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门户
中国古代汉族男女婚姻,受传统习俗影响,均以父母之命为大,媒妁之言为准。虽说男婚女嫁是人生的必由之路且决定男女双方后半生的幸福和痛苦,
但男孩子订婚一般都是由男方家父母托媒求婚于女家。只有在女方家父母同意后才以先男家后女家的程序进行“相看”或称“相门户”的。那时“相门户”,男家要赏给女方装烟钱或押婚物品。
2、定亲
媒人将女方的“庚帖”,即生辰八字,送往男家,请占卜者推算是否合婚,有无冲克等,如愿后,需“还帖”并议聘礼数目。择日将聘礼的一半送往女家“过小礼”,又称“挂坠子”。婚礼之前必将聘礼全部送往女家,称为“过大礼”或“通信”,并议婚期。
聘礼之外还要有筷子、葱、粉条等物,女家留半,男女双方还要请“全科人”(父母双全)的妇女为新人裁衣,称为“开剪子”。过礼的数量和档次要由媒人与双方协商后确定。大都要一猪一酒或双猪双酒(一猪:即一口肥猪,重量必须100斤以上;一酒:一般为50斤),
另外加成衣数套,单、夹、棉衣数套和一部分现钱。钱的多少按男方家的贫富而定,再由男方选一吉利日子,设酒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俗称“相门户”。然后女方家也设酒宴请媒人和男方家长,俗称“换盅”。至此,才算正式订婚。
3、查日子
汉族婚姻风俗。又称报日子。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4、婚礼
婚礼前日,女家宴请亲友、邻居、宾客,馈赠钱物,称之“助妆”或“添箱”。结婚日期多为男方决定,但也必须征得女方同意。男方将订婚时女方所要的一切钱物都要送至女方家,俗称“过大礼”。然后才能结婚。结婚过程一般需三天。
5、贺郎歌
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即兴现编贺词,也有戏谑、诙谐之词。亲友唱一首,新郎饮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闭门以待,男女对唱《开门歌》,尽兴方开门。
进门后唱歌闹房,由“恭贺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然后唱《交欢酒》,新人双双同饮一杯。最后歌手扣门唱《扣门歌》以结束婚礼。
参考资料来源 -北方汉族婚俗
-晚间婚礼
迎亲 吉日一到,新郎要亲自率领仪仗前往迎娶。男方至女方家迎亲.要先进雁为礼,《仪礼》中称之为奠雁。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以此表达夫妇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一人在最前边盛装骑马负责开路然后依次是回避牌、吹鼓手、铡锣缀灯、旌旗等.同时把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也都排列在仪仗的行列里。新郎骑马或坐绿帏轿在前.新娘的绣花大红轿随行于后,真是威风凛凛,此时此地的新郎好比状元及第难怪说结婚就是“小登科”了。 花轿抵达女家门前时,女家一定大门紧闭.这叫拦门。男方在外叩门,催请新娘上轿。这时,便要有一番礼节性的对答,女家院内必有人隔门要红儿”。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男方才能进门。 进门后除了特别的寒喧,男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时代和地域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都有喜庆的意义。 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和大树等,都要张毡把轿子速起来为的是辟邪。拜堂 娶亲的花轿及仪仗回到男家门前时,男家亦照例大门紧闭,说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大门开开之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人和新娘的兄弟,就随着花轿进八庭院休息男家以酒筵相款待。 旧时.新娘进门后.要撒些谷、豆、草等.