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拜堂成亲,有哪些礼仪

古代的拜堂成亲,有哪些礼仪,第1张

人生有两大喜事,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夜,古代人比现代人更注重这种仪式感,中国又是5000年文化的礼仪之邦,所以在中国结婚礼仪也有很多的准备,现在很多人都出现了闪婚,过去一段时间人们都比较喜欢西式婚礼,但现在更多的还是追求中式婚礼,在古代光是大婚的筹备都至少需要一个多星期,挑选最好的时间,三书六礼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即使再贫穷的家庭,对于结婚也是不能含糊。

一、三书六礼

这些在现代基本上已经不太常用,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聘书代表正式约定了婚约,礼书,代表是聘礼,上面记载了各种物品的清单,迎书是新娘迎娶之日的文书。

六礼是婚姻中的6个礼数,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亲,亲迎。

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所有一切都完成之后,开始选定日期,这是婚礼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礼节。

二、亲迎

亲迎算是6个礼节中最盛大的一个,这个方面参与的人就比较多,就是婚礼当天,男方要去接新娘,迎亲要放鞭炮,敲锣打鼓,一切都要热热闹闹的,如果一些皇室公主皇子成婚的话,有时候还会普天同庆,就比如说武则天宠爱的太平公主成亲当天,迎娶的道路上都派人洒金箔,花轿一般都是八抬大轿。

三、古代结婚的礼仪

古代结婚还有其他的礼仪代表的都是美好的意思,比如说婚前洗澡,这个倒不代表着要庆贺什么,只是说要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穿上新婚礼服,梳头,家里的一些其他成员都帮助新娘子梳头,边说还要边说一些祝福的话,据说这些礼仪能够给新娘子带来和谐财富。

  中国是礼仪之邦,结婚又是人一辈子的大事,所以在我国的各个地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非常重视婚姻嫁娶。长期以来,每个地方都形成当地特色的婚俗。在合肥,也有特别的结婚习俗,体现了丰富的 合肥文化 内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肥的传统婚俗,突显合肥地域文化的特色,汇南北婚俗之精髓,又不失个性。如在成婚那天,合肥的新娘进洞房前,要与新郎交换鞋穿,双方穿着对方的鞋,共入洞房,表示夫妻同行和谐(鞋),白头到老。

 花轿将至男家时,以三声炮通报,男家也放鞭炮迎接。临门,先由两位长嫂各持一火把迅速绕轿一周,并唱道:“老嫂燎轿,天神知道;火把一照,邪佞之气跑掉。”以此,除去沿途所沾邪佞之气,这叫“燎轿”。然后,新郎在轿前长揖三次,恭请新娘下轿。接着,“全福人”打开轿帘,由大姑小姑扶新娘下轿,并说:“要想发,大姑拉;要想有,小姑扭。”此时,大门紧闭,必须由新娘上前喊道:“娘!开门。”这叫“改口”。婆婆在门内问:“来家是否听话?”“一切都听婆婆吩咐。”有问必答,直到满意后才开门让进。合肥有些地方,故意把喜轿拦在门外,叫也不开,谓之“憋性子”。

 新娘下轿时,有一位“全福人”手拿米斗或簸箕,装上米谷和豆子,往轿里和地上抛撒。近代,改用金银纸屑。新娘下轿后,脚仍不能沾地,由几块红毡或布袋铺在路面,交替向前延伸,新娘一一踩过,谓“传袋”,旁边有人喊“一代传一代,十代传十代……”一直喊到万代才罢。

 合肥过去有给新娘挑盖头的习俗,就是在客人中选一能唱者,用秤杆挑盖头,边挑边唱:“小小秤杆圆溜溜,出在鲁班山里头。张班砍来李班修,一路明星照到头。拿到长街做买卖,人家请俺挑盖头。我把盖头挑起来,娘婆二家都发财……”唱完挑起盖头就走,后由东家用香烟、糖果等物换回。气氛十分欢乐。

 闹房,有文闹和武闹,文闹是新人对诗、对唱、互相考问。武闹,有的出于善意,只是语言动作粗了些;有的则过于庸俗,甚至野蛮,如把新娘按倒在床上,脱鞋脱袜,扒衣服,语言带挑逗性,甚至不堪入耳。无论文闹或武闹,家人一般不予阻拦,称“闹发闹发,越闹越发”。通过闹房增加欢乐喜庆气氛,同时尽快克服男女生疏感,打破僵持局面,促进感情融洽。

