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平阳水头结婚习俗

我想知道平阳水头结婚习俗,第1张

(一)说媒:谈婚论嫁。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亲,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央媒说合,双方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帖(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帖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公、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归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带着到祠堂烧香祭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从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父母、长辈,西边外戚,北边房亲,南边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伺仪)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 闹房: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也叫转门。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回娘家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二)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是传统中国人婚礼的基本,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定下。所谓「六礼」是娶妻时必须办妥的六项手续,每段婚姻均须完成这六个步骤,才算得到正式承认。六项礼仪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三书」则是奉行六礼时应具备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是古时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纪录。 现代人讲求简单便捷,传统上三书六礼的礼节现已化繁为简,部份更与西式的婚礼习俗混为一体。 三书 聘书男女双方在订婚(即过文定)时男家交予女家的书柬,用作确定婚约。 礼书男家在过大礼时致敬女家的书信,详细列明过大礼时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迎亲当日,男家送给女家的书柬。 这三书是整个婚礼程序中男女互相致敬的书柬,内容都是一些吉祥、赞颂、祝贺的语句。 六礼 纳采古时侯,男方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便会托媒人把礼物送到女方家中,请求谈论婚事,也即我们所谓的提亲。 问名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会将女先的出生年、月、日、时(即年庚八字)交给媒人,媒人则会将准新娘的八字、名字、籍贯及三代资料等写在红纸上(称为「庾帖」),交给男家以占卜吉凶,亦即现时所说的夹八字。 纳吉又称过文定,男家请算命先生推算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是否互相配合,以决定这婚事是否吉利。这手续称为合婚。如果男女双方年庾八字无相冲相克,便可商量订亲条件。所以,古时算命先生对婚事掌有最大权柄,亲事成与不成全凭他的一句话。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女双方家长洽商妥了一切条件,男女依照议定条件,送聘礼(俗称定礼或茶礼)到女家,双方交换订婚书帖,婚约到这时才算被正或承认。 请期男家请算命先生择定良辰吉日,亦有自己翻查「通胜」,找个迎娶的好日子。当吉期择定后,再通知女家为女儿出嫁作好准备,便是请期。 迎亲大婚之日,新郎带备迎亲书到女家迎娶新娘。 过大礼 过大礼又称纳征,是三书六礼中保留下来较完整,同时也较受重视的传统礼节。

一般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当日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她们必须是全 福之人,即是既有丈夫、儿女,而公婆、父母皆在)会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大批礼品到女方家中。 为取其成双成对的意思,过大礼的物品多 为偶数,分别盛载于五个中式礼盒中,连同一帖盒,组成六个礼盒。除送赠聘礼外,男方亦会先择取两、三个吉日,于过大礼当日请女家决定大婚之期。男家聘礼送到后,男家的女宾会打开礼盒挑选几件金饰为新娘戴上,边说吉祥话,之后大家互相祝贺道喜,过大礼的仪式便算完成。 过礼注意事项: 过大礼演变至今,已成为过文定的了。即男家备礼金和多种礼物送到女家,作为订亲仪式。 通常过礼应用的有礼饼、礼金、礼品等,数量均用偶数,即取成双成对之意。 过礼中,椰子取其有爷有子意头。若父母健在用两对,否则用一对即可。 八样京果,包括莲子、百合、龙眼干、荔枝干、红豆、绿豆、花生、合桃。 茶叶,皆因茶树不能移植,种植之时须用种子,故赠以茶叶为礼物。 女方收到大礼,需要回礼。通常是上列物品及莲藕一对、头一对、石榴一对 ,更根据男友亲友多寡而送贺帷巾。送给女婿的有西装 (衣料) 、皮带、袜两对、 银包 (内须放金钱) 、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送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 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 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友好出来迎接,这叫「迎妆」。男家的本家人看过妆奁录(嫁妆物品的数量、品种的目录),知道嫁妆的总台数数后,方可卸台安妆。男家这时一定给送妆的、使唤的及抬妆的红封包(利是),以取吉祥顺景的意头。 上头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阶段,要组织新家庭,肩负起开枝散叶的使命。上头分新郎上头和新娘上头。仪式在大婚之周前一晚进行,先选定吉时,再由男女双方各自在家中进行仪式。通常,男方的上头时间会较女方早约半小时。 上头时,男女双方需先沐浴,并由「全福」之人(俗称好命佬/好命婆,为男女方家族中的长辈,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浇水洗身(柚叶据说可涤除污秽)。之后换上全新

跟着时代的变化,现代人的一些风俗还是有在改变的。

有些都从简了,但是还是可以看的出现在风俗还是依据三书六礼的!

