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当时古代女子成亲的时候,是不允许通过马车来送自己的女子成亲的,所以只能通过坐轿子出嫁。
我们在**和电视剧中看到,在古代的时候,女子都会用花轿出嫁,其实并不是因为女子比较娇羞,所以必须要让别人抬。也不是因为女子权力比较大,从而让下人必须给他抬着轿子。大部分是因为,古代女子成亲的时候,不能显露于别人,轻易的让别人看到是不好的行为,所以她们必须要躲得严实些。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成亲的时候,男子是骑马的,女子往往是坐轿子。考虑到古代的女子是比较柔弱的,所以她们是没有办法骑马的,即使是会,按照当时的习俗,她们也是不能沾马车的,可能是因为使用马车的途中可能会让里面的人受到颠簸,在长期的旅途之中,甚至会让女子出现身体不适的感觉。
古代的时候抬花轿,也是根据家庭的一些财富,然后选择抬花轿的人数。如果是大户人家,那么抬花轿的人数将会很多。如果是小户人家,他们没有钱去请那么多人来给自己抬花轿,于是就只能做很小的花轿。而且这个花轿也不怎么的华丽,毕竟选择花轿的钱,还有选择抬花轿人的钱都是比较贵的。
在现在的时候,人们会选择轿车来代替花轿,不过也有一些地方,因为要遵从以前的行为,也会选择用花轿来娶亲。如果有一些人想回忆古代的娶亲环境,他们也会选择用轿子出嫁的,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一种成亲工具,在现在还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中式婚礼花轿要求“仪仗开道,花轿迎亲,狮舞引门”,新娘下花轿有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新郎拉弓朝花轿轿门射出3支红箭等流程,下面以“老北京”崔万涛、李娟这对新人的婚礼为例,介绍有关具体流程:
一、燃香熏洞房
8时30分,24名身着绿袍的执事和乐手、8名蓝袍轿夫守在大红花轿旁,蓄力待发。
“响房”的老先生清嗓高念赞词“青铜神耳响一声,洞房喜冲冲!青铜神耳响两声,新人福禄增!青铜神耳响三声,家道指日升!”一名作为“娶亲太太”的喜妇手捧燃香、伴着乐手敲响的3声铜锣,穿行洞房和正房。“响房”,在古代做驱除新房内邪魔之用。
9时15分,“娶亲太太”燃香、捧镜,在胡同里的花轿前绕行一周,这是所谓的“照轿”。
二、婚仗队开道
9时30分,“娶亲太太”手捧“宝瓶”和苹果坐进花轿。随着总提调一声拖长的“起轿”声,右前轿夫拍击轿梁3下,8名轿夫将花轿抬起。
“娶亲太太”坐在敞着门帘的花轿里,一路被抬至胡同南口的北海公园东门陟山门门口。花轿在一辆轿车旁落下,“娶亲太太”下轿,新娘被哥哥从轿车上抱下,送上花轿。
顿时,彩弹凌空放起,锣鼓声大作。婚仗队以开道旗打头,鼓笙和鸣连接、伞扇点缀、花轿压阵,穿过陟山门一路沿北海东沿北行。见轿夫有意颤动花轿,伴娘赶紧派发他们红包。
10时,婚仗队行至先蚕坛,由于离11时拜堂吉时尚早,高巍临时决定停轿15分钟。轿夫将轿子高抬,乐队换曲继续高歌。迎亲途中花轿是不允许落下的。
10时20分,婚仗队重新启程,行至北海北门处,两只舞狮迎面扑向婚仗队,绕花轿狂舞不止。
三、拜成夫妻
10时50分,轿梁卸下,4名轿夫空手将花轿抬进崔家。花轿从炭火盆上方一晃而过,落在正房台阶上。电视剧中新娘踩着炭火盆而过,其实是对传统民俗的误读,真正的民俗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
11时,新郎拉弓朝花轿轿门射出3支红箭,这是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新娘终于迈下花轿,进入正房礼堂。“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三拜之后,新郎用一条红布包着的秤杆,将新娘的红盖头挑下。
随着一声“礼成”,众亲友将新人拥入洞房。“娶亲太太”在洞房的婚床上撒下红枣和花生,几个大人又抱着1名3岁左右的孩童在床上滚了几下,新人才得以安坐在床沿上。
5分钟后,有人将一碗子孙饽饽和一碗长寿面端进洞房。“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新娘刚动两下筷子,滚床的小孩就在外面大喊:“生不生?”新娘笑着回答:“生!”
