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铜罗西亭村是拆迁

吴江铜罗西亭村是拆迁,第1张

吴江铜罗西亭村是拆迁: 世界上最浪漫的桥莫过于鹊桥,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北宋词人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让世间男女对鹊桥产生了无限神往。

而现实中的桥,作为一种最具广泛社会性的建筑,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社会要素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地区文化象征的一种标志。

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吴江别名鲈乡,其典故源于西晋张季鹰因见秋风起,而思怀家乡莼菜和鲈鱼,遂弃官返里,被后人传为佳话。吴江全区总面积12608平方公里(含太湖水面84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达35127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2786%。自古以来,鲈乡河荡多桥也多,且杰作众多。鲈乡大地上的古桥曾各领风骚数百年,而后有的坍塌到河湖水府,有的淹埋于泥土深层,有的只留存于人们记忆,有的仅名载于史志典籍,也有幸运的保留至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一些现代新型桥梁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河港之上。经调查,桥梁的几种主要形式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在吴江都已具备。古代的能工巧匠和现代的科技工作者,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精湛技艺、大胆创新,为水乡吴江的桥梁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吴江的古桥由于融进了江南民俗、吴地民俗尤其是吴江民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桥梁文化。具体表现在桥梁的雕刻、桥亭、桥名、桥联、桥诗、桥画、桥典、桥文等方面。

1、桥梁雕刻

以功能为主的石拱桥,常常在桥身桥栏上雕刻着有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精美装饰,诸如吸水兽、龙首、抢珠龙、鲤鱼跳龙门、轮回、莲花、莲蓬、马上报喜、八仙、如意、五蝠捧寿、平升三级、太极图等,艺术内容与风格涉及到的范围极其宽广,兼及天地人,旁通儒释道,寄托信仰,曲表心愿。艺术因桥而生,桥因艺术而活。如同里的富观桥,该建于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年),初名为庆荣桥,明成化中(1466年)再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裏人沈敬宇募资修建易名富观桥,该桥拱圈中部,有一幅“鲤鱼跳龙门”的浮雕画面朴实无(华,刀法简明利落。此桥有两传说:早期传说,神话“鱼化龙”故事,三月“桃花雨”的发水季节。一鲤鱼奋力跳龙门,想脱离凡间,不想桥上走来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动了凡心,结果一瞬间鲤鱼定在桥上,跳过龙门的鲤鱼头变成龙头,没过龙门的下身仍旧为鲤鱼身,并永远上不着天,下不着水。至清代中期,又有另一传说:读书人走过富观桥,就能鲤鱼跳龙门,带来好运。

2、桥亭

桥梁文化艺术还表现在楼、亭、殿与桥的一体建筑风格,楼重阁飞檐,亭台翘立,置身于山水潆洄的林泉胜地,更突显桥景融合的一番情趣。

位于同里静思园内的鹤亭桥又称三亭桥,是一座苏式的古典式廊桥,将园中的湖一分为二,一为镜湖一为小庞山湖。桥上有三亭连体,一高两低犹如展翅飞翔的仙鹤。此桥仿佛扬州五亭桥,余尝于2008年春游该桥有感作诗曰:“水榭楼台几步遥,烟石供养甚妖娆。凉亭惊鹤南柯梦,疑作扬州映月桥。”

小垂虹位于静思园,是吴江境内极为少见的廊桥。该桥从建筑形式上仿佛拙政园内的“小飞虹”,只是寓意不同,系园主对松陵垂虹桥的追忆,建“小垂虹”以寄托怀古之情。在微微高起的三跨板梁上,朱红色立柱,上复走廊,造型古朴,色调淡雅。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吴江设桥亭的桥尚有铜罗的凤仙桥,此桥位于铜罗西亭村。初建无考,民国十二年(1923)重建。桥堍两岸有歇山顶凉亭,大大方方,方方正正。南亭名留仙亭,书刻对联:“化日光天,稍安无躁;栉风沐雨,且住为佳。”北亭名栖凤亭,书刻对联两副,“画桥引新凤,小座来散仙。”乃其中一副,末字嵌桥名“凤仙”。可惜,此桥于1985年被撞坍,重建水泥桥。

3、桥名

吴江的现代桥梁绝大多数是以地区、河塘与区街的确切不移的位置为桥名。如:盛泽的烂溪大桥、松陵的江陵大桥、开发区的运河大桥、震泽的頔塘桥等。当然也有诗意较浓的,如东太湖生态园里的映月桥、烟雨桥。古桥则不同,总是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学韵味。如禹迹桥是纪念治理洪水的大禹、思范桥则相传为纪念越国大夫范蠡而建、另外,泰安、中元、中和、里仁、种德、莲云、太平、垂虹、永宁……或含有良好的愿望,或寄托虔诚的思念,或描摹美好的风景,或包容深深的哲理。咀嚼着它,就如同进了文化殿堂。

4、桥联

桥之美,在桥体,更在桥文化。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应用于桥梁,使之诗化,别有情韵。

同里有座被称为小东溪桥的普安桥,因近代曾有明代的义学,有晚清的同川书院,有开现代新学的丽则女校。文风熏陶,乡人昵称此桥为“读书桥。”桥有对联两副,其一曰:“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儒雅之气,扑面而来。

汾湖泽国-芦墟有元老级的桥梁-嘉泰桥,该桥始建于南宋,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改建,现存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拱形单孔,拱顶两侧横额均有“嘉泰”字样,桥身南侧镌刻对联一副,曰:“虹腰环水南连市,雁齿排云北顾村。”将桥之功用交待无遗。

盛泽白龙桥桥联,堪称绸都代言与宣言“风送万机声,莫道擎犹易举;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

美桥美联,首推有“吴中第一津梁”之称的七都双塔桥,该桥位于李家港村稽五漾口,拱形三孔。桥初建于明洪武年间,两堍镇以石塔,故名双塔桥。现存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桥畔有“浮碧寺”。桥南北两侧各有一大一小两对联:

“遥对莫厘峰,别饶胜境;滨临稽五漾,时听渔歌。”(莫厘峰,洞庭东山主峰。)

“惟上上田,农桑兴大利;活泼泼地,兰若宛中央。”(兰若,佛寺。)

桃花桥,位于桃源镇新桥村,初建无考,民国十八年(1929)重建,梁式三孔。桥联是“流水多情,谴谁题柱;落花无语,有客问津。”“地接湖滨游笠泽,境疑世外隐桃源。”让人理所当然地浮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

5、桥诗

历代诗人写桥入诗,将丰富多彩的情感内涵赋予鲈乡的桥梁,或诗情画意、或记事抒情、或神思遐想、或扬桥颂德、或深化传说、或人物轶事。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绮丽动人的优美诗词篇章,使鲈乡桥文化显得更加博大精深。邑人吴国良先生在《吴江古桥》一书中收录了101首诗词,这只是选录,不是全部。历史上,光一座垂虹桥,就曾有100多个名士、大家走过,同时留下诗词。宋代诗人苏舜钦是诗赞垂虹第一人;张先的“桥南水涨虹垂影”,是垂虹桥名的出处。“月明一望清如昼,垂虹坐待黄昏后。风细浪花轻,云高雁字横。 空亭来爽气,缥缈思无际。遥忆广寒深,青天夜夜心。”清人陈颀的这首《菩萨蛮垂虹步月》可谓将垂虹桥之美丽夜景写尽了。