用意是辟邪——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在新娘下轿(车)撤彩色纸屑,或许就是由此而来。 下轿的时辰一到把花轿抬到大厅门口。此时新郎先向轿门作三个揖.由送亲太太启开轿门.由伴娘搀新娘下轿。然后递给新娘一个小瓷瓶瓶内装以五谷及黄白戒指两枚或四枚。新娘把宝瓶抱在怀里然后由伴娘及送亲太太搀扶,姗姗而行。另由两人前后接铺红毡使新娘脚不沾地。此时新郎已站在天地神案前手持弓箭向新娘身上轻射三箭.借以驱除邪魔。射箭的姿势是射一箭退一步,然后新娘跨马鞍走盆,这些礼节过了之后,就在供案前举行结婚大典.俗语叫“拜天地”。进洞房拜过天地之后,就引新娘进入洞房。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仪式也是一系列的。首先是坐帐.亦称坐福”.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还要撒喜果于帐中称为“撒帐“一般所撒的物品有枣,栗子、花生等,利用谐音表示”早子”、花着生“。 接着的节目就是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是送亲太太从女家带来的。吃过子孙饽饽,又吃长寿面,长寿面是由男家准备的,取子孙万代.长生不老”的意思。然后是“合卺”酒又称交杯酒。用一条红线绳子.两头各系一只酒杯,新郎新娘各饮半杯.再交换杯子喝尽杯中酒。交杯酒礼是在洞房之内举行的.然后在大厅里又摆一桌酒席.俗语叫”团圆饭”.席问新郎新娘坐上座,其他宾客均坐陪座,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一姓。“闹洞房”习俗古已有之自两汉以来一直盛行不衰。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比如把洞房闹得热闹红火,驱除冷清之感.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因而有些地方又称”暖房旧时男女结合多经人介绍彼此并不熟知闹洞房能够让他们消除拘谨。在现代的中式婚礼里.喝交杯酒和闹洞房的习俗基本上保留了下来但都挪到了婚礼仪式当中。比如婚礼游戏就是闹洞房习俗的沿袭与演变。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男女成亲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书六礼。“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亲时由男方交给女方。“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具体是:纳礼.男家请人预备礼物向女家提亲、说媒。问名:男家在大红庚帖上写下男子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就把女孩的名字八字等写上请人占算。纳吉:如男女双方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则婚事初步议定。纳徵:又称过大礼.类似今天的订婚。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迎亲: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亲书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巾式婚礼习俗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将新人的新床摆放到新房里,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嫁妆嫁妆是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出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花轿花轿成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的。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绣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旗锣伞扇:在迎亲队伍之中,花轿之前。