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卫的全套婚俗内容太多,这里细说迎娶之礼。
迎娶,是婚姻礼俗中最热闹的仪式,相当于古代“六礼”中之“亲迎”。迎娶的准备工作相当繁琐。除前面已专门叙述过的晾轿、布置洞房等事宜外,还要将请茶房、吹鼓手、订酒席、赁桌椅等一系列事情落实到位。
一、聘请吹鼓手
吹鼓手分3种,一是用唢呐吹奏满乐;一是以管弦吹奏汉乐;一是以铙、钹、大鼓演奏“南吵子”的打击乐。鼓手均为以此为副业的剃头匠,他们一律身着红色外套,天马补子,头戴红缨帽,一副清制服饰装扮,而其他吹鼓手则皆着明制服饰。
送亲花轿
二、送“摄丝盒子”
迎娶当天,男家的茶房张罗招待亲朋好友;厨房的大师傅预备面条和酒席饭菜;主家打发家中一女仆到女家为新娘送去一个长方形的小提盒,名曰“摄丝盒子”,一盖两底,盒内放有胭脂、香粉、丝线和一对被称作“丁香”的小耳环等物品。这些大都是为新娘上花轿前梳妆打扮时准备的,只是其中的丝线是待新娘坐帐时绞脸用的;新郎要由伴郎陪同沐浴更衣。因结婚有小登科之说,故新郎可穿官服。一般人家多穿长袍马褂,颜色以棕、绛紫、蓝等色为主(民国以后多蓝袍青马褂),脚穿绸布黑靴。头上插一对小金花,曰“装新”。新郎在发轿、响房前不得走出新房。
三、发轿
发轿,就是要派杠房的人员搬抬花轿等仪仗执事去接新娘子。发轿的时间是上午七八点钟,若距离较远,则还要早起程。这时杠房的人员以取扶手板为暗号通知忙活喜事的各行人工。然后,由茶房喊一声“齐啦家伙!”吹鼓手便吹号筒传示,先向新房方向吹打一通,称之“响房”。接着,鸣锣开道,依次序出发,仍是由茶房引导,其后是执金花和条盒的2对人员。条盒内装有“到门帖”,由新郎以“侍馆甥”的名义送到新娘家(最初,到门帖是新郎自己在迎娶时坐八抬大轿亲自送到新娘家,俗称“大娶”)。其后,便是旗、锣、伞、扇等各式仪仗执事。除此,还必须有4个夹着红毡的人,因花轿和新娘都不得直接挨地,须用红毡垫地,故这4人就是负责倒红毡的。另有穿戴整齐的坐在花轿中的“压轿童子”和被称作“公鸡凉席”的2个童子。
此时,女家亦是一派繁忙。除准备招呼款待亲友的食物外,要打发一女仆给男家送100个煮好的水饺(说是100个,实则96个,女家留下4个),以备新人坐帐时食用,谓之“子孙饽饽”,俗称“子孙扁食(轻音shi)”。这些水饺交与男家,由全可人将其连同4个小菜碟一起放到新房的炕桌上。(在天津卫全可人儿指的是夫妻子女都俱全的、子女数目是吉祥数的人。如子女有五男二女的, 吉祥数,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不行。)
当男家的花轿等一行到来后,女家聘请的茶房要陪同主家出来迎接,待新娘的表兄弟、舅父等近亲2人把花轿的里层即轿心子抬到堂屋门口,方退出等待,随行的一切响器均要热闹地吹打一番。
四、上头
当迎娶的花轿到后,新娘由全可人负责搀扶到炕上的一把按指定方向摆放的圈椅上坐好,换上大红的新内衣裤,然后开始梳头,俗称“上头”。其发式是将每一绺头发横盘在头上,用红绒绳系好,称之“抓髻”,取“结发夫妻”之意。盘头上配戴簪子1个,冠子1个。冠子是用厚纸夹做的,呈小圆碗形,别在头上,名为“老冠子”,在坐帐后便要取下来。新娘上头时,脚下踩着2条船模,谓之“喜船”,并各有寓意,一条名曰“麒麟送子”,一条名曰“葫芦万代”。喜船与头上戴的冠子合意,取“官代流传”之意,表达了祈盼新郎及后代仕途顺畅的心愿。新娘口中要含一糖块,意喻今后的日子越来越甜美。这时,男家派来的“公鸡凉席”2个童子皆站在新娘上头的屋外窗下,抱公鸡的男童要打公鸡,令其叫几声,名为“打鸡上头”,而抱凉席的男童则围其左右、来回走动。