11时30分,新人走出洞房进行最后一道仪式———“送神”。两人从正房供桌上取下一套纸钱,放进庭院里的炭火盆焚烧。到此,婚礼仪式结束。
扩展资料
中式婚礼新人着装
新郎穿状元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状元袍由红色的九品官服变化而来,帽子为乌纱帽,插宫花。凤冠上通常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
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摄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人民网-仪仗开道花轿迎亲狮舞引门 民俗专家主持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迎亲前新娘子不能到处走动,这都是老一辈人的迷信说法。
现在是新时代新风尚,新风俗。想怎么走动就怎么走动,文化大革命后,那时候结婚打破迷信,出嫁人不坐车不坐轿都走着去,还不要彩礼,娘家陪嫁是抬筺镰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农村的结婚都是轿车十多辆。
彩礼这种事得要结合自己经济条件来跟女方家长商量才行,这种事情问别人没用。
民俗特色
“画鸡脚杆”一俗
盛行清末,李(吉力)人先生的名著《大波》有此记述;但宜宾的搞法与成都、川西略异。旧时,宜宾各式学堂的学生、军营士兵、商号店员、作坊工匠、川剧艺人、茶馆、酒店、旅栈的“幺师”、堂倌等中下层社会人物尢喜以此种方式作为偶尔调剂、改善生活之一法。参加者一般五六人或七八人,即“一桌”为最佳。由众推一主持,在一张白纸上曲折交叉画上若干条线,于其一端写上参与者应交钱的数目(其中一人出钱最多,常高于平均数二三倍,少部分人略高于平均数,一半以上低于平均数,而又必留有一人分文不交),然后折迭中段,留下线头,由参与者逐一选一线头签名。主持者必须众人选毕后,把余下的唯一线头归于自己。最后展开中段,循线接头,决定参与者的出钱数目。钱一逗拢,随即进行吃喝。
这种采取差额出资而“打差额平伙”的作法,以所画线条状如鸡爪,故称“画鸡脚杆”。而今宜宾各城镇凡年逾半百者,估计有一半人数均曾亲身参与过或至少目睹过此一食俗。
宜宾的民间习惯,将参与此活动出钱最多者叫“老(作动词用,有“扛”意)大头”,又被戏称为“猪脑壳”;分文不出者叫“吃福喜”,被谑称为“翘胡子”。“猪脑壳”例被推座“上席(首位)”且享有最先点菜的特权,菜齐之后,由其喊声“整!”大家方才举箸。“翘胡子”则有联系定席、收款、结帐等义务,为众有服务,或即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卖力”之社会公例。
“画鸡脚杆”带有赌博性质但不同于“打牌掷骰”,类似“炒股”和“文革”期间分配皮鞋、纸烟等短缺商品时采用的“拈阄”。此俗,解放后已渐废止,但至今城乡仍偶有人为之。
宜宾铜鼓文化
宜宾历史上有过很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文化门类。中国少数民族中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曾将铜鼓视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宜宾自古为铜鼓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旧府县志等有关于铜鼓的记载,从宋景德三年(1006)至清末,900年间的铜鼓资料即有三四十处,文献所记宜宾铜鼓有200多具。由于历代战乱影响,宜宾古代铜鼓已很少遗留,现存的十余面铜鼓中,包括汉代、魏晋、唐代、明代产物。其中,水洞坎铜鼓出土于清嘉庆三年(1798),横江石城山铜鼓出土于民国年间,其余均出土于1950年以后,宜宾现存铜鼓中,最重者为“双龙铜鼓”和横江石城山铜鼓,各重31公斤;最轻者“建武铜鼓”,仅重148公斤。
