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的节日

塔吉克族的节日,第1张

塔吉克族的节日

塔吉克族除全民的节日——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以外,还有自己传统的民族节日和宗教节日,如库尔班节、乞脱乞迪尔爱脱(春节)、巴罗提节、肉孜节,以及播种节、引水节等。

1.迎春节。每年三月的春节,是迎接一年开始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清除尘土,用面粉在墙上洒上的花纹和“刂”字形,意思是人畜两旺,节日早起,先将牦牛一头牵到主要居室内绕一周,在牛身上也洒上些面粉,喂给一些馕,将牛拉出。以后,先由全村的头人依次至各家致颂词,预祝丰收,然后,各家互相拜节。盛装的妇女们等候在门前向来客左肩抛撒面粉,庆贺吉祥。

2巴罗提节。节期在回历巴拉提月两天。第一天晚上,先在屋中每人点燃两支自制的小酥油烛,在烛前祈祷,求上天降福。然后,上屋顶点燃一个酥油火把,招唤“吉祥”。第二天,各家扫墓。

3.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与维吾尔等民族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的是:塔吉克族一年前就开始准备节日食物。在产羔时期,每户就从羔羊中挑选黑眼睛、毛色纯白的羊羔,打上标记,做为古尔邦节的牺牲。节日来临,把作为牺牲之羊抬到屋顶宰杀,并将羊血涂于孩子们的额头和面颊上。羊要整煮,煮熟后,将其原封不动地拿到加玛艾提哈那(宗教活动场所),交给有关人士。做完礼拜,众人围坐在餐布周围,分食羊肉。食毕须祈祷,接着大家三五成群地去拜节。古尔邦节的第二天,每家都要宰杀牲畜并做好祭品,拿到墓地祭奠亡人。

4.“祖吾尔”节。意为引水节。所谓引水节,即当春季来临之时,需要砸开冰块,引水入渠,灌溉耕地,为此而欢庆的节日叫引水节。这一节日在塔吉克族春月(公历3月22日至4月22日)间,节日前,在主要河道的冰面上撒上土 (土可使冰融化得快),准备好各种砸冰的工具,并烤三块大馕(一块留家,两块带往引水工地)。节日这一天,全村人在穆拉甫(水官)的带领下,骑马到引水点,参加破冰修整渠道的劳动,引水入渠之后,人们聚在一起,共食带来的烤馕。孩子们则互相撩水嬉闹。食毕,大家一起祈祷,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最后,大家骑着马隆重庆祝引水节,并举行叼羊、赛马比赛。节日过后便开始耕种。这一节日与帕米尔高原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高原上气候寒冷,冬季河流、山水冰结,春季如不破冰引水,人们便无法开耕播种。

5.“铁合木祖瓦提斯”节。意即播种节或耕种节。这一节日在引水节之后若干天举行。当引水入灌溉耕地之后,便开始耕地播种,这时要举行“铁合木祖瓦提斯“仪式。是日,各家都把耕畜、工具带到地头,先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人作祈祷,然后由最有耕作经验并且子嗣众多的农民率先撒种。据说,这种人撒种,可以获得丰收,所以大家请他撒下第一粒种子,以求吉利。干完地里的活,大家互相拜节。节日期间,整个村子都充满相互合作的融洽气氛。

塔吉克族拥有很丰富的民族文化,我国的塔吉克族主要集中在帕米尔高原上一共有3万多人。塔吉克族的油烛节是很有意思的民族节日。

“油烛节”每年在回历的8月14日和15日,塔吉克族就会举行隆重的庆祝,因为在8月份的节日所以当地人又称油烛节为“八月节”。塔吉克语的油烛节音译是“皮里克”。油烛节一共要举行两天,第一天叫做“家里的皮里克”。第二天叫做“墓地的皮里克”,第一天晚上需要给每人分配给两支油烛,做法是将油棉花紧紧的缠在在草棍上,做成油烛,然后将油烛一大把插在装沙子的大盘里,这些油烛的照亮整个屋子和是为了祈福健康、驱邪避难。

塔吉克族很久以前,长期的信仰过拜火教。拜火教十分崇拜火,拜火教的信徒认为火是有灵魂的,人们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式能跟火进行沟通。现在塔吉克人虽然大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对火依然很崇拜,只是改用伊斯兰教形式的诵经代替了拜火教的咒语,所用的日历也变成了伊斯兰历法。