“吴根越尾一丝带,纤号渔歌充耳闻。此地容或逢黄石,前途无处不青云。两傍大路通苏浙,九曲清流映日曛。驱步驾舟行数里,茅公祖宅赏诗文。”这是陈志强先生为近年来,吴江区新增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桃源九里桥作的诗《九里桥》。

6、桥画

“垂虹秋色满东南”传世的宋代大书画家米芾《蜀素帖》中提到的垂虹桥,本名利往桥,俗称长桥。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时为石墩木桥,后改为连拱石桥,有“江南第一长桥”之誉。历代先后有南宋佚名的《长桥卧波图》、明代沈周《垂虹暮色图》和文嘉的《垂虹亭图》、清代胡振的《白石垂虹诗意图》等桥画流传于世。相传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的长桥也脱胎于当时的垂虹桥。

今邑人张辛题先生亦爱将桥入画,有水彩画《晨曦》、《似水流年》等描绘桥梁的作品问世,黎里烙画师谢俭先生则有《塘西运河桥-广济桥》等烙画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

7、桥典

“桥典”是说桥的典故,即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关桥梁的民间故事。吴江古桥建设传承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崇尚公益的纯朴民俗,“修桥筑路”是为人造福的善举,是济世渡人的功德。吴江自古富庶,人心好义,修桥建桥,善行桑梓。因富而桥,因桥而富;为富而仁,尚义而桥;桥多富多,桥在义在,吴江每一座古桥既是银子建造的,也是仁义建造的;既是富裕的宣言,也是仁义好善的榜书。这就是吴江古桥储存与传达的第一信息。相传很久以前,同里镇上有户姓谢人家,世代为书香门第,主人叫谢绛。某一年,谢绛儿子谢景初上京赶考回来,卧病不起,请许多名医诊治无效,不见好转。有一天,一僧人化缘路过,感叹曰:“可惜啊可惜!”谢家人觉得蹊跷,便请他进府,询问究竟。僧人言:“施主一家多年来诸事顺利,只是近来遇到了难解之事,但不必忧虑,只需多做善事,便可化解。”说完便出门远去了。第二天,谢绛到附近街上散闷,走过吉利桥,跨上太平桥,再要往前走时,忽然觉得这里少了点什么。仔细一想,对了,如果在太平桥东面再造一座桥,不是可以使百姓更加方便吗?于是,他回到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大家一致赞成,遂立马出资购买石料,请来石匠,造了一座石拱桥,名曰“谢家桥”。桥成后,谢景初的病也好了,还从京城传来他考中进士的好消息。后来谢家桥又有了长庆桥这个名字,因为与太平、吉利两桥靠近,合称“三桥”,又因为名称吉祥,里中青年结婚,老人60岁生日,小孩满月,都要走一回“三桥”,一时成为习俗。

8、桥文

桥因文存,亦因文而显。桥文首推“桥记”,“桥记”是叙述造桥的需要及经过,留下来的可靠记录,是修桥的最好资料。在吴江各镇的方志中,这类文献是很丰富的。几乎所有的桥都有较为有名的人写的桥记,传之后代;有的还刻在石碑上。在历经沧桑之后,当我们重读那些桥记,前人的高古风情,灿烂文心,世间愿景,人生之哲理尽收眼底。如吴江历史上著名的垂虹桥,虽然现在仅剩了几孔遗迹,但流传于世的宋钱公辅公《利往桥记》、元袁桷《重建长桥记》、明梅伦《重修长桥记》、明钱溥《重修垂虹桥记》、清冯桂芬《重建垂虹亭记》以及丁祖荫和金祖泽的《重修垂虹桥记》等记述了垂虹桥的历次修整经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以上八个方面于鲈乡桥文化而言,仅仅是管中窥豹,事实上鲈乡的桥梁所包含的文化意蕴是十分深刻丰富的,随着生生不息的技术与艺术结合,又形成了现代桥梁的文化内涵。如现代人应用摄影手法创作的桥梁摄影艺术作品,吴江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应用了大量的桥梁新技术新理论新思想等等,现代的桥比之原来跨得更远,气势更加恢宏,既开阔了吴江人的视野又壮了吴江人的气魄。

可以说,一座成功的桥梁,也是一座艺术的桥梁,也必然是一座文化的桥梁,一座永远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桥梁。鲈乡因桥而美,桥因鲈乡而更亲。

参考文献

1《桥梁建筑美学》盛洪飞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2《吴江古桥》吴国良 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3《同里镇志》广陵书社2007年12月第1版

4《震泽镇志》

5《松陵镇志》

6《桃源镇志》

7《七都镇志》

8《吴江文博》(总第47期 2018年(上刊))

9《吴江古桥记忆多》陈林春 2017127

10《垂虹秋色满东南》吴国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世界上最浪漫的桥莫过于鹊桥,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北宋词人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让世间男女对鹊桥产生了无限神往。

        而现实中的桥,作为一种最具广泛社会性的建筑,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社会要素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地区文化象征的一种标志。

        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吴江别名鲈乡,其典故源于西晋张季鹰因见秋风起,而思怀家乡莼菜和鲈鱼,遂弃官返里,被后人传为佳话。吴江全区总面积12608平方公里(含太湖水面84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达35127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2786%。自古以来,鲈乡河荡多桥也多,且杰作众多。鲈乡大地上的古桥曾各领风骚数百年,而后有的坍塌到河湖水府,有的淹埋于泥土深层,有的只留存于人们记忆,有的仅名载于史志典籍,也有幸运的保留至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一些现代新型桥梁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河港之上。经调查,桥梁的几种主要形式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在吴江都已具备。古代的能工巧匠和现代的科技工作者,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精湛技艺、大胆创新,为水乡吴江的桥梁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吴江的古桥由于融进了江南民俗、吴地民俗尤其是吴江民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桥梁文化。具体表现在桥梁的雕刻、桥亭、桥名、桥联、桥诗、桥画、桥典、桥文等方面。

1、桥梁雕刻

        以功能为主的石拱桥,常常在桥身桥栏上雕刻着有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精美装饰,诸如吸水兽、龙首、抢珠龙、鲤鱼跳龙门、轮回、莲花、莲蓬、马上报喜、八仙、如意、五蝠捧寿、平升三级、太极图等,艺术内容与风格涉及到的范围极其宽广,兼及天地人,旁通儒释道,寄托信仰,曲表心愿。艺术因桥而生,桥因艺术而活。如同里的富观桥,该建于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年),初名为庆荣桥,明成化中(1466年)再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裏人沈敬宇募资修建易名富观桥,该桥拱圈中部,有一幅“鲤鱼跳龙门”的浮雕画面朴实无(华,刀法简明利落。此桥有两传说:早期传说,神话“鱼化龙”故事,三月“桃花雨”的发水季节。一鲤鱼奋力跳龙门,想脱离凡间,不想桥上走来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动了凡心,结果一瞬间鲤鱼定在桥上,跳过龙门的鲤鱼头变成龙头,没过龙门的下身仍旧为鲤鱼身,并永远上不着天,下不着水。至清代中期,又有另一传说:读书人走过富观桥,就能鲤鱼跳龙门,带来好运。

