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

《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第1张

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3篇」

 《京华烟云》这本书你们觉得好看吗大概你们知道讲了什么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3篇《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一

 我的床头有一本书,就是京华烟云,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称木兰女孩子,即便好多年以后的她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已经一次次在岁月与时代的波折间辗转,我还是爱叫她女孩子。木兰原本就该永永远远是个

 最美丽最聪明最幸福的孩子。

 以前读红楼的时候独爱湘云,爱她的是真名士自风流,爱她活泼伶俐大方自然,丝毫没有扭捏矫柔之气。喜欢湘云的时候,爱看她打扮得似个假小子,爱看她大嚼鹿肉,爱看她联句的才思敏捷,爱看她醉卧芍药的妩媚天真,做女子本当如此,自自在在,坦坦荡荡,方显得可爱而不失本色。虽说温柔娴静是一种,可那率真自然却更附和道家法自然的思想吧。于是便有了木兰,这个道家的纯真的女儿。

 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才能造就木兰这样一位女孩儿呢,或许真的前无古人,来者也难追了。喜欢木兰,最先倾倒于她的幸福。我喜欢幸福的人生,喜欢到即便把自己升腾到空中楼阁,即便把所有的感情建立在一个虚无的关于美好的故事上,那也是甘愿的。林先生或许赋予木兰太多幸福了,以至于关于她的不幸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页一页翻过,充斥着的是时代的不幸和木兰的幸运,等到非要卷入时代洪流的时候,木兰已经为自己也为我们幸福了一生了。及至掩卷之时,我便明白,世间再也不会有比木兰更完美的女孩儿了。

 钱是很重要的东西,若姚家不是那么富裕,木兰的一大半快乐的生活会随之而去。但钱在木兰的生命里却被放到了一个更巧妙一些的位置,不是财富造就了木兰完美,是木兰使得这俗之又俗的铜钱雅了起来。最羡慕木兰有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父亲,可以在她懵懂的年纪就告诉她:“这些个宝物,若你当它们是废物,它们便是废物。”生命里,只有摆脱钱的束缚,人生才能真正潇洒起来,而木兰做到了。最爱看木兰在曾府里适性愉情的生活着,冬日里,穿着鲜蓝的衣裳,摆弄花瓶里带着小果实的红石竹;春天里,慵慵懒懒的立在院子里整理牡丹花,夏日里一卷在手躺在凉椅上读小说,秋日里与荪亚去西山赏红枫……不是无所事事的贵妇人,却是个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聪慧女孩儿。

 看到曾老太爷对这个“疯少奶奶”颇有微词便更觉木兰可喜可爱。木兰最爱和荪亚吃小馆子,也喜欢随荪亚逛公园,于是这“两大毛病”成了曾家二老很头疼的问题。他们的儿媳妇是那么开朗,那么愉快的生活着,远远背离了儒家循规蹈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牵着夫君的手,自由自在得溜达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这个漂亮极了的道家女儿自然不在乎孔夫子的框框,真是要人怎么喜欢才好哦!

 曾经想,或许金庸笔下的俏黄蓉便有木兰的影子,看她充满浪漫的调调,看她精妙绝伦的手艺,读到杭州隐居时木兰烤叫花鸡那段,真是让人喜笑颜开。难怪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太叫人喜欢,太讨人喜欢。

 关于木兰的不幸,我始终以为是时代的,而非木兰的。阿满与曼娘的死,阿通的离家从军,是时代不得不要木兰牺牲的,换做别人,也有一样的遭遇。看到木兰为阿满伤心欲绝,我也痛彻心扉,看到曼娘惨死,亦哽咽不能语。这一路走过来,情感上最深重的创痛莫过于此,但最终,留在记忆里的这份不幸终究不属于木兰,因为她是木兰,所以,她终会幸福,她有享福人的性情。

 其实这个世界早已经没有了再培育一个木兰的土壤。那份北京城古老而典雅的空气早已经烟化在文明的进化中,中国人传统含蓄的优美也早已经被嘈杂的都市生活搅得不留余地。于是便没有了木兰。木兰必须是生长在浓郁传统中的女孩儿,有着世俗的智慧,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美丽,聪慧,宽容。她会应付大宅门里的种种关系,巧妙而得体的周旋在缠着小脚的太太姨娘妯娌之间,懂得微笑的看着贪小的管家,让下人知道这位三少奶奶的心知肚明,懂得关于习俗和传统要求女子懂得的一切,这才能成就一个优美而典雅的木兰。木兰也必须是长在浓郁道家思想里的女孩儿,懂得道法自然,不做作,不刻意,率性并且接受新事物,明白人是需有能享福的德行才是福气,懂得腰缠十万贯不如骑鹤下扬州,可以轻易远离北京王府的富足生活,在杭州享受平淡而清静的幸福,这才能成就一个自然而纯真的木兰。而必须的这两种氛围,恐怕再不会有了,这世上再不会有第二个姚木兰了。