明代生活在宜宾的都掌人首领阿大曾对铜鼓作过评价:“鼓声宏者为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拥鼓二三,可僭号称王。鼓山巅,群蛮毕集。”今宜宾尚保留有许多以铜鼓命名的地名:铜鼓山、铜鼓寺、铜鼓洞、铜鼓乡、铜鼓村等等。宜宾于清代方开始铜鼓收藏,1949年后逐步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今全市铜鼓专门研究人员已渐多,近年已有部分科研成果引起国内外瞩目,如宜宾博物馆李伯章提出的“三型九式分类法”等,受到省内外专家重视。
今宜宾尚保留有许多以铜鼓命名的地名:铜鼓山、铜鼓寺、铜鼓洞、铜鼓乡、铜鼓村等等。宜宾于清代方开始铜鼓收藏,1949年后逐步开始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今全市铜鼓专门研究人员已渐多,近年已有部分科研成果引起国内外瞩目,如宜宾博物馆李伯章提出的“三型九式分类法”等,受到省内外专家重视。
宜宾民俗“打牙祭”
宜宾民间素有“打牙祭”之俗。“牙祭”一般指旧时工商业主规定对店员、匠师、徒工等以农历每月初二、十六各给一次肉食。此俗起于何时,尚难确考;为何称之为“牙祭”,食文化专家们说法也不一。但至迟明末清初已在南中国沿袭。清康熙、乾隆间人吴敬梓所写《儒林外史》之第十八回,对此已有具体描述:“平时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不过,就宜宾而言,此俗早已不限于城镇商店,即使乡村农家历来也普遍如此。
为何不以初一、十五而以初二、十六作为“牙祭期”,宜宾民间有各种说法。比较合符旧时实际的解释是:这与旧中国佛道二教对老百姓的影响有关。因为,每月初一、十五便为供佛、敬神之期,旧时不**女兴吃“花花斋”,必在初一、十五吃素,故而普通人家也跟着“忌荤”,打牙祭吃肉也就顺理推迟了一天。本来,按佛教的经典所宣扬的是人一生应该“苦修”方成“正果”,当然要求终生素食。但按照中国士大夫改造后的佛教的“禅宗”一出,提倡“顿悟”,主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而初一、十五供佛之后,初二、十六吃肉并不有违“修持”;“酒肉穿肠,佛留心中”,打牙祭也就心安而理得了。
旧时,肉价昂贵。据宜宾县、翠屏区及重庆、自贡等地新出志书所记物价参数分析,抗日战争前后一斤猪肉售价常相当于4至5斤中熟米价格。所以人们常视牙祭为难得的改善生活之机会,素来异常看重。因之,打牙祭一俗曾在旧时宜宾社会各阶层引起过形形色色的多头反映。
宜宾旧时人家有以人丁众多为荣之习,不少家族长期不分居,几代人十余口、二三十口同居,当家人常为每月的两次牙祭费尽苦心。如果至时不见肉食,全家男女老少均必指责交加,抱怨不休,讽之为“疲垮拉垮,牙祭不打”,示意当家人应该早日自请“辞职”下台。
宜宾的商店、作坊老板,即使资金十分紧缺,至时必设法筹措,务使店员、徒工有肉吃。否则,必被视为:“牙祭不打,生意要垮。”
农村的长年、丘二、看牛匠等为打好牙祭,与地主、富农展开过曲折斗争。“主人”常借口赶场“回家迟”,热天买回臭肉,长工们便在煮肉时加入青岗叶或酒谷草以避臭。有的主子故意在肉内加盐便咸,或加糖使“闷”,长工们便自备茴香、海椒、野花椒、芫荽使之诸味协调。此即民谚所云:你有七算,老子有八算。你吃盐煎肉,老子放茴香。你要吃甜肉,老子放麦酱。
1948年,宜宾城中府文庙的“省宜中”高中部学生,因厌恶回回打牙祭都是吃的白面锅盔拌回锅肉,而要求吃一二次牛肉,曾为此闹了一次小“学潮”。当时宜宾商会所办《戎州时报》,在“学校花絮”一栏里还刊出过一则“吃猪肉引起燥辣”的短文。
“打牙祭”曾被写入川剧戏词。《焚香记》“打神”一折里,旧艺人便曾借“神”之口,指斥戏班子老板。唱的是“初二、十六打牙祭,哪个得你刀头吃(念“期”音)。好东好西拿出去,骨头骨节吾神吃。吾神吃了不争气,跑到后门去打稀。倘若会首知道你,剥你皮来抽你筋。”此虽俚俗,但反映了民间艺人对打牙祭一事的种种看法,戏词对神揶揄嘲弄,对老板痛斥,也表明了旧时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对“打牙祭”一俗的普遍关注。
解放后,人们对吃内仍习称“打牙祭”。近年,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城乡多数人家几乎天天吃肉,早已不再限于初二、十六的两次牙祭。“牙祭”已被推而广之,用以比喻为种种适意的美好享受,借代为尽情惬意的满足。多看几场**,便自称“打了一回**牙祭”。另还有“新书牙祭”、“相声牙祭”、“钓鱼牙祭”等等。