2、桥亭

      桥梁文化艺术还表现在楼、亭、殿与桥的一体建筑风格,楼重阁飞檐,亭台翘立,置身于山水潆洄的林泉胜地,更突显桥景融合的一番情趣。

      位于同里静思园内的鹤亭桥又称三亭桥,是一座苏式的古典式廊桥,将园中的湖一分为二,一为镜湖一为小庞山湖。桥上有三亭连体,一高两低犹如展翅飞翔的仙鹤。此桥仿佛扬州五亭桥,余尝于2008年春游该桥有感作诗曰:“水榭楼台几步遥,烟石供养甚妖娆。凉亭惊鹤南柯梦,疑作扬州映月桥。”

      小垂虹位于静思园,是吴江境内极为少见的廊桥。该桥从建筑形式上仿佛拙政园内的“小飞虹”,只是寓意不同,系园主对松陵垂虹桥的追忆,建“小垂虹”以寄托怀古之情。在微微高起的三跨板梁上,朱红色立柱,上复走廊,造型古朴,色调淡雅。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

      吴江设桥亭的桥尚有铜罗的凤仙桥,此桥位于铜罗西亭村。初建无考,民国十二年(1923)重建。桥堍两岸有歇山顶凉亭,大大方方,方方正正。南亭名留仙亭,书刻对联:“化日光天,稍安无躁;栉风沐雨,且住为佳。”北亭名栖凤亭,书刻对联两副,“画桥引新凤,小座来散仙。”乃其中一副,末字嵌桥名“凤仙”。可惜,此桥于1985年被撞坍,重建水泥桥。

3、桥名

      吴江的现代桥梁绝大多数是以地区、河塘与区街的确切不移的位置为桥名。如:盛泽的烂溪大桥、松陵的江陵大桥、开发区的运河大桥、震泽的頔塘桥等。当然也有诗意较浓的,如东太湖生态园里的映月桥、烟雨桥。古桥则不同,总是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学韵味。如禹迹桥是纪念治理洪水的大禹、思范桥则相传为纪念越国大夫范蠡而建、另外,泰安、中元、中和、里仁、种德、莲云、太平、垂虹、永宁……或含有良好的愿望,或寄托虔诚的思念,或描摹美好的风景,或包容深深的哲理。咀嚼着它,就如同进了文化殿堂。

4、桥联

      桥之美,在桥体,更在桥文化。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应用于桥梁,使之诗化,别有情韵。

      同里有座被称为小东溪桥的普安桥,因近代曾有明代的义学,有晚清的同川书院,有开现代新学的丽则女校。文风熏陶,乡人昵称此桥为“读书桥。”桥有对联两副,其一曰:“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儒雅之气,扑面而来。

      汾湖泽国-芦墟有元老级的桥梁-嘉泰桥,该桥始建于南宋,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改建,现存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拱形单孔,拱顶两侧横额均有“嘉泰”字样,桥身南侧镌刻对联一副,曰:“虹腰环水南连市,雁齿排云北顾村。”将桥之功用交待无遗。

        盛泽白龙桥桥联,堪称绸都代言与宣言“风送万机声,莫道擎犹易举;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

        美桥美联,首推有“吴中第一津梁”之称的七都双塔桥,该桥位于李家港村稽五漾口,拱形三孔。桥初建于明洪武年间,两堍镇以石塔,故名双塔桥。现存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桥畔有“浮碧寺”。桥南北两侧各有一大一小两对联:

        “遥对莫厘峰,别饶胜境;滨临稽五漾,时听渔歌。”(莫厘峰,洞庭东山主峰。)

      “惟上上田,农桑兴大利;活泼泼地,兰若宛中央。”(兰若,佛寺。)

        桃花桥,位于桃源镇新桥村,初建无考,民国十八年(1929)重建,梁式三孔。桥联是“流水多情,谴谁题柱;落花无语,有客问津。”“地接湖滨游笠泽,境疑世外隐桃源。”让人理所当然地浮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

5、桥诗

      历代诗人写桥入诗,将丰富多彩的情感内涵赋予鲈乡的桥梁,或诗情画意、或记事抒情、或神思遐想、或扬桥颂德、或深化传说、或人物轶事。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绮丽动人的优美诗词篇章,使鲈乡桥文化显得更加博大精深。邑人吴国良先生在《吴江古桥》一书中收录了101首诗词,这只是选录,不是全部。历史上,光一座垂虹桥,就曾有100多个名士、大家走过,同时留下诗词。宋代诗人苏舜钦是诗赞垂虹第一人;张先的“桥南水涨虹垂影”,是垂虹桥名的出处。“月明一望清如昼,垂虹坐待黄昏后。风细浪花轻,云高雁字横。 空亭来爽气,缥缈思无际。遥忆广寒深,青天夜夜心。”清人陈颀的这首《菩萨蛮垂虹步月》可谓将垂虹桥之美丽夜景写尽了。

        “吴根越尾一丝带,纤号渔歌充耳闻。此地容或逢黄石,前途无处不青云。两傍大路通苏浙,九曲清流映日曛。驱步驾舟行数里,茅公祖宅赏诗文。”这是陈志强先生为近年来,吴江区新增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桃源九里桥作的诗《九里桥》。

6、桥画

      “垂虹秋色满东南”传世的宋代大书画家米芾《蜀素帖》中提到的垂虹桥,本名利往桥,俗称长桥。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时为石墩木桥,后改为连拱石桥,有“江南第一长桥”之誉。历代先后有南宋佚名的《长桥卧波图》、明代沈周《垂虹暮色图》和文嘉的《垂虹亭图》、清代胡振的《白石垂虹诗意图》等桥画流传于世。相传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的长桥也脱胎于当时的垂虹桥。

      今邑人张辛题先生亦爱将桥入画,有水彩画《晨曦》、《似水流年》等描绘桥梁的作品问世,黎里烙画师谢俭先生则有《塘西运河桥-广济桥》等烙画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

7、桥典

      “桥典”是说桥的典故,即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关桥梁的民间故事。吴江古桥建设传承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崇尚公益的纯朴民俗,“修桥筑路”是为人造福的善举,是济世渡人的功德。吴江自古富庶,人心好义,修桥建桥,善行桑梓。因富而桥,因桥而富;为富而仁,尚义而桥;桥多富多,桥在义在,吴江每一座古桥既是银子建造的,也是仁义建造的;既是富裕的宣言,也是仁义好善的榜书。这就是吴江古桥储存与传达的第一信息。相传很久以前,同里镇上有户姓谢人家,世代为书香门第,主人叫谢绛。某一年,谢绛儿子谢景初上京赶考回来,卧病不起,请许多名医诊治无效,不见好转。有一天,一僧人化缘路过,感叹曰:“可惜啊可惜!”谢家人觉得蹊跷,便请他进府,询问究竟。僧人言:“施主一家多年来诸事顺利,只是近来遇到了难解之事,但不必忧虑,只需多做善事,便可化解。”说完便出门远去了。第二天,谢绛到附近街上散闷,走过吉利桥,跨上太平桥,再要往前走时,忽然觉得这里少了点什么。仔细一想,对了,如果在太平桥东面再造一座桥,不是可以使百姓更加方便吗?于是,他回到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大家一致赞成,遂立马出资购买石料,请来石匠,造了一座石拱桥,名曰“谢家桥”。桥成后,谢景初的病也好了,还从京城传来他考中进士的好消息。后来谢家桥又有了长庆桥这个名字,因为与太平、吉利两桥靠近,合称“三桥”,又因为名称吉祥,里中青年结婚,老人60岁生日,小孩满月,都要走一回“三桥”,一时成为习俗。

