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若孩子在校被同学打,你还在教“告诉老师”?

李玫瑾教授:若孩子在校被同学打,你还在教“告诉老师”?,第1张

如果有人看过《爸爸去哪儿》看这款综艺节目,相信对嗯哼就不会陌生,在节目中,他是一个有几分可爱、几分大胆还有几分刚硬的小男孩。但是这样一个孩子,最近却告诉自己的妈妈在学校被别的学生欺负了。

霍思燕在得知自己孩子被欺负的时候,气不过,差点脱口而出: “那你打回去啊!”

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话到嘴边又不得不咽回去。原因无他,作为公众人物,如果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这样,那么肯定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吐槽,而且别人还会说她仗势欺人。霍思燕无奈,只能找老师协调解决。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突然发现孩子不仅英语成绩垫底,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下滑的厉害,对于上学还出现了严重的抵制情绪。她无奈,只有逼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后,孩子才告诉她,学校里面一直有几个男生欺负他,已经两三年了。听完她顿时火了,准备去找学校老师理论,但是细细一想,自己家的孩子成绩这么差,自己去了会不会碰一鼻子灰呢?

最后,朋友还是给老师打了电话,但是孩子的学习转台一直不好,对此,她也苦恼不已。

那么,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你会怎么处理呢?让孩子告诉老师,还是让他们默默接受,亦或者让他们“打回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曾在做客《开讲啦》节目时被问及这个问题,她给出了肯定回答:“我会让孩子打回去!”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样一位大学教授为什么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打人”,但是从某些角度来说, “打回去”或许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告诉自己在学校被欺负,是孩子自己喜欢闹腾,没有什么大不了,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小小的欺负都忍受不了,将来面对生活的时候又怎么承担的了呢?

这样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许会造就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第一种会让孩子对父母不信任,简单的说就是会让亲子关系紧张,当孩子长大后,对于父母的敌对心态会更大。第二种则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自卑,总觉得比别人第一等,长期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后期的发展空间也很有限。

而让孩子“打回去”则完全不同。首先,通过这个行动告诉孩子,父母是他们坚实的后盾,有利于保持亲子关系,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信任感。朋友的孩子三年了才告诉她自己被欺负,其实缺的就是这种信任感。

其次,可以树立孩子的信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别人都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难道还要一味地逃避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孩子被欺负的情绪虽然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那些情绪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会越积越多,到最后会导致他们情绪爆发,那个时候便不会仅仅是孩子被欺负那么简单了。

所以,教育孩子要以礼为先,但是当讲理行不通的时候,那就让他们大胆的还击。

孩子被欺负,究竟要不要让他打回去呢?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朋友家女儿今年刚上幼儿园,小女孩胖乎乎的,很乖巧,性格有点内向。入学前,我朋友就担心女儿到了幼儿园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果不其然,刚入幼儿园一周,女儿就回家哭了三次。女儿说,总有一两个小男生嘲笑她胖,还偷偷打她。朋友既生气又心疼,安慰了女儿几句,她就鼓励女儿“告诉老师”。

不过,效果也不怎么理想,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老师也不能拿调皮的孩子怎么样,只能口头教育两句。眼看着女儿天天在学校被欺负,朋友很发愁,正当她准备到学校“吓唬吓唬”这几个调皮的小男生时,身边几个孩子大一点过来人给她出了招,结果还挺管用。

原来,孩子在校被欺负,教他“告诉老师”没用,聪明的家长这样替娃解围。而且,以下这些方法也是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在看待“孩子被欺负”这一问题上,比较认同的应对方法,对小孩子和大孩子都实用:

如果是小问题,就先讲道理

有些孩子,被欺负了总是一言不发,忍气吞声,这种做法是会让对方认为他是个“怂包”,然后越来越胆大。其实,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不管自己打不打得过对方,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我只是忍让,但不会忍气吞声,任你欺负”。并且,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也让其他人看到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从道理上压倒对方。

若被欺负的现象越来越问题,建议“打回去”

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就喜欢无缘无故欺负人,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进而变本加厉地欺负孩子时。那么,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勇敢一点“打回去”。虽然,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却是应对免遭更严厉欺凌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因为,人都有欺软怕硬的心态。