“牙祭期”似已成为过去,但“牙祭”一词仍沿袭不衰。它带给人们的却是历史的回味,时代的留痕,社会的写照,旧俗的反思。
苗乡婚俗
一般先经“插伞”,放口定亲,继办酒,女家称“桑彩”,男家称“载两”。女方单日办酒,双日送嫁;男方单日花宵,双方迎娶。无论路途远近,新娘均不坐轿。
新娘由一对伯叔辈结发夫妇作正送亲,同时有十数位能歌善舞之同辈陪送。进门后多不拜祖宗,由男方主持迎亲者领着绕堂屋火塘转三圈,进入另一间火塘休息。午后,主送亲夫妇,将途中所取“吉祥竹”、嫁妆、家具、钥匙等交给迎亲的夫妇,举行交接仪式时,每交一件说一段礼词。最后进入高潮“吃和气饭”。
男家宰鸡数只,必有一雄鸡,连同女方带去的母鸡一同煮熟,蒸糯米饭一甑,设席于中堂。男家姐妹陪新娘及送嫁女伴同宿,亲友不闹洞房。次日,男家备酒席为送嫁者送行,送亲者每人必喝一杯酒方让出门。婚后三天或半月,娘家派人接新娘回家一段时间,再回男家同住。
苗乡语言文字
20年代中,珙县传入“老苗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了由26个拉丁字母组成的,以56个声母、27个韵母、8个声调(辅音字母)为基础的“新苗文”。
宜宾苗胞语音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川滇方言、宜宾次方言,能和贵州中、南、北部,四川南部,云南全省及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等地苗语相通。
待客饮食
逢客至或年节常用大碗、大杯盛酒,围着火塘或桌面,一人一口依次轮流畅饮。佳肴火烤腊肉、醅菜等佐酒。经三凉三沸熬炖的酽茶乃有名待客饮料。筛底糍粑素有最喜爱之礼品。
宜宾竹文化
竹之美景:宜宾是一个以绿色竹子环绕起来的城市,因《卧虎藏龙》而名扬天下的蜀南竹海则是宜宾“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风徐来,极目之处,尽皆竹浪,北宋文人黄庭坚一句“壮哉,竹波万里”足以道出蜀南竹海的气魄和雄浑;420余个品种,足以让人览尽天下之竹。漫步竹林之间,或赏竹浪翻滚,或览小河流水,风之所至,川妹子悠扬的甜桑也飘然而至,让人如落幻境之中。
竹之工艺:借助丰富的竹子资源,在宜宾市长宁、江安县形成了许多以竹子为原料的工艺品,其品种之多,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竹雕、竹根雕、竹编等,特别是借助竹根而雕成的各种工艺品,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古朴厚重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竹之美食:宜宾人以竹子为原料作出了各种菜肴,进而形成了闻之即可令人垂涎三尺的“全竹席”,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的竹子以及竹子的不同部位,配合着其他美味原料可以制作出丰富的 “竹之佳肴”,如竹筒饭、竹根酒、竹海腊肉、竹叶黄粑、三鲜竹荪汤、凉拌笋丝等,饕餮之徒切莫错过。
一说此风源起于唐代北方士族违禁偷娶活动。东汉魏晋以来,士族大姓自恃门第高贵,儿女婚事一直在小圈子内进行,耻与异姓结亲。其中最称显贵而顽固的,要推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清河与博陵崔氏、陇西与赵郡李氏这七大望族。唐高宗时,出身寒族的李义府官居宰相,欲为儿子在这七大望姓中娶个媳妇,竟到处碰壁。李相为此怀怨,便劝说皇帝下诏,禁止这七姓子女互相通婚。同时又派人重修《氏族志》,规定不论门第,凡得官五品者皆属士流。从此这七大高门自为婚姻以保持“血统”的门路断绝了。然而这些望族人家不甘受此束缚,照样偷偷地议婚论娶,只因不敢公然冒犯天子诏令,便取消了车马送亲、却扇吹奏等一应公开热闹的排场,改为天黑后弄一乘花纱遮蔽的“檐子”,把新娘抬到男家结婚。对此,唐高宗和唐文宗又追颁过禁止乘坐“檐子”的诏令,以免这些人家瞒天过海,但都有效一时,风头过后,又见卷土重来。中唐以后,“檐子”迎亲居然成了一种有身分的标志,连七姓之外的士流人家亦有贪慕虚荣而学样的。迨至宋朝,前朝禁令一概废除,“檐子”送嫁转为公开,又嫌其简陋,遂刻意装饰,俗称“花檐子”,日后再流变为花轿。从此,“花檐子”或花轿代表某种社会身分的观念深入人心,似乎非如此不能得到舆论的认同和尊重,而诸如纳妾收房、寡妇再嫁等婚姻活动不得乘坐花轿的禁忌,也由此衍生。
