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过一个笑话,一个母亲哭着对女儿说,我当初怎么会选择你爸爸这种人,女儿像个小大人一样拍着母亲的肩膀说,不要哭,都是当初你自己选的,要怪怪自己。
笑完之后,我觉得有一些不对,因为其实有一些婚姻并不是自己选的,而是在找不到真的想过一辈子的,就找了个合适的勉强在一起。
这一部分人里面,有一些是由于父母逼婚,有一些是因为自己觉得年纪差不多了,有一些是因为看到周围的人幸福也想找个伴。这其中有很多很多理由,唯独没有一个是因为真的爱对方,想和对方过一辈子。
很多人说,那是因为你不懂,当人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就不会相信爱情了,那个时候想爱上一个人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了。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外国人的爱情观,当然并不是全部的,只是我所知道的一部分。
很多人觉得外国人很开发,的确,对于他们来说,年轻的时候谈的恋爱不一定是爱对方,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感情经历,多经历一些事情,懂的多一些,所以他们会很容易接受一段恋情的开始。
而结婚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他们经历足够了,在人海中找到自己想共度一生的人了,于是决定收心,所以这部分的人通常都会对于伴侣很忠诚,对于他们来说,决定结婚的那一次才是真正的爱情,之前的都是试炼,是一份经历罢了。
这种恋爱观我不能确定是否是每个人都适用,但是我只知道,你付出才有可能有收获,你若是不付出,怎么可能妄想会有一个人忽然对你深情款款,非你不爱呢?
若是真有这样的人,几率又有多小呢?又有几个人是会遇到这样的人呢?就算遇到了,他拥有你恰好想要的那些品质吗?
所以在我看来,在最懵懂无知的时候,要不是就不要恋爱,若是恋爱便是一份经历,不要因为一次的受伤就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从此之后找的每个人都像他。
婚姻不是儿戏,为什么要和自己觉得没信心过一辈子的人在一起呢?若是可以,希望你们能坚持,找到属于你的那个他。
为结婚而结婚的人,我觉得是家人的催婚,而自己又性格上顺从家人的安排,为结婚而结婚的人是把婚姻看成是一件必须去完成的任务,例行公事,觉得到了这个年龄就必须这么去做的事情。
因为要结婚所以就结婚了,这真是一种冒险的精神,因为两个人是要在一起一辈子的,可能会好过,也可能不好过,可能会将就过,因为为结婚而结婚的两个人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两个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管过的好与不好,也都要继续下去。
上一辈的人都是相亲,或者知青下乡,也可以是同工同酬而走在一起,看上去也过的很完满和谐,可是他们背后经历的各种磨合各种苦难又是有谁能够了解的呢,只是为了儿女,大人们都磨合磨合再磨合。
曾经的一对邻居,经过双方父母的撮合,他们当时也没有多加考虑其他,应该就是一见钟情的那种,似乎结婚就是人生必经之路一样,很快就在一起了,然后结婚生子,也是过的挺好的。
也许是现在的人把婚姻附加了太多的因素,把婚姻的内容搞得复杂了,又或者是不甘心将就过一辈子。
所以在选择上多了的时候就更不知道怎么选择了,那对小青年,彼此没有太多的考虑和选择,就想着喜欢了,该是结婚的年龄了,就很自然的走到一起,简单而又自然。
我们也不需对为结婚而结婚的人妄加评论,因为他们觉得那样也是可以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婚姻方式。
我比较喜欢贺涵一些。
感觉贺涵这个人设比较成熟稳重些,能够拿的起放的下,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陈俊生,做事情时就比较犹豫,拖拖拉拉,最后不仅伤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说实话,在我看来,贺涵这个人设要比陈俊生这个人设强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贺涵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觉得他说话不好听,但是不得不说他句句都戳中重点,在刚开始罗子君因为陈俊生要死要活的时候,他说的话都不好听,但是确实很受用,而且在罗子君生病还是他送到医院去的,尽管那个时候他还是很讨厌罗子君的,但是仍然选择帮助了她。
一直到后来帮罗子君介绍工作,帮助罗子君的一点一滴,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开始喜欢上罗子君了,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帮她。让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当时罗子君的儿子平儿生日,当时为了平儿放下了手头上那么急的工作,以至于最后受到处分还是什么的,纯属是为了给一个孩子过生日,对于那种职场精英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见他不仅仅改变了罗子君,罗子君也改变了他。
说到陈俊生我真的很生气,我从心底里看不起这种男人,一个女人愿意为了自己做全职太太,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之后你说不要就不要了,人家离开了职场那么多年,如果不是有贺涵的帮忙,罗子君根本就找不下工作。之后被凌琳拿的死死的,想干什么都没法干,之后才知道子君的好了,但那时已经晚了,有的时候觉得他就是活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