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是有孩子的农妇,她是如何入宫二婚逆袭成为皇后的?

王娡是有孩子的农妇,她是如何入宫二婚逆袭成为皇后的?,第1张

因为王娡母亲太厉害。当年,王娡生下女儿,她母亲却以死相逼,让她离婚,然后把她塞进了太子宫。后来,母亲看她受宠,又顺手把亲妹妹塞进太子宫,让她们姐妹二人共侍一夫。

王娡是汉武帝的生母,但她进宫是被母亲逼的。在电视剧《美人心计》里,王娡是窦太后闺蜜慎夫人的女儿,也是汉景帝刘启的儿时玩伴。他们的感情非常好,但是,后来王娡嫁了人,又守了寡。

刘启不介意她寡妇身份,将她纳入后宫,把所有宠爱都给了她。可惜,王娡进宫,不为宠爱也不为荣华富贵,她一心想为死去的丈夫报仇,也真的刺杀了刘启。只是,电视剧的剧情和历史真相并不相同。历史上真实的王娡,并没有显赫的身份,和汉景帝刘启也没有少年情分。她长于乡野之家,嫁了普通农户,还生下了女儿。之所以离婚进宫,都是因为相士的一句话。

但入宫以后,王娡从农妇到后来的皇后、太后,一生过得非常传奇,也十分励志。在史书上,王娡是以“王皇后”出现的。她的姓氏为“王”确凿无疑,史书均有记载,而名字“娡”,则是出自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王娡算得上名门之后,她是燕王臧荼的后人。但这只是名分上好听,并没有实质上的好处。到王娡母亲臧儿这一代,他们家境早已中落,按照当时门当户对的标准,也根本嫁不了什么达官贵人。

因此,王娡的母亲臧儿,嫁的人是普通平民王仲。和与王仲结婚后,臧儿生下一儿两女。作为长女,王娡并没有多少自由。刚成年,她就被母亲许配给了金王孙为妻。金王孙是个普通农户,王娡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妇。

结婚后不到一年,王娡就生下了大女儿金俗。如果没有那个相士,王娡的一生,或许就在男耕女织、相夫教子中平静走完。然而,一切都没有如果。

有一天,母亲臧儿心血来潮,找到相士姚翁,给子女看面相。她带着儿女的画像,而姚翁一见王娡的画像,就立刻两眼放光,并非常郑重地说:“这个女孩是大贵人,未来会生下天子。”就因为这句话,臧儿拼死拉着女儿,一定要把她塞进太子宫。

金王孙自然不同意,而王娡也已经生儿育女,想必也不愿意抛夫弃子。可是,女人狠起来,对自己都能下手,更何况是女儿和女婿。事情的最终结局,是王娡离开了金王孙,进入了太子宫。其中具体细节,以及臧儿的手段,史书上没有记载,后人也不得而知。除了丈母娘下手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女婿和岳母赌气,直接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宫。此后,王娡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二婚皇后。

当然,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太后(薄姬),也是二婚,不过,她不是皇后,只能算个妾室,后来成了皇太后。而且,薄姬和前夫也没有生下孩子。所以说,王娡带着女儿,还能当上皇后,真的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第一,汉朝对女子婚嫁,态度开放。王娡出生的汉朝,儒家学说还没成为正统,因此,女子也没有不能二嫁的观念。在“三纲五常”都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代,人们对女子在婚姻中的态度,普遍较为开放。

比如,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周围舆论虽然谴责她不遵父命,可也有不少人劝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要分财产给女儿。而这并不是出自野史,而是在《汉书》中明文记载的。

最终,卓王孙在舆论的压力下,还不得不给私奔的女儿分了财产。在一个私奔算不上大事的年代,女子弃夫改嫁的事情也并不少见。比如,平阳公主就因为前夫患恶疾,改嫁卫青。

再比如,朱买臣的前妻嫌弃他好读书、不善管理产业,直接改嫁。后来,朱买臣在街上看见再嫁的前妻,还对他们夫妇格外照顾。所以,当岳母臧儿听说女儿可能生下天子,毫不犹豫要求女儿改嫁入宫,也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也因为当时对改嫁女子没有偏见,已婚已育的王娡,才有机会进入太子宫。

