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145号,她同父母、姐姐在这里生活了三年。三毛原名陈懋平,“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和平之意,但因为学不会“懋”字的写法,三毛写名字时都把这个字省略了,并最终改名为陈平。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是一名律师,她的母亲名叫缪进兰。三毛在家中排行第二,她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陈田心与两个弟弟陈圣、陈杰。
婚恋
1967年,三毛在西班牙结识了还在读高三的荷西·马利安·葛罗。此外,留学期间三毛也交了几任男友:在西班牙期间的一名日裔富商同学、在德国期间的一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裔同学、以及在美国期间的一名台湾籍留美博士生,但是最后全数均无疾而终。
1972年,三毛接受了在网球场上结识的一位年龄较长的德国教师的求婚,但他却因心脏病发猝死。1972年,三毛再赴西班牙,与分开六年的荷西重逢。
1974年,三毛与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潜水意外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后,终身没有再嫁。
你如果只是知道三毛作家,那就过于肤浅。三毛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样率真单纯,她和荷西的爱情至今还被人所提及,罗大佑为此还写了两首歌《滚滚红尘》和《追梦人》进行纪念。她,是个奇女子。如果你认同她,就应该更进一步了解她。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加入她的例子作为辅助,为作文增添色彩,下面就是由作文栏目为你整理的《 高中作文素材:人物记之三毛 》,希望对的你写作有所帮助。
我提醒 :适用主题可以有 生命、自由、爱情、情怀、理解 等等。也同样适用于材料作文,文章切入点由你而见,怎样把大家都熟知的题材用贴合题意的角度展现出来,不亚于走偏门的冷知识来的出彩,认真阅读,是积累,也是运用,关键还是在角度。
人物简介
1943-1991,原名陈懋平,祖籍浙江舟山,后旅居台湾。著有散文、小说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十余种。三毛散文取材广泛,不少散文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作者 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怀 。
三毛生性浪漫,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她踏遍万水千山。然而,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结。尽管她嫁给了一个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个完整的东方女性。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却又蕴涵无限,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的技巧和风格吧。
人物经历
事实上,三毛的作品,特别是由《撒哈拉的故事》开始,便是她游历的记叙,也是她情感的记叙。与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三毛的文章充满欢笑、喜乐,读者阅读她的小说,彷佛感受着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就是面对着大风沙的侵袭,她也是积极和乐观;然而,自荷西死後,三毛的文章却一下子「黑暗」起来,文字不再有笑容,代替的只是无尽的悲伤,这时候,作品塑造了三毛一个哀伤过客的形像。
在感情方面,三毛也是富於传奇性。1990年,亦是三毛的**剧本《滚滚红尘》取得八项金马大奖的时候,她与中国民歌大师王洛宾发生一段真挚的忘年情。当时,她甚至只身跑到乌鲁木齐和王洛宾一同生活。最後虽然三毛和王洛宾因各自背景悬殊的关系分开。然而,三毛那种敢爱敢为的性格,与她作品中充满炽热的感情是相互交融和一致的,也是两岸三地无数读者喜爱她作品的原因。
三毛崇敬爱情 。1973年,三毛与西班牙美男子荷西在撒哈拉结婚,1979年荷西在北非潜水时丧生,三毛哭得死去活来,从此生活在对荷西的思念中。
三毛热爱祖国。她很早就提出“两岸不能再分离了”。1985年,她在一个几千人参加的演讲会上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她是在台湾第一个把《义勇军进行曲》公开唱出来的人。 唱后台下一片肃静,许多人替她担心。
三毛对大陆文化名人张乐平、姚雪垠、贾平凹、王洛宾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89年,三毛到上海与画家张乐平相见,认画家为“爸爸”。她用上海话告诉画家:“我3岁多就离开了上海,那时我刚懂事,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那个到处流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对我影响可大了。许多年以后,当我在异国他乡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就取笔名用了‘三毛’这个名字。”