 读京华只为木兰,固执的只沉醉在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里。或许世间根本从来没有过这份完美,可我宁愿相信,在一个动乱纷争的年代里,曾有这么个女孩儿,自然而幸福的过了一生。

《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二

 上战场,为家为国去打仗,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

 初读《京华烟云》,宛若亲眼目睹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庭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那时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去读。再读《京华烟云》,深刻的感受到在民族在国家危难之时牺牲自我、舍家为国的大义,也时刻流露一种道家思想,流露出老庄哲学思想。

 道家女儿

 《京华烟云》里,林语堂老先生着力塑造了几个中国妇女的形象。才华横溢如莫愁,对爱情追求凄婉动人如红玉,坚强勇敢如黛云,遵守封建礼教守节一生如曼娘。当然,这个中西方文化结合的近乎完美的姚木兰,这个道家的女儿,给我极大的震撼。木兰不仅美丽善良,而且聪慧过人,她既痴迷于金石、甲骨文,对中国诗词绘画有极高的天赋,又手工女红、烹饪厨艺样样精通。在国家遭遇外来侵略,个人生活遭受挫折时,她心甘情愿的由姚家大**成为粗布衣农家妇,安心悠然的过着幽静的山村生活,甚至成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她深明大义,在国家危难之时,即使大女儿在一次游行中牺牲,仍鼓励儿女参加抗日,加入全民抗日的滚滚洪流中,“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她们每个人都善良、勤劳,遵守礼教,她们承载着中国传统妇女的优秀品质,在遭受外来侵略者的欺凌时,她们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表示反抗,维护自己的尊严。

 姚父思安

 《京华烟云》中,我最欣赏的一个角色便是木兰的父亲,姚思安,他是天马行空思想自由的道家,是在乱世中倡导老庄学说的代表人物。姚思安之前也是一个浪荡公子,但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幡然醒悟及时回头,进入了道家的世界。他潜心研读道家书籍,收集古玩,修心养性,如一个悠然自得的哲人,将世间万物淡然的化于胸怀。他很喜爱木兰这个女儿,虽然他仍旧难以摆脱时代的局限,因循守旧囿于旧观念,但在他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他愿意让儿女接受新事物,尤其是对女儿的态度,唱戏、识字、认甲骨。不阻止后代人的进步,是一种更超脱的姿态。他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有学识、有内涵的人,同时,他总是接受新事物,提倡新思想,其程度令许多年青人都惊叹不已。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把自己的长辫率先剪下来,以支持这场运动。他漠视金钱、权力、地位,只醉心于得道,寻求真正的自己,他要洞悟造物者之道,净化自己的心灵。他把一切看得皆空,选择云游四海。他的老庄哲学思想影响了木兰的一生,使木兰成为一个淡然、逍遥、自由,善于在平淡生活中获得乐趣的人。同时,也影响着孔立夫的人生,使立夫成为一个爱国勇士,用他手中的笔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更改变了牛素云的命运。姚先生在临终前劝告她:“在打仗时,你要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感染着素云,最终使素云不顾危险,拒绝做汉奸,选择在日本做特务间谍,为中国办事,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秋季歌声

 庄子《知北游》中这样写道: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姚思安和姚木兰恰好处在中国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时代里,经历了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军阀大战、五四运动、“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参加到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中去。“封建王朝,官僚政治,吃人礼教腐朽没落,民主要求不断高涨,民主意识迅速觉醒”,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不畏强暴,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如黛云、陈三、阿通,使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在新年喜气洋洋的早晨,在美丽的原野上有几千人,男的、女的、儿童,如洪流般向前移动,军队的歌声再次传来: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这是一个民族,由于共同的爱国的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这是一个民族,其耐心,其力量,其深厚的耐心,其雄伟的力量,如同万里长城一样,也像万里长城经历千年万载而不倒。亿万的中国人共同在这伟大的史诗时代奋斗生活着,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在这一程木兰征服了自我,她的父亲姚思安是通过静坐沉思而获得的,而她是在这样一个队伍里,感觉到自己是伟大的一般老百姓中的一分子,成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深爱的中国土壤里,走向伟大的内地的人群里。

 全书读罢泪涔涔,献与歼倭抗日人。 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晚秋落叶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旧中国的衰老,正是新中国的萌芽,在先辈们开创的盛世和平里,愿我们永葆青春活力,愿祖国更强大。