8、桥文

      桥因文存,亦因文而显。桥文首推“桥记”,“桥记”是叙述造桥的需要及经过,留下来的可靠记录,是修桥的最好资料。在吴江各镇的方志中,这类文献是很丰富的。几乎所有的桥都有较为有名的人写的桥记,传之后代;有的还刻在石碑上。在历经沧桑之后,当我们重读那些桥记,前人的高古风情,灿烂文心,世间愿景,人生之哲理尽收眼底。如吴江历史上著名的垂虹桥,虽然现在仅剩了几孔遗迹,但流传于世的宋钱公辅公《利往桥记》、元袁桷《重建长桥记》、明梅伦《重修长桥记》、明钱溥《重修垂虹桥记》、清冯桂芬《重建垂虹亭记》以及丁祖荫和金祖泽的《重修垂虹桥记》等记述了垂虹桥的历次修整经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以上八个方面于鲈乡桥文化而言,仅仅是管中窥豹,事实上鲈乡的桥梁所包含的文化意蕴是十分深刻丰富的,随着生生不息的技术与艺术结合,又形成了现代桥梁的文化内涵。如现代人应用摄影手法创作的桥梁摄影艺术作品,吴江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应用了大量的桥梁新技术新理论新思想等等,现代的桥比之原来跨得更远,气势更加恢宏,既开阔了吴江人的视野又壮了吴江人的气魄。

      可以说,一座成功的桥梁,也是一座艺术的桥梁,也必然是一座文化的桥梁,一座永远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桥梁。鲈乡因桥而美,桥因鲈乡而更亲。

参考文献

1《桥梁建筑美学》盛洪飞编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1月第2版

2《吴江古桥》吴国良  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3《同里镇志》广陵书社2007年12月第1版

4《震泽镇志》

5《松陵镇志》

6《桃源镇志》

7《七都镇志》

8《吴江文博》(总第47期 2018年(上刊))

9《吴江古桥记忆多》陈林春 2017127

10《垂虹秋色满东南》吴国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同年属龙男女结婚好吗

晚年周劭。

1986年,我进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在工余休息的时候,经常见到一个身材健朗、衣着整洁、看上去颇有气度的老人在编辑室门外走道里叼着雪茄与年轻人聊天。我好奇地问同事:“这是谁呀?”他们告诉我,他叫周劭,是我社的特约编辑,在以编辑出版文学典籍整理著作为主的之一编辑室工作,当时年已七旬。同事又做神秘状地告诉我,他曾用名周黎庵,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上的著名编辑、作家,他的太太穆丽娟是戴望舒的前妻。这果然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当时在以编辑出版文学研究著作为主的第二编辑室工作。此后,我有空也去听他聊天,也读到了他的一些著作,渐渐地对他的生平事迹有了一些了解。

执业律师

在叙述晚年周劭的生活状态前,有必要简述周劭的生平经历和早年事迹。周劭,1916年6月生,浙江镇海人。他的父系家世,周劭成年后几乎没有提及,只言及祖父是乡间绅士,先他出世而亡,他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是书香门第,给了他很好的读书环境。周劭十一岁到上海清心中学附小读书,寄居在其舅张鲁庵家,直到1935年6月中学毕业。张鲁庵是参行老板,又是著名篆刻家,与陈巨来为同门。

1935年秋,周劭考入设在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东吴大学是美国监理会于1900年创办的,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文、理学院设在苏州,原校址现为苏州大学;法学院设在上海虹口昆山路。法学院当时开设预科课程,规定须在苏州东吴大学本部年或两年预科方可到上海念完四年或三年的五年制系课程教育。周劭自言:“我于一九三五年考入东吴大学读法学预科,考卷交的是‘白卷’,希望不被录取而可偿东渡扶桑念文科的夙愿,但法学院院长吴经熊是我的表伯又是我的忘年交,还想做我的老师,便运用职权,破格录取我这个曵白学生,从此开始两学期的负笈吴门生涯,实际上前后不到八个月。”(《吴门笈影》,《葑溪寻梦》,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

周劭在苏州东吴大学本部读法学院预科,因此与苏州结缘。他早年出版的《葑门集》(上海葑溪书屋,194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以《清明集》为题,与《清明集》合刊),晚年出版的随笔集《葑溪寻梦》,俱以苏州地名命名。在东吴大学,他加入了宁波同乡会,并与担任会长的同年同乡同级同舍的经济系同学蒋纬国交往密切。蒋纬国当时住在距今苏州大学不远的南园,今南园宾馆尚存蒋纬国故居。1940年夏,周劭以法学学士毕业。同年冬,他经过设在重庆的律师甄别会甄别,取得律师资格和,即入上海外滩附近圆明园路上的秉公律师事务所执行律师业务。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事务所解散。

崭露头角

在这之前的1937年11月12日,占领上海华界和苏州河以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四面都是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未到而为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就像大海当中的孤岛,故称“孤岛”。“孤岛”存在时间就从这天至1941年12月8日侵入上海租界为止。周劭从小就喜欢写作,11岁时就给当地报纸投稿并发表 ,时涉足文坛并开始其编辑生涯,“孤岛”时期崭露头角。

1936年秋,他来上海,与宇宙风社编辑陶亢德(1908—1983)等人合办《谈风》半月刊,自任主编。次年爆发,该刊出版不满一年便停刊。陶亢德拉他入宇宙风社担任编辑,因业务结识了老舍、郁达夫、周作人、丰子恺、俞平伯、刘大杰、赵景深、施蛰存等一批著名文人学者。他又署名“吉力”,向创刊于1938年的《文汇报》副刊《世纪风》投稿并由此认识其编者唐弢(1913—1992),遂与唐弢等《鲁迅风》 合撰杂文集《边鼓集》(上海文汇有限公司,1939)、《横眉集》(上海世界书局,1939),成为一时闻名的“鲁迅风”杂文作家。

《鲁迅风》周刊是王任叔、孔另境、金性尧等人于1939年1月创办的以继承鲁迅杂文风格为宗旨的。《边鼓集》收文载道(金性尧)、周木、周黎庵、屈轶、柯灵、风子(唐弢)6人杂文18篇,按人分卷,共6卷。《横眉集》所收 除《边鼓集》6人外,加入孔另境。《边鼓集》意谓为救亡而打的阵阵激烈的边鼓,从“沉重的心中发出来低微而急迫的声音”。《横眉集》书名“横眉”,取自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之句。孔另境在《横眉集》序中代表 揭出写作的主旨:“不但要和国内各阶层的恶劣倾向”,“而且还得负着剥露和击刺国外侵略者的丑态和计的责任”。

主编《宇宙风》

周劭当时勤于写作,除了合集外,其个人著作结集的有《清明集》(上海宇宙风社,1938)、《吴钩集》(上海宇宙风社,1938)、《华发集》(上海庸林书屋,1941)等。其《清明集》收六篇 ,叙明清史事,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充满现实意义。如《清初贰臣的生涯》直斥:“屈节事仇的人物,我们称他们为‘’或‘傀儡’,自有史以来,中华遭异族时,总有这些丑类的出现,真是‘自古已然,于今为烈’的。”他的这些 均先刊于《宇宙风》。《宇宙风》1935年秋创刊,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终刊,是当时有影响的刊物,销量曾达45000份,仅次于《生活》和《东方》。由林语堂、陶亢德和周劭编辑。后来林语堂赴美国,陶亢德去,就由周劭独编。

