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十年“晚婚晚育”政策的影响还在继续
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出于引导我国人口结构走向更加合理化的考虑,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晚婚晚育就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其中一个要求。
经过国家的有力倡导和大力宣传,对于目前正处于中年和他们的子女来说,独生子女、晚婚晚育这些词显得并不陌生。而且非但不陌生,在大家的思想中,早已认为晚婚晚育是一种比较好的婚育观念,内心里面很自然地认为过早的结婚和过早的生育是不好的思想,应该受到摒弃。
因此,当轮到自己到了适婚年龄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去追求晚婚晚育,从而导致了很多人不想过早结婚的现象。这是几十年“晚婚晚育”政策持续影响的正常结果。
二、现行教育体系背景下,年轻人求学周期影响
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后,我国的教育普及率逐渐提升,很多的年轻人都能够上学读书,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已经非常高,很多年轻人都能够走入大学校园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从6、7岁上小学到普通大学毕业,每个人需要花在求学生涯上的时间大概需要16年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正常本科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差不多是22、23岁的年纪,即使毕业就结婚也晚于法定结婚年龄,研究生、博士生更甚。因此,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年轻人,尤其是上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结婚会越来越晚的事实。很多人当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会发现,身边没有上高中、大学的同学孩子都已经几岁了,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结果,学历低的人更有早结婚的条件。
三、经济文明的发展,让人们对生活有更多地选择和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其中,人们思想的解放和娱乐活动的丰富化,是影响年轻人晚结婚的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人们思想的解放,让每个人的人格更加独立。一方面,我们对生活、对婚姻有更高的品质要求。我们不再单纯地认为结婚就是完成任务,我们会对婚姻的品质感有所追求。在父母媒妁之言结婚已成为过去的时代,自由恋爱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去选择自己的另一半,而大多数人这个选择试错的过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自然就推迟了结婚的年纪。
另一方面,随着女性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中能够头顶半边天,她们可以很好地养活自己,在社会中实现经济独立。自然,她们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就有更多的选择权,不会像过去一样将就。
其次,相较于以前,物质文明的发达让这个时代
一、晚婚的原因——结婚的物质条件不成熟
。
有些人说现在大多数的80和90后在三十岁之前,几乎都是一无所有,富二代除外。所以住房、就业、收入等问题,都让他们倍感压力。想要结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生活需要钱,方方面面都是需要钱的,然而你的物质条件根本就不成熟,怎么能给对方一个稳定的生活,如何来结婚呢。
二、晚婚的原因——心理年龄不堪承受婚后的压力
。
现在90后这代人,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人获取了父母最大程度的爱,虽然这些爱让他们幸福,但是这些爱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候爱会束缚一个人的独立能力,削弱一个人的承受能力,因为长期活在父母的保护羽翼下,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够自己独立去面对生活所带来的一些困难。有许多的80和90后在婚后出现了抑郁症,多半都是因为自己在婚后面对生活的压力,无力承担,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三、晚婚的原因——工作状态限制婚姻生活
。
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就业问题成了一个巨大问题,职场竞争日日益加剧。所以很多的80和90后,不仅要面对低廉的薪水,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加班更是习以为常的常态,根本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就算结婚了,夫妻之间也没有一点可以相处的时间。
四、晚婚的原因——聚少离多
。
都说只要两个人相爱,无论距离多远都不是问题。然而现实是距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两个人的婚姻开始本来就必须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如果两人都没一起生活,互相之间没有足够了解,怎么能够相信自己能够经营好婚姻呢。
越来越多人选择晚婚,晚婚成为了当下年轻人对婚姻一种态度。晚婚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如果自身条件不允许,选择晚婚未尝不可!婚姻应该是一种幸福的选择,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幸福的感觉,保持继续追寻幸福的权利,不要让婚姻成为一种将就。
近日,某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
《“下调法定婚龄”争议10年:法理、情理如何断》
的文章。
该文章纵向梳理了我国婚姻年龄政策的流变,横向对比了其他国家对婚姻年龄的相关规定,援引了大量人口普查和婚育调查数据,采访了学界有代表性研究的专家学者,
探讨了老龄化加速和生育率下跌背景下“下调法定婚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该文章推出后迅速引起热议,两天内集中了3万多条评论,质疑声占绝大多数。