婚礼:学做最传统的新娘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们看看你的脸。”大花轿、红盖头,红绸带……几百年来,中国的新娘都在红色的嫁妆、红色的花轿、红色的龙凤袍、红色的利市……在一片大红双喜的海洋中羞答答地嫁作新人妇。 尽管现在时髦的年轻人结婚的方式越来越前卫、另类,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却还是在现代的年轻人中流传。我们为什么不按照古老的方式结婚,在这嘲复古”的婚礼中重 温几乎被我们遗忘的老规矩旧风俗?其实那些东西未必就已经过时,反而在越来越工业化的都市里,一场传统的婚礼正是一场温馨的体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古老的誓言,最古老的仪式,才最让人难以忘怀。 传统婚礼过程 婚礼前的礼仪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回礼: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礼物包括槟榔(意味着新郎)。 3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4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5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6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7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中国古代婚庆礼仪-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 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现代规定男女双方领结婚证之前要到医院做婚前检查;还有些地区(主要是城市)规定要办婚前学习班。这些都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应该遵照执行。 中国古代婚庆礼仪-拜堂篇 拜堂是婚礼的高潮阶段。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关于“回门”礼节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古代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赘则面向内)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1、聘金

聘金一般来说会选择六、八、九等吉利数字,以表达对女方家庭的重视。

2、聘饼

这个是有点传统习俗在里面,一般来说,聘饼这里礼节是有些地方的风俗,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决定是否要增加这个嫁女饼。嫁女儿送聘饼(嫁女饼)的习俗流行于闽南一带,传入潮汕地区后发扬光大,因此此饼一般来说要购买一担(也就是50公斤)。

3、海味

分四式,六式或八式,数量和款式是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下来的。通常分为两包。发菜有发财之意,此外,还有鲍鱼、元贝、冬菇、虾米、由于、海参、鱼翅、鱼肚等海鲜。

4、三牲

所谓的三牲指的是:两对鸡、双雄双雌或者一公一母都可以,猪肉3-5斤是双飞表达丰硕之意。

5、椰子

两对是指父母双全,有爷有子的意思,如果不全可用一对。

广州的婚礼情况

一、 过大礼

过大礼,也就是落定,双方定了这门亲事,男方家把聘礼送到女方家,婚事就不再反悔了。当然过大礼之前,肯定有媒婆在中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双方家长或双方男女都同意了这门亲事了,就可以过大礼了。而过大礼的时间通常在婚礼前三个月进行。过大礼男方要送的礼物,视男方家的家境和大方情况。一般来说是烧乳猪一只,喜饼一对,公鸡母鸡一对,公鹅母鹅一对,然后带上一封大利市(金额比较大的红包),然后带一对椰子(寓意有椰有子),一盘红枣,半盘花生,一棵桔树。

现在时代的过大礼则简化很多,男方带上大利市一封,一般给三千到一万元。男方还要提高给女方给亲戚礼饼的钱。因为到婚前,女方家要送出一打红白两色的喜饼给亲戚。喜饼有一半是糖冬瓜做的馅,有一半是莲蓉做的馅,都是送给长辈或者关系好的亲戚。

男方的大礼中,如果有钱的,会送一套房,一辆车,不过这还是少有的。家境差的送一千八,两千八,都是取个好意头,即发和百年好合的意思。同时带上椰子,一对鸡,一对烧酒,双方家长在这次见过面,然后一起确定婚期。

二、铺床

结婚了要有新房要铺新床,这是作为男方家必备的。铺床时间是在结婚的前一天进行。铺床要由好命婆来铺。什么是好命婆呢?就是指生育多个子女特别是儿子的妇女,她不仅把儿子都养得很好,而且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当然,现今时代则很多都是由大襟姐来铺。(大襟姐指的是帮手主持操办婚礼的重要人物。)

铺好新床单新被子之后,在床罩下面要放莲子、双数的花生和双数的红枣。这是给新婚当天夫妻压床用的。当然还得放下两封利市在床头床尾,还要用盘子放一堆利市在床上面,以便在结婚当天,给那些陪嫁的兄弟姐妹拿新房利市。

三、冲新

冲新也叫着刷新。这个现代人就比较少人知道了。冲新也是冲凉,时间是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分别在自己的家里进行。过程是:要用柚子叶、香茅煮成热水,凉了之后,新人用这些水洗脸擦身。之后穿上新的睡衣新的拖鞋,等着晚上上头。冲新寓意是指洗去污秽,驱邪,然后开始新的生活新的人生。