1936年至1941年,周劭在上海还先后担任《谈风》半月刊主编、《宇宙风乙刊》编辑、《天下事》半月刊主编;1939年又任上海循环报社副刊《海风》主编;1940年又任西洋文学月刊社《西洋文学》编辑;1940年至1941年,又任上海鲁迅风社《鲁迅风》周刊编辑。从这些履历,可以看到周劭当年在文坛的活跃度。陈青生说:“周黎庵和文载道在孤岛时期是名噪一时的《鲁迅风》杂文作家,积极宣传爱国,严厉谴责行径,公认为‘派’作家。”(《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出版社,1995年)他不仅在当时与金性尧同声相应,而且在后来对金性尧产生了几乎影响其下半辈子命运的作用(参见下文)。

帮闲文人

“孤岛”沦陷后,日寇严酷一切活动,生活在沦陷区的国人命运发生了急剧变化,文产生了分化。留在上海的文人,或如许广平、柯灵等坚贞不屈,不与日伪合作;或者闭门写作,有的还可依赖教书为生,如钱锺书完成《谈艺录》和《围城》两部名著,有的只能过着贫寒的生活,如谭正璧等(这可能是多数);或如袁殊、关露等潜入日伪内部,不惜牺牲名节从事神的事业;还有如胡兰成、柳雨生等觍颜事敌,主动成为文化。周劭和文载道等则明知为汪伪做事有辱名节,但还是做了帮闲文人。1942年至1944年,周劭任上海古今出版社《古今》编辑、主编。《古今》是曾任汪伪部副部长和政务次长朱朴(1902—1970)于1942年3月创办的,先是月刊,到第九期改为半月刊。朱朴与周海关系密切,自称“周先生是我更好的朋友”(《朴园短简——致文若之一信》,《朴园日记》,海豚出版社,2012)。他在《〈古今〉两年》一文中说:“就中帮助最多而最力者要推周海先生,两年以来,他不仅不断地为《古今》撰文,使得《古今》能够读者更热烈的欢迎,而且每逢《古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不吝赐以精神及物质的帮助。”

《古今》以发表文史掌故、散文小品 为主,但 中不少是汪伪。《古今》先后发表汪精卫《故人故事》、周海《广州之行》《扶桑籍影溯当年》《盛衰阅尽话沧桑》《苦学记》、陈公博《上海的》等 。周黎庵作为主编,在《古今》周年纪念特大号的《编辑后记》中说:“尤其难能可贵者,乃国府 汪先生,于宵旰忧勤,日理万机之余,亦抽暇为纪念号撰文,此不独本刊独特之光荣,亦中国文坛有史以来之盛事”,“本期又一特殊之贡献,乃周海先生之《扶桑籍影溯当年》,本刊之得有今日地位,周先生文字号召之力为多,此文与《故人故事》并刊,足称双绝,为本刊生色不少。”在《〈古今〉两年》一文中,周黎庵写道:“《古今》二年来的成功,可以说是 之成功,造成《古今》地位的 ,之一位 ,不用说,是周海先生了,凡是有他文字的一期,我们总特地多印一些,但还是一销而空。”这些话与朱朴之语如出一辙。因此,人们自然就把《古今》看成了周海的刊物也即刊物。

周劭是《古今》的骨干。朱朴《〈古今〉两年》云:“当《古今》最初创刊的时候,……事实上的编辑者和撰稿者只有三个人,一是不佞本人,其余两位即陶亢德、周黎庵两君而已。”周劭从《古今》第三期起出任《古今》主编。朱朴说:“我与黎庵没有一天不到社中工作,不论风雨寒暑,从未间断。”可以说周劭对《古今》出力最多。为了办好《古今》,他还拉来金性尧帮忙。金性尧成了《古今》的不署名编辑,每天去半天。金性尧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 是写于2003年的《悼黎庵》,写到他与周劭因为《世纪风》写杂文而相识。后来,朱朴和周劭合办《古今》,“朱朴是没有金钱和权势的,但因投靠了周海,经济上也有了保证,成为周门一个高级清客”。金性尧检讨自己:“我也是相差无几,后来是自甘附逆。作为《世纪风》的 原是很清白的,作了《古今》的不署名编辑,上便有泾渭之分。胜利后被人诟骂,也是咎由自取。每个人的行动都应由自己负责,我是自己撞上去的。因为这时候我正在吸,需要钱用。这真是百悔莫赎的,我一生的许多错误,皆由此而来。”

除了约稿编稿,周劭在《古今》也发表有《记章太炎及其轶事》《忆郁达夫》《清乾隆帝的出生》等文史 。因为周劭办《古今》的影响,1942年4月,周海等认为周劭“前在沪刊物颇著文名,现已参加和运工作甚力”而“派以简任待遇专员名义,不支俸以励贤能”,任命他为汪伪会秘书厅简任专员;1944年又任命他为汪伪“储备银行调查处专员”,但周劭均未到职。

1944年10月《古今》在出版第五十七期后停刊。终刊时,朱朴“邀周黎庵、文载道便餐,一以《古今》小休,尚有琐屑余事待商;一以二年来甘苦相共,不能不聊表寸衷也”(《朴园日记——重阳雨丝风片录》,《朴园日记》,海豚出版社,2012)。由此可见周劭与朱朴关系之密切。朱朴后来赴定居,从事书画鉴。《文汇报》记者陆灏,有一天问周劭为什么会参加《古今》的编辑,周劭回“说到底,就是四个字:贪生怕死。”

在办刊物的同时,1940年至1944年,周劭还在上海兼营律师业务,他的主要生活 还是依靠律师业务的收入。

胜利后,清算。与周劭一起担任《古今》编辑并古今出版社、开办具有日资背景的太平书局的陶亢德与周作人、龙榆生等被定为“文化”锒铛入狱,太平书局被定为敌产。虽然在1945年11月上海曙光出版社出版的署名司马文侦的《文化》一书中,周黎庵与陶亢德、胡兰成、柳雨生等一起被列为“文化”,但周劭由于脱身早,又没担任过汪伪实职,所以未遭清算。1945年至1949年,周劭在上海加入天衡事务所,地址在四川中路,专营律师业务,经办民事、刑事诉讼。他为茅盾先生过房屋纠纷官司,并写入了其晚年所著《黄昏小品》。这一时期,他离开文坛,停止写作,也不再参加文艺界活动。