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鞭炮:迎亲花轿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凤冠霞帔:嫁女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十分讲究,内穿红袄.足蹬绣履.腰系流苏瓤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案的锦缎”霞帔”。盖头.古时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辟邪,红色取吉祥之意。这块盖头要八洞房时由新郎揭开。马鞍“鞍”“安”同声,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入洞房时洞房门槛上.让新娘跨,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火盆.放置于门外的一盆火,让新娘跨过去,寓意婚后日子红红火火。天地桌多放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秤.称为“六证”。意为”六证可知家里粮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貌怎样、账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讲只有“三媒六证”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等到吉时,举行结婚典礼俗称“拜天地”。秤杆八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花烛在婚礼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凤彩绘装饰,故称花烛。
俗话说“三里不同俗,五里一易风”,不同地区,结婚风俗也有很大差别。河南地处中原,面积大,人口多,各地的结婚习俗还真不少。现在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南文化的婚俗都有哪些,如果你的结婚对象是一个河南人,那你一定要仔细看看了。
婚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汉人婚俗自古及今的礼制,中原核心的河南更是不例外。纳彩通常是“凤求凰”,由男方主动向女方提婚,却也不乏女方反过来攀亲的,以花袋装银元,托媒人登门,俗称“送布袋”;双方无异议则交换彼此生辰八字,叫“过八字”或“换庚帖”;如若八字属相互不相冲,祖灵神明占卜无碍,则各出正式婚帖一份,即后,男方择日下聘礼,称“丢定物”,至此姻亲已定,不能改悔。
男方择定婚期后,由媒人知会女方,叫“送好”,时间多选在冬春季节,此时秋收刚过,既有空闲也有钱粮;婚礼正日,新郎随同花轿亲迎,轿内坐压轿童,轿前专人燃爆竹,轿后挂灯笼,彩旗锣鼓开道,是为“大娶”,女方常见以被褥服饰和“箱、桌、柜、椅”四大件作为陪嫁妆奁;新娘来到夫家门口,男方亲人手持一面烧红的犁铧,间以白酒喷洒绕轿旋转,称“憋性子”,接着新郎对着花轿作揖,叫“拜轿门”;新娘由伴娘搀扶出轿,拜堂成亲,送入洞房,夫妻饮交杯酒,之后亲朋们便开始“闹洞房”。
迎娶这一天,男方要杀猪备礼,准备好一大块“离娘肉”,少则15公斤,多达20公斤,如若是生猪肋条肉和猪后腿,那么肋条肉大小以六根肋骨的为最好,猪后腿则必须整腿赠送,不能分切,讲究两家以后才能常来往。备好的肉块安放在酷似蒸笼的食盒里,各地送肉的日期不尽相同,婚前、迎娶、回门皆有,意在感谢丈母娘对于女儿的养育之恩。随后,新郎官西装革履,斜披绸带,胸佩彩花,手执绸花裹着的辟邪圆镜,由伴郎陪同,坐着彩带鲜花点缀的彩车,奔赴女方家中。一路上,气球、彩旗飘扬,轿车、摩托成行,民间西洋乐队取代了唢呐锣鼓,鞭炮和三连铳声声响起,煞是热闹。
到了女家,新郎要和女方尊长先行鞠躬互拜,以示敬意,女方尊长为新郎披上另一边的绸带。女方亲朋好友会趁机上前“糟”男方来客,主要是新郎和伴郎,把新郎画个大花脸,把伴郎抹成黑脸包公,闹个欢乐气氛。致贺的亲朋,迎亲的队伍,女方需要设宴好生款待,酒足饭饱后便该接新娘返程了。新娘的嫁妆除了衣物、被褥、家具、电器等日常用品外,还需必备一种独特的饭食嫁妆――随身饭。
