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民风民俗

焦作市民风民俗,第1张

圪蹴吃饭

焦作一带乡村,男人们吃饭是不就桌子吃饭的,喜欢圪蹴着吃。吃饭地点也不在家中,往往是夏天在村中的井台、院中的过道,冬天就在屋后的朝阳墙根等处吃饭,吃饭用的都是如同盆一般的大号海碗,食量大的可吃两碗。

几条壮汉边吃边聊,吃罢饭再吸上几袋毛烟,别提有多惬意,然后或侃大山,或打赌,或谈古论今,空碗自然由家人来收回。男人们用这种方式处处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爷们儿气”。

过道乘凉

焦作传统的四合院中大门通向院落之间都有一条长长的过道,长有10多米,短的也有六七米。

童年记忆

邻里之间,其乐融融

一到夏天,穿堂风袭来,女人们做女工、男人们吃饭,都在过道中乘凉。女人们东家长西家短唠叨个不停,男人们则赤裸上身,吃饭纳凉,婴幼儿也在小木车内休息玩耍。

饺子

在过去,普通人家只有到了春节才能吃上饺子,饺子自然成了人们饮食中不可多得的食物,家中凡遇到家庆活动,或是改善生活等不寻常的日子,才能吃上饺子。

如遇自家吃饺子,别人家没吃饺子,和睦的邻居就会多煮上几碗,然后挨家挨户送上一碗,受者也不推辞,总是笑纳,然后在家中分吃一碗饺子解解馋。邻居之间亲如一家,穷帮穷,互相照应,形成民风。

百家饭

俗语说:猪吃抢食上膘,人吃百家饭长得结实。邻里之间遇到开饭时间,都会给邻家的小孩一些好吃的。小孩们也会东家瞅瞅,西家看看,看着有好吃的就吃。大人们也不见怪,也不责备,任由他吃东家,喝西家,因为他们深信,吃百家饭的孩子会长的更结实。

千家衣

有一种说法,孩子吃“百家饭,穿千家衣”,会平安健康,人们都希望孩子无病无灾免遭夭折,就会向邻家索取他们的旧童装穿,同时也会主动为邻居家的孩子提供旧衣、旧裤穿。这些其实都是穷的原因,孩子们就通过这种拾衣穿,逐渐长大成人,直到十几岁之后才能不再拾衣服穿,才能拥有一套按自己体格裁剪的衣服。

有的人家为体现穿千家衣的风俗,就收集各家布头,剪成小块三角形,用三角布拼成大块花布,寓意千家衣,图个吉利。

借屋相亲

“穷不帮穷,谁照应;隔着墙是两家人,推了墙就是一家人”,这是旧时人们的邻里观念,家中男孩儿到了结婚的年龄,往往因为家徒四壁,没人提媒。倘若有人提亲,就会向条件稍好的邻家提出借屋相亲以粉饰自己的家境,赢得女方的好感,促成婚姻。

这种借屋相亲,是过去穷的产物,女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图的就是一个老实,房子其实不算什么,只要人忠厚老实就行。到了后来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成为时尚,人们又开始向拥有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的家庭借用一时,以显“富贵”,促成婚姻。

门头钥匙

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早年人们出门走动,锁门是不带钥匙的,钥匙往往是挂在门头上,或是掖在门头上方,或是藏在门槛下边的缝隙里。锁门仅仅是防鸡防狗进屋乱折腾,对人是毫不设防的。这种民风的出现也许是配钥匙需要花钱,但主要的原因还是民风淳朴,社会安定,邻里之间知根知底,不需设防。

博爱哪里的,具体点,博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汉民有回民,有山上住的,有河边住的,在我们这有句话是“十里不同俗”

孝敬那一片包括内都,我们称作“南乡”,据了解,现在南乡的费用较高

我是焦作的 我刚结婚,我告诉你,我们这边现在基本都是 见面1万7 结婚一万一, 我指的是农村, 市里 一般是 订婚2万7,结婚 2万一,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唉,我结婚下来都花了 6万多呢,分给我把,嘿嘿 ,另外,结婚挣的钱当然自己留着用,一般都自己留着的,全是手打的,。你就把分给我把姐姐,很辛苦的 呵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118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2023-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