油烛节的时候,第一天全家人要围坐在四周,家中的大家长这时候会挨个点家里人的名字,一家人都聚在一起才能对着油烛认真的祈求平安幸福,消灾减祸。第二天的时候亲朋好友要相串门。下午日落时,大家会聚集在祖先的墓地上,在墓地点燃油烛,为已经逝去的祖先们祈福,用美食给祖先们上供。追悼仪式结束后,一家人就可以一起分吃节日食物。

  1.净身:塔吉克人死后,由宗教人士或有资历的人为其诵经祈祷,并替死者合上双眼,随后用白布将其下颌吊起来,立即发丧,差人通知远近亲属,同时丧家把房屋收拾整洁,把尸体移到火炉前的大木板上为死者净身。净身后,尸体放在正房的正上方,用“开先干”(盖尸用的特制绣花布)盖好,死者面西而卧,头、脚两头燃起灯盏。尸体在家中至少停放一夜。

 2.吊唁:塔吉克人的吊唁仪式十分隆重。这一天,全村停止一切活动。男女老幼均前来吊唁。吊唁的顺序是男的先进屋,顺着炕沿哀痛地逐个拍抚死者男亲友的肩膀;女的后进屋,并依次与死者的女亲友一一握手,对死者沉痛哀掉。哭丧时,男的坐在炕沿,女的坐在炕里边,由死者亲属中最亲近的女性领哭。边哭边叙说死者的为人和功绩。吊唁者不时随和、伴唱。接着在丧家门口举行伊斯兰教吊唁仪式,把尸体从屋内抬到门口。尔后由宗教人士主持仪式并领做乃孜尔(祈祷仪式),女人则围坐在一起,不参加祈祷。做乃孜尔时不许哭叫。

 3.出殡:出殡仪式除按伊斯兰教规举行外,还有本民族传统的习俗。当尸体从屋里抬出来时, 要关好屋里的天窗,并在炉上燃香。孕妇手抚裹尸布,从布上扯下一根丝缠在指头上,以便日后顺利分娩。如果死者是未婚女子,其尸身要精心修饰,让她与屋中的顶梁柱成亲,然后才抬出去。塔吉克人认为,姑娘来到人世,不能不结婚;父母在女儿生前不能为女儿举行婚礼,死后也要为之操办,这是做父母的义务。出殡前,亲人要吻死者的手,和死者告别。全村男子都要参加送葬,出殡队伍唱《送葬歌》。

 4.入葬: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墓地。人无论死于何处,都要葬在自家的墓地里。若葬于异地他乡,对其家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这意味着死者的亡灵将永远得不到安息。星期三不能入葬,因为这一天是鸿蒙初辟之日。星期五(聚礼日)入葬被认为是最幸福的。墓穴多由亲属挖掘,先由一人率先破土,丧家须给其礼物。若死者是男的,送匕首一把;若是女的则送剪刀。一旦破土,不论在挖掘中出现何种困难,都不许易地。墓穴为垂直穴,呈长方形,南北向。深度因性别而异,男子穴深齐腰,女子穴深齐胸。他们认为女子比男子地位低,应深葬。入葬时,由专门的师傅安放,尸体头北脚南,面西而卧。头部用填满细沙的枕头垫起,这样亡灵才会安息。然后用石板封穴,上填土。入葬前三天,丧家不动烟火,全家和来客饮食均由亲属和邻居供给。尸体入葬后,家中需彻底清扫一遍,人也要沐浴后方可进屋。

 5.灯祭:灯祭在死者入葬的当天晚上举行,其旨在为亡灵送行。仪式由海力派(伊斯兰教宗教职业人士)主持,先作祈祷,接着宰杀一只绵羊。这只羊象征死者去往后世的坐骑,但必须是绵羊,不得用山羊,因为山羊被视为妖精。宰羊后,将棉花浸入羊油中制成灯蕊点燃,据说这种灯光才能照亮死者的道路。

 6.乃孜尔:乃孜尔是伊斯兰教为哀悼亡灵而请阿訇念经祭祀的活动。乃孜尔分为4种:3日祭、7日祭、40日祭和周年祭,这几种乃孜尔大同小异,参加者的人数、舍饭和祭经基本相同,均需诵读《古兰经》。

 7.除孝:人死之后,亲属要为之服丧。服丧时间因亲属与死者的关系而异,直系亲属一般带孝一月,长的达一年,为年幼死者服丧时间更长。服丧期间,禁穿象征喜庆的红色和花衣服;年青女子禁戴首饰。丧家一周内不换洗衣物,40天内男子不刮脸剃头,女子洗头更衣。一年内不参加娱乐活动,不举行婚礼。临近服丧期满,邻里们在村中长辈的主持下,共同商议,规定一个“除孝日”并提前通知丧家。是日,全村每家主妇5个馕(多于此数或少于此数均可,但必须是单数)和一块衣料,男子带上自己的剃刀和磨石,前往丧家。客人到齐后,主人铺好餐布,请来宾饮茶。饮毕,女宾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放在托盘里交给主人,来宾中长者安慰死者家属,劝他们要服从真主的旨意,现在就高兴起来。而后,主人宰羊煮肉。肉熟之前,男宾为服丧男性理发剃须,女宾则为女性服丧者更衣。