 闹房至半夜,吹鼓手吹起喇叭,大放鞭炮“送房”,亲友告辞。伴娘送来酒菜与成双碗筷,新人喝“交杯酒”,旧时称“合卺”,是指新郎新娘在洞房内共饮合欢酒的意思,古时合卺是指破匏为二,合之则成一器。匏就是匏瓜,俗称葫芦。匏瓜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又合二为一,因为匏“苦不可食”,用其盛酒,象征同甘共苦,成琴瑟之合,合而生育,共建美好生活。后来改为喝交杯酒,所用器皿,由匏改用酒杯。所谓交杯,即新郎、新娘各执一杯,先喝一口,然后换杯互饮。现在为手臂交叉,互饮对方杯中酒。

 饮过交杯酒,伴娘和“全福人”等告辞,新婚夫妇铺被就寝。

 有的地方在新人就寝之后,有人躲在窗沿下偷听新婚夫妇窃窃私语。合肥民间有“三听”,即“婆母听”、“姑嫂听”、“亲友听”。“婆母听”有的是“听病变”,以防房事发生意外;有的是“听人品”,从言语察看新娘的品行。“姑嫂听”主要是从新娘的言语中看以后是否好处;“亲友听”大都是恶作剧,找些笑料。有些新人早有准备,整夜没有声响。

 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归宁”,俗称“回门”。夫妇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招待。回门的意义不仅在于女儿探望父母和其它娘家人,同时因女儿嫁夫,人生巨变,遇到诸多新的问题,又难以对外人启齿,只好利用这个机会当面请教母亲。对新郎来说,拜门认亲熟悉岳父家庭和亲属关系,以便增进往来。父母通过接送、过礼、进餐,表达心理祝愿,规劝女儿、女婿。回门一般是当日返回。肥西高刘一带,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女儿,住满一个整月,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

结婚送一套茶壶杯具好么

结婚送一套茶壶杯具好么,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人情来往中都会有送礼物的习俗,比如在节日、朋友或者亲人结婚时,通常都会用精心准备的礼物为他们带去祝福。那么结婚送一套茶壶杯具好么。

结婚送一套茶壶杯具好么1

结婚礼物可以送杯子吗

一般来说是可以的。杯子谐音“辈子”,作为结婚礼物,含有“相亲相爱一辈子”的寓意,很吉祥吧,送杯子给亲朋好友,也就是送出了美好的祝愿。另外如果你的预算不是太多的话,价格适中的杯子,美好吉祥的祝愿,真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我们可以选择情侣杯来送。可以将结婚照和祝福语印在杯子上,新颖有含义又实用,还有收藏价值,又不会过期。无论朋友什么时候拿出来,都会想到送杯子的人,这样的惦记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情侣杯的造型和样式有很多种,都有很好的祝愿蕴含其中,

大家可以好好选一选,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更要考虑对方的喜好。

结婚礼物送杯子吉利吗

送杯子就是一辈子的意思,一辈子的承诺太重了。如果刚交往就送杯子,会让对方觉得你的承诺太随意了,不会轻易收下你的礼物。

1、“杯具”同“悲剧”谐音

杯子是易碎品,送给别人一个杯子,但不小心被打碎了,这不就“悲剧”了吗?

还有就是有的人认为“杯子”是“一辈子”的意思,但别人只认为是单纯的礼物。收到杯子的人后续并没有任何回应,送杯子的人心里是不是会受伤呢?

2、“送杯”同“送碑”谐音

“杯”同“碑”谐音,所以在很多地方是不能送杯子的。在送礼物之前,需要先了解下对方家乡的风俗习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如何挑选寓意好的'杯子

我们还可以挑选一些有创意的,造型别致的杯子来作为结婚礼物。比如镜头杯,外形像极了佳能相机的镜头,包括细节和光圈都和真的很像,送这样的礼物给爱好摄影的朋友是再好不过了。

再比如鸟巢茶具,造型独特,设计新颖,送给爱好收藏或者体育的朋友,真的很适合呢!这样个性化十足的杯子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因为材质的不同,价格也会有差异,

这样的杯子无论是送给时尚达人,还是爱好收藏的人,都会受到热烈欢迎的。我们也可以定制杯子,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量身定做。魔术杯,照片杯,发光杯、、所应有,无所不有,这样满含心意的礼物,对方怎能拒绝呢

