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和尚被杀,李云龙说师长来求情他也不认,这可能吗?

《亮剑》中和尚被杀,李云龙说师长来求情他也不认,这可能吗?,第1张

在此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亮剑》重播必看的,台词几乎可以背下来的影迷,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和尚被杀后,李云龙说师长求情他也不认,这是可能的。

和尚被杀

1李云龙重情义,在剧中李云龙曾多次提到自己长征的时候违反纪律,团长这个职位五上五下。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云龙对兄弟的感情深,突围时首长要求李云龙部突围后撤退,然而李云龙却要带队去营救被包围的骑兵连。这就是重情义的表现,兄弟情、战友情,超越生死。

2剧中还有一个地方能表现出来李云龙说师长求情他也不认。那就是李云龙刚结婚,秀琴被山本一木抓走,李云龙率部攻击县城,要知道李云龙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团具体多少人(从所有连队归建后邢国胜统计人数可以看出),当时八路军一个团是三个营,每个营是三个连队,每个连队三个排,每排三个班,每班9人,总共才2000多人的建制,这么多人攻打县城完全就是送人头。但是李云龙怕了吗?没有,他没有向上级汇报就发动攻城战,最终取得胜利。

3所以和尚被杀,李云龙为兄弟,为情义也会把黑云寨给抹除了。就是为了给自己昔日的战友,好兄弟报仇。

1949年10月的金门之战,我军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登岛的9000多名官兵分属28军三个师不同的三个团,第一波登陆部队的却没有一位师级指挥员随同,从而造成各部未能形成统一指挥,抢滩后只顾分头向敌人纵深猛插,自然也忽略了放回渡船接应第二梯队。《亮剑》中晋西北铁三角的三个团,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即李云龙、丁伟和孔捷没有从属关系,谁也领导不了谁。

甭管拥有兵力多少,八路军129师独立团、新一团和新二团级别是相同的,需要联合作战时,拼的只能是团首长的资历和性格,李云龙在四方面军时期的资格超过两位老战友,他参军十个月后丁伟才入伍,他背快慢机时孔捷抗的还是汉阳造,虽然差别不大,但在军队里老兵的优越感就是爆棚。再加上李云龙为人蛮横霸道,这才敢多次擅作主张,最后一次犯错误,暴怒的李云龙居然把劝阻他的孔捷及其部下捆上关了起来了,这是典型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军中资历这事是永远存在的,解放战争时期没有组建兵团之前,经常有某纵司令员临时统一指挥若干纵队作战的先例,比如四野李天佑,比如三野宋时轮。

其实李云龙是标准的“势利眼”,熟读《亮剑》的答友应该品得出来,这家伙欺负孔捷很有两下子,无非是孔捷在三个老战友中人最老实,打过败仗,还曾经在他李云龙手下干过副团长;不过他基本不敢跟丁伟呲牙,因为丁伟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根本不在其下,后来三个老战友喝酒时谈到“统一指挥”和协防问题时,丁伟两句话就把李云龙呛的没脾气:“看把你牛的,不知道的以为你是川陕根据地负责人呢”?多解释一句,红四方面军是在撤离鄂豫皖后建立的川陕根据地。

魏大勇牺牲的消息传来,那怕是独立团政委赵刚当时在场,也能制止李云龙的不理智行为。可惜赵刚在赵家峪战斗中身负重伤,没能及时赶回团部,其它诸如邢志国、张大彪等人根本管不了他,部队上就是这样,官大一级压死人。而军政双主官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制约部队长可能的胡作非为,结果赵刚关键时刻缺岗。

再朝上捋,还有一位李云龙见面就点头哈腰的386旅旅长呢,在总部被服厂接到恢复团长职务的命令时,李大脑袋本来得瑟的不轻,结果旅长踹门进来立马消停了;旅长索要两个骑兵连的马匹装备,李云龙也得乖乖送上;“平安格勒战役”后旅长训斥李云龙那个桥段,足够我们乐上几天,旅长的 历史 原型本来就是我军传奇人物,李云龙哪有撒野的资格,他甚至以为不被枪毙都算是幸事了。

