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与吕后到底?

韩信与吕后到底?,第1张

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汉十一年春,萧何,吕后共谋韩信于长乐宫,斩之长乐钟室,夷三族。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关于韩信之死,用当事人的话就是:‘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用蒯通话就是:韩信居人臣之位,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刘老三赏无可赏,所以韩信只有死路一条。这两种观点合二为一。也是最普遍的看法。千百年来得到千百万人的热烈拥护,不过本大师不赞成此种说法!

  

  《留侯世家》: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刘邦封雍齿为什方侯,上演了精彩的政治秀。但是刘邦不杀雍齿,就不是什么政治秀的问题了。刘邦恨雍齿恨之入骨,为其功多,不忍杀之。功多,不忍杀之,这是刘邦的另一面。

  

  《魏豹彭越列传》: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有司治反形己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雒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原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彭越英布韩信为三大骁将,刘邦对彭越这样的老虎也不想做的太绝,而是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拔掉他的虎牙。刘邦因其功更多,更不忍杀之,拔掉他的虎牙,赦以为庶人。这是刘邦的另一面。

  

  《淮阴侯列传》: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刘邦知道韩信死讯以后情感反映也很能说明问题。且喜且怜之!喜从何来?为何而怜?

  

  这里说一说项羽。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所有在场的人,都已经看出来了项庄舞剑,其意在于宰杀沛公,难道项羽是瞎子?项羽并没有阻止项庄舞剑,因为他也想杀了沛公,只是项羽不屑亲手为之罢了。如果项庄舞剑成功,项羽的反映肯定也是 且喜且怜之!项羽当然高兴,刘邦是项羽潜在的敌人,任何敌人的死亡,任何人都会高兴的,因为这才是人性的真实反映!项羽也会怜之,因为他和刘邦毕竟还是有几年的战友情的。

  

  鸿门宴,项羽想杀刘邦,但不屑杀之。刘邦对功臣也有这样类似的心理。刘邦是想杀韩信,但又因为他的功劳太大太大,不忍杀之,和项羽有点不一样。但既然被杀还是且喜且怜之。是人性最真实的反映。任何潜在敌人的死亡,换了谁都会高兴的。

  

  《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韩信被软禁以后,刘邦为了给他解闷,缓解他的心里压力,还时常与韩信QQ。这也很能说明问题。刘邦对韩信是有愧疚之心的,何只不忍杀之呢?

  

  

  《淮阴侯列传》: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髃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明明白白地写着,杀韩信的是吕后,而非刘邦!

  

  当然这里也出现了四人帮和五人帮的问题。明白人都知道,四人帮只是替罪羊,五人帮才是罪魁祸首。但吕后和刘邦很遗憾地不是这样的关系。四人帮只是某人的一条狗,某人叫他咬谁,他就要谁!吕后明显不是,吕后也是一政治强人,不下于刘邦。吕后窥测到了刘邦的心里,想杀而不忍杀,那就让老娘来吧!吕后杀韩信并不是拍刘邦马屁,相反的是个巨大的政治阴谋。

大多数人都知道吕后除掉了汉朝的三杰之一韩信,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切都是萧何的功劳,如果没有萧何在背后出谋划策,韩信不会这么轻易的被斩杀。既然萧何要帮助吕后除掉韩信,为何当初还要将韩信追回来呢?

这件事其实就是此一时彼一时而已,当初刘邦的势力还比较弱,争需名将震场面。

而韩信就是刘邦所需要的人才,可是刘邦并没有一双能识人的慧眼,所以韩信被气走了。

于是萧何为了大汉的江山,只能干出月下追韩信这种不靠谱的事。

说实话当时的萧何也只是病急乱投医而已,真要说对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韩信这么看重也不尽然。

只能说当时的萧何通过跟韩信相互之间的聊天,认为对方的兵法上面比自己高。

很多时候,三人行必有我师,萧何就是抱着这么一个想法,想把韩信留在刘邦身边。

毕竟韩信可是在刘邦这边已经待了一段时间,可以说对于刘邦各种秘密已经很了解,万一要是让韩信跑到他们的敌人项羽身边,很有可能会给刘邦带来灭顶之灾。

于是萧何就打算把韩信追回来,如果韩信一心要走,就把对方的人头带回来。

可能是韩信也看到了对方的诚意,或者说杀意,所以果断认怂了,表示再给刘邦一次机会。

没想到这一次刘邦直接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让一个从来没有同过兵的人,来当领兵大将。

从此韩信也算是一飞冲天,成为了汉朝的三杰之一,为刘邦打了一辈子胜仗,更是把刘邦的死对头项羽也给干翻了。

但是麻烦事也随之而来,韩信这个人别看打仗的时候,各种的耍心眼,实际上情商很低。

自从他成为刘邦手中的王牌之后,从来不知道收敛,属于怼天怼地怼空气的狠人,很多时候把刘邦也给怼得下不来台。

并且还当众要求刘邦一定要给他弄个异姓王,当时刘邦为了夺得天下,真心是硬着头皮给韩信封了王,但是内心当中恨不得让韩信马上去死。

如果说汉朝还没有成立之前,韩信的用处相当大,所以没有人敢动他,可是等项羽死后,韩信的作用也就那么回事了。

毕竟古代一直流行狡兔死走狗烹,现在汉朝的整体局面已经相当稳定了。

但是韩信的小翅膀开始飘了,用韩信的话说,以前自己跟刘邦平起平坐,现在他居然把自己当成手下来看待,明明说好了是兄弟,他却反悔。

只能说韩信有时候也是个脑子不太够数的孩子,这么幼稚的话,他居然也会相信,于是韩信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有吕后。

