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宣传推广

北京红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宣传推广,第1张

2014年

7-8月新世界百货—新世界乐园首届“快乐拼乒乓”全民晋级PK赛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成都五大城市举行,并分别邀请了曾志伟、华少、周秀娜、李小鹏及女儿奥莉、田亮叶一茜夫妇、大张伟、周笔畅、吴尊以及主持人大左前来助阵。由红创文化负责视频网站宣传。

6月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中文版插曲《你想不想堆雪人》《在夏天》《随它吧(冰雪女王版)》MV的宣传推广由红创文化负责,全部在QQ音乐独家首发。

  

2013年

12月新世界百货主题曲《每天一点新》MV正式发布,MV由红创文化负责宣传推广。

11月新世界百货主题曲《每天一点新》由香港音乐人陈少琪作词并制作,台湾歌手萧敬腾演唱。并由红创文化负责宣传推广。

07月可口可乐2013全新广告曲《伤心的人别听慢歌(贯彻快乐)》可口可乐版MV的网络宣传及微博推广由红创文化负责。

07月红创文化负责邓紫棋的微博推广,金曲奖期间推广艺人微博为热门微博娱乐榜TOP1,热搜榜第六位。

05月前洛杉矶副市长、畅销书作家陈愉女士(JoyChen)的个人推广,以及作品《30岁前别结婚》的网络推广由红创文化负责。

05月周杰伦亲自执导的**《天台》预告片的视频网站宣传及微博推广由红创文化负责,预告片发布短短几天,在优酷网的点击率就已超过70万次。

04月红创文化负责2013年“邓紫棋GEMXXX世界巡回演唱会”嘉宾表演环节的策划及演唱会网络宣传。

02月2013年2月,北京红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香港蜂鸟音乐有限公司签约,成为香港女歌手邓紫棋的内地宣传公司。

2012年

07月可口可乐2012伦敦奥运中国加油主题曲《中国节拍·震动世界》全民版的网络宣传推广由红创文化负责。

07月陈少琪、黎允文、陈嘉上三大金牌操盘手合力打造**《四大名捕》主题曲《梦不死》,歌曲及剧情MV由红创文化团队负责宣传推广。

06月红创文化制作并推广由张靓颖全新演绎的可口可乐2012伦敦奥运中国加油主题曲《中国节拍·震动世界》。

04月由陈奕迅演唱的美汁源果粒橙广告曲《人人爱》由红创文化团队负责歌曲网络宣传推广。

03月2012伦敦奥运中国加油主题曲《中国节拍·震动世界》由“歌神”张学友演唱,红创文化团队负责网络宣传推广。

2009年

音乐制作,艺人经纪管理之外,红创文化的业务范围亦包括了唱片及音乐活动的宣传推广企划。「刘德华红遍中国安逗与黑仔签约发布会」与梁咏琪09 年国语专辑「礼物」的中国宣传均由红创文化负责。

红创文化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UNDP)」与「UNDP中国亲善大使」朱哲琴(Dadawa)于2009年共同发起「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此行动邀请世界各地旨在保护原生态文化的音乐家和艺术家、设计师、媒体以及有关产业界人士,一同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的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以挽救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并赋之以当代的生命力。

2009年,红创文化另一重点项目是成为“盖世群音”百事乐队大赛的音乐伙伴,“盖世群音”百事乐队大赛由百事可乐赞助,浙江卫视播出,为全中国寻找明日天团的比赛节目。红创文化负责统筹乐队参赛及选拔,嘉宾及评委连络,音乐指导等工作。

2008年

红创文化取得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原创音乐网站之一「门楼音乐网」的经营权。门楼网提供一站式博客,相片音乐上传服务,和门楼原创音乐榜,为喜欢原创音乐的乐迷建造一个发挥创作, 分享原创音乐作品及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

