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结婚登记人数统计

2022结婚登记人数统计,第1张

2022年半年度全国共有3732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1042%;1012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476%。

      近日,民政部发布了2022年2季度结婚数据。

      《结婚产业观察》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2022年半年度全国共有3732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1042%,较2020年同期还减少147万对;1012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476%。

      2021年,中国共办理结婚登记7636万对。这是在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又跌破800万对,同时也成为民政部自1986年开始公布结婚登记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

      知乎上一位人口数据研究者预计,按照目前趋势,2022年全年结婚对数在700万对左右。

      结婚登记人数缘何不断下降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80后(1980-1989年出生人口,依此类推)、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23亿人、21亿和163亿,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

      其次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第三是养育成本过高。《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显示中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几乎是世界最高的。

      除此之外,还有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发生改变等因素影响。

      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的同时,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也在不断上涨。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而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575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岁。

      也就是说,10年间,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近4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63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推后了395岁。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结婚登记数量下降背后是晚婚、不婚和独居,这并非新现象,而是人口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都经历过类似情况。

      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初婚年龄推迟、适婚人口总量减少,是影响结婚人口数量的基础性因素。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结婚人数逐年减少,将结婚市场将迎来了更大的竞争。如何抢占“更少”结婚人群的“更多”消费选择,是每一个结婚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随着年轻消费人群需求的不断提升,不存在一种婚企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这个产业必然也会随之升级,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细分婚礼市场:一站式婚礼会馆市场、婚礼酒店市场、海外婚礼市场、婚庆用品市场、婚礼全球旅拍等,新的业态模式必然会出现。

文|007同学

近几天,一则“2020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创新低”的新闻持续霸占着热搜。

据民政部最新消息,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为8131万对,不仅创17年以来的新低,而且仅为最高峰2013年的60%。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已连续7年下降,结婚率在逐年下降,离婚率却在逐年上涨。

被问及关于婚姻的态度,在众多的受访者中,有641%的女性认为婚姻早已不是必选项,435%的女性担心结婚会降低生活质量。

李银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曾让人惊愕的观点,“婚姻制度和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婚姻制度终将消亡。”

现在看来,似乎已初露端倪。

01 是什么,让女人对婚姻失望了

有人总结出中国女性的四大悲剧: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看似尖刻,却无比真实。

为什么近年来,女性题材的**电视剧总是频频爆火?

答案就是很多时候,它们都真实的还原了女性的生活,追这些**电视剧的时候,让她们能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一些共情。

**《82年生的金智恩》中有一个片段,金智英因为要照顾孩子,所以辞去了工作,繁重的家务、育儿的焦虑加上和家人的矛盾,让她一度患上了抑郁症。

但他的丈夫是怎么做的呢?

他“贴心”地安慰金智恩:“要不再休息一阵子?”

在他看来,金智恩没有上班,只是在家休息,她为了家庭所做的一切,原来在丈夫眼里都是零。

说实话,这个镜头让人感觉特别扎心,扎心的原因,就是这一幕,太过真实,真实的就仿佛是隔壁老王、老李家的家常事。

就像前段时间,爆火网络的基层女性代表王慧玲所说的那样:结婚就好比作两个人一起开公司,婚后,男方在外找业务,女方则负责家务,但男方与女方付出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男方创造的价值会被社会和女方尊重,而女方的所有付出,却不仅常常被忽视,而且没有工资。

最糟糕的,一旦婚姻发生危机,在经济上毫无优势可言的女方,往往就会彻底陷入颓势。

**《找到你》中的朱敏,和丈夫结婚后,为了支持他的事业,选择了投入家庭,但在她被孩子的养育和繁琐的家务折磨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却发现丈夫早已出轨。

对簿公堂的时候,丈夫却还把她没有经济能力,无法照顾好孩子,作为与她争夺孩子抚养权的借口。

这也是为什么有太多的女性,宁愿在职场和家庭间死拼,也不敢轻易放弃工作的理由。

据统计,中国以76%的劳动参与率稳列诸国之首,而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达到了70%,一点也没有输于中国男人。