结婚送一套茶壶杯具好么2

结婚送茶具的寓意

结婚是可以送茶具的,送茶具有着很好的寓意,“杯”与“辈”同音,一杯子,有“一辈子”的意思,

寓意着祝福新人一辈子幸福,白头偕老。另外茶具上还可以挑选一些不错的图案来,比如不日牡丹图案的。象征白头到老的,比如鸳鸯图案的。象征婚后生活快乐。

结婚送茶叶有何寓意

结婚除了送茶杯之外还可以送茶叶,茶叶是我们中国传统饮品,茶又有很好的养生作用,多喝茶对身体的好处特别多,所以在结婚的时候也可以送新人茶叶,茶叶寓意着送健康、送祝福。

结婚送新人什么礼物好

1、定制娃娃,除了茶叶茶杯,还可以定制两个情侣娃娃,然后在娃娃身上绣上他们两的名字。

2、梳子,梳子在我们古代是定情信物,寓意着新人白头到老的意思,另外每个人都有三千烦劳丝,所以送梳子还有寓意是祝福新人梳走烦恼。

3、鲜花,鲜花是永远不会出错的礼物,实在不知道送什么好,那么在这个时候送上鲜花也是不错的。比如玫瑰、百合等。

4、首饰,结婚礼物可以送金银首饰,不过建议是送黄金质地的首饰,这样看起来既体面,寓意有好,因为黄金有情比金坚的说法,送黄金首饰,就是祝福新人能感情顺利,彼此忠诚。

5、台灯,新人结婚一般都会搬进新家,家里很多小东西都是需要添置的,所以送一盏羽毛台灯,颜值高又好看,在夜晚的时候开上一盏小台灯,可以说是很浪漫了。

结婚送一套茶壶杯具好么3

1、送茶具给别人代表什么

1、茶具作为茶文化中的重要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送人茶具礼品,无论是送礼的人,还是收礼的人都显得很有文化修养和内涵。茶具礼品如果选着陶器就更好,因为陶瓷茶具与茶文化几乎是密不可分的,茶杯茶盏在历史上有无数名留青史的作品。

2、送茶具礼品给人就有着请收礼人常用此茶具来饮茶,帮助他养生的意思。所以我们如果送长辈茶礼品,这是因为我们希望长辈能够健康长寿。如果送中青年人,也是祝福他(她)适当饮茶,多多健康。收到这份礼物的人,自然也能体会到这份心意。

3、茶具上有各种不同的精美装饰,这些装饰也是富有吉祥寓意的。如果是莲花纹饰,表示祝愿人如青莲,品性高洁;如果是鲤鱼图案,这是年年有余,家藏丰足的意思;

如果是青竹几簇则有两重意义,一是祝愿收礼之人如同竹子一般节节高升,事业进步,二是竹有报平安之意,这是祝福其家庭平安顺利。

2、送长辈一套茶壶 应该怎么说贺语

你是大树,为我们遮蔽风风雨雨;你是太阳,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亲爱的父亲,祝你健康、长寿。

你用母爱哺育了我的魂魄和躯体,你的乳汁是我思维的源泉,你的眼里系着我生命的希冀。母亲,祝你生日快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对于我们来说 ,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理解自已的父母,我得到了这种幸福,并从未失去过,所以在您的生日,我要对您说声:谢谢!

祝我美丽的、乐观的、热情的、健康自信的、充满活力的大朋友——妈妈,生日快乐!

你用厚重的年轮,编成一册散发油墨清香的日历;年年,我都会在日历的这一天上,带着崇高的敬意,祝福你的生日。

安逸静谧的晚年,一种休息,一种愉悦,一种至高的享受!祝您福同海阔、寿比南山 !

梦中萦怀的母亲,你是我至上的阳光,我将永远铭记你的养育之恩——值此母亲寿辰,敬祝你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

你的生日让我想起你对我的体贴,还有你为我所做的一切。我只希望你所给予我的幸福,我将同样回报给你。祝福你健康如意,福乐绵绵!

献上天天都属于你的赤诚和爱心,寄上声声都祝福你的亲情,亲爱的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幸福常伴左右!