其实,网友们的质疑多少有点偏离重点。“下调法定婚龄”只是放宽婚姻的年龄限制,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并不意味着必须在该年龄结婚。婚姻作为一项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自治为前提,愿意结的结,认为自身条件不成熟的不结即可。
但网友们的质疑并非没有意义,它们暗示着:
通过下调法定婚龄促进婚育率,并非解决当前人口结构问题的万全之策。学制冲突、婚育成本、生活压力、就业机会等才是大多数人缔结婚姻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为什么要调整法定婚龄
《民法典》第1047条规定,我国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这一规定沿用自1980年修订的《婚姻法》。在此之前,根据1950年《婚姻法》的规定,我国男女法定婚龄分别是20岁和18岁。
法定婚龄调整,是建国后我国人口急剧膨胀的结果。
据统计,1949年后我国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在4以上(国际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1960至1980年的短短20年时间里,我国人口从66207万增长到了98705万,人口净增长超过32亿。人口数量超出社会承载能力,给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为了协调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1980年,我国将“晚婚晚育”作为倡导性价值写入《婚姻法》,并将法定婚龄提高至现行标准,以实现减少生育、控制人口膨胀的目的。
可见,我国法定婚龄的调整服务于控制生育的目的,其上调或下降与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总和生育率长期处于15一下的极低生育水平,2010仅为118,2015年更是跌至105。低生育率,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迫近。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2248万人,占总人口的415%;而202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2%。
根据当前的极低生育率,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将在2025至2030年进入负增长,2033年前后65岁老人占比将超过20%,达到联合国超级老龄社会标准——
少子化、老龄化和低生育已然成为我国新的基本人口国情。
随之而来的,是老龄社会带来的诸多矛盾。
广东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教授撰文指出,老龄化将急剧增加社会的扶养压力:
在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筹集制度下,随着养老金缴付人数的下降和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加,供求失衡所致的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乃势在必然。
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4亿,人口抚养比上升至5015%。届时,将出现两个在职人员抚养一个老人的严峻局面。
同时,根据人口经济学理论,老龄化社会将深刻影响经济发展:
劳动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将造成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萎缩,将造成社会生产力下降,总产出减少。与此同时,老龄化意味着低欲望化,社会总需求下降,消费能力和消费动力不足,需求拉动型经济将无以为继。有专家预测,若仅考虑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21年之后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过去三十几年的年均增长率基础上,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学者提出:
晚婚晚育政策乃是
是
特殊时期应对严峻人口形势的权宜之计。如今人口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修改法定婚龄,提升婚育率化解老龄化社会弊端,已迫在眉睫。
下调法定婚龄能否提高婚育率
现代医学证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性成熟年龄分别为16周岁和14周岁。年满18周岁,即被视为对自身行为和外界事物有成熟的控制和辨认能力。因此,世界各国大多将18周岁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法定婚龄也围绕18周岁上下浮动。
根据联合国2012年的统计数据,女性法定婚龄小于18周岁的国家占84%,男性小于18周岁的占80%。我国男性22岁的法定婚龄为世界最高,而男女双方均要求年满20周岁的,只有我国。
由此观之,下调法定婚龄才是与世界主流保持一致的做法。很多学者也已经从生理、法理、经济和文化等角度充分论证,下调法定年龄并无不妥。
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下调法定婚龄真的能够回应我国婚育率低迷的现实吗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而2020年,这一年龄已上涨至2867岁。部分地区,如安徽省,已突破30岁大关,达到了男3189岁,女3073岁。
与男22岁女20岁的法定婚龄相比,初婚年龄显然畸高。
这意味着法定婚龄并非限制人们婚育选择的主要因素。婚育率低迷,另有他因。
这一问题是当前人口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少学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观点。
网友评论中提到的“学制冲突”是影响因素之一。
根据现行教育学制安排,6~7岁进入小学学习,18岁左右高考进入大学。22~25岁的适婚年龄,正是本科或研究生刚刚毕业的时间。
虽然法律并未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但从现实角度看,绝大多数在校学生缺乏独立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仍靠家庭供养。而婚后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子女抚育等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校大学生即使结婚也是有名无实。