塔吉克牧民的饮食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在南疆其他县的塔吉克农民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品为副。特色食品有:奶面片、奶面糊、油饼、抓饭、奶粥等。

酥油青稞馕 , 是高寒山区特产的青稞面加酥油制成的烤饼。

酥油奶糊 ,是一种冷食,味道近似冰激淋。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那些人数众多的民族外,还有一些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而中国的传承文化众多的也是民族众多的原因之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可知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中的塔吉克族是怎样的吗?随小编去塔吉克族文化看看吧!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民族。中国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和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不是一个民族,二者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差异。

塔吉克族的语言克分为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种,均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是多音节语,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操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色勒库尔语主要是塔什库尔县居民使用,莎车、泽普、阿克陶和皮山等地的居民则主要使用瓦罕语。

由于塔吉克族人民长期与汉族、维吾尔族等人民密切交往,所以在塔吉克语中,吸收了许多汉语和维语的借词。中国塔吉克族无本民族文字,20世纪30年代前使用波斯文,后改用维吾尔文,当今青年人普遍兼通维汉语文。

塔吉克族人口数为51069人,其中60%聚居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厍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其余主要分布在附近的莎车、泽普、阿克陶和皮山等县,这些县里都设有塔吉克民族乡。自古繁衍生息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吉克人和不同时期从帕米尔高原西部东迁的塔吉克人构成了我国境内的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妇女是编织和剌绣的能手。她们所织的鞍垫、马衣、腰带等多饰有图案,并能用各色布块在枕头和围裙上拼出各种几何图案,称之为补花或对布花,花纹对称协调,色彩鲜艳。

最出色的手工艺是刺绣,她们在衣领、襟边、荷包等上面刺绣各种图案花纹,尤以在妇女帽子前沿的刺绣最为精致,有的像插满鲜花,有的像遍缀宝石,独具特色。此外,马鞍、马鞭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多也饰有图案,有的还用白银、铜丝镶嵌,相当华丽。

民族历史

塔吉克族人口虽少,却历史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据民间传说,该词的原意为王冠。

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这些操东部伊朗语的民族,就已分布在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其中分布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区,就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一般认为是塞种人)。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管辖。塔什库尔干地区属于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

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公元2~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蝎盘陀国,竭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在3~4世纪,他们已经得到发展,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蝎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来自于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小乘佛教为国教。

唐朝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开元(713~741)中,在此设葱岭守捉戍所。公元8世纪,蝎盘陀国消亡。公元9—16世纪,塔什库尔干地区先后受来自于南部的、崛起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人、喀拉汗王朝、西辽、蒙古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管辖。特别是从10世纪开始传入喀拉汗王朝境内的伊斯兰教,对塔吉克人的影响强烈,以致后来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明朝后期,在色勒库尔的中心地带已有一批塔吉克族小村塔。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帕米尔高原西部和南部的舒格南、瓦罕等地的许多塔吉克人迁入色勒库尔,逐渐成为中国的塔吉克族。

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民族服饰

塔吉克族男子大都在白色衬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蓝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腰带,右侧挂一把小刀。脚蹬野公羊皮长筒靴。头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绒作面的圆形卷边高统帽。身跨骏马,往来奔驰于草原、雪山间和白云下,显得十分威武、潇洒。

塔吉克妇女的装束鲜艳夺目,更具魅力。她们大多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外套黑绒背心,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靴。为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头上总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帽的后部较长,可遮住双耳和后颈。

青年妇女的帽子上镶有很多饰物,尤其是帽的前沿缀有一排色彩华丽、熠熠闪光的珠子和银链,配以耳环、各种宝石项链和称为阿勒卡的圆形银胸饰,显得娇美、艳丽,楚楚动人。当她们外出时,帽子外要披一条数米长的红、黄或白色大头巾。

塔吉克族成年男子大多数常在衬衣外面穿黑色的袷袢(无领、对襟的长外套),系绣花布腰带;冬季外加羊皮大衣。男帽一般为黑绒圆高筒帽,帽上绣有数道细花纹和一道阔花边,帽里多用黑羊羔皮缝制而成。青少年则戴同样的白色帽。这种帽子很适合高寒地区特点,遇到风雪时,把帽边拉下就可紧紧遮住双耳和面颊。