Sarah Brightman

英文姓名: Sarah Brightman

出生年月: 1960/08/14

国籍: 英国

不知道多少人是因为听了“歌剧魅影”唱片中,克莉丝汀银铃般的嗓音,才想到要伦敦亲眼欣赏该剧的现场演出。虽然,近年来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已经不再演唱这个脚色,但是当年这个为她量身订做,而且全球轰动的角色,似乎已经灌注了莎拉布莱曼的精神,别人无法取代。 莎拉布莱曼的歌声充满了个人特质,让人充满迷惑与想像,就像航行在海的水手听见萝蕾莱的吟唱般,成为一种方向感的依归,一种心灵折服的美声女神。她的音质纯净、通透,演唱起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时格外惹人怜惜,让我们不禁好奇她的出身以及音乐成长背景。

生于1960年8月14日英国朴兹茅斯的莎拉布莱曼,父亲是土地仲介商、母亲是苏活区的舞蹈女郎,而莎拉布莱曼的母亲从小就忘女成凤,带着她四处学习芭蕾、歌唱、表演,以及各种比赛,她也因此认识了众多古典作曲家的芭蕾音乐,而父母亲则喜欢听六十年代的重摇滚音乐。因此在两种音乐文化的冲击、交融下,奠下莎拉日后发展跨界音乐的基础。 从小就到处比赛的莎拉,十三岁首度以音乐剧“我与亚伯特”登上舞台,之后她又进入正统的表演艺术学校就读,例如英国艾蒙豪斯芭蕾学校、伦敦艺术教育学校、皇家音乐院等等。而她就读皇家音乐院时,更加入大型流行舞团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二十岁的莎拉参加韦伯音乐剧“猫”的甄选,获得Jamima一角的演出,因此赢得韦伯高度的欣赏,两人更进一步在1984年韦伯生日时正式结婚。不过在这次婚姻之前,她在1978-1983曾与乐团经理史都华(Andrew Graham-Stewart)有过一段五年的婚姻。与韦伯结婚后,在老公强力的音乐支持下,莎拉的演唱事业平步青云,1986年虽然以“歌剧魅影”攀上高峰,但是之后的“爱的观点”却票房不佳,不久后的1990年两人就宣告离婚。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莎拉布莱曼还是韦伯心目中的第一女伶,更是乐迷心目中韦伯音乐剧“永远的第一女主角”。离开韦伯之后,莎拉虽然更为自由但是却顿失强大的表演发展相关资源,她尝试与音乐剧相关的舞台剧、**演出,但是效果都不好,最后终于才确定发展“歌手”路线。而此时她的男友,也就是“谜”(Enigma)合唱团的创始团员法兰克彼得森(Frank Peterson),开始担任她的唱片制作人,为她制作了“Dive”、“Fly”、“Time to Say Goodbye”、“Eden”等专辑,其中兼具古典与流行唱法的“Time to Say Goodbye”,更是为她找到了事业第二春,在1997年全球狂卖两百五十万张,在台销售也超过二十五万张。而“月光女神”、“精选韦伯音乐剧”在台销售量也都超过十万张以上。莎拉布莱曼除了拥有精采歌艺之外,其实她也是一位唱片收藏家,CD收藏多达八千多张,因此透多众多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让她能够悠游地游走音乐剧、古典、跨界之间,她演出且录过的音乐剧包括“猫”、“歌剧魅影”之外,还有“夜莺”、“爱的观点”、“Granpa”、韦伯“安魂曲”等,而演出过的轻歌剧包括雷哈尔“风流寡妇”、苏利文“宾札斯海盗”。兴趣是看**的莎拉布莱曼,未来的计划除了唱歌之外,还有创作音乐以及写小说。 在众多美声演唱家中,莎拉布莱漫无非是最得天独厚的一位,除了具备天生的纯净无瑕音质外,还具备融合各领域音乐的视野,同时她在1996年正式学习正统的声乐训练,在她狂卖的专辑“Time to Say Goodbye”展现令人难忘的效果。 对于喜欢音乐剧的朋友来说,莎拉是永远完美的克莉丝汀;对于喜欢跨界音乐的朋友来说,莎拉则是允文允武的古典流行通吃美女;对于喜欢漂亮嗓音的朋友来说,莎拉更是乐坛稀有、历久弥新的美声天后。音乐圈要是少了她发声,就像森林里少掉了最会唱歌的那只黄莺,将是乐迷最大的遗憾。