《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三

 假期再次翻看了《京华烟云》,不像第一次的囫囵吞枣般仓促,这次仔细翻阅了一遍,竟然又读出了许多味道……

 《京华烟云》虽然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京华烟云》读后感1500字。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曾说过《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确实,该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而我乃称叹叫绝也!未知他人读毕有此感觉否故此书非小说而已!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小说给人以一场大梦的印象时,即成为伟大的小说,直可代表人生,非仅指在二十世纪初叶在北京居住的某两家的生活。包括无涯的人生,就是伟大的小说。

 《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中国书来得有效。关于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犹如请你进去,登堂入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快,愤怒。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此种宣传是间接的。书中所包含的实事,是无人敢否认的

 《京华烟云》中描写的最出彩的是女人。古典的,现代的;年轻的,年老的;出身高贵的,身为丫鬟的;老实本分的,工于心计;各式各样的女人,个个个性鲜活,有血有肉;同一个女人,写她从待字闺中到嫁作人妇生儿育女,从女儿到母亲再到婆婆到奶奶外婆,不同阶段的女人,她们的心理变化也很真实的写出来。例如木兰和莫愁,这两姐妹在相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木兰偏向继承了父亲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也容易满足;莫愁则偏向母亲继承了儒家之道,学会了作为妻子母亲的生活中的智慧。同为女人,木兰更适合做老婆,因为她有想不完的妙点子,可以陪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特别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赏月,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莫愁则适于做母亲:她方正稳重的性格会给孩子一个好榜样;莫愁最懂得以柔克刚之道,对于立夫这样个性激进易冲动的人,也能懂得什么时候予以忍让,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暗暗责备,什么时候给予鼓励,恰当地顺应立夫情绪的起落,最终改变他,使他成熟稳重,读后感《《京华烟云》读后感1500字》。相信这对于孩子要容易得多。因为莫愁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智慧,不会过分娇惯,也不会过分严厉;莫愁在文学上的造诣也足够给孩子的学习以指导,从她少女时代和立夫的几次辩论就可以知道,其实她思想锋利,见解独特,并不输于木兰,只是嫁人之后着意收敛,培养自己的稳重方正。

 但这两姐妹,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就从莫愁和木兰对待丈夫外遇(立夫甚至可以不算,因为那只是精神层面的)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她们的沉着和智慧是多么的相似。同样的善解人意,同样的不动声色。但是在面对立夫被捕这件事上两人的态度迥乎不同,又可以非常好的表现她们的不同——木兰的冲动和理想化,还有莫愁的冷静稳重和忍让宽容。这两个可爱的女子,是全书的灵魂所在,或许也是林语堂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吧。

 要说到让我最为佩服的人物,当然是坚强而又有主见的木兰。面对生活的变迁,面对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到变为村妇的剧烈转变,即使最后变为普通农民,她依然能过着幽雅山居的生活,坚韧地面对所有困难,并在磨难中成长,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木兰是他心中的理想女子。

 《京华烟云》向西洋人介绍了中国社会。细读之,让你有登堂入室之觉,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与里头的人物一起过日子,一起欢快,愤怒。或许,除了一句”此书只应天上有“外,再没有更恰当的语言了。

;

是。是《京华烟云》电视剧里,牛家的大**牛素云,进曾家以后,一直都盯着曾家的家产,连生儿子这样的事也是奔着多挣家产去的,后来是要分曾家的财产,最后也终究是一场空,《京华烟云》是由林语堂、张永琛编剧,黄维德、邱琦雯、潘粤明、陈宝国等领衔主演的民国剧。

1987年华视筹拍电视剧《京华烟云》,因为演员档期问题,拍摄计划一直定不下来。

这个她,就是我们的姚木兰—— 赵雅芝

之所以等,是因为赵雅芝在87年1月份刚刚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而且为家庭已经隐退的赵雅芝已经好多年没有拍戏了。

台湾人民对于赵雅芝的喜爱,要从78版《楚留香》说起。

廖信忠在《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书中写道:

当时港剧的轰动让本地戏剧行业发起了抵制,对港剧进行了“限额”。因此中视播了一半《楚留香》版权到期,忍痛卖给了华视继续播放。

赵雅芝的古装扮相一时无人能出其右,楚留香与苏蓉蓉的热潮持续了好些年。1985年赵雅芝和TVB合约期满,赵雅芝选择隐退,直到《京华烟云》的出现。

去台湾拍戏,是她要在家庭与事业上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也幸好她排除万难做了这个决定,接拍了《京华烟云》,才有了赵雅芝后来红透华语文化圈的《戏说乾隆》与《新白娘子传奇》。

这个小插曲也能看出电视台对于《京华烟云》的重视,而最终《京华烟云》不负众望,捧得了第24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剧集,李丽凤问鼎视后。

李丽凤何以凭借一个姨娘角色拿奖呢?