尤其是戚夫人与吕后争太子的储位之时,韩信更是坐壁上观。

而此时萧何有些纠结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韩信是自己半夜追回来的,虽说现在萧何跟韩信已经保持了距离,但是大家内心当中依然还是把韩信归到萧何的这边。

以韩信的性格,朝中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其中最主要就是刘邦与吕后,可以说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万一将来某一天刘邦忍不住对韩信下黑手的时候,会不会顺带着连萧何一起给收拾了,毕竟在外人眼中,萧何对于韩信有着赏识之恩呀。

萧何为了自保,所以提早给吕后献计,就是打算把韩信给除掉,并且一定要表明自己跟对方并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样的话,韩信身上的事情也就不会牵扯到萧何身上,自己也可以高枕无忧。

所以当吕后对韩信下黑手的时候,萧何不光不出手相救,更是第一个落井下石,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年自己亲自把韩信追回来的,现在为了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断干净,只能亲自上场出谋划策了。

“美人成人彘”是非常著名的 历史 事件,也因此让大家见识到吕雉的狠毒。能够如此有创造性的行残忍之事,吕雉自然不是善类,可是一个女人,为何会变得如此阴狠毒辣?难道她真的天性如此?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藏着一个魔鬼,当遇到不可抗拒的外力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时,魔鬼就会被释放,吕雉就是如此。

将她变成魔鬼的不仅仅是她自己,在这点上,丈夫刘邦和人彘事件的受害者戚夫人同样功不可没。

凡事自有因果,吕雉日积月累的怨气集中爆发,从而促成了惨无人道的人彘事件。

起初,刘邦还叫刘季,刘季连个正经名字都算不上,和刘老幺意思差不多,他不耕田,不种地,因此还被刘太公痛骂,说他不如哥哥刘仲(刘邦称帝后还拿这件事揶揄过他爹)。

刘邦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和吹牛比,不过也因此处下了不少朋友,使的他在当地人缘很好,混了个“泗水亭长”。

或许是吕公独具慧眼,或许是老眼昏花,多少青年才俊都入不了他的眼,偏偏一眼看中了刘邦,要知道,那时候的刘邦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吕雉还是个不到二十的大家闺秀。

吕雉没有抱怨过,他一心一意的操持着这个“穷”家,任劳任怨,刘邦也很得意,“一树梨花压海棠”,任谁都高兴。

后来,刘邦带人赶去服役,误了时辰,因为害怕率人进了大山藏匿,老刘家因此倒了霉,一家人动不动就被审讯,甚至投入大牢,而吕雉既要照顾一双子女,又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却依旧任劳任怨,她对刘邦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信任,觉得丈夫在做大事。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刘邦正式插旗造反,成了“沛公”。

不久后,天下大乱,狼烟四起,刘邦夹缝中求生,混得顺风顺水,取得了一定的权势地位,当吕雉满怀憧憬的见到丈夫,准备享受属于她的荣华富贵时,发现刘邦的身边出现了一个比她年轻、美艳、乖巧的女人——戚姬。从刘邦的宠爱程度上看,如果不是吕雉拥有足够的资历和在功勋属下中有很高的威望,恐怕连王妃都要被抢去了。

不过这也算了,哪个成功的男人身边不是美女成群?吕雉虽然心有芥蒂,却也不至于为了这个想不开,事情的转折出现在楚汉战争的睢水之战时。

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下得以出川,接连大胜,于是有些飘飘然,过高的估算了自己的能力,亲率五十六万联军大战项羽,结果被项羽的三万人马杀得人仰马翻,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睢水为之不流。

刘邦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坐在夏侯婴赶的车上逃命,为了加快速度,竟然几次将同车的亲生儿女推下车,如果不是夏侯婴多次将两个孩子救回,恐怕他们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了。

项羽顺利击败刘邦,并抓获了其部分家眷,其中就包括刘邦的父亲和吕雉,为了逼刘邦就范,项羽命人在阵前架起大锅,称刘邦若不降,则将他满门烹杀。刘邦悠然自得,说出了那句被人诟病的名言——分我杯羹。

关于这点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刘邦本性如此,自不必说。另一种是刘邦这样说是为了激项羽,保全全家。因为他还有说我们是兄弟,杀我父亲相当于杀你自己父亲,气得项羽破口大骂。

无论真相怎样,在当时情况下,吕雉的生死只在项羽的一念之间,一心盼望丈夫能救自己的吕雉来说,这番话无疑是一盆浇在头上的凉水。我想,作为一个含辛茹苦的女人,在那一刻,心怕是真的死了,剩下的不过是单纯的王与王后而已。