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 一定是沐受天地诸神的祝福而在幽蓝的海面上降生的精灵,万能的上帝竟把任何一个女人梦寐以求的女神般的美貌和奇才般的天赋兼集一身,在银色的月光下,白衣胜雪、长发如丝,夜风中她天籁般的吟唱如水般晶莹剔透,夜的幽灵因之而驻足聆听,天上的星群因之而暗淡--月光女神,一个皎洁的名字。 她注定要被命运垂青,用天国般的声音引领每一双迷惘的耳朵渡过月光清澈的湖滨走入彼岸。 1988年首次在百老汇的舞台演出《歌剧魅影》,奠定了其世界级著名音乐家的地位。 1993年第一张独唱专辑"Dive"(潜入水中)制作发行。 1996年第二张独唱专辑"Fly"(飞翔)制作发行。 1997年第三张独唱专辑"Timeless"(永恒)制作发行,获得了来自古典乐与流行乐两界内的广泛赞誉。 1998年第四张独唱专辑“Eden”制作发行。得到了世界上最苛刻的音乐评论家的认可,这张专辑也再一次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好评如潮和获奖无数。 2000年第五张独唱专辑LA LULA(月光女神)全球发行。堪称莎拉-布莱曼的巅峰之作。诸多改编名家的作品(如贝多芬,保罗·西蒙,“灰色的阴影”,“月亮河”等),让人沉醉于那逝去的年代里永不逝去的声音。对人文的诉求和表达,均印记着月光女神最纯粹的圣洁光辉。 古典并流行着,月光女神成功穿越了时代。如果非要评二十一世纪伊始至今最非凡的音乐专辑,《月光女神》必将榜上有名。够了,再说下去的话,文字将使之蒙上流俗,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唯有聆赏了。

今年44岁的莎拉·布莱曼出生于英国朴茨茅斯。她的母亲在莎拉·布莱曼很小时候就望女成凤,带着女儿四处学习芭蕾、歌唱、表演,并参加各种比赛。这使得莎拉·布莱曼认识了许多古典音乐,而她父母亲喜欢听的六十年代重摇滚音乐,也对她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两种音乐文化的冲击、交融,由此奠定了她日后发展跨界音乐的基础,更使她除了具备天生纯净的音质外,还具备了融合多元音乐的视野。

Classic 2001金选

Dive 潜入水中

Eden 伊甸园

Fly

Harem 一千零一夜

La Luna 月光女神 MP3

La Luna 月光女神 APE

the very best of 1990-2000

Time to say goodbye 永相随

出生于1953年12月28日的菲利普-佩基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法文名字)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与钢琴的不解之缘。他的父亲,一位钢琴教师,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他如何弹钢琴,并为其子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据说,6岁的理查德-克莱德曼读起乐谱来竟比他的母语——法语还要流利。

理查德-克莱德曼12岁就进入音乐学校学习,16岁时的他在那里获得了第一名。人们预言他将成为一位前途无量的古典钢琴曲演奏家。可是在不久之后,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他放弃了对古典音乐的训练,而转向了当代音乐的演奏。

 

“我想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克莱德曼说,“于是,我和我的几个朋友组建了一支摇滚组合,那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们挣得的微薄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器材了。事实上,因为经常只用三明治来填饱肚子,结果17岁时我就因胃溃疡不得不动了一次手术。”

  

那时候,他的父亲已身患重病,无法从经济上支持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克莱德曼找了一份做音乐伴奏或在会议期间演奏的工作。

  

“我很喜欢那段日子”,他说,“而且薪水也很多。这就是我如何离开古典音乐的经历,尽管古典音乐的学习经历为我现在的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天赋不会不被别人赏识,很快他成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伴奏者,就像迈克尔-萨度、狄尔利-拉鲁仑和约翰尼-哈里德等众多法国明星一样。但是,当克莱德曼被问及他那时的雄心壮志时,他却说,“我真的不想当明星,我很乐意当一名伴奏者,在乐队里演奏。”