让我们回到80年代末一探究竟。

《京华烟云》推出了超豪华的演员阵容。

剧中除了港星赵雅芝之外,基本都是本土红星。

“牛素云” 官晶华 早前在台湾版《楚留香》中出演新月公主,打星光彩照人。

“曾顺亚” 欧阳龙 当时还不是“欧阳娜娜的爸爸”,而是“欧阳菲菲的弟弟”,86年因出演电视剧处女作《蓝与黑》提名了金钟奖最佳男主角,声名大噪。

“孔立夫” 林在培 是1985年金钟奖的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在琼瑶剧《庭院深深》和《在水一方》中均有出色演出。

“曼娘” 曾亚君 以“小刘雪华”的称号出道,拍《京华烟云》之前刚刚凭借《把她交给你》获得1987年金钟奖最佳女主角。

姚木兰的母亲“姚夫人” 吴静娴 因为《星星知我心》名声大噪,1984年《星星知我心》横扫金钟奖,吴静娴凭借古秋霞一角成为金钟最佳女主角。

“曾家老爷” 常枫 在1984、1986两度获得金钟视帝,1976、1984年度获得金马影帝,近年来依然活跃,屡获终身成就奖。

此外,饰演曾祖奶奶的 郭萍 、饰演姚思安的 傅雷 、饰演曾母的 张遥 、饰演牛父的 牟希宗 、饰演牛母的 唐琪 ,都是本土的戏骨级演员,活跃在80年代的电视荧屏上。

饰演桂姨娘的 李丽凤 、饰演曾经亚的 文帅 、饰演阿非的 徐乃麟 、饰演姚体仁的 杨光友 、饰演莫愁的 赵家蓉 、饰演宝芬和银屏的 许佩蓉 、饰演珊瑚的 毕镐娇 、饰演曾至宣的 汤志伟 、饰演牛怀瑜的 李又麟 等等等等,都是台湾80年代的演艺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演艺事业也一直延续到了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通过不同的角色让人记住他们的形象。

因为众多优秀演员和团队长达半年的拍摄和用心付出,《京华烟云》终于在1989年获得了第24届金钟奖戏剧节目类最佳剧集,姜宗望提名了美术指导奖。演员方面,赵雅芝、官晶华、李丽凤都有机会角逐金钟视后,最终金钟奖杯花落“桂姨娘”李丽凤。

李丽凤得奖是天时地利人和,也可谓是实至名归。

《京华烟云》小说中的桂姨娘,本是一个丫鬟,后成为了妾。

《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多数是附属于男性的,是被动的、屈从的,但桂姨娘不是。

她虽然是侍妾,但其实是曾家的大管家,是家里的核心骨,“生是曾家的人,死是曾家的鬼”。

桂姨娘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她没有自怨自艾,没有一味屈从,她泼辣犀利、精明能干,将这个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88版电视剧中,桂姐的身份比原著中更加提高了,由于年龄和性格的关系,曾家的老爷和太太年事已高,而桂姐正当壮年,太太又带有极强的封建伦理色彩,遇事软弱,随和自在,因此桂姐更像是曾家的执行大家长。

她泼辣有为,家里的每一次重大事件,无一不是在桂姨娘的推动下发生的,她对这个家称得上绝对的鞠躬尽瘁,无论是曼娘冲喜,还是交权木兰,甚至到最后的以死相拼保住宅子,桂姨娘的身份和设定都是王熙凤般的爽朗担当。

劝说曼娘“冲喜”这一个桥段,可以看出桂姨娘的身份地位。

桂姨娘劝说了曼娘之后,丫鬟欲带曼娘离开,桂姨娘顺势递颜色给曾太太,让太太下跪求曼娘,求曼娘救救曾家,可见桂姨娘在剧中其实是掌握了话语权的。

在剧中曾太太解决不了的问题,也经常是“去叫桂姨娘”,桂姨娘几乎能一石二鸟地解决家里的所有难题,无论是多嘴多舌的下人,还是对付刁蛮任性的素云。

桂姨娘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更改的出身,乡下人家,丫鬟上位,免不了人多口杂,受了委屈也不能跟祖奶奶、老爷太太告状,只能将委屈往肚子里吞。

这样一来,桂姐的人物性格和设定又怎能不让人心疼、同情、爱戴呢?