所以,李云龙口口声声师长求情都不好使完全就是放狠话吹吹牛,如果通讯手段允许,根本用不着师长出马,丁伟、赵刚和旅长都足以让他安静下来。真要是师长本人的命令下来,李云龙能做的就俩字:“秒怂”,这是部队,部队上自有铁的纪律。

李云龙敢于不经请示就发起平安格勒战役,敢于擅自出兵剿了黑云寨,凭的就是天高皇帝远,眼前没有直接上级可以领导他。攻打平安县城的战斗,毕竟是为了消灭山本特工队和城里的日伪军,出发点无可厚非,并且八路军各部斩获颇多,所以旅长转达总部的结论是:功过相抵,即便如此,旅长也把他熊的够呛,先斩后奏这习惯毕竟是有风险的。

但凡八路军具备必要的通讯手段,师长一个电话李云龙就不敢出兵,因为只要有明确的军令,就算李云龙抗命,独立团各级干部战士也得掂量掂量要不要服从,这与战场上如何打击敌人不同,孔捷已经现场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了。

绑了友军新二团团长,进攻即将改编的“新二团独立大队”,后面还刀砍俘虏山猫子,摆明了是性质极其严重的犯纪律。上级首长事前不知情也就罢了,如果有言在先,李云龙绝不敢胡来,此人骨子里精明的很。

《亮剑》关于这一细节的处理,更多是渲染李云龙对战友和部下的兄弟情分,军人嘛,都有火气上来不冷静的时候,但是上下级关系,原则和立场问题,无论什么时候都还分得清的,尤其是李云龙这样的老红军更是如此。他不光嚷嚷师长的面子都不给,甚至还扬言连孔捷的新二团一起收拾喽呢,可是你问他敢吗?发狠斗气的狂言,他就那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

如果师长来求情,李云龙肯定会选择让步,然而李云龙却知道一个事实!

2、就算是师长对魏和尚的死表示愤怒,他也会恰到好处的在这个过程中装傻,而让李云龙完成他想干的事!

事实上,在孔捷新一团收编黑云寨的过程中,有着很多微妙的关系!

黑云寨是当时晋西北著名的土匪窝,有数百人枪,并且在这一地域已经横行多年,而他之所以在多年的时间里相安无事,除了拥有足够的武装实力并且占据着险要地形之外,它还依赖着一个独特的客观背景,那就是晋西北地区的战略局势!

此时的晋西北犬牙交错,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日军、伪军以及各路地方抗日武装和土匪部队,众多势力相互牵制,在这样的独特背景环境下,抗日武装的枪口始终对准着侵略武装,侵略武装的刺刀也始终顶着抗日武装,而黑云寨在这一过程中却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按照谢宝庆的话来讲,晋绥军我抢过,日军我也抢过,老百姓我更抢过,比起其他武装力量有着清晰的敌对对象,黑云寨的战略方针却是:我谁都打!

当然,由于黑云寨的终极目的只是为了维护山寨的运营,因此,它们的战略战术永远停留在抢劫而不是消灭哪个对手,在没有对某一个对手形成致命威胁的情况下,其他的武装力量始终对黑云寨没有在意,也无法腾出手来将自己的重点目标放在黑云寨的头上。但到了1945年,这样的背景结束了,因为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在日军节节败退等待投降的背景环境下,晋西北所有的抗日武装力量都有足够的精力,将自己的枪口顶在黑云寨的脑门上。

所以一直自成一派的黑云寨,此时也意识到了那个危机,作为山寨首领的谢宝庆,也做出了最清晰的选择:投靠八路军!只要自己摇身一变,变成抗日武装力量,黑云寨就可以在新的背景下求得生存!然而,这样的小伎俩,八路军会想不到吗?至少李云龙的一句话点到了实质:你(孔捷)收编了他们,早晚要出事!