  

但在1976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法国一个著名的唱片制作商——奥立菲尔-杜塞特和其合伙人,保罗-德-塞尼威尔,当时正在寻找一位能演奏舒缓的钢琴版民歌的钢琴家制作专辑,他们便打电话给克莱德曼。令23岁的菲利普-佩基斯惊喜的是,他从20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那份工作。

  

“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他”,保罗-德-塞尼威尔说,“他那种特殊的、温柔触及琴键的方式与他含蓄的个性相得益彰,而他的外表也给我和奥立菲尔-杜塞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很快就决定了。”

  

菲利普-佩基斯改名为理查德-克莱德曼,单曲一上市就在38个国家卖出了惊人的2200万张。

  

“当我和他签合同的时候”,奥立菲尔-杜塞特说,“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卖出一万张单曲,成绩就相当好了,因为那时是舞曲的时代,我们只能在这张专辑上赌一把。然而,在西班牙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着是德国、法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我们无法想象它能如此的成功。”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著名的成功故事的开始,从那时候,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他特有的演奏风格而在世界上赢得了超级明星的地位。今天,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一个德国记者写道:“(我们)有理由说,他是继贝多芬之后为将钢琴曲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努力的人,他所做的无人能及。”通过将他原有的“商标性”的特点与古典、流行等因素相结合的一系列曲目,他创造了“新浪漫”风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7000万,据最近的统计,他不可思议地拥有了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

  

然而,“浪漫王子”(南希-里根对他的称呼)并不是一个专门录制专辑的艺术家。实际上,尽管他天性害羞、含蓄,他舞台上演奏时却全身心地投入,真情流露。一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会真称得上是“壮观”。

  

“我喜欢在舞台上进行现场演奏,”他说,“因为我和我的观众有直接的交流。音乐会上,我和我的10个音乐家及交响乐队一同演奏,我喜欢将不同的拍子、节奏和风格相混合,以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 克莱德曼的国际成功是以走吃苦的路线为代价的,过去,他尽可能多地在250天内在国外举行200场演唱会。尽管如此,他仍是个家居男人。

  

“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极其重要”,他常这样说,“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克里斯蒂,我的女儿莫德和我的儿子彼得……他们是我前进的动力,当然,与我的音乐不同。”

  

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看来,作为一个国际艺人,他所付出的最大的代价就是那些与家人分离的日子——他深知这是他们共同经受的牺牲,但他把这牺牲看作是对数以百万的乐迷的责任的一部分。

  

日前,久违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次来到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是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联手召开录制新唱片的发布会。从名称上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关系与中国传统乐曲密不可分,而理查德的加盟则意味着要将中国的民乐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次尝试虽然还吸引了以《阿姐鼓》著称的朱哲琴,但质疑的人还是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民乐的旋律与西方音乐结合在一起究竟会是什么样?主办方对此的回答很笼统:新唱片在旋律上将尊重中国音乐的风格,以记录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景色,乐队和钢琴家的演奏为主要内容。本报今日刊登《钢琴王子的浪漫故事》,希望更多的读者了解钢琴王子理查德创新的故事。

  

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奏家和拥有惊人唱片销量的艺人,理查德-克莱德曼创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事业。事实上,他所做到的是其他法国艺术家不曾做过的。

  

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出生于法国巴黎,理查德·克莱德曼不仅具有高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具有深厚的音乐感,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俊美的形象,为自己确立了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的独特风格,登上了明星宝座,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王子

1990年,法国电视一台“90之星”评选,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一曲《致艾德琳之诗》当选,获得世界唯一的金钢琴奖,至1999年,克莱德曼共录制出版了816首钢琴曲(其中218首为创作曲),在全球的唱片销售总量达八千五百张,取得了70个白金唱片,265个金唱片的佳绩。他在59个国家举办了近1400场现场演出和500多场电视音乐会,也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165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