如此设定,也让演员有了极大的表演空间。

李丽凤不是标准的大美女,也没有好出身,她出道起就在演妈妈奶奶,也演了一辈子的妈妈奶奶。

因此作为演员的李丽凤,深知生活的苦,也深知在生活中该如何圆融通达,正是因为有生活体验,让李丽凤在诠释桂姨娘这个角色时,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

桂姨娘在剧中如此调侃自己,又化解了老爷太太如何处罚素云的难题,同时也赢得了家里的地位,要不是有一些生活经历,这一段不卑不亢,又极具有智慧的自嘲,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而李丽凤的桂姨娘最珍贵的地方,在于情真意切。

情的真,体现在她的待人接物,意的切,体现在她的分寸拿捏。

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桂姨娘展现出合乎身份地位的不同表达。而这些表达虽然不同,但都合乎其出身地位,合乎其性格特征,仿若真的是从那个封建年代走来。

大家庭里的掌事,不得不圆滑,不得不干练,不得不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有真的在生活里体验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将这些情绪表现得通透,并且富有感染力与戏剧张力。

下面这几个片段,是对李丽凤生活经验和戏剧表达的最好佐证,

多面的桂姨娘,多面的李丽凤。

《京华烟云》之后,凤姐出演了琼瑶的“六个梦”,在《婉君》中饰演婉君的婆婆周太太,在《哑妻》中饰演刘雪华方依依的母亲,在《三朵花》中饰演三姐妹的母亲,让人恨得牙痒痒,这一系列的母亲形象,各不一样,各有特色,足以见得李丽凤的绝佳演技。

以桂姨娘的角色提名金钟奖,对于李丽凤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而一举夺得金钟,则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另外两位提名的女演员,在表演上也颇为出色,虽没能拿奖,却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剧中的姚木兰赵雅芝, 在扮相和演技上都可以说是巅峰, 当时的赵雅芝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演起少女来依然游刃有余,一点也不会令人觉得肉麻,从少女到老年的变化,也被赵雅芝诠释得令人极为动人,仿若林语堂笔下“道家女儿”姚木兰从书里活了起来。到了最后一集,老去的木兰在知道曼娘死去,国破家亡之时,一段长达五分钟的哭戏,成为了全剧最令人动容的名场面,历经世事变迁,真可谓是浮生若梦。

《京华烟云》是赵雅芝在台湾拍的第一部戏,第一次和国语搭档拍戏,所以启用了国语配音,而当时的配音技术并不完善,在配音和原音的衔接中有明显的“抹擦”的痕迹,在外景中尤为明显,配音没有环境白噪,所以在听觉技术上还是有些许遗憾。因此有传言说赵雅芝没能拿金钟除了台湾的本土演员保护之外,还有配音的因素在。

而剧中二少奶奶牛素云,也是剧中令人印象颇深的角色,刁钻古怪的性格,尖而细的声音,这个官家大**被官晶华表现得十分精彩。牛素云在时局的动荡中,显得更为大胆,富有冒险精神,她试图走出封建家庭,使自己成为不依附丈夫的独立女性,重建自我,最后参加了革命工作,视死如归。因此牛素云让人恨,也更加让人悲。官晶华提名金钟视后,当之无愧,也让这一届的金钟奖颁奖更为精彩,充满了悬念。

李丽凤的拿奖,可谓是一次偶然,当然对于实力演员来说也是一次必然,三位演员无论是谁捧起奖杯,都是对这一版《京华烟云》的肯定,林语堂笔下的女性群像,可谓百花齐放,随意撷取一朵,都能让人满心满眼弥漫芬芳。

2018年11月,李丽凤与世长辞,令人唏嘘感叹。

艺术家的一生,就如同一场梦一般,诉不尽的都是人生况味。

如同李丽凤一般, 演员要多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京华一瞬,是以纪念永远的桂姨娘——李丽凤。

 整部戏,每一集都是悲剧。

    一切该从何说起呢?木兰被拐卖,然后开始了姚家和曾家扯不清的人情债。

    冲喜——婚姻,是可以有替补队员的    爱情是可以替代的么?每份爱情,都是因为那个特定的人才有光彩啊,萍亚的病,是因为对曼妮的思念,就算木兰再好,也不是曼妮啊!本应嫁给荪亚的莫愁,在大婚之日一走了之,可怜的姚木兰就这么作为了替代品,最终还是嫁进了曾家。我能想见曾家太太心里那个喜啊,肯定做梦都能笑出声来。娶儿媳不是为了儿子的幸福,而是给曾家找下一代大管家。    小妾——我要的是地位!

