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和王小波(她与王小波的爱情事)

李银河和王小波(她与王小波的爱情事),第1张

王小波,于1997年4月11日 逝世,(45岁),昨天是他的忌日。

王小波如今常被人提起的一篇散文叫《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就是教人话语的真诚、魅力、话语权力、说话上税、穿着皇帝的新衣讲话,懂道理的人因为环境不允许而沉默、不懂的人夸夸其谈等等。

王小波小时候听说亩产30万斤粮食的传言,始终不相信,因为他饿得吃铅笔头,上课时候从铅笔的橡皮头啃起,吃完围在一圈的铁皮,再吃木料笔杆,有点香味。甚至连课桌都吃掉了一部分。这也挺讽刺的,小时候被饿得吃笔杆子,长大了用笔杆子复仇。

王小波的书,读过就读过,没读就没读,懂了就懂了,没懂就没懂。打着擦边球去爱一个自己不懂的人,并不快乐。

王小波就像那个拒绝沉默的人。

鲁迅曾说过一个铁屋子的隐喻,说大部分人都在铁屋中沉睡,偶有醒来的人,他们的疾呼却恼怒了旁人,因为他打搅了大多数人的好梦。

王小波就像那个拒绝沉默的人。

他的文字有时让人不愉快,人人心知肚明却不愿说的事,你为何偏要戳穿?好好享受现世的乐趣不好吗,为什么执着于那些思来想去也得不到出路的问题?

王小波的语气比鲁迅更温和,通篇直抒道理,很少大肆批判。

王小波在文中有个比喻,把文化人比作唐僧,俗世物欲比作妖精,如果你唐僧跟妖精上床,丧失阳气,就没有资格上西天礼佛。实际上胡适狄更斯福楼拜一大票文人从来不禁锢自己的欲望,只要不强奸她人的身体和精神,男人和男人商量一下也可相爱。

文化是蔬菜,道德是胡萝卜,可以说胡萝卜是蔬菜,不能说蔬菜就是胡萝卜,这样会使文化变得狭隘,说不定哪天就没菜吃了。 整本《沉默的大多数》读下来,意识前卫,放到今天同样适用,王小波的思想已经不能用前卫来形容了,堪称中国文学史推动精神文明的圣经。

王小波的家庭出生。

1952年, 王小波 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当时最有名的逻辑学家。

由于当年的某些风波,王小波还未出生,家庭就突遭变故。为了让这场风波赶快过去,所以家人给王小波起名小波,意为"大浪化小波"。

16岁他前往云南插队,本以为是一场浪漫的冒险,却没想到在那里吃尽了苦头。吃着粗茶淡饭、干着劳累的工作、时不时还被军代表打骂。

几年后,王小波带着一身伤痛回到了北京,而这经历成为了他写作《黄金时代》的素材,并开始进行写作。

后来他们之间的通信被集成书出版,叫《爱你就像爱生命》。

"你好哇,李银河。"这是每封信的开头,"你好哇"也成了王小波标志性的情书体。

一个"哇"字,全是真诚、热情和憨傻。爱让人变傻,让一个写出时代三部曲和各种黄暴文的大作家变成了清纯少男。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

很多人,大概都是先知道王小波,再认识李银河的。我也是。

后来才知道,李银河是社会学家,性学家,女性主义者,是专家学者教授博导。师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

文学圈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李银河是作为王小波的遗孀才为人所知。王小波太有名,她仰仗了王小波的光芒而已。

不。

这样的“我以为”,王小波都不会答应。

因为李银河,本身就是一个宝藏人物啊!

在世时,很多人的注意力便都只集中于他一个人的身上。但实际上,王小波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跟默默在背后支持他的妻子李银河有脱不了的关系。而且与王小波相比,李银河的各方面条件和取得的成就都更为突出。

李银河与王小波原本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故而本该不会产生任何交集。但没成想,到了后来,缘分还是让他们遇到了对方。据说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是在王小波的家中。虽然李银河在看过他写的 《绿毛水怪》 这本书后,对他产生了莫大的好感。但真正见到他本人时,她却突然对他产生了很强烈的失望之感。

原来,那时的王小波不仅长得不好看,而且还很不修边幅。整个人看起来有些邋遢,完全就不是李银河想象中的白马王子的样子。于是,此次见面之后,李银河感到相当失望,并且还表示希望后续不再跟他见面。

