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父母闹矛盾,外人直接认为是孩子不懂事,这是一个许多年轻人困惑的问题。
根源在于孩子太年轻、太幼稚。
孩子年纪小,阅历少,任性,思想单纯,稍不称心,就和父母生别扭,闹矛盾,甚至大吵大闹。
孩子自己认为满身是理,头头是道,想找个同盟军、支持者,想找一个镇得住父母亲的人说句“公道话”。夺取胜算。
可是,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街坊邻居,甚至是同乡同学,都不约而同的指责、规劝孩子,都一致认为是孩子不懂事。
为什么会形成一边倒的局面?
一是天下只有父母是最真诚的爱,任何人不会怀疑。
二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算父母有过失,小孩子也无权力指责,这里面有一个孝顺问题,任何人都不允许孩子越红线。况且,和父母闹矛盾,本身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绝不会姑息迁就。
三是孩子吃了几两盐,能懂多少大道理,哪里能和饱经风霜、历经沧桑的父母亲比?
四是世上只有爸爸妈妈好,哪有无缘无故和孩子过不去的父母,除非孩子太不懂事。
所以,要尊重父母,不要侵犯他们的权威,更不要伤了生你、养你、教你、疼你、爱你的慈祥之心。
有时候确实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一个家庭如果孩子经常跟父母闹矛盾,旁观者肯定会认为是这个孩子不懂事。如果是一个懂事理的孩子,就算父母有什么不对,他肯定会和父母好好说话,不会和父母闹脾气的,要知道天底下的父母。不会和自己的孩子过不去的,有可能对某些事情看法不同,但是不可能到了不可协商的地步…… 我在女儿读书的时候,我就和她有约定。如果我们有什么不同意见,绝对不允许在家发脾气。有矛盾可以好好协商解决,如果一时协商不了,就把矛盾暂时搁置一边,等有了再协商的氛围,我们会一起好好协商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在家里经常发生争吵,不仅要影响家庭人员感情,而且给周围邻居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认为,作为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平时不要轻易许诺,更不要随便许愿。面对孩子提出等要求,自己一定要认真想一想,这个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比较合理的要求,而且可兑现的,父母就要认真地承诺和兑现。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让外人没有机会说自己的孩子不懂事,经常和父母闹矛盾
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 “外人”是成年人, 成年人就喜欢站在成年人的立场,理所当然地把和父母闹矛盾的孩子看做“熊孩子”;如果“外人”也是个小孩,可能也会认为和小孩吵架的大人是“熊家长”。
二、 孩子确实不懂事。 站在自己的角度撒泼耍浑、一意孤行、不计后果、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分场合、油盐不进、逆反、和父母怼着干……估计即使“外人”是个有素养的小孩,也认为这样的同龄人“不懂事”。
三、 受传统“孝”文化影响至深, 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孩子都应遵从、顺服父母;即使父母错得离谱也得听之任之,不能辩解、不能忤逆,否则就是“不懂事”。
四、我一直认为: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从影子里,可以看到孩子从小到大所养成的素养、心态,分辨是非的能力及诚信达勤的品格;从镜子里,可以看到父母的三观和作为。
总之,影子也好,镜子也罢, 父母包容孩子每一次的“不懂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懂事”;孩子越来越减少“不懂事”的行为,父母也就渐渐地变得后半生“无事”。
为什么孩子跟父母闹矛盾,外人什么也不听就认为是孩子不懂事?