一说此风源自北宋理学家程颐对传统送嫁婚仪的改革。相传古代婚俗中,大夫以上嫁女有“反马”规矩,即女方用车马把新娘送至夫家,小夫妻过上一段日子(通常不少于三个月)后,倘相处和睦,夫家便留下车子,送还其马,叫“反(通返)马”。如果两人合不来,或因其他缘故导致婚姻难以维持,新娘便骑乘自家的马返归娘家,或等夫家甘言求和,或竟从此不回夫家,准备离异。这种风气,自先秦传至唐宋,可见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已嫁妇女的举止还是有一定自由的。程颐和其兄程颢并称“二程”,都是理学宗师,认为婚姻当以终身夫妇才合“天理”,反对男子再娶女子再嫁。程颐晚年时,家里出了两件事,先是甥女出嫁未几,夫妻失和,骑马返归娘家;接着又是侄媳妇因丈夫暴卒,也骑着马一去不归,不久便改嫁他人。程颐受此刺激,一病不起,死前留下遗嘱:今后程家送嫁女儿,一概不用车马,男方须用“檐子”来迎娶,断绝“反马”之习;反之,程家娶亲,也照此办理,以此确保既嫁女子“从一而终”。程颐死后十多年,金兵内侵,中原骚乱,程家从洛阳迁居池阳,其后一直恪守祖训,所生女子,出嫁时一律坐“檐子”,夫死不归,“守节”终身。随着理学在南宋的兴盛,这种“从一而终”的观念渐为社会接受,“檐子”取代车马的迎亲习俗亦流行起来。其后果,一方面是嫁出的女子从此失去返归娘家的自由,另一方面她们在夫家的地位也有所巩固,俗谓“我是被你们家用花轿抬过来的”抗辩自卫之辞,就是以这种迎娶礼节为根据的。
还有一说,称此风源起宋高宗赵构的一场历险:宋室南渡之初,高宗往宁波流窜,途中遭金军拦截,冲出包围后,人已落单,惶恐间又被一片湖水挡住去路。眼看追兵将到,高宗准备投湖自尽。正巧,有个乡村姑娘在湖边浣纱,指着湖水对他说:“这里水浅,相公快快下去,只管仰起鼻孔透气,我自有办法搭救。”高宗依言下湖,待湖水没至颈部,把头仰起露出鼻孔在水面上吸气。那村姑旋将手上的白纱迎风一抖,撒向湖面,飘飘洒洒,正好把他全遮住了。金兵冲到湖边,四望不见高宗身影,喝问村姑是否见过高宗,村姑伸手胡乱指了一个方向,称高宗已经逃跑。金兵立即调转马头,朝着姑娘所指疾奔而去。待金兵走远,姑娘收起白纱,把高宗搀上岸来,带他回家去换了衣服,并找船将其送到对岸。时隔两年,宋高宗在临安(今杭州)站稳脚跟。随后便传旨宁波府,要求寻访那个有“救驾”大功的村姑,结果无人出头领功。高宗特下圣旨一道:今后凡是宁波女子出嫁,特许乘坐四人抬杠的轿子。四抬轿子正好是皇后所坐八抬鸾驾的一半规格,所以宁波人以后一直自夸他们的花轿是“半副鸾驾”。后来其他地方的人也学了样,这个风俗就此传了下来。所以迄今还有一些老辈人管新娘乘坐的花轿叫“四明轿子”,这是因为宁波别称“四明”的缘故。
上述诸说,虽然或多或少有些史料印证,但都以民间传说为依据,缺乏确凿的文字记载。所以,新娘出嫁必坐花轿的真正原因,依旧是个待解之谜。
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介绍
彝族婚俗
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请结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为他们举行婚礼。婚礼举行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彬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断。
男方家聚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时,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泼水,以示欢迎和庆贺。彝家人认为:泼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后就不会到很远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娶亲的队伍进了女方家门后,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完头,接着就开始展示带来的礼物,如衣服、鞋子、包头、钱币等。