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比中国人更勤奋、更累的人,那她的名字,一定叫中国女人。

中国女人,结婚以后,不仅要在职场上驰骋,而且,还要照顾孩子和家庭,而男人,除了工作,却只需要享受女人的付出。

我想,这也是《社会心态蓝皮书》中所说,在中国,男性的婚姻满意度远远高于女性的原因。

02  一个人就很好,为什么要两个人

另有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已超过26亿。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适婚人士,选择了晚婚或不结婚,婚姻,已经不再是他们人生的标配。

就像前段时间,在综艺《怦然再心动》里,王子文所说的那样:“如果遇不到喜欢的人,我宁愿一辈子都不结婚。”

其实,这是很多未婚人士的想法。

封建社会,女性投入婚姻,可以说是为了生存,她们要用自己的生育价值,去为自己的后半生求一个安稳。

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性独立意识的提升,现代社会的女性,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早已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她们已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生活的很好。

就像《圆桌派》中,徐静蕾被问及女性到底要不要结婚时,她的回答:“从情感上我不需要保障,经济上更不需要谁保障我,我为什么要结婚?我觉得现在挺好的,可以说一百分,也不会因为结婚就一百二十分。”

她可以当演员,也可以当导演,喜欢画画,钟爱摄影,还喜欢做些小手工,有赚钱的能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她所说,经济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她,想要的安全感,完全可以自己给,根本不需要婚姻。

《爱情回来了》里,戚薇也有一段经典台词:“钱我会挣,地我会扫,饭我会做,架我会打,街我会逛。要是有个男人,我还要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务,自己打游戏打得乐呵呵的,我都气得半死。给我劈腿劈出个联合国,我还满世界给他灭小三。把他放进户口,我都嫌浪费一页纸不环保。”

婚姻,本就伴随着义务与责任,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琐碎和现实,但如果你婚姻中的猪队友,不仅帮不上一点忙,还会扯你的后腿,让你生气,给你痛苦,你是否还会选择婚姻?

03  婚姻的本质,是有法律效力的长期合作

婚姻的本质,就是一场合作,是婚姻中的两个人为了满足各自的经济需求、情绪需求、社交需求等各方面需求所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一场长期合作。

契约精神,是这场合作中,夫妻双方要首先遵循的。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我也是。”

这是钱钟书和杨绛的对于婚姻的态度。

在他们的婚姻中,契约精神被完美遵守,虽然,他们彼此都有缺点,但一旦进入了婚姻这座城,他们都懂得彼此容忍,彼此理解。

钱钟书做家务的能力很差,杨绛就放下大**架子亲自来做,杨绛生病了,钱钟书也会笨拙地为她做好饭菜端到床前。

虽然也有过矛盾,但他们从未想过离开彼此,放弃这段婚姻。

著名学者吴伯凡曾说过:“所有动人的爱情故事不是爱情本身的美满,而是执行契约本身的严格性。”

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是美好的,严肃的,但为什么一起携手走入婚姻的两个人,会越来越不珍视不敬畏婚姻,就因为结婚后,有人率先违背了婚姻的契约精神。

不履行自己作为一个丈夫或是妻子对家庭的义务,那么,天长日久,当其中一方攒够了失望,离开就不可避免。

04  好的婚姻,需要双方的持续投入

美国著名心里学家Eli Finkel曾指出:“在现代婚姻中,投入与产出变得很公平。如果你想要幸福美满,就需要在对方身上、在这段关系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使双方在情感、精神、物质等各方面都感到满足。”

也就是说,要想让一段婚姻持续幸福,夫妻双方就要想方设法,让彼此在这段关系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如果一方在付出,一方却漠视,一方在期盼,一方却在敷衍,那么,这段关系迟早会走向末路。

知乎上有个提问:“什么样的婚姻,让人感到必须要离婚?”