在时代的大风潮里

周劭在上海前的事迹,多见于他自己写的回忆性 和相关记载,蔡登山等人所撰 也有述及。他此后的事迹蔡登山等人所撰 所述不详,兹根据相关记载梳理如下。

上海后不久,律师制度取消,周劭遂在虹学教了一学期的历史课后辞职。1950年7月,他进入私营正广和汽水公司任顾问,草拟公司章程等,不久任副经理。因对业务不熟悉,学非所用,周劭萌生退意。1956年12月,他参加上海市人才会,被调配到上海文化出版社任编辑。其老友孔另境时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金性尧则在此前由上海文化出版社调到1956年11月新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任编辑。1957年6月,周劭由宓逸群、金性尧介绍,加入促进会。同年,周劭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根据关汉卿原著《望江亭》改编的配图的通俗读物。这年5月,朱朴作为著名书画鉴家来上海活动一周,到的当日晚上即与周劭见面,“相见兴奋,一时几乎话都说不出来”。接下来周劭有四天陪他活动,有一日“下午黎庵同性尧来访,性尧较十年前得意多了”(《上海一周》,《朴园日记》,同上)。相比金性尧,周劭舒适的日子很短暂。1958年9月,上海文化出版社鉴于周劭汪伪时期的历史问题,经报上海市有关部门批准,“以论处,行政开除,送去劳动教养”,被遣送安徽劳动教养。1965年1月,经安徽省厅局批准,周劭“解除,留队就业”。1975年12月,周劭经安徽省有关部门核准“予以转业,并享有公”。1976年3月,周劭被分配在上海市公司所属成都皮革五金合作商店工作。

1977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恢复上海市出版局和各出版社的建制。1978年1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恢复原名,因上海文化出版社早已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故周劭也“归队”进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制,直到1985年5月退休。周劭向提出了 自己历史问题的复查要求。1980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复查后认为对周劭汪伪时期的历史问题“可不以对待,应予纠正”。为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撤销当年对周劭开除公职和送的决定。

进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1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等的基础上成立,老社长李俊民积极招纳老编辑。金性尧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任编辑。可能是他的推荐,恢复编辑身份的周劭没有回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而是从1979年起被上海古籍出版社聘为编辑。周劭到古籍出版社,从事他喜爱的古典文学著作的编辑;同时,古籍出版社的人际关系和专注学术的氛围,使他有如鱼得水的感受,得以尽展其才学。李俊民是一位忠厚长者,敢于起用有才学之人。当时与周劭年辈相近的编辑还有不少。他认识了刚恢复编辑身份回到古籍出版社工作的王勉(鲲西)。他俩与金性尧同年,生肖都属龙,都对明清史事和文学素有研究。周劭所在的之一编辑室主任李学颖,对编辑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也对明清史事和文学有浓厚兴趣,周劭担任责任编辑的许多图书就是由她复审把关的。

继任的编辑室主任赵昌平,是施蛰存先生的首届研究生,他尊称周劭为“师叔”。周劭对家人有点严厉,与年轻编辑交往时则以平辈视之,年轻编辑或尊称他为“周公”或开玩笑地叫他“周老头”。编辑丁如明记得,周劭退休后,有一次由他公子扶着来社里,坐在楼下厅里,要丁如明下去谈谈。他们正谈话间,忽然他公子插了句话,他勃然大怒,斥责道:“我们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没规矩!”其实他公子与丁如明年龄差不多,相差至多也就三四岁。弄得丁如明倒有点尴尬,很过意不去。周劭在古籍出版社工作的十年间,主要从事古籍整理稿件的审读,他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有四十多种,其中有列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樊南文集》《雁门集》《揭傒斯全集》《高青丘集》《陈子龙诗集》《牧初学集》《牧有学集》《牧杂著》《吴梅村全集》《顾亭林诗集汇注》《安雅堂全集》《方苞集》《樊榭山房集》《刘大櫆集》《惜抱轩诗文集》《两当轩集》《人境庐诗草笺注》《岭云海日楼诗钞》等,以及《瀛奎律髓汇评》《宋词纪事》《明诗纪事》《词苑丛谈》《洪宪纪事诗三种》《清诗别裁集》等。由于饱读诗书,腹笥深厚,他审稿面很宽,速度也快。1988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荐报送,经上海市出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会讨论表决通过其编审任职资格。

重作冯妇

周劭在做编辑的同时,自己也参与一些古籍整理,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就有他标点的查慎行著《敬业堂诗集》(全三册,1986)、姚燮著《复庄诗问》(全二册,1988)和《史记菁华录》(与王兴康合作,署名周旻佳,1988)等。晚年他又重作冯妇,写了不少漫谈文史掌故和回忆往事的随笔,结集的有《黄昏小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葑溪寻梦》(古吴轩出版社,1999)、《向晚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等,内容主要是谈明清史中的人物和轶事、近现代名人趣闻、上海和苏州地区的地方掌故等,往往是谈今说古,中西兼容,娓娓道来,意趣盎然。他专题的著作有《清诗的春夏》和《中国明清的官》等。周劭喜欢清诗,尤其推重清代诗人吴伟业和黄仲则,取名为“揖吴拜黄”。他曾告诉丁如明,他去时居然还带了两人的集子,两人的诗陪伴他熬过了漫长的岁月。

《清诗的春夏》署名周黎庵。他把清诗分为四季,以随笔的写法叙述清代前中期诗人的故事。这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诗词坊”中的一种,1990年4月版,1991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内地版,这套书是金性尧主编的。这套书中还有金性尧著的《闲坐说诗经》等。《中国明清的官》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茗边老话》丛书中的一种,收入丛书的还有金性尧的《六宫幽灵》、鲲西的《深宫里的温莎娘们》。周劭下笔极快,掌故信手拈来,他的这些 大都是工间操休息时间写就的。

1987年1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聘请周劭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杨友仁、上海辞书出版社王知伊三位退休老编审为《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特约编辑。《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由周劭的老友范泉负责编辑,范泉是一位富有经验的老出版家,为丛书搭建了一个包括施蛰存等各领域专家的阵容强大的编委会。编辑室还有龚建星、郑晓方两位青年编辑。龚建星后调《新民晚报》任副刊《夜光杯》编辑,以笔名西坡名世。郑晓方为早期人郑超麟(1901—1998)之堂孙女,为照顾郑超麟起居从福建老家调沪,后调中国福利会出版社为编审。当时,在福州路上海书店楼上食堂划出一块地方,放上写字桌和书橱,他们就在那里做编辑。经过这些老少编辑几年的艰苦努力,1991年12集30卷2000万字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出版。1997年,该书获第三届图书奖荣誉奖。

为了开拓选题,周劭向赵昌平建议将《宇宙风·自传之一章》《人间世·名人志》专栏合集为《未能忘却的忆念》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该书裒集了蔡元培、周作人、老舍、郁达夫、徐志摩等文化人的生活片断,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可读性强。受这本书的影响,我策划了《名刊》丛书十册,选了《语丝》《新月》《太白》《宇宙风》《》《人间世》《现代》《万象》等名刊名篇,其中选了戴望舒的 ,周劭还特地陪着戴望舒的女儿戴咏素来我社领取样书和稿费。

周劭晚年来往的朋友除了同事外,老辈的有施蛰存等,小友有陆灏、龚建星等。周劭年轻时就喜欢打牌,晚年也喜雀战。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回忆道,其父陈新民“与周黎庵交往较为密切,因他们一度在上海正广和汽水厂共过事。记忆中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周黎庵常来寒舍与家父喝酒聊天,后来家父家母也常去周府与周黎庵、穆丽娟夫妇玩方城之嬉”(陈子善《不日记二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22 )。