女方也展示姑娘的嫁妆,如:橱柜、箱子、衣物、凳子、被褥、彩电、缝纫机等。这时候,由女方父母请来的歌师开始唱娶亲歌,唱一段,展示一样,且唱到什么就必须展示什么,不然歌师就要用簸箕在娶亲人的头上打三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展示完毕后,女方家招待娶亲的人喝水:先喝茶,后喝糖水,称为"先苦后甜",接着摆好香槟,请女方的舅辈来说一些吉利的话,然后打开红盒,给新郎披上两匹红彩带。一切完毕之后,女方家盛宴招待娶亲的人,亲朋好友以及本村本寨的乡亲。席间,新郎要到每一桌先作揖,后敬酒。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饭后,才能娶新娘动身回家。如果路远,女方家会热情地招待娶亲的人住下,第二天再走,当晚,女方家院子里或房外广场上,人们通宵达旦地跳左脚舞。如果路近,当天就可以娶亲回家。
当人们进行上述活动的时候,新娘一般在楼上梳妆打扮,作出嫁前的准备。动身之前女方的舅辈带着新郎去女方家祖宗牌位前拜别,新娘则由哥哥或弟弟从楼上背到堂屋门外与新郎一同上路,媒人在后招呼所有女方家的客人去送亲。送亲的队伍以一对年轻夫妇为主,其余的姑娘的同伴或较亲的小辈,他们可以一直送到男方家。
彝家的规矩,不管路有多远,一律走路,不骑马,不坐轿,近年来也有乘坐汽车和拖拉机的,于是,娶亲,送亲的队伍在喇叭和唢呐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背、抬着令人眼共缭乱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向男方家出发了。一路上,人们还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热闹非凡。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要燃放大火炮和鞭炮,请毕摩念头进亲经,然后新娘在手持两枝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进大门并一直走到洞房中床上坐下。这时,一中年妇女主持,主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然后新郎走出洞房,来自女方家的女宾则陪着新郎留在房中,按传统习俗,晚饭时,新娘一天不得吃两家饭,由陪娘把女方带来的饭菜热了给新娘,并邀约新朗陪着吃。
接着,男方家大宴宾客,之后,在青棚院心中烧一堆火,在家围着火堆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这时,新郎和新娘也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
天亮后,新娘去挑两担水到厨房里,同时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经开始在新郎家烧火做饭,从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这一天,新朗家还要宴请宾客,宾客大多是本氏族内的人,外来客人已经走了,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的时间一般为四五天,新娘即回到夫家来生活,个别地方有回娘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这就要看当地的风俗了。
滇西北和滇南等地的彝族,还保留有抢婚的习俗。所谓抢婚。其实都是男女双方愿意、父母同意、媒人说好了的,抢婚只是一种娶嫁的形式。在滇西北地区,男方肖出的人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氏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在滇南等地,抢婚的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答案补充 现在的云南人结婚和我汉人差不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