最终,刘邦击败了项羽,楚霸王乌江自刎,汉高祖一统天下,于是,更多的问题在刘邦和吕雉之间展开了。

刘邦不喜欢与吕雉所生的太子刘盈,觉得刘盈性格懦弱,毫无自己的风范,但刘盈是自己与吕雉所生的嫡长子,在朝中颇有声望,同时深得功勋大臣的拥护,若非如此,刘盈恐怕也不可能坐上太子之位。

与刘盈的对比之下,加上爱屋及乌,刘邦对自己与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极为看中,多次说这孩子像自己,加上戚姬娇滴滴的枕边风,于是刘邦有了废立的打算。

戚夫人没有什么背景,所倚仗的不过是刘邦的宠爱,她明目张胆的鼓动刘邦另立太子等于向吕雉宣战,实际并不明智,当然,如果她有薄姬那样的智慧,也不会落得那样惨淡的收场。

刘盈有满朝文武,特别是军功大臣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大将樊哙还是吕雉的妹夫,再加上在那个背景下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即便太子有些小差错,也不会轻易被废,更何况刘盈仁德贤明,所以大臣群起反对,反而激起了刘邦的倔脾气,戚姬感觉有机可乘,于是变本加厉的哭诉,弄得刘邦怜惜不已,心头小鹿乱撞(楚楚可怜的女人很容易激起雄性的原始欲望),于是废太子之心更盛。

吕雉深感不安,他知道刘邦的性格和地位,如果真的铁了心,自己和那些大臣根本无法改变他的想法,于是“逼”张良献计,请出商山四来皓辅佐太子,整日陪伴左右。

刘邦见了,知道太子羽翼已丰,无可奈何(不过我觉得这里有些问题,以刘邦混不吝的性格,即便商山四皓再如何有威望,也不至于让刘邦望而却步)。为了保全戚姬母子,刘邦想了几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首先命刘如意返回封地,终身不得进京;其次,命忠直的大臣周昌为赵国相,名为辅佐,实为保护;最后,更是在弥留之际,令陈平与周勃带着奉旨斩杀自己昔日挚友,功勋大将——樊哙(樊哙与刘邦是连襟,娶了吕雉的妹妹)。

陈平奉旨出城,在路上听闻刘邦驾崩,他与周勃经过商议,并未执行刘邦的圣旨,而是回京见吕雉,同时陈述己功,吕雉大喜,之后对陈平、周勃十分恩待。

这里或许有陈平、周勃二人识时务,知刘邦死后,大权尽归吕雉,故而明哲保身,但是从后来他们在吕雉死后清除吕氏宗族来看,也未尝没有隐忍以待时机的成分。

说回正题,大权在握的吕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也可以好好和戚姬清算一下旧账了。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吕雉并没有狂风暴雨般的对付戚姬,只是将戚夫人剃光了头,扔到冷宫舀米,对于此时的吕雉来说,这样的“报复”实在太轻,也太让人意外了。

这里面或许有朝局还不安稳的成分在,也有可能是吕雉像想猫捉老鼠一样,体验一下支配别人命运的快感,无论怎样都好,总之吕雉还没有正式出手,戚姬再一次愚蠢的主动撞上了枪口。

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想着在远处为王的儿子,心中不甘的戚姬,很愚蠢的做了一首诗,每日哼唱:

刘邦辛辛苦苦把刘如意送走,为的就是保儿子的周全,偏偏却被戚姬这个蠢女人给搞砸了,真的很难想象,格局和智商只有这种程度的戚夫人,是谁给了她当初和吕雉叫板的勇气。

刘如意不可能会得到这样的消息,但吕雉很快知道了,于是,血雨腥风般的秋后算账,开始了……

吕雉先下诏将周昌宣回京师,之后又令刘如意进京朝贺,伺机暗杀,就这样轻易化解了刘邦的遗计。刘盈不仅不像刘邦,也不像吕雉,知道母后心思的他与弟弟刘如意形影不离,实施保护,因为无论如何,吕雉也不会当着儿子的面杀人。

但凡事总有疏漏,刘如意年幼,好睡个懒觉,而刘盈很喜欢狩猎,他心疼弟弟,想让他多休息,于是自己带人去打猎,可是回来时,刘如意已经毒发身亡,吕后抓住了这少的可怜的时间差,毒死了刘如意。

人心中的有扇门,里面装着恶鬼,一旦打开就如同开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杀死刘如意后,吕雉终于对戚姬下手,她派人将戚夫人剜目、割舌、灌耳、毒哑、砍掉四只,扔进厕所,此时,生命力顽强的戚姬还未死去,身体在粪坑中扭动抽搐。吕雉为了满足此时心中的变态欲望,邀请了皇帝和大臣来观看自己的“杰作”,当刘盈得知,厕所中这个怪物就是当初那个美艳的戚夫人时,吓得手脚冰凉,嚎啕大哭,至此浑浑噩噩,少理朝政,几年后病故。文武百官也是掩面而泣,战战兢兢,只有吕雉放声大笑——是的,她多年的怨气在这一瞬间终于释放出来了。

吕雉的狠辣是不可否认的,戚夫人凄惨的结局也确实让人不寒而栗,但是,今日果,前日因,落到这步田地,和她与刘邦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最终上位的是戚夫人,吕雉母子的结局会如何呢?人,总是要多行善事,而不是一直指望着别人以德报怨。

正所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一、人彘事件暴露了刘邦的老伴吕雉是何其心狠手黑的一个女人!