最高赞的一个回答,不是出轨家暴,也没有狗血剧情,而只是简短的两句对话。

妈妈在卧室里哄睡孩子,孩子说:“妈妈,我要喝奶奶。”

她顺口喊了一句在客厅打游戏的丈夫,让他帮忙给孩子冲个奶粉。

但丈夫却来一句:“她喊她妈要喝奶粉,又没喊我。”

很多时候,压垮骆驼的,并不是最后那根稻草,而是长年累月一次次积累的失望。

是碗池里三天没洗的碗,是扔在沙发上几天的臭袜子,是一次次翘首以盼却等来的晚归,是一句句倾诉却换来的敷衍……

蔡康永说:“人与人之间,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些。不要一味地从当中提领,任性地觉得,你的钱永远挥霍不完,不是的,存款变成零的时候,就是对方离开的时候。”

人心,本来就是一场以心换心,夫妻之间,更是如此。

婚姻,常常让我们疲累,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一次次对婚姻失望,却又一次次热切渴望?

就是因为,婚姻,是美好爱情的归宿,是我们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想起了那对地铁站里,因为一次醉酒,一个拥抱而被网友们捧上热搜的普通夫妻。

男子应酬醉酒后,躺倒在地铁里,却坚定地告诉民警:“我跟我老婆说了,我老婆会来接我的。”

妻子闻讯赶来,不顾他身上的污秽,一边紧紧抱住他,一边温柔安慰说:“没事的。”

最好的婚姻,是我懂你的不易,体谅你的辛苦,心疼你的付出,最好的爱人,是彼此理解,彼此懂得,彼此宽容。

婚姻不易,你我都要珍重。

—END—

首发土豆番茄妈。

现在的结婚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结婚的人越来越少了。不是年轻人不想结婚,而是不想随意就结婚。对于我们父母那一辈来说,结婚生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似乎每个人都一定有这一阶段。当时他们周围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不想结婚的人很少。但是到了现在,结婚不仅仅是意味着两个人凑合过日子,忍一忍就一辈子过去了。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好,年轻一代的人在结婚前就见识过了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的舒服。而反观结婚,意味着自己对外不能再以单身狗的身份随便约异性出去吃烧烤撸串,不能自己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不能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就找什么样的工作,同时还要应付双方的家长与自己小家的关系,还要思考今年情人节送什么礼比较好……单身多爽啊,自己一个人无拘无束的,不结婚就不会养育小孩,不用担心奶粉钱,不用担心学区房和小孩生病哭闹。同时,结婚除了要考虑双方是否看对眼以外,还要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和对方的经济条件,结婚是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而不是扶贫。若是自己忙于上班,甚至连社交圈都极其狭窄,特别是996的那些工作者,下班以后能有精力和时间去主动找扩大自己圈子的人不多,更别说还要打理和维系双方之间的关系了,太累。因为互联网,我们现在看到网上有不少人的观点都是支持不结婚的,于是这会更加印证那部分觉得结婚麻烦者的观点。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像我们表明,结婚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不过这个现象其实挺正常的,不只是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有其他的国家,像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都遇到了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可以说,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之后的现象。以前男性大概率是家庭经济主要支柱,女性的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来不够高。但是经济的发展让体力不占优势的女性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能够在独自一人生活的情况下也可以依靠其他人的服务满足自己日常生活需求,不像以前那样那么需要两个人互相依靠。对于十几二十年来一个人生活舒服惯了的人来说,突然把另一个人加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互相习惯磨合,很麻烦。最后是对结婚生育的观念改变,以前是找一个过得去的对象结婚,然后生孩子养孩子,反正怎么过都能过。但是现在不一样啦,选择越来越多,大家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于是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需要报补习班,需要学习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还要关心孩子的心里成长。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不仅是随便养活养大这么简单,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深圳2020年结婚人数1352万人左右。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配偶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新中国成立前古代的叫法,成亲,新中国成立后叫法结婚,法律对婚姻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了两性依法结合的法定条件、年龄及结合后配偶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责任及义务。

婚姻关系的成立有三个基本的法律特征,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不是由男女两性生理差别的结合,便不构成结婚,同性别的人之间不能结婚。

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律规定的结婚登记程序,否则,婚姻关系不产生法律后果,即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

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权利、义务。这种已确立的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任何单位、个人或夫妻双方都无权解除夫妻关系。

结婚的必备条件,一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年龄,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结婚的禁止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 受计划生育影响,如今的90后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1

 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较去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连续7年下降,创下了近17年的新低。在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时,我们也不禁发问,为什么现在的90后都不愿结婚了?