满脸皱纹,双手粗茧,岁月记载着您的辛劳,人们想念着您的善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您福同海阔、寿比南山,愿健康与快乐永远伴随着您!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对礼仪非常重视,特别是在重大的节日或庆典,礼节有非常多的讲究。说起中式婚礼,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花轿,拜堂,中式礼服,跨火盆,被子下放红枣,喝交杯酒……中式婚礼给人一种幸福圆满,红红火火的印象。中式婚礼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四大必要习俗,想办中式婚礼的快来看看有什么吧。

一、传统中国婚礼有何象征的意义

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二、四大中式婚礼必要习俗

一、送礼

一般宾客都要用红纸或专门印有双喜字的红包,装上适当的贺礼金,作为对新人的一份小小的贺礼。礼金最好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以示对新人的祝福,至于礼金数额就由宾客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和新人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定了。

二、入席

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但应注意不要主动坐到“新人桌”或“父母桌”。席间取菜、吃食要讲究礼貌。

三、敬酒

新郎、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

四、闹洞房

新婚之夜,亲戚朋友围坐房中,对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房、戏新娘。闹的方式因各地而有所不同,总的概括起来有文闹和武闹。闹洞房时,平辈的、晚辈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纷纷拥入新房,喜笑逗乐,尤其是新郎的朋友,他们极尽所能,想出种种方式,让新娘当众表演,以逗乐取笑。但客人应注意不可闹得太过,要注意文明,尽量避免粗野的闹洞房方式,或者口出秽言,对新娘动手动脚,以免伤了和气。

三、中式婚礼摆盘都摆什么东西

1、水果——平安顺遂

结婚摆盘必须有水果,如苹果、桔子、香蕉、桂圆等,切忌不要放梨,因为梨的谐音是“离”,有分离的意思,因此结婚忌讳用梨作为摆盘水果。红彤彤的苹果有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代表新人婚后生活顺顺利利,平安顺遂。

2、花生红枣桂圆——早生贵子

结婚摆盘中也有花生和红枣,一颗颗红红的枣子,饱满的花生和桂圆,代表婚后日子红红火火。在中国人眼中,年轻人结婚就意味着生育下一代,因此长辈希望新人早日成婚,尽早抱上孙子或孙女。其实,这也寄托了他们对下一代的期盼与祝福。

3、喜糖——喜庆热闹

喜糖是结婚摆盘不可或缺的物品,婚礼当日,收到最多的就是喜糖,吃在嘴里,甜甜的,好像恋爱时的味道。看着在场的每一位宾客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作为婚礼的主人翁,心里一定也是美滋滋的!

4、饼干瓜子——美满幸福

在生日宴会、婚宴、春节摆盘都会见到饼干和瓜子,亲友见面,格外亲切,都会聚在一起聊天说家常,顺便嗑着瓜子,吃着饼干,是一件特别享受的事情。大家难得有时间相聚,好好的聊上几个小时,说出对新人的结婚祝福,愿他们美满幸福。

中式婚礼满足了很多人对婚礼的想象,缓缓掀开红盖头,跟挚爱的人喝一杯交杯酒,向对方许下一生的承诺,这真是浪漫极了。如今新中式婚礼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新中式婚礼的寓意跟旧中式婚礼大同小异,中式、西式各有千秋,你更喜欢哪种婚礼呢?

从题主提问的语气来看,题主对现在还有些人行跪拜礼,是有些想法的。这并不奇怪。我想,题主可能认为跪拜礼是一种糟粕,早应该弃之不用。

不错,平民百姓见到当官的给下跪,确实是一种旧习,是封建社会强压给平民百姓的一种耻辱。在过去,见到官员不需要下跪的,只有已经取得功名的人,秀才以上的。在这种耻辱中生活长了,有的人竟然刻到了骨子里。比如,身怀“精神胜利法”绝技的阿Q,到了大堂之上,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

可是,作为一种礼仪,行跪拜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

新年到了,小辈们齐聚一堂,给长辈们行上跪拜礼,长辈们给封几个红包作为压岁钱,何尚不是天伦之乐呢!

在民间,最有名的行跪拜礼事件应该是桃园三结义了。他们这一拜,给后人带来了结拜之风。

婚礼上的跪拜,古代叫行大礼,在婚礼这种场合,跪拜父母算是符合风俗礼仪的。

不要听到跪拜就跳起来,批判封建腐朽奴性什么,如果心里没有辫子,知礼的话,特定场合跪拜没什么,如果心里还留着辫子,不跪拜也不表示就没奴性。

中国自古重视的是祖宗和血脉,又叫礼仪之邦,在隆重的场合,祭祖、结婚之类的,跪拜祖宗、父母是行礼。

如果动辄跪拜,见面就拜那种我们当然要批判要反对。这个得分清

不一定

结婚不一定需要彩礼,但法律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彩礼都是双方自愿的,给不给都没什么。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每个地方的彩礼数也是不一样的,也看自己家的具体情况了,如果经济条件好,就可以给,如果不好,就彼此体谅。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

