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同事结婚统一收礼金这种做法在不同公司中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但是总的来说,是否应该给礼金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和情况。
如果你觉得给礼金可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关心,同时这个礼金的数额也不会对自己的经济造成困扰,那么你可以考虑给礼金。
但是,如果你不想或不能给礼金,也不应该感到有压力或不适,毕竟这是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此外,如果公司没有明确规定或强制要求统一收礼金,那么公司同事结婚收礼金的方式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和选择,不应该强迫或催促他人给礼金。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选择应该基于自己的情况和意愿,同时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意愿,避免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矛盾。
1 发放职工困难补助怎么做帐
发放职工困难补助
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1、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
2、账户用途:用来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给职工的薪酬。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3、账户结构:贷方记增加,登记本期应支付职工的各种薪酬;借方记减少,登记实际发放的各种薪酬。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4、明细账户:应设置“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进行核算。
2 工会账务的会计分录
1银行买支票手续费10元;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10元
贷:银行存款 10元
2银行收到本单位转来工会经费留企业部分3万元;
借:银行存款 3万元
贷:拨缴经费收入 3万元
3银行1季度利息35元;
借:银行存款 35元
贷:其他收入--利息收入 35元
4收到上级工会拨来回拨补助8000元;
借:银行存款 8000元
贷:上级补助收入 8000元
5,报销工会活动费用15万元;
借:职工活动支出 15万元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15万元
3 工会账务处理
A单位划款给A单位工会(作为职工福利,是会用掉的),会计分录应该是怎样的?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明年再由税务局退还所缴部份工会经费时,又如何入账?
工会经费怎么由税务退还?应该是上级工会返还吧?
如果是,跨年的要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了。
借:银行存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同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 (如果涉及补税)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只需要记录核算结果,过程省略。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在公司同事结婚时,如果公司进行了行政统一收礼金,您是否应该参与取决于您的个人价值观和公司的规定。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因素:
1公司的政策和规定:一些公司可能允许或者鼓励员工在同事结婚时进行礼金的集体赠送,但也有一些公司规定员工不能参与此类礼金活动。如果公司规定员工不能参与此类活动,那么您应该遵守公司规定,不参与此类活动。
2您的个人价值观:在某些文化中,集体送礼是一种表达祝福和尊重的方式。如果您认为这是一种合适的方式,且您希望向同事表达祝福和尊重,那么您可以参与此类活动。如果您认为这是一种不合适的方式,或者您不想参与此类活动,那么您可以选择不参与。
3礼金的金额:如果您决定参与此类活动,您应该考虑礼金的金额是否适当。您应该根据您的经济状况和关系程度来决定适当的金额。不要因为压力而给予过多的礼金,也不要因为想表现自己而给予过少的礼金。
4您的职业形象:您应该考虑您参与此类活动对您职业形象的影响。如果您觉得参与此类活动会损害您的职业形象,那么您可以选择不参与。
总的来说,公司同事结婚是否给礼金取决于您的个人价值观和公司规定。如果您决定参与此类活动,您应该根据适当的礼金金额来决定,不要过多或过少。
老公单位拿的奖金是不是算共同财产啊?
你老公在单位?得到了奖金。是不是算共同财产?一定是你们夫妻二人共同的财产。因为你老公得的奖金。是他在工作当中成绩优越。才得到的奖金,你们夫妻二人共同生活,只要他挣回来的钱。拿到钱都是你们二零共同的享用的,都是属于你们生活费的,都属于你们共同的财产。无论是在得到奖金或是其他收入,只要是他的收入,就算做就是你们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这个没有什么可疑问的。一个家庭,一个完整的家庭,夫妻两个人共同种植的钱。都属于这个家庭。只要你们夫妻二人,不离婚的话,所有的一切家产都是你们二人享用的,这个你不必担心。
1、婚假期间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2、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婚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正常劳动时间的工资标准支付。
扩展资料:
一、法定婚假根据有关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二、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丧是每个劳动者都会遇到的情况,劳动者婚期间,给予一定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政府网-劳动法
1 结婚怎么办理
发给《结婚证》结婚登记手续、离婚、丧偶)的证明,婚姻登记机关查明确实符合婚姻法和有关规定的,不予登记,并向当事人进行婚姻法的宣传教育。
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离过婚的申请时。
(2)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了解,还应持离婚证件:
(1)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男妇双方或一方须排除下列情形: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非自愿的;已有配偶的;属于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患麻风病或性病未治愈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人民 ,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不设区人民 、不设区的市人民 。下同,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写明本人出生年月和婚姻状况(未婚,也准予登记。)申请结婚登记,对符合婚姻和有关规定的。申请时,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以及不符合婚姻法和有关规定的
2 办理结婚手续
结婚登记需要什么证件
关于结婚登记,中国《婚姻登记条例》具体规定,登记时,男女双方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及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本人出生年月和婚姻状况的证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离过婚的申请再婚时,还应持离婚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当场拍照)。
结婚登记需要什么手续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 )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3 结婚证如何办理
一、办理条件和对象
1、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双方必须有一人户口在本区。
2、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必须完全自愿,亲自到现场办理登记手续,不许他人代替。
3、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同时必须遵守当地人民 制定的有关计划生育政策。
4、身体健康,不患有法律规定禁止结婚和暂缓结婚疾病。
二、申报资料
1、双方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集体户口由户口所在单位或派出所出具证明;
2、当事人个人档案所在地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姓名、出生年月必须和身份证、户口簿一致);
3、婚检报告(指定市妇幼医院);
4、离过婚的,还须带离婚证件(原件);
5、丧偶的,由另一方到死亡派出所开具丧偶证明(必须写明姓名,男或女的死亡日期并盖章)。
办理夫妻关系证明书须知
夫妻双方一起到区登记机关办理,并递交下列资料:
1、曾办理婚姻登记机关查档案出具证明:
2、双方遗失《结婚证》原因的书面证明,并由单位证实盖章:
3、有效身份证件:
4、2寸双人合影2张或单人l寸照各2张。
法律主观: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相关规定的,则婚假一般会扣奖金。劳动者请婚假期间,其工资照发,但是该工资一般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基本工资,不包括奖金在内。
法律客观:《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第二条 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第三条 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请婚假是一些劳动者在结婚的时候可以享有的权利,婚假是每个劳动者都会遇到的情况,劳动者结婚时,给予一定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员工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节育手术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所以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是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的。
我国法定婚假的有关规定: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婚假没有高温补贴的。根据国家规定,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在35℃以上高温天气安排劳动者从事室外作业,且未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时,给予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津贴。病假劳动者不在高温天气和高温环境下工作,病假期间不享受高温津贴。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本暂行办法制定防暑降温措施;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且未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支付劳动者 a高温津贴,计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