周劭晚年经常去走访施蛰存先生。陈巨来身后的著作《安持人物琐忆》,是他生前将此稿托付给施蛰存,施蛰存交周劭谋求出版。陆灏等为辽宁教育出版社编《万象》,周劭遂交《万象》连载,后单行出版,名躁一时。周劭还为《万象》撰写了《陈巨来与浙派篆刻家》《烟草琐话》《三十年代有过一个“年”》等文。他与施先生有抽雪茄的共同爱好。施先生送了几枝哈瓦那雪茄给周劭,周劭舍不得吸,一直着。后期他吸雪茄,大多由丁如明替他到徐家汇一家烟店一箱一箱地买。他要桐乡雪茄烟厂生产的,贵一点的牌三角六分一包十支装的他还舍不得买,买二角七分一包价低的。后来桐乡烟厂关门了,他叹息不止。当然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价格了。

周劭退休后,为图清静,向上海文艺出版社借了一间屋独居。房子在嘉善路,我去过,记得是楼中间的亭子间,一厅一卧室。他在斗室中挂了一匾“揖吴拜黄”,还在板壁上挂他和太太穆丽娟年轻时的合影照片。他身体不错,冬天坚持洗冷水浴。他喜欢喝酒,晚年患有痛风,穆丽娟不许他喝酒,他还不听,还请年轻编辑一起喝酒。因痛风走路不便,他出门拄着拐杖,牙又掉了几个,有年轻同事与他开玩笑,说他:“无齿(耻)之徒,于行”,他不以为忤,闻之大笑。小青年越挤兑他,他越高兴。周劭晚上喜欢看电视剧。有一阵“清宫戏”流行,他看完了就写一篇杂感,寄给《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发表。鲲西《怀周劭》一文记:“周君尝自云但有一瓶酒一枝笔,文可顷刻而成。虽然这样,不查文献行文难免有误,所以闻亦有疑,周君并不以为意,只是愤愤然就此封笔了。”但周劭去世后不久,《夜光杯》还发表有他的存稿。

晚年穆丽娟。

周劭与穆丽娟

写周劭,穆丽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穆丽娟与戴望舒的故事,坊间已有多种图书 述及,穆丽娟本曾以戴望舒前妻、周劭夫人的身份接受过访谈,2011年6月15日《新民周刊》就有《穆时英之妹穆丽娟:与戴望舒离婚,和周黎庵相伴》一文,叙述得比较详细,本文就不再赘述,只叙述穆丽娟与周劭相关的事迹。

穆丽娟,浙江慈溪人,1917年出生于一个实业家家庭。1935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女中。穆丽娟的大哥是穆时英(1912—1940)。穆时英与刘呐鸥、施蛰存同为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新感觉派作家。1935年4月,戴望舒(1905—1950)从法国返回上海,与刘呐鸥、穆时英两家同住在一所公寓里。此时,戴望舒相恋八年的未婚妻施绛年(施蛰存之妹)已经另有所爱,大家都很同情他。于是,穆时英把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

两人于1936年6月在上海新亚饭店了婚礼。19岁的穆丽娟嫁给了比自己大12岁的戴望舒,婚后育有一女戴咏素,小名朵朵。1939年,戴望舒带着妻女来到。由于年龄阅历差距和性格差异,两人的感情出现危机。1940年6月,时任汪伪《国民新闻》社社长的穆时英在上海被特工人员,戴望舒不许穆丽娟回沪奔丧。同年冬,穆丽娟之母在上海病逝。穆丽娟不顾戴望舒的阻拦回沪奔丧。1943年1月,两人离婚。

穆丽娟回到上海后,早已相识的周黎庵作为穆时英的朋友经常来看她,陪她聊天。周黎庵比穆丽娟大一岁,尚是单身,在当时的上海春风得意。他爱上了穆丽娟。1943年3月15日,两人在上海金门饭店婚礼。在婚礼中充当司仪的柳雨生在同年四月号的《》上写有《文化人结婚记》记录两人婚礼的情景,蔡登山 中已有节引,兹不赘述。有年青同事开玩笑地指责周劭不该夺人所爱,他笑着说:“这是珠还合浦。我与穆丽娟在乡下住处原只隔一条河,是前后村。”他的老家镇海与慈溪紧邻,可以算是同乡。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定居澳大利亚成为著名学者的柳存仁(柳雨生)每次来沪时总要告知我们,有机会时就让我们安排他与周劭见面叙谈。

穆丽娟与周劭婚后育有三女一子。1949年后,穆丽娟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在古典文学出版社做校对。周劭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后,穆丽娟也不时来社,有时与周劭一起参加促进会上海古籍出版社支部的旅游考察活动,金性尧曾担任过支部主任。

周劭最后的日子是在老屋度过的。他与穆丽娟的老屋在上海江阴路一个老式的石库门里弄房子,我去过,记得是二楼,窗对着西路。周劭去世后,我和同事代表上海古籍出版社去吊唁,穆丽娟告诉我们,周劭得病后,不愿住医院,就躺在家里,让穆丽娟陪着到最后。

2022 年8月,穆丽娟去世,享年103岁。

高克勤

以上就是与同年属龙男女结婚好吗相关内容,是关于上海表的分享。看完男女婚配属相相克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才能拥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也是每个人都有的渴求。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婚姻必看书籍,希望您喜欢!

  关于婚姻的十大热门畅销书籍推荐

 1、《幸福的婚姻靠自己赢取》 李雪 清华大学出版社

 《幸福的婚姻靠自己赢取》收录了笔者任某报编辑,主持“情感诊疗室”栏目时,对37位读者关于情感、婚恋方面的困惑与迷茫的解答和回信,指导读者走出情感的迷惘,收获爱与幸福;收录了本人在某报 “新话词典”栏目中的专栏作品,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各种网络男女婚嫁新词,指导剩男剩女们如何选择嫁娶对象。(推荐书:幸福的婚姻要靠自己去努力经营,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就可以得到的!)

 2、《谈钱不伤感情:影响夫妻关系的5种金钱人格》 帕尔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世界上没有不合适的金钱人格,只有不会相处的夫妻。生活中一切看起来让人抓狂的金钱决定皆因彼此不同的金钱人格。你的金钱人格塑造了你对金钱、对生活的看法。只有看清自己和对方的金钱人格,了解各自思考和处理金钱关系的方式,才能找到让夫妻关系日久弥新的好方法!要记住为婚姻保驾护航,不仅需要呵护好爱情,更要维系好夫妻之间的金钱关系。(推荐书:影响感情的因素有哪些世界上没有不合适的金钱人格,只有不会相处的夫妻。希望看完这本书,夫妻间可以正确的相处!)