第二,母亲的从小洗脑。母亲,对于女儿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王娡的母亲,看似老实,实则是个投机分子,懂得利用一切机会让自己过得更好。

王娡出生时,母亲就在她耳边追忆祖辈的富贵时光,无形之中,在王娡心中种下了对富贵与奢华的渴望。王娡成人不久后,父亲去世,母亲立刻再嫁田氏,再生两子田蚡与田胜,用新的婚姻换取更好的生活。

有这样的母亲,王娡虽然出生在农家、成长在农家,也绝不可能成长为普通农妇。后来,王娡在太子面前受宠,母亲又给她提建议,把妹妹王皃姁也接进去,姐妹共侍一夫。在普通人家,姐妹共侍一夫,或许是灾难,但是在未来的天子之家,共侍一夫,就是莫大的幸运。

一方面,姐妹俩可以互相帮衬,成为彼此的依靠,比如飞燕合德。另一方面,比起单打独斗,姐妹两人生下的孩子更多,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好策略。王娡为刘启生下了一个皇子三个公主,王皃姁则生下了四个皇子。以上,就是王娡成为皇后的天时和地利。

但是,光有上面两个条件,还不够。在个人条件上,王娡生得非常漂亮,但太子宫里,从来不缺少漂亮女子。在年纪上,王娡已婚已育,并不算年轻,反而还处于劣势。因此,王娡要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还必须拥有其他绝招。

事实上,王娡也不是简单的女子,在登上皇后之位这条路上,她用了很多个绝招。第一项绝招,懂得牢牢汉景帝的心。王娡一入宫,就获得刘启的宠幸,接连生下三个女儿。而她本人,也非常懂得牢牢抓住汉景帝的心。怀第四胎时,王娡做了一件事,那便是——神化儿子。

怀孕时,她常常在刘启耳边念叨,说是梦见了一轮太阳进入自己的腹中,引得刘启非常重视她腹中的孩子。而古代的“太阳”不仅代表希望,更常用来比喻帝王的光芒。如果不是后人神化汉武帝而胡说八道,那么王娡此举,就是故意要神化儿子,以争取刘启的目光。

公元前157年,恰逢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顺利登基为帝(即汉景帝)。王娡肚子里的孩子,就成为了刘启登基后的第一个皇子。王娡生下的刘彘(后改名“刘彻”),排行第九,非嫡非长,却因为降生的时机和“日入其怀”,同样成为了贵子。

除了神化儿子外,王娡还非常懂事贤惠,懂得和皇帝一条心。汉景帝刘启的位置,其实很尴尬。窦太后宠爱幼子梁王刘武,经常要求汉景帝立梁王为皇太弟,而汉朝以孝治国,汉景帝不能拒绝太后的意思,但他心中也有不满,而且无处诉说。

七国之乱时,梁王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得到了不少钱财。此后,梁王就开始四处收买人心,为谋夺皇位做准备。梁王收买的对象,不仅包括朝臣,更有后宫妃嫔,其中包括了王娡、栗姬等人。其他的嫔妃,开开心心把梁王送的珠宝戴在身上,只有王娡主动把珠宝拿给了汉景帝,并直截了当地地说明来源:“这是梁王送的,臣妾觉得戴着不妥……”这个不妥,王娡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汉景帝是聪明人。

此事以后,在刘启心中,王娡不仅是知己,而且不为蝇头小利所动,十分懂事。可以说,简简单单一件事,王娡就在汉景帝面前赚足了好感。而她素日里就懂事体贴,从来不争宠,又惹人怜爱,自然就牢牢抓住了帝王之心。