随身饭已由娘家人事先备好,主要有肉、菜、馍、面条和饺子等,一般猪肉称“随身肉”、面条称“随身面”、饺子称“随身饺”,饺子的数量视乎新娘的年龄而定,女方捏饺子是为了捏住亲家的嘴,以免挑剔叨扰使自家女儿受气,东西各装在饭碗,放入食盒,抬至夫家后供新娘加热食用。城里的人们则多买来挂面,用红纸缠裹,和两双新碗筷同放在红脸盆中,再用红布兜上代替,数量以双数为吉利。
身穿大红绸袄亦或洁白婚纱的新娘子,手执鲜花一束,在亲密姐妹和送姑的陪同下走出闺房,伴郎在前端边引路边撒彩纸。及至男方家中,逐渐进入婚礼高潮。有些人家为了更为热闹体面,会请来一些歌舞团或杂技团表演助兴,以娱亲友,男方家眷手端红盘或是脸盆穿梭人群之中,接受来宾们馈赠的礼金。
新娘进门,在男方能说会道且德高望重的司仪主持下,举行古典的“拜天地”仪式,一拜天地,感谢天地自然赐予人类生命以及生存空间,二拜高堂,男女长大成家立室,理应拜谢父母养育之恩,夫妇交拜,相敬如宾,百年人生路上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礼毕,新娘送入洞房,来宾们纷纷落座品尝喜宴,厨子们早已忙得不可开交,篦笼里的蒸菜和蒸馍热腾腾、香喷喷,一般是四荤四素的八碟压桌干菜,客人们猜拳行令,相互敬酒,喧闹不已。
喜宴过后,亲友来宾们开始了婚礼上的狂欢大闹,那就是“闹公婆”,用灰、墨、颜料之类在新郎的父母头脸上乱涂胡抹,戴上尖顶纸帽、辣椒串、大红花,缠上裙布,反穿衣服,把老两口整得不成样子,十分滑稽可笑,真可谓极尽搞怪之能事,尽管如此,公婆两人却是不能生气的,毕竟人生喜事难得几度逢,再说风土习俗如此,也便顺其自然,欢颜以对,任由大伙随意摆布,惹得来宾们禁不住抱腹大笑。
“闹”是中原婚俗尤为显著的一大亮点。闹洞房中的“撒喜床”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早在婚礼之前,新郎家人便在同宗同族、邻里乡亲的嫂嫂辈中大费周章挑人选,最好是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而且口齿伶俐,能唱会编,能够随机应变,选出一到两个,作为撒喜床的主角。
闹洞房时,嫂嫂手托盘子,盘内红纸上放有栗子、红枣、花生、桂圆等干果,一边往坐在床上的新娘身上轻撒,一边舞动着唱些吉利词语,调节营造气氛,来宾们也跟着随声附和,嬉笑闹声层出不穷。闹洞房,听房声,本是辟邪驱祟的旧时传统,也是人生喜事上的欢乐环节,闹一闹也并无不可,但是时至今日,这“闹”是愈闹愈出格,愈发没了礼法限制,“闹”的对象也从闹新郎、新娘到闹公婆,发展到闹小姨子以致闹伴娘,“闹”的方式也越来越直露。
河南有些地方就有“画老鳖,耍伴娘”的闹法,原本是闹新娘,偷听洞房悄悄话,后来由于男宾们碍于新郎脸面,不便在新娘身上画图,于是便将对像改成了伴娘,强闹着非在伴娘身体画上老鳖图样不可罢休,而更有一些地方不乏闹得过于厉害而偶有意外发生的,虽是新婚喜日无分大小,却不免有脱离含蓄、庄重的民族道德礼制之嫌,引发了相当的争议。
一般而言,新娘“三天试刀”,开始下厨做饭,以做面条为主,以手光、盆光和面光的“三光”为标准。新郎陪同新娘“回门”,必须重走迎亲时的来时路,新郎还得给丈人丈母娘置办四色礼品,东西可随意搭配,但必须四种凑双数讨个吉利。以前河南还曾流行过“悄婚”,顾名思义,也就是悄然进行的婚礼。
不单迎亲日子要选在双数日子,多半定在农历初四、初六或初八,而且时间必须安排在夜间12点进行,以图个成双成对、圆满合美的吉利。之所以三更半夜进行婚礼,据说是源自明朝初年,为了逃避藩王朱桱强行占用新婚女子初夜权的暴虐行径,如今,这个习俗已经式微,几近灭绝。
结婚程序大体有四个步骤:议婚、订婚、成婚、回门。
议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阶段。旧时“无媒不成婚”,男女双方不能见面,全凭父母意愿,而能否成婚完全取决于“合婚”的结果。后来,又增加了相亲,方法是由介绍人带上男方到女方家看女方的容貌、身材。女方的父亲,或女方自己与母亲有时也去男方看看房屋、住室,打听其社交人缘。合婚既成,两家则择吉日互换庚帖。双方各备红书庚贴,上面重新写明男女各方出生的年月日,互相交换,表示信守不渝,当地人俗话是女方“有主了”。发展到后来,由于人们破除迷信,去掉了“合婚”这一环节,“换贴”这道手续也同时免除。