刘邦在战乱中,逃难遇到的戚姬,而且当晚就在老丈人的撮合下和戚姬入了洞房,结下了一世姻缘。按理说戚姬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之女,能成为刘邦这样的大人物心爱的女人,可以说是一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戚姬在宫廷生活的熏染中,有了更大的野心。她很争气,给刘邦生了一位儿子,名叫刘如意。吕雉呢,作为刘备的原配夫人,也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盈。作为原配夫人,吕雉的儿子——刘盈理应成为将来接替刘邦基业的皇太子。但是,戚姬明白自己的儿子也可以争一争太子之位,只有自己的儿子成了一国之君,自己才能永享富贵。戚姬为了促成儿子刘如意成为太子,没少在刘邦耳边吹枕头风,甚至还上演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苦肉计,但是刘邦最终也没能给戚姬一个明确的答复。因为吕雉问计与张良,张良让吕雉请出了商山四皓,刘邦认为连自己都很难请出山的商山四皓都辅佐刘盈了,可见刘盈的实力有多强大了。所以无论戚姬再怎么纠缠,刘邦也没答应戚姬让刘如意做太子。

史书上说,晚年的刘邦对戚姬还是深爱有加,恋恋不舍,如胶似漆,他不是不想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但是就是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其实刘邦完全可以和自己的心腹大臣张良,陈平、周勃商量出一个保护戚姬的方法,但是久病缠身的刘邦弥留之际只是哭哭啼啼,唉声叹气。

刘邦死后,吕雉的儿子顺利登基帝位,为了报复戚姬夺夫之爱,为了报复戚姬阴谋篡夺她儿子皇太子的企图,吕雉下令将戚姬砍去四肢,双眼挖掉,双耳失聪,舌头割掉做成了人彘。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也被吕雉毒死了,母女二人死的相当悲惨。

典型的小三上位被原配反杀的案例。3人谁也脱离不了关系。

在沛县,刘邦是个一贫如洗的小人物,整天无所事事。它与吕后结婚的时候,是赖蛤蟆吃了天鹅肉,一个大家闺秀就因为老爹看着刘邦顺眼就嫁了过去。当刘邦起义时,吕雉也是在背后一直支持刘邦,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必有一个女人的话,那么 吕雉无疑是刘邦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戚姬是一位年轻貌美、不畏兵威的女子,曾搭救过刘邦 。公元前205年农历四月,项羽率轻骑突袭彭城,汉军溃败,楚军追至灵璧东睢水上,刘邦只身沿睢水东北而逃,逃至今梁集境内,躲进一眼枯井中藏身,被附近村中的戚氏父女救起。为躲避楚军搜捕,戚父将刘邦留住三天,并以戚女相许。当时吕后在为刘邦坐牢。

戚夫人是刘邦在吕雉身陷项羽大牢期间结识的一个美人,年轻、漂亮。

夫人在汉初嫔妃等级里属于第二级,列在皇后之后,相当于后来的西宫娘娘。

吕雉回到刘邦身边的时候已经40出头了,并且因为常年劳作再加上牢狱生活的摧残,往日的花容月貌已不复存在(当然了,也可能压根儿也没存在过)。

虽然吕雉为刘邦吃了那么多,但她在刘邦心中的位置早已被戚夫人占去,吕雉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再大度的女人遇到这种情况也难免会心生怨恨(何况吕雉并不大度),无论对负心郎还是对他的新欢。

戚夫人利用刘邦对她宠爱,央求刘邦立他的儿子为太子,刘邦答应了。虽然刘邦主要是因为讨厌刘盈的怯懦,喜欢刘如意有乃父之风。但是对吕雉来讲她把戚夫人恨到了骨头里。

刘邦过世后,刘盈顺利登基。为消除怨恨,保证子承父业 戚夫人不仅是自己的情敌,而且是自己的政敌 吕雉对戚夫人的母子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他把戚夫人打进了“永巷”(宫中监狱),并下令把刘如意召进宫中。

刘盈比较和蔼,担心母后不利于刘如意,便把刘如意接进自己的宫里照料。吕雉虽然怨恨儿子缺乏阶级斗争的这根弦,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儿子的面子。

此时将歌之戚夫人日日哀歌,激怒吕雉。,觉得留着戚夫人母子永远是个祸患。在儿子外出狩猎时,她对刘如意下毒,然后下令将戚夫人的手、脚断了,弄瞎了,弄哑了,弄聋了。做成了人彘。

一代军事天才韩信,为汉高祖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却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但是,淮阴侯韩信,却被吕后以一种很奇葩的方式处决。根据历史记载,韩信被吕后骗至长乐宫,吕后随即命人以厚布遮窗,以长毯铺地,将韩信吊在钟下,被一群宫女用竹竿刺死。

那么,吕后又不是没有兵器,为何以这种方式处决韩信呢?

