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王小波的哪些书?

你读过王小波的哪些书?,第1张

1、《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集,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黄金时代》包括《黄金时代》、《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三部分。68年, 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

2、《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作品系列“时代三部曲”中的一本。《白银时代》由《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和《2010》四部分组成。事件都发生在未来时代,主人公都是作家、画家(知识分子艺术家)。

3、《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王小波的长篇小说集,是《时代三部曲》之三。《青铜时代》由《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组成,这三篇 故事均取材于唐传奇。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界的重写与戏仿之作中,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占有重要的地位。

4、《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是王小波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小说,由于当时王小波尚未被大众发现,这本小说由他个人自费出版,仅印刷1000册,后一直无单行本出版。

5、《爱你就像爱生命》

收录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夫妇俩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再现王小波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的个人魅力,再现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思想与生活。

王小波写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扩展资料

本书收录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李银河深情怀念王小波的三篇文章,并收录二人的“媒人”《绿毛水怪》。再现了他们的爱与生活,是一部感动国人的爱情绝唱。

其中不仅有热切、坦诚的情感表白,还有彼此对于书籍、诗歌乃至社会的看法,闪耀着理想与爱情的火花,令人动容。

《爱你就像爱生命》这个书名出自王小波李银河一封未面世书信,一个人最珍贵的是生命,爱一个人如爱生命,这不能不说是对爱人最极致的爱恋。

自1977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相识,开始书信往来,到80年代二人在国外求学,一直到90年代,王小波辞去职务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去世。这本书装进了两个人真挚纯净的爱情,也装进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

王小波:1952年出生。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被人们广泛阅读、关注、讨论,并引发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主要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等;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

李银河,王小波的遗孀,1952年出生,北京人。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性社会学家之一

: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

  广播。

  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

  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并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大学生。其后,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再学电脑,于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0年,他与李银河结婚。

  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黄金时代》被当局查禁,甚至不准在国营的新华书店摆卖,可是却受广大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赞赏。

  事实上,《黄金时代》在个体户书摊上已经售出六万多册,并且出版了台湾版和香港版,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留学生偶一露面总会造成排队阅读的局面。”至于他唯一一部**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节入围作品,使王小波成为在国际**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因心脏病猝死的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推荐看他的《红拂夜奔》和《时代三部曲》都很不错

王小波,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好多年前,王小波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

王小波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王小波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

忽然之间,王小波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王小波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王小波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扩展资料:

“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初二年级语文书:30岁做事和于礼。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公元2017年,"立意"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人生才有意义。

1、《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集,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黄金时代》包括《黄金时代》、《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三部分。68年, 王小波在云南兵团劳动,并开始尝试写作。这段经历成为《黄金时代》的写作背景。

2、《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作品系列“时代三部曲”中的一本。《白银时代》由《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和《2010》四部分组成。事件都发生在未来时代,主人公都是作家、画家(知识分子艺术家)。

3、《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王小波的长篇小说集,是《时代三部曲》之三。《青铜时代》由《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三篇组成,这三篇 故事均取材于唐传奇。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界的重写与戏仿之作中,王小波的《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占有重要的地位。

4、《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是王小波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小说,由于当时王小波尚未被大众发现,这本小说由他个人自费出版,仅印刷1000册,后一直无单行本出版。

5、《爱你就像爱生命》

收录王小波生前从未发表过的与李银河的“两地书”,以及婚后夫妇俩与其他朋友的书信往来,再现王小波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的个人魅力,再现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思想与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5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