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婚时,朋友、同学、同事等都说好了不送红包的,但也会一起送一些家居用品做贺礼,比如饮水机之类的,下次我们去喝他们的喜酒也是不送的。。亲戚会送钱,越亲越富送的越多,包个几千上万都不稀奇。。你是外地的,习俗不同,要送钱的话包个688元、888元都可以,红包写上你名字和贺词,给你朋友就行。。
一、舟山民风民俗概述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各异,各个地区都有它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每个人无论他属于哪个民族,从出生到进入坟墓,都有着种种礼仪和风俗相伴。可以说,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就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因自然环境形成的习俗叫“风”,受社会文化制约而表现出来的习尚叫“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习俗。现在国内外都有一种“寻根”文化,正是追寻自己的祖先,珍视自己民族所流传下来的文化。民俗风情,就是这种“寻根”文化的内容之一。因此说,研究地方民情风俗对于研究历史、了解民风、改造社会,乃至联络海外同胞寻根认祖,都有重要意义。
舟山风俗,富有渔乡特色。诸如,渔民尊称渔船为“木龙”,舟山渔船有“船眼睛”“船灵魂”,造船要“定彩”,新船下海要“抛馒头”,渔汛开始“请龙王”,渔汛结束“谢龙王”,岛上建“天后宫”,船上供“船菩萨”,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三大香期,还有冬至“祭海神”;在劳动时,起锚拉网唱号子,出洋、摆渡吹海螺;在民间娱乐方面,正月里舞船灯,八、九月间演庙戏,还有“舟山锣鼓”“翁州走书”“跳灶舞”等民间游艺习俗;在服饰方面,渔民冬穿“龙裤”夏穿背单,冬穿蒲鞋夏赤脚,妇女喜佩戴各色头巾,腰系布褴;船上不许讲不吉利的话;以及舟山渔民热忱好客,“一船遇难众船相助”“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等传统美德,以及一些标志着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习俗,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有它的地区特点和时代特色,都同海岛历史、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其外界影响有密切关系。我们研究舟山风俗,就是为了弘扬良风厚俗,变革陋俗恶习,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史书记载和近年出土的文物考查,舟山群岛已有5000多年开发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踪影。许多带有原始印纹的陶片和用于纺织、耕作的纺轮、耕田器,以及用于渔猎的石石族等出土文物,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岛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习尚。
据古志书记载:商夏时期,舟山属越国东南境。周朝时属越国句东,春秋时名“甬东”。相传在公元前九世纪西周穆王时,徐国诸侯徐偃王,受到周穆王讨伐,曾逃战“甬东”城隍山头(今定海临城街道)筑起土城(古称“徐城”),想依托海山之利,永立基业。后来偃王战败于浙东越城,把传国之宝“玉儿砚”投弃于会稽湖中,自己也战死疆场。后人曾在定海鼓吹峰造一“偃王祠”,以供祭祀。元代著名文学家吴莱写过一首诗,记叙当时岛民为前人建祠祭奠的风俗习尚。到公元前五世纪,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起兵伐吴,夫差兵败,被围余杭山。勾践在处置夫差时,便想起了这块远峙海中的岛山,令夫差“居甬东,君百家”,夫差因不甘受辱而自杀。《左传》在记载此事时作注说:“甬东,即句章县东海中洲”。现今定海城东街道还有“甬东”村名。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即史家所称“开元盛世”年间,唐玄宗准允采访使齐瀚奏请,在这个“海中洲”上第一次设立了县治。