不过现代人的冲新就变得很简单,只是拿着柚子叶和香茅在花洒下面冲一下身子就可以了。

四、上头

结婚前一晚,男女双方各自在家对镜梳头,称为上头。

男方旧时是由家里最长辈的人,如爷爷之类的人来上头,用梳子梳头。新时代则是由姑妈、姑姐或者是爸爸也可以。女方则由大襟姐操办,旧时现在都是如此。

上头的工具是:用半圆的梳子,绑上一片柏叶和一撮红绳。柏叶代表的是婚姻长青。梳子尾部还要绑上利市,里面有点钱。大襟姐一边梳头一边唱一些吉利的说辞: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堂!旧时一共有十梳,分别是:四梳风调雨顺;五梳翁俚和顺;六梳夫妻相敬;七梳一直到十梳。不过现代则简化为三梳了。

上头之后,将梳子的红绳柏叶分别绑在新郎新娘的头发上,持续到第二日婚礼结束。

上头之后要吃糖水,母亲捧出莲子、百合、花生、红豆加鸡蛋煮成的糖水。新人则要把这些糖水喝掉。

五、开脸

开脸就是新娘在出嫁化妆之前,要把脸上的毛拉掉,称为开脸。

以前的女人化妆比较少,因此新娘化妆出阁之前,都希望开脸美容,打扮得更美一点。民国时候基本都还是这样的。但是现代的女人化妆多了,脸毛少,简单的做一下开脸就可以化妆了。

广州的婚配嫁娶按时间先后可分为3个阶段。

①婚前礼

婚前礼又可分为六个步骤:

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

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男女“八字”宜婚,婚事方能进入正题。

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是日要请酒祝贺。

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这次送的礼比纳采时的礼厚,仪式也较隆重。

五曰请期。下聘礼后,男家选择婚期,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商定嫁娶日期。

六曰迎亲。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男家送来的部分礼物(不能全收),并回礼致谢。

②正婚礼

新娘到男家后当天的礼仪。新娘和新郎双双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对拜。之后,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长者以及贺喜的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后,要给新人封“利市”(即红包)。男家随后设宴款待亲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对饮莲子糖水,取其“连生贵子”的好意头;要对饮“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发齐眉”之意;要吃和顺榄,取其和气、顺利、甜蜜的意思。

③婚后礼

新婚夫妇于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三朝回门”。这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回门时,夫家备上礼品,包括烧猪、鸡和礼饼等。新婚夫妇必须于当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顺着迎亲时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两条道”。

新式婚俗

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兴起新式婚礼,并将整个婚礼过程录像留念。

婚礼前,先通过婚纱影楼照婚纱相。通常,新郎、新娘会提前请自己的未婚朋友做男傧相、女傧相(俗称“兄弟”、“姐妹”)。婚礼当天,新娘由“姐妹”陪同到预先约定的美容中心做发型、化妆;而新郎的“兄弟”则装扮花车:在轿车上挂上或贴上鲜花、丝带、彩球,车的正前方则矗立一男一女2个洋布娃娃。吉时一到,新郎领着众“兄弟”到新娘家接新娘。这时候,新娘的“姐妹”会严守层层大门,不让新郎轻易接到新娘,而且与新郎及其“兄弟”唇枪舌战,索取“利市”(俗称“姐妹钱”),拿到一封“利市”开一道门,有的还会藏起新娘的鞋,直到新郎“求饶”、“认输”才放新娘出门。这时,众兄弟、姐妹才热热闹闹地簇拥着新郎、新娘去男家。有的时候,尽管新娘家离新郎家近在咫尺,花车也要特意绕个大圈子经过吉祥路、长寿路、万福路、百子路等,以取好“意头”。随后,新娘由新郎陪同返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婚宴中,新郎、新娘每席必敬酒;宴毕必敬茶,宾客则以“利市”相赠。整个婚礼过程,有的新娘会换2~3套衣服,迎宾时穿西式白色婚纱;宴中着传统红色裙褂;宴毕送客时则换艳丽旗袍。婚宴的菜谱也很有讲究,如是初婚,必有“烧乳猪”这道菜;还有红枣莲子汤,取“早生贵子”之意,有甜汤甜糕,取新婚甜蜜之意。婚宴后,主家还会向来宾回赠“利市”。

参考资料:

http://wwwqqhuicom/showarticlephpid=14701

每个地方的婚宴习俗各不相同,我给大家普及下广州这边的习俗。

广州这边一般是6时恭候7时开席,而实际开席时间则由主人家视情况而定,一般都是根据客人的上座率来决比较有心思的新人呢,会在开席前准备一些视频短片,轮回播放他们的婚纱照、甜蜜照片或者视频,让宾客们一起分享他们此刻的愉悦,也可以给提前到的宾客看看短片打发时间。新人则是站在宴会厅门口,恭候客人。