三毛语录
1一切都会过去,明天各人又将各奔前程。生命无所谓长短,无所谓欢乐哀愁,无所谓爱恨得失……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秋恋》
2雨中的日子总是湿的,不知道是雨还是自己总在弄湿这个流光。等待阳光吧,除了等待之外,怎么发愁都是无用的。我已经没有多少尊严了,给我一点小小的骄傲吧——《雨季不再来》
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沉醉在那个世界里不能自拔,虽然我害怕,我矛盾。但我却说不出对那种快感的依恋。夜以继日的,我逃避,我也寻找,我知道,我已经和它溶为一体了。——《惑》
4 爱是恒久忍耐而又有恩慈 。——《这种家庭生活》
5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为了家,再苦也是温暖的。——《哑奴》
6不合意的东西,是应该舍弃的,不必留恋它们,哪怕只是一件,也不必把他留下来。——《石头记》
7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初抵它的土地就可以马上区别出来。
你有“眼睛”,再平凡的风景在心里一看,全都活了起来。人间到处有青山,何必可以去安排将来的旅程呢——《玛黛拉游记》
8生命短促,没有时间可以再浪费了,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
我真愿意慢慢化作一个实实在在的乡下人,化作泥土,化作大地,因为生命的层层面貌只有这个最贴近我心了。
在这儿,友谊这个字都是做作而多余的,因为,没有人会想到这一套。——《荒山之夜》
9明日,是一个不能逃避的东西,我没有退路。
有谁,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独的生,高度的死——《明日又天涯》
10能哭,对活着的人,总是好事。——《似曾相识燕归来》
11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苦痛,只要还能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心。——《背影》
12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力的。
许多的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几成疯狂,相思,像一条虫一样的慢慢啃着我的身体,直到我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样的长,那么黑,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永远都没有滴完的一天。
先走的是比较幸福的,留下的,也并不是强者,可是,在这彻心的苦,切肤的疼痛里, 我仍就要说——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水,还是让我来喝下吧!——《不死鸟》
13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和地点。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人有权力去追求幸福,一个肯于认清这个事实的人,是智慧,而且是进去的 。——《没有找啊》
14一个朋友很好,两个朋友就多了一点,三个朋友就未免太多了。
知音,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实在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跟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的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不要自怜,不要怨叹。
“不幸”当是生命极大的苦痛时才能用的字,没有知音就算不幸,万一别的不顺心来了,要叫什么呢
不去认识人生,是无法认识去爱人的快乐的。——《最重要的是被爱吗》
15没有人能够在世界上能够“弃”你,除非你自己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事情已经发生了,要面对的情况才是最实际的。
不要去想未来的事情,也不要去想前途茫不茫然,在目前来说,这不是当务之急,目前急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安静。
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没有了爱人,你也有能力一个人过活。
你有死的勇气,难道没有生的勇气吗
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不要急,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不弃》
16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使人不安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些感觉的态度,便是去面对它,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更不能将自己干脆关起来。