 3、《取悦爱人的艺术》 维尔纳·巴顿斯 时代华文书局

 身兼医生的巴顿斯博士以心理学、医学以及行为学的研究报告带入此作品中,以诙谐带些轻松愉快的笔触,令读者会心一笑之余再重新省思两性关系。《取悦爱人的艺术》比《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更科学,比《相爱的艺术》更有操作性。(推荐书:教你如何取悦爱人。)

 4、《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 卢悦 漓江出版社

 作者通过对大量咨询案例的分析总结,对婚姻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做了精确的划分,对每个阶段将会遇到的问题、挑战也做了预见,目的当然是帮助每一对在婚姻中努力、挣扎的夫妻,更能了解各自的伴侣,了解婚姻,了解生命,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5、《婚姻的六个样子》 积雪草 古吴轩出版社

 都市婚恋温情纪念册,疗愈婚姻的伤,寻回最初和一直都在的爱。67个心动故事,每个都是一部浪漫微**。读到哪一段,你会突然微笑或沉默感谢那个和我牵手多年,忍受我的唠叨,忍受我的无理,忍受我的神经质,和我一起为寻找幸福,守住幸福,而做着种种努力的亲密爱人。我爱你,无论岁月变迁,人潮拥挤,无论婚姻现在是否改变了模样。(推荐书:你的婚姻是什么样子)

 6、《天上的爱情,人间的婚姻》 卡玛 新世界出版社

 读读《天上的爱情人间的婚姻》,你会明白:长长的婚姻,有许多爱的时候,也会有许多不爱的时候,不爱之时,并不代表婚姻已死,也许,这正是一个提升和更新的契机,提醒你:你们之间已有隐患存在,你们还可以更好!多一点耐心和信念,走过不爱之时,爱,迟早会重新回来。而好的婚姻,就是一次又一次,重新爱上的过程。

 7、《读懂婚姻,你就幸福了》 穆得·丘顿·巴拉比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读懂婚姻,你就幸福了》深刻解析了男女双方的思想差异、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感情世界、夫妻产生矛盾的根源、婚姻失败的原因,以及其他导致婚姻出现问题的方面,同时教给读者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指给读者一条通往美满婚姻的道路。作者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语言精彩,故事感人,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读。(推荐书:希望每一个人都幸福!)

 8、《恋爱虽易,婚姻不易》 郑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婚姻侦探郑凡用来信加解答的方式,剖析婚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婚外情问题,并给出了经营婚姻、拯救婚姻的建议和方法。(推荐书:听到太多这样的话,婚姻和爱情是不同的!)

 9、《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海菲 华夏出版社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以亲切自然的文字和大量生活化的事例,为年轻女性们提供了获取幸福婚姻的“方程式”,作者从自己情感咨询师的专业角度出发,针对婚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和纠纷,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并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性意见,旨在帮助未婚女性提前了解婚姻的真相,帮助已婚女性学习如何经营婚姻,引导女性在拥有忠贞爱情的同时,获得幸福的婚姻,拥有完美的人生。

 10、《婚姻,没那么简单》 颜妮 天津人民出版社

 我们在婚姻的殿堂门口徘徊,不就是想拥有一份真爱,不敢想象没有爱的婚姻是怎样的凄凉和苍白。走向婚姻的爱情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为找到的人庆幸,为守望的人喝彩!《婚姻,没那么简单》就教你怎么在婚姻里保鲜爱情,怎么把婚姻生活面面俱到,游刃有余地维系好!同时,也告诉大家真正的爱情和婚姻家庭是不需要婚姻法的束缚的。(推荐书:婚姻本来就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两个人的简单结合!)

推荐女人必读的10本书

 1、《女总裁告诉你》

 简介:出版后赢得了很高的评价,被誉为“写给女性的最诚实、坦率的商界指南”。

 2、《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简介:本书是获得与异性完美关系的最佳指南,是一本有价值、非常有必要的读物,它对理解男人和女人的沟通是一个突出的贡献。

 3、《男人这东西》

 简介:这是一份男性的自白书或曰自供状,是一种在生命本原意义上的思考,是对男性禀质的自省和自嘲,亦是对异性的真情倾诉。

 4、《女人味》

 简介:女性的自然性是女性的根本,说到根本,也就是女人味。但是“女人味”却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并且不可度量的概念,什么才是女人味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女人味

 5、《女人健康枕边书》

 简介: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女性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健康细节,使你对健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树立你的正确健康观念,同时对照你自己的健康状况,找到相关的健康知识。

 6、《从女孩到女人》

 简介:从纯洁的天真少女到自信的真正女人。你将学会怎样泰然自若地把握每个阶段——学会放弃,但是最终留下最适合你的本质。看过这本书,你就有勇气去做你从来没想过的优雅、从容的女人啦!

 7、《美女厨房》

 简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一些人依然在延续着娇滴滴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却悟出了女人之为女人的道理。知道了厨房对于女人的意义……

 8、《红楼梦》

 简介:只有看过《红楼梦》

 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好似如此哀婉动人、仪态万千,这样楚楚可怜、冰雪聪明……曹雪芹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女人。

 9、《第二性》

 简介: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

 10、《幸福婚姻圣经》

 简介:夫妻关系是我们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才能使夫妻关系更加亲密,使二人世界充满爱和乐趣呢学习与你的配偶沟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女人必看的十本书籍

 第一部:《红楼梦》永恒的爱情战车,永不止步。

 认识自己从《红楼梦》开始。《红楼梦》就抛开文学地位,也是女性必读的一部经典,作为一个女性,我个人认为四大名著你只要看《红楼梦》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了女性所写的。因为着这里爱情是永恒的。

 第二部:《简·爱》为尊严而活着。

 《简·爱》的确是广大女性同胞的枕边书,她告诉了女性也可以这样,面对生活不屈、坚强、打破了依靠大男子主义的枷锁,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尊严。并且活的可以更好。这是一本坚强的书籍,将教会你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第三部:《居里夫人传》女性的楷模。

 《居里夫人传》是一本介绍居里夫人成长的人物传记。爱因斯坦说她是“惟一未受盛名腐化的人”。本书还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这是女性应该有的责任感。

 第四部:《飘》乱世中的佳人,不是美丽的,而是坚强的。

 这部经久不息的小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其魅力贯穿整个20世纪,延续到今天。主人公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后仍然承担责任。这是女性普遍缺少的一种精神。她敢于去爱、无怨无悔,她自知而又有点小糊涂。真是这样才美丽。

 第五部:《围城》婚姻的镜子。

 如果你结婚了或者即将结婚,请看婚《围城》吧!这样你会对婚姻有个更进一步的认识。只有认识了婚姻,才能维续下去,才能获得生活的更好。《围城》很值得一读。

 第六部:岩井俊二《情书》爱是心理的那一丝灵犀

 山在那里,你在心碎中微关——岩井俊二《情书》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爱是什么爱是一种感觉。爱是什么爱是一中坚持。爱是什么爱是心理的那一丝灵犀。要是你想理解爱情,此书必看。

 第七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女人思考起来吧!

 说真的,这本书,第一遍没看懂,第二遍还是没明白,到看到第三遍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这的确是一本好书,一本要用哲学来思考的书籍。不要关心里面人物的结局,也不要惋惜里面的不如意。这有这样,你才会明白,思考之美。

 第八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乐观也是一种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去看吧!吧自己想成海伦凯勒,假如你只有三天的时间,你会怎样你会如此的乐观吗失去生命不可怕,失去的方式和心态才是重要的。

 第九部:莫泊桑《项链》去掉美玉上的那一点瑕疵——虚荣。

 是女人都有一点小虚荣,这是真的,别不承认,那就更虚荣了。所以虚荣是女性的最大弱点。不信看看现在的社会,嫁给自己爷爷辈的人,那是爱情吗那就是满足自己的虚荣。所以此书必读,跨过虚荣的陷阱,你就是美玉。

 第十部:《舒婷诗集》气质才是最美

 一个女性,外表美。不算美,真正的美女是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质。若是你也想,就去读《舒婷诗集》吧!注意,别用嘴读,用心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897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