唐玄宗信奉道教,传闻三国时葛玄(号称“葛仙翁”)曾来舟山炼丹得道,就给舟山取名“翁山县”,并把秦代方士徐福到过的岱山、衢山一带取名“蓬莱”乡,又因桃花、六横一带传有方士安期生的踪迹,便定名为“安期”乡。从此,一座座海山都被看作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在浙东途中押送“丁夫”的小官吏袁晁,揭竿而起,聚众20余万,在朝廷鞭长莫及的翁山县打出反唐旗号。后来,袁晁起义被镇压下去,刚建立不久的翁山县也因此而被撤废,划归明州鄮县(今宁波鄞县)管辖。到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朝廷恩准王安石奏请,同意复建县置,赐名“昌国”。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逐步南移,昌国这块海山之地也渐次兴发,渔农盐业和文化教育都有相当发展。岛上相继设立晓峰、昌国、东江、芦花、岱山、高亭等盐场;兴办了翁洲、虹桥、甬东、岱山等书院;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朝廷以“海道险要”为由,将昌国县升为州。当时,习儒之风盛起,读书人在民间地位日高,有“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之说,并规定考上秀才的人,可免服杂泛差役;民间对于在县学读书的人不得非理骚扰;贫寒病老之士,更为众人尊敬;岛上还建立贡士庄田,以励儒生进取。这些,在当时不仅推进了教育事业,并直接影响着社会风尚的变革。
舟山历史上曾有过二次大迁徙,这对海岛民风有重大影响。
一次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汤和向朱元璋奏称舟山“顽民争利,内相仇杀,外连倭人,岁为边患”,因而撤废了昌国县,并将岛民迫迁至宁波、镇海、天台等地。
另一次是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明遗臣拥鲁王朱以海驻舟山“监国”,举起抗清复明旗帜。清廷在剿灭明遗臣的反抗以后,强令岛民全迁大陆,直到康熙帝时才允展复。
明清二次大迁徙,许多岛民分散到宁台等地结亲攀眷,依附暂居。待到回迁海岛,宁台地区风俗亦自然沿袭而来,这对舟山风俗的衍变、传承,都起到了很大影响。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颁诏展复舟山,解除了顺治帝 “海禁”政策,历史上称为“海通”。但康熙认为“舟”是动的物体,不胜其防,于是下诏将“舟山”易名为“定海山”,以此求得“波宁、海定”,国泰民安,“定海县”亦由此得名。展复之初,居民筚路蓝缕,垦辟草莱,谋生之道,艰苦卓绝,故民风普遍敦尚朴素,渔盐耕读,各安其业。城内居民上中之家大抵习儒经商,下层社会则多以劳工小贩为业,兼以充当兵卒隶役。自清季废科举,裁武营,继而民国初革庄书、禁吏役之后,居民即多以远出经商;留岛居民仍以从事农渔盐业为主,沿海筑塘捍潮,围涂造田,塘里植粮种棉,塘外引卤晒盐,近海网鱼拾贝,既以粮棉为本,又擅鱼盐之利。当时舟山的农渔盐民略带强悍之风,更多的还是淳良勤朴之习。
舟山由于地处海岛,历史上屡遭外敌入侵和匪患扰乱,严重危及岛民生产和生活,对岛上民风亦产生过相当影响。特别是明、清时期,外寇侵扰尤为频繁,而且,外寇与内匪往往勾结一起,狼狈为奸。1540年,倭寇与闽籍海匪李光头、许栋相勾结,四处骚扰掠夺;1552年,倭寇又与海匪王直勾结,侵占舟山诸岛,并去日本制造船艇,收编日本浪人为伍,在东南沿海作乱二十余年;十六世纪初,更有葡萄牙殖民者入侵舟山。随后,荷兰殖民者也来普陀山搔掠。清道光、咸丰年间,英帝国主义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舟山二次遭受侵略者的蹂躏。在这长期的抵御外侮斗争中,舟山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作出了巨大牺牲,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还保留着“平倭碑”“山海奇观”“三忠祠”“倭井潭”等遗迹;同时,在斗争中也出现了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比如,舟山人称镰刀为“倭刀”,称蚕豆为“倭豆”,称土豆为“红毛番薯”,等等,都带有抗倭抗英的印记。