担心,只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矛盾了。那么,面对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的情况,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引导呢?
1.让孩子自己学习处理矛盾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可能因别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而打架。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谁先动手,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都不需要我们成人过多干涉,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处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样要比父母直接介入去为他们解决,告诉他们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会更有效。
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根本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大,而且是特别容易化解的。但是恰恰因为我们爱子心切,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担心孩子不会处理,于是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用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殊不知,我们的插手不但锻炼不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让他因越来越依赖我们的保护而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不但会变得更脆弱,也会因不会处理矛盾而感受不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渐渐成为不善社交的人。
2.教孩子分析问题根源
当孩子因为抢玩具而发生冲突时,父母采用没收玩具的方法,或许能很快制止孩子们的争吵,但或许孩子以后还会因为其他原因,或者其他事情再次争吵起来。所以,关键是要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妨让孩子们坐在一起,让他们各自说说为何要争吵。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孩子能够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
父母可以用一些有帮助性的问题来引导孩子解决当下的问题,比如:“亮亮,你能不能和磊磊一起想一个不用吵架也能玩得开心的办法呢?”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互相商量,取得一致的想法。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懂得,以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该如何解决。
另外,要告诉孩子,骂人和踢人都是不友好的行为,不能因为对方先做错了,自己就做不好的事情。然后在孩子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让他们学会向对方认错、道歉。
3.别数落孩子懦弱
当孩子哭着向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虽然我们不轻易插手孩子之间的矛盾,但也不能数落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老实啊?你太懦弱了!还哭,哭能解决问题啊?”孩子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会更难受,他原本因无能为力而向我们诉苦,没想到得不到我们的理解,反而还被数落了一顿,下次他再被欺负了,恐怕也不会告诉我们了。
所以,我们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听清他的描述后,告诉他下次该如何做,把能具体落实的办法教给他,让他知道,如果是对方的错,那么就要勇敢地和对方表达抗议,当然不一定是动手还击,可以借助语言或其他方式警告对方,也可以找爸爸妈妈帮助。如果对方很霸道,又有暴力倾向,就要建议孩子敬而远之。
当孩子懂得一些与人相处的规则之后,遇到问题就不会只是无助地哭泣了,他的内心会变得强大,也会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赢得尊重,受到欢迎。
父母吵架,有三种情况,相应孩子的三种做法可以参考:
1、无力改变,保护好自己
父母经常吵架,吵架是常态,不吵架是非常态,对于这种情况,孩子能做的就是任由他们吵去,因为作为孩子,你既然无法阻止他们吵架,无力改变他们的相处状态,能做的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躲进自己的小世界里,保护好自己。
2、不用操心,父母自己就能解决
父母平常其实相处很好,偶尔吵架,那孩子的应对方法是,放宽心,因为这世界上可能压根就没从来不吵架的夫妻。有时吵一吵,反而能更好的沟通,方便父母相互理解,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这种孩子当然不用操心,该干嘛干嘛,要对父母有信心,他们是成年人,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3、寻求亲友帮助
不只是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摔东西砸东西的,这种家庭里的孩子,想躲也难躲清静,也没法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种就要借助大人的力量,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还比如亲近的长辈亲戚们,总之,自己是无力劝解的,就寻求帮助吧。如果有家暴,还可以求助如妇联警察等。
总之,父母吵架时,孩子应该做的其实是:先保护好自己,防止自己被伤害到。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要学会求助。如果是一般性吵架,可以置之不理,相信父母能处理好他们的事情。
她的爸爸因为癌症去世了,她妈妈告诉孩子说爸爸只是去了很遥远的地方。
从网上分享的视频中,女孩说当她的同学说她父亲死了时,她看起来有点困惑,毕竟,她只有四岁半。事实上,她对生死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她很好奇地问起她父亲的情况,但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母亲立即泪流满面。也许女孩能从母亲的眼泪中感受到她的悲伤,但女孩真的想知道父亲发生了什么。成年人可能会从一个新的开始慢慢康复,而孩子的父亲从童年时代就去世了,这是一个明确的损失。
这种损失的痛苦可能是一种终生的折磨,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孩子只有四岁,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如何让孩子忽略最亲密的人的离去。未来,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慢慢地了解父亲缺席的现实,而不需要寻找讲述的技巧,如果父亲或母亲去世,我个人认为不应该告诉那些还不理智的孩子。因为孩子们太小了,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变化,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离开,也无法化解悲伤,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
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去了一个非常幸运的地方,长大后很快就会回来。后来,当孩子长大了,并且有很强的理解能力时,他会慢慢地告诉我们,在多年的缺席之后,他可能不会那么想念他,所以更容易接受,视频没有详细说明女孩的父亲是如何去世的,但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悲伤和喜悦。从这个女孩天真的话语和表情,我们可以真正理解邓女士的好意,她不希望她的孩子这么早就接触到生死。
她只想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点点了解。如果孩子过早地接触到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可能会很难忍受,我希望邓女士能尽快走出亲属死亡的阴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