    其实,事情的走向,很多时候,都是桂姨把的方向盘。同时给三个儿子办婚事,是她的主意;曹丽华被赶出去是她使得坏;她给老二下药,害他生不出孩子;好不容易牛素云怀上了,她在门口放一板凳把人家给摔了,孩子给流了;她做个人偶诅咒木兰,还栽赃嫁祸牛素云。她在曾家费尽心机的制造着是非,谋求着自己的些许利益,作为一名小妾,她的作用远不止取悦曾姥爷这么简单。

    忍让

    姚木兰真可谓忍者无敌。老公不爱她,忍了!老公有外遇,忍了!老公有私生子,还是忍了!她是如此的深明大义,完全符合贤妻良母的标准,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为了别人,无限的牺牲自己。有时真的有点恨其不怒,哀其不争。好不容易她想着离婚了,人家孔立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都摆在那里了,她因为丈夫的一点改变,又留下了。事实证明,留下,结果也不错,但离开,结果也不见得就差到哪里去吧。

    你是我唯一的等待

    其实直到牛老爷出事之前,我都挺喜欢牛怀玉的。人家是多痴情一孩子,多懂得浪漫一小伙,多体贴一情人啊!可是啊,终究“近墨者黑”打败了“出淤泥而不染”,小伙还是变坏了。因为家道的败落,因为突然的打击。他的花天酒地玩弄感情背后还是有很深的痛的吧,因为我始终相信,那个敢拿着硫酸和自己的哥哥对峙,拉着洋车载着女友满京城跑,在焦糖前单膝下跪,在钟楼上许下海誓山盟的牛怀玉,他骨子里,还是有良知的。

首先遇难的是曼妮。日本鬼子的凶暴,激起了所有人的怒火,迪非、黛芬、陈原、立夫都先后投入抗战。姚思安也云游归来。

准备举家前往南方,加入抗战的洪流。这时牛素云打来电话,说莫愁已被牛怀玉劫持!要诱捕立夫,素云还叮嘱姚家,赶快转移甲骨!可是,等到立夫前往要救莫愁时,莫愁已惨遭毒手!在王府花园,姚思安正要准备转移甲骨,牛怀玉和日本鬼子前来抢夺!

姚思安宁为玉碎,一把壮丽的大火和敌人还有那百年的花园同归于尽!而此刻,山河破碎,烽烟弥漫,一场更为壮丽的民族抗战之火,正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着!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姚木兰 赵薇饰

女中豪杰,尘世中的奇女子,外柔内刚,有勇有谋,清丽大方、貌美如花。

角色印象: 清丽大方 外柔内刚 有勇有谋

2、孔立夫 黄维德饰

为人正直,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感到悲哀,与姚木兰志趣相投,是木兰深爱之人。

角色印象: 帅气 正直 自大

3、曾荪亚 (潘粤明饰)

曾家三公子,桀骜不驯,与木兰误结姻缘。

角色印象: 帅气 可爱 玩世不恭

4、姚莫愁(邱琦雯饰)

任性刁蛮、敢爱敢恨、温柔可爱、漂亮俏皮的大**,后为了丈夫和国家,不被汉奸所救而自杀牺牲,是个女中英雄。

角色印象: 敢爱敢恨 任性刁蛮 温柔可爱

5、姚思安(陈宝国饰)

木兰的父亲,有一种东方儒道融合的随意洒脱,又务实的态度。

角色印象: 果断 爷们 大男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有一些杂感,简单笔录。

《京华烟云》是一部长卷,鸿篇巨制,与《红楼梦》颇为相似,并且在读到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时,常常也会想到大观园中的人物。

比如由阿非会想到宝玉,由红玉而想到黛玉,由珊瑚而想到李纨,他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的个性,犹如莫愁总让我想起宝钗。

而木兰呢,她似乎集大观园中的女子的优点于一身,黛玉的聪慧诗性,宝钗的豁达圆通,探春的精明能干,是个人见人爱的可人儿。

对于立夫的感情是隐忍的,然而在其危难之时则奋力相救,是让人感动的。

她从自小享受繁华的富贵生活,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战乱中的忍苦勇敢,成为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是让人钦佩的。

林语堂先生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是林语堂先生心中的理想女子,因而也成为小说中父亲姚思安心目中理想的女儿。确实,木兰的形象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姚思安这个父亲也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他从从前的浪荡子一个转身之间变成一位值得敬爱的父亲。从他的身上给人一个这样的念头,不管有过多少荒唐事,走上正道的那一刻,年轻的荒唐都是可以原谅的。

在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姚思安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自由自在地去寻找他的“道”,云游十年而归。人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放下一切牵挂,云游四海,该是何等的乐事啊!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放下一切,自由的游历于自然山水之中,不用十年,二三年足够了!然后老老实实的与家人平安相聚,知足常乐!