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商埠既开,西方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置海关,建“红毛馆”,西洋之风日渐传入,对舟山民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岛民信奉天主、耶苏等洋教之风即此兴起;加之海岛原本地狭人稠,生活维艰,冒险之性素为岛民所特有,为求生计,被迫航海梯山,闯荡海洋,搏风斗浪,外出谋生者日增。至光绪、宣统年间,侨商一度达到近十万人之众。侨外经商者年收入上万元者不在少数。随着侨商者经济收益骤增,岛上民风亦随之丕变,妇女珠翠盈巅,城乡第宅云连,婚丧宴会之费动辄以千元计,奢靡之风渐盛。1938年日寇入侵舟山以后,舟山人民固有的古朴之风更受到了冲击。
舟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鱼类有上百种之多,且拥有许多可供养殖的海涂港湾。舟山的鱼产量占全国海水鱼总产的十分之一,商品鱼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随着渔场的形成、变异、发展,对舟山民风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古时候,舟山渔民囿于简陋的生产工具,只能从事以海湾捕捞为主的渔业生产,当时岛民“生产不出岙,婚嫁不出岛”,风俗甚为古朴;到唐代以后,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岛上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驾舟离岛到近海捕捞,出现了以捕捞为主的专业渔民。据宋、元时编写的地方志和现存有关史书考查,当时用船网捕捞鱼虾已成为生产的主要手段,官府推销鱼盐就以渔船大小作为定额依据。现今舟山渔场捕捞的主要鱼类,那时已都能捕到。鱼货加工(“岁造鱼鲞”)已很普遍,当时年产鱼盐达800引(每引为400斤),按加工用盐总量推算,每年可加工鱼鲞130万斤。官府已把昌国看成一个重要渔业产地。规定渔民每年要以鱼翅、鱼膘等高档水产品纳税。到清康熙朝开放海禁后,闽南、温台、宁绍、淞沪等沿海省、区渔民,都来舟山渔场捕捞,每当冬、夏渔汛期间,数千渔船云集,大陆各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入海岛,舟山从此开始形成全国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同时,沿海各地渔民也纷纷来岛定居,在岱山诸岛定居的多来自镇海、奉化等地,在六横、虾峙、桃花诸岛定居的多来自镇海、穿山一带,在沈家门定居的则以闽南、温岭、鄞县等地渔民居多,在东极等边沿小岛上定居的则以温台地区渔民为主。清季开始,舟山鱼货运销沪、甬、苏、杭等地,渔业生产也从近海向深海远洋发展,渔业生产工具从“浮筚”“丈八河条”发展到“大捕”“对船”作业。随着渔场扩大和生产作业衍变,带动了渔乡风俗的衍变,来自不同地区的渔农民,按照其原籍的生产和生活习俗,有的一宗一族聚居一岙,继续其原有风俗习尚;有的数宗数族杂居一岛,各地风俗混成一体。天长日久,当地习俗渐趋同化。尤其在沈家门、东沙角、嵊山岛等渔业生产集散地,每当渔汛,宁绍、温台、闽南、淞沪诸地渔民成千上万汇集于此,商贾行贩,玩猴耍棒,江湖郎中,娼寮赌场,无所不有,一度被称为“小上海”。这都对海岛民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素称“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在舟山本岛东南面的莲花洋中,与沈家门隔港相望。明、清时期,岛上除少数商店以外,几乎有宅皆寺,遇人皆僧;晚清时期,火轮直达沪甬,佛事鼎盛。士女游览,西人避暑,络绎不绝。岛上虽不耕不渔,凭籍善男信女之乐助和朝廷钦赐之庙产田地,足以温饱僧众。东南亚等地华侨居士、信徒,慷慨解囊,汇献尤矩,岛上香火兴盛。于是普陀山梵风亦习染舟山诸岛,信仰佛教成了岛民习俗的重要内容。据民国初年修编的《定海县志》记载,当时舟山诸岛僧众就达2649人,“念伴”(依附于佛教的道士)749人,这对舟山民风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近半个世纪以来,舟山经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渔业民主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彻底改变了旧时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经济结构、家庭结构的改变,社会风俗习尚也都产生了巨大变化,新风新俗正在逐步形成。