其实,韩信之死,源自于早年自欺欺人的做法。当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时,刘邦多次向韩信发出求救信,但是韩信不仅按兵不动,还向刘邦提出要做假齐王的要求。刘邦听罢火冒三丈,但是因为张良踩了他一脚,他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于是,刘邦脸色一变,大吼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做什么假齐王,我现在就封他为三齐王,与天齐,与地齐,与君齐”。

但是,接到敕封的韩信还是惴惴不安,他知道自己趁人之危要挟汉王,日后恐怕会遭到清算。于是,韩信想出了一个主意,书信一封,让刘邦做出“不杀”的承诺。接到信的刘邦立刻明白了韩信的意思,如果此时拒绝韩信,韩信必然不会援救,倒不如给他这个承诺。于是,刘邦向韩信承诺“

齐王三不杀,五不死,凡顶天立地于汉土,绝不加兵刃于身

”。所谓“三不杀”,指的是天不杀、地不杀、君不杀。所谓五不死,指的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无绳捆之,无兵杀之。

韩信以为,只要阳光普照的地方,只要有土地的地方,只要有君王的地方,自己就不会死。天底下没有锁拿自己的绳索,没有杀死自己的刀剑,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拥有一个免死金牌。可是,到头来自己却被吕后被竹竿刺死。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一代枭雄项羽垓下自刎,大汉帝国建立之后,韩信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转而变成一个威胁皇权的存在。于是乎,刘邦对韩信多次贬谪,先是将齐王改封楚王,又再次贬谪为淮阴侯,刘邦的杀气已经暴露无遗。

刘邦想除掉韩信,但是却因为之前的许诺,一直没能下手。刘邦问吕雉,朕之前许诺过韩信,三不杀五不死,如今让我怎么办呢?吕雉说:“大王大可不必劳心,我自有办法。”

韩信被吕雉召见,侍从对他说“吕后诡计多端,您之前已遭多次贬谪,此去恐怕很危险,不如遁去。”韩信说:“大王许诺我三不杀五不死,如今吕后一介女流能奈我何?”进了长乐宫,韩信发现宫门瞬间被关上,就连窗户都被厚布遮盖,地上铺着重重地毯。一群宫女拿着白绫将韩信擒拿,将韩信悬在了殿内的大钟之下。

韩信愤怒的质问吕后:“大王先前许诺我三不杀五不死,如今你怎么敢抓捕于我。”吕后笑着说:

“本后实在不敢违背大王的旨意,但是如今,你既不见天,又不着地,也见不着君王。我既没有用绳捆你,也没有用兵器杀你,我只能让这群宫女用竹竿将你处决。”

韩信听罢大笑:“我真懊悔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以至于现在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历史方位说:

从某种意义上看,韩信之死,是历史的必然。自古皇权和臣权都是难以平衡的矛盾体,尤其是在分封制和郡县制过渡的时期,功勋卓著而又能征善战的韩信,不仅会受到皇帝的猜忌,而且会对立足未稳皇权产生威胁。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新兴朝代的建立,就会伴随着功臣的覆灭,这似乎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历史魔咒。

  吕后(前241~前180) 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县(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

  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

  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结发刘邦

  吕后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人们对她的称呼,她的原名叫吕雉。

  吕后的家乡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她父亲的名字由于史书没有记载今天已经不知道了,史书只称他为吕公。吕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吕公因为躲避仇人逃难时曾暂住在至交好友沛县县令家里。后来,由于吕公对沛县感觉不错,便把家安顿在了沛县。

  吕公刚刚客居沛县的时候,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都来凑钱喝酒。负责接收贺礼的人,就是后来刘邦手下“三杰”之一的萧何。此时,萧何是沛县县令手下一名官员。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按照规定,献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凑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来到以后,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史记·高祖本纪》),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刘邦一个子没拿。吕公一听“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大为惊讶,赶快起身相迎。因为“贺钱万”在当时是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从酒宴的规定看,出一千钱的都算是贵客,都要请到堂上喝酒。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来人的身份看,比亭长官高的人不少,但都没有“贺钱万”。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实际收入上看,秦代一位县令的年俸也只是数千钱,至于亭长,一年的俸钱不足数千。一个亭长一次酒宴敢于“贺钱万”,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是不可能的事。吕公当然知道刘邦不可能“贺钱万”,但是,吕公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看中的是刘邦的胆量和潜在的政治家素质。所以,吕公听到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立即对刘邦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兴趣。

  吕公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相面。因此,他对口出大言的刘邦的面相也非常吃惊。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为人相面多极了,但从来没有见到你这样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刘邦此时还没有妻子,一听说有这种好事,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下来。但是,吕公嫁女一事吕公的老婆不答应:你平时总说咱女儿是个富贵相,要许个富贵之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季?吕公回答: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 ——《史记·高祖本纪》