痛苦是因为你将自己弄得走投无路,你的心魔在告诉你——不要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它们是可怕的,将自己关起来,便安全了。
这是最方便的一条路——逃
结果,你逃进了四面墙里去,你安全了吗你的心在你的身体里,你又如何逃开你的心
不要为怕而怕,不要再落入隔世的深渊,不要再幻想外面的世界可怖。——《不逃》
17情的难忘与否,是你个人的自由。
先了解自己比急着去了解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来的重要。
交友就是交友,这两个字最重要的是因为交往而带来的身心舒畅和健康,还有随缘而得的友谊,这份友谊的有,或者没有,都不是交友最重要的目标。
放松身心,不存目的不刻意寻找一个投诉的对象,那份自在和愉快,必定是不同的。——《其实都不是问题》
18 最深最和平的快乐,就是静观土地与人世,慢慢品位出它的没与和谐。这份快乐,乍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在我,生命的享受就在其中了。
让那永不醒觉的人自生自灭好了,如果他们抱怨,我们把耳朵塞起来。因为,他们不肯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有一丝一毫感激的心。
我喜欢把快乐当做一种传染病,每天将它传染给我所接触的社会和人群。——《我喜欢把快乐当传染病》
19如果期待的太多那就不好了啊!要承担的是自己的前程和心情,又有谁能够真正的分担呢——《墨西哥行记大蜥蜴之夜》
20戏,这么演,叫戏,那么演,也叫戏,这一场下了,那一场上来,看戏的,是自己,上台的,也是自己。
你是自由的,你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路。他人喜不喜欢你走出来的路,不是你的事情,因为,毕竟,你没有强迫任何人。——《送你一匹马》
后面内容也很重要,点击下一页查看>>>不同的人对三毛的解读,从不同角度理解,巧妙化用进自己的作文。
三毛只有一次婚姻,丈夫是荷西。
三毛的故事有太多令人欣赏感动的位,尤其是她与她丈夫荷西的一段感情,羡若旁人。他们并非特别恩爱,终日不能分离,亦没有山盟海誓,但正正就是有一无形的磁场暗中系着了二人的心灵,一切都不需加诸于口,心神合一,堪称完美。
三毛在她四十八岁那年过身,心不然替荷西着紧;没了三毛的荷西,会变成怎样?后来再翻查三毛的生平,才知道自己错了,荷西在三毛婚后六年因潜水意外而丧生,以三毛刚烈重情的个性,想必当中受了不少苦。难怪后人对她的死诸多猜测,是自杀还是他杀,至今仍未有定案。
三毛描述,与荷西在婚前是两个人,婚后也是两个人,当中并没「他/她是我另一半」的想法。三毛与荷西在婚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个性,并没有因为「家中突然多了一个人」而改变保持了多年的个性和生活态度。很多人认为当一段关系到了某个阶段就要作出改变去迎合,但往往就是做得太多,以为变好了对方会再爱自己多一点,将自己改头换面,偏忽略了当初双方相爱的原因。若然他/她不爱自己,不爱就是不爱,也不会因为改变了而重新爱上
三毛与荷西两人并非神人,也有不能接纳对方的行为或思想的时候,但他俩有的是更多的尊重,以尊重去慢慢磨掉两方的棱角,心无芥蒂地生活下去。这,才是真真正正,值得厮守一生的心灵伴侣。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汉族,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陈懋(mào)平,“懋”是家谱上属于她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为在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编辑本段]〈2〉三毛简历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韩湘宁、邵幼轩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4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年仅48岁。
三毛作品欣赏: 《逃学为读书》《孤独的长跑者》《哭泣的骆驼》《背影》《稻草人手记》《送你一匹马》《撒哈拉的故事》 《万水千山走遍》 《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亲爱的三毛》《滚滚红尘》《温柔的夜》等。
台湾女作家三毛已去世多年,可是她的确切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近日,一本名为《三毛死于谋杀》的图书纷纷出现在上海各家书店中。但其中对三毛的很多事都进行质疑,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用三毛助自己出名的动机。
三毛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
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第二天,台湾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三毛的死讯,香港80余家报纸也对此作了详细报道。然而事隔不到半年,就有各界人士对三毛的死因提出疑问,认为警方的现场勘察太匆忙、“因病厌世、自缢身亡”的结论太武断,会不会有真正的凶犯逃脱法网。
三毛崇敬爱情。1974年,三毛与西班牙美男子荷西在撒哈拉结婚,1979年荷西在北非潜水时丧生,三毛哭得死去活来,从此生活在对荷西的思念中。