近五十年来,舟山风俗的衍变,值得引起重视的有如下五点:一是北方籍人口在岛上骤增,北方的许多生产、生活习俗带到了海岛,对舟山风俗注入了新的内容(如,饮食中的面包、水饺、羊肉串、烤牛肉等,都是受北方习俗的影响);二是随着渔业生产机械化、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捕捞区域扩大、作业方式改变,许多固有的渔业生产习俗和水产加工习俗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各地都兴办冷库,旧时传统的群众性晒鲞习俗和挑冰储冰习俗都急剧衰落,甚至完全消失);三是在人民政府大力倡导下,新婚姻法广泛实施,科技知识逐步普及,许多传统的观念(如,家庭观念、宗族观念、乡土观念、夫权观念,多子多福的观念,等等),都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剧烈变革;四是海岛地区的交通运输、文教卫生事业日益发达,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沿海城市的风俗纷纷传入海岛,也对海岛风俗的衍变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五是许多新的节庆活动日渐兴盛。除了元旦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植树节、母亲节、老年节、护士节、教师节等全国性的节日以外,近几年为配合旅游活动,在舟山还先后推出沙雕节、观音文化节、杨梅节、海鲜美食节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节庆活动。连婚嫁寿庆和丧葬习俗中的“旅游结婚” “集体婚礼”“金婚寿庆”“火化、海葬”等新风也已遍及城乡。
在舟山人的鱼食习俗中,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旧时的腌制水产品大多已被时新的海鲜小包装所代替,“明珠尤鱼丝”“明珠鱼干片”“日式馒干”等可随身携带、拆封即食的海产食品风行市场。
侄男结婚,自家人送什么红包。不用随礼。比如我结婚,我亲哥,亲姐,亲叔伯,亲姑姑都不随礼。一个姓的随什么礼,不用随礼。但是侄女外嫁,娘家叔伯,姑姑要给侄女婆家随礼。妹妹结婚,娘家哥哥,姐姐要给妹妹婆家随礼,因为姊妹、侄女的婆家是亲家。是外人。为了让姊妹、侄女更好过点。当然要随大礼。
比如妹妹外嫁,哥哥不仅掏嫁妆2万元,要随亲家大礼2000元,还要给妹夫200上拜钱。姐姐要随200元。姐姐有钱可以掏嫁妆,没钱不用。侄女外嫁,叔叔要掏嫁妆1万元,还要随大礼1000元,还要给侄女婿100上拜钱。姑姑随礼100元。姑姑有钱掏嫁妆,没钱不用。给嫁妆就是提前分娘家家产。如果,妹妹、侄女是招婿,自家人不用随礼。
甥男结婚,舅舅要随大礼1000元,还要添箱1万元。姨妈随礼100元,有钱添箱,没钱不用。甥女结婚,舅舅姨妈要随双份礼金,一个是姊妹的婆家,一个是甥女的婆家。舅舅要掏1万元嫁妆,在姊妹家随礼1000元,在甥女婆家随礼100元。还要给甥女婿100元上拜钱。姨妈有钱凑嫁妆,没钱不用,在姊妹家随礼100元,在甥女婆家随礼100元。甥孙女结婚,舅老爷,姨老姥要随三份礼。一个是姊妹的婆家,一个是甥女的婆家,一个是甥孙女的婆家。舅老爷在姊妹家随礼500元,在甥女家随礼50元,在甥孙女家随礼50元。舅老爷要掏5千块钱的嫁妆。给甥孙女婿50元上拜钱。姨老姥有钱掏嫁妆,没钱不用。在姊妹家随礼50元,在甥女家随礼50元,在甥孙女家随礼50元。甥孙男结婚,舅老爷,姨老姥要随双份礼。一个是姊妹的婆家,一个是甥女的婆家。舅老爷在姊妹家随礼500元,在甥女家随礼50元。舅老爷要掏5千块钱的添箱钱。姨老姥有钱添箱,没钱不用。在姊妹家随礼50元,在甥女家随礼50元。
同学嘛,其实不用红包也可以的,因为我们这边现在好像流行同学结婚不送红包,只是各自结婚时都去一下就可以了,也不排除送些礼物之类。但估计楼主是外地的,所以风俗不同,所以可以送个888或者688的,
近年来,江浙一带出现了双头婚这种新的婚姻形式,并被很多年轻人广泛接受。独生子女是8090这一代人的标签。现在,80后、90后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这样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特点?