从现在已有的记载来看,汉景帝在位时,除了王娡姐妹俩被称为“夫人”,其他的后妃都是以“姬”的称呼出现的。而汉朝没有“姬”这一位份,可见,这个词是对一般妃嫔的称呼。而王娡能被称为“夫人”,可见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应该相当高。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在朝臣们的催促下,册立长子刘荣为太子。可与此同时,他也打破“太子与其他儿子不能同时册封”的旧例,册立刘彻为胶东王。甚至,他还直接打破世俗忌讳,直接册封王娡为(胶东王)王太后。若不是爱到极致,一向稳重的汉景帝,怎么会如此行事?可见,王娡抓住君王心的本事,可谓登峰造极。

第二项绝招,笼络重要人物,加大上位筹码。要论汉景帝时期的重要人物,汉景帝亲姐姐馆陶公主、母亲窦太后,属于最顶尖的批次。馆陶公主,是个非常要强的女人。她想让女儿陈阿娇当皇后,便费了不少功夫,想要和已经成年、还尚未婚配的刘荣结亲。只可惜,刘荣的母亲栗姬一口回绝,没留半点余地,估计还羞辱了馆陶公主一番。

就在馆陶公主受挫之际,王娡非常主动地行动,将馆陶公主的目光,放在了刘彻身上。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来源。但当时刘彻年纪非常小,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也是王娡教的。要知道,馆陶公主和汉景帝是姐弟,而且关系非常好。如果刘彻能够与陈阿娇结婚,馆陶公主势必会竭尽全力,帮助刘彻得到太子之位。儿子刘彻如果成了太子,王娡的皇后之位也就不远了。

除了馆陶公主之外,王娡还格外懂得讨窦太后欢心。在古代,皇后之位,是国事,也是家事。窦太后是汉景帝的亲生母亲,也在朝堂上手握重权。而因为窦太后崇尚黄老学说,汉景帝在位时,儒家博士几乎无人被重用。

王娡非常清楚,想要当皇后,必须要过窦太后这一关。因此,她只要一有空,就跑到窦太后面前侍奉,宛如一个纯孝之人。

第三项绝招,巧妙除掉对手,捧杀。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对敌人心狠手辣,那么也无法成就大事。公元前151年,无宠无子嗣的薄皇后被废,王娡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在当时,能够踏足皇后之位的,除了王娡,还有太子生母栗姬。

对于王娡而言,扳倒栗姬,她的后位就指日可待。但是,对付敌人这件事,不能做得太明显,否则就落了下乘。王娡的处理非常巧妙,她先是暗中联络大臣,让他们联名上奏,请求册封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为皇后。看似退了一步,实则玩的是“捧杀”。

刘荣是太子,栗姬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是理所应当。但是,汉景帝并不喜欢栗姬,册封刘荣为太子,也只因为他是长子。此外,栗姬还不太会做人。

先不说她得罪馆陶公主,单单汉景帝身体抱恙时,委托栗姬照顾儿子们,栗姬非但不答应,还直接生了气,惹得汉景帝非常不开心。汉景帝并不愿意让栗姬当皇后,当大臣联名上奏时,他只会感到被逼迫。而君王,是天下权势最大的人,当他认为自己被逼迫,就只会越来越生气。

果然,不出王娡所料。大臣奏请时,汉景帝火冒三丈,直接下了诛杀令,还废了太子,而栗姬也因此忧惧而死。一招以退为进,王娡什么也没做,就巧妙铲除了最大的对手。同年,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娡被立为皇后。

历史上的王娡,出身微寒,没有显赫家世背景,但她在宫中周旋,步步为营又敢于冒险,懂得拉拢重要人物,懂得抓住帝王之心,更懂得谋篇布局,顺藤摸瓜。可以说,她的上位之路,像极了《甄嬛传》中沈眉庄和甄嬛的结合体。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刘彻继位(即汉武帝),王娡也成为了皇太后,窦太后成为太皇太后。或许,因为前半生过得太小心翼翼、看人脸色太多,成为太后的王娡,明显嚣张了许多,也糊涂了许多。窦太皇太后去世后,没有人约束的王娡,干了不少糊涂事。