说起婚嫁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年龄,而随着王朝的更迭,法定结婚年龄越来越小。《周礼》记载,

“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但这仅仅是规定而已,许多国家都打破了这一限制,比如越王勾践为了增强人力,规定

男二十、女十七必须婚嫁。

到了晋朝,规定如果女孩到了十七岁还没有许配人家,那么官府做媒给你发一个郎君。

唐宋两朝则是提倡早婚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诏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

而到了元、明、清三朝,基本是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如《明史礼志久》载:

“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

并且,要求女子订婚之后要结发,即用丝缨束住发髻,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直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

所以人们称第一次结婚的夫妻为结发夫妻。正所谓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而结婚年龄到我国现在则是大陆男二十二,女二十,香港则是男女双方十六岁,台湾则是男女满二十岁,但实际上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很多人还是更以传统意义上的婚礼为正宗。

(图为《周礼》)

其次,古代结婚很讲究门当户对,而古代的婚姻又是头等大事,所以也有很多禁忌。

第一、 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从周代开始久已经从制度上就严禁了,那时候人们认为同姓为婚是似于禽兽的**行为。历史上的“秦晋之好”就遵守了同姓不婚的原则,秦国是嬴姓,晋国是姬姓。但尽管法律是这样的,仍有同姓婚配者,就连最尊崇周礼的鲁昭公也曾娶同姓的吴女。

(图为秦晋之好两方人物)

第二、 士庶不婚,

其实在魏晋之前门阀士族的观念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自魏晋士族门阀制度形成之后,士族和庶族保持严格的界限,尤其是东晋南朝的王、谢家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强强联合的婚姻集团。如果士族屈尊与庶族联姻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甚至于士族变成了穷光蛋、残疾,也不肯屈尊。

第三、 居丧不婚,

按古代丧服,父母死,子女要服丧三年,不能婚配。在汉文帝以前,在帝王举丧期间,甚至民间也不得嫁娶。“无禁取妇嫁女。”

除此之外还有五不娶,丧妇长女不娶,世有恶疾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乱家女不娶,逆家女不娶。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父母的长女不娶,家里有遗传病的不娶,家里有人受刑的不娶,家里有**行为的不娶,殴打、谋杀父母、祖父母等亲属的不娶。

而这些许多的规矩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比如同姓不婚已经立法,而所谓的门当户对在当代虽说没有过去那么严重,但其实上还是在双方婚姻的考虑范围内的,而所谓的五不娶到现在则更多是一种道德标准。

到了法定的年龄,又寻到了一个好的姑娘。一般来说婚嫁有婚前六礼和婚后三步。

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

纳采就是男方先找媒人去女方询问是否应允,

如果应允的话,在派遣使者带兽皮和雁作小礼物向女方求婚,女方也可主动向男方求婚,往往自谦曰:

“执箕帚”

问名即男家正式求婚,请媒人执雁问清女方姓氏,本人的姓名以及生辰八字以回去占卜吉凶。

在江南地区的旧习俗是,男家至女家问名,女家将女子年庚八字,裹以红纸,副以红米、千年红。请媒人拿往男家,供在灶神座下,如果三日之内家中平安则请算命者合婚,如果有碎碗这种事,则八字相克。

男方卜得吉兆之后,要备礼通知女方,决定联姻。此为纳吉,双方的婚姻关系也正式确定。贾公彦疏:“未卜时,恐有不吉,婚姻不定,故纳吉乃定也。”

纳徽就是今天的下聘礼,

周代时,庶人要用淄帛,士大夫用玄纁、束帛、俪皮。俪皮时成对的鹿皮,婚礼又称为俪皮之力,这也是为何夫妻被称为伉俪。

(图为俪皮)

请期就是定下婚期,

民间多由男女双方共同商定日期,定下日期后也要由占卜者占卜,确定为吉日之后,则要送一期帖到女方家,或者口头通知,俗称为“提日子”。

之后就是最重要的亲迎了,也就是迎亲。

亲迎那一天,新郎穿黑色礼服,乘黑漆车子,前有人执烛前导,后有从车,在黄昏时前往女家迎娶。而像现在的花轿则是唐宋之后才出现的,新郎骑马或乘花轿,并以鼓乐开道。而在山东的婚俗有一个特色即“齐俗不亲迎”。春秋齐国女子只有来到丈夫家才能一睹新郎的真面目。