博雅是体仁与银屏的孩子,他的父母在小说中不被姚家老太太认同,一出悲剧。虽然他们的结局让人同情,但因为当时体仁的荒唐无为,银屏的泼辣斗气,所以也没有得到木兰姐妹的支持,因而他们并不像有些悲剧人物那样很有光彩。而博雅的童年生活也在祖母的排斥中度过。

博雅是《风声鹤唳》中的主要人物,与《京华烟云》相比,明显的情节单调,人物关系也不像《京华烟云》那样错综复杂。

《风声鹤唳》以崔梅玲、博雅、老彭为中心人物。从博雅与崔梅玲相爱,到因为特发状况,崔梅玲和老彭不得不避祸先到上海,后老彭到汉口开始难民救灾工作,而崔梅玲等在上海终于与博雅汇合。但一段时间的恩爱后,终于因为一次特殊的原因,而让崔梅玲发生误会远离上海,走向汉口。

于是,化名为彭丹妮的崔梅玲和老彭一起展开救灾工作。彭丹尼因为善良细心亲切美丽被灾民称为“观音姐姐”,她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前所未有的工作中,从为灾民默默的付出中,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她的精神世界开阔了,她的精神升华了。同时,她还一直深深的想念着博雅,尤其是在接到博雅的信,澄清了这一场误会之后,在有意义的工作中她更是思念着博雅,期待着和他的重逢,期待着博雅和她一样在国难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崔梅玲等待了博雅那么久,那么难,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发现爱上了老彭,并在自己婚期临近,而老彭生病的时候去看望老彭,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变化是让人震动的,难道真是因为老彭的两次牺牲,特别是第二次牺牲感动了她,爱上了老彭?放弃自己苦苦思恋的博雅,英俊有为的博雅,而爱上一个平常无私、人格高尚的中年人老彭?

细想的结果不是这样的,而是彭丹妮所说的:“博雅爱的是梅玲,也将永远是梅玲。在你眼中我是丹妮,是你创造了丹妮——我的名字和我的灵魂。”是老彭所说的, 她怕恢复自己从前的身份,怕再当崔梅玲,而她愿意是丹妮,永远的丹妮!

是啊!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说过,你喜欢某个人,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你喜欢和他在一起时的那个自己。

那个自己也许是放松的,不用紧张,不用伪装的;那个自己也许是自信乐观的,不用卑微,没有沮丧;那个自己也许是高尚的,是让自己容光焕发的,是快乐幸福的!

犹如和老彭在一起的彭丹妮,老彭创造的彭丹妮,是高尚纯洁的,是她自己所喜欢也是大家所喜欢的“观音姐姐”,而不是那个依靠男人生活、做过小妾的崔梅玲,让自己讨厌自己、让自己感到卑微的崔梅玲!

的确,哪个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一个向善、向上的希望呢!

所以崔梅玲等待了博雅那么久,那么难,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发现爱上了老彭,这恐怕是聪明的木兰也意料不到的。木兰喜欢彭丹妮,她压根就没见过崔梅玲,所以她积极的为他们筹办婚事。

木兰出现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热,因为她似乎从很远的地方走来。

她是从《京华烟云》中走来,在汉口过着避战乱的生活。她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富贵生活的大**,而是平民中普通的一员。当然她依然是优雅而高贵的,也是从容勇敢的,这是属于内心的东西,物质贫民化和战争无法把这些美好的精神从木兰内心夺走。

当她出现在彭丹妮眼前的时候,不由得让彭丹妮回想起在姚家居住过的一段日子,也不由得让我回想木兰在《京华烟云》中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想起她的思想、她的性情、她的才学她的能干、她的感情、她的婚姻。在《风声鹤唳》中再次遇见她,她是平静的,却不禁让人心潮起伏。

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一段岁月、一段岁月组成的。

而每一段岁月中必定有许多人和你一起度过,有的陪伴着你成长,有的见证了你的苦难……一个故人常常代表了你的一段岁月,为什么对他们念念不忘,见到他们欣喜激动,因为他们让你会想起你曾有过的奋斗过、快乐过的难忘岁月;而为什么有些人你是淡漠的,往往这些人在你最平淡的生活中匆匆而过;有些人你甚至不愿想起,不愿碰见,也许他们曾在你的难堪的岁月中出现。

后来居然又看到了陈妈,看到了陈三和陈妈相逢。从前《京华烟云》那个苦寻儿子的陈妈和那个脱下警服的陈三,终于在《风声鹤唳》中重圆了,这真让人喜极而泣!

文/然雪婵

1

林语堂老先生将两大家族的兴衰荣辱置于那个动乱年代的大背景下,让笔下所有的人物的性情举止都具备了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独有的特色。

而在众多人物设置里,无疑最吸引大家视野的便是姚家两个女儿木兰和莫愁。先生行文之深妙,岂是我等小辈能妄加评论的,在此仅写下一些阅读过后对于这两个女子性情以及经历的些许感受。

《京华烟云》里,最让人称道的自然是女主姚木兰,林老说过:“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可见他对于木兰评价之高。