其一:纵容弟弟。当上太后以后,王娡要求汉武帝,册封同父异母的弟弟田蚡,为丞相。田蚡才能一般,最终,汉武帝在权衡之下,只给了他太尉的职位。

当上太尉的田蚡,一点都不懂得收敛,还和谋反的淮南王刘安搅和在一起。按照律法,田蚡罪该万死,然而王娡哭闹不已,甚至以绝食相威胁,坚决护住弟弟,惹得汉武帝非常不开心。为了母亲,汉武帝最终选择了隐忍。好在,田蚡身体一般,没闹出大事就自己病逝。

其二:赐死武帝男宠。汉武帝还是为胶东王的时候,有个关系非常好的臣子。此人名叫韩嫣,两人同吃同住,等汉武帝登基后,他们更是亲昵,一样同吃同住,从来不避讳。王娡得知后,不顾汉武帝的反对,直接赐死了韩嫣。虽然王娡杀韩嫣,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汉武帝的名声。可这种越过皇帝的行为,也绝对算得上嚣张了。而她的这种嚣张,和《卫子夫》里的角色,倒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当然,上面的几件事,都算不得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单凭她生下了汉武帝刘彻,她就算再嚣张,也可以被原谅。毕竟,在当时的社会里,连汉武帝刘彻,都对她退让三分呢。

总而言之,王娡能以农妇的身份,登上皇后、太后宝座,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除了必要的时代背景之外,她自己的算计筹谋,也非常关键。

前半生的王娡,活得小心翼翼,运筹帷幄,最终带着儿子坐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后半生的她,哪怕嚣张一点、糊涂一点,也不必苛刻指责。

1643年,皇太极逝,福林继位为顺治帝,迁都北京,尊孝庄皇后为太后,以皇叔多尔衮摄政,顺治年幼(六岁)为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太后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虽然史书对孝庄下嫁的说法不一,但是文献对下嫁事实的记载正规。《东华录》的记载,多尔衮长出入皇宫内院,顺治也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清初疑案“太后下嫁”之事,当非空穴来风。由于政治原因,这种举措也无损于她的历史地位。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顺治的皇位保住了,多而衮没有取而代之,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为了创建初期的清王朝能得到汉族上层的支持,孝庄皇太后敢于冲破满、汉不得通婚的惯例,顺治十年(1653)她把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当作宗室郡主看待;又把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

顺治死后,玄烨即位,号康熙,为后世的康熙大帝。康熙尊称孝庄为太皇太后,时康熙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护卫着爱新觉罗政权避过了重大的风险和暗礁,是大清王朝达到盛世的彼岸。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专横跋扈,目无幼主,妄图篡夺皇权,他滥杀无辜,企图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孝庄太后成了康熙的坚强后盾,在她的支持下,康熙八年,康熙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夺回了政权。

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孝庄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拔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孝庄皇太后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她的节省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岁,为『孝庄文皇后』。

令人不解的是并未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也没进清皇陵,一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祖母孝庄文皇后建陵,其梓宫在暂安奉殿停了38年之久,而最终于雍正三年(1725年)才由曾孙胤禛安葬于清东陵的风水墙外的地宫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即使至今也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对此民间传说甚多。

关于孝庄皇后为什么不葬入昭陵一事,民间有“托梦定陵址”的说法。大意是:孝庄皇后死,清廷遵照祖制,决定将她葬入昭陵,与太宗合葬。但当梓宫途经东陵时,突然沉重异常。128名杠夫个个被压得龇牙裂嘴,眼冒金星,寸步难行,只得把梓宫就地停放。两个时辰过后想继续前行,梓宫就像长在地上一样,丝毫不动。这下子可急坏了送葬诸王大臣,于是飞报朝廷。康熙皇帝接到奏章,也是一筹莫展。当夜皇帝梦见孝庄皇后,对皇帝说:“我决计不与太宗合葬,如今梓宫停放之地就是上吉佳壤,可即地建陵安葬,切记吾言,休得违误。”皇帝醒后,遵照嘱咐,择吉鸠工,即地建陵。这回再移动棺椁也不那么沉重了。很显然,这纯属神话,不能作为依据。