但是王小波不一样,他自从见过李银河后,就对她产生了很强烈的好感。之后为了能跟她在一起,他迅速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结果,时间久了以后,李银河还真的答应跟他在一起了。而且自这以后,王小波除了努力在文学方面谋求发展外,还拼尽全力追随李银河的上进步伐—— 因为李银河是大学生,王小波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人家,后来便也去考了大学。 接着李银河要出国留学,王小波便也跟着人家一起去了。而且还在留学过程中,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两人排除万难结了婚,总算是过上了令人艳羡的婚姻生活。

他们的爱情故事,已成经典。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王小波在信里这样写下对李银河的爱。

李银河曾经回忆,在相恋相依的二十年间,两人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温暖。“我的生命因为有他的相依相伴而充满了一种柔柔的、浓浓的陶醉感。”

王小波和李银河,为什么不要孩子的原因。

王小波和李银河在没结婚前,就商定了要长久地过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决定不要孩子,以避免被缠入凡庸琐事中,后来他们二人都到美国读书。按照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人生苦短,所以要秉烛而游。虽然手里没多少钱,他们还是以最节省的方式游遍全美。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家中突发心脏病辞世,终年45岁。

1997年,一名45岁的王小波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亡,王小波二姐王征得知消息后,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半年前,王征还同弟弟王小波相处半月有余,两个人彼此靠近,只是发现他有些懒懒的样子,原来这已经是他患病的先兆。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王小波冠状动脉硬化。 由于他去世前的情景,他的姐姐说的王小波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王小波二姐王征说,房间白墙上剩下的牙齿已经被咬断了,医生还发现他的牙齿是白色和灰色的。

这一幕真是太惨了。

同路遥一样,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但同样留下了文学史上的巨著。 王小波40岁辞去教师职务,潜心写作,45岁病逝,在那个文坛时代,王小波绝对算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这五年间,他所带来的文学作品却是有目共睹的,为当时沉闷的文学注入新的活力,犹如池塘里的死水泛起一片涟漪。

那时,身在美国的李银河并不知情。

但李银河的心跳一直特别快,好像隐隐觉得有什么事。从机场往回赶的路上,接她的人说,小波是个诗人,走得也像个诗人。

她一下子就明白了。

“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害怕不害怕都一样。”王小波曾在一段访谈里说。李银河认为,王小波对生命的看法,是明明知道短暂、要失去,但是在失去它之前,要让一切都发生,要尝试去创造一点点美出来。

王小波真不愧是“一位烂漫勇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随意思想者。”

王小波曾说:“假如我今日死了,也许就不可以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讲到:我渡过了幸福的一生;也不可以像司汤达一样说:熬过,曾经爱过,读过。我很怕落入全都说不出来的结果,因此已经认真工作。”

九十年代的我国文学界是一地飘舞的鸡毛掸子,王小波冒冒失失地闯了进去,又匆匆忙忙地离开。我经常想,假如九十年代的我国文学界没了王小波,可能会是如何一种恐怖的情况?王小波的著作,为九十年代低沉的文学类引入了一种新的魅力,他就像一粒碎石子,资金投入到一片死水里,激发了水里的海浪。

王小波是在创作的情况下痛楚地去世的,他在写作职业生涯的巅峰状态溘然长逝,他没有落入全都说不出来的结果,由于他为人们留有了一大笔珍贵的精神食粮,他真不愧是是“一位烂漫勇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随意思想者。”

李银河是最懂王小波的人,她曾不止一次表示过,自己很欣赏王小波的才华,一早就知道他不会一直被埋没。

确切来说,王小波是在去世以后才火起来的,他的作品大都比较前卫,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思考,尤其是他的代表作《黄金时代》,有很多关于情色的描写,更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并非是他有问题,而是我们不够开放,不够包容,完全跟不上他活跃的思想。

好在有一个人是懂他的。

这个人就是王小波的妻子,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伴侣,一直陪伴着彼此,支持着彼此,无论遭受外界多少的否定和非议,始终不曾放弃。

王小波遗孀 李银河。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 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李银河女士看上去就不像是能与别人起争执的人。

她的长相、她的衣着、她的举止,也都是圆墩墩的,没棱没角的,没所谓的样子。

当她说起她的研究,说起:有同性恋给她写信,赞她是“带给人间温暖与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有六十多岁的老夫妇给她写信,反复详细地描述他们和谐的性生活;有老色鬼给她写信,奉上自创手绘色情漫画配打油诗,讴歌男性生殖器;有老干部给她写信,骂她是陈世美的后台……

李银河称:不能让社会这么愚蠢!