此外,婚姻是一个“优中选优”的重大人生抉择,就业岗位、收入高低、社会地位都是影响择偶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差别不大,只有步入社会才能彰显出其自身能力以及家庭关系带来的社会资源和经济条件。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进入社会后再择偶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现阶段我国劳动力供给远大于劳动力需求,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节”,这使得年轻人不得不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以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考研在不断扩招的情况下仍然年年“卷”出新高度,考博人数也在成倍数增长。越来越长的求学生涯自然使推迟婚姻成为必然。
网友还在评论中提到了居高不下的结婚成本问题,这也是初婚年龄推迟的直接动因。
在“无房不婚”观念支配下,房价高低对结婚成本有决定性影响。有学者做过统计,
“房价对婚龄人口的初婚决策有显著的推迟效应,房价每上升1%,个体初婚年龄平均增加1108岁。”
而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15年里,全国各个城市房价均呈上涨态势,依城市发展程度不同,涨幅大约在6%到18%之间分布。不同地区的初婚年龄与该地区的房价涨幅呈正相关状态。
日益攀升的高价彩礼也大幅拉高了婚姻成本。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彩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婚龄性别比的严重失衡。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未婚青年性别比达到13539,这意味着每13539个婚龄男青年只有100个婚龄女青年与之相对应。其中农村地区青年未婚性别比达到15830,而35岁的大龄青年未婚性别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4320。婚龄女性稀缺,男性为了彰显婚娶诚意和经济实力,在彩礼金额上不断竞争。与之相伴随的,新房装修、家用电器、婚纱摄影、婚庆礼仪、婚宴举办等结婚消费也在竞争攀比中日益高涨。当婚姻成本的增速超出个人经济水平增速,婚龄推迟便是必然结果。
贝克尔在《家庭论》中提出,
人们选择结婚的核心原因是个人在婚后可以节约成本支出,实现规模效益。当婚姻成本居高不下,威胁到婚姻的可预期收益时,婚姻对人们的吸引力自然会降低。
鉴于上述因素,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周兴教授指出,在老龄化背景下要解决初婚年龄和生育决策问题,
关键在于将婚姻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内
。他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民生保障水平,包括生育保险、产假制度和生育补贴等;其次,移风易俗,整治高价彩礼,降低婚龄青年的婚育成本;最后,调控房价,完善公租房,解决好婚后“住有所居”的问题。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要想实现某种政策目的,应当使制度规则符合每个个体的自利需求与个人主义的决策动机。
因此缓解老龄化、提高年轻人的婚育意愿,仅仅依靠下调法定婚龄显然是乏力的。如何使婚姻和生育的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法门。
晚婚与早婚各有利弊。造成晚婚有多种原因,大部分是那些爱情与事业难以两全的剩男剩女,她们舍此顾彼,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事业上,先筑巢,再引凤。先磨快刀枪,再初露锋芒。惊回首,这车开过了站,这年纪越过了限。晚也不将就,好命在后头。笔者表妹,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又考研,又读博,又留洋,折腾到41岁,漂洋过海,远嫁到大洋彼岸的米国,丈夫是个米国佬,都在一所大学任教。
那生活格局就不必说了。结婚过晚也有弊。结婚最佳年龄男性应为25-27岁,女性为23-25岁。女性最佳怀孕年龄为23-30岁,最迟不要超过35岁。医生认为,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内生孩子,严重先天性疾病可以减少一半以上。而且年龄过大,妊娠并发症增多,生殖系统功能下降,不利于分娩。现代早婚的主要原因是少男少女早食禁果,生米煮成熟饭,家长顺水推舟。
过不了登记这一关,就先斩后奏,等到法定婚龄,抱着宝宝去补证。壮壮和娇娇是初中同学,寄宿学校,常深夜不归,后双双掇学,又双双外出打工,都17岁那年,怀揣娃娃回家。双方父母一拍即合,草草为两个孩子操办婚事。壮壮家连套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而且馋吃懒做,这日子当然没法过。娘家心疼女儿,一家3口成了娘家的负担。可即然如此,又有什么招呢?过早结婚,乖女身体未发育成熟,怀孕与分娩对母子健康十分不利。
1、没钱,经济压力太大
没钱,估计是很多男同胞共同的回答。因为现在结婚对于男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平时恋爱约会、吃饭、看**、买包包、送礼物等等都是要男的掏钱,这个都还好。关键是现在结婚都要求买房买车,这个才是大家焦虑的根源所在。对于一个工作几年的人来说,房价这么高,买房压力是巨大的,没有家人帮忙,靠自己买房是很困难的,以前觉得啃老是很可耻的事情,但现在你必须啃老。
2、自己还是个孩子
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习惯了,年龄可能是大龄了,可是心智上也许还是未成年。加上很多都在学校里面,接触社会少,根本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我身边就见过30多岁的人,连衣服都不会自己洗。一个自己都没有长大的人,怎么可能去思考结婚,哪里有勇气去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很多人说她还小,其实是真的还小。
相比我们父辈十几岁就开始赚钱承担一个家庭的重担,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这不让做那不让学,早已经失去了自我成长的空间了。作为家长一边骂着孩子没用,可是一边又全部事情都包办,根本不给孩子去学习和成长,溺爱的结果就是,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低能儿。