还有的说,因为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衮,已不是皇太极的皇后了,所以她没有资格入葬昭陵,也无颜与皇太极合葬。清廷官书从来没有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的记载,康熙帝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她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所以说这条理由也不充足。

而查阅史料,孝庄皇后不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有这样一段记载。孝庄皇后生前就为自己葬地之事早就留下了遗嘱。她谆谆嘱咐康熙皇帝:“我身后之事特嘱你: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康熙皇帝一向孝顺祖母,孝庄皇后死后,康熙帝遵照遗嘱,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东陵附近。

那么,为什么孝庄又被葬在了清东陵大红门东侧风水墙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许多野史称,这是因为孝庄下嫁多尔衮丢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所以把她葬在陵区大门外,罚她世世代代为子孙把门。其实,这只不过是好事者的主观意会而已。真正的原因是,顺治的孝陵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孝庄则是顺治的生母,将她葬在陵区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这就与她的辈分不相称。第二,孝庄虽葬在遵化清东陵,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仍是一个体系。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不能混淆,只能葬在东陵区外,以示区分。第三,在清代,无论皇帝、王公谒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皇后在清东陵所有内葬人中辈分最高,所以谒陵时,每次都必先从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的必经之处。将昭陵建在大红门旁边,也为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绕道往返之劳。第四,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门,臣工走右门。把昭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处于尊贵之处,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敬仰之意。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滨临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从以上几点看,将孝庄皇后葬在东陵陵区外,绝不是为了罚她为后代子孙看守陵门,而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

“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继位”一直被清史研究者称为清朝三大疑案 ,近年来热播的清宫类影视作品更是依据野史相关记载,或戏说,或穿越,大书特书大、小玉儿与多尔衮的恩怨情仇。

其中“太后下嫁”疑案牵涉到的女主人公孝庄文皇后(大玉儿原型),博尔济吉特氏 ,名布木布泰或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当今通辽)人,天命十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她所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即位后,孝庄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孝庄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德能干,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圣主,算得上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顺便说下影视中虚构的所谓“小玉儿”的原型即多尔衮的嫡福晋虽说也的确出自博尔济吉特家族,但比多尔衮大一岁,依据史料,她是孝端文皇后的堂侄女,也就 是孝庄皇后的堂姐,而不是影视所说的孝庄的亲妹妹。

孝庄12岁时嫁给比她大20岁的皇太极,早在她两岁的时候,皇太极就娶了她15岁的 姑姑(名哲哲,后来的孝端文皇后)为嫡福晋 ;天命十九年,在她嫁给亲姑父为侧福晋9年后,她26岁的姐姐( 海兰珠,后来的敏惠恭和元妃 )也嫁给了皇太极,也就是 姑侄三人同嫁一夫 。

皇太极时期,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这显然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在初期打江山时为了笼络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部落而 推行的“满蒙联姻”的政治策略 ,双方频繁互相嫁娶。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他52岁时的一天晚上,在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姑姑)的清宁宫南炕上毫无征兆地突然死去(很可能是急性中风)。由于尚在壮年且事出突然,皇太极并未指定在他死后由谁来继承皇位。

因此依照传统由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生前最亲近的侄子)、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异母弟)、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庶出长子)、武英郡王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兄)、豫郡王多铎(多尔衮同母弟)和颖郡王阿达礼(礼亲王代善之孙,萨哈璘长子,袭郡王)等七人举行会议,共同推举皇位继承人。

一场激烈的皇位之争展开了。 有实力和资历挑战皇位的有三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第九子福临 。其中,豪格和多尔衮都是强势亲王。

豪格 是当时皇太极的所有儿子中唯一封王的儿子和长子(遗憾的是庶出),满洲八旗正黄和镶黄两旗旗主,得到举足轻重的八旗部队中半数的支持; 多尔衮 战功卓著,威望正隆,掌管正白、镶白两旗部队,兵精将勇,并有豫亲王多铎和武英郡王阿济格两个如狼似虎的亲兄弟的效忠。