李银河:

我二十多岁时看《存在主义》,觉得人生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人生非常偶然,也非常短暂。当然,这事一旦想透了之后不能多想,再想就根本没有生活的动力了。

虽然生命最终没有意义,但是有些事对生命本身是有意义的,你要生活得美好还是丑陋,这个有意义。把事情想到这一层,人活得会比较快乐。

李银河称:不喜欢没有感情的性。

同性恋、多边恋、虐恋……我只能说我希望对这样的事情多一些理解,通过研究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知道当事人的权利。我有研究的好奇,但是不一定要自己尝试。同性恋试也试不来啊。一夜情我不喜欢,没有感情的性我是不喜欢的。我完全能理解有些人会有这种冲动,会喜欢跟感情分开的性。但是我不喜欢。我正好是喜欢“萝卜”的,不是喜欢“白菜”的,我觉得把性和感情分开的人是喜欢“白菜”的。当然,如果一辈子只有一个或者是曾经只有一个性伴侣,我应该还是会觉得遗憾。

李银河的退休生活。

李银河被传与一女子同居。

其实,早在此事于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李银河本人就已经通过发博文的方式对此给予了回应。她说,自己并非是什么“ 拉拉 ”,与自己结交并同居的那个人,也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同性恋者。因为对方虽然拥有女性的生理特征,但却在性别认同方面,始终认同的是男性。

说白了,李银河的博文就是想告诉大家,与自己同居的那个人就是一个“ 跨性别者 ”。且此人只可能与喜欢男性的女人在一起,而并不可能跟喜欢女性的女人在一起。如此一来,也就间接证明了她自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同性恋者,而是正常的异性恋者。看起来李银河的这番解释挺合情合理,但是能完全接受的人却寥寥无几。好在李银河并未把过多精力放在照顾别人的感受上,而是照常在退休后跟那个人一起过着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据说两人后来共同领养了一个孩子,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带着这个孩子到各处去旅行拍照。

李银河,是一个活过、爱过、写过的女人。

据说退休后她还专门以自由而又消极的人生视角著就了《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这本书。

李银河在书中写到,“一个快乐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幸福;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做一个懂礼貌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优雅。”

已过耳顺之年的李银河,退休后生活在滨海小城威海。

她的人生,应该是做到了快乐幸福、丰富优雅的。

因为她,“曾经用自己的生命寻求快乐(活过,爱过,写过)”。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爱情宝典,我想一定是王小波这本《爱你就像爱生命》,一封封情书写满了他对李银河的款款深情。

一年前,无意间翻到这本书,草草读过几页,说实话当时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

直到最近,我又了解到不少二人的事迹,回想当初所读之书,一瞬间被强烈震撼。

以前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后来才发现,若是不了解人生,有些书是读不懂的。

01

1977年的一天,王小波把刚写的《绿毛水怪》寄去《光明日报》。

当时就职于《光明日报》的李银河,辗转间读到《绿毛水怪》文稿,顿时心中一紧。

她说:“写作手法虽然稚嫩,但却有什么东西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从此,她记住了“王小波”这个名字。

后来,李银河因为学术问题跑去请教身为逻辑学家的王方名,也就是王小波的父亲。

其实除了学术问题,她还有另外一层私心,想趁此机会见识一下王小波的庐山真面目。

谁知这一见把李银河心里所有的美好幻想打破了。

她吓坏了:“觉得他长得真是够难看的”,“不但丑,丑中还带着一点凶样”。

仅是这一点,还没来得及点燃的爱情火苗就已经悄无声息熄灭了。想想也是,好看的皮囊谁不想要,而且“以貌取人”本来自古有之。

还记得朋友当时给我讲唐代文学家罗隐的故事,此人才华横溢,只可惜其貌不扬,颜值撑不起才华。

有一宰相之女读过罗隐的诗作,对他非常仰慕。宰相为了女儿的幸福,特地把罗隐请到家里,然后让女儿躲在门后偷看。

谁知女儿看过之后,直接把收藏的罗隐诗作全部销毁,从此再也不读他的诗。

这两个故事的开局如出一辙,当时读起来就忍不住发笑。爱美之心嘛,人皆有之,普通人或是伟人,皆不例外。

02

还好故事到这里并没有戛然而止。

几天之后,王小波主动找到李银河。二人大谈起文学,正聊得畅快之际,王小波话锋一转,直截了当问道:“你有男朋友吗”?

李银河先是一愣,随即如实相告:“没有”。

“你看我怎么样?”