  吕公的家是吕公一人说了算,尽管他的妻子反对,但是,他的妻子并不当家;这样,吕雉就成了刘邦的妻子。值得重视的是吕雉的态度。作为这场婚事当事人的吕雉,没有丝毫怨言地接受了父亲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安排。可见,未出阁的吕后当年本是个乖巧听话的姑娘。(资料来看,吕雉是正常出阁,那么,吕雉嫁给刘邦之时应当不超过二十岁,刘邦此时应当是四十一岁。因此,刘邦与吕雉的年龄相差恐怕有二十一岁左右。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姑娘嫁给一位比自己年长二十一岁之多的亭长,还毫无怨言,应当说此时的吕雉非常温顺、听话。)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吕雉则是公元前241年,两者年龄相差应记为15岁。上面括号内的文字实为后人推断臆想,不够客观。

  遇人不淑

  吕雉出嫁之时还有一个令她非常难办的问题:刘邦已经有了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肥。不到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大她十五岁的中年亭长刘邦,而且,这位亭长虽然没有正式结婚,却有了一位未婚生育的儿子。(在刘邦发迹之前,吕雉对刘肥没有任何苛刻之举,这对一位丈夫长自己二十多岁的**来说,实属不易。)

  吕后在未掌握国家大权之前,确有她善良温顺的一面。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吕雉有了儿子、女儿之后,还要在田中干活。吕雉婚后还得亲自下田种地,显示了吕雉勤劳持家的一面。

  连累入狱

  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之后,要负责往郦山押送服劳役的人。一次押送郦山劳役,一路上不断有人逃亡。无奈之下,他干脆在丰县西边的大泽中将剩余还没有逃的人全放了,并且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这一说一放,反倒感动了十几个不愿逃的人,愿意跟随刘邦。刘邦就带着这伙人跑到芒砀山(今河南永城)落草为寇了。

  刘邦身为亭长,押送骊山劳工,竟然放走劳工、自己逃亡,这当然为秦法难容。常言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刘邦可以一走了之,吕雉却为此下了狱。

  监狱里的生活历来不好过,吕雉进了秦代沛县的监狱也好不到哪儿。监狱之中大问题之一是狱卒对吕雉不礼貌,吕雉在狱中为刘邦究竟受了什么罪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沛县监狱中有一个叫任敖的狱卒,平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关系挺铁。任敖看见狱卒虐待吕雉,一怒之下打伤了那个虐待吕雉的狱卒。这一下子,沛县监狱的狱卒再也没有人敢于欺侮吕雉了。(任敖打伤虐待吕雉的狱卒,说明吕雉在沛县监狱之中受过虐待 吕后掌权之时,任敖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是副国级的干部。)

  颠沛流离

  汉二年四月,刘邦在还定三秦之后,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打到了西楚都城彭城。此时的项羽正在齐地忙于平叛,刘邦趁虚而入打进了西楚国都彭城。刘邦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消灭项羽集团;二是要接走他的父亲、妻子、儿子、女儿。但是,刘邦到了彭城之后,并没有急着接亲人,反而在彭城忙于接收项羽从秦朝都城带走的美女、财宝。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曾经给刘邦下过一个定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贪财好色,刘邦打到彭城之后的表现验证了范增的评价。

  等到项羽杀回彭城,刘邦才急忙派人去接家属,但是,此时项羽也已派人去找刘邦的家属。刘邦的家属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早在项羽来人之前已经躲起来了。结果,刘邦派来接家属的人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项羽派来找刘邦家属的人也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不仅如此,而且刘邦的父亲、妻子与刘邦的儿子、女儿还在忙乱中相互走失了。

  人质生涯、历经磨难

  刘邦的父亲、妻子从小路去找刘邦,结果正好遇上项羽的军队,成了项羽的俘虏,被迫成为人质。

  刘邦的儿子、女儿幸运地遇到逃亡中的刘邦。刘邦绝情绝义,三番五次踹他的儿子、女儿下车,总算有大臣屡次相助吕后的儿女才逃出性命。

  吕雉与刘邦其父太公却从此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了二十八个月的人质。而且,吕雉在为人质的两年多时间内,还遇到了一件灾难。

  汉四年,刘邦、项羽荥阳对峙之时,无奈的项羽忽发奇想:以烹太公相威胁。项羽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要挟刘邦,逼迫刘邦投降。刘邦不吃这一套,竟然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我和项羽都受怀王的命令伐秦,又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你爹,我也跟着一块儿喝汤(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大怒,要烹太公,幸亏项伯从中斡旋,项羽才未杀太公。

  这件事虽然史书记载的是杀太公,如果真的烹了太公,吕后能躲得过去吗?绝对不可能躲过去!项羽一旦感到绝望——人质不能起到威慑刘邦的作用,他岂能白白为刘邦养着刘邦的老婆?这场危机由于项伯相救,说了一番杀太公没有任何作用,只能使两家的仇结得更深之类的话,项羽才平息了怒气。太公得以躲过一劫,吕后也因此得以躲过一劫。