三毛热爱祖国。她很早就提出“两岸不能再分离了”。1985年,她在一个几千人参加的演讲会上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她是在台湾第一个把《义勇军进行曲》公开唱出来的人。唱后台下一片肃静,许多人替她担心。
三毛对大陆文化名人张乐平、姚雪垠、贾平凹、王洛宾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89年,三毛到上海与画家张乐平相见,认画家为“爸爸”。她用上海话告诉画家:“我3岁多就离开了上海,那时我刚懂事,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那个到处流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对我影响可大了。许多年以后,当我在异国他乡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我就取笔名用了‘三毛’这个名字。”
三毛写过一首《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这首歌在台湾被禁唱了十几年,因为当局认为歌词中“远方”指的就是中国大陆。1990年12月,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参加台湾金马奖角逐,夺取8项大奖,却没有三毛的最佳原著编剧奖。《滚滚红尘》引起台湾某些当权者的愤怒:“刻意歌颂中共、肆意攻击政府、丑化国军……”有人认为,三毛有可能因此成为政治牺牲品。
书中把对三毛死因的各种猜测,比如绝症无望说、孤单寂寞说、为情所困说、江郎才尽说及自杀情结说等,都一一予以驳斥。书中还引用了10位著名人士对三毛的谈论,认为三毛死得怪异、突然,她没有理由自裁。把三毛的死解释成自杀是对她的不公平,甚至是对她人格的污辱。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01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自杀,消息传来,震惊了文坛,这个名震中西的奇女子,一生漂泊流离,四处奔波流浪,终是始于重庆,安于台湾。
三毛,名陈懋平,1943年出身与重庆,后随父母迁居台湾。至于她‘三毛’的笔名,来源于《三毛流浪记》。三毛自幼便爱读书,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与三毛、与张乐平留下不解之缘。
三毛一生都在漂泊,一生都在流浪,这不就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一本书足矣影响一个人,陈懋平就是被影响的三毛。
三毛温婉柔情,这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热爱。虽然一直在流浪,踏遍千山万水,但这何尝不是一种爱生活的体现。
她那样的纯,那样的真。对待生活,对待事物,都给予了诚心诚意。
初二那年,受到老师的侮辱,三毛长期自闭,逃离学校,由此养成了她孤僻抑郁的性格,曾经为此自杀,那时,三毛才十三岁。一向自卑独处的她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表扬,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扇了她一巴掌。因为数学成绩差,老师对她冷嘲热讽,质疑她的成绩,在她的脸上画零蛋,这严重打击了她的自尊心,她看到了人性的丑恶,随意猜忌,恶意中伤。
幸好,三毛的父母开明广见,在三毛休学后,并没有放弃她,而是带在身边悉心教育,并让她跟随老师学习画画。
不得不说,三毛的成就来自于阅历,来自于流浪,来自追求,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父母的培养与支持。
02
与其说三毛在流浪漂泊,不如说三毛在寻找栖息的地方。
三毛在文化学院读书时,倾心一个男子,梁光明,对他,三毛付出了全部的爱。
彼时的三毛正值青春年少,对爱,这种朦胧美好的感情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奋不顾身的去寻找、去追求,遇见梁光明,他的温文尔雅,他的才华出众,无一不让三毛动荡了少女心。而梁光明也倾慕三毛的学识过人,喜爱三毛的纯真热烈。
三毛与梁光明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才子佳人总是人人艳羡。当时的他们,不知艳羡了多少文化学院的同学。对梁光明,三毛爱得热情,爱得真切,大胆的付出了全部的爱恋与欢乐。
爱情这种东西,让人说不清道不明,所以,谁都想牢牢地抓住它,三毛也不例外。
爱情中的人大概都会缺乏安全感,三毛更是如此。害怕失去梁光明害怕爱情会过期,三毛做了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逼婚。
大三那年,三毛在长期的患得患失中越发的不安,为了将梁光明永远的留在身边,三毛决定向梁光明逼婚。这一举动,着实把梁光明吓着了,也测底的结束了她和梁光明的爱情。
面对三毛的逼婚,梁光明选择了只身出国,不是他不爱三毛,而是三毛表现出的爱让他害怕。
昔日出双入对、让人艳羡的情侣就这么散了,三毛自然是伤心欲绝,生无可恋。
三毛不能接受和梁光明的分手的事实,选择以自杀的方式逃避现实。还好,抢救及时,自杀未遂,醒来面对泪眼朦胧的父母,三毛惭愧得无地自容。怎么能让父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呢?