五、亮轿、熨轿
在等待新娘上头的这段时间里,女家要设宴款待前来接新娘子的一行人,其饭菜质量很高,须有燕窝鱼翅等美味,因而,亦称之“燕翅席”。更有讲究的人家还要将花轿摆在院中,将轿顶灯及随行的所有串灯、提灯等全部点燃,称之“亮轿”,以示阔绰。一根蜡烛的点燃时间为1堂,通常以亮1堂为多,有的要燃2堂,这时须给轿夫、吹鼓手和众执事另加喜钱。特别是对轿夫的招待格外重视,喜钱亦比其他人多,目的是让他们把轿子抬稳,使新娘少受罪。还要请亲朋邻里的一老年妇女用灯或镜子向轿里面照一照,曰“照轿”,意在驱除邪祟不祥。同时,手持熨斗(内燃香料)绕花轿走2圈,称之“熨轿”,取温暖如春之意。
六、梳妆上轿
新娘上头后,把婆家换帖时送来的首饰全部佩戴好,下地穿上袍裙嫁衣。嫁衣的颜色极为鲜艳,装饰物富丽堂皇,里面一层是大红或梅红的绸缎衣裤一套,外罩响铃裙,花衫子。响铃裙是清代褶裙样式,褶裙为大红绸缎面料制成,从裙腰部下垂缀有上窄下宽的由红、黄、粉、绿、蓝等多种颜色组成的带子,带子上绣有石榴、葫芦、牡丹及其它花草图案,带子下摆处为三角状,缀有一小铃铛,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十分悦耳,故名曰“响铃裙”。花衫子底色为大红绸缎料制成,上绣有团花图案。其衫上有霞帔。脚穿绿袜(此袜在拜堂时不得让新郎看见,故在下轿前都要脱掉藏在袖里)及软底红绣鞋(俗称“踩堂脚”)。
打扮完毕,新娘上轿。早先,新娘是由其兄长抱到轿上。后来,随着新娘结婚年龄增长到二十几岁,不宜再由其兄长托抱,故新娘脚上要套着一双其兄长的大鞋倒退着由2位全可人扶到轿心子前,把套着的鞋脱下迈进小轿心子,新娘的舅父、表兄弟等要出来2个人将轿心子抬到堂屋门口,套进大轿内。此两种方式都谓之不沾娘家的土,免得带走娘家的财气和福运。新娘不可在轿中转脸扭身。其左手要拿一枚小银锭子,右手拿一串红头绳穿的制钱,俗称“一手银子一手钱”,表示不空手到婆家去。同时,将一小铜镜揣进胸口处,据说可以免受灾祸,去邪避祟。迎娶途中若两家娶亲花轿相遇,则被视为不吉。
七、进门闭性
花轿抬至男家,名为“进门”。进门之时不得过午,先要在大门口停留片刻,新郎家人鸣放鞭炮迎接,并以此崩走邪气。此时,新郎家大门紧闭,新娘须连唤几声“妈妈开门!”后,男家才将大门打开,迎接新娘,此谓“闭性”,目的是让新娘在婆家没有脾气。之后,吹鼓手和各仪仗执事入院,轿夫将轿心子抽出,新娘的舅父、表兄弟等还要出来2个人将轿心子抬到堂屋门口。新娘下轿时,新郎要将置于喜堂八仙桌子上斗中的弓箭拿出,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3次,新娘从婆家事先准备的火盆上面迈过去,这些都意在驱邪避灾。“妈妈例儿”多的人家还要让全可人将供桌上的宝瓶和柳条送到轿心子口让新娘抱一下,以祈求平安,生活富足。新娘不揭盖头,并用伞扇遮严不露天光,脚踏红毡步入洞房,以示新人头不见天日,脚不沾泥污。新郎家专门安排人负责倒红毡的工作。倒红毡与旧时传麻袋的风俗意义相同,取“传宗接代”之意。
新娘步入洞房时,须由新郎用红、绿巾牵引,红绿巾是两块绸布方巾系在一起,男红女绿,象征“红花要用绿叶配”,显示男子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新郎的家人向新娘新郎身上撒高粱、谷子、豆子及金钱、果子等,预祝其多子多福,丰衣足食。此俗现已改撒五颜六色的电光纸屑或喷射胶质彩带。