开席时,婚礼主持人会带动全场气氛,引导新人入场。这个时候一个好的主持很关键,正当大家无所事事的等着开席时,他(她)可以让整个婚礼的气氛一下子进入到一个高潮,把大家的焦点聚拢在新人身上。接着就是新人讲话、证婚人致辞和新人互相交换戒指或者交杯酒等,这些忙完,就开始上菜。

广州习俗第一个菜是烧乳猪(有些是全猪有些是拼盘),酒店服务员排好一溜队,每人手里端着一只乳猪,等主持一声令下,喜庆音乐响起,服务员鱼贯而入,每桌一只,好不壮观,面对第一道菜,喜宴的客人总是特别兴奋,因为他们已经空着肚子等了个把小时了,烧乳猪最好吃的就是那层脆脆的表皮,沾上白糖和酱料放入嘴里,简直让人满意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接着就是不断的上菜,到第四道菜时,新人在双方家长和一帮兄弟姐妹的陪同下,开始向每一桌客人敬酒,有些宾客会借此机会要让新郎喝上一满杯,这时候陪同的兄弟姐妹们就要主动出击,保护好新郎和新娘,所以新郎都会有意识地选择能喝的朋友做伴郎和兄弟

敬完一轮酒,新娘就赶紧去换衣服接着敬茶,新郎呢就可以回座位稍作休息(有经验的朋友都会提醒新人在第一道菜上来时就开始狂吃,后面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正儿八经的吃上几口);敬茶的时候新娘带领一帮子姐妹,每到一桌就用粤语喊:饮杯媳妇茶,富贵又荣华,听晒老婆话!结了婚的客人还得回个喝茶利是(一般都是5元、10元,上不封顶)图个好意头,到这为止婚宴的基本流程都完成了;接下去,就是客人自由回敬新人,如果客人闹得厉害的,新郎在这个时候就得做好心理准备,防止被灌倒了

喜宴尾声,新人站在门口恭送客人,至此整个婚宴就算告一段落,喜剧收场啦!~

整个过程,嬉嬉闹闹,一般9点到9点30分左右就结束了!

不知道广州这边的习俗是不是跟你家乡的一样呢!

  广东结婚习俗过大礼 _

  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时到今天,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要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 _

  男家过大礼如下: _

  · 精装龙凤礼饼两盒、西式礼饼一盒。 _

  · 双喜八样生果吉子篮(生生猛猛) _

  · 椰子两对(有爷有子)、特长精装龙凤烛两对(长长广东新娘) _

  · 精装烫金男女家对联各一对、精装茶叶、芝麻各两盒(女子坚贞、守信不移) _

  · 双喜烫金大礼金封两个(装聘金用) _

  · 百年好合三牲封两个(鸡、鱼、猪肉大礼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_

  · 双喜贴盒(核桃、有衣莲子、百合、红枣、有壳花生、荔枝干、龙眼干、红豆、绿豆、芝麻、茶叶、十一样吉祥京果) _

  · 扁柏一包、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 _

  女家回礼如下: _

  · 金莲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对(多子多福) _

  · 添丁姜、连理芋头(添丁发财)、芙蓉、扁柏(趋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双喜贺惟巾一对 _

  · 大茶礼(大发松糕、金钱、龙利、煎堆、红包等){油麻茶礼} _

  搬嫁妆 _

  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好友出来迎接,这叫[迎妆]。在嫁妆中,除了名贵的珠宝金饰外,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以痰孟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贯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筷有丰衣足食之意(碗内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妆的72套衣服) _

  新娘嫁妆用品: _

  o 百年好合茶具(一盘、一壶、四杯) _

  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对) _

  o 百后好合有盖杯(一对) _

  o 真丝刺绣同心筷子双人套、双喜全红子孙桶(痰孟) _

  o 双喜鸳鸯面盘、安床京果盘 _

  安床 _

  婚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亲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此外,安床后,要让小小孩跳床,并吃喜果,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上阁]举行婚礼前最重要的仪式、礼节是[上阁]及[上头]。[上阁]是准新娘出嫁前一段时间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闺房或阁楼之内,由一班闺中姊妹、密友陪伴,暂时摆脱平日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新娘会直至出嫁当日和离开阁楼,因此,俗称姑娘出嫁为[出阁]。现代人也有类似[上阁]的活动,新娘于婚礼前的一晚邀请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诉心事,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阶段作好准备。虽然偶然也有姊妹们情绪激动落泪的情况,但整体气氛仍是充满欢欣的。 _