不得不说小波的胆量简直非一般人可比。因为“文革”的耽误,他读罢初中就断了学业,在小厂做起工人,而此时的李银河早已完成大学学业,在大报担任编辑。

门第悬殊如此之大,用一句话概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银河也说:“他就是一个男版灰姑娘。”

接下来一段时间,李银河收到王小波源源不断的情书,最初的方式也很特别,写在五线谱上。

一封又一封情感真挚的信件拨动着李银河的情绪,让她内心不自觉柔软下来,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儿。

03

二人的感情同样经受了无数考验。李银河也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家人的看法。

因为相貌问题,家人给出了反对意见。李银河本就在意,加上家人的劝阻,于是向王小波提出分手。

她送上两张**票,附言:“我们以后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小波立马退回**票,随信写道:“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他想放弃但又绝不气馁,一封又一封接着写信: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面对李银河的不理睬,他继续写道:

“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

“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咱们扯平了。”

这些话幽默风趣,又透露出如小孩子一样纯真,李银河感动的同时也终于释怀了,既然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只能二选一,她选择后者。

从此以后,两人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

04

“你好哇,李银河”,基本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所有情书的开头。

有几分俏皮,又有几分天真,情感之细腻牵动无数少女心。

这样的信坦诚直率,天真无邪,睿智风趣的王小波原来也有如此孩童般率真的一面。

美好的爱情从来不是枯燥的,即便日子平淡如水,也能从中发掘乐趣。两人的爱情就像糖果罐,她们就像围着糖果罐的孩子,不时从罐中发现惊喜。

小波说:“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

银河说:“你这把钥匙就是开我这把锁的。”

再没有什么能比两个灵魂高度契合更让人羡慕的了。在有趣的灵魂面前,财权相貌通通都没那么重要了。

05

她们在风雨里一起患难,彼此相互支撑。因为有这些因素,这段爱情更是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了。两年后,李银河申请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社会学,王小波因为条件限制只能在两年后才去与之相会。

一起在美国修学的那段时间,两人仅靠银河每月的400美元奖学金维持生活。最初,两人一起在餐馆打工,小波因为拖累银河而自卑,银河也因为心疼小波而不肯让他打工。

“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银河态度坚决答道:“文学是他的生命。我们对生活要求不高,我一个人工作够用了。”

从此王小波全身心投入写作。

回国之后,王小波被安排在计算机教室工作,做些杂活。小波觉得活得窝囊:“我老婆当教授,我狗屁不是。哀乐中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罢。”

即便两人地位悬殊,李银河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她鼓励道:“小波,好好写小说吧,你是无价之宝。”

这就是李银河,一个毫无条件信任并且全心全意支持小波发展的人。

06

爱情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如果说李银河成就了王小波,那么王小波也成就了李银河。

什么是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无论何时所遇何事,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靠。

李银河做同性恋现象调查研究时,很多亲朋好友都持反对态度。要知道,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研究这个领域,更何况一届女流,质疑声更是源源不断。只有王小波坚决支持,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行动上,他把她当做生命来爱。

1997年,李银河还在剑桥做访问学者,而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这段朴素又真挚的爱情就这样落幕了。

《爱你就像爱生命》再版时,李银河在序言中写道:

有些人遇见了便是一生,我想无论有没有答案,那些书信和那些经历都是银河一生的财富。正如小波在五线谱所说,他和她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王小波和李银河做到了,浪漫温馨一生围绕在她们身边,那些美好的爱情也带给后辈无限遐想。

如果说爱情有什么秘诀,我想就是如他们一般同舟共济风雨相随,相互包容,彼此支持,把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过成诗。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曾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家中篇小说大奖。

王小波,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等。王小波出生于北京,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出版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游遍了美国,并利用1986年的暑假去西欧国家旅游。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他辞去了教师职位,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45岁。

许多作家用崇高的词语来传达他们的感情和价值观。然而王小波的文字和语言总是那么烟火气。他的价值观和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接近,被现在的年轻人认可。王小波在作家中是特殊的,一个有自己思想的特殊的人。也许他的文字没有那么华丽,但读他的文章,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王小波描述的情境。王小波他活着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写自己的文章。这是他心中的一片净土,他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王小波来说,没有必要过度沉迷于一个群体,他坚持追求自己的自由。

在他死后,他的理念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很多人羡慕李银河,因为她有王小波做情人。我们看着他们之间的爱情,总在想,能不能遇到一个像他们一样相爱的人。王小波对李银河说了很多情话,并将其写了下来,这是一个浪漫到骨子里的男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126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2023-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