对于迎娶的时间,古今有所不同。旧时,讲究上午娶媳妇,下午则是娶寡妇。自20世纪20年代文明结婚出现后,改为下午娶媳妇,而寡妇改嫁才是上午。今郊县等地区的婚俗,仍依照老规矩,上午娶媳妇。
八、拜堂
拜堂,也叫“拜天地”。一般在堂屋举行。喜堂的布置要求吉庆红火,迎面墙上挂有“和合二仙”中堂画轴,两边有吉庆联语,常见的如“彩凤双栖文鸾对舞,珠花并蒂玉树交枝”等。八仙桌上供天地神祃儿,上印一个彩色的乘车老人,并有“天地龙车”字样。桌上还供有用红棉纸糊过的木制方板斗内装高粱,中间有一片带孔的横板,上插3支箭,横缚一张弓,弓上用红绸系上一面铜镜,另插秤杆1根,戥子1个,戥窠分开另插,此曰“弓箭板斗”,以此比喻公平正直。在弓箭板斗两旁各放一个用红纸糊过的柳条升,其中一个贴有双喜字的升被称作“宝瓶”。桌上还有以“福”、“禄”、“寿”、“喜”字样的炉食供果和苹果,称作“喜字果子”。另有一个大香炉置于中间,两旁设有一对蜡扦儿,并燃烧红龙凤描金蜡烛。喜堂四周挂满亲朋好友赠送的帐子,通常是由茶房按送帐人辈分、亲疏次序排列摆放。帐子上多缀有“天作之合”、“天成佳偶”等吉祥语。喜堂上的所有摆设都贴有红双喜字剪纸。
拜堂的时间要由星相士选定良辰进行。拜堂时,由主婚人唱喜词引导,2位全可人搀扶新娘新郎并肩而立在供桌前,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
拜喜词的词语吉祥喜庆,且合辙押韵,如“一块檀香木,雕成一马鞍,新人下轿贵人搀,铺红毡,倒红毡,一倒倒到喜堂前。一拜玉皇张大帝,二拜高堂享平安。夫妻对拜多吉庆,搀入洞房结良缘”。
叩头时,喜堂外燃放鞭炮庆祝。全可人将天地神祃儿取下,连同黄钱纸锞拿到院中并转递给家长,由家长放入火盆内焚化,叩头送神。
九、坐帐
送神后,全可人从板斗上取下秤杆,让新郎用它将新娘头上的盖头挑下,称“挑盖头幅子”。之后,将秤杆仍插在板斗内,此时,秤杆上的金星子要朝外。全可人要口念喜歌:“一撩门帘把箱抬,新郎新娘跟进来……”引两位新人入洞房。新人并排坐在椅子上,坐时谁都十分小心地怕自己的衣裙被对方压住(这是事先由各家的全可人嘱咐好的),以免将来受气。之后,要共饮交杯酒。酒杯是用红绒绳拴好的用椰瓢制作而成的。以后也有用此饮红糖水,都是以示百年和好之意,即古书所言“同牢而食,同器而饮”的遗念。这时,还要同食子孙饭。新娘要在胸前挂上一个红绸饭单(因当时婚礼服外罩多是租用的,富有之家亦是高价定制,故倍加爱护)。新郎要脱去外套、礼帽,换便帽。新郎的家人(一般是婆婆)用一双红漆描金纹饰或刻有龙凤图案的“子孙筷子”,夹起“子孙碗”中的小饺子送到新娘口中,饺子多为半生不熟,俗称“子孙扁食”,此时周围众人则问:“生不生”新娘则要马上回答:“生!”以此口彩预祝新婚夫妇早生儿女,反映了人们多子多福的观念。这一套礼仪统称作“合卺礼”,俗称“坐帐”。
十、开脸
开脸是识别女人已嫁或未嫁的标志。全可人用丝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去,故也叫“绞脸”。之后用一个剥了皮的鸡蛋在新娘脸上滚几下,再重新敷脂粉。摘去上轿前戴在耳朵上的“丁香”,换镶珠宝的长耳环。开脸后,要将上头时梳的小抓髻破开重梳,并插戴各种首饰,除别顶的金簪子外,还要插一个点翠镶珠宝的小圆花钿,亦名为“冠子”。其直径不过四五公分,关系到妇女的身份。当年大户人家有纳妾之风,全仗冠子识别嫡庶,非明媒正娶的再受宠也不得戴冠子和穿大红裙子及氅衣。倘若丈夫有官爵,正太太按照丈夫的品级,在冠子上缀有微小的顶子和翎子。遇有喜寿应酬时,均戴上以示身份。
十一、忌人