 究其原因,现在的年轻人认为结婚是需要花掉所有运气才能成就的一件事。我们也随机采访了几位未婚90后,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1、“现在家暴那么多,在众人眼中是温文尔雅的好男人,在背后却是暴力和虚伪!”——93年吴女士说。

 的确,现在有关家暴的新闻不在少数,相信大家都有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冯远征所饰演的安嘉想必是很多90后的阴影,很多家暴受害者就是因为看了这个电视剧,才选择勇敢的站出来,告诉家人实情。有一句话说的好,“好的婚姻养人,坏的婚姻要命”。

  2、“现在的女孩太现实,没房、没车、没彩礼,不敢结婚。”——91年张先生说。

 受计划生育影响,如今的90后不少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对于长年漂泊在外的90后来说,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受访者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的北漂人群。和女朋友谈了5年,最终满足不了丈母娘的“天价”彩礼,两人不欢而散。

  3、“婚后若劈腿,还会惹得自己一身病,这比单身更可怕。”——98年刘女士说。

 为什么年仅23岁的刘女士会有这样的担忧呢?原来,她有一个闺蜜,婚前和男友花前月下、恩爱有加,两人奉子结婚后,其闺蜜身材变形、皮肤发黄,没了往日的光彩,其丈夫在外沾花惹草,最后还感染了HPV。而刘女士的闺蜜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前段时间体检时,竟然也发现HPV呈阳性,其丈夫这才承认出轨的现象。刘女士亲眼目睹了闺蜜整日以泪洗面,所以她才认为男人婚后会“变坏”,迟迟不敢和男友结婚。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2

 最近结婚率创新低,登上了热搜,让年轻人的婚姻大事再次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好像几年来像这种结婚人数越来越少,结婚率持续走低的新闻都能引起热议。很多人都调侃道,以后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新闻,结婚率只会越来越低,反正我不想结婚等。曾经老一辈的到了年龄就要成家的思想和传统,到了如今年轻这一代好像行不通了,尤其对正处于结婚主力军的90后来说,年轻人对结婚这件事好像越来越抵触了。结婚率创新低,为啥现在90后都不想结婚了?原因很现实。

  直接因素:生活成本的提高

 如今的高房价、高物价,让很多年轻人对结婚望而却步。现在结婚已经和房子,车子这些附属品绑在一起了。一旦有结婚的念头、脑子里就有房子车子孩子这些问题出现。衣食住行每一样都需要钱来支撑。生完孩子后,各种费用,现在幼儿园小学都讲究国际化了。房子,教育,医疗,放眼全国看看,结婚之后有多少的小家庭可以完全承担的起房贷、子女教育和生活开支的负担,很悲催的事情就是这些压力压的都不敢生病、不能生病、生不起病。

  主要因素:个人观念的改变

 以前的婚姻更多的是到了一定年龄,就要走入婚姻,对婚姻更多的理解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老了叫子女照顾抚养,在这种观念的支配和大环境的影响下,以前的人们对婚姻有了更多的依靠和容忍。但如今社会,传统的家庭观念,已经渐渐的被个人幸福感所取代。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怎么过好自己的一生。所以现在年轻人对婚姻更加谨慎,很多人抱着宁缺毋滥的思想,越来越不轻易踏入婚姻。

  根本因素:社会环境的改变

 之所以结婚率创新低,社会环境是根本因素。首先以前的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严重,80、90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婚后要面临着养4个老人的现实。再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女双方在择偶上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一部分人被剩下。加之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导致年轻人恐惧婚姻,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更被年轻人接受。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年轻人婚姻成本高,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有更多的选择性。这些共同的社会环境导致如今的年轻人对婚姻越来越慎重,结婚生子也不再成为了人生的必选项,所以结婚率创新低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的。