两头婚是什么意思
双头婚,这种婚姻不属于男娶女,也不属于女招男收养。小两口结婚后,还是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一般都是分房居住。一般他们会生两个孩子,第一个随父姓,主要由男方抚养,第二个随母姓,主要由女方抚养。在两个结婚的家庭里,没有爷爷奶奶的概念。孩子们称他们的父母为祖父母。
两头婚习俗在哪里
这是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婚姻形式。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杭嘉湖地区。我接触的案件当事人集中在杭州周边的九堡、临平、余杭一带,大部分是村转社区的地方,还有湖州一带。二婚现象很普遍。
江浙地区是指哪里
广义的“江浙地区”是指江浙省所辖的全部地区,狭义的“江浙”通常是指江浙省所辖的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扬州、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
江浙景点
江苏——南京:中山陵、栖霞山、明陵、雨花台、玄武湖、汤山温泉、总统府、莫愁湖、长江大桥、夫子庙、秦淮河等等。镇江:金山的金山寺,焦山,北固山等等。扬州:瘦西湖等等。无锡:鼋头渚、三国城、惠山、天下第二泉、灵山大佛、太湖仙道、梅园等等。宜兴:张公洞、善卷洞等。南通:狼山等等。苏州:虎丘、寒山寺、拙政园、柳园、狮子林、东山、西山、同里、周庄、木渎、北寺塔、藕园等等。昆山:千灯等等。
浙江——嘉兴:南湖等。海宁:皮革城、金庸故居、观潮等。杭州:西湖十景(苏堤的肖春、屈原的丰和、平湖的秋月、残雪断桥、六郎文英、华钢观鱼、雷峰日落、云上双峰、南屏晚钟、三滩银月)、六和塔、黄龙洞、虎跑、青山湖、灵隐寺、乌镇、王越寺、富春江、千岛湖等。临安:大明山、浙西大峡谷、竹海等。桐庐:漂流之类。绍兴:鲁迅故居、沈园、柯岩、鉴湖、鲁镇、大禹墓等。宁波:天一阁、天通山、溪口、象山等等。舟山:沈家门,普陀山等等。温州:泰顺廊桥等等。金华:双龙洞,诸葛八卦村等等。丽水:仙境等等。浙江有很多很多地方。
江浙习俗
习俗一:过年杀猪。
大约在过年前的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浙江人会带着自家养肥的猪出栏,然后邀请自己的亲戚朋友邻居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分享丰盛的猪肉大餐和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喜悦!
习俗:腌肉
腊肉是浙江的特色美食。杀猪后,将鲜肉腌制后放入腌制罐中。腌制几天后取出,然后搭起架子,用柴火熏制。一段时间后,肉会变得又亮又油又香。
腊肉也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就像它可以延长新年的欢乐。低温干燥的环境适合腊肉的保存。一般保质期3-6个月。根据水分含量、环境温度、湿度的不同,腊肉的保质期也不同。如果超过6个月,质量就难以保证。
习俗3:和巴赞一起吃年糕。
浙江很多地方都有二十八岁“打巴赞”的说法。快三十的时候,外面天寒地冻,屋里的巴赞正热火朝天!
在哪里
浙江有些人会趁着这个时间买一些高档的商品,有些珠宝店会在春节前准备好足够的材料,等着顾客上门做首饰。
习俗:置办年货。
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各种年货,不用说灯笼春联,还有吃的玩的。尤其是鸡和鱼都得买。鸡预示着好运,当然每年都有大量的鱼!
习俗:点灯守年。
浙江人有除夕点灯观年的习惯。这意味着在除夕夜,所有的地方都要亮灯。大年三十从年夜饭开始。这顿晚餐要慢慢吃,晚餐要在元宵时间举行。有些家庭不得不吃到深夜。守年夜饭的习俗,既是对过去岁月如水的珍惜,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盼。
习俗:祖先崇拜
祭祖是浙江人春节期间一项盛大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己的家谱和牌位给家里的上堂,摆好桌子,摆好香炉和供品,父母祭拜,烧上三根香,祈求丰收,最后烧纸钱,俗称‘给钱给粮’!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吃饭前摆碗筷祭拜过世的老人,以此拜年,纪念。
晚饭后或正月初,所有的家庭,无论大小,都要去祖先埋葬的地方进行祭祀。祭品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包括鞭炮、香烛、烧纸,送到墓地烧掉,算给祖先过年的开销。免不了要敲敲脑袋,放放鞭炮,然后绕着墓地走一圈,祭拜者会借机把自己的祈祷和愿望说出来。
正月十五祭祖告一段落,“打算过完年再活。”在第15天,我会放鞭炮为我的祖先送行。
习俗:燃放鞭炮
午夜,新年的钟声响起,烟花开始响起。此时,里面灯火通明,外面人声鼎沸,将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高潮。然而,随着进入现代,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它的危险性,也许它将很快退出浙江新年的舞台。
特别说明:因为烟花爆竹的危险性,浙江各地都明确出台政策,规定某些区域不能燃放。在燃放烟花之前,你应该确定你当地的政策!还有,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烟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