六岁的福临(后来的顺治帝)没有任何实力,但他是皇太极与孝庄亲生儿子,而且是五位正妃所生的皇子中最年长的。福临以外的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互不相让,谁要强行上位必将导致大清的分裂内斗和血雨腥风,且都没有必胜把握。

孝庄足智多谋,她静观其变,暗中筹划,决定利用两大集团的矛盾,并刻意交好多尔衮,为福临争夺皇位。会议最终决定,由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顺治,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为摄政王。

实际上顺治皇帝在多尔衮病死前一直是傀儡,不久多尔衮干脆排挤掉济尔哈朗独掌大权。随着形势发展,后来多尔衮渐渐有了不臣之心。孝庄太后与睿亲王多尔衮年龄相近过从甚密,故有说法认为二人之间有私情。

更有甚者认为在皇位争夺的斗争中,孝庄太后为了说服多尔衮支持福临上位,不惜委身于多尔衮,后来迫于多尔衮的压力,为了儿子的皇位,干脆就嫁给了多尔衮。这就是 所谓的“太后下嫁”的故事。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出自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 “上寿觞为合卺(jǐn)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卺,古代结婚时用作酒器的一种瓢,合卺就是喝交杯酒的意思。这首腹诽孝庄与多尔衮艳闻的诗一向作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的最早证据,但是静下心来思考: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一直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

以该诗名《建夷宫词》就可以看出,“夷”本来就是对满清的歧视性称呼;且诗中不提北京也不提盛京,而提后金最早的发祥地建州也是对其合法性的变相否认。

“慈宁宫里烂盈门”之句 说太后大婚时慈宁宫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依据《清实录》的记载,孝庄文皇后是在顺治帝十年慈宁宫修葺之后才搬进去的,所以如果确有大办婚事也应该在顺治十年之后,但多尔衮已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即坠马病死,可见此诗基本上是附会穿凿,没有什么依据。

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比如多尔衮尊称 “皇父摄政王” ;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另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其实, 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 ,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称呼他的肱骨大臣、贤相管仲为“仲父”;秦末楚汉相争时,项羽的第一号智囊范增被尊称为“亚父”,这其实也是“仲父”;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刘禅称为“相父”,也跟“仲父”没什么差别。所以拿“皇父摄政王”来说事不足为据。

尽管顺治元年, 多尔衮称摄政和硕睿亲王,又称叔父摄政王;第二年,改称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称皇父摄政王 ;这类称谓的变迁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基本上是内外两条线路的变迁:在外反映了多尔衮日益骄横自大,咄咄逼人,也算是弥补了当年跟福临父亲皇太极相争就差一点当上皇帝的遗憾,如今过一把准皇帝的瘾。

在内则是羽翼未丰的顺治帝或真或假、半推半就的骄纵多尔衮的权宜策略。即用大帽子、过格荣宠来满足和迎合多尔衮一定程度的自我膨胀,不致激化矛盾;同时又让其放松警惕,为顺治帝将来可能采取的雷霆手段达到奇兵效果。 所谓“欲令其灭亡,先令其疯狂”。

至于 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 。清兵初期入关,出身少数民族的满蒙亲贵除了仿效汉族士大夫广纳妻妾的做法外,还极其顽固地保留着其本民族原始的收继婚的习俗。所谓收继婚,也叫转房、逆缘婚、挽亲、续婚、蒸母报嫂等,指 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夫家其他男性,如亡夫的兄、弟、叔、伯、子(女方的亲生儿子除外)、侄、甥等。

例如具有鲜卑胡族血统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弟弟齐王李元吉后,就把其妻子杨氏纳为己妾;多尔衮害死肃亲王豪格后,其剩余的三个福晋分别被多尔衮、阿济格、济尔哈朗这两个亲叔和一个堂叔每人瓜分一个。

对于此时位高权重的多尔衮,入先皇内宫抑或对皇太极遗留下来的女人有所瓜葛,可以理解,但对象不一定就是孝庄太后。此时32岁的孝庄已经不算年轻,而且 孝庄一向也算不上美人,嫁给皇太极纯属政治联姻,并不是因为她漂亮而得宠。