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帽;女子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后帘。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多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也有用**的。男女都穿红色长统尖头软底皮靴。

妇女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一块后帘,遮住后脑和两耳。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一般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多披**。身穿连衣裙,天冷时外套袷袢。为了美观和保护裙子,已婚妇女常系彩色围裙。

男女都穿毡袜和毛线袜,外套红色长筒尖头皮靴。靴是用公野山羊皮作筒,牦牛皮作底,轻便耐用,便于翻山越岭。

妇女大都喜爱装饰,盛装时帽沿上加缀一排小银链(斯拉斯拉),戴大耳环,颈绕数道珠项链,胸前佩戴名为阿勒卡的圆形大头饰。已婚**在发辫上缀白纽扣。新娘在辫梢饰丝穗。

由于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往来和互相影响,相当长时期以来,塔吉克族牧民的衣服大多和柯尔克孜相似,农民的装束则基本上和维吾尔族相同。

民族饮食

塔吉克族最喜欢的食品为抓肉、牛奶煮米饭和牛奶煮烤饼。塔吉克族饮食的内容和制作方法反映了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需要和民族特点。牧区的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肉为主;农业区则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面食主要是用小麦、大麦、玉米、豆子等面做成的馕。他们的饮食品种较多,具有特色的食物有:奶粥、奶面片、奶面糊、酥油面糊、酥油奶糊、酥油青稞馕、酥油浇馕、抓肉、抓饭、奶酪、奶干、奶茶等很多。

塔吉克族日食三餐,主要食品有肉、面、奶。农区和牧区的塔吉克族,在食物结构上略有不同。农区以面食为主,牧区以肉食为主。喜欢将面和奶或米和奶一起制成主食。如显尔克鲁齐(奶粥,将洗净的大米加牛奶煮成的粥),或西尔太里提(奶面片,用牛奶和面,然后擀成薄片,再用牛奶煮熟)牛奶煮烤饼均离不开牛奶。

塔吉克族民间独具特色的食品如布拉马克(奶面糊)、哈克斯(油面糊)、泰勒提(酥油泡馕)等都是用牛奶加面粉,或酥油加面粉制成的。其他许多日常食品,因受维吾尔族的影响,其做法大体上与维吾尔族做法一样。如面粉制作的烤馕,大米加羊肉、羊油、胡萝卜等做成的抓饭等。

塔吉克族在日常饮食中,都很注重主食,不太讲究副食,很少吃蔬菜。一日三餐,早餐是奶茶和馕,午餐是面条和奶面糊,晚餐大都吃面条、肉汤加酥油制品。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欢用清水将较大的肉块煮熟,然后蘸盐吃,认为是原汤原味,民间把这种食肉的方法称为西尔乌(手抓羊肉)。

此外,那仁(肉块加面片或将牛奶、肉汤混制加面片)、阿热孜克(油餜子)、油饼、奶干、奶疙瘩、奶皮子也是日常不可缺少的食品。塔吉克族日常饮料多习惯于饮用奶茶。

按传统习惯,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各种食品的制作,均由家庭主妇承担,一般男人不需插手。进餐时,在地毯上铺饭单(布餐巾),就餐者围其四周,长辈坐在上座,菜饭按座次先后递送。

居住方式

中国塔吉克族人农牧兼营,适宜半固定居住方式。一般在村中建有固定房屋,另在牧场备有临时或流动住所。每年春播结束后,就赶着畜群到高山牧场,秋收季节来临,又回到村庄。村庄多坐落在由高山雪水冲刷而成的草原地带,有些处于两山之间。牧业生产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济导致村落零散布局,户与户之间距离较远。

过去,塔吉克人修建房屋,多为石木结构,现一般为土木结构的正方形平顶屋。住房建筑面积很大,一般都在400-500平方米左右。住宅由门厅、正房、客房、库房组成,并围有院墙。牲畜棚圈紧靠住房。在外出放牧季节,多数牧民在牧场上建筑简陋的矮土房,少数人使用毡房。

塔吉克族传统的家庭形式是家长制的大家庭。父亲在世时,儿子们很少分家出去单过,否则会受到当地社会的责备。不少家庭三世同堂,有的甚至四世同堂。至今仍有许多家庭保持大家庭结构。大家庭中特别提倡尊长爱幼,孝敬父母,夫妻间互相忠诚,兄弟友爱等。在家庭中妇女可以对家务事提出主见,可以参与商量经济事务和子女的婚事。在妯娌之间,长子之妻受到尊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9357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