初婚人数下降90后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3

 对于每个人来说,婚姻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是我国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也是很多人对于婚姻的美好向往。但近些年,对于很多到了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来说,对于结婚这件事却变得不那么迫切了,每当逢年过节,“催婚”就成为了全民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不少家庭来说,催婚也时不时成为引发两代人之间争议的根源,父母认为子女不理解自己的苦衷,子女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

 根据共青团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被问及“你将来会结婚吗”这个问题时,251%的未婚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未婚青年选择“不会结婚”,而且还有近三成受访青年从未谈过恋爱。与男性相比,女性结婚的意愿相对更低。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比4392%,这一数字比男性高出了1929%。

 另外,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的结婚登记情况。根据数据来看,2020年全年结婚登记为81433万对,看起来似乎并不少。不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这一数字已经是连续7年下降了(具体数据看下图)。具体看,2013年全年结婚登记13469万对, 这是近10多年的历史最高位,不过从2013年开始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滑。我们简单计算可以知道,2020年的结婚人数仅为2013年的60%。

 不管是共青团的调查报告还是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都传递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不少年轻人开始不愿结婚了。那么,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不愿结婚了呢?这或许是如今忙于“催婚”的很多长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总体来看,背后这5个原因十分关键,一起来看一下吧。

 1、适婚人口总数下降。为了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符和,平衡人均资源占有率,我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提高人均资源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计划生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人口老龄化、适婚人口总数下降、男女比例失调、出生率出现下滑等等。

 2、结婚成本不断提高。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之一就是结婚需要的物质条件越来越高。一般来说,结婚之前,不少人要面临彩礼、房子、车子等一系列支出,仅这些费用就在百万以上了,尤其是对于不少农村家庭来说,因为结婚而负债累累并不少见;结婚之后,需要面临生养孩子、赡养双方父母的压力。因此,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对婚姻望而却步,推迟结婚或不愿结婚也就不难理解了。

 3、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也是当前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也不断增加。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的年纪是22-23岁,读研读博毕业的年纪普遍在25岁以后了,所以对于很多以学业、工作为重的年轻人来说,平时高压力的学习和快节奏的工作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这使得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耐心投入到恋爱和结婚中去。

 4、婚姻观念发生变化。与上一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媒妁之言”等婚姻观念有所不同,如今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往往“宁缺毋滥”。一个是婚恋自主意识较强,不会在乎旁人的眼光和说法,而是更注重自我感受;另一个是对另一半持有过高的期待,所以自己的预期与现实容易出现较大的落差,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会也不愿意将就。

 5、女性自立能力提高。在传统家庭观念里,一个家庭的构成形式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如果女性不结婚,往往就没有生活来源,而且还不被社会所认可。如今则不同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的水平和地位不断提高,很多女性都有独立的工作、收入,所以结婚意愿相比过去也降低了。就拿笔者一个女性同事来说,收入稳定且不低,平时除了上班就是逛街、健身、旅游,习惯了这样的单身生活后,她反而害怕婚姻可能会让她变成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所以迟迟都不愿意结婚。

 通过以上5点,不难看出,如今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众多而且较为复杂,和上一辈人那种非常强烈的传宗接代思想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那么,从长期来看,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毫无疑问,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口出生率下滑,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进一步来看,还会降低社会消费能力、增加社会养老压力等。

 因此,笔者认为,对待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问题,应该分两个层面来看:

 一方面:婚姻不是数学公式,不能套用所有人,强迫、催促的结果往往只会让美好的婚姻变成束缚,所以首先应该尊重年轻人的个人选择,至少能够给他们留下足够的考虑时间和选择空间,并对他们的选择给予宽容和包容。另一方面: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对年轻人的婚恋观加以引导,尤其是应该在年轻人关注的彩礼、买房、生养、教育、工作等各个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实际上,针对后者,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了。比如,教育方面,限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辅导机构等,为家长们“减负”。彩礼方面,《民法典》1042条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民政部也发文要对天价彩礼、低俗婚闹等现象集中整治。住房方面,控制高房价的同时,大力发展共有产权、租赁住房等住房形式,满足年轻人的住房需求。不难看出,以上这些措施都是在为年轻人结婚、生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相信随着一系列利好措施的出台,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或不愿意生育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32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