小时候被欺负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自己一直忍气吞声,突然发狠把对方狠狠修理一顿的时候,对方就老实了,再也不敢欺负嫌自己了。当然,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打回去”时要讲究方式方式,不要太极端,起到震慑作用就可以了。

家长替孩子“出头”,警告对方“老实点”

如果,孩子胆小懦弱,实在不敢打回去,就算打回去又打输了,以后处境会更糟。这时,就需要家长来替孩子“出头”了。这可不是让各位家长跑到学校把人家孩子打一顿,那样太丢份儿了。像新闻上有位父亲,直接捅了人家孩子,也不明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先告诉孩子遇到被人欺负的事,一定要回来告诉爸爸妈妈,别一个人憋在心里。然后,陪着孩子找对方谈谈,必要时也可以严厉一点,警告对方“老实点”。这样,孩子心理有了依靠,对方也会因为孩子有家人撑腰而收敛一些。

以上方法都不奏效时,就与老师和对方家长沟通

当然,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警告也根本不管用,这时候就需要跟老师和他的家长沟通了。大家一起把问题讲清楚,一起合作解决这一件事。切记,这可不是让去吵架。家长和老师,以及家长和家长之间良性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这样,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双方孩子成长都有好处。毕竟,坏孩子欺负人,也是背着大人的,大人间的良性沟通可以让校园欺凌“见光死”。

李玫瑾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曾经在多次演讲中,就提到过, 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一定要趁早 。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和他做朋友,长大了才来管教他。

李玫瑾在参加其中一期《圆桌派》的时候,对于孩子的管教问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

孩子的行为会被很多东西左右,家人、朋友、爱人,学习、工作、爱好等有很多。

孩子越长大,主导孩子行为的支撑点就越多。但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在占比是很重的,所以此时的孩子就像是橡皮泥一样,更容易家长塑造。

家长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说的话,孩子大部分都会吸收进去,成为影响孩子性格的一块基石,所以说,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是黄金。

但是孩子到了12岁左右,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主导孩子行为的因素更多了,所以父母的话也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家长孩子此时已经到了青春期,由于激素分泌的影响会更加叛逆,所以此时父母的话就是垃圾,孩子不爱听,甚至会觉得反感。

所以,李玫瑾多次强调,想要孩子养成好习惯,一定要在小时候就给孩子立规矩。

虽然说要给孩子立规矩,但是李玫瑾教授也说,并不主张孩子打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怕,但是这个“怕”不应该是“恐惧的怕”,而是“尊重的怕”。

现在很多家长都愿意和孩子用交朋友的方式相处,这当然很好。但是在做朋友之前,应该让孩子知道对父母的尊重,父母不需要严厉,但是需要有威信。

很典型的一个家庭模式就是杜江和嗯哼的相处方式,无论是早期的《爸爸回来了》还是后来的《爸爸去哪儿》,杜江和嗯哼的相处方式就很民主,杜江和嗯哼就像是朋友一样,杜江非常尊重嗯哼的想法。

但是同时杜江也会让嗯哼感到怕,不是因为觉得爸爸会打自己的那种害怕,而是爸爸说的话确实是有道理,自己确实做的不好的怕。所以即使杜江没有打过嗯哼,但是嗯哼对爸爸也很尊重和尊敬。

李玫瑾教授说,在孩子小的时候,该说就得说,该立规矩就要立规矩,别在小时候放开了宠。

家长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劝自己,说孩子还小,长大之后再管也不迟。李玫瑾教授说,小的时候一件事情家长不答应他,他大不了地下给你打滚,但是在10岁,12岁的时候他就可以用跳楼,离家出走来威胁你。

而且在孩子坏毛病未形成习惯之前就改正,要花费的功夫肯定是要比等孩子坏毛病已经养成好多年的习惯时才改要多得多。

同样是一个习惯,为什么不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好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该说就说,才是对孩子好。

就像是“自律”这个习惯一样,很多人都觉得大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孩子?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反倒是从小就养成自律好习惯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仅不觉得自律痛苦,反而会从自律中得到快乐。

# 育儿 有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772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1
下一篇2023-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