新娘在迎娶进门后,要盘坐在炕头子孙灯旁,3天不下炕。这段时间亲友可进洞房“看新人”,但洞房外须有专人把守,逐个问明生肖,不许有星相士算定的某几种生肖的人(即所谓忌三相,是按新娘的属相推算。如新娘属牛,牛为丑,下为寅,便忌寅虎、午马、戌狗三相)、孕妇、结婚不满1个月的女子或正在服丧的人进入洞房,谓之“忌人”。
十二、大师傅上汤
晚间,新郎家要大摆宴席,来宾皆许开怀痛饮,猜拳行令,一醉方休,俗称“喝喜酒”。特别要着意招待好新娘的娘家人。宴席的第一桌饭菜就要请女方的家人、亲朋先用。新娘的哥哥、弟弟为上客,新郎家要格外尊重,不敢怠慢。这桌酒席的最后一道汤还必须由主灶大师傅亲自端上,此时,新娘家的主事人要代表新娘娘家感谢大师傅,要道辛苦,同时将装有礼钱的红封子送给大师傅。
十三、闹洞房
闹洞房,是迎娶之日继拜堂之后的第二个高潮。宴席散后,须先让2对七八岁的童男童女进洞房。之后,人们便可涌入洞房,称为“怄新媳妇”、“逗媳妇”或“虏得(轻音de)媳妇”,以此表示对新郎新娘的新婚祝贺。此时,无论辈份大小,尽情戏闹,皆无禁忌,有“三天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
此时,新娘娘家留下的陪房妈妈(多为女佣)要向闹洞房人百般招待、求饶。初时,通常是新娘坐在炕头上不动不语,一切由陪房妈妈代为应酬,以后则慢慢演化成新娘新郎共同应酬来宾。
洞房花烛时新郎用秤杆挑起新娘盖头
十四、焐被
焐被,实际是天津地方化了的撒帐礼,由婆婆请全可人负责为新人铺床温被,俗称“焐被”,并将枣、栗子、花生3种食物撒在床边被下,一边撒一边念着喜歌:“一把栗子一把枣,闺女小子到处跑”、“花生花生花着生,枣栗子(早立子)来花着生”,以此来祝愿新人早育多生,儿女双全。铺完被后,全可人要把锡灯拿过来,添满香油,掺些蜂蜜,然后续上灯草点亮,曰“蜜里调油”,寓夫妻和美之意。之后,在灯前放一个凳子,上放一个铜盆,把锡灯放在盆里,叫念着“铜盆罗锡灯,养活孩子叫连生……”喜词念到某内容时,有关人等还要配以举动。如全可人说“姑拿盆儿,先抱侄儿”的喜歌时,新郎的妹妹或姐姐便将新婚夫妇晚上用的小便盆送到洞房中;若是小姑子给端进来,新嫂子须付给喜钱。
当焐被的一切仪式做完后,全可人便把看热闹的人都轰出去,让新人安歇。由于盆中的油灯不能灭,得不时拨弄或添油,因此,新娘大多依喜桶而坐,新郎也只有合衣而卧。
十五、食娘家饭
新娘在进入洞房后3日内不能下炕。而且不许吃婆家的饭菜食物,须由其娘家每天送一桌酒席饭菜。娘家的每一桌酒饭都是按规定安排的,如第一天是父母送的,叫“随身饭”或“头桌饭”,是随新娘上轿时带来的;第二天是姑姑送的;第三天则是兄弟等同辈人送的。随饭菜附有可折四折的红礼帖,上写“全福”字样,里页上款写“谨具喜筵成桌,奉申饪敬”,下款写“适某郡某氏裣衽”。这一风俗表现出娘家人对出嫁姑娘的眷恋和爱护。并且,所送的饭菜都十分丰盛,包括16碟、4大碗、6小碗,俗称“上席”。16碟又分为4干、4鲜、4荤、4点共16种食品。主食大多以捞面为主,取“长寿”之意。由于新娘3天不下地,所以大都不敢多吃东西和多喝水,以免不方便。为了充饥,只吃些栗子、香蕉、苹果等干鲜果品,或象征性吃几根面条。婆婆在此期间也要为新娘准备4个苹果,取谐音“四平八稳”之意,并在收到“上席”礼品后,以女主人名义写一个四折红谢帖,表示对娘家人的谢意。
结婚待办事项 http://wwwbiyi99cn/mishu/jhsxhtm
婚礼行程表 http://wwwbiyi99cn/mishu/hlxchtm
首先送上两个实用的结婚资讯,顺便祝福你们相亲相爱 百年好合!