订婚。旧时订婚的核心内容是门当户对,对年龄的大小并不在意。一般15岁前订婚,甚至五、六岁就订了亲,有小男孩聘大媳妇,也有大女婿娶小女孩的,但通常是女的比男的大。订婚时,男家要给女家送彩礼、送大钱,旧称“纳聘”。一切礼品由女家指定。如保德、河曲一带彩礼名目有“三盘两对”,即三副项圈、两对手镯;“花红彩礼”,即红布、蓝布各一丈二尺;“生米猪卷”,即一斗白米、一斗绿豆、一斗红枣、白条猪一口,馒头24个,还有用红纸裹封的银洋。而女家给女婿的只是象征性礼物,如帽一顶、靴一双,“硬腰子”一个。解放前一般贫苦人家给不起彩礼,不得不典房卖地,债台高筑,以至一辈子不得翻身。保德城关附近还有一种习俗叫“西瓜月饼吃三年”,就是在订婚后三年内,每逢中秋节,男方用食盒抬着上好大西瓜四个,大小月饼垒成一塔送给女方。河曲一带在婚前要给女家送二斤面炸的油饼24个,油糕 120,羊一只,猪一口,酒两壶,女家回油饼两个,糕一个。
成婚,又叫娶亲。男女双方到了当地认可的婚龄,男女双方就协商结婚的日子。一般是男家先请阴阳先生选择日期,由介绍人拿上礼物通知女家,一般女家都同意男家的日期。但细心的女家还要另请阴阳先生兑日子,看有无“妨忌”。在保德一带,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可以不择日子,任选哪一天都行,谓之“赶乱岁”。
娶亲。婚期确定之后,双方就着手准备,先通知亲戚朋友,一般家户都要订花轿、请乐工。娶亲这天新郎乘花轿,穿礼服,十字披红,由伴郎陪着鼓乐前行,去女家迎亲。贫穷之家雇不起轿子,就用毛驴去接新娘,俗称“明搬”。有的地方因山路遥远,崎岖难行,就用“骡驮花轿”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娶亲,即把一乘长轿绑扎在两根杆中间,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由身着黑衣,头缠白毛巾的“骡夫”赶着牲口,既稳定安全,又节省人力。送亲的人当日不回。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后,代县一带由新娘的弟弟出迎,给新郎头上“插喜花”。新郎进院后要品茶,吃干果点心,叫做“待女婿”。河曲一带待女婿是让吃“小饭”——四碟小菜和挂面、烧酒。食毕,催新娘上轿,新娘头戴凤冠,身着霞帔,腰系玉带,面罩红绸盖头,随新郎出门。这时新娘哭哭啼啼,母亲泪水满腮,母女难分难离,甚至抱头痛哭。女家趁此提点小条件,习惯上叫“养女头一炸”,男家给点钱、面粉或肉,叫做“离娘费”,“离娘面”、“离娘肉”。时过午后,新娘上轿启程。迎娶的队伍回到家附近,先放鞭炮.然后大门前点旺火。娶亲者将送亲者请入室内款待,新娘下轿不能踩泥,由送亲者扛着或倒毡步入院内。新娘进门时,与婆婆同龄的婶姆、大娘要向婆婆脸上抹黑,向新娘脸上抹红。在岚县一带是给公公脸上抹黑,以图吉利。拜堂时按“里三堂,外三堂”的次序排列,先拜天地,再拜祖宗,而后父母,再及同族尊长、亲朋,不能随意颠倒。拜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新娘面墙而坐,新郎为其揭去蒙头红纱。有的地方把新娘头上带的一枝花,插在洞房的最高处,民间歌谣有“墙上插花花,当年抱娃娃”,“插得高,养得早,明年生个胖小小”。在河曲一带,新郎挑了头盖之后,要给新娘梳几下头发,然后用婆家新给的簪子将抓髻改梳成网子头,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此以后就是他的媳妇了。接着要用八仙桌斗中的弓箭向洞房四角空射,认为可以赶走凶煞晦气。新娘要在一块红布上用尺子量一下,用剪子剪一下,意寓婚后能缝善织,会过日子。洞房内忌孕妇、寡妇进入。晚间耍新娘,闹洞房,俗称“三日之内没大小”。整个婚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回门。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五天或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新郎要跪拜岳丈家尊长,俗称“认大小”。保德一带小舅小姨要耍笑姐夫,多是给饭食里特别的多放一些调味,如辣椒、醋、花椒等。还要给新郎吃一顿饺子,叫“捏嘴扁食”,以防止女婿说不好。当天新郎新娘必须返回男家,不得在娘家留宿,称为“打来回”。至此婚礼的全过程才告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