对的时间,没有遇见对的人,三毛一时对台湾充满了厌倦,迫切的想要逃离这个伤心之地。
情绪稳定后,三毛告别父母,留学西班牙。
在这里,三毛遇见了她的灵魂伴侣荷西。
荷西是三毛众多追求者中的一个,初见,三毛温婉洒脱便模样便深深的印在脑海。三毛就这样住进荷西的心里。
此时的三毛,已经历了好几次恋爱,却始终不是三毛心中的爱情,都不欢而散。当荷西站在三毛面前,让她等他六年,四年读书,两年兵役,六年后他们在一起。
三毛看着眼前这个比他小六岁的清秀的少年,都不敢相信一个人可以说出这样的话,只当他的玩笑话罢了。荷西并不在意她的看法,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多认真。
三毛和荷西分开以后,开始了她的流浪之旅,先后旅居欧洲、巴黎、德国等地。
03
在国外漂泊多年,经历的一段段感情都是无果而终,三毛始终居无定所。
1970年,二十七岁的她,脱去了年少轻狂,带着沉着冷静回到台湾文化学院任教德文和哲学。
在父亲的介绍下,三毛和一个德国教室相恋,这一场倾心之恋很快便走向了婚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婚礼前夕,三毛在希翼中盼到的却是未婚夫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而亡。
这一晴天霹雳,再次让三毛陷入无望的深渊。从高高兴兴的新娘,到未婚夫暴毙,三毛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再次孤寂决绝的服下安眠药。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一次自杀发现及时,也以失败告终。三毛再次带着伤痛落荒而逃,再次来到西班牙疗伤。
当三毛在朋友家里见到了荷西,不得不说,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曾经大言不惭让她等他六年的男子,如今,他已褪去了稚嫩懵懂, 一脸的大胡子显得成熟稳重。
经历了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再次与荷西重逢,才明白,原来走遍千上万水,依旧漂泊流离,只是在等你而已。
04
三毛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而与荷西,只要有吃饱的钱就够了。
1973年7月,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当地政府结婚。转了这么大一个圈,最终三毛还是转回了荷西的怀抱。荷西痴恋她多年,三毛四处漂泊寻找栖息地,终是在荷西的身旁住下,只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
三毛喜欢沙漠,那似乎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东西,还没见过,便时常在脑海中构思它的浪漫与奇特。
与荷西来到了撒哈拉,三毛来到了人间的天堂。梦想的地方,与挚爱一起到来。
多么美,多么美……
在这里,三毛开始了她的创作之旅,生活的幸福温馨,激发了她的才华,她在爱情中绽放。
三毛根据在撒哈拉的所见所闻、人情世故,于1976年出版了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整个文坛为之动容。
和荷西定居撒哈拉的日子,是三毛人生中最安稳、最幸福的时光。后撒哈拉动乱,三毛的朋友,邻居,都在动乱中死去,三毛对撒哈拉失望,彻底离开了撒哈拉。
离开了撒哈拉,三毛和荷西来到了加那利群岛定居,在这里,三毛和荷西虽然生活困窘,但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到哪里都是天堂。
然而,这人间的天堂却成了爱人的长存之地。在结婚的第六年,荷西在潜水时不幸去世。三毛的世界塌了。
三毛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无助,什么痛彻心扉,痛不欲生都不足以表达三毛的痛苦。说好相守一生的爱人,却在三毛陪伴父母时失约,一个人跑去了天堂。三毛每天在荷西的坟前一坐就是一天,不在欢笑,失神落魄的早去晚归,如同行尸走肉。
后来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励下,三毛决定为父母而活,随父母回到台湾,但心中的空缺却不曾填满。
三毛,这个至情至性的女子,追求了一生的爱情,却总是被情伤害。我们为之唏嘘,为之落泪。
05
回到台湾后的三毛,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中,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到没有一丝的闲暇,还曾为此精神错乱,记忆丧失。她说,只有这样可以让她不去想荷西,只有这样,她可以忘却痛苦。
三毛一生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在这期间完成。与荷西的点点滴滴,撒哈拉的民俗风情让三毛的作品乐观向上,而失去荷西,等于失去了爱情,也三毛的作品中充满了悲伤。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有些东西会从内心涔透出来。
《红尘滚滚》三毛的第一部剧本和最后一部剧本,像是在与人世间辞别,红尘滚滚,流离一生,除了荷西,在没有心栖息的地方,荷西逝世的十二年,三毛终是以自己的方式奔赴天堂,赴一场与荷西的来世之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