说个我身边的真实笑话,曾经大学班上的学霸在一等奖学金申请的表格里面,有一条舍友的评价,写着“生活不能自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学习成绩好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只有学习成绩。
3、性格问题
很多人本来就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会主动和别人交流。而学校里面也不会教你如何去与别人交流沟通,更多的只会看你的学习成绩。只要你学习成绩好,老师开心、父母高兴。至于什么情商、财商等等的培养,那都没有学习成绩排名重要。
现在大学也都已经普及了,如果再读个博士,毕业就已经30岁了,还没工作就已经是大龄了。而且书读多了也容易变成了书呆子,论学历一个个都不低,985、211的单身大龄青年一大把。可是他们的生活里大部分的时间除了看书就很少和异性接触,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和别人相处,怎么去和别人聊天。对于他们来说,找对象真的比考试难多了。
我觉得弊大于利。
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出去工作时间越来越接近30岁,所以结婚时间只能推迟。也有人说读研读博可以结婚呀,那谁养活你们俩呢?家长又要出学费又要出生活费本也负担不轻,再养活一家几口,能承受起的人不多。
大多数人需要先工作再结婚,一来养活自己二来养家或买房落户。所以结婚年龄只能推迟。至于那些刚刚二十多就结婚的人,往往念书少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男生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明白想早点娶个媳妇,好安定下来。而女生大多是爱情冲昏头脑,这样的婚姻很不稳定,双方年龄小,气性大,一时高兴。往往不长久。现在农村许多留守儿童都是妈妈离了走了,爸爸打光棍,打工去了,苦了孩子。
现在高学历知识分子的男女普遍结婚很晚,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正常。
因为要成为高级知识分子,他们读书学习的时间都很长。即使是研究生毕业也要27岁了,这个年龄段已经是我们认为的大龄青年男女了,而且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就会一直单身,注于学习和项目研究上面更加不要说分出心思来谈恋爱拍拖了。我认识的好几个研究生同学都说整天忙着做题研究,忙着出论文,忙着写报告,一天到晚都说在宿舍,学校,研究室,图书馆之间穿梭来回,而且有时候一个项目忙下来的话是通宵达旦的。
高级知识分子圈子都比较小,很多时候没有合适的对象。他们都是在高校或者研究所的环境之中,很多时候身边的同学或者同事都早是有对象的人,如果是单身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话,就比较难找相同年纪的合适对象,有时候也会圈子所限,认识的人不多,真的找不到适合的伴侣,导致人生大事一直单着。
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婚姻的观念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对于婚姻的观念都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对于伴侣的要求,最低也需要三观一致,要有共同的话题,最好是大家的想法,消费观念等等相似,相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在外貌方面也不能与之相差太远。因此在结婚对象的挑选中,因为这些要求导致自己不轻易就妥协找一个与自己相差太远无共同话题的人共度一生,而且婚姻选择也是非常的慎重,导致他们成为晚婚的主要人群。
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提议,建议按5+3=2模式缩短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学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这样学生的学习生涯就可以缩短两年,可以早两年出来工作。
学制太长,推迟了就业时间,社会各方面压力又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成本高,增加家庭负担;婚育时间明显延迟,老龄化问题显著等。
压缩学制可使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作的时间提前两年,正值20岁左右的人生黄金年龄,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事业、家庭有更充足的时间搭理与分配,对于个人成长、事业成功从时间分配上比较科学合理和时间分配充裕。
好像说,美国白人的平均生育率也就15左右。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就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率是呈反比的。就是说,女性在社会中有更大的贡献和能力及地位等,她们的生育率就会越来越低。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跳得出低生育率的困境,其原因有很多很多。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得见解。就我的感觉来说,除了教育,生活成本,对孩子的期望值等大幅提升以外。女性自身的提升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传统的家庭结构其实已经完全被改变了。不仅仅在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好像也是这样。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而参与到社会中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一点本身就在把女性从家庭中剥离出来。目前,就上海的例子来说,女性在家庭经济的贡献为接近40%平均。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男性是没人敢舍弃这40%的收入而要老婆回归家庭的。同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学历的提升也会使女性对另外一半有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大城市已经是离婚率超过了结婚率,其原因有很大程度就是在这里。简单的说,目前中国的常态就是由于受教育时间的延长等很多因素造成晚婚,晚育。而在母亲无法回归家庭的前提下想要提高二胎率,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