订婚的时候,娘家要给新郎买双布鞋和一件衣服;婆家得给新娘买件小褂,一对银镯子。
结婚的时候娘家要买红门帘子,意思好像是连子;红痰筒 叫子孙筒子;台灯 不知道怎么讲;再有就是日用品,洗漱用具什么的,这个好像没听说有什么讲儿头。娘家还得给新郎从里到外买一身新衣服,结婚那天穿。
结婚头三天,小两口不能见面,
结婚头天晚上,新娘子得有个没结婚的女孩陪着睡一晚上。
结婚当天,新娘子早晨起床后到上车前,只要再脱了鞋上了床就不能再下来了,非得等到婆家把鞋拿来换了衣服才能下地。
中午吃喜面,新娘吃的这碗面不能吃完,得剩个底给娘家留下。
新娘化完妆后,头上的花和首饰得由婆家来接亲的人给带。
换衣服的进候,嘴里得含块糖。
临走的时候,妈妈给包一块糖亲手放新娘子嘴里含着,注意这块糖全含嘴里,吃一半留一半给娘家,而且不能嚼,一定得含到婆家。
出门时一定得哭,这叫哭嫁,说不哭不好,为什么,不清楚,不过一般到那会一般都会哭,不用想不想的
下了车,如果是直接到婆家,新娘子到门口,一般门是关着的,得新娘子在外面叫一声“妈,开门!”有人把门开开,婆婆在里头接进来,这就算进了家门了。(去饭馆的话就没这出了)
结婚第二天,小两口一早就到婆家,结婚第一天的晚饭必须到婆家吃,还得吃饺子。
接亲 送亲
娘家送亲人数为双数,婆家接亲的是人是单数,加上新娘一共是双数。而且按天津的老例讲,新郎是不能去接新娘的。
接亲的人从婆家出来的时候,嘴里也得含着糖。到娘家接了新娘子,临走的时候,头上带的喜字花要跟娘家换一下,换成娘家的。
接亲的人来的时候带着装衣服的红包袱,里面要装上四个苹果,一把糖,到娘家也要和娘家换一下,而且这个包袱要注意,千万不能挤死扣,会挨骂的。
认亲
亲家双方在酒店见面,娘家人一家一份点心,在酒店见了面以后交到婆婆手里,就算认了亲了。酒席散后,婆家人一家一盒拿走,或新人第二天开始串亲的时候带着都行。
酒席
新娘子在敬酒时无论宾客怎么逗,不能急,好在一般在酒席时不会出过分的节目。酒席时娘家人一般不等结束就提前走,特别是长辈们。娘家长辈不走,婆家人不能提前走。(朋友不包括在内)。
订婚的时候,娘家要给新郎买双布鞋和一件衣服;婆家得给新娘买件小褂,一对银镯子。结婚头三天,小两口不能见面,结婚头天晚上,新娘子得有个没结婚的女孩陪着睡一晚上。结婚当天,新娘子早晨起床后到上车前,只要再脱了鞋上了床就不能再下来了,非得等到婆家把鞋拿来换了衣服才能下地。中午吃喜面,新娘吃的这碗面不能吃完,得剩个底给娘家留下。新娘化完妆后,头上的花和首饰得由婆家来接亲的人给带。换衣服的进候,嘴里得含块糖。临走的时候,妈妈给包一块糖亲手放新娘子嘴里含着,注意这块糖全含嘴里,吃一半留一半给娘家,而且不能嚼,一定得含到婆家。下了车,如果是直接到婆家,新娘子到门口,一般门是关着的,得新娘子在外面叫一声“妈,开门!”有人把门开开,婆婆在里头接进来,这就算进了家门了。(去饭馆的话就没这出了)结婚第二天,小两口一早就到婆家,结婚第一天的晚饭必须到婆家吃,还得吃饺子。接亲 送亲娘家送亲人数为双数,婆家接亲的是人是单数,加上新娘一共是双数。而且按天津的老例讲,新郎是不能去接新娘的。接亲的人从婆家出来的时候,嘴里也得含着糖。到娘家接了新娘子,临走的时候,头上带的喜字花要跟娘家换一下,换成娘家的。接亲的人来的时候带着装衣服的红包袱,里面要装上四个苹果,一把糖,到娘家也要和娘家换一下,而且这个包袱要注意,千万不能挤死扣,会挨骂的。认亲亲家双方在酒店见面,娘家人一家一份点心,在酒店见了面以后交到婆婆手里,就算认了亲了。
办理结婚证所需材料和证件:
1、本人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身份证与户口本的各项内容不一致的,应当先到有关部门更正为一致。身份证或户口本丢失,要先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补办证件)。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在婚姻登记处当场填写)。
3、当事人需提供双方近期合影照片(2寸)3张。
扩展资料:
按照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几种人不具备结婚的条件:
(一)已经与第三者有婚姻关系,而且这种婚姻关系没有中止的人。这种人结婚也就犯了通常所说的重婚罪。
(二)低于结婚年龄以下者:男性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早于二十周岁。
(三)患有不应结婚的生理缺陷。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禁止结婚。
(四)和自己有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的亲人结婚,也是不允许的,也就是平时说的近亲结婚。这违反我国提倡的优生学原则。
-结婚证
-天津居民结婚登记指南
压床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家的新房要找几个朋友聊天、打牌、喝酒等等,反正通宿新房是不能没有人的,打牌的时候要在新房的床上,打牌的人一定要找没结过婚的,(俗话说的:童男压床),在新床的的被里面一定要放上(核桃、枣、栗子、花生等,象征:合合美美,早生孩子,(花搭子生),男女搭配着生)。
贴喜字
男方是囍,女方是喜。分别要贴在楼道口、自家门口和酒店门口。小喜字贴在小家的电器、家具等物品上,没有特别规定,就是喜气。
·戴喜字
男方和女方的女性亲属朋友都要头戴喜字,男方家是囍,女方家是喜。
·吃喜面
结婚前一天,男方女方家都要吃喜面。
·接亲队
来单走双。就是说,来接亲的人数必须是单数,走的时候加上新娘就是双数。
一般接亲的人可以是新郎那边的姐姐、朋友或小辈儿女性,新郞也可以亲自来接。
离娘肉&饺子
男方接亲时要带一块带有骨头的肉俗称离娘肉,让娘家人把骨头剔掉后把肉再交给男方,新娘去男方家的时候一定要带上这一块肉,在带上一盆饺子,新娘在中午吃饭时一定要吃它,吃的时候要有岁数小的人问:嫂子生不生?新娘一定要回答:生!(象征生小孩的意思)。
(重要提醒:新娘的姐姐不能送亲,姐姐送亲会穷一辈子。接亲的车一定要在中午12时之前到男方家,俗话说的:12时以后结婚的是再婚,即二婚的意思)。
·吃喜糖
新娘出门前,妈妈要剥一颗娘家糖给新娘吃,新娘要才出门时把糖吐出来留给妈妈(意为留点甜头),并吃一颗男方家带来的喜糖,然后出门。这时新娘可能有点激动,泛出泪光,不过结婚是件开心的事儿哈,而且弄坏了妆好麻烦的~平时常回家看看就行了!
·送亲队
姑不接姨不送是首先要知道滴,就是你的姑姑和姨辈儿的长辈绝对不能送。新娘的父母也不要跟车队一起走,要最后再走。
跟着婚车一起的是:新娘子+新郞(可选)+伴娘+接亲+跟妆(可选)+新娘家的送亲队(哥哥姐姐等同辈或侄子侄女等小辈可以)。
·婚车
婚车必须是双数,吉利。
·路线
接新娘前和去酒店前走的路线不能一样,要走不一样的路,这叫不走“回头路”。
·开门
如果新娘先去婆家再去酒店,那么,婆婆家门要关着,新娘子在外面叫一声音:妈,开门!婆婆从里面答应,然后开门迎接。
回四
婚礼后的第四天,还有“回四”礼仪。新娘带新郎回娘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