  刘邦虽然在做汉王之时已经宠幸上了戚夫人,但是,刘邦不解决吕雉的问题可以,但他不能不想办法解决其父做人质的问题。因此,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了两年多之后,由于项羽军粮短缺,不得不同意刘邦汉五年十月提出的鸿沟议和。刘邦利用鸿沟议和的骗局,诱骗项羽放回了做了两年零四个月人质的刘公和吕雉,然后撤兵。

  刘邦在得到被扣两年多的老爸和老婆后,立即撕毁协议,追杀项羽。但是,不管刘邦如何欺骗项羽,鸿沟议和终于使吕雉回到了汉营。

  吕雉对楚汉战争的贡献是他为刘邦做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人质。这是吕雉为刘邦做出的重大牺牲,也是吕后在刘邦死后执掌朝政的政治资本。历经磨难,回到老公身边的吕雉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宠幸的戚夫人。“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史记·吕太后本纪》)此时的吕后因为年龄长于戚夫人,常常作为留守,伴在刘邦身边的是那位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由于在此之前吕后已经和刘邦长期分居,吕后作为人质被放回后仍然与刘邦分居,因此,吕后此时已经很难见到刘邦了。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更加疏远。吕雉必然学会直面情敌。此时的吕雉有多大?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一下。吕雉不足二十岁时嫁给刘邦,一年之后生汉惠帝刘盈,第四年刘邦起兵反秦离家出走,经过三年反秦,四年楚汉相争,到鸿沟议和之时,吕后才与刘邦重逢,离初婚已经十年。因此,此时的吕后应当是不足三十岁。这十年夫妻,吕雉和刘邦共同生活了不到三年,刘邦就在芒砀山落草,接着是反秦三年,灭项四年。等到吕雉再回到刘邦身边,刘邦不但有了新宠,而且又有了另一个宠爱的儿子刘如意(刘邦和戚夫人所生)。不到三十岁的吕后此时只能默默地当一个“留守太太”。

  历史上权势显赫的一代女主,在个人感情生活上并不如意。当人们抬头仰望着权倾天下的一代“女皇”时,谁能知道这位“女皇”有多少幸福感?刘邦宠幸戚夫人,恩恩爱爱;吕后从刘邦反秦开始,就与刘邦再无见面,七年后她才回到丈夫身边,但是,她已经是“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夺嫡风波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史记·吕太后本纪》)”

  刘邦宠爱贵妃戚姬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他想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

  中国传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刘邦废太子之事引发了两个方面的强烈反应:

  第一个做出强烈反应的是朝中大臣。张良、周昌、叔孙通等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废长立幼。

  其中,叔孙通于汉十二年劝阻刘邦废立太子时的一番话非常最具代表性:太子天下本。本一揺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为代表的朝臣们看重的正是制度治国,他们认为:一旦制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张良、周昌等大臣们的反对皆缘于此。

  《史记·张丞相列传附周昌传》记载了有关吕后“跪谢周昌”的故事。周昌是刘邦任泗水亭长时的老部下,跟随刘邦一块儿起兵。他的哥哥周苛还是一位烈士,为守卫荥阳被项羽所杀。周昌坚决反对刘邦废长立幼。刘邦问周昌废立太子一事,周昌口吃,说话结结巴巴,但是,他一听刘邦要废长立幼,非常恼火,他说:我的嘴不会说,但是,我觉得这件事绝对不可能做,陛下即使想废太子,我也绝对不接受这个诏书。由于周昌口吃加上盛怒,所以,才有“期期知其不可”、“期期不奉诏”二语。这里的“期期”正是周昌结结巴巴说话的真实状态(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

  另一个作出强烈反应的是此事的最大受害者吕后。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史记·留侯世家》)

  有人为吕后设谋,让他找张良。吕后就让他的哥哥吕泽劫持张良,逼着张良献计。张良对吕泽说:皇上在战争困难的时候确实能够听我的意见,但是,现在是因为爱而要废长立幼,这已经不是靠说能了结的事。但是,皇上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长的高士;皓,白,指发白)却始终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皇上对臣下态度一贯傲慢。如果你们想个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上朝之时陪伴太子,皇上一定会看见。皇上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也许会有一用。吕后立即付诸实施。吕后派吕泽让人带了太子的亲笔信,还带了一份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四位高士竟然全来了(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史记·留侯世家》)

  汉十二年,刘邦平定黥布叛乱结束,但是,刘邦也在这次平叛中第二次受到致命箭伤。而且,由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严重。此时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因此,刘邦废立太子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张良劝阻无效,托病不再上朝。作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假装听从,实际上废立太子的想法毫无改变(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史记·留侯世家》)。

  一次朝宴,高祖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胡须、眉毛都白了,服装、帽子非常讲究。高祖很奇怪,就问他们:你们是谁?四位老人上前回答,并各自报了姓名:东园公、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听说后大为吃惊:我请你们多年,你们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要随从我的儿子呢?四位老人回答:陛下轻视读书,又爱骂人。我们坚决不愿受辱,所以才因为恐惧而逃亡。如今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说:烦请诸位好好替我照顾好太子。四位老人敬完酒,离去。刘邦看着离去的四位老人,指着他们对戚夫人说:“我想更换太子,但是,他们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了啊!吕后真是一位好主子啊!戚夫人听说后,立即失声痛哭,刘邦说:为我跳一曲楚舞,我为人唱一首楚歌。歌词说:鸿鹄高飞啊,一飞千里。羽翼已成啊,横渡四海。横渡四海啊,还能作什么。即使有弓箭,对于高飞的鸿鹄还有什么用呢(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翩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史记·留侯世家》)。