自古及今以小犯上,都是大逆不道。孩子和父母闹矛盾,在外人眼里孩子不成熟,幼稚,天真,偏面。而天底下父母没有对孩子使坏,对孩子的爱掏心掏肺。所以父母一般没有错。外人肯定向着父母,不会向着孩子。
事实上真的这样吗?并不是。凡事讲究一分为二。有些父母虽然年龄大了,但不成熟的也大有人在。知识缺乏,不懂教育,不懂得沟通心灵的父母大有人在。
常常教育孩子一说二骂三打。也确有其人。简单粗暴处理孩子问题。
孩子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随着教育学习在某些事上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有时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父母往往甘拜下风,望尘莫及。
我孙女今年四岁,经常在网上学习。有时说话用词恰如其份。
有一次,她和别的孩子玩。争抢玩具,后来她给我说,爷爷我昨天做错了。小朋友来咱家玩,我不应该和她争,和她抢。我要改正。
第二天,那位小朋友来了,孙女主动把好多玩具让她玩。再也没有争抢的习惯。
我认为教育具有相互性。一个家庭应该民主化,谁说的对,谁讲的有道理,就采纳谁的建议。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不采纳。这是大错特错。尤其现在 社会 ,孩子进步快,适应快,善于学习。见解奇特。家长吸收新鲜血液,共同成长才是硬道道理!
许多大人总是简单地以为小孩不懂事,有些时候就难勉误解了小孩,欺负了小孩。
因为在大人的眼中已经形成了孩子永远都是孩子,经历太少还需要依靠父母,有错的可能性太高。所以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一反应都会认为是孩子不懂事。大人们都始终觉得自己是没错的总把自己当成是过来人,不会去顾及孩子的感受。特别是那些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根本得不到大人的体谅,总觉得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外人听与不听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只要自己不违背做人的原则问题,就不用太在乎外人的看法。行得正坐得端,外人怎么看待没那么重要,维持好自己的家庭关系不让外人看笑话才是自己应该做的!
因为大多数的大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不该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他(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不可以反驳。否则就是忤逆不孝。很自大也很可悲的和孩子就拉开了亲情的距离,所以有很多家长都和孩子有代沟。
因为外人也怕自己的孩子跟他闹矛盾时他不会处理,所以只要是孩子跟父母闹矛盾,都一边倒地指责孩子不懂事。
这些外人以及父母其实都是蠢货及懦夫,他们没有智慧及能力去处理亲子关系中产生的矛盾,就拿孝道来压制儿女。
孝道的标准是以是否顺从父母来衡量的,与父母闹矛盾,那肯定是没有顺从父母,甚至是忤逆父母,那肯定是不孝的,是不懂事的。
但父母并不是圣人,父母也不是处处都行,事事都对。真正有智慧有担当的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及行动。不能一方面望子成龙,一方面又拿孝道来压制儿女。
明事理的父母应该教会儿女懂得感恩的同时,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不懂事。孩子不懂事都是因为家长没有教会孩子懂事,甚至家长自己就不懂事。
孩子跟父母闹矛盾,外人最好别瞎掺和。
因为,很多人都固执地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导致他们觉得,姑且不论谁的错,跟父母闹矛盾,本身就是错。
我觉得这是霸王条款。
古代推崇的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等伦理,到了现在,依然被很多人奉为天理,像信仰一样,接受不了任何质疑。
我们的 社会 既然都在倡导“平等”“尊重”,我们也该认真反思一下,放下那些不合时宜的执念,努力运用新观念思考问题了。
我觉得,这背后反映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位家长肯定非常纵容孩子,不管他的孩子做什么他肯定都不觉得是错的,所以才会这个样子,正常家长在孩子做了这种事情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让孩子道歉,而不是像这样帮着孩子。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这真的是真理,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是需要家长来言传身教的,他们会有样学样,如果家长不好的话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像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真的一直这样教的话,真的是会后悔的,这个孩子觉得会变得越来越坏的。
过分的纵容孩子真的是非常不好的,他肯定还会拿孩子小来说是,我估计他肯定觉得孩子那么小,做这样的事作为大人的也应该让着他。
但是真的不是这样的,四五岁的孩子其实是完全可以听得懂大人说的话的,只要大人愿意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懂事的,不然的话,同样的四五岁,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懂事,有的孩子就仗着自己小老是捣乱,这就是因为教育问题导致的。
如果不教育孩子,会让孩子得寸进尺,然后导致更严重的事情发生,这个孩子这样做都已经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了,但是这个家长还是这么纵容他,我觉得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都不是第一次了,如果再不好好教育的话,那么这位家长肯定是会后悔的。
这样的熊孩子和熊家长真的是太气人了,不过好在他们受到了严重的处罚,孩子做出这样的事情,确实是监护人的责任,监护人真的太惯着孩子了,希望这位熊家长能够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问题,他们这样子的行为真的惹人厌恶,我个人觉得,也没有几个同龄小孩子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的。
有一位5岁的小朋友总是喜欢打人,爸爸用喇叭循环播放,不要跟这名小朋友玩,可以发现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会让小朋友的自尊心受挫,建议更多的家长不要使用这样的教育方式。
对于父母来说,平时要用有效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而不是一些其他的方式,否则教育到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是和善的一种行为,这种教育方式才能坚定,也要让孩子感觉到一种无条件的爱,这样小朋友就能够有安全感,如果教育方式没有让孩子有归属感或者是价值感,这种行为就是不正确的。小朋友在童年的时候喜欢追求的事情有两件,第1个事情就是归属感,第2个就是大家常说的价值感,所以归属感就是有人喜欢自己对于小朋友来说父母的爱非常的重要,而父母无条件的爱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感受。
还有一种教养方法,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亲切一些,不能够大喊大叫,因为这种氛围让人感觉到害怕,如果父母严厉才能够让教育方式变得有效,这种有效方式一定是短期的有效方式,一般持续的时间只有在5分钟之内,如果父母变得非常的好,说话这样的教育方式就已经失效了。
小朋友在小的时候调皮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只有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让他们变得不再调皮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性格的培养。很多小朋友在小的时候就是非常的顽皮,只有父母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他们用好的方式引导他们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才会有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其他的感受,才会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
提起“熊孩子”,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并为之头疼。时不时会看到超市的地板上、餐厅过道里或者景区空地上,一些熊孩子离经叛道的行为:躺在地上哇哇哭闹并撒泼打滚,在饭店里追逐打闹并碰掉你的筷子和勺,景区里大呼小叫上蹿下跳打搅你的观景兴致。这时候你如果出面想教训两句,旁边总有人瞪你一眼“孩子还小呢,不懂事”。这人就是熊孩子身后的靠山——熊家长。
一般而言,熊孩子出没的场所有两个:公众场所和你家。其实,公众场所碰到熊孩子倒没什么,毕竟熊家长再熊也顶不住舆论压力,多少会教育自家孩子克制些。再说遇见熊孩子还可以采取“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敌进我退,看不惯我就走掉好了。但熊孩子若在你家出没,就没那么好办了。毕竟,熊孩子能在你家,代表你和他家长有交情,不想撕破脸皮该怎么办呢?
遇上熊孩子和熊家长怎么办?教你几招智斗方式,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你熊我也熊
朋友说有次他去饭店吃饭,饭菜都已经吃了几口了,就在他起身去拿纸巾的时候,回来发现饭桌被几个孩子给霸占了。礼貌地让孩子们走开他们不听,依然在打打闹闹。
朋友脸上挂着微笑,很温和地问他们“小朋友,你们的家长在不在呀?”孩子们回答“不在”。
“那还不赶紧滚?!”朋友一拍桌子大声吼道。孩子们立刻缩起脖子走开了,还有个被吓哭的。
治理熊孩子不能按常规套路,他们对和风细雨式的教导可能会油盐不进,但厉声威吓还是管点用的。但前提是,对方家长不在。不然,就会演变成两个成人之间的战争。但这个策略多多少少有点“居高临下”之感,所以称为“你熊我也熊”。
教会熊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有一网友就曾讲过,一位亲戚家的熊孩子在自己书房里乱窜,还特意拿热水浇湿了自己收藏的旧版书。网友当时就提出让赔偿,熊父母还不在乎“不就几本破书而已,能值几个钱?”后来经过一番询价他们脸色不好看了,那套旧版书价值几万元。从那以后,熊孩子再到她家就老老实实的了。
很多人会因为亲戚家的熊孩子而头疼,但要知道一点:治熊孩子得从治熊父母开始,这是智斗熊孩子的核心原则。有时候不必要为了面子忍气吞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