这六礼中,除纳徽外,其他五礼的礼品都有雁,后来能用鸡、鹅、雉等代替。而到了南宋,朱熹的《家礼》合六礼为三礼,纳采兼问名,纳吉兼纳徽,亲迎兼请期。

到了男家后的礼仪就比较简单了,大体可分为三步,合卺(古代举行婚礼时用作酒器的瓢)、拜舅姑、庙见。

合卺需要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

即一起吃一头小猪,将一个葫芦一分为二,夫妻二人各执一半来饮酒,然后把两半的葫芦,一正一反放在床下以求吉利。而到了宋代“合卺而酳”发展成了喝交杯酒。

(图为合卺)

拜舅姑是在第二天早上,新娘沐浴更衣,手捧竹器,里面装着枣、栗、捣碎并加以姜桂的干肉,到舅姑的住所行拜见礼,然后新妇用脯、肉酱、美酒来祭祀。

舅姑进门之后,新妇献上礼物,还要洗净手喂舅姑吃小猪,然后将舅姑吃剩下的吃完,以表示对舅姑的孝养。舅姑吃过之后要向新娘子进酒,以感谢她的拜献,但如果新娘子是平民家的孩子,则派人送酒给新娘子喝就行了。

到了晚清和民国的时候,新娘子还要带自己的针线活送给舅姑和家人。

庙见就是拜祭夫家的宗庙,一般是在结婚的三个月后举行,到了南宋,朱熹将其改为三日庙见,大明洪武年间则改为第二日,平民家的姑娘则不用行庙见礼。

庙见礼延续了很久,一直到了明国时期仍然存在。

而没有庙见之前,丈夫可以随时将新娘子遣送回娘家,而且这种遣返率是很高的。《战国策》中记载,赵太后的女儿出嫁燕国为燕后,时刻担心被遣回,每次祭祀的时候总是说:“必勿使反。”

在庙见之前,女方将送新娘的车马一直留在夫家,随时准备将遭废黜的女儿接回,以表示自谦,庙见之后,男方使人将车马送回,叫做“反马”,让女方父母放心。

婚姻是人类家族的构成基础和主要繁衍方式,而古代的封建制度又特别强调婚姻的重要性,《列子汤问》记载,远古时代“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而长幼有序,君臣有别是社会进步,文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依据,而婚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所以古代的婚姻如此严格也并不奇怪了。

长春等地仍然遵守婚礼主要是男方家人出场的习俗,所以女方父母亲不会在婚礼现场出现,女方给浮出一个送亲的队伍去男方家,这些人参与所有婚礼的过程之后回来。而长春婚礼流程中,接亲要提前设计好路线,在接亲队伍到女方家的时候,会很多讲究,女方接到男方家,又有很多讲究。然后才是司令主持的典礼,婚宴等等具体的现代仪式,总算下来,从早上四五点起,到中午吃上婚宴,一环扣一环。

首先,接亲的准备很多,婚车扎花,迎新队伍,迎亲时间都安排好,就可以进入婚礼的流程。而女方家当天早上的准备主要是打扮新娘,安排好送亲人员及安排任务。当然男方进门接亲的任务也很多,首先要给女方父母敬茶,改口,吃喜面,然后是为新娘戴花,送捧花,还要帮助新娘穿鞋子,请新娘上车,背着抱着不能让新娘鞋着地。到了男方家之后,新娘要给婆婆戴花,敬茶,改口,而婆婆这时候可得给个红包了。

其次,进入男方家之后,新娘家送亲的人还要给挂窗帘,要喜钱,新娘吃喜面,新娘家的侄子小叔子要帮忙叠被等等,新娘还要在喜床上坐福。到近中千的时间,到婚礼现场,新娘新郎与父母一起接亲朋,直到典礼时间到。正式的典礼在长春婚礼流程中,都有司仪统一安排,从敬茶,到互换戒指,还有就是经考虑有一些特殊的节目,比如新娘新郎讲恋爱故事,比如唱情歌,现在这些程序比较灵活,典礼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

最后,典礼结束正式开席,在长春婚礼流程当中,婚宴也是重要的内容,典礼完成正式进入宴席,新娘与新郎,在父母的带领下,轮流向来宾敬酒敬茶,这个过程很明确,就是及时敬,相互送祝福的过程,与各地相同。目前一些新式婚礼的元素增加,也有在婚宴的过程中,增加吃蛋糕与开香槟等等环节的设计,当然这都不是必须的,主要看提前计划的程序中,有哪些内容,做了哪些具体的准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637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