  从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功绩政绩

  汉高祖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同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彭诉说无罪,吕后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她抱怨刘邦:“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她日后掌权作了充分准备。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

  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刘盈年幼仁弱,大权操在吕太后手中。

  为剪除异己,毒杀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烧耳,给她吃哑药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任其哀号,名为“人彘”。刘盈不满其母的残忍,弃理朝政。

  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病逝,立(前)少帝刘恭,吕太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

  前184年,吕后遂杀少帝刘恭,立刘弘为(后)少帝,吕太后照旧临朝天下,所以刘弘不称元年。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太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太后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太后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吕太后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吕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正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前180年八月一日,吕太后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后陵位于陕西 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

  吕后崩后留下诏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大赦天下。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由于吕后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戚集团,从而加剧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后,马上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吕太后没有完成她的政治计划就去世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袒刘之军蜂起。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以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史记》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称制时出现五星连珠(一种天象,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排成一条直线,古人认为出现这种天象是顺应天命),但是史书没有记载。总之,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

  历史作用

  《史记》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主谋诛杀韩信、彭越,逼反英布并最终灭而杀之。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刘邦去世的前一年。韩信、彭越、英布三人都是著名战将,为刘邦夺下了大半江山,刘邦登基作皇帝后,均被封为王爵。三人国土广大、民口众多,是当时一等一的封王大国。

  刘邦去世时,吕后曾封锁消息,四天密不发丧,与其幸臣审食其密谋诛杀众将领。这一密谋后来走露风声,被人劝阻。但已经足以威摄群臣,使得那些如狼似虎的将领们乖乖地随着吕后的指挥棒转,顺利渡过一段危险期。

  吕后不仅主谋诛杀大臣,还对刘邦的子孙们痛下杀手。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分别是刘肥、刘盈(即汉惠帝或称孝惠帝)、刘如意、刘恒(即汉文帝或称孝文帝)、刘恢、刘友、刘长、刘建,其中只有刘盈是吕后亲生。吕后掌权后,先是毒杀了刘如意,然后又因小事想对刘肥故伎重演,被刘肥识破,刘肥设计自保逃过一劫。后来,吕后又设计饿杀刘友,迫使刘恢自杀,刘建病死只留下一个儿子,也被吕后派人杀掉。没有受到吕后威胁的只有刘恒和刘长二人。实际上,连亲生的儿子刘盈也是间接死于吕后之手。总起来说,刘邦的八个儿子中,直接或间接死于吕后之手的有四人,另有一人病死后被吕后绝了子孙根。没有受到损伤的只有刘肥、刘恒和刘长三人。

  吕后不遗余力地迫害刘邦的子孙,除了女性任性的行事风格使然之外,目的之一就是夺取他们的封地,用以分封她的娘家人,以壮大吕家势力。事实上,吕后也确实几乎夺得了刘家天下。但结果却是,在接下的政变中,吕姓一族被大臣们尽数诛杀,连吕后的亲生子刘盈一支也被捎带着赶尽杀绝。

  吕后谋诛众将的想法显然是略带神经质的直觉思维的结果,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刘邦登基作皇帝后之初,因为历史的原因封了七个异姓王爵,以及一大批侯爵,各个王侯都有自己的国土和人口,其税赋用来供养王侯,可以继承。侯爵势力小,最多不过一两个县城、两三万户人家而已。王爵至少封有几个县城及其人口,并且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刘邦的中央政府至多派几位官员担任各个王爵政府之中的首脑。王爵势力巨大,难以约束,给大汉皇朝的稳定带来巨大潜在威胁。可能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刘邦才与众将杀白马为盟,约定“非刘不封王,无功不封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刘邦虽贵为皇帝,但与其部下的关系并非绝对服从式的上下级关系,刘邦只是身兼国王(中央直辖土地及其民众)和联盟老大两职的盟约长而已,其政治角色介乎于春秋战国时的霸主和秦始皇帝两者之间。刘邦为政时期,中国的社会组织形式基本上回复到春秋战国时的分封制,刘邦的改朝换代并没有冲击到自黄帝以来的分封制。

  吕后的所作所为,使许多封国都没有能够充分发展壮大起来,实质冲击了分封制赖以存在的时空条件,严重削弱了分封制度,为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推恩令并剥夺王侯军政大权等行动奠定了基础。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分封制度发生本质变化,被封王侯只享受其封地上的税赋,没有对其封地的行政管理权。如果没有吕后的这一番作为,纵然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怕也难以完成中央集权制大帝国的构建工程。所以,吕后对中华社会发展史的影响作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她是中国分封制的掘墓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732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