  早生贵子子孙桶: _

  (红枣[早]、花生[生]、桂圆干[贵]、莲子[子]) _

  上头 _

  现代婚嫁礼俗中,在迎亲之前,男女两家都仍会分别进行上头的仪式。上头仪式于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举行。上头象征一对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阶段,要组织新家庭,肩负起开枝散叶的使命。须择好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小时,男女双方需先沐浴,并由[全福]之人(俗称好命佬/好命婆,为男女双方家族中的长辈,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浇水洗身(柚叶据说可涤除污移)。之后换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靠一个可以看见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头。新娘的头发会梳成发髻,以示她嫁作为人妇后踏入成人的阶段。边梳头的同时好命佬或好命婆要边说出押韵的吉祥语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满。最后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红头绳系在新郎或新娘的头上,这样才算是完成的上头仪式。由于上头是父母为儿女祝福的一种仪式,所以较为重视。 _

  男方上头 _

  上头前应先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取其新的开始之意,案前应准备汤圆三碗(每碗九粒)、镜、红头绳、尖梳、子孙尺、龙凤剪刀,到吉时由好命人上头(梳头),并诚心向天参拜,上头完毕后便可与家人及兄弟们同吃汤圆,分享结婚的喜悦。 _

  男方吉祥上头套装: _

  (尖梳、镜、龙凤烛、子孙尺、红头绳、龙凤剪刀、等) _

  女方上头 _

  上头前应先行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然后要择一个可以看见月亮的窗口,燃起龙凤烛后要连同三碗汤圆、生果、烧肉、鸡,诚心向天参拜,更要准备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针线包、红丝巾;而龙凤剪刀代表有利、子孙尺、镜乃取其光明继后之意,即所谓[龙头镜、铰剪尺] _

  女方吉祥上头套装: _

  (梳、篦、针、线、龙凤烛、龙凤剪刀、镜、红头绳、子孙尺等) _

  小贴土: _

  可一切从简的,以利是代替,写上(过大礼利是)就可以了。如代替猪肉的(猪肉金)、代替前料的(衣料金)、但是一些重要的礼品,应尽量亲自找来,包括: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聘礼中物品寓意吉祥,数量则必须成双成对,忌用单数。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礼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属于男家的物品,则需要回礼;礼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为有分手之意。 _

   _

  · 婚礼前的礼仪 _

   _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3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_

   _

  4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_

   _

  5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_

   _

  6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_

   _

  7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_

   _

  婚礼当天的礼仪 _

   _

  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_

   _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_

   _

  入门 _

   _

  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_

   _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_

   _

  出门 _

   _

  抵达女家后,第一关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的测试,必要时还要宣读爱的宣言(卖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给予众姐妹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姐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跟着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接新娘仪式就此完成。 _

   _

  完成上述仪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掺扶并打红伞,寓意开枝散叶,其它姊妹也须边走边撒米及红、绿豆、金纸碎,俗称「喂金鸡」,据说可防止金鸡啄新娘。上花车前,新娘要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表谢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过门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须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如果新娘早于兄长结婚,须将兄长的裤挂于门口之处,由新人在裤裆下穿过,假若早于姐姐结婚的话,则送一条裙给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 _

  三朝回门 _

  回门虽然并没列在三书六礼中,却是中国人传统一个极重要的嫁娶礼仪,绝不可掉以轻心。从前,新娘出嫁后,会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门时,要穿我国传统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红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洁的身份,只有黄花闺女才可穿。同时男家一定要送回金猪一只,以示新娘子的贞洁。女家收到金猪后即分予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儿不辱门楣。传统上,岳丈母需留回门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饭,但现在大多数新人为省时间,都选择即日回门,即新人在男家拜过天地及奉茶给翁姑后,便即时进行回门仪式,之后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楼,新人亦可于第二天回门,但切不可超过第三天,这代表男家不满意新娘,不批准新娘回娘家。现在回门大部分礼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猪例外。 _

  回门礼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两瓶、生鸡一对、猪肚及猪肉各两斤、水果两篮(代表生生猛猛)、有头生菜(风生水起)、葱(松松动动)、伊面两盒(代表恩爱缠绵)、有头尾甘蔗两根 _

  回门回礼: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猪头、尾、手脚各一只、猪舌半边、西饼一盒、有头甘蔗、有头生菜 _

  婚嫁禁忌 _

  1、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门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_

  2、婚礼未举办完毕,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_

  3、新娘结婚当天必须穿新鞋,寓意将旧物丢掉。 _

  4、新娘出门时,必须要佩戴耳环,以示听话,没有穿耳的可佩戴夹耳环。 _

  5、新人的长辈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 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887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2
下一篇2023-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