木兰自小便由姚思安亲自教导和抚育,姚思安尊奉道家,于是木兰骨子里一直有对逍遥自由的深切渴望。她漂亮多才,幼识甲骨,会唱京戏,爱游山玩水,会烹饪,知人情,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就算之后嫁给曾荪亚成了儒家媳妇,也能很好地综合两家的思想为其所用,深得曾母喜爱。

她大度宽厚,善良仁慈,又极富情趣,善解人意,在当时那样一个半封闭的旧社会,她身上既有传统女子美好的德行,又受新思潮影响成为新女性,尊崇传统却不受传统所禁锢。在整个姚家,她是最像父亲的,算是父亲姚思安生平最得意最引以为傲的杰作。

她虽与立夫在精神上契合,倾心于他,但始终恪守本分,不逾矩。后来去杭州生活了,见丈夫出轨,也能妥善而体面地解除婚姻危机,并始终让自己和荪亚的生活富于乐趣,可见其蕙质兰心,聪颖过人。

2

而莫愁则像母亲多一点。成熟稳重识大体,才学上虽稍逊于木兰,但在辩才上,她是超出众人的;比起木兰,她更为踏实更懂夫妻相处之道,处事较于木兰也更为智慧和圆滑,能很好地保护自己重要的人,这在立夫被抓,她虽身怀六甲却仍沉着淡定地与警察周旋,为营救立夫争取了一线生机,而木兰此时见状却只能急得晕了过去这个场景中可见一斑。

书中写婚后,立夫对莫愁的评价:“莫愁像一个水母,总是粘着他,包围着他,不肯放开他。像水母一样,她富有弹性,极其柔软,常改变其外形,以适应他的愿望,适应他的任性,这样之下,就保卫了他,免遭外界的伤害。”她的全部心思都在家庭,在丈夫身上。

她对金钱淡漠,却很会持家,能让心高气傲的立夫改掉自己的陋习,能让立夫花着她的钱却丝毫不觉得伤害自尊,给足了丈夫面子。

“四婵娟”中尤属她活得最为通透智慧,她隐约感到姐姐和丈夫的不对劲,却不但不点破,还选择完全信任,这份气度着实可贵。出嫁时聘礼比姐姐逊色不少,连姐姐木兰都为她替父亲鸣不平,可她却笑着说“我不在乎,钱并没有什么重要”,嫁的立夫虽出身贫寒,她却总能用自己的方式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这世上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会幸福,无疑,莫愁就是这种女人。

所以相较于木兰,莫愁似乎更适合称得上是贤妻良母,更符合大众眼中“妻子”的标准。

3

而在现代社会里,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甚至在很多方面比男人更为出色,她们不再依附于男人,她们有自己更高的追求和目标,所以人格更加独立。木兰的性情,似乎更契合现代女性。

木兰从小便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层面都有着较高的追求。所以才在结婚之后,仍与丈夫在清晨去看荷花,收集荷花上的露珠来煮茶;在杭州时也每天都会将家里装扮一新,每天做不重样的菜肴,增加生活情趣。

所以有雅趣,近人情,是姚木兰最显著的特征。她的可爱在于她那现实中的不现实,一面顺从命运,一面又在这命运固定不变的大格局下来点小花样,浪漫地过日子,享受人生。

她虽是富家**,但却没有一丝大**的孤傲和局限,相反她见识卓著,独立干练,能够完全主导和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她在曾家那样传统的世家门第也能按照自己的性子经常出门去赏花游玩而又不让长辈心生不满,反而使得长辈同意跟她一起去看**逛公园。

她不会像莫愁那样以夫为天,她常有很多奇思妙想并总想着去实现,所以被荪亚戏称为“妙想家”。她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会想用自己的一生尝尽人间悲苦哀乐,会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提升内心的尺度和见识,所以她才会去游泰山;敢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自己喜欢过的生活,而不过度在乎旁人的看法,所以坚持舍弃北京的富庶,要去杭州过粗茶淡饭的乡旅生活。

所以她身上最可贵的便是她的思想境界,不狭隘却真诚,也许这便是父亲赠与她最珍贵的礼物了。

所以放在现代,她就是那种典型的一个人也可以把日子过得很好的女人。

就像李筱懿说的:女人得有弹性,掉在地上才摔不烂。

木兰最可贵的性情便是随遇而安随缘而往,她没有“一定”要怎样,从而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没有“坚决”不接纳,反而给了自己更多的游刃有余。所以她虽对未曾与立夫携手而遗憾,却也能将自己与曾荪亚的日子过得甜蜜而幸福,随时能发现生活中美和惊喜。

她便是具备了让自己随时幸福的能力。

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

绝对就是素锦了,她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一员,素锦明恋青梅竹马的太子殿下夜华,打着爱的名义,各种打压,陷害素素,逼夜华亲挖素素双眼,每次看到她欺负素素的时候,我都想亲手撕了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747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