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生处对象的比例十分高,毕业后能结婚的有多少?

现在大学生处对象的比例十分高,毕业后能结婚的有多少?,第1张

有多少大学生能坚持恋爱呢

统计如下:

最后能走到一起接婚的最多30%(这都是高的了@@)

25%大学毕业后就分了

40%毕业后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也因工作、处境、经济等原因等无法走到一起,最后选择分开

还有5%大学里就单棍了

总结:只要互相体谅对方,珍惜对方!一定能走到一起达~

DarkDeath

上世纪70年代:228岁

  在“晚、稀、少”的生育政策下,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在20世纪70年代中从197岁上升到228岁。

上世纪90年代:24岁左右

  从上世纪初到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男性曾婚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917岁提高到2587岁,提高了67岁;同期,女性曾婚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828岁提高到2417岁,提高了589岁。

  目前我国婚姻法规定,男22周岁、女20周岁即达结婚年龄,而一般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的初婚被认为是晚婚。10年以前,也就是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当时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34岁,平均生育年龄为2448岁。

21世纪:27岁上下  

  山东全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已由50年代的1946岁、60年代的198岁、70年代的228岁、80年代的233岁,逐步提高到90年代的241岁,2000年以来进一步提高到248岁。

  上海女性初婚者的平均年龄在80年代前一直持上升趋势,50年代为2079岁、60年代为2286岁,70年代为2405岁,1980年上升到256岁,80年代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下,90年代略有下降,据五普资料,2000年上海平均初婚年龄为2526岁,其中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375岁,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669岁。

  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西安、长沙、郑州、南京、沈阳同时展开,走访了数千对结婚3年以内的夫妇,最终成功样本量为1073对夫妇。结果显示,十省市平均结婚年龄为男性292岁,女性271岁,而在上海,这两个数字分别为311岁和284岁,比其余的各省市都高。位于其次的是广州,为308岁和282岁。而北京的结婚年龄为男282岁,女261岁,显著低于上海和广州。同1997年的数据相比,女性初婚年龄在10年中老了近4岁。

  “80后”人口比例较高的城镇独生子女平均初婚年龄为:女性25岁、男性27岁。青年平均初婚年龄跟10年前相比,至少推迟了两三岁,为二十五六岁。而27岁至29岁之间的晚婚族,已占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女性在24岁至26岁之间的占大多数,男性则在26岁至29岁之间。

  2006年,由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的 “华人婚恋匹配心理研究”对十个城市的调查结论显示:目前,南京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85岁,南京女性平均结婚年龄南京270岁。10省市平均结婚年龄为:男性292岁、女性271岁。

  再以南京市老城区秦淮区新鲜出炉的数据为例,该区从2005年开始收集关注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数据,2005年25岁-29岁结婚的女性占全区结婚女性的45%左右,而2006年此年龄段的女性结婚的比例已经占到了52%。

  目前沈阳青年平均初婚年龄跟10年前相比,至少推迟了两三岁,为二十五六岁。而27岁至29岁之间的晚婚族,已占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女性在24岁至26岁之间的占大多数,男性则在26岁至29岁之间。

  2007年12月,《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出炉,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结婚年龄推迟至30岁,而女性的结婚机会则从25岁起逐年递减。

  目前香港人趋向晚婚,香港男性平均初婚年龄由1981年的27岁升至去年的312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则由239岁升至282岁。

恋爱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难以具体描述的东西,不过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它很迷恋。

恋爱的本质就是异性之间的相互欣赏,从外在到内在的认同。外在,就是指外表和身体,内在,就是指精神和气质。

恋爱在过去,往往仅仅指异性之间的感情,就是一对男女之间的情感过程。发展到现代社会,恋爱可能不仅仅是指异性,还可能发生在同性之间,比如,男性之间,女性之间。正所谓,我们网络流行语,男女的爱恋,可能不一定有同性之间的爱恋,更强烈,即,男男才是珍爱。

回到恋爱本身来说,恋爱往往从青春期开始萌芽,一直伴随到人的一生,而最旺盛的时期就是青春期。这个青春期,恰好是大学期间,这也是大学很多恋爱都在大学发生。

不过,大学恋爱,往往并不会长久,也是很多人特别想知道为什么?

笔者简单地归结一下:

1、大学期间的恋爱,大多是基于青春期的冲动,男男女女对异性的一种生理冲动和渴望。相比较而言,大学期间的恋爱,往往都是比较肤浅的,仅仅有一身漂亮的皮囊,就开谈恋爱,更注重外在条件,而不注重内在条件。这是很多大学期间恋爱不会长久的重要成因之一。

2、大学期间的恋爱,比较单纯,很多是不基于现实社会环境,恋爱不是单单靠精神层面就能维持长久的,它需要物质才能维持长久的关系。要知道,大学恋爱的物质基础都是很多学生的家长提供的,不少大学生是没有能力赚钱来维持恋爱的开支,一旦毕业就要为金钱奔波。

3、恋爱不能长久,不少学生恋爱是为了解决枯燥的大学时光,而不是本质上的相互爱恋。也就是说没有人能真正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和奋斗目标,一旦大学毕业,各自的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分手就再正常不过。

大学生的结婚意愿是怎样的?他们想找怎样的另一半?大学生普遍愿意生几个孩子?追星会影响婚育意愿吗?《中国大学生婚育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揭晓了答案。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姻和生育有所期待,但婚育的价值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学生面临的婚育阻力较大,且呈现出显着的性别需求差异。男大学生更在意婚育成本,女大学生更在意自我发展机会。

据介绍,报告的抽样来自30所大学,其中包括4所双一流高校,18所普通高校,8所专科学校,覆盖了22个省份的26个城市,最终获得有效问卷9775份,其中女性占比5095%,平均年龄2029岁。我国结婚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那么大学生的结婚意愿如何?报告显示,61%的受访者表示“是,我会结婚”,选择“不知道,顺其自然”的占比32%,明确回答“不,且打算单身”的为4%,选择“不,但接受同居”的为3%。对于结婚年龄,受访者的理想结婚年龄是2782岁,而且男生和女生对此的选择基本相近。

明确不打算结婚的比例是7%左右,这比预期的要乐观。但如果分性别的话,情况却不容乐观,“报告显示,愿意结婚的61%中,男性占比75%左右,而女性的占比只有近50%。”结婚意愿存在人群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性别、家庭、学校层级与地域。其中,女大学生、城镇户口、双一流院校、东部地区、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结婚意愿较低。

同时在促进结婚意愿的因素上,大学生最看重的是婚姻的精神情感支持功能,同时也希望兼顾物质支持属性,其中男大学生看重生命历程,女大学生更关注支持功能。到底是什么因素抑制了大学生的结婚意愿?整体来看,排在前五位的抑制因素为:结婚成本,生育成本,愈发激烈内卷的工作环境,女性择偶标准高,以及难以找到观念契合、生活方式和谐的对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839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2
下一篇2023-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