在皇太极的五位正妃中,她进宫时间排在第二,可位次却列在最末,论条件她比皇太极宠爱的姐姐海兰珠年轻,也远比姐姐进宫早,甚至孝庄还不如晚到宫的懿靖大贵妃、麟趾宫贵妃,这两人可是皇太极杀死的政治对手察哈尔林丹大汗后收纳的敌人的两个福晋。

如果没有孝庄后来生下的皇九子福临并耍心眼构造一个 “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 (实际上是庄妃将珍珠宝石藏在纱裙内,宫灯照耀下使其发光,制造一种神秘的幻像)。后来进一步编造梦见神人抱一男孩交付给她的鬼话,通过忽悠皇太极来稍微改变自己的境遇,可能孝庄纵有天大才能也不会有人给表演舞台,更不会有历史上那么英明睿智的孝庄太后了。

既不年轻又不漂亮的孝庄,多尔衮未必有兴趣。 史载: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常常头昏目眩,壮年猝死,大抵跟纵欲有关。随着权力的迅速膨胀,多尔衮的生活穷侈极欲。

“于八旗选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尔喀部索取有夫之妇”, 还逼娶朝鲜公主,又嫌其不美,让朝鲜再选美女,搞得朝鲜朝野大怨。也就是多尔衮眼界甚高,美人如云,没必要去打庄妃的主意,而且已是权倾朝野的他,也没必要通过娶庄妃上位来攫取更大的权力吧?

说到 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孝庄太后强调的“卑不动尊” 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不能因为地位低的人去打扰地位高的人。

去世得晚的皇后如果想与皇帝合葬,要将地宫墓道重新挖开,再入葬填埋,按照传统的认识,这对地下的先帝的干扰是很大的。所以做了太后的皇后基本都是在皇帝陵附近另辟新陵,单独下葬。乾隆的生母就是因为卑不动尊,最后单独营建了泰东陵。

再说昭陵已葬有皇太极与孝端皇后,且盛京昭陵(北陵)远在沈阳,在古代来说,北京离沈阳还是很远的。对于皇太极,庄妃不过是不很受宠的五大妃之一,对于顺治和康熙都是孝庄呕心沥血带大的, 十指连心,也许特定环境下哺育的儿子和孙子与孝庄的心理距离更近。

她所言愿意在北京近郊昭西陵陪伴顺治、康熙父子也是肺腑之言。而且从孝庄的历史“盖棺定论”来看,孝庄文皇后在顺治时已贵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会死后葬入皇陵了; 康熙帝及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对其尊崇备致,歌功颂德,祭礼有加。可见“太后下嫁”子虚乌有。

太后下嫁没下嫁,还有一个线索可循。 太后下嫁不是小事,有下嫁的诏书没有? 有人说可能国内有意或无意地毁掉了。但是真要有下嫁,这么大的事情依照惯例一定要把相关诏书转发到如朝鲜等藩属国,但是朝鲜的史书《李朝实录》确有“皇父摄政王”类的表述,但里面没有记载太后下嫁的事情和相关诏书。

总之,庄妃或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确实是一个聪明睿智、贤德能干的女人,可以说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又一典型代表。早在她还是一个皇太极阴影下的少女嫔妃的时候, 就“以壶承其唇”, 一口一口给明末著名汉臣洪承畴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后来为了爱子的江山,在还未引入汉人教化之前的清初 ,孝庄跟作为大清梁柱的小叔子多尔衮密切接触、甚至刻意交好、虚与委蛇、惺惺相惜都是必要的和有可能的 。

所以我们认为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之间的情愫可能有,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事则绝对无;同样,多尔衮的一些举动也更多的是在无人制约的情况下权臣表现出的狂悖和僭越,而不能说明他强娶了孝庄太后,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条过硬的材料证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如果您还满意,请顺便给我这篇参赛文章点个赞呗:

FTN征文大赛 |史记 FTN通证“横空出世”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13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