可你老李都想明白的事,我孔捷难道就想不到?至少在魏和尚牺牲后,李云龙企图报复但遭到孔捷阻止时,孔捷也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这是我准备派过去的指导员团队,预备对黑云寨进行重新整编。

到这里,相信大家就明白了,不管是李云龙还是孔捷,甚至八路军的上层,大家早就看出了黑云寨的阴谋,所以见招拆招,你既然主动要投靠,那我就要借机对你进行大换血,只不过孔捷还是低估了黑云寨,在即将接受改编的背景下,这帮土匪竟然还打算对八路军动手!

接下来李云龙的行为,虽然违反了军事纪律,但他却做出了最冷静的选择。黑云寨根本就不是一支可以靠思想教育而进行改编的队伍,二当家山猫子竟敢杀害八路军警卫员,这种行为难道仅仅是第一次?难道谢宝庆始终都不知道自己的手下一直干着这种勾当?事实上,不管是凶手山猫子还是“老好人”谢宝庆,他们其实都是一丘之貉,只不过谢宝庆的战略格局更高!这么几个首领操控着黑云寨,就算他们摇身一变变成八路军,难道就能成为真正的八路军?反水那是早晚的事!光靠几个指导员,根本不管用!

但谢宝庆的眼光再高,也敌不过八路军整肃军队的坚韧力,不把你黑云寨的高层杀光,我如何对黑云寨进行换血?

最终谢宝庆溜冰逃跑,山猫子被斩首击毙,参与伤害魏和尚的主力土匪更在混战中被独立团杀死,表面上李云龙违反了纪律,但他却让八路军上层(甚至包括孔捷)看到了最想看到的结果,黑云寨只剩下数百个群龙无首的大头兵,只要新一团的军官团队到位,经过新的纪律整编和思想教育,这支部队马上就会变成纯正的八路军武装!

处罚李云龙,只是为了告诫下层官兵有关八路军的赏罚分明,但这不代表李云龙的做法是错的!甚至多年后,他与孔捷再次相遇,一度被李云龙缴枪禁锢的孔捷也毫不记恨当年的吃亏,反而拿这件事调侃李云龙,因为孔捷明白,李云龙当年干了一件他想干,但没有胆子干的事!

《亮剑》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它在剧情上跟原著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只不过电视剧只拍到了李云龙等人被封少将,没有接着往下拍。两者在结局上相差很大,电视剧相当于是圆满结局,而小说结局几乎没有好下场。赵刚不肯参与迫害其他人被免职,之后与冯楠自杀。李云龙后被逮捕,被救之后不肯离开,最后自杀。田雨得知消息,跟着李云龙离去。孩子被孔捷带走收养,多年后恢复名誉,一群人到李云龙故居哭诉。

1、丁伟结局

丁伟在三人中是军事素养最高的一个,在后来的事件中,很多人都被冤枉,就连彭大将军也未曾幸免。而丁伟为人正直,站出来支持彭大将军。而后自己被迫害、免职、下放,到最后落得个下落不明。而小说中李云龙他们听说,也表示愤恨,可是除了无奈什么都没办法去做。不过小说里的他们,是拥有效忠于自己的军队的,丁伟可能被救走隐姓埋名。当然也有可能被迫害,死于非命。

2、赵刚和李云龙

赵刚是政治工作者,当时有人邀请他一切迫害元勋,可是他并没有同意。于是就惨遭迫害,最后跟自己的妻子一同自杀。自己的几个孩子,也全都交给李云龙抚养。李云龙在平定反动派的时候,动用了武力,导致很多人受伤。因此被免职、进监,加上自己性格所以惨遭迫害。而后手下部队去救援,可是李云龙认定是自己是军人,不可能就这样走。不甘心受屈辱的他,到最后选择了自杀。而田雨得知此事之后,也选择了自杀。

3、孔捷和楚云飞

孔捷下场是最好的,等李云龙去世之后,他收养了赵刚和李云龙的孩子。在80年代后孔捷退休,几个孩子听他的进了部队,分别当上了少将和大校。结局几个人都被平凡,孩子们到故居前痛哭。楚云飞相对不错,在李云龙去世后为他悼念。后来他们几个平凡,楚云飞来到大陆买下了李云龙的故居。

1、亮剑大结局:李云龙去到南京政治学院不久便和孔捷、丁伟一起因授衔对上级首长有些意见,故在集合时不换五五式军常服。院长语重心长的批评了三人,三人承认错误并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后参加国庆阅兵。孔捷在写论文的时候谈起了朝鲜战争,感慨万千,三个将军陷入沉思。最后李云龙确定了论文题目:《论军人的战斗意志和亮剑精神》。李云龙的论文受到学院上下一致好评,并在毕业前夕被授予少将军衔、八一勋章和解放勋章。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上李云龙和战友们缓缓举起右手向军旗敬礼。

2、《亮剑》是由陈健、张前执导,都梁、江奇涛编剧,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联袂主演的战争题材剧。

1、《亮剑》结局是赵刚夫妇自杀了。李云龙收养了他们的孩子。李云龙被政委诬为反革命,被打倒前夕,孩子被孔捷派人接走。李云龙被批斗得很惨,田雨在政委面前明确反对文革,也入狱;段鹏领人把李云龙劫了出来,李云龙在自己的住宅中,当着政委的面开枪自杀。第二天,田雨在狱中割腕自杀;文革后,李云龙平反,补办追悼会,段鹏等人到场大哭,留下了李云龙原来礼服上的奖星。李云龙、赵刚的孩子们在孔捷的安排下都当了兵,回到了老宅看看从下长大的地方,对着院子墙上的弹痕大哭。

2、《亮剑》是由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陈健、张前执导,李幼斌、童蕾、何政军、张光北领衔主演的战争题材剧,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

《亮剑》可以说是现在抗日剧当中最能反映当时抗战场景的作品之一,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是亮剑后期的内容,解放初期,全国人民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当时物资非常短缺,但是就在这种生活中,出现了一批想要高质量生活的女人,他们立志嫁给高干子弟,甚至有一些没有进入豪门,但是也满足了自己的生活。

在剧中的李云龙最开始先向田雨追求,经过老丈人的多次反对后,还是拗不过自己女儿田雨,于是让李云龙跟田雨结婚了,婚后的生活经历一段时间的甜蜜,慢慢陷入冷淡,甚至李云龙开始多次不满田雨。至于张白鹿为什么喜欢上李云龙,其实最终原因还是因为田雨,因为田雨总是在张白鹿面前说李云龙好,让张白鹿萌发一种李云龙比其他人都优秀的错觉。

并且在与田雨多次吵架的李云龙,内心也开始慢慢空虚,所以感觉张白鹿不仅长得比较好看,思想觉悟也非常高,能够满足自己糙汉子的感觉,所以两个人能够在一起还是性格、品味相投。所以每当李云龙有时间的时候,就会去张白鹿家里坐一坐,放假的时候两个人还会去看个**等等,而这一切都被孔捷跟丁伟看在眼中。

不过很多人也是感到疑问,孔捷跟丁伟两个人都知道李云龙跟张白鹿好上了,但是为何孔捷极力阻拦,而丁伟却选择故意放纵呢?其实小编认为孔捷跟丁伟主要是眼界跟思想的差距,才导致两个人有不一样的选择,丁伟去过俄罗斯,受到过俄罗斯开放式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懂的浪漫,对于李云龙的生活作风问题也是见怪不怪了。

但是孔捷并不一样了,可以说在晋西北“铁三角”中,也只有丁伟一人有文化,孔捷跟李云龙一样都是泥腿子一个,并且孔捷是标准的中国男人,为人正派,对于吃喝玩乐、交际跳舞等事情非常反感,还不如自己静下来研究研究战术呢,所以孔捷在面对李云龙犯错误的时候,必须要极力的阻拦,毕竟在孔